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原文与释文
阴符经全文及译文
《阴符经》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被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谋之士所重视。下面一起阅读一下阴符经全文及译文吧!
《黄帝阴符经》作者说是轩辕黄帝,历史上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治、李鉴、李锐、杨晟等都作过注解,《四库全书》中有所收集。
《阴符经》应该是一部思想著作,集道家的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兵法战术等。《黄帝阴符经》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黄帝阴符经》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中篇主要内容是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内容是论兵法战术的。
阴符经是讲什么的/?
原名皇帝阴符经 简称《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跋魏时期。一卷。传本有《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如宋·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图说》全以内丹法释之。又《悟真篇》:“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也有以纵横家、兵家之意注释者
估计难买
网上有电子书版本 也有注释
如果你喜欢 抄录下 也可以呀
主讲投机。
兵法,还有一些交际方面的知识
黄帝阴符经详解一
背景:《阴符经》亦称《黄帝阴符经》,经文400余字,其作者说法不一,有说黄帝所撰,有言北魏寇谦所著、亦有言为李荃或南北朝一位“深于道者”所著。自唐李荃为《阴符经》作注,至晚清,其注解版本百种以上。本人阅其数版本注解,均觉与其原文本义有所差异,因此起了注解之念。文中部分句子、词语可有多种解释,均可说得通,本注解取其一义解之。
释法:本释义解以人明其理为目的,直立于人而解,不对其进行分块入式。如世人把首段称为神仙抱一演道章,第二段称为富国安民演法章,第三段称为强兵战胜演术章,此种分法,似乎首段修仙,第二段为治国安民,第三段为军事兵法,此分法即为分块入式,但实际上各段之意均可用于方方面面,非但只用于治国或军事兵法,其理通、能解之即可。如此分法,其原因一部分为误解了句子本意,即使未误解,此分法弊端颇多。本应为悉知其理,则理可无所不用、无所不至,但若类此而分,则释义者易受其题而偏译其句子,或偏译其句子而成其题。而读者亦易受其题影响或译意影响而着于相,但若心着于相,知识易成为死知识,或曰定向知识,倘若至此,其心受之,心亦被定向,心向所定则易成执念,执念生则不可得真知。人性生而有别,生性圆通之人,即使分块入式,其读之亦可圆通四达,而非圆通之人,则易陷其中而成执念。
题解:阴者,其性浊而静,其势下,阴中含阳根,因此其静而有动,但其动甚微,微而难察,故阴者运行规律难以被察觉、知晓。心者,人之主也,人事出于心,人事是否与天道合?若否,如何合于天道?以动观动难察其动,以静观动,动微亦若莽山、巨浪,其形莫可逃匿,心静则诸邪不生,诸邪不生则心可公,公则可执天道而行之。符者,相合也。阴符经即言难以察觉和理解的玄奥、深微的事理,并伏其心以合天道。
原文一-天人合一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天道,按天道行事,这就足够了。
此句乃言人立于天地间,只要能察知天道,并按天道规律做事,则所做之事的结果将是最优的结果,无需再人为刻意另行它法。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有五贼,五贼者,金木水火土是也。五贼相生相克。相生者,水生木,木生火,火升土,土生金,金生水,生者为母,受生者为子;相克者,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贼各行其道,则环而共生,若不能守其道,则祸必至。见即看见、知晓也,见之者昌非但言看见、知晓,乃言看见、知晓并能执天道运行五贼,则能昌盛、顺利。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乃言心中时刻牢记五贼及其运行规律,并按天道运行五贼。则世间之事皆在我们手掌掌控之中,世事千变万化皆了然于我们心中。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人之性生而有之,名曰天性,人乃天地之灵气和合之产物,乃天道运行自然而然所产生,因此人生于天地间,乃天性使然。人心乃心机所生之处。由是观之,天道立,则人定矣,人定则心机亦可知矣。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星宿在天,天发生变化,则星宿发生移动、变化;龙、蛇居于地上,地发生变化,则龙蛇奔走;人心生变,则能让人世间天翻地覆;但若人心之变符合天道,与天道和合而发,则万事万物皆可适得其所,人世间将安定有序。
此句言人道与天道各自及相符时对世间的影响。由此可知只有人道符合天道,人世间才能安定有序,否则则会天翻地覆。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人性生而有别,有巧有拙,巧拙之性,有显有隐。隐者则伏藏而不易察觉,显者亦可因心机而伏藏。巧而伏藏者,大智若拙;拙而显现者,大愚若智;此两者看似前拙后智,实则前智后拙,表里似是而非,俗人不能洞察表里、虚实,其判断则谬矣。同一个体,亦有巧拙,一体之阴阳也,一体之巧拙,亦可或隐或显,或隐或显在于时机,洞悉天机而显隐,死机可化生机,逆之,则生机亦为死机矣。
三要者,乃天、地、人也,人者人心主之,三要之机乃在人心。九窍者,眼、耳、鼻、口、尿道、便道也。天地生和气,和气生则形体生,形体入眼而传心,心被形体所迷而为色邪,美景佳人即色邪之原也。天地之气动而为声乐,声乐入耳而传心,心被声乐所迷而成音邪,丝竹乐器乃音邪之主也。九邪因天地而生,而其为邪者终归于人心,人心受之则心动,动而邪生,不受之则心静,静而诸邪不存。因此圣人修心乃修心之静也,心至极静,乃生虚无,以虚无之心观世间之事,世间之事皆动,动则形迹现矣,因此以虚无之心观之,诸事不可逃脱于其心,即便甚微玄奥之事,在其心中亦若莽山、巨浪,其形迹无所遁匿。
火生于木,木为母,火为木之子。木性温暖而主升发,温暖而升发,则火生矣,升发有序、有度,则子母同存,升发无序、无度,或子存母亡,或子母同亡,其生发之序、度在于母,母失其道则祸至矣;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克金,金克木,五行若各不能守其道,子越道而行,则祸发,祸发则子必间克其母,因此母失道而不约其子,何祸不至?奸臣、奸民产生于国中,应时而动则克君克国,严重之极则国溃君亡,国溃君亡责不在奸臣、奸民,乃君昏失道,君昏失道,则国中诈妄生,诈妄生则祸至矣。由是观之,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与世间人事并无二别,知五行之理则知世间人事之理矣。
熟知以上之理并勤勉修炼者,可称其为圣人矣。
文章标题: 阴符经的作者是谁,主要讲什么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