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儒家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时间: 2022-11-07 16:00: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儒家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历史上的儒家思想是怎样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有何意义?

儒家思想,是孔子一生的致力目标。其精髓在于一个“仁”字,一方面,孔子提倡以仁爱为本,反对苛征暴敛。另一方面,又主张“君重民轻”的核心思想。这在某种程度来看,是相违背的。造成孔子的儒家思想内部相悖的原因,是因为孔子的思想,是吸取了夏朝、商朝和周朝三代的封建文化。对于“君权神授”的理论,孔子一直是持支持的观点。可见,孔子的儒家思想传播,是受着当时封建朝代的限制。但在大范围来讲,孔子的儒家思想的诞生与发展,是提倡“人人平等”意识的开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姓心中,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儒家思想是怎样诞生的?

儒家思想的诞生,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春秋初期的礼乐崩坏,就是孔子儒家思想诞生的导火索。谈春秋战国之前,要先说一下周朝的覆灭。周武王依据君权神授的思想,以纣王无道为由,起兵推翻了殷商,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就是西周。西周政权初期稳固,但是由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大力提倡,为周朝覆灭埋下了很严重的弊端。终于在东周末期,由于分封制与宗法制,导致各路诸侯四起,严重地威胁到了周天子的地位。在东周末期到春秋初期这段时间,周天子可以说是个傀儡皇帝,政权被各路诸侯所分割。最严重的时候,出现了一百多路群雄割据的诸侯。

东周时代就此覆灭,带来的就是春秋时期的礼乐崩坏。《论语季氏》中记载: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周朝时期的礼乐与文化,其实是可以混淆的。由于周王朝覆灭,直接导致了礼乐崩坏,而这种现象,却对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持续影响。礼乐崩坏,直接导致原本存于周王朝的文化与制度,随着人才流失,而散播在了民间。在春秋时期之前,大量书籍文化,是只在宫廷之中保存,平民百姓没机会读书写字。而礼乐崩坏,导致了大量文化流进民间,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局面,埋下了伏笔,儒家思想就是在这种学说独立的情况下,慢慢诞生的。

周朝覆灭,各路诸侯纷纷自封为一放首领,以各个小国为其属地。并且广纳人才,礼贤下士。加上由于战乱,井田制实现了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大幅度转变,更加刺激了贵族势力与平民百姓之间的斗争。孔子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并对新思想产生了萌发。儒家思想,就是这些因素影响下,一步一步成为了当时的独立学说。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对人才的礼遇,导致导致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当时有名的学说,主要以孔子的儒家、韩非子的法家、墨子的墨家和邹衍的阴阳家为主。而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最受百姓推崇的。

儒家思想自诞生初期,呈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孔子的学说,在百姓之间,得到了很大的呼应,却不被各国君主所接纳。原因就是,孔子提出的君臣关系,与当时的大环境相差太多,君主难以接受。孔子虽然认为君贵民轻,却也提出了另一种“人人平等”的理论。孔子认为君臣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论语》中记载: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种平等的理论,不被当时的各地统治者所接纳。因此,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的初潮,只是得到了散播,发展却十分受限。

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改革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反差。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从军事来讲,但是成立秦朝之后,却为了实现政权的专制,听从了丞相李斯的建议,施行“焚书坑儒”。《战国策》中记载: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由于秦始皇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来稳固秦朝的政权。儒家学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压。一时之间,各种儒家学说风声鹤唳,记载家理论的书,也大多被损失殆尽。儒家思想的传播,在秦朝时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种现象得到改观,是从汉朝开始。汉朝的儒家传播,其实早在汉高祖就已经初见端倪。

儒家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经过汉武帝独尊儒术发展起来。儒家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儒家思想是顺应历史的产物,它是在奴隶制体质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时期诞生的,经过诸子百家将它发扬光大,它是封建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儒家文化是怎样通过社会活动推行政道,将其运用到政治实践中的?

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的古国,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其实很多文化都是来自我们中国,很多时候只是被后面的一些国家学习过去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的时候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国就是最强大的,即便是现代也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留下来,比如说儒家的思想,人们会感到好奇儒家文化是怎样通过社会活动推行政道,将其运用到政治实践中的?其实就是接待友人的态度上,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在中国的文化里面,确实也有一些不好的,但是我们不可以以偏概全,将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都给否定,比如像老子,墨子,儒家这样的思想都是很好的,即便是现在也有很大的用处,比如在教导学生还有自我开阔的时候,就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不管是什么人,来自什么地方,只要走在一起都有自己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学习好的东西,放下不好的东西,才可以更好促进自己的进步。

这就是一个平时待人方面的思想,如果说用在接待外国朋友上就是政治上的往来,可以给外面的人很好的友谊态度,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这是很好的,这就是一个将其运用到政治实践中的例子,在每一个国家的教育中,政治立场以及思想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尤其是文化方面,影响是很大的,在我国从小学时候就开始学习儒家的思想,而这就是儒家文化通过教育活动来推行政道的最好例子,这是很好的,毕竟这么多年的时间下来证明,这就是正确的思想,一切的文化思想理论,都要经过无数年时间的检验。

儒家文化首先在汉朝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其次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慢慢成为主流文化的观众信念,最终实行仁治,这是巩固政治的一个手段,同时也是为了使国家安定。
儒家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以“仁学”为核心,后来因为贪污贿赂、见义忘利等等坏的影响,使得儒家思想中的公私之分、义利之辩更加体现出来,走到政治实践中。
儒家文化,首先他们要将普通人的思想进行引导,通过底层人的改变,进而影响到朝廷当中。

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得以广泛传播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儒学创始人——孔子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术)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

  [编辑本段]儒学对中国的影响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
  [编辑本段]儒家思想的精华
  某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省书协主席团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作了学术报告。张辛博士在讲话中对中庸文化作了探讨,他认为,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中庸”就是强调“善” 对于“中庸”的概念,张辛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张辛认为“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中庸”核心是礼乐文化 论坛上,张辛博士对发源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辛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张辛表示,“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 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张辛认为我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他特别强调与传统接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辛介绍,现在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目前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张辛认为,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所以,我们要强调与传统接轨,兼容其他文化的优秀精神,而没有必要一味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 1、 汉朝兴起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 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260 BC - September 10, 210 BC)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551 BC – 479 BC) 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的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2、历代变迁 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10)明末清初: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 近代的研究和发展 现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孔子周游列国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到战国时期的孟子 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此时儒学得到发展和弘扬。

汉朝初期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儒家思想自孔子而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为适应统治者的权利,和利益而改变。因此,在封建统治社会,才得以广泛传播。至于广泛,是统治者在思想上的专制,其只限制民众学习儒学,其他一切学术,皆为流弊的恶学
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能帮助统治者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大力传播儒家思想。
儒学的第一次大传播是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经过文景之治以后汉朝国力已经很强大,再加上其他原因,之前的黄老之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了,所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推行的是外儒内法。
第二次是宋朝的程朱理学。
因为汉武帝刘彻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从此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并向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传播。
文章标题: 儒家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398.html
文章标签:传播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