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孔子的第 X 代传人」是真的吗 为什么 2500 多年前的古人家谱能传到现在

时间: 2022-10-24 13:01: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6次

「孔子的第 X 代传人」是真的吗 为什么 2500 多年前的古人家谱能传到现在

孔子被尊为圣人,他的后代有青史留名的吗?

只是我国在前秦时期的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也是儒家的开创者,与此同时他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他的后代到底有没有人在青史上留名了,答案是有。 

因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他的行为思想还有他的家族会受到他教育理念和思想理念的影响,所以一个强盛的家族有一个良好优越的根基思想根基,那么这个家族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个长盛经久不衰的家族,那孔子的家族也是中国有名的名门望族,是儒门之家,所以他的后代整整传承了69代。

这种比较著名的有西汉的孔聚,这一个人和汉高祖一起深圳北站最终当上了将军还封的侯爵,孔臧位列九卿,著名的注释家孔安国,还有孔光是一位太师等等。有一系列更是许多的古代历史上的名人,这正是证明了孔家长盛不衰的历史正是由他们的家风所奠定的。

你当代孔氏家族也有相当多的名人,并且数不胜数,孔宪择美国某一大学副校长和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庆东北大教授、孔祥熙中华民国行政院长等等一系列的当代名人。

孔氏家族以儒学为基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组建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的名家族,在中国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象,这是一个家族的成功,更是孔子作为榜样的儒家教育的成功。你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孔子,这位伟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的成功才让这个家族青史留名,这种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也是极其伟大的,这可以算是孔子另外的一种成就,正是以孔子为榜样的这种精神力量,让孔子的后人们在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前进的脚步永远没有停下。

这是值得所有人去学习的,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风,还有这样的家族的榜样才驱使着这个孔氏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走越远。我们可以学习这样的家风,奠定良好的家族基础,最终让家族走的越来越远,也让自己的后人们能够千丝万缕留下印记在历史上。

当然有啊,第10代西汉孔藂(?-前171),早年追随汉高祖砀山起义,屡立战功,曾官左司马、将军、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领军军夹击项羽楚兵,大胜。次年六月被封为蓼侯。卒谥“夷”。
  - 第11代西汉孔臧,孔藂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 第11代西汉孔安国
  - 第14代西汉孔光(前64-5),字子夏,自幼随父孔霸徙居长安,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举方正,入朝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士,迁大将军,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汉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师,称病辞职。卒谥简烈侯。
  - 第19代东汉孔宙(103- 163),字季将。少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是时,泰山附近动乱,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后,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
  - 第20代东汉末年的孔融
  - 第26代晋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後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後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有集传世。
  - 第32代南朝孔奂(514-583),字休文,居会稽。好学善属文,通经史百家。侯景之乱,孔奂独傲然自若,自谓不以取媚凶丑以求全。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晋陵太守,后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有集传世。
  - 第32代唐孔颖达,经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为《五经正义》,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 第37代唐孔巢父(?-784),字弱翁,冀州人。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河、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成功劝说藩镇田悦归顺。后为藩镇李怀光部众所杀。
  - 第38代唐孔述睿(730-80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宗召为大常寺协律郎,转国子博士,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後升为谏议大夫兼皇太子侍读,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史馆修撰。“述睿每迁,即至朝谢,俄而辞疾归。”述睿精研地理,重修《地理志》。卒赠工部尚书。
  - 第45代北宋孔道辅(985-1039),字原鲁。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举进士第,授宁州军事推官。九年(I016年)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今曲阜县),主孔子祀事。曾受命出使契丹,契丹宴使者,优人以孔子为戏,道辅怒退,契丹陪罪,后不敢侮慢宋使。后知兖州,曾访得孟子墓,建庙于墓之西南。卒后,受祀于邹县孟庙,称先儒孔氏。
  - 第46代北宋孔宗翰,字周翰,孔道辅次子。登进士第,知仙源县(今曲阜县)。司马光上章推荐,迁为太常博士,后为司农少卿,后迁鸿胪。编有《孔氏宗谱》、《阙里世系》等。
  - 第47代北宋孔平仲,字义甫。姓刚直,而仕途坎坷,一生多次贬官。长于史学,工文词,著有《续世说》等书。与兄文仲、武仲俱有文名,黄庭坚论元佑人才,誉称「二苏(苏轼、苏辙)联璧,三孔分鼎」。
  - 第54代元孔思迪,字凝道。以国子生授胶西主簿、安庆录事,转光山尹,迁陕西行台御史、湖广都事、太常礼仪院判、太常礼仪使。元文宗时,楚中因灾动乱。迁思迪为湖广都事,以宣抚安定为主策,动乱遂告平息。
  - 第60代明孔承倜,字永冠。博学工诗,尤精颜真卿书法,明代孔庙石碑多出其手。一生为官清正,笃信阳明之学,足迹所至,均开馆会生徒。著有《易经代言》、《诗经代言》、《书经代言》、《四书代言》等。
  - 第62代明孔闻诗(?-1643),字四可。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1628年),向明思宗条上八事,以革新政治。时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县,闻诗应援守御,战绩卓著。编有《奏议》数卷。
  - 第63代明孔贞运(1574-1644年),字开仲。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试第二名赐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东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
孙西汉孔聚,曾官左司马、将军、都尉。
孙西汉孔臧,孔聚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孙西汉孔安国,西汉著名经学家。
历任都尉、谏议大夫、临淮太守等职。晚年,著有《古文尚书传》、《论语训解》、《古文孝经传》
孙西汉孔,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
孙东汉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後,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  孙东汉末年的孔融(153-208),字文举。建安七子之首,因多次得罪曹操被杀。 
孙晋孔坦,任世子文学,後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後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
孙南朝孔奂,任晋陵太守,後为御史中丞、吏部尚
家。山东曲阜人。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  
孙孔祥熙,(1880-1967)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孙孔祥柯,字则君,北京译学馆英文专业毕业,山东省议会议员、副议长、山东高等学堂教务长、校长,山东人民赴巴黎和会请愿代表。 
孙孔从洲,谱名祥瀛,字郁文,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中将副军长,后率部起义。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第二炮兵学校校长、西南军区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兼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授中将军衔。其子孔令华,娶毛泽东女李敏。  
孙孔祥吉,当代著名清史学家。 
孙孔祥东,国际知名钢琴家。 
孙孔祥明,当代著名围棋女棋手,至八段。 
孙孔祥德,香港戏班「七小福」之一,艺名元德,与洪金宝和成龙为师兄弟。   
孙孔令朋(1919─2002),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外贸学院教授、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等职。
有的。孔子一族至今已经传承到了七十九代,其后人大多杰出,不过历史上最有名的要数东汉末期的北海太守孔融了,相信很多人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相信遗传对于人们智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生存下来绝对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他的后代绝对有出名的。
孔子后人中有名的后人包括:
- 第10代西汉孔藂(?-前171),早年追随汉高祖砀山起义,屡立战功,曾官左司马、将军、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领军军夹击项羽楚兵,大胜。次年六月被封为蓼侯。卒谥“夷”。
- 第11代西汉孔臧,孔藂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 第11代西汉孔安国
- 第14代西汉孔光(前64-5),字子夏,自幼随父孔霸徙居长安,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举方正,入朝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士,迁大将军,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汉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师,称病辞职。卒谥简烈侯。
- 第19代东汉孔宙(103- 163),字季将。少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是时,泰山附近动乱,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后,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
- 第20代东汉末年的孔融
- 第26代晋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後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後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有集传世。
- 第32代南朝孔奂(514-583),字休文,居会稽。好学善属文,通经史百家。侯景之乱,孔奂独傲然自若,自谓不以取媚凶丑以求全。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晋陵太守,后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有集传世。
- 第32代唐孔颖达,经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为《五经正义》,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 第37代唐孔巢父(?-784),字弱翁,冀州人。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河、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成功劝说藩镇田悦归顺。后为藩镇李怀光部众所杀。
- 第38代唐孔述睿(730-80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宗召为大常寺协律郎,转国子博士,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後升为谏议大夫兼皇太子侍读,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史馆修撰。“述睿每迁,即至朝谢,俄而辞疾归。”述睿精研地理,重修《地理志》。卒赠工部尚书。
- 第45代北宋孔道辅(985-1039),字原鲁。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举进士第,授宁州军事推官。九年(I016年)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今曲阜县),主孔子祀事。曾受命出使契丹,契丹宴使者,优人以孔子为戏,道辅怒退,契丹陪罪,后不敢侮慢宋使。后知兖州,曾访得孟子墓,建庙于墓之西南。卒后,受祀于邹县孟庙,称先儒孔氏。
- 第46代北宋孔宗翰,字周翰,孔道辅次子。登进士第,知仙源县(今曲阜县)。司马光上章推荐,迁为太常博士,后为司农少卿,后迁鸿胪。编有《孔氏宗谱》、《阙里世系》等。
- 第47代北宋孔平仲,字义甫。姓刚直,而仕途坎坷,一生多次贬官。长于史学,工文词,著有《续世说》等书。与兄文仲、武仲俱有文名,黄庭坚论元佑人才,誉称「二苏(苏轼、苏辙)联璧,三孔分鼎」。
- 第54代元孔思迪,字凝道。以国子生授胶西主簿、安庆录事,转光山尹,迁陕西行台御史、湖广都事、太常礼仪院判、太常礼仪使。元文宗时,楚中因灾动乱。迁思迪为湖广都事,以宣抚安定为主策,动乱遂告平息。
- 第60代明孔承倜,字永冠。博学工诗,尤精颜真卿书法,明代孔庙石碑多出其手。一生为官清正,笃信阳明之学,足迹所至,均开馆会生徒。著有《易经代言》、《诗经代言》、《书经代言》、《四书代言》等。
- 第62代明孔闻诗(?-1643),字四可。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1628年),向明思宗条上八事,以革新政治。时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县,闻诗应援守御,战绩卓著。编有《奏议》数卷。
- 第63代明孔贞运(1574-1644年),字开仲。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试第二名赐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东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
- 第63代清孔贞瑄,字壁六,清顺治庚午举人,博学多才,潜心研究经史,尤精算学、韵学。由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因争公道不得而辞官。 晚年专事著述,著有《聊园文集》等。
- 第64代清戏剧桃花扇作者孔尚任 。
- 第69代清孔继汾(1725~1786),经学家。有《阙裏文献考》100卷,《孔氏家仪》14卷,《乐舞全谱》2卷,《匡仪纠谬集》3卷,《行馀诗草》2卷,并校刻《文献通考序》1卷。
- 第69代清孔继涵(1739~1783),校勘学家。有《微波榭丛书》。
- 第70代清孔广森(1752-1786),经学家、音韵学家。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大戴礼记注》、《经学卮言》、《诗声类》等。

孔子的现代传人是谁

孔子现代传人为孔佑仁。

孔佑仁,男,汉族,是孔子第80代嫡长孙,2006年元旦在台湾出生。前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前台当局考试院院长孔德成经一个半月的推敲,为曾孙命名为孔佑仁。现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之子。

扩展资料:

孔子家族是指孔子的所有后裔总称,孔子后裔有曲阜孔氏,阙里孔氏,真孔,内孔,内院孔等。现存在的后裔是第80代孙,孔佑仁,孔垂长。

孔子已有83代,每一代孙都记录的清清楚楚。但只有男,没有女。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有2500多年历史。
曲阜孔氏家族,一般被分为内孔和外孔。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孔子家族

  两千余年历史中,只有三位孔子嫡传离开过曲阜孔府,最近的这位,是孔德成;据说,蒋介石离开大陆后,特意带走了三个人,中间就有孔德成。
  1948-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后,他运走了一大批黄金及文物古董,据说还特意运走了三个人。

  如今,文物和古董都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供人参观,而那像“传国玉玺”一样重要的人中,有个叫孔德成的,当时他还是一个28岁出头的年轻人。

  就是这位尚未而立的青年,因其是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嫡孙,承袭着两千余年孔子的神圣血脉,而被视为“国之重宝”。

  在孔德成刚满百日后,即被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衍圣”之意,既是衍续孔圣人的高贵血统,也是衍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

  然而,身处乱世的孔德成,已经是最后一代衍圣公。加之西学东渐、“孔家店”被大呼打倒,这位时代变局中成长于曲阜一隅的年轻人,也只能跟着他先祖的命运沉浮而沉浮。

  不过,在历史上,他所属的家族,已经享受了足够多的荣光。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地位日益尊崇,孔子学术被奉为万世不易的经典和历朝历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孔子从一个没落贵族的子弟,到被称为“素王”—无冕之王。孔子个人也被一再追封加谥,由“褒成宣尼公”到“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一直到“大成至圣先师”。与先祖地位共同进阶的,是嫡传子孙的位阶。
  刘邦一统中原后,于公元前195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令其主持孔子祀事。后来汉元帝诏以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以所食邑祀孔子,这是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的开始。

  数十代间,孔子嫡传由“君”而“侯”,至唐玄宗年间,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代孙孔之为文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当时仁宗赵祯认为:“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孔氏子孙去国号而袭谥号,礼之失也。”因而,改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来一度又改称“奉圣公”,但旋即于崇宁三年(1104年)又改为衍圣公。

  从此,衍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了长达八百余年。
  这个古老的家族,就这样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周期性震荡中,保持着自己近乎万世一系的尊荣,直到中国走向共和的风暴来临。

  1920年,孔德成出生于他们的世居府邸—孔府。出生时,父亲孔令贻已于数月前去世。孔令贻之妾王氏临产时,为了防止有人偷换婴儿或者出现意外,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军队包围了产房,到处设岗,并且由一位将军坐镇孔府,省里也派来官员,孔府内则集中了很多孔族老太太监产。

  孔德成出生后,孔氏族长立即函电北洋政府大总统、总理、内务总长及山东省长,百日后承袭爵位,自此孔氏族人,勿论长幼辈分,得以“公爷”称之,并得大礼参拜。
  其时,虽然已经是民国世界,但是宣统皇帝还住在紫禁城里。1924年,冯玉祥把废帝宣统赶出了皇宫,皇帝的这张皮不在了,“衍圣公”的“公”这根毛又焉能安附?这样,在1928年的8月,孔德成呈请中央政府,取消“衍圣公”的封爵。不过那时他还是一个稚童,这当然是别人代为做主的。

  一生以三民主义信徒自居的蒋介石,也是一个孔教的维护者。不过为了不伤“共和国体”,1935年1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做出决议,把“衍圣公”的爵位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头衔,并给予特任官的待遇。7月,在由陈立夫主持、戴季陶监督、蒋介石亲自观礼的高规格仪式中,孔德成“宣誓就职”。

  蒋介石从来没有忘记对孔德成的眷顾。次年12月16日,孔德成与前清状元孙家鼐孙女孙琪芳结婚时,本来他是要亲自出席证婚仪式的,可是突如其来的西安事变,让他身陷囹圄,不得脱身。

  接下来的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年底日军入侵山东鲁南。就在曲阜将要陷入敌手之际,蒋介石命令国民党第二十师师长孙桐萱,率部护送孔德成夫妇离开孔府,前往武汉。在武汉,孔德成发表了抗日宣言。后武汉陷落,又转往重庆,被安排到这个战时“陪都”里。蒋介石特在歌乐山为其修建了奉祀官府,并且让他参加国民党参政会。
  抗战胜利后进行的国共内战,蒋介石也不忘把孔德成带到了太平洋上的那个海岛之上。

  后来,在台的孔德成做了九年的“考试院长”,又担任过“总统府资政”。不过,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台湾大学授课,以学问名世,在2005年,他与大数学家丘成桐两人一起被台湾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如今,孔德成的长孙孔垂长已经是“见习奉祀官”。2006年元旦,孔子第八十代嫡孙孔佑仁诞生,依照历史惯例,孔德成已向台湾“内政部”报备,孔子圣脉依然在延续,然而民进党政府一波接一波的“去中国化”运动,使这一文化家族的命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民进党政府在去孙中山、去蒋介石之后,会不会去孔(嫡),将是观察他们政治动向的一个指标。(
名人,孔庆东啊,呵呵
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孔庆东
很多,在曲阜

孔子的后代真实吗,经过那么多年,不会是捏造的吧

  真实不虚的,孔子家族在西汉就被封侯了,后来历代都有世袭的爵位,到了北宋开始被封为衍圣公,一直到世袭延续清朝灭亡。所以孔子家族的谱系是比较真实可靠的。
都是假的,复旦大学检测曲阜地区查不到孔子裔殷商基因,都是鲜卑或匈奴,印第安基因。
肯定是假的!二千六百年左右的时间才83代,有几分可信度?按生育常识,怎么着都该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代左右了,难不成孔先祖们都不知道到结婚的时候就结婚么?
有家谱在,不过孔家历史上经历过一次变故,现在的嫡系有可能是顶替的,但无法证实了。
孔孟两家因同一儒教的因素保留着较完整的族谱,其谱系较系统清晰。
主要是各朝各代均对其较重视。
但实际上各朝均有附庸孔孟之姓的,但通过谱系核对就能辨别了。
您所说的嫡系是否是目前在孔林的?
因孔姓在历史变革中有过将“衍圣”的爵位出让的现象,出让的对象当然也是孔姓后人!
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在孔林的不是嫡系但绝对是孔子后人!
因孔姓“衍圣”的地位,其字辈都是当时的中央政府给批示的,目前其字辈快使用完毕了,现在中央政府是否还会赐予字辈将拭目以待。

孔子家族谱,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孔子家族谱,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家谱一、孔子家谱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孟、曾、颜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第74代衍圣公孔繁嘉、孔繁豪(南宗)  -第75代衍圣公孔祥壮、孔祥娜(南宗)  -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  -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年—2008年)  -第78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维益  -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  -第80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佑仁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子家谱辈分的排序是什么?高祖 祁父
曾祖 防叔祖父 伯夏父 叔梁纥孔子子孔鲤孙孔伋曾孙孔白玄孙孔求六代孙孔箕七代孙孔穿八代孙孔谦九代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十代孙孔忠十一代孙孔武十二代孙孔延年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十四代孙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十五代孙孔房,褒成侯十六代孙孔均,褒成侯十七代孙孔志,褒成侯十八代孙孔损,褒亭侯十九代孙孔曜,奉圣亭侯二十代孙孔完、孔赞,褒成侯二十一代孙孔羡,宗圣侯二十二代孙孔震,奉圣亭侯二十三代孙孔嶷,奉圣亭侯二十四代孙孔抚,奉圣亭侯二十五代孙孔懿,奉圣亭侯二十六代孙孔鲜,奉圣亭侯二十七代孙孔乘,崇圣大夫二十八代孙孔灵珍,崇圣侯二十九代孙孔文泰,崇圣侯三十代孙孔渠,崇圣侯三十一代孙孔长孙,恭圣侯三十二代孙孔嗣悊,绍圣侯三十三代孙孔德伦,褒圣侯三十四代孙孔崇基,褒圣侯三十五代孙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三十六代孙孔萱,文宣公三十七代孙孔齐卿,文宣公三十八代孙孔惟晊,文宣公三十九代孙孔策,文宣公四十代孙孔振,文宣公四十一代孙孔昭俭,文宣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泗水主簿四十三代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四十四代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四十五代孙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历代衍圣公:第46代衍圣公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宋仁宗改称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第47代衍圣公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第48代衍圣公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第49代衍圣公孔琥、孔璠、孔玠(南宗)第50代衍圣公孔拂、孔摠、孔晋、孔拯第51代衍圣公孔元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纮第52代衍圣公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第53代衍圣公孔浣、孔治、孔贞、孔洙(南宗)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第55代衍圣公孔克坚、孔克忠(南宗)第56代衍圣公孔希学、孔希路(南宗)第57代衍圣公孔讷、孔议(南宗)第58代衍圣公孔公鉴、孔公诚(南宗)第59代衍圣公孔彦缙、孔彦绳(南宗)第60代衍圣公孔承庆、孔承美(南宗)第61代衍圣公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第62代衍圣公孔闻韶)、孔闻音(南宗)第63代衍圣公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第64代衍圣公孔尚贤、孔尚干(南宗)第65代衍圣公孔衍植、孔衍桢(南宗)第66代衍圣公孔兴燮、孔兴燫(南宗)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孔毓垣(南宗)第68代衍圣公孔传铎、孔传锦(南宗)第69代衍圣公孔继濩、孔继涛(南宗)第70代衍圣公孔广棨)、孔广杓(南宗)第71代衍圣公孔昭焕)、孔昭烜(南宗)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宪坤(南宗)第73代衍圣公孔庆镕、孔庆仪(南宗)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孔繁豪(南宗)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孔祥楷(南宗)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年生),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明令,承袭衍圣公爵位。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孙女孙琪芳女士。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中华民国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综合研究、金文等课程。长女维鄂,子维益(卒)、维宁,长孙垂长。孔子家族的家谱历史孔孟后人自明朝初起开始使用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字取名,并区分家族内部辈份。
明建文二年,惠帝赐孔氏八字行辈:“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以供取名。由于56代及57代衍圣公孔希学及孔讷先后于明洪武时袭封,所以“希”“言”亦用他行辈,排在“公”前。明崇祯元年,原行辈已经不够用,经65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续十字,取名行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而据《阙里志》载,此十字行辈亦连同十个表字辈:“起钟振体京,显法泽羽瑞”。而“弘”字避清高宗讳改为“宏”;“胤”字避清世宗讳改为“衍”,又有改为“荫”、“允”、“坛”,但较少见。清同治二年,75代衍圣公孔祥珂袭封时因原有行辈经已用尽,故奏准新立行辈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曾拟二十行辈,但未及上呈而逝世。民国九年十月由其遗孀陶夫人召集合族,议定先公所拟二十行辈,咨请北洋政府内政部核准公布。新拟行辈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有文献将“懿”字改成“彝”,“长”字改成“常”,“绪”字改成“续”。另外,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赐孔、孟、颜、曾四裔十字行辈:“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但此不为四裔后代所承认。孔子后裔自56代起至于105代行辈如下:“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自此,用于孔子家族的辈份排定的字数共计50个。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曾对外介绍说,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孔子世家谱》的第五次修订,协会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至今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份孔子后裔的资料,证实孔子后裔繁衍到83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在中国辽宁省。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孟、曾、闵、冉(伯牛)、冉(仲弓)、端木、仲、言、卜、颛孙、有、东野等孔子弟子或其他先贤之后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唯有颜氏,因与孔子有亲缘(孔子母亲颜征在),另用字派。孔子后代家谱怎么排孔子子孔鲤孙孔伋曾孙孔白玄孙孔求六代孙孔箕七代孙孔穿八代孙孔谦九代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十代孙孔忠十一代孙孔武十二代孙孔延年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十四代孙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十五代孙孔房,褒成侯十六代孙孔均,褒成侯十七代孙孔志,褒成侯十八代孙孔损,褒亭侯十九代孙孔曜,奉圣亭侯二十代孙孔完、孔赞,褒成侯二十一代孙孔羡,宗圣侯二十二代孙孔震,奉圣亭侯二十三代孙孔嶷,奉圣亭侯二十四代孙孔抚,奉圣亭侯二十五代孙孔懿,奉圣亭侯二十六代孙孔鲜,奉圣亭侯二十七代孙孔乘,崇圣大夫二十八代孙孔灵珍,崇圣侯二十九代孙孔文泰,崇圣侯三十代孙孔渠,崇圣侯三十一代孙孔长孙,恭圣侯三十二代孙孔嗣悊,绍圣侯三十三代孙孔德伦,褒圣侯三十四代孙孔崇基,褒圣侯三十五代孙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三十六代孙孔萱,文宣公三十七代孙孔齐卿,文宣公三十八代孙孔惟晊,文宣公三十九代孙孔策,文宣公四十代孙孔振,文宣公四十一代孙孔昭俭,文宣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泗水主簿四十三代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四十四代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四十五代孙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历代衍圣公:第46代衍圣公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宋仁宗改称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第47代衍圣公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第48代衍圣公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第49代衍圣公孔琥、孔璠、孔玠(南宗)第50代衍圣公孔拂、孔摠、孔晋、孔拯第51代衍圣公孔元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纮第52代衍圣公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第53代衍圣公孔浣、孔治、孔贞、孔洙(南宗)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第55代衍圣公孔克坚、孔克忠(南宗)第56代衍圣公孔希学、孔希路(南宗)第57代衍圣公孔讷、孔议(南宗)第58代衍圣公孔公鉴、孔公诚(南宗)第59代衍圣公孔彦缙、孔彦绳(南宗)第60代衍圣公孔承庆、孔承美(南宗)第61代衍圣公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第62代衍圣公孔闻韶)、孔闻音(南宗)第63代衍圣公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第64代衍圣公孔尚贤、孔尚干(南宗)第65代衍圣公孔衍植、孔衍桢(南宗)第66代衍圣公孔兴燮、孔兴燫(南宗)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孔毓垣(南宗)第68代衍圣公孔传铎、孔传锦(南宗)第69代衍圣公孔继濩、孔继涛(南宗)第70代衍圣公孔广棨)、孔广杓(南宗)第71代衍圣公孔昭焕)、孔昭烜(南宗)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宪坤(南宗)第73代衍圣公孔庆镕、孔庆仪(南宗)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孔繁豪(南宗)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孔祥楷(南宗)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年生),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明令,承袭衍圣公爵位。
孔子的家谱  孔子家谱
  -卌七世祖黄帝轩辕氏  -卌六世祖少昊金天氏(玄嚣)  -卌五世祖蟜极  -卌四世祖帝喾高辛氏  -卌三世祖契  -卌二世祖昭明  -卌一世祖相土  -四十世祖昌若  -卅九世祖曹圉  -卅八世祖冥  -卅七世祖振(王亥)王恒  -卅六世祖上甲微  -卅五世祖报乙  -卅四世祖报丙  -卅三世祖报丁  -卅二世祖主壬  -卅一世祖主癸  -三十世祖商王成汤(太乙)  -廿九世祖太丁商王外丙商王仲壬  -廿八世祖商王太甲(太宗)  -廿七世祖商王沃丁商王太庚  -廿六世祖商王小甲商王雍己商王太戊(中宗)  -廿五世祖商王仲丁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廿四世祖商王祖乙  -廿三世祖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廿二世祖商王祖丁商王南庚  -廿一世祖商王阳甲商王盘庚商王小辛商王小乙  -廿一世祖商王武丁(高宗)  -二十世祖商王祖庚商王祖甲  -十九世祖商王廪辛  -十八世祖商王康丁  -十七世祖商王武乙  -十六世祖商王文丁  -十五世祖商王帝乙  -十四世祖商王帝辛(纣)微子微仲衍  -十三世祖宋公稽  -十二世祖宋丁公申  -十一世祖宋闵公共  -十世祖弗父何  -九世祖宋父周  -八世祖世子胜  -七世祖正考父  -六世祖孔父嘉  -五世祖木金父  -高祖祁父  -曾祖防叔  -祖父伯夏  -父叔梁纥  -孔子  -子孔鲤  孔子雕塑  -孙孔伋  -曾孙孔白  -玄孙孔求  -六代孙孔箕  -七代孙孔穿  -八代孙孔谦  -九代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十代孙孔忠  -十一代孙孔武  -十二代孙孔延年  -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十四代孙孔福,被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十五代孙孔房,褒成侯  -十六代孙孔均,褒成侯  -十七代孙孔志,褒成侯  -十八代孙孔损,褒亭侯  -十九代孙孔曜,奉圣亭侯  -二十代孙孔完、孔赞,褒成侯,孔融,北海太守、汉太中大夫  -二十一代孙孔羡,宗圣侯  -二十二代孙孔震,奉圣亭侯  -二十三代孙孔嶷,奉圣亭侯  -二十四代孙孔抚,奉圣亭侯  -二十五代孙孔懿,奉圣亭侯  -二十六代孙孔鲜,奉圣亭侯  -二十七代孙孔乘,崇圣大夫  -二十八代孙孔灵珍,崇圣侯  -二十九代孙孔文泰,崇圣侯  -三十代孙孔渠,崇圣侯  -三十一代孙孔长孙,恭圣侯  -三十二代孙孔嗣悊,绍圣侯  -三十三代孙孔德伦,褒圣侯  -三十四代孙孔崇基,褒圣侯  -三十五代孙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三十六代孙孔萱,文宣公  -三十七代孙孔齐卿,文宣公  -三十八代孙孔惟晊,文宣公  -三十九代孙孔策,文宣公  -四十代孙孔振,文宣公  -四十一代孙孔昭俭,文宣公  -四十二代孙孔光嗣,泗水主簿  -四十三代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四十四代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四十五代孙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历代衍圣公:  -第46代衍圣公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  -第47代衍圣公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  -第48代衍圣公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第49代衍圣公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第50代衍圣公孔拂、孔摠、孔搢、孔拯  -第51代衍圣公孔元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紘  -第52代衍圣公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  -第53代衍圣公孔浣、孔治、孔浈、孔洙(南宗)  -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  -第55代衍圣公孔克坚、孔克忠(南宗)  -第56代衍圣公孔希学、孔希路(南宗)  -第57代衍圣公孔讷、孔议(南宗)  -第58代衍圣公孔公鉴、孔公诚(南宗)  -第59代衍圣公孔彦缙、孔彦绳(南宗)  -第60代衍圣公孔承庆、孔承美(南宗)  -第61代衍圣公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  -第62代衍圣公孔闻韶、孔闻音(南宗)  -第63代衍圣公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  -第64代衍圣公孔尚贤、孔尚任、孔尚乾(南宗)  -第65代衍圣公孔衍植、孔衍桢(南宗)  -第66代衍圣公孔兴燮、孔兴燫(南宗)  -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第68代衍圣公孔传铎、孔传锦(南宗)  -第69代衍圣公孔继濩、孔继涛(南宗)  -第70代衍圣公孔广棨、孔广杓(南宗)  -第71代衍圣公孔昭焕、孔昭烜(南宗)  -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宪坤(南宗)  -第73代衍圣公孔庆鎔、孔庆仪(南宗)  -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孔繁豪(南宗)  -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1919年(民国八年)卒于北京,遗腹子孔德成  -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2008)1949年应国民政府之请,迁往台北  -第78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维益(1939-1989)  -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1975-)  -第80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佑仁2006年元旦出生  -第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孔子家谱,现在已传到多少代?谢谢了,大神帮忙啊孔子新家谱将收录180万人2007-02-0110:15《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目前正在修订的《孔子世家谱》将最终至少收录180万孔氏族人。对于孔子后人修订《孔子世家谱》的行为,一些人表示不理解,认为修谱是封建糟粕,是落后的东西。对此,《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德墉说,续修孔子家谱更多是为保护文化遗存。新谱将在2009年完稿付印从古至今,《孔子世家谱》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最近一次《孔子世家谱》修订数据截止到1937年,收录56万人。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介绍,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第五次修订,目前协会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至今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份孔子后裔的资料,证实孔子后裔繁衍到83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十多岁的小
网上哪里可以查询孔子世家族谱孔子的
家族字辈,一般都是有的具体情况可以去当地的孔氏宗祠去看一下,有详细的族谱一般传到多少都是很详细的辈分(12)孔子(76)
文章标题: 「孔子的第 X 代传人」是真的吗 为什么 2500 多年前的古人家谱能传到现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915.html

[「孔子的第 X 代传人」是真的吗 为什么 2500 多年前的古人家谱能传到现在]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