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韩愈被贬,怀疑刘禹锡、柳宗元泄密,究竟是误解还是确有此事 有人研究过吗

时间: 2022-10-23 12:02: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韩愈被贬,怀疑刘禹锡、柳宗元泄密,究竟是误解还是确有此事 有人研究过吗

刘禹锡被认为有政治才能,但为什么却因为桃花诗两次被贬?

刘禹锡被认为有政治才能,但因为桃花诗两次被贬是因为刘禹锡放荡不羁,说话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得罪了权贵。刘禹锡为人奔放豪爽,豁达开朗,有才华,写诗作赋样样精通,但是人无完人,再完美的人也有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刘禹锡就是说话放肆,任意妄为,才因为自己的的诗被贬,因为他得罪了权贵,让他被贬的不是桃花,真正的原因是他得罪人了。

一、朝局动荡

刘禹锡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就是因为他的诗词让人读了最后有一种豁达开朗的气势,也能看出他为人的性格。在我们压力重重的社会竞争下,拥有这种豁达大度的性格是最合适的了,让我们想一想刘禹锡在那时肯定也面对着重重压力,他因为自己的才华跟柳宗元成为了好朋友,同榜成为及弟,后面又做了官。本来还是很快乐的日子,但是因为君主换了人之后,局势就有一点不一样了。在那时刘禹锡跟柳宗元两个人抱团,一起提出对国家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但是改革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呢?在重重的权势下不知道触犯了多少人的利益,被触犯利益的人自然而然的就聚集在一起,想办法把他们弄走,所以刘禹锡柳宗元等一系列人都被贬了。

二、豁达爽朗的性格

前面被贬是因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被陷害了,这一次被贬是因为刘禹锡做的诗得罪了人。在当时的社会是有阶级的,封建的。刘禹锡只是一个小小的官职,却写了一首让执政无法忍受的诗,那么罪名也就大难临头了。这就是因为他豁达爽朗的性格原因,因为他不在乎不看重人情世故,他豁达太任意妄为了,才害了自己两次被贬。

正是因为刘禹锡这种性格,让他多次被贬,但是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处境,他才能创出绝佳的诗句!

张中丞轶事 韩愈

张中丞轶事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这年韩愈正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于博士。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多年了,唐朝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想。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开始制裁藩镇。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韩愈重新阐扬张、许功绩,无疑是有意义的。

中丞:即张巡(709—757),南阳(今河南邓县)人,开元时进士及第,天宝中任清河(今河北巨鹿)县令、真源(在今河南鹿邑东)县令,安禄山叛乱,他率兵进入雍丘(今河南杞县)、抗拒叛将令狐潮的围攻,后因上级虢王抑兵,他退出雍丘,正好雎阳(治所宋城在今河南商丘南边)太守许远告急,张巡带了三千人,马进少、睢阳郡城和许远协同防御,多次打退敌将尹子奇的进攻,最后因粮尽援绝,在至德二载(757)十月城陷牺牲。在这以前玄宗嘉奖他英勇抗敌,曾授他为从五品上阶的礼部主客郎中兼正五品上阶的御史中丞,因此可尊称之为张中丞。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二年,即公元807年。“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市。“张籍”,原籍吴郡,字文昌,唐宪宗元和时著名诗人,韩愈之友。“得李翰所为《张巡传》”,“李翰”,字子羽,张巡友人,曾亲见睢阳战事。“翰以文章自名”,“自名”,自负、自许。“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许远”,杭州盐官(今海宁)人,安碌山反叛时,任睢阳太守,与张巡固守不降,“城陷被执,后遇害。”“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雷万春”,为张巡部将,后与张巡同时遇害,有人认为这里的雷万春就是南霁云。这几句意为,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里,我和吴郡张籍一起翻阅家中旧书,找到李翰所作的《张巡传》。李翰因为文章好而自负,写这篇传记详细周密,但我看后还感到有遗憾之处,没有为许远立传,又不记载雷万春的事迹始末。

以上为文章的第一部分,因《张巡传》尚有遗憾之处,“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以此笼罩全文,提起以下诸段。

第二部分(2、3、4自然段)照应“不为许远立传”,三个自然段,各驳一种谬论。

第2段,“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若”,似乎、好像。“纳”,接纳。“授”,授予、给予“柄”,权柄,权力。这里指抗敌指挥权。“无所”,没有什么。“竟”,最终、最后。这几句意为,许远才能虽然比不上张巡,但他主动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大权交给张巡,情愿退居下位,没有什么疑虑猜忌,最终与张巡共同坚守睢阳,壮烈殉难,成就了功业和名声。“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肃宗至德二载(757)十月,雎阳城陷,张巡、许远等被虏,尹子奇杀张巡等36人,解送许远去洛阳报功,至偃师,许远不屈被害。巡、远遇难同在一月。是说,城遭攻陷以后被俘获,与张巡相比,只是就义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材智下”,才能智力低下,不明事理。“通知”,通晓。“辞服”,请降。“辞”,这里指口供。安史之乱平定后,张巡儿子去疾曾上书皇帝指责许远不忠于张巡,并怀疑许远曾对叛军屈服,其实是轻信遥传。当时诏尚书省,使张去疾与许远之子许岘及百官议,这两句即此事。这是说,两家儿子才能智慧不高,不能通晓明白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怀疑他是怕死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食其所爱之肉”,雎阳被围,城中粮尽,张巡杀自己的爱妾,许远杀其奴仆,以其肉充军粮。这是说,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为什么艰苦守卫这小块土地,杀死他心爱的人让饿极的部下吃,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当其固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贼语以国亡主灭。”“蚍蜉”蚁之一种,喻微小。“国亡主灭”,当时唐玄宗逃往蜀中,存亡不知,故云。这是说,当他在围城中坚守时,外无援军,所要尽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叛贼告诉他: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外无待”句,从至德二载正月到九月,睢阳被围,朝廷官员未尝一出救援。当时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屯兵临淮(今安徽境内),观望不救。“待”,等待。“犹”,还、仍旧。“且”,将要。“数日”,计算日子。这是说,许远看救援的军队不到而且笨重人却越来越多,一定拿他们的话当真的。外面竟无援兵可等待而还在拼死守城,人吃人将要吃光,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算出自己死亡的日期。“远之不畏死以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这是说,许远不怕死也就十分明显了。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全部牺牲,唯能自己蒙受耻辱求得活命的事呢?即便是世上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像许远这样的贤明的人能干出这种事来吗?

这第二段是驳“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这是关键,为许远能洗清“辞服于贼”的冤枉,其余种种诬蔑就好办了。为此,作者一一摆出紧要关头许远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开门纳巡……授之以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许远的忠直磊落,不言自明。

二、“城陷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说明许远和张巡一样,是为抗敌救国而壮烈牺牲的。

三、“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愚蠢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这怎么能说许远是怕死呢?铁的事实给才智低下的“两家子弟”掌嘴。铁的事实把他们的诬陷打的粉碎!

第3段,“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自远所分始”,当时远、巡在雎阳分城而守,张守东北,许守西南,叛军从许远的守区攻入城,故议者有此说。“诟”,毁谤。这是说,议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守雎阳城的西南和东北,城被攻破,是从许远防守的区域打开的,据此责备许远,这跟儿童的见解没有什么两样。“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引”,拉。“绝”,断。此句意为,把绳拉断,总有断头的地方。“尤”,过失。“尤之”(指受病之脏腑和绳的绝处),为尤,意即归咎于它。这是说,人将要死时,他的内脏必定有先遭到疾病侵害的地方;拉断一条绳子,断开必定有个部位;有人看到情况是这样,从而责备这个部位,这也是不明道理的啊!“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不乐成人之美”,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卓卓”,特异,杰出。这是说,这些小人好议论,不成人之美,他们就是这样做的。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绝不凡,还不能免于遭到非议,其他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第三段所驳不过是貌似事实,实际不过是迷人眼目的“儿童之见”,不值一驳,却又非戮穿不可。作者侧面迂回战斗,举出日常生活中极普通的事例,“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这是一个正常人都能理解的,作者不再多说,读者的头脑中,自然就会完成一个类比推理的过程,认识到:分城而守,城之陷,必有所始。同样,读者的头脑中也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守一城,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而且是“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城陷是必然的结果,许远有什么责任?戳穿了谬论的欺骗性,也就露出了论敌的卑劣丑恶的面目:“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这也是一种事实。指出这样的事实给予论敌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

第4段,“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逆遁”,事先逃走。“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是说,当张、许二人防守雎阳之初,岂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救援,而丢掉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个城池守不住,即使躲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创”,受伤。“残”,废。“羸”,瘦弱。是说,等到他们已经没有救兵陷入绝境时,带领那些伤残病弱的残兵,即使想突围,也必定达不到目的。“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讲之精矣”,考虑得很周密、精当。“守一城,捍天下”,李翰《张巡传》和《通鉴考异》记载,此地虽重要,若不是张巡善用兵,则“贼若欲取江淮,绕出其外,雎阳岂能障之哉!盖巡善用兵,贼畏巡为后患,不灭巡则不敢越过其南耳。”“沮遏”,即阻遏。“沮”,阻。这是说,张、许二人那样贤明,对此一定想得很周到了。守住一座城池,捍卫整个天下,凭借千百名越战越少的士兵,阻击成千上万日渐增多的叛军,掩护着江淮广大地区,阻止敌人的攻势,国家不至于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第四段作者继续摆事实,摆正反两面的事实加以对照,并在事实的基础上做极易为人明白和接受的推论,从而对敌人反戈一击,敌于死命。这里分两层,以上讲的是第一层,是摆正面事实,“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论证许远、张巡的功勋“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一二数”,一个两个地数。是说,到那时,弃城逃走,保全自己性命,不是一两个人;拥有强大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自比”,自附。“淫辞”,指歪曲事实的言辞。是说,今天不追究和评说这些人的责任,却要指责张、许二人不该死守雎阳,看出这些发议论的人是站在叛逆者的行列,编造一套夸大不实的言辞帮助叛逆者攻击张、许二英雄。

这段的后一层是从反面事实加以驳斥。“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正反对比给论敌以致命一击。“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他们简直和叛贼是一丘之貉!《张中丞传后序》正是这样一篇摆事实,讲道理,既“正”且“真”的好文章。让事实说话,是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它会让敌人露出丑恶的嘴脸,不得不俯首就范。

这第二部分议论的中心是驳斥“张巡、许远不应该死守睢阳”的谬论。作者主要采用了论证方法中的驳论,而且是从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来驳斥的。全段分三个层次:

一是论述睢阳只能守不能弃;

二是论述睢阳的意义:“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仁,其谁之功也”;

三是揭露攻击张巡、许远之人是“自比淫乱”,“设淫词而助之攻”的险恶用心。作者写“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的目的是什么?是写那些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正在恶毒攻击张巡和许远,其实质是为自己当年的丑恶行径辩护。

第五、六段各成一个部分。第三部分,第5段照应开头“又不载雷万春(南霁云)事首尾”。“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愈尝”句,贞元十二年(796)、贞元十五年(799)韩愈分别作董晋和张建封的推官,属幕僚。唐时称幕僚为从事。此处“从事”用如动词。“屡道”,几次经过。“双庙”,二人死后,天子(肃宗)赐二人为大都督,皆立庙于睢阳,叫双庙。是说,又没有完整记载雷万春的事迹。我曾先后在汴湖州、徐州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常常往来两湖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两位英雄,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许二公的事情。“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南霁云”,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雎阳城陷,与张巡同时被害。“贺兰”,指当时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他当时驻节临淮,拥兵观望,拒绝救援睢阳之围。是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乞求救兵,贺兰进明妒忌张、许的声望功迹超过自己,不肯派兵救援。“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和乐,延霁云坐。”“延”,请。是说,可他喜欢南霁云的作战勇猛,不听他的话,强要留他,为他准备了酒宴和歌舞,请南霁云入座。“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说,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从睢阳来这里时,那里的百姓一个多月没有粮食吃了。今天就是想一个人吃这宴席,从道义上也不忍心;就是勉强吃,也难以咽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一指,鲜血淋漓,拿来给贺兰进明看。所有目睹者都异常震惊,全都被感动激发而流泪。“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洲,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浮图”,佛塔。“矢著”句,箭射塔上砖有半箭深。“志”,这里同识,标记。“贞元”,唐德宗年号。“泗洲”,故治在今江苏盱眙县。是说,霁云看出贺兰进明还是没有为他出兵的念头,就上马疾驰,离开这里。将要出城时,抽出一箭射那佛寺上的佛塔,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并说:等我去打败叛贼,一定除掉贺兰,这支箭是做标记的。我在贞元年间路过泗洲,船上的人还指佛塔告诉我这件事。“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降”,作动词。“降巡”,即使巡降。下文“降霁云”,同此例。“南八”,南霁云在弟兄中排行第八,犹言老八。“敢不死”,等于说岂敢不死。“不屈”,意思是不屈而死。这是说,睢阳城陷,叛贼用刀逼迫张巡投降,张不屈服,就把他捆上拉走,打算处死。又逼霁云投降,霁云当下没有答话,张巡向他叫道:南八,男子汉一死罢了,不可为不义的事所屈服!霁云笑着说:本想要留下有所作为,张公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一死呢!于是就没向叛贼屈服。

第四部分,第6段,标题和开头一段都点出《张巡传》,第4、5段也已写到张巡,但又非主角,第6段专写张巡遗事,又带及许远,这就使得张巡的事迹,许远的为人以及李翰的文章更加具体而丰富。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洲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起事”,指张巡起兵讨伐和抗击安史叛乱军。“常”,一作“尝”,曾经。“大历”,唐代宗年号。“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以巡”,因为张巡的缘故。指于嵩追随张巡死守睢阳。“临涣”,今安徽宿县西南。这是说,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抗贼,于嵩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洲乌江县见到于嵩,那时于嵩年纪已六十多了。由于曾跟随张巡的关系,开始时任临涣县尉,他爱学习,没有他不读的书。当时张籍的年纪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许抗贼的事迹,没能细问。“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髯”,指两颊上的胡子,这里泛指胡须。“帙”,书套,这里指书套中的书。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如天神。一次看见于嵩读《汉书》,问他:‘为什么老读这本书?’于嵩说:‘尚未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从不超过三遍,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就背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惊奇,认为张巡只是碰巧会读这一卷,就随便抽出其它书卷来考他。张巡没有一处不会背的。于嵩又拿架上各种书籍,试问张巡,张巡随他提问,背诵毫不迟疑。于嵩跟随张巡时间长了,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他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从来没用起草稿。是说,开始守卫睢阳时,士兵近万人,城里百姓也近几万户。张巡只要见过一次的百姓知其姓名,以后就不会忘记。“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起旋”,起身去小便。“阳阳”,若无其事,十分安详的样子。是说,张巡发怒,胡须就会张开。到了城被攻陷时,叛贼捆住张巡等几十个人,坐在地上,将要处死。张巡起身去小便,他的部下看张巡站起,有的站起,有的哭泣,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这是命运决定的啊!大家都哭了,不能抬起头看他。张巡就义时,面不改色神态安祥像平时一样。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同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洲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貌如其心”,指许远的外貌和内心一样的宽厚。“亳”,今安徽亳县。“宋”,即雎阳。“诣”,到。“讼”,诉讼。“理”,法。是说,许远是个待人宽,很忠厚的长者,外表同他内心一样,跟张巡同年出生,月份比张巡晚些,称张巡为兄长,死时年龄为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死于亳州、宋洲之间,有人传说于嵩有田地在这一带,武人抢夺去归为己有,于嵩将要到洲衙去告状,被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说的。韩愈所以用于嵩事迹来写张巡轶事,是因为于嵩是睢阳保卫战的参与者,通过他口述补叙张巡英勇就义的情况和张巡轶事,会更真实,更有说服力。另外于嵩在围城中幸免遇难,最后却死于非命,反映了藩镇割据下,武人专横跋扈的现实和社会不平。
  韩愈生平与创作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碑》)。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强。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诗注以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较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但其“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于官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于他后来的趋向有一定的影响。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祭郑夫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自存”。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这次考试,由陆贽主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除韩愈外,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韩愈此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此后,韩愈便上书宰辅,以求闻达。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于是离开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贞元十九(803)年十月,又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监察御史。

  韩愈以书生而得官,立即上书言事,却不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奏,即得罪“专政者”,贬为连州阳山令。十年谋官,两月即贬。当“永贞革新”的期间,韩愈正在贬所。永贞元年(805)八月,宪宗即位,韩愈遇赦,移官江陵,为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奉诏回长安,充国子博士。因避谤毁,求为分司东都,移官洛阳。又因“日与宦者为敌”,降职河南县令。

  韩愈这几年的贬官生涯,对于思想文章都有裨益。可惜贬官不久,又回长安。元和六年(811),迁为尚书职方员外郎,坐论柳涧,调为国子博士。元和八年,迁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十二年,因附议裴度用兵淮西,被任为行军司马,功成之后,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正当宪宗妄图福田,迎接佛骨之时,他又上书直谏。《论佛骨表》一疏,引起宪宗震怒。一封朝奏,夕贬潮阳。一到贬所,他立即上表请罪,长庆元年(821)又返长安做官。由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京兆尹。

  韩愈二十年间,两次贬官,都由极谏,说明其人确有正直的品质。但贬官不久而又升官,则是他的不幸。如果长期被贬,成就可能更高。晚岁定居长安,没有写出更好的文章。

  韩愈卒于长庆四年(824),终年五十七。韩愈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李翱所撰《行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总结一下,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二、创作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具有多样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说是"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与司马迁"相上下"而"过扬雄远甚";苏洵《上欧阳内翰书》说是"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很能形容出韩文的主要风貌。这样的散文,对六朝以来柔靡的骈俪文风,具有扫荡作用。韩愈又是语言的大师,善于对前人的语言推陈出新,对人们的口语进行提炼。如"蝇营狗苟"(《送穷文》)、"贪多务得"、"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等新颖词语,韩文中为数不少,一直沿用至今,丰富了中国语言的宝库。他主张"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创造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另一方面,他还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来一部分文人也有影响。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西藏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那种雄奇境界,也存在于不少写景诗如《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抒情诗如《孟东野失子》等作品中。但韩愈诗在追求奇谲的同时,往往也有填砌僻语、生字、押险韵等近于文字游戏的缺陷。韩诗艺术特色的另一表现为朴素无华。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政治得失、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长篇如《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继承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的传统;短篇如《汴州乱》,接近白居易、张籍的风格。一些写景咏物诗如《山石》、《南溪始泛》、《杏花》,一些抒情诗如《题驿梁》、《答张十一功曹》,也都具有不尚雕绘、本色天然的好处。
  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为诗"。这是他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主张在诗歌领域的贯彻。主要表现为:①把散文的篇章结构、句式、虚词等运用于诗歌写作,使诗的形式散文化。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清人方东树指出它们使用了"古文手笔"、"古文章法"(《昭昧詹言》)。《泷吏》则用古文《进学解》的结构布局为诗。这种诗体散文化的长处,是比较自由流畅,扩大了诗歌表达的功能。缺点在于有时把散文的虚词过多地引进诗中,如"放纵是谁之过欤"(《寄卢仝》)"知者尽知其妄矣"(《谁氏子》)之类,其实都是文章语句而不是诗句。后代诗人如钱载、翁方纲等,就受了这种影响而变本加厉。②把大量的议论成分引进诗中,以议论为诗,有时甚至通篇是议论。如《君子法天运》一首,通篇用《荀子》的议论和语句为诗,味同嚼蜡。《谁氏子》、《谢自然诗》的后半篇排斥道教,《送灵师》头一段排斥佛教,则是押韵的《原道》、《论佛骨表》。《荐士》上半篇,概论诗歌发展,又是《送孟东野序》一类文论的翻版。这些,都不符合形象思维的写作规律,和《诗》三百篇以及杜甫诗中结合少许议论的作品不同。宋人如欧阳修、王安石的部分作品,尤其是理学家的诗,就受了这种影响。③用辞赋家铺张雕绘的手法为诗。传统的文学作品分类,赋是列在文章体裁之内的。韩愈的以赋为诗,也是以文为诗的一种表现。《南山诗》最有代表性,宋代洪兴祖指出它"似《子虚》、《上林赋》"(《韩集五百家注》引);朱□尊说它是"以赋为诗,铺张宏丽"(《韩昌黎诗集》两色批点本)。这首诗中连用50多个"或"、"或如"、"又如",又连用14个迭字句,吸收《高唐赋》、《神女赋》、《洛神赋》、《七发》、《文赋》以及佛经《佛所行赞》中的句式并加以扩展,排比形容,层出不穷,别开长篇雕绘的途径,在山水诗的发展史上,一变谢灵运以来五言的清丽风格,跟杜甫的五言短篇也不相同。《城南联句》写长安各种事物,用的也是赋体。这类诗,有光怪陆离、雄奇纵恣的艺术特色,但也有累赘堆砌、晦涩呆钝、僻词怪字满纸的缺点。
  韩愈以文为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沈括说:"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吕惠卿却说:"诗正当如是,吾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惠洪《冷斋夜话》)各着眼于一面,得出褒贬不同的结论。
  韩愈以文为诗,因而在各类诗体方面,擅长古体,律诗绝句数量较少。但其律、绝中也有少数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为历来选家、评论家所赞赏。
  韩愈诗文,唐代以来久有定评,古文方面评价尤高。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读韩杜集》)。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潮州韩文公庙碑》)。茅坤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以韩愈冠首。诗歌方面,评论则有分歧。赞扬韩诗的,司空图说它"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题柳集后》),宋代人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张戒《岁寒堂诗话》引),赵秉文以为"昌黎以古文浑灏,溢而为诗,而古今之变尽"(《与李孟英书》),叶燮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原诗》),总之,都承认他是开派的大家。持贬抑论者,除沈括外,陈师道以为"退之于诗,本无解处"(《后山诗话》),王世贞以为"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艺苑卮言》),近代如王□运、章炳麟诸人对韩诗也多贬词。两种评论,各走极端。陈三立说:"不能病其以文为诗,而损偏胜独至之光价。"(《题程学恂〈韩诗臆说〉》)这是对韩诗艺术成就较为公允的论断。
  在文章方面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

  韩愈生平大事年表

  唐贞元二年(786)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一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一方面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外,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贞元十九年(803)写了名作《师说》,这是韩愈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贞元十九年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二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呤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尤其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韩愈改真博士。元和四年,韩愈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二年晋升为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817),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821)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韩愈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纵观韩愈一生,业绩最为巨大是文学,是唐代古文运动开宗立派主帅,唐宋八大家之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评论已为定评,尊仰韩愈为中国文坛之“泰山”“北斗”,“百代文宗”。

  韩愈一生从事时间最长,著作论述最为完备之一是教育;任职有变,奖掖后代,提携青年学子从来间断。盛唐一朝,文人雅士数不胜数,唯独韩愈之学问,得以流传光大,这种“韩学现象”,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化中,一枝独秀,光艳照人的奇特景观。

  韩愈孜孜以求是复兴儒学。面对唐代佛教勃兴,道教日盛,深感儒家道统之重任,著述“五原”,系统阐述道统,改造儒学,为宋明新儒学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这是韩愈在思想史上又一大建树。

  韩愈一生尽管仕途坎坷,但即使任职地方小官,也有大作为;至于入职中央三省六部枢要之职,大施才干,礼、吏、刑、兵四部任职政绩卓著,为唐代中兴,建功立业,载入史册。

  韩愈是唐代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一生政绩卓著。阳山因韩愈任阳山令而为之变,边远小县,为世人所瞩目;韩愈因任阳山令,从阳山开始,走向人生之辉煌。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张清华先生说得好:“韩愈改变了阳山,阳山造就了韩愈。”(《贤令芳踪序》)
韩 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谊有哪些?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与柳宗元同年进士及第,从此相识而成莫逆之交。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已是一个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颓废朝廷,刘禹锡、柳宗元等为了匡扶大唐社稷,救生民于水火,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于永贞元年(805年)实行了变革运动——“永贞革新”。
  当时王叔文、王伾实行改革的时候,因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不但为一批宦官痛恨,还为不少大臣所贬义和反对。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纷纷攻击“二王”。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也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仅仅半年,革新便惨遭失败,宪宗下诏书把八个官员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官名),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二王八司马”。柳宗元和刘禹锡便是“八司马”之一,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被贬的行进途中,又接到朝廷的圣旨,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 司马。随后,还下诏规定:“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从此,“刘柳”跌至政治漩涡的深渊,也让两人年轻时“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理想一步步走上破灭。为此,柳宗元曾在《冉溪》一诗中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赴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两个人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一住就是十年。元和十年,一个好消息终于从天而降,当年的“八司马”除了韦执谊、凌准已死于任上,其余六人都被一纸诏书召回京城,重新委派工作。刘禹锡和柳宗元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一次,刘禹锡应友人之邀,在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赏桃花。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再次回到长安,刘禹锡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于是便写了一首诗《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作很快在长安传唱开来。刘禹锡的文学才华在群星灿烂的李唐皇朝的文坛上,虽不拔尖,但也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升庵诗话》里赞之曰:“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四库全书总目》对他的评价道:“其古文则恣肆博辩,于昌黎、柳州之外自为轨辙。”由此可见,其诗之影响之大。其诗作自然也为朝廷的某些官员所关注,此诗被朝廷某些官员认为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上奏唐宪宗。
  刘禹锡再次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 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看似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不适宜人居住。刘禹锡去也罢了,可他家还有八十老母需要人伺候,若跟刘禹锡一同到播州,如何受得不这苦。
  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有记载:刘禹锡与柳宗元于元和十年同被召回京城,不但未被起用反而再度遭贬,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贬至柳州,而刘梦得远谪播州时,不禁大哭起来:“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于是,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试问有几人的友谊能肝胆相照到如此境界,亲兄弟也未必吧。因此在柳宗元油尽灯灭,客死柳州任上后,刘禹锡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然后又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并收养了柳宗元一个儿子。可以说没有刘禹锡,也就没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经典美文,可能也会如流星一般消逝在远古的天空,不为世人所见,无法被今人所吟咏和传唱。
  从两人相互之间的题赠中,也可以得知柳宗元和刘禹锡友谊的深厚,其中他俩在衡阳分别时的情景,最为凄凉和让世人动容。柳宗元于离别的船上作《重别梦得》,感慨万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临舍翁。”刘禹锡内心亦是同样悲苦,却在酬答对柳宗元只是进行劝解与宽慰:“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后来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的病故,顷刻间便泪如雨下。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以及不求回报的奉献,是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般,至真至挚。
中唐时期的两位大诗人刘禹锡和柳宗元,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们不但才学比肩,盛名相当,而且他们还是同舟共济的挚友,他们的友情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刘禹锡

柳宗元

此二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同年中举,少年得意,名满京城,又一起参与永贞改革,改革失败又一起被贬。

贬谪自然是痛苦的,熬了十年,好不容易赶上皇帝心情不错将他们招回来,刘禹锡却作死地写了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这首诗充满了讽刺意味,把它意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们这帮当权的官员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都是老子走了之后才被提拔的。

这样的诗写出来引发了众怒,不满刘禹锡的大臣纷纷向皇帝说他坏话,说得多了,皇帝自然也对他不满,于是把他和柳宗元贬了出去。

柳宗元被刘禹锡连累,非但没有责怪刘禹锡,在得知自己被贬柳州,刘禹锡被贬播州后,反而含泪为他求情,说:“播州不是人可以居住的荒蛮之地,刘禹锡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他陷入危难之中,愿用自己的柳州与刘禹锡的播州对换,就算罪加一等,也死而无憾。”在他极力争取下,刘禹锡被改到了连州。

在去任职的路上,他们互相唱和,尽显真挚的情谊,如: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重别梦得》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刘禹锡《重答柳柳州》

他们荣辱与共,苦乐相随,并约定晚年一同归隐,再做邻居。然而,此二人有着大相径庭的心态、性格甚至诗风。从下列两首诗便可以看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把秋天写成春天,这是何等的乐观?把春天写成秋天,这又是何等的悲观?正因为这两种极端的心态,导致他们之后有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先看看刘禹锡,纵然身处逆境,却有一种不愿服输的倔强,所以他的诗总是透露出一股傲劲: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这是典型的写诗也写出了鸡汤的味道,即使小人的谗言像波浪一样深不可测,被贬的人像被沙子埋没一样,这个过程虽然是辛苦的,但终有重振旗鼓的一天。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登上高处哈哈大笑,引起无数游人的注意力,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梦得同学,你这是妥妥的中二病,再说说柳宗元,他的诗总是哀伤,凄婉,透露出一种忧郁,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寂寥凄绝之致,子厚啊子厚,你如果稍稍看开点,少了这种凌轹千古的孤独,或许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了吧。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称柳宗元同学为忧郁小王子一点也不过分,在他眼中几乎都是凄凉之景,看树觉得树遮蔽了他的双眼,看水觉得水蜿蜒了他的愁肠,甚至去个小石潭也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现在,他看个山都觉得山像剑一样割他的肠子,向我们忧郁势力低头。

刘禹锡如亭午之日,有普照众生之炎光;柳宗元如中宵之月,有偏洗孤山之清辉。

柳宗元悲观哀郁的性格,让他46岁就与世长辞,这让生性坚毅的刘禹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

鸣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何人不达?使君终否。何人不老?使君夭死。皇天后土,胡宁忍此!知悲无益,奈恨无已。子之不闻,余心不理。含酸执笔,辄复中止。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或许这便是高傲不屈的刘禹锡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了吧。之后刘禹锡整理柳宗元遗稿,让《柳河东集》流传于世。又收养了柳宗元的儿子周六,并栽培他考中了进士。但是,逝去的故人终究是回不来的。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刘禹锡《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当时的江还是那江,山还是那山,只是少了离别时的那个人。明明约定好老了一起做邻居,如今,你带着一头青丝离去,留我一人在世上慢慢老去。怀旧空吟闻笛赋,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心酸……心疼梦得五秒钟……

刘禹锡那积(mei)极(xin)乐(mei)观(fei)的心态让他足够长寿,终于等到又把他召回的一天。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从作死小能手变成了作死老能手,重游玄都观,写下此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

朝廷已经不是旧时模样了,以前的官员大多不在了,甚至将我贬走的皇帝老儿都已死去,而我,又回来了!

韩愈和刘禹锡本来是亲密好友,最后为何会反目成仇?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朝代更迭,每个朝代都给李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也有很多的历史人物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了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而在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之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韩愈、刘禹锡和柳宗元他们就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后来韩愈和柳宗元竟然反目成仇。这是因为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遭到了当时正遭受贬谪的韩愈的怀疑。

一、韩愈被贬职

韩愈参见科举考试,虽然得了进士第,但是总是考不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他考了几年。但是柳宗元和刘禹锡很轻松就通过了。但是韩愈也很有名,他们也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吟诗作赋。后来他们三人也一起在御史台任职。韩愈就长安的旱情如实上报情况,并且希望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就遭到京兆尹的反对,他也借机陷害韩愈,韩愈被贬到了广东。

二、韩愈怀疑刘禹锡

韩愈被贬到广东之后,唐德宗去世了,而这个京兆尹也被贬官了,韩愈没有被召回朝廷。韩愈觉得他应该被召回去,但是迟迟没有,他就怀疑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把他平时的议论说给别人听了。因为此时唐顺宗继位,刘禹锡他们参与了革新派和永贞革新,但是在之前刘禹锡从未向韩愈提及,韩愈也因此而怀疑他们。

虽然韩愈怀疑他们二人,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是在的。韩愈死后,刘禹锡十分伤心,他还写了文章怀念他们三人在一起的场景,有争论,但最后都能和好如初。所以,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很多事情有必要问清楚的时候还是要问,这样或许就可以减少很多误会。

因为利益冲突,所以韩愈和刘禹锡最后反目成仇,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两个人看起来是亲密好友,但是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因为在韩愈被贬职的时候,怀疑的是刘禹锡背叛了他,并且在被贬之后刘禹锡也没有帮助他,至此就导致了两人反目成仇
因为韩愈认为自己遭遇了人生的困境,可能是因为有人将他对朝政的言论泄露出去了,他没有实锤证据,但他却怀疑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所为。虽然韩愈表面上既往不咎,并与柳宗元继续推动了“古文运动”,但是,他却在心里对二人极度冷淡,即便刘禹锡漂泊为官那么多年,却始终没有伸出援手,可见成见非常深。
文章标题: 韩愈被贬,怀疑刘禹锡、柳宗元泄密,究竟是误解还是确有此事 有人研究过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807.html

[韩愈被贬,怀疑刘禹锡、柳宗元泄密,究竟是误解还是确有此事 有人研究过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