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简单及深入理解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时间: 2022-10-23 11:00: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如何简单及深入理解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什么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8

向典藉学语文|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

每天10分钟,轻松学语文!

导读:《尚书》 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一分钟了解典籍纲要

,三分钟积累历史素材,五分钟记住精华词汇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先贤的言行。

相传 孔子晚年白头整理 《尚书》,让 上古美德 得以 流传后世 (孔子删述六经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六经为《诗》、《书》、《礼》、《易》、《乐》、《春秋》)。他从3000多篇各种上古重要文献资料中,选出精髓100篇,为百篇《尚书》。

孔子为何选书?何为精髓呢?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老师作了精辟的总结:让后世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选择尚书作为第一本推荐的典籍,与《尚书》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有关。

首先,其作为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流传了两千年,记载着华夏文明的源头。被称为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其次,尚书构建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尧舜禹的 上古德政,鼎定九州 ,还是夏商周的 民望兴替,礼德治邦 ,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着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

另外,尚书中有很多文化的第一,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提及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第一次制定历法等等,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 原点 。

                                                                      民 | 本 | 思 | 想 | 的 | 起 | 源

民本思想最早来源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原文是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曰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到后来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都是讲的民本思想。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 具有理性的内核 :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最 | 早 | 出 | 现 | “中 | 国”

                                                                                禹划九州

《尚书》的“梓材”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译:天神已经把中国的人民和他们的土地托付给周朝的先王),为最早出现“中国”的文献。

《尚书》之开篇《尧典》中记载,尧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代先贤的典范和标准。

《禹贡》中记载了大禹治水,定九州的功绩: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译:禹划分土地的疆界,顺着山势行走时,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这就是 “禹划九州”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伏 | 生 | 以 | 命 | 护 | 书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 《尚书》历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之后兵荒马乱的日子,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有一个人非常重要,那就是秦朝博士伏生。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达焚书令后,伏生为了将珍贵的典籍《尚书》保存下来,冒着被杀的危险,在自己家中的墙壁中,偷偷开凿了一个夹层,私自藏了这本书。直到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刘盈下令,废除从秦朝继承下来的《挟书律》。伏生才赶回老家,取出《尚书》,但大部分已经损毁,只余下29篇保存完好。

汉文帝刘恒听闻伏生的事迹后,惊喜万分,很迫切地想要见到《尚书》,于是,派了太常掌故晁错前往章丘,将《尚书》破译之后再回来。经过这样一番波折,孤本《尚书》才算是真正地保存下来。

后人评价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并将他和发扬光大了儒家的董仲舒并列,史称“董伏”。

中华传统文化在如伏生一般的众多先贤保护和传承下, 不绝如缕,薪火相传 。

经 | 典 | 名 | 句

《尚书》中有很多经典名句,把它们运用到作文中,是不是很有高级感?

0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尚书·虞书·尧典》

【译】能够彰显(自己本来)崇高的品德,使同族人都能亲和团结。

【适用范围】保持崇高品德;发挥领导力,带好团队;以德服人等

0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虞书·大禹谟》

【译】人心危险,道心衰微。只有用精纯和专一,才能真切地在内心里守住道心,区分开人心。

【适用范围】工匠精神;励精图治;保持初心;追求真理;心无旁骛等

03(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虞书·皋陶谟》

【译】(九德就是)态度豁达,毫不拘束,又能恭敬谨慎;性情温和,又有主见;行为谦逊而又严肃认真;虽有才干,但办事不马虎疏忽;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又不为纷杂的意见所迷惑,而能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态度温和;做事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入手;刚正而不鲁莽;勇敢而又善良。

【适用范围】皋陶认为君子要具有九种品德,即豁达而又谨慎,温和而有主见,谦逊而又严肃,才华横溢而认真,从善如流而又不迷惑,正直而温文,办事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入手,刚正不鲁莽,勇敢且善良。

0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适用范围】民本思想,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家国关系等等

0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尚书·商书·盘庚上》

【译】纲:网上的大结。譬如把网结在纲上,有条理而不至于紊乱。

【适用范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和重点,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只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次要方面和事物的表象。只有“提纲挈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主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0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尚书·周书·泰誓下》

【译】培植美好的德行,务求滋长;铲除邪恶,务求除根。

【适用范围】个人品德修养、个人成长、三省吾身、务以恶小而为之、不姑息养奸等等

07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尚书·周书·洪范》

【译】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合乎道理,观察要清楚明白,听取意见要聪敏,思考问题要通达。

【适用范围】“敬用五事”,即容貌、言语、观察、倾听、思考。

08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尚书·周书·康诰》

【译】民怨的可怕不在大,也不在小。(如果认真对待,民怨虽大也不可怕;如果不认真对待,民怨虽小也是可怕的。)

【适用范围】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制定的政策能很好地反映百姓的想法。政策失当,出现百姓的抱怨时,能认真对待,仔细调查,适时做出调整,积极化解民众的怨声。

专家海外淘到一件青铜,解开了大禹存不存在的真相?

2002年,在香港文物市场上,北京一个博物馆专家意外发现了一件青铜器,表面锈蚀严重,器内被锈土包裹,只露出几个生涩难懂的文字,可以说非常不起眼。然而,这位专家却觉得若隐若现的篆刻字迹不同寻常,于是就买下了。

然而经过研究之后,专家们震惊了,因为这一件青铜器是上的98个文字令人动容,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情况,而且是中国最早关于大禹的文献记录。因此,不少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以及夏朝果然存在。

从史料上看,最早记载大禹的是《尚书》(意为上古之书,记载上古包括尧舜禹等之事的书籍)、《山海经》之类,时间年代不早于公元前5世纪。

《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山海经》: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由于《尚书》一直被质疑是“伪书”,所以大约于公元前5世纪成书的《尚书》中的大禹记载,自然就不能成为信史。《山海经》更是一部真假难辨的神书,成书于战国年代,上面关于大禹的记载,也很难让人100%的相信。

总而言之,从目前文献资料来看,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书籍,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这一年代距离大禹(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约有1600余年的差距,相隔实在过于久远。由于又没有大禹的确切考古物证,所以不少学者质疑大禹和夏朝的存在。

然而,专家淘到的这一件青铜器(见上图),却是西周早期的文物,距今已有2900多年,比文献上关于大禹的记载,要早了600多年。在青铜器的底部,铭刻着98个字: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 )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 (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铭文非常明确的记载了大禹和大禹治水。当然,这一段记载,重点在于大禹德治,并非谈大禹治水,说的是大禹如何有功于民众,教诲民众以德行事,所以成为民众之王。由于文章最后提到“遂公”,所以这一青铜器被命名为“遂公盨(xǔ,盛食物的铜器)”。另外,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

显然,从这一件遂公盨上可以看到,大禹和夏朝的确存在,并不是西方学者口中一个虚构的人物和王朝。

有朋友会产生这样疑问:这一件青铜器与大禹年代,依然相差1000多年,又如何证明大禹的存在呢?其实很简单,西周早期的文字载体非常少,而且将大禹治水铭刻在重要的青铜器上,当作传家之宝,说明这件事极为重要,从逻辑上说,伪造大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而且,遂公盨上的记载,与各种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完全一样,显然不是偶然的巧合。比如,与《尚书·尧典》、《尚书·禹贡》等上古之事的记载,就惊人的高度一致。(《尚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实际材料可能是从夏商周慢慢流传下来,是了解上古之事的重要典籍)

需要说明的是,《尚书》被质疑是伪书,但不代表全部是伪书,而是认为部分是被后人伪造,只是不知道哪些是伪书,所以需要人们仔细分辨、考古印证。

另外,从地质学上看,如今科学研究已经确认:在4000年前后,山西、河南、安徽等地区,的确有一场大范围的洪水泛滥,现在留下了一些遗迹证实了此事。而大禹治水的传说时间,与这一场大洪水高度吻合,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大禹是否存在极为关键。因为有了大禹,才有大禹治水,然后才有夏启建立夏朝,由此方有华夏之说。因此,这一遂公盨的出现,有力的证明了大禹和夏朝的存在,说明了夏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如果大禹和夏朝不存在,周朝为何流行这么一个与其毫无关系的事迹呢?

当然,即便这一遂公盨的出现,西方学者还是不认可大禹和夏朝的存在,一定要在夏朝遗迹或商朝遗址中发现“夏”、“大禹”等字样才罢休。只是,西方的亚历山大、亚里士多德等有当时的考古遗存吗?

鲧殛于“羽山”初考

  根据现存先秦文献,姑蔑是东方的一个古老国族,至春秋时期仍然有其族群活动的记载和遗迹可考。《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杜预注:“邾,今鲁国邹县也。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城。”《春秋左传正义》卷二《校勘记》引“惠栋《春秋左传补注》云,‘蔑,本姑蔑,定十二年《传》费人北,败诸姑蔑是也。隐公名息姑,而当时史官为之讳’。”该书并对杜注“卞县南有姑城”之文校云:“释文卞或作弁,按卞俗弁字。杜氏《释例》土地名姑下有蔑字,《史记。孔子世家。正义》引杜注亦作姑蔑城。”是其认为《春秋》经文省姑称蔑乃为鲁隐公讳,而杜注姑城一名则脱蔑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同年此条下也注云:“蔑,鲁地,即定公十二年之姑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十五里之地。”杨先生赞成惠栋蔑为姑蔑避讳省称之说,并指出:“《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竹书纪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主作姑蔑。《竹书纪年》乃魏国史书,不必为鲁讳,因不省‘姑’字亦证成惠说。”其说可从。

  值得注意的是,今本《春秋》三《传》中,对于隐公元年鲁邹盟于蔑之经文,《左传》的记载与之完全一致,而《公羊传》和《谷梁传》文的“蔑”字俱作“昧”,则史籍中姑蔑又作姑昧。《释文》云:“昧,亡结反”。“昧,音蔑。”杨伯峻先生认为“盖同意假借,犹战国时楚之唐蔑,亦作唐昧。”[1]所言甚是,可知蔑音昧。二字的同音假借,为我们探讨姑蔑的族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昧作为族称又或为韦,韦属古微部字,昧乃古祭部字,微祭合韵相通,故其人又可称为蔑、昧、妹、沫、靺、韦、秽、灭。循此线索,结合文献记载,我们不仅可以大致追索姑蔑族的源流,而且可以进而考察上古族群互动以至重组的史实。

  清代学者王子襄《泗志钩沉》根据以上史实记载:“颛顼封其庶子穷蝉于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而以故地益姑幕。今治东南五十里有姑幕山……下有姑幕城。”……姑蔑是夏朝的祖先国。

  直到春秋时期仍然有姑蔑的记载和遗迹可考。《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杜预注:“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同年此条下也注云:“蔑,鲁地,即定公十二年之姑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十五里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泗张镇天齐庙村北。

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后来王献唐先生在《春秋邾分三国考》中划定的邾国疆域内。泗张镇与邹城市城前镇相邻。

  大禹,“众所周知”,这位家喻户晓之伟大人物的最大功绩,莫过于“治水”。治水有治水的难处,治水还有治水的困惑:他治的水是在平原治水,还是在山川治水?

  《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0期第158页,有一篇《古海岸线的秘密 “过去水世界”》(撰文

陈超群)就提出了“大禹治水的河海之争”。以下内容来自该文,为了阅读方便,排版略有变化。

  《诗经》写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则说:“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按儒家经典中通行的说法,属于中原的大禹曾与黄河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化身巨熊开山拱石,在漫长的岁月中驯服了这条狂躁的大河。《汉书》载:“河乃大禹所导也。”这里的“河”即黄河。

  那么,“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一句,就是说,大禹治水的地方是在有山有川的地方。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方法是“堵”,我们知道,如果在平原,治水如何可以堵得住!只有在山川才有可能对水患有“堵”的办法。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帝尧的时候,发生了自然灾害,洪水滔天。尧自己不会治水,他寻找能够治水的人,四岳推荐了鲧(音gǔn)。鲧居住黄河下游,有治水经验,但是他负责治水九年,一事无成。帝舜上台后,鉴于鲧治水无功,“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后来,任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并获成功,这就是大禹治水。

  “殛死”到底是怎么个死法。《史记集解》的作者马融认为“殛,诛也。羽山,东裔也。”孔安国认为“殛、窜、放、流,皆诛也。”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写“诛鲧”呢?中国古代关于杀人的词汇不少,大辟、枭首、腰斩、车裂,还有更加变态一点的,凿眼、辉耳、抽舌、溃腹,但是这些都不是“殛死”,中国历史上除了鲧以外似乎也没有谁是被“殛死”的,也就是说“殛死”是大禹他爹鲧的专利。

  鲧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的军事民主制时期,私有财产已经产生,氏族贵族千方百计把公有财产据为己有,别人不服,就开始对外征战,如果胜利就能够掠夺财富,如果失败也能够制造紧张气氛,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力。这个时期,整个社会风气就是极度迷恋财富,认为财富万能,人人都想侵吞公共财产,没有人愿意为整体利益着想。在这个人们私欲盛行的时候,鲧却承担来一件利国利民的公事──治水,不管鲧有多少治水经验,也不管鲧多么想建功立业,我们可想而知鲧会遇到多大的困难,人人不合作,处处受制约。看来,鲧需要的是生杀予夺的权力,就象战场上的将军一样。

  其次,治水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帝尧,但是帝尧这个人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对人民疾苦一点感觉都没有,他最担心的就是鲧在治水过程中掌握了太大的权力,从而威胁了他的地位,所以从四岳推荐鲧的时候开始,他就对鲧挑三拣四,一方面他不得不任用鲧治水,一方面他又想不给鲧治水的权力,这恐怕是鲧治水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远远超过了洪水的威力。九年下来,鲧被折磨的精疲力竭,心力交瘁,早知如此,还不如多抢点公共财产呢?干什么事业?更不用提为民造福了。

  再次,鲧好不容易熬到了帝舜上台。但是帝舜这个人的见识远在鲧之上,他深知帝尧尽管一无是处,但是他的无所作为恰恰使贵族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占有公共财产,所以他非常好地完成了社会财富公转私的历史使命,尽管帝尧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不能否定。既然尧是不能否定的,那么就只能让鲧来承担治水无功的责任了。鲧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帝舜上台,结果万万想不到,帝舜让他来承担责任,由他对天下人作出交代。帝舜此举确实也是出于无奈。

  从禹的情况分析他们家族的性格,鲧应该是一个技术型人员,他认死理,不圆滑,做事实事求是,不贪污不腐败,也不会揣摩别人心理,可能还有点恃才傲物,甚至有点刚愎自用,但是他对治水没有疑议,他怀着很大的希望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治水工作中,先是到处碰壁,接着尧从背后拆台,最后舜又让他承担责任,他眼看不干事的人发财的发财、致富的致富,他这个充满理想要为天下造福的人反而流放羽山。他知道他这个罪名就是再过百年千年也不可澄清了,他简直比窦娥还冤,他郁闷,他不平,他义愤填膺。

  究其原因,鲧空有一身才干,但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势,最终失败。禹吸取了鲧的教训,一手抓治水,一手抓权力,治水成功之日,也就是他面南背北之时,结果获得成功。

  《神异经》中说:“东方有人焉,人形而身多毛,自解水土,知通塞,为人自用,欲为欲息,皆云是鲧也。”《史记正义》中说:“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看来,鲧最终是在老家的一个地方被囚居,被““殛、窜、放、流,皆诛也。”

  (周)庚桑楚《洞灵眞经》(四部丛刊三编景宋刻本)新雕洞灵眞经卷第一:在徐州舜典云殛鲧于羽山盖在东裔後属鲁国颜山之南面也。

  根据以上记载,羽山应该是在现在的颜母山南面。

  而颜母山南面的名山就只有现在被称为“凤凰山”的“雨山”山脉了。

  (南北朝)范晔《後汉书》(百衲本景宋绍熙刻本)卷一百十一郡国志第二十一 :此南至湖陆祝其有羽山,殛鮌之山杜预曰在县西南。

  四库全书中记载:《元仓子注》对羽山地点的注解有以下文字:

  “羽山尚书禹贡在徐州舜典云殛鲧于羽山盖在东裔后属鲁国颜山之南面也庄子引此章云北居?垒之山即此山是也”。《舜典》云:殛鲧于羽山。盖在东裔,后属鲁。

  这也就是说,“殛鲧于羽山盖在东裔后属鲁”,羽山就是在当时记载此事的时代之“鲁国”的地域,而不可能是其他地方。

  究其当时“鲁国”及邹鲁地区的地方,我们发现,只有如今的城前镇雨山一带才是当年“殛鲧于羽山”的地貌特征,及夏代的传承特性。

  《书经·禹贡》中说:“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而《书经·禹贡》其实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地理志,峄阳孤桐,泗滨浮磬,在地域中相近,“羽畎夏翟”的地方距“峄阳孤桐,泗滨浮磬”就不该很远。根究以上考据,今天的雨山,就是“舜典云殛鲧于羽山”的羽山。夏禹父鲧,因封于崇

,故称。《竹书纪年》卷上:“(帝尧)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国语·周语下》:“其在 有虞 ,有崇伯鲧 。” 韦昭注:“ 崇

,鲧国。伯,爵也。”《汉书·楚元王传》“昔者鲧 、共工、驩兜 与舜禹杂处尧朝” 。唐颜师古注:“

(该图可以证明,羽山的位置不可能是现在的东海边。)
文章标题: 如何简单及深入理解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800.html

[如何简单及深入理解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