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何东北才入汉王朝版图两次,敢自称(纯汉)

时间: 2022-10-25 21:01: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为何东北才入汉王朝版图两次,敢自称(纯汉)

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汉王朝为什么不军垦农耕而直接统治?

华夏种族的发展离不开平原肥沃土地,开始时是先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崛起,然后慢慢扩张到关中平原,再到川蜀盆地、云梦平原、珠三角平原、邕江平原、河内河谷平原……作为最北的东北盆地平原,虽然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就不断开发,但由于种种因素,一直都没能全面控制该地区。

先秦之前,周朝分封天下,据说分封了800多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大都占据着中原,这块最肥沃的两河流域平原(长江和黄河之间),另外的异性诸侯王,大都是分封到外围作为周王朝的藩篱,这些异性诸侯中多以反商功臣、或是上古大族为主,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姜子牙,分封齐地,占据了山东平原。

历经了百年的发展之后,西周时期,秦国先祖得到了周王室的分封,到了当时还是异族统治的关中一带。秦国历经了数代人的不断征讨,直到战国中期,其内部依旧还是与异族杂居的现象——最有名的就是商鞅变法后,秦惠文王时期,宣太后芈月(芈八子)还要委身给义渠王,而义渠就是河套一部。

虽然战国战乱不断,但人口的并未因此锐减,其主要因素就是各国在战争中不断废弃了周礼,进行各种改革,再加上民间出现的百家学说,使得战国时期的各国在改革之后,不断开发土地,寻求更多的粮食,以及培育出更多的人口。

因此到了汉朝之时,关中地区的人口已经过数百万,到了“文景之治”时,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到了西汉末年时,根据史书的统计进行推算,应该在4000万左右。

而王莽篡位,到刘秀登基,东汉施行的是大庄园式的经济体制,使得大量的人口被隐藏,但人口一直也能维持在2700万左右。而根据史学家的探讨认为,东汉时期应该有30%-50%的人口被世家豪族所隐藏起来,若是这样,那么东汉鼎盛时期也应该达到3000万左右的人口。

当时的农业科技并不发达,达成这样的人口基数,若以唐初时期的人口基数对比,也能发现,其实4000万左右的人口是当时的关中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其他的小平原或盆地的负荷程度了。

为什么汉、唐时期不占据东北盆地平原呢?

事实上,汉朝也确实对东北盆地进行扩张,且两汉以来,均未像后世那样,对这块区域进行所谓的羁縻政策,而是将该地区列入了郡县制,也就是中央管辖的。

但是!汉代以来,均为完全控制、占据东北盆地,而是以旧燕地的为基础,设立郡县,其中分别设立,辽东郡、辽西郡、以及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而到了东汉时期,将辽西纳入了幽州郡,继续设立辽东郡,和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东北在清朝才纳入版图,汉王朝也没统一过东北,那么东北以前是什么样的?

东北的土著民族有三支,靠南侧的是东胡、中间的是獩貊、最北的是肃慎族。
那时候,肃慎族主要生活在吉林、黑龙江及今日的外东北区域。在商代,肃慎族已经与中原王朝建立朝贡关系。
资料是这样记载的,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
在周王朝的时候,中原王朝与东北还是朝贡关系,不过到了唐王朝,外东北已经算是中国的领土了。
唐朝的时候,内外东北主要有契丹、奚、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等民族。这些民族与唐朝保持着贡属关系,但是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与周代与内外东北的关系不同,那时候仅仅是朝贡,但是在唐朝内外东北已经是唐朝的领土。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土地,唐朝设置了四府,在契丹各部置松漠都督府,奚族各部置饶乐都督府,粟末靺鞨各部置渤海都督府,黑水靺鞨各部置黑水都督府。
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说,到了唐朝的时候,已经设置了政府机构,就说明内外东北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区域,唐政府还在黑龙江和松花江的汇合口建立了贡赋征集机构,唐朝官员向来自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部落居民纳贡代表团征集贡赋。
后来,东北建立了一个国家,705年归附于唐王朝,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
这个国家促进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华大统一的历史涵量。渤海全盛时期,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
以前就是 蛮夷之地。北大荒零下四十几度,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就是这样子的。
别胡说八道了!
辽朝、金朝、元朝都曾把东北纳入版图你要这么说,铁木真的棺材就压不住了。
东北在古代一直是少数民族部落聚居地,地广人稀,…
清朝之前,中原王朝对于东北广大地区主要是以委任当地部落首领的羁縻统治为主。中原王朝的在东北的实控疆域其实不大。

唐朝人为什么常以汉人自称(如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唐朝人喜欢自比为汉朝,诗中大量评议汉事,借用汉人事来比拟唐事以寄托诗人的赞赏或讽刺之情,有的还直接以汉代唐。如长恨歌中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就是指唐明皇,这种例子很多
汉朝是我国封建时期第一个延续较长时间的王朝,对我国影响极大,唐朝有这种自比于汉朝的心理
这两个朝代是很相似的,所谓脏唐臭汉,这是指男女关系上的。还有,一样的繁荣一样的强大,唐代是经过五胡十六朝建立的,所以自然和统一强大的汉朝有惺惺相惜之意。再有,在唐代以前,只有汉朝一个长治久安的封建制国家,所以唐人只有汉人可以用来自比。
就像如今为何我们叫汉族一样,这是一种祖先认可,和自我延续。
这应该是受历史上汉朝的影响

为何我们自称是汉人,而不是唐人秦人明人?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中间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等。可为什么我们要叫做汉人,传统服饰要叫做汉服,写的字叫汉字,说的话叫汉语呢?这要得益于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

汉族之称,起于刘邦有天下之后

“汉人”这个称谓始于汉代,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这当中“汉”的起源,我们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楚汉争霸开始讲起。

当时,天下群雄揭竿而起,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二十万大军于蓝田大破秦军,首先攻入关中(咸阳)。按约定,刘邦应为这片肥沃之地的关中王。

然而刘邦在咸阳屁股还没坐热,项羽却出尔反尔,率诸侯军劫掠关中,气势汹汹的想要干掉刘邦,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事件。

面对项羽强健的四十万大军,刘邦只好忍痛让出到手的肥肉,退到汉水(汉江上游的一个地区),当了一个小小的汉中王,也就是所谓的“汉王”。

古人认为,汉水的流向跟天上银河是相同的,所以提到“汉”,就联想到天。

刘邦便以此为由劝慰自己,一方面欣然以“汉中”为根据地,干起了“革命”事业。再后来,刘邦一统天下,便以“汉”为国号,延续了四百多年。

民族与朝代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直到在汉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这都和汉朝在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创举,密切相关。

古代人的认同是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认同

民族的统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思想的统一、文化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各家虽因理念不同而相互辩难,但却普遍表现出对大一统的向往。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荀子·议兵》曰:“四海之内若一家”
正是大一统观念的产生,才促进了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

直到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深度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由于强大的秦王朝威名远播,所以周边各族、各国都开始称中国人为“秦人”。

但由于“秦”的统一是暴力统一,思想上仍旧是百家争鸣的局面,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因此秦朝自己的人民对“秦人”身份的认同感,反而并不强烈。再加上“秦”统治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人们还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汉”朝便取而代之,“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

反观汉王朝建立以后,汉武帝推行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统治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在汉族思想统一方面,司马迁及其《史记》同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中认定黄帝是天下共祖,各族皆黄帝子孙;宣扬大一统思想,崇尚统一,反对分裂,叙述了汉族形成的历史,树立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观念,影响极其深远。

政治经济强大的民族,才能促进人民的认同感

除了对思想上的统一,汉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成就,更使得人民发自内心的愿意自称是“汉人”,并以这个身份为傲。

汉朝在秦废封建、设郡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直辖地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察举制度,由此民间精英也可以走进统治阶层,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在此期间,汉朝人才辈出,诞生了让国人至今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政治上,汉武帝还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百姓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这就等于给每一个百姓发放了一张“汉人”身份卡,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汉人”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着对方的民族意识。

经济方面,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注重兴修水利,修建著名水渠成国渠、六辅渠、白渠,使得农业经济大幅度增长。

正因此,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三个层面,齐头并进,造就了大汉成为了一个盛世王朝。

汉朝威名远播中外,汉人也因此得以扬名天下

古人评价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最重要一条就是疆域,而汉朝则以后朝代开了一个好的头,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当时历史上第一次打败匈奴)。

在对外交往中,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使得汉朝疆域在当时空前扩张。

我们先看看秦朝统一六国后的疆域:

再看看西汉时期的(绿色为西汉疆域):

其统治疆域奠定了之后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王朝的疆域基础(见下图 ),甚至于影响到了现在中国的版图。

对于邻国的骚扰,汉朝更是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树立了“汉人”前所未有的尊严。

汉朝也得以威名远播,甚至连当时西方的古罗马,都知道这个东方的强国。

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以至于几百年之后,西方各国仍然称呼唐朝使臣为汉使,有一个西方小国的国王,看着唐朝使臣哭着说道“不想今日复图汉官威仪”!

夏商周作为中国历史最古老文明记载,是汉族族群最基础的构成,但是在当时,并不是称汉族,而是一个古老的称谓——炎黄子孙。是由三皇五帝传说,演变统一的族群。

在此之前,是部落制度,各部落之间互相征伐吞并,也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基本前进方向。而多部落(姓氏)之间的互相吞并,最终形成了历史记载的夏商周时期——诸侯分封制(同时,是以姓氏划分)。

最初的华夏、炎黄子孙等说法,历史记载是在西周出年周人自称“夏”。

《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

《尚书·立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而长达六百年的春秋战国,各国以统治者姓氏立国,人民是以姓氏互称——秦人、楚人、齐人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族群(互相之间泾渭分明)。

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等措施,打破了传统姓氏、国家之间的文字语言等独立的传承方式,为后来民族的融合、统一性打下了基础。

汉的确立,是在汉高祖刘邦登临皇位之后,因为曾经被楚王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这也是汉人第一次以一个集体出现在历史当中(前秦是以姓氏区分国家以及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但是楚人是楚人、齐人是齐人),之后通过长达422(西汉与东汉)年的统治。

汉朝的对外武力征伐、对内实行休养生息等利国利民国策,为民族的凝聚力提供了温床。同时422年的统治,而确立的法治制度以及统治形式对后世影响颇深,已经深深刻印在当时版图内所有人民心中,而领先其他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一直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发展进程中主导作用,使民族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于是在后世历朝历代汉人占据人口的主导地位始终未变。

至此,汉族的构成、演变过程以及汉族的确立就讲完了。

为何我们自称是汉人,而不是唐人秦人明人?

我们自称是汉人,“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 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因此就称为汉人了。。
就史料记载汉族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远古的华夏部落,为当代中国主要民族。
汉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汉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父系基因较纯的族群,在中国各地皆有分布。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为什么我们要叫做汉人,传统服饰要叫做汉服,写的字时汉字,说的话叫汉语?

这要得益于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

汉族之称,起于刘邦有天下之后

“汉人”这个称谓始于汉代,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这当中“汉”的起源,我们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楚汉争霸开始讲起。

当时,天下群雄揭竿而起,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帅二十万大军于蓝田大破秦军,首先攻入关中(咸阳)。按约定,刘邦应为这片肥沃之地的关中王。

然而刘邦在咸阳屁股还没坐热,项羽却出尔反尔,率诸侯军劫掠关中,气势汹汹的想要干掉刘邦,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事件。

面对项羽强健的四十万大军,刘邦只好忍痛让出到手的肥肉,退到汉水(汉江上游的一个地区),当了一个小小的汉中王,也就是所谓的“汉王”。

古人认为,汉水的流向跟天上银河是相同的,所以提到“汉”,就联想到天。

刘邦便以此为由劝慰自己,一方面欣然以“汉中”为根据地,干起了“革命”事业。再后来,刘邦一统天下,便以“汉”为国号,延续了四百多年。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并不是得了名才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汉族”这个名称虽始于汉代,但这个民族当中的人民,是早于汉代以前就存在的。

民族与朝代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直到在汉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这都和汉朝在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创举,密切相关。

古代人的认同是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认同

民族的统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思想的统一、文化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各家虽因理念不同而相互辩难,但却普遍表现出对大一统的向往。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荀子·议兵》曰:“四海之内若一家”
正是大一统观念的产生,才促进了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

直到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深度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由于强大的秦王朝威名远播,所以周边各族、各国都开始称中国人为“秦人”。

但由于“秦”的统一是暴力统一,思想上仍旧是百家争鸣的局面,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因此秦朝自己的人民对“秦人”身份的认同感,反而并不强烈。再加上“秦”统治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人们还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汉”朝便取而代之,“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

反观汉王朝建立以后,汉武帝推行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统治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在汉族思想统一方面,司马迁及其《史记》同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认定黄帝是天下共祖,各族皆黄帝子孙;宣扬大一统思想,崇尚统一,反对分裂,叙述了汉族形成的历史,树立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观念,影响极其深远。
“汉人”“汉族”究竟是怎么来的。


汉族分布比例

秦汉统一后,“汉人”一词开始出现

按照通行的说法,汉族的前身为“华夏族”,在先秦时期由于政治分裂,存在各个支系,随着秦、汉王朝相继统一天下,才逐渐有了共同的政府、共同的文字(小篆、隶书)、共同的价值观(“孝”)、共同的边界(长城),以及文人建构的共同祖先——黄帝,统一的华夏族开始出现。秦末汉初,周边政权称华夏族人为“秦人”,但由于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则享有天下四百年,“秦人”的称谓很快被“汉人”取代。

当然,很长时间里,所谓“秦人”、“汉人”,实际上还只是“秦朝人”、“汉朝人”的简称。这些词常常见于同外族的交往之中,如《后汉书》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大月氏人投降汉朝,让他们和“汉人”杂居。这样的例子不少,说明“汉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区别“蛮夷”的属性,特指那些习惯穿宽袍大袖的华夏人。

汉朝解体之后,西晋的统一仅仅维持了12年,即先因皇位之争,爆发“八王之乱”,再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掀开所谓“五胡乱华”的序幕。按照学者徐杰舜在《汉民族发展史》中的说法,这时“北方少数民族所建之割据政权,特别是北朝的北魏、东魏和北周的统治者都是鲜卑族,他们对所统治的中原居民,统称为‘汉人’或‘汉儿’。”如高欢曾说,“今以吾为王,当与前异,不得欺汉儿……”“汉儿”在这里显然有了民族上的意义。

为什么“唐人”没能战胜“汉人”

长达300年的大动乱后,唐朝成为两汉之后又一个长命统一王朝。如我们所知,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了“唐人”的称呼。然而唐朝领土太大了,人员成分太复杂了,除了李唐皇室有着众所周知的鲜卑血统,安禄山、史思明是胡人外,名将里面,尉迟恭是鲜卑人、哥舒翰是突厥人、高仙芝是高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更不用说长安城中还有大量的胡人商贾、歌姬。仅靠“唐人”二字显然无法区分族别。于是唐朝时,中原人依旧自称为“汉”,如在同吐蕃的交往中,也说“蕃汉两家”。

随着唐朝灭亡,中国陷入又一次大分裂,契丹、女真、蒙古长期占据了中国现有版图的北方地区,他们建立的政权,都沿用北朝惯例,称占领区的人们为“汉人”。《金史》上说,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创造本国文字,其人“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参考汉字和契丹文,发明女真文字。

蒙古灭宋,创立“四等人制”,列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之后的是“汉人”和“南人”,前者指北方的华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后者则指原南宋境内的人们。这个时候,也还只是北方人会用“汉儿”或“汉人”自称,如张弘范被任命为灭宋元帅时,上书元廷请辞,说“汉人无统蒙古军者,乞以蒙古信臣为首帅”——我们汉人没有统帅蒙古军的先例,还是让蒙古大臣带兵为好。南方宋人是不视这些“胡化”的人为“同族”的。

在汉、蒙之外的第三方笔下,如蒙古史家《金轮千福》中称中原王朝为“汉儿国”;藏族史家《汉藏史集》,有一章名为“汉地王统”,记叙中原地区的政权更替,其间对于蒙元王朝的皇帝,除了称“蒙古皇帝”,还经常被称为“大汉王国”的皇帝。显然,这里是用“汉儿国”“汉地”指称中原王朝辖地,那里的人们显然就是所谓“汉人”了
文章标题: 为何东北才入汉王朝版图两次,敢自称(纯汉)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4046.html

[为何东北才入汉王朝版图两次,敢自称(纯汉)]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