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二者「建都」都有哪些优劣

时间: 2022-10-19 10:02: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二者「建都」都有哪些优劣

西周都城是洛阳还是西安?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

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全市下辖11个区、2个县,建成区面积700.69平方千米。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西安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气候: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西周的都城是什么

西周的都城是丰京和镐京(今陕西西安),合称丰镐。

周文王灭崇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称丰镐。

丰镐是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西周的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位于西安西南沣河的两岸,丰京在西,镐京在东。

扩展资料:

尽管经过考古发掘,尚未发现丰镐的城墙,但丰京和镐京的具体范围已经确定,证明丰、镐二京相距甚近,实际上一桥相通,是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同功能的分区,完全可以以丰镐相称。

关于丰镐的平面布局,虽然考古上尚未证实,但文献《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却十分具体,是对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一直指导着中国都城的平面布局,被视作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镐遗址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的先人为了向东开拓,其政治中心从关中西部不断向东迁移,到周文王终于定于丰,在今西安以西丰水西岸。这时的周还只是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随后的武王将政治中心迁到与丰隔水相望的镐。不久,武王伐纣,周取代商朝,统治了中原地区。

当周武王君临天下的时候,镐京作为首都就显得过于偏西,洛阳一带处于中原地区之中心位置,有建都的优越地理条件。武王就有在洛阳建都的想法。

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

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

扩展资料

镐京始终不迁的原因有三,上面已经提到:一是关中自然条件好,粮食供应充足;二是离前敌较近,在国家强盛时有利于抵御,而且关中是四塞之地,有险可守;三是与周人之发源地相近,有政治上的后盾。

但是,也有一个重要缺点,即在地理上不是全国中心,于行政治理不便,所以,到了东周王权衰落,抵御外敌力量削弱,就不得不将都城东迁王城,远离犬戎等西北民族的侵扰。

洛阳处天下之中,不但于对全国行政管理十分有利,而且各地贡赋的调集,商贸上的往来也处于道里均衡的有利地位。但缺点是防守困难,中州平原是四战之地,伊洛小平原更无险可守。

所谓东据成皋,西阻崤、渑,背倚大河,面向伊洛的形胜,只是主张建都洛阳的人的说词,真正打起仗来,就如张良所说: “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如果王朝内部有敌对势力的叛乱,则洛阳的安全性不如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

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

不久,洛邑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扩展资料

西周都城大小

西周的城邑,从天子到公,侯,伯,子,男均有定制.,各王国都城的道路宽度、城隅高度、城门数量、城邑规模、规划形制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僭越。以规模而论,诸侯只能建立一个国都,其大小亦依爵位高低而定: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

《周礼》规定,王城方九里,《疏》曰:“侯伯子男五里.……或云周已九里之城,则公七里,侯伯五里.”城邑均为正方形规制.

“王城方九里,长540雉,公城方七里,长430雉,侯伯城方五里,长300雉,子男城方三里,长180雉.”

雉是专门度量城墙的单位,一雉长三丈高一丈,若换算成今天的米,按1周尺=19.9厘米计算,一里为1800尺,则九里之城边长3223米,七里之城边长2507米,五里之城边长1791米,三里之城边长1074米.(均取约数)。

城池面积大约为:天子之城约10.4平方千米,公侯国都约3.2平方千米,伯子男都邑约为1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洛阳)。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型,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都城有两个,宗周和成周,宗周是镐京,今陕西西安,成周是洛邑,今河南洛阳,镐京是西周的第一个都城,由周武王定都,从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开始,都城迁到了洛邑,原因是君主为了避开“王子朝之乱”,另一点是为了更好的统治东方地区

在古代洛阳和西安谁适合当首都?

LZ您好
只能说唐朝之前,西安比洛阳更适合当首都。但唐朝之后,二者必然都不适合当首都,非要选一个只能选洛阳。
唐朝以前,关中平原是十分富庶的,足以养活足够数量的城市人口。加之秦岭,潼关,武关,函谷关等等天然或者人工屏障,城防体系完整,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易守难攻”,是利于国家政权稳定持续的。所以“山东虽乱”“四塞以为固”
相比之下,洛阳的防御能力就差于西安很多。但不可否认洛阳是关中通往同样富庶但是易攻难守的华北区域的必由之路。因此但凡大一统王朝,首选西安,同时务必控制洛阳,令其成为“陪都”是上上选。
但是从晋室南迁,开凿运河,五代战乱之后,国家经济重心东移,气候变冷,关中不再如汉初一般富裕。于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而然取代了关中。这时定都在西安,要养活百万人口,从江南之地运输大批物资进西安就显得代价昂贵。相比之下处于运河端点之一的洛阳优势越发明显。
如若不是隋朝起源于后周关陇集团,其实我有理由怀疑当时西安就已经没资格当首都了。后来武则天篡位,定都洛阳,实则就已经暗中提示西安重要性的下降。接着朱温篡唐,定都汴梁(开封),是因他封地所致,但之后李存勖复唐,却没有再把都城定回西安,而是洛阳,名义上说是黄巢所毁,但真实原因怕也是就算这个胡人都看得出来,历史要往东发展了。
再之后,赵匡胤不想定都汴梁,他想的都城也是洛阳,而非西安;再后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威胁陡然加大,辽朝大力经营燕云十六州(催生了后来的北京),元朝再将运河进一步向北延伸…………历史摒弃了开封,最后也是在南京和北京之间摇摆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古代中国唐朝以前,西安更适合当国都,但自唐朝起,二者先后必然失去当都城的资格,但非要说哪个更适合,只能是洛阳。
都适合呀,两地都有很多朝代建都的
文章标题: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二者「建都」都有哪些优劣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355.html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二者「建都」都有哪些优劣]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