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普韦布洛”号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时间: 2022-11-02 14:01: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普韦布洛”号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普韦布洛号事件的各国反应

事件发生后,中国和苏联等国都以各种形式表示了对朝鲜的支持,并准备随时支援朝鲜。 但是苏联从普号事件一开始就采取了低调政策,其核心就是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

普韦布洛号事件的结果

面对美国的大兵压境,朝鲜做出了强烈反应。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命令朝鲜人民军、工农赤卫队和全体人民做好一切战斗准备。1968年2月8日,朝鲜通过媒体发出警告:朝鲜将“以报复来回答报复,以全面战争回答全面战争!”半岛局势一触即发。
一个月后美国发表了谴责声明,而且声明除了要求朝鲜归还船只、释放船员外并没有发出报复的威胁。 在发表谴责声明后,美国主动提议谈判解决“普韦布洛”号事件,朝鲜顺势接受,和美国开始了历时近一年的马拉松式谈判。 失去了“武力恫吓”的法宝,美国在谈判桌上节节败退,最后完全接受了朝鲜方面提出的“3A”条件,即Acknowledge(承认错误)、Apologize(谢罪道歉)、Assure(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1968年12月23日,美国政府承认其电子侦察船侵入朝鲜领海,并发表书面声明进行道歉。同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鉴于美国“普韦布洛”号船员“坦白供认”其侵犯朝鲜领海的罪行并一再请求宽恕,而且美国已于当天向朝鲜“赔礼道歉”,朝鲜政府宣布没收该船以及船上所有的设备和武器,将全部船员驱逐出境。同一天,朝鲜把“普韦布洛”号上的82名被俘船员以及一具死亡船员的尸体在板门店移交给了美方。至此,历时11个月的“普韦布洛”号间谍船事件终于结束。

为什么说弱国无外交?

这是别人的一篇 我贴在这里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601947.html
在这之前 我想说 并不是弱国无外交 强国有强国的外交策略 弱国有弱国的外交手段 但是弱国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恐怕要比强国花更多的心思 更多的手段 实际上 很多弱国通过外交取得了一定的辉煌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 尽管如此 没有别的依靠 单凭外交 很多问题很难解决
毕竟这个世界是个优胜略太的世界 没有资本 你说话谁会听
另一方面 这个世界不断向文明靠近 周旋于大国之间的弱国 小国 只要抓住要害 也会引起关注

美国学者唐德刚教授认为,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算那两个,顾维钧则算半个。本人以为不然,顾维钧应该算一个,而那两位各算半个。
唐教授评论的理由是因为顾维钧未曾有过决策权,而他认为李、周都有过决策权。其实这个理由并不成立。无论李鸿章或者周恩来,都必须听命于一人,他们从来不敢违抗此一人的任何旨意,所谓决策权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与之相反,顾维钧却行使过决策权,在巴黎和会上他和陆徵祥就决定不理会北京政府的命令,自行决定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919年5月20日,北京政府电令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对于此项草约,大体应行签字,惟山东问题应声明另行保留,以为挽救地步”。当保留签字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北京政府24日训令:“如保留实难办到,只能签字。”但顾维钧在因病住院的陆徵祥支持下,违抗北京政府训令,拒绝出席6月28日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完成中国近代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无论李鸿章或者周恩来都不曾有过这样的魄力和勇气,因而也从未实现过类似的壮举,于是只能留下“违心地”遗憾。
顾维钧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中华民国外交史。其丰富与成就足以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若细说起来,需要有一大批外交史专家方能够完成,绝不是我们这样的业余货色所能概括的。于是只能选择一个小小话题来谈论,这个话题我选择“弱国无外交”。如此似是而非的命题,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天经地义。其实它大谬不然。所谓外交,定义很多。无论西方的、前苏联的仰或我们自己的,都离不开“和平手段”四个字。也就是不必战争解决问题,却要维护国家利益。如果“弱国无外交”,那么弱国也就死路一条了!试想,只有战而不能胜才有资格称为“弱国”,如果连和平手段的外交也没有了,又何以生存呢?只有亡国了事,别无它径。
顾维钧所生活的中国,被定论为“弱国”。这个定论应该不差,自清末以后,无论别人打上门来(如鸦片战争),或者自己向别人宣战(如八国联军),中国都只有一个“败”字可言。独裁者便只好割地赔款,以保自己的统治得以延续。然而外交还是有的,否则李鸿章便不能称之为“外交家”。他的外交即是努力使国家和民族的损失降到最低地步。到了顾维钧这里,一批在美国、欧洲留学外交的专业人士进入外交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外交也才开始。
顾维钧的成名,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这次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外交活动,除开有辱国权的对德和约之外,其实还有许多辉煌。 1月27日中午,中国代表团接获通知,次日下午三时出席五强决策会议答辩,以回答日本代表上午拟提出的占领山东的要求。仅有24小时的准备时间,而且尚不知道日本代表会说些什么,但顾维钧以三十分钟的精彩发言,致使“全场鼎沸,掌声如雷”。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首,五强代表团纷纷离席,拥向前来与顾维钧握手致贺。甚至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爵也心服口服前来握手,并鞠躬致意。一时成为当地以及世界许多地方报纸的轰动新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事后评论道:“顾维钧之对付日本,有如猫之弄鼠,尽其擒纵之技能。”
日本当时属五强之一,中国是弱国。能说弱国就没有外交吗?非也,弱国比强国更需要外交!因为强国外交借助国家实力,多少都有以强凌弱的态势,外交的姿态也就来得粗犷。而弱国只有依靠外交的成功,才可能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尊严,它的外交必须细腻,必须技巧与严正结合。可以这样说,日本在政治上胜利了,但在外交上却失败了。强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只有弱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尽管是被逼出来的。接下去,中国拒签对德和约,不但维护了国家尊严,还首开拒绝签字之先河。后来,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南美洲各国等国也学着中国代表的样,采取了拒绝签字的外交手段。如果说中国成为“第三世界”的榜样,从此次和会就开始了,怎能说“无外交”?而顾维钧等,除拒绝签字对德和约之外,还以侵犯土耳其领土、主权完整为由,拒签对土和约。中国又显示了主持国际正义的形象,难道也算“无外交”?不光是拒签,顾维钧等外交官签署了对奥和约,不仅成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之首创,而且因此成为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后来还被选为国联行政院六个非常任会员之一。首次进入并被承认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此前中国被认定为非国际社会成员,无资格适用国际法的!
此外,中国还签署了对匈(牙利)、对布加利(保加利亚)和约,第一次以战胜国姿态出现于国际社会。顾维钧等还签署了国际航空专约,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具有同样的领空权。 巴黎和会除对德和约有辱中国主权外,其他都取得相当的外交成就。加入国联以后,中国挫败日本的反对压力,入选国联行政院意味着中国具有处理世界问题的资格,王宠惠还成为入选国际法庭的第一个中国人。所有这些,都是凭借外交活动取得的!怎能说“弱国无外交”呢?
当时的《东方杂志》报导:“被举(选入国联行政院-本文作者注)以后,惊骇者若而人,庆贺者若而人,华族寓公,人人色喜。记者目击情状,汗流浃背;思中华民国自九年十二月十五日起,在国际上所处之地位,已与列强同等矣。”英国驻北京公使艾思顿(Beilby Alston)在给英国外交部的年度报告中写道:“尽管内部可悲的困难,中国赢得外国更高的尊敬;当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时,国际尊敬的高潮开始涌起。日本虽然取得当时政治上的胜利,中国赢得道德上的胜利,并在赢得国际行政院席位时达到巅峰。”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外交胜利,在国联中,顾维钧不失时机地向国联大会提交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山东权益的“鲁案”,迫使日本表示只要日中开始单独商议,愿意归还山东权益。顾氏不许有条件地归还,拒绝单独开议。最终于1921年11月12日由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迫于美、英压力,终于在1922年2月4日与中国签订《中日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二十一条及山东问题的换文、对德和约关于山东的条款被推翻;并于6日签订了《九国公约》,强调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给予中国以自行发展的最好机遇。

华盛顿会议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首次没有丧失反而争回某些权益的外交活动;也是世界列强首次全面而且具体地同中国讨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会议。为以后的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上,全部是外交活动所取得的胜利,何言“弱国无外交”?
随后,顾维钧于1924年5月同苏联代表加拉罕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其附件,这不但是近代中俄第一次平等地签订条约,也是中国凭借外交途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开始。
192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各国政府发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要求召开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关税会议和法权会议。同年10月26日,关税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共13个西方国家参加。11月19日会议第二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中国享受关税自主之权利,允许解除各该国与中国间现行各项条约中所包含之关税束缚,并允许中国国定关税率条例于1929年1月1日发生效力。”
1926年1月12日,同是上述关税会议的13国在北京召开法权会议,讨论废除治外法权的问题,中国代表王宠惠正式提出废除治外法权的提案。虽然此次会议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尽如人意,但同年8月31日《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签订,也收回了过去丧失的相当权益。
中国政府在持续不断的外交努力之下,到1943年1月11日美、英两国同时与中国签订平等新约,接着原来与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都与中国签订平等新约。中国到此可以说站起来了!而这些都是靠外交努力争取到的,“弱国无外交”是说不过去的。
外交原本就是人类文明的结果。当人类处于愚昧状态的时期,是无所谓外交存在的,那时的人类,依旧遵循兽性原则,弱肉强食,也就是战争解决问题。外交只能是文明进程发展到一定地步才有可能实现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众多弱小国家恰恰是因为外交才获得生存以及发展的权利。
例如东帝汶。而且在弱小国家同样出现了杰出的外交家,例如加纳的安南先生就成为联合国出色的秘书长。毫无疑问,国家实力的强大必然会给它的外交带来实惠,但这是文明进程的限制造成的暂时现象。也不能因此证明“弱国无外交”的正确。恰恰相反,弱国更需要外交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它们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手段。
二战以后,以《大西洋宪章》为标识,特别是联合国的成立,尽管强国优势依然存在,世界毕竟快步迈向文明,外交的作用随之愈加显著。例如印度、缅甸都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独立战争的情况下,获得了独立。但相对于中国而言,他们都是弱国。
比如缅甸总理吴努就对周恩来说,在中国大象面前缅甸只是一只羔羊。但他们都以外交手段取得了强大的英国无法获得的利益。弱国外交成功的典型范例便是缅甸。它完全依靠外交手段,从强大的中国割掉云南段麦克马洪线以南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居然还始终同中国保持着“胞波”的友好关系。
中国外交部长还要做诗歌颂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羔羊割去大象身上一块肉,还能使大象为它唱赞歌,强大的英国没实现的梦,却被这个“弱国”不费一枪一弹实现了。这个外交胜利堪称举世无双!此外是印度。它虽然不如缅甸的外交手腕那样高明,却也以弱凌强占了大便宜。
1949年以后,它一方面利用中国“一边倒”的外交弱势,主动充当中国对西方的联络人;另一方面趁中国出兵朝鲜之机,于1950年11月占领了英国人不敢占领的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虽然后来中国打了胜仗,但老毛显然为了表现天朝大国的洪恩浩荡,命令撤退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印度立即卷土重来并全力扎根,凭借外交手段玩弄花招,利用中国与西方的对峙,至今霸占着那块地方,而且建立了“阿鲁纳查尔邦”,已经移民达700万。虽然这块西藏最肥美的地方尚无法律承认,但显然不会再是中国的领土了!
此外,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北朝鲜、越南等弱国,个个都只凭借外交手段从毛的强大中国割了土地、得了钱财。即使远在天边的阿尔巴尼亚、赞比亚、坦桑尼亚、扎伊尔等贫弱小国,割不到土地也骗得到钱财,无非采用一点外交伎俩,暗示要拥戴老毛当第三世界领袖罢了。难道这些事例都是“弱国无外交”?
另外一个方面,弱国之所以成为弱国,不是没有外交,而是没有“内交”。当一个国家内部不会和平地、互利地处理各种民族、群体的政治与经济关系时,只要这个国家内部有一些势力受到压抑,另一些势力在压抑别人,甚至内乱不已时,指望这个国家不弱,那才是咄咄怪事。
我们自己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由点,如今的世界仍旧有这样的许多例证。最典型的莫过于巴勒斯坦。那个阿拉法特赖在领导位置上几乎半个世纪,巴掌大一块地方却拥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的众多武装团伙,人民全靠国际施舍才得以生存。稍有头脑的便逃往外国谋生,跑了的竟然是没跑的三倍!乃至于它的忠实盟友约旦都不堪承受,只得封锁边界。剩下那些愚氓则继续在那里受人驱使,为萨达姆之类充当炮灰。闹到现在,已经四面楚歌、茕茕孑立,惶惶不可终日的了。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崇尚武装斗争的阿拉法特,却全凭国际社会的外交救济才得以苟延残喘。倘若没有外交,他早就完蛋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外交已经是国家间交往的主流形式。无论强国、弱国,谁忽视外交,谁就站不住脚。所谓“弱国无外交”的悖论,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箱
  朝鲜无论丛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军事规模都算不上大国,也不是强国。不像越南当年曾号称自己是第三军事强国,还知道自己比不上美国和苏联。

  如果从六方会谈这个角度来看,最弱小的就是朝鲜。而其他五国加起来,足可以把整个地球压扁。但对朝鲜却毫无办法,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朝鲜在长达六年的六方会谈过程中,是一个作足了文章的主角。处处占据主动地位,以威胁战争为大棒,配合炸掉冷却塔等等小伎俩,以进一步退两步的方法,把五个大国搞得焦头烂额六神无主。而且说不干了,就不干了。没有了主角,六方会谈以失败告终。

  在六方会谈的过程中,朝鲜不但得到它想要的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还一步一步的完成了核武器试验和导弹发射。把南韩和日本搞得心惊肉跳。也成功的躲过了核试初期可能受到的"外科手术"打击。今天核武器在手,金正日更加不把国际社会放在眼里。

  美国死活不肯承认朝鲜是有核国家。至于到现在还谈"朝鲜半岛无核化"已经变成了笑谈。试想朝鲜倾家荡产勒紧裤腰带搞出的核武器,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朝鲜想要得到的,它都一样一样得到了。而其他五国什么也没有得到,倒是被朝鲜戏弄得狼狈不堪。

  所以说朝鲜的外交是极其成功的,弱国无外交朝鲜是个例外。

  小眼睛的李明博乘机提出"五方会谈",既是个阴谋,又想捞点稻草。李明博的阴谋得逞,中国就会被排除在外,失去解决朝核问题的主动权。

  六方会谈失败,是朝鲜的终极目标。朝鲜是六方会谈的主角,再加上朝鲜的强势外交,使六方会谈夭折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其他五国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无法达到立场一致,话语一致。只能被朝鲜各个击破,坐以待毙。

  尽管从朝鲜国境线向前跨一步,就可以进入俄罗斯,但朝核问题与俄罗斯最远,因为俄罗斯从来都被看作是欧洲国家。虽然俄罗斯与朝鲜关系还可以,但朝鲜与莫斯科的距离太远,"朝核"还不能对俄罗斯构成真正的威胁。

  美国因为距离朝鲜路途遥远,以朝鲜的导弹技术,尚不能构成威胁。美国知道比他更着急的是中国。

  南韩虽然很想解决朝核问题,但朝鲜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

  日本节外生枝要与绑架日本人问题一并解决,其实质上起到了搅局的作用。朝核问题最得实惠的就是日本,使其修改宪法、扩充军队、谋求核武、海外派兵、国际维和等找到依据和理由。

  中国是朝核问题最大受害者,也是最想解决朝核问题,但朝鲜自有主张。中国已经不能驾驭这匹火气十足的"千里马"。

  朝鲜之所以能够挑战五国成功,就是看穿了五国各顾各自的利益,无法实现统一行动,无法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朝鲜与大国之间有点像"猫捉老鼠的游戏",不过在朝鲜眼里,这些猫科动物都是纸糊的。

  在这场政治游戏当中,金正日成为一个高超的导演,他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健康代价。最新披露的新闻照片,可以看出金正日变得十分苍老和瘦弱。作为国家元首,还不到70岁,应该是年富力强。但金正日已经有病入膏肓的感觉。也有媒体指出金正日患有癌症。

  对朝鲜褒也好,贬也好。说朝鲜有骨气也好,说他流氓也好。但都得承认朝鲜有高超的外交手段,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照样可以呼风唤雨。朝鲜向世界证明弱国照样有外交。朝鲜人利用强有力的外交手段,竟然可以从美国人手里拿到粮食和重油。这是大部分弱国无法办到的事。

  朝鲜这个民族似乎很火爆脾气,常常以强硬对强硬。

  1968年朝美之间发生了普韦布洛号间谍船事件。朝鲜开炮打死该船一名船员,打伤多人。普韦布洛号被朝鲜军方俘获。美国在事件开始是比较强硬的,已经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军事部署,试图以战争教训朝鲜。朝鲜也不示弱,进行了战争动员。最终美国并没有对朝鲜摊牌,而是承认普韦布洛号间谍船侵入朝鲜境内是错误的。82名船员被关押11个月后释放。在关押期间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是受到了非人道待遇。朝鲜人狠狠的修理了那些美国人。普韦布洛号则被朝鲜扣留并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今停泊在大同江港口。对朝鲜而言,"普韦布洛"号间谍船是它在与美国几十年的斗争中缴获的最辉煌的战利品。

  由此上塑100年,发生在哈尔滨火车站,震惊世界的"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案"更能说明朝鲜人的性格。伊藤博文是日本的首相,是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元凶,吃了朝鲜志士安重根的三颗手枪子弹而毙命。

  安重根被现场的俄国宪兵俘获,后交给日本关押在大连旅顺监狱,也是在那里惨遭杀害。

  只有这样的性格的朝鲜人才能孕育出今天的朝鲜外交。不是弱势的外交,而是强势的外交。

  外交常常需要有骨气,如果缺了钙,只有挨打的份了。

  1840-1919只有80年 例子不好找。。
  另举个普鲁士的例子
  普鲁士策划统一德国,俾斯麦不单要面对诸小帮的分裂割据思潮,还要面对其他更加强大的周边国家处心积虑地防止在中欧出现一个强大国家的羁绊。俾斯麦从文化,经济入手,同时巧妙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贪欲,用自己高超的外交技巧,破除统一路上的各种障碍,最终缔造了强大的德国。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从不把弱者当回事,高兴时让弱国打打酱油就算不错了。
首先我想每个国家的领导者都是将自己国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而从那些弱小的国家身上不能得到他想要的“利益”,所以就不会去主动接近。其次,再整个世界的外交事物中,拥有发言权的也不是贫弱的国家,因为即使说得很好却没有实力去实现,就不会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
“弱国无外交”是一条重要原则,不是说弱小国家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说,在外交事务中没有重要作用。在国民党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交部长英语很蹩脚,言辞粗鲁,大家十分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太贫弱,弱国无外交。”

实尾岛事件50年:憋屈的韩国,与被出卖的敢死队

2003年12月,韩国上映了一部南北对抗题材的电影《实尾岛》。

影片上映58天,观影人数超过1000万,是当时的现象级电影,也是韩国影史上第一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电影。韩国 社会 因此掀起了对实尾岛事件的讨论。

《实尾岛》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它突破了一个大禁区。

历史 上,实尾岛事件,一直被韩国政府刻意掩盖,相关资料被封印,相关人员——活着的人,被强制签署了25~30年的保密合同,违反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1987年韩国民主化以后,虽然允许民间讨论实尾岛事件,但官方却一直讳莫如深,由于缺乏资料,民众对实尾岛事件的具体情况,所知甚少。


直到1993年,当年岛上的教官金一泰,将相关资料寄给《新东亚》杂志披露后,实尾岛事件才逐渐被韩国民众所知道。

1999年,韩国作家白浩东根据真实的实尾岛事件,创作了小说《实尾岛》。

2003年,韩国导演康佑硕,结合 历史 资料和《实尾岛》小说,创作出了电影《实尾岛》,引发了韩国 社会 的强烈反响。

2004年2月,韩国政府迫于民意和舆论压力,首度承认了这件尘封已久的事件,随后公布了敢死队的名单,公开了实尾岛事件的报告书,但相关档案仍然是绝密级。


与此同时,当年敢死队的家属们,与《实尾岛》制片公司和韩国政府打起了官司,要求制片公司道歉(电影中,敢死队全部来自犯罪分子,真实的情况是,敢死队中也有守法良民),要求韩国政府赔偿。

相比《实尾岛》电影本身而言,影片背后的 历史 极其后续,也同样精彩。

如今,《实尾岛》电影上映了18年,实尾岛事件过去了50年,影片、影评以及相关文章,大家可能都看腻了。

今天说点不一样的——从冷战大背景看实尾岛事件。




01

电影《实尾岛》,是在 历史 事件的基础上二次创作的,剧情与 历史 事件有出入。

影片的前言对此作了说明:“本片取材自1968年的实尾岛第684部队。由于该小队的确切资料仍未被公开,本片对该小队的细节描写,包括队员背景等,皆为编导的创作。”

因此,有必要简单说说 历史 上的实尾岛事件。

1968年1月21日,来自半岛北方的31名突击队员,越过三八线进入汉城,企图潜入青瓦台,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


行进过程中,刺杀行动被发现,突击队几乎全军覆没,一名叫金新朝的突击队员被俘虏,并交代了整个行动计划。


朴正熙震怒不已,指示中央情报部长金炯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月,中央情报部和韩国军方,在实尾岛(位于仁川外海)秘密组建了“684派北部队”(得名于1968年4月),成员也是31人。

“684派北部队”的成员很复杂,有流氓、小偷、犯人,也有马拉松选手、马戏团表演者、武术精湛者,他们是被招聘而来的,而非电影中所说的立功赎罪。

在实尾岛,队员们接受了魔鬼式的训练,战斗技能几乎达到了人类的极限。期间,有7人因各种原因而死亡。


1968年7月后(具体时间不明),训练完成,中央情报部命令从“684派北部队”中,选拔一出个9人分小队,执行任务。

其计划是从白翎岛出发,在夜幕的掩护下,乘坐氢气飞艇抵达平壤上空,刺杀金。

小分队登上飞艇后,最新命令来了:终止行动,等待命令。

小分队在白翎岛徘徊了一个月左右,还是没有新的命令,回到了实尾岛。

终止命令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反对,根本原因,是南北紧张关系逐渐缓和,和平曙光来了。

不需要刺杀,自然也就不需要“684派北部队”了。


呆在实尾岛的“684派北部队”,成了一颗弃子,应得的津贴要么少发,要么被中间部门贪污,待遇大不如前,目标已经撤销,但训练依然残酷,队员们觉得长此以往都会被折磨死,不满情绪蔓延。

1971年8月23日,“684派北部队”暴动了,他们杀死岛上的教官和警卫(没杀完,损失了1名队员),乘船在仁川登陆,劫持一辆公共 汽车 ,欲冲向青瓦台,向政府讨个说法。

韩国政府调集大批军警,围追堵截,在首尔特别市-永登浦区-大方洞-柳韩洋行大楼前,包围了他们,双方展开激烈枪战。


期间,4名队员弃车逃走(很快被抓,判处死刑),陷入绝境的19名队员,引爆手雷自杀。

韩国政府混淆视听,称他们是朝鲜渗透过来的游击队,为了避免朝鲜不满,随后又改口称其为“军管理特殊犯”暴动。

暴动发生后,“684派北部队”的信息被人为消除了,就像他们不曾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在朴正熙、全斗焕时代,韩国媒体受政府控制,没有人敢追求真相。


此后,实尾岛事件成了禁区。



02

在实尾岛事件中,两件大事推动着整个事件的发展:一是北方发动1.21青瓦台袭击事件,南方为了报复,组建了“684派北部队”;二是南北缓和,南方终止了刺杀行动,间接导致“684派北部队”暴动、毁灭。

可以看出,不管是北方袭击南方,还是南方袭击北方,双方行为,取决于双方的关系——紧张的时候,相互攻击,缓和的时候,相互克制。

问题来了:南北关系好与不好,取决什么?是随机的,还是另有讲究?

在冷战背景下,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

50年代,以及60年上半期,朝鲜还比较温和,想用和平方式,实现半岛统一。

朝鲜战争后,朝鲜在大国的援助下,很快恢复了战争创伤,各种建设稳步推进,欣欣向荣。


相反,韩国动荡不安,经济疲敝,是绝对的贫穷落后国家。虽有美国援助,但烂泥扶不上墙。

两相对比,韩国相形见绌。

民众不会真的相信各种口号,他们往往用脚投票,走向生活水平更高的地方。

此时朝鲜的 社会 经济成就,更能吸引民众,统一的话,民心必定会倒向北方。

除了自信之外,朝鲜选择和平统一还有外部原因。

当时美国没有卷入别的战争,它有充分精力,来应对半岛发生的各种危机,朝鲜无隙可趁。

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时代,推行“三和一少”的方针,大唱缓和调子,减少了对朝武器援助。

没有苏联支持,美国又严阵以待,朝鲜想动武也不可能。


到1965年前后,事情起了变化。

自1961年朴正熙政变后,韩国结束了政治动荡的局面,经济走上了正轨,随着“一五计划”全面铺开,韩国经济开始起飞。

与此同时,美国为了增强韩国的军力,提出了对韩5年军事援助方案,计划每年向韩国提供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意味着韩国军队将获得大批美军先进装备。

不仅如此,美国还大力撮合韩日邦交正常化,加紧在韩国部署各种先进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所期望的和平统一,无法实现。

显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韩国经济、军事迅速发展,朝鲜的相对优势一天天消失,等到韩国赶上或者超过朝鲜,朝鲜就会很被动。


另一方面,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无暇顾及半岛,这为朝鲜搞事提供了一个机会。

而北越的抗美统一斗争,也大大刺激了朝鲜的战斗欲望——同样南北分裂,北越敢打,北韩为什么不行?

此外,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了原子弹,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加大了对朝鲜的军事援助,提供了苏式潜艇、导弹艇、坦克、雷达、地空导弹、米格-21等等,这两件事给了金很大的底气。

种种因素交织、叠加,使得朝鲜一改之前的温和态度,开始变得激烈、好斗。




02

朝鲜的策略是一面大力援助北越,一面加速推动南朝鲜革命。

韩国派兵援助南越,朝鲜自然要援助北越,这很好理解。

重点说说推动南朝鲜革命。

在没有大国支持的情况下(大国支持它,但并不支持它发动战争,这是两码事),大规模的南下入侵不可行。

朝鲜想到的办法是,以游击战的方式,对韩国进行渗透和打击——渗透成功,就建立根据地,形成像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那样的局面。渗透不成功,可以制造紧张感和压迫感,动摇韩国的军心士气,促使朴正熙政府垮台。



韩国在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可能减少甚至撤回派驻越南的军队,这会减轻北越的压力,同时,也会造成美国和韩国的不和——美国认为,北边的挑衅对韩国构不成成真正的威胁,韩国应该加强反渗透能力,反对韩国从越南撤军。

挑衅韩国,必然激怒韩国,朴正熙一贯对朝强硬,很可能会反击,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会支持朴正熙反击,这又会激化两国的矛盾。

美韩不和,同盟关系削弱,驻韩美军可能会撤离,投入越南战场。到时候,北方单挑韩国,胜券在握。

从1966年10月开始,南北武装冲突次数激增,短短两个月,交火事件的次数,就赶上了自1953年停战以来的总数。


打冷枪,扒营房,摸哨卡,炸军卡、炮艇,成了常态,激烈的时候,双方还会相互炮击。

在前线制造紧张的同时,北方还从军队中挑选精英士兵,组建突击队,进行特训后,派往南方从事游击战争。

这些人渗透到韩国后,到处搞袭击,煽动民众起来革命。仅1967年,突击队就与韩国军警发生了至少215起武装冲突,200多名突击队员被打死。

1968年是冲突最激烈的一年。青瓦台事件,“普韦布洛号”事件,以及武装入侵蔚珍-三陟事件,都是这一年发生的。一年下来,韩国共逮捕了1245名突击队员。


这种冲突和对抗,是这一时期的大势,青瓦台事件,实尾岛事件,都只是其中一个点。

光看一个点,只是知其然,联系起来看,探究背后的原因、发展脉络,才是知其所以然。



03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行动终止?

青瓦台事件发生后,朴正熙立即召见美国驻韩大使波特,要求美国支持韩国发动报复行动。然而,波特表示,美国不愿半岛发生战争,拒绝支持韩国,此举令朴正熙大失所望。

当时,韩国军队的指挥权在联合国军手里,美国不点头,朴正熙无法调动军队反击,所以只能秘密组建敢死队,玩些小动作。


青瓦台事件发生两天后,“普韦布洛号”事件爆发,朴正熙认为必须强硬反击,否则北方会得寸进尺。

与对青瓦台事件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为解决“普韦布洛”号危机,竭尽所能——这关乎80多名美国人质。

期间,美国却抛开韩国,与朝鲜展开谈判,朴正熙要求把青瓦台事件纳入谈判,美军直接拒绝,为了避免激怒朝鲜,美国还一再警告朴正熙:不要轻举妄动,不要单方面攻击朝鲜。

为了安抚朴正熙,美国做出了其他方面的让步,如加大对韩国的援助力度,扩大韩国军队的自主权等等。

拿到好处后,朴正熙向美国特使万斯承诺:韩国不会因青瓦台事件和“普韦布洛号”事件而采取报复行动,即使因别的挑衅而发动报复,也会在事前与美国协商。


朴正熙承诺,发生在2月,组建“684派北部队”发生在4月,由此可见,朴正熙并没有被美国人说服。

报复不报复,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报复的准备工作不能停,所以中央情报部还在秘密训练“684派北部队”。

“普韦布洛”号危机从1月持续到了11月,几乎贯穿整个1968年。

在实尾岛事件中,“684派北部队”收到终止行动命令,是在7月之后,当时“普韦布洛号”危机还未解决,双方围绕“另签”展开了激烈舌战,谈判进入最关键时期。

这个时候,如果“684派北部队”去平壤搞个事,会造成什么后果?

朴正熙当然明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终止了命令。


以上是直接原因。

当然,电影没有表现这一点,只说南北关系缓和,所以停止了行动。



04

从1968年11月“普韦布洛”号危机解除,到1971年8月“684派北部队”暴动,这中间有将近3年的时间,为什么朴正熙始终没有动用“684派北部队”呢?

因为国际局势变化了。

1969年1月,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高唱东西方缓和,释放了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信号。第二年,尼克松单方面决定削减2万驻韩美军,还把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美军第二师后撤,代之以韩国军队放在最前沿。

不仅如此,美国还建议韩国与朝鲜展开对话。

韩国对此很不满,觉得美国正在逐渐抛弃自己,美国的保护伞不靠谱。


东方阵营里,中苏关系恶化到了顶点,爆发了一系列边境冲突,双方都视对方为最严重的威胁,进而双双开始缓和与美国的关系,都不支持朝鲜的强硬行为。

尤其是苏联,一再暗示对朝鲜“擅自行动”和“过激行为”表示不满。

另一方面,朝鲜过去几年推行的强硬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朴正熙政府不仅没有垮台,反而更加强大,美韩联盟也没有瓦解。这迫使朝鲜再度调整政策。

此时,韩国的国力已经赶上来了,南北双方总体军力基本平衡,在没有外部大国的支持下,双方都无法彻底击败对方。


南北双方背后的大国,都不支持半岛冲突,且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吃不掉对方。

再激烈对抗下去,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激怒背后的大国。

在这种情况下,和,才是大势所趋。

自1969年8月击落美军直升机、俘虏美军飞行员之后,朝鲜明显减少了越界挑衅行为。1970年6月,朝鲜再次提出了和平-统一的的主张。

朝鲜释放缓和信号后,朴正熙很快做出反应,发表了南北对话、和平-统一宣言。

1971年8月6日,金表示愿意与南朝鲜所有政党、 社会 团体、个人进行接触。

12日,韩国红十字会提议与朝鲜红十字会举行会谈,解决离散家属通邮、见面等问题。这个提议,获得了朴正熙的首肯,也获得了北边的响应。


8月20日,南北方红十字会代表在板门店初步接触。

在这关键时候,任何影响南北和谈的因素,都要服从大局,“684派北部队”成了不安定因素。


3天后,“684派北部队”暴动。

在电影《实尾岛》中,韩国中央情报局命令负责人处理掉“684派北部队”,部队因此暴动。

在真实的 历史 中,有没有这个命令,不得而知。


不过,处理掉他们,符合韩国政府利益,逻辑上也讲得通。



05

“684派北部队”是一个牺牲品,他们身不由己。

其实,韩国何尝不是一个牺牲品,在大国角逐的棋局中,它一样身不由己。

半岛上的那些小事,只是两大阵营全球对抗的一个投影,南北双方是进是退,取决于大势。

什么是大势?


大国多方较量的结果,决定着世界政治走向,这个走向就是大势,小国只能顺势而为。



【参考资料】

《韩国政治事件电影研究》

《1960年代中后期朝鲜半岛危机研究》

《1968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与美韩信任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朝韩关系的缓和及其影响》

51区:美国绝密军事基地未经审查的历史,揭示所有的秘密

神秘、阴谋和彻头彻尾的惊悚故事,一直围绕着51区。有传言说,位于内华达州的这个高度机密的空军基地,是外星生命和秘密军事行动的所在地。一些阴谋论猜测,这里有一个大规模的全球联盟,能够操纵全世界的政府和经济。

围绕51区的许多阴谋论都与外星人有关,特别是那些据称1947年在罗斯威尔坠毁的外星人。根据雅各布森的说法,1947年并没有外星人。那架神秘的圆盘状飞机是由前纳粹科学家制造的苏联飞船。她推测船上的“外星人”是儿童飞行员,他们曾是约瑟夫·斯大林的实验对象。

雅各布森讲述了空军在调查坠机事件时的发现。

调查人员将船上的所有东西带到俄亥俄州的一个空军基地,这些材料在那里一直保存到1951年。当它们到达内华达州时,美国科学家研究了这些先进的技术,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将其用于许多项目。

据称1947年在罗斯威尔坠毁的苏联飞机,后来被运到51区,比美国军方当时开发的任何东西都要先进得多。科学家们无法确定它是如何悬停或飞行的。他们认为是纳粹航空航天工程师沃尔特和雷玛·霍顿设计了这个飞碟。当美国在1948年追踪到霍顿兄弟时,他们证实他们实际上与苏联人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有合作。

然而,在了解这台令人困惑的机器时,曼哈顿项目的科学家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前科学顾问范尼瓦尔·布什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命令工程师拆解飞船,并重新组装碎片,以了解其机制。

美国公众会对苏联飞机进入美国领空感到恐惧和震惊;然而,如果他们知道是谁在操纵这些飞机,他们的反应将是愤怒的。在雅各布森的书中,她详细介绍了据称斯大林是如何招募前纳粹医生约瑟夫·门格勒(Josef Mengele)来创造一批小型的、畸形的飞行员来驾驶他的神秘圆盘。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门格勒与斯大林达成了一项协议。

据雅各布森说,斯大林告诉门格勒,如果他能创造出一批怪异的、儿童大小的飞行员,那么俄罗斯将赠送他一个实验室以继续他的工作。门格勒履行了他的浮士德协议,向斯大林提供了儿童大小的机组人员。不过斯大林没有兑现过承诺,门格勒从未在苏联居住过。

门格勒后来逃到了巴拉圭,然后是巴西。他冒充另一个前纳粹分子沃尔夫冈·格哈德的身份,于1979年去世。他的身份直到1985年仍未得到核实。

雅各布森采访了一位曾在1947年坠机遗体上工作的前工程师,问他为什么杜鲁门总统不告诉美国人民发生了什么。据这位工程师说,当时的首要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推动科学发展,包括对斯大林的阴谋进行保密。

将罗斯威尔空难的秘密存放在51区,意味着该机密设施成为众多秘密项目的所在地。从1951年开始,原子能委员会、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都在51区开展了秘密项目,利用该设施及其周围的土地进行测试,挑战科学极限,并创造出可能有争议的技术。

根据雅各布森的说法,51区的近5000平方英里是内华达试验场的所在地,这是一片1350平方英里的土地,有数百次地下和地面核爆炸。

OXCART行动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比美国军方制造的任何飞机都快五倍的飞机。1959年,政府将飞机的合同授予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他们的机械师和工程师在51区辛勤工作了数周。他们创造了一种名为A-12的飞机,这种飞机需要更长的跑道和更多的燃料,更不用说用于训练、运输和监测的机群了。

据称,中央情报局批准将十几架A-12飞机运送到51区,政府在那里扩大了该设施的空域,以测试这种飞机的能力。在51区为它们的到来做准备时,工人们在需要知情的基础上留下来。当A-12飞机到达时,“飞机就像一条有翅膀的眼镜蛇”。路易斯·沙尔克控制了第一次试飞。最初的空中尝试是不稳定的,机身有一部分脱落;最终A-12直到1962年3月才成功起飞。

一旦A-12进入空军的测试轮换,飞行员肯·柯林斯开始负责驾驶它。当飞行员遇到飞机的问题时,中情局继续将其资源和精力集中到该项目上。

随着与古巴的紧张关系加剧,A-12飞机变得极为重要。飞行员们必须对A-12进行保密。据称,中情局曾经试图催眠柯林斯,让他忘记他的A-12坠毁事件。柯林斯回忆说,科学家给他注射了硫喷妥,之后他还在51区的医疗设施中见到了一名中情局医生。

1957年,原子能委员会开始在51区进行Plumbbob行动。Plumbbob行动涉及在1957年5月至10月期间引爆29枚原子弹,这是美国进行得最广泛的一系列核武器试验之一。根据雅各布森的说法。

尽管对污染和落尘的担忧,导致了完全取消试验的建议,但政府向美国公众和整个世界保证,试验是必要的。《纽约时报》公布了炸弹爆炸的部分时间表,这使游客有机会在暑假看到蘑菇云。随着试验的进行,观众可以看到分别远至墨西哥和加拿大南部和北部的引爆闪光。

51区的科学家们试图开发和测试一种能够从太空发射的核火箭。1958年,美国政府进行了高空原子武器的实验。ARGUS行动涉及从南大西洋的船只向太空发射核武器。

詹姆斯·基里安负责ARGUS行动,他认为“发生在地球大气层以上,但在地球磁场内的核爆炸,可能会产生一个电子脉冲,它能损坏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弹头的装置。”然而,它从未成功过。

根据雅各布森的说法,基里安宣布从卫星上投掷炸弹被证明是鲁莽的,而且将炸弹放入太空太“麻烦”了。

51区是NERVA行动(火箭飞行器应用核引擎)的大本营,这是美国宇航局和空军利用核动力将宇航员送往火星的努力。这些组织打算将1960年代末的计划作为一个公共企业,但其细节仍然是一个秘密。工人们通过一系列的通道、隧道和钢门进入地下掩体,在那里他们正在开发一个巨大的核引擎。

雅各布森说,当它处于全功率状态时,NERVA“在2300开尔文或 2027摄氏度 的温度下运行,这意味着它还必须......长期用液氢冷却。”在1965年的某一时刻,NERVA的迭代版Phoebus“突然......耗尽了液态氢......并在眨眼间过热。”随后51区召集HAZMAT小组来清理辐射。

据附近的内华达州卡连特市报告说,在20世纪60年代,他们的供水中含有碘-131,一种核过程的放射性副产品,五角大楼否认发生过任何核试验,而发动机在碘出现前三天才转入地下。

最终,NERVA的资金链崩溃,公众对到达火星的兴趣也减弱了。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正式取消了该项目。

美国于1963年与苏联和英国签署了《有限禁止核试验条约》。雅各布森声称,该条约既没有结束美国的核试验,也没有停止核技术的开发。

即使在克林顿总统于1996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后,“发展和储存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主要是核、化学和生物武器”仍在继续。国防部的一个分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仍然在设计核技术。

原子能委员会、美国空军和国防承包商EG&G设计了57号项目。在该项目中,美国政府在内华达沙漠引爆了美国的第一枚脏弹,以模拟意外的核灾难。这些机构试图看到一架携带核弹的空军飞机,在城市环境中坠毁的结果。他们需要一个“可以放弃两万年”的地点,这使得51区成为理想之地。

雅各布森描述了他们如何在沙漠中建造模拟的人行道、道路和人行道。为了确定 汽车 接触钚的结果,第57号项目将 汽车 和卡车停在杜松树丛和约书亚树之间。

研究人员将巨大的空气采样气球漂浮在不同的高度;一些气球离地5英尺,另一些则在1000英尺的高空,给试验场带来马戏团般的感觉。科学家们将10只羊、9只驴、100多只小猎犬和31只苍白的老鼠放在面对炸弹的笼子里。

前51区保安理查德·明戈斯是雅各布森书中的一个采访对象,他目睹了许多没有得到足够保护的核爆炸实验。雅各布森与明戈斯交谈时,他已经80多岁了,尽管他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但他仍然活得很长。然而,其他前51区雇员则没有这么幸运。一些工人和他们的遗孀对政府提起诉讼,声称暴露的有毒物质影响了他们。

51区一直免于提供污染报告或必须遵守国家、州或环境法规。对51区进行定期净化的尝试,仍然是保密的,而且这块土地仍然是一个危险之地。

像“57项目”这样的计划,帮助科学家了解脏弹爆炸后的污染程度,但实验几乎没有解决危险废物和落尘的处理。项目57之后没有进行清理工作,这在1966年发生真正的核危机时,可能证明是有帮助的。

同年1月,一架载有四枚武装氢弹的战略空军司令部飞机,在西班牙的帕洛马雷斯上空与一架加油机在空中发生碰撞。一枚炸弹落地时没有任何损坏,一枚在海上丢失,但有两枚被引爆。

帕洛马雷斯的情况与内华达沙漠和洛斯阿拉莫斯的情况类似。协助清理工作的800名工人没有一个坚实的计划。一个小组负责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而另一个小组则寻找丢失的炸弹。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工人们找到了超过1400吨的放射性土壤和植物,工人们将其移走并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凡纳河工厂进行了处理。国防核机构承认,被风吹散的钚粒子的范围,作为灰尘携带的钚粒子,以及被蚯蚓摄入和排泄到其他地方的钚粒子,永远不会知道。

五角大楼公开否认他们丢失了一枚炸弹,只是在潜水员在海底发现它之后才承认了这个失误。

雅各布森介绍说,1967年,林登·约翰逊总统委托开展“黑盾行动”,并下令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开展OXCART行动。飞行员们执行任务,拍摄地对空导弹的位置,并搜寻在北越坠毁的飞机。

1968年,空军使用A-12飞机找到了停泊在朝鲜附近的美国海军普韦布洛号军舰。据报道,普韦布洛号当时正在进行科学研究,但很快就被朝鲜夺去了。美国制定了与朝鲜开战的计划,但通过OXCART飞行员的努力,美国找到了普韦布洛号,并将该事件推向了外交解决。

据雅各布森说,像OXCART行动这样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使美国免受军事威胁。

雅各布森说,F-117“”夜鹰是美国军方设计的第一架隐形轰炸机,是在51区进行的许多项目之一。该飞行器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开始建造该飞机时,是在名为52区(又称托诺帕试验场)的设施中进行的,该设施以51区为模型。

51区和52区在机密的F-117“夜鹰”上进行了合作,尽管51区在秘密飞机方面有更多经验。米格机项目的测试,也是在51区进行的。直到1988年,公众才意识到这种新的、对雷达免疫的技术。
文章标题: “普韦布洛”号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4883.html

[“普韦布洛”号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