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怎样评价对联对的怎么样

时间: 2022-11-02 22:02:1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怎样评价对联对的怎么样

如何对对联进行赏析

先看格律,再看意境,次看手法。
以格律为例。要想了解对联怎么对,就要普及一下对联的知识。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我们以当前社会上最为流行的征稿70万元人民币的东莞观音山公园的征对对联为例,列举如下:
观音山上观山水
①字数相等:7字,故下联也要七个字;
②内容相关。不仅仅是描述的内容,而且对联还特别限定了必须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的景点,那么就更要命了!范围更狭窄了!我们姑且当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观音山上观山水”,可以理解为:A、我们爬上东莞市的观音山上去观看风水;B观音菩萨在观音山上观看风水,那么下联就要跟这句对联的意思有所关联。
③词性相同+④结构相称:上联是:名词(观音山:地名)+方位词(上)+动词(观)+名词(山水),下联也必须是这样的结构,同时“观”字在这里既是名词(观音)又是动词(观山水),一词多性,且“山水”又是个并列词语(山和水是并行的词语,那么下联也要这样的结构!同时,大家注意,第一联第一个字、第五个字是“观”、第三个字、第六个字是“山”,这两处的重复用字也属于结构,也要在同样的位置有同样重复的字同样的词性相反的平仄,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⑤节奏相应。上联是:3+1+1+2(“观音山+上+观+山水”)=4+3(“观音山上”+“观山水”)结构,那么下联也必须是一模一样的。
⑥平仄相谐。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囗囗囗囗囗囗囗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下联:
平仄:囗仄囗仄囗仄平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我们依据这六大元素来对一位网友出的上联:
上联:无罣碍
平仄:平仄仄
下联:
平仄:仄平平(也可以是:仄囗平。虽然要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但由于这是“1+2”的结构,所以反而是第二个字可以不拘平仄。属于特例。)
其次,分析这幅上联的含义,显然是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心无罣碍,无有恐怖”的缩写,那么下联也要对上与佛教有关的内容。因此应该对:
上联: 无罣碍
下联1:得出离(“得”是入声字,属于“仄”)
下联2:出凡尘(“出”是入声字,属于“仄”)
下联3:度众生
下联4:见真如

对联应该怎样点评?

简单一点,不要太复杂.rn最好结合例题说: rn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rn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这对联精典,用寥寥几字记载了武林的一场腥风血雨。
且听我道来:那一年,我还小,却对此事记得很清楚。
当时闹文字狱,有一文人名赵春云,身陷其中,面对官兵的围堵,无奈之下,他展示出他那深藏不漏的武功,杀了上百人。朝廷无奈,请得少林寺七十二高僧下山对付赵春云。这七十二人分别会少林七十二绝技,便是那七十二健儿了。
他们将赵春云团团围住,赵春云无奈之下拔出了家传宝剑-碧血剑,大战之后,他与七十二高僧两败俱伤,同归于尽。这便是"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赵春云妻子叶秋雨在他尸体旁痛苦流涕,发誓要为他报仇。她也是个武林高手,夜入皇宫,探得是国子监里的人出的主意.
次日,她一人一剑杀入国子监,令在其中学习的四百兆国子大惊,看着叶秋雨四处杀人,血四处飞溅,将路边金黄的菊花染红了染湿了,只能忧愁,叶秋雨边杀边唱着:”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这便是”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怎么样,告诉你这么多关于对联的事,该评我吧.
一楼的点评不错。不过还得增加一条,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意境。例题里的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律,而且在意境的营造上也颇具匠心,它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争民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全国人民瞻仰烈士陵园心怀悲痛,其情犹如秋雨湿黄花的意境表现得十分艺术。而“黄花”又构成了双关的意义,既指秋天的野菊花,又暗指烈士陵园黄花岗。
基本上此联不错

一般应该

1。对仗:上下联的相对应位置的用词是近义词或反义词,词性一致,不能重字, 比如酸薄荷可对甜甘蔗,江湖新秀可对官场老手
2。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音为仄,下联最后一个字音为平 (仄为3,4声,平为1,2声)

对联及50字以上评价

  孙行者;
  胡适之。

  孙行者;
  祖冲之。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实际上最佳答案应该是“祖冲之”。因为“祖”对“孙”更工整。 所以“孙行者”对“祖冲之”,梁羽生先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其实事情没有传闻那样繁复,答案就在陈寅恪先生的文字里:1965年,76岁的陈寅恪先生追忆昔日命题经过夫子自道,“其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又说,“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猴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陈寅老的及门弟子卞僧慧谈及此事,指证当年出版的《清华暑期周刊》,阐明陈先生命题的深意,“欲借此以发见聪明博闻的特殊人才”,而那些“辗转传闻,或又杂以臆想,不免失真”。
  一段文字公案应可了断,而余闻依然流传。辗转传承者似乎从“祖冲之”、“王引之”与“胡适之”的比较里发现中国对仗文学的精深,从而获取审美上的享受;又似乎从陈寅恪先生改变初衷、服膺创造的传闻里,感受一代学者的亮节高风。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还是不够了解陈寅恪先生的盖世才情,因为我们不敢肯定原拟就是“胡适之”。假如我们认真捧读陈先生的著作,我们应该相信,那个最为精彩的对句本来属于陈寅恪。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雨对家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至今仍有意义: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
文章标题: 怎样评价对联对的怎么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4927.html
文章标签:对联 评价

[怎样评价对联对的怎么样]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