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善易者不占”?
善易者不占的意思为:通晓了易经之学,对事理九都明白了。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善易者不占。子曰:“不占而已矣。”
白话释义: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假若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很好呀!通晓了易经之学,对事理九都明白了。爻辞说:‘三心二意,翻云覆雨,免不了要遭受羞辱。’”孔子又说:“这话的意思是叫无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罢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时称为方术士,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文章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善易者不卜,是说善易的人不会做占卜这种忽悠人的事儿!善易者,对易理深刻理解的的人。只要理解了易理就会明白,易理不是用来占卜的,而是为了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易理能预测,不过是其微不足道的功能,因为任何可预测的未来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善”易者,不会占卜忽悠人!“善”意者,会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让邪恶之徒没有机会做恶!
和医生不治自己的病是一个道理。
关于“善易者不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认为,易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易理,所以真正的“善易者”都是根据易理来行事,而不是占卜后的结果。还有人认为,所谓“善易者不占”是指真正的“善易者”在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根本不需要起卦,就可以铁口直断。此两者孰是孰非,还真不好下定论。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到是对这句话有一些切身体会。99年,是我研究周易预测学最频繁的时候,基本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预测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笔记做了一大本,几百个预测实例,准确程度都很高。但是,当时我个人的运势却非常差,做什么都不顺。后来想明白了,我每天都在研究五行生克,研究多了自己也就受五行的影响大了,陷于五行生克当中,自己的运势自然会出问题。这是第一个因素。后来,我停止了每天反反复复的起卦,运势也慢慢好了起来。当然,这一点,可能因人而异,也许有人并不受这一点约束。
第二点,就是泄天机。只是研究预测学的时候还没学得。后来研究风水学,前几年主要学八宅和玄空,也没有什么感觉。风水学了七八年后,终于在去年有了长足的进步,觉得登堂入室了,却发现每次去调整风水都会伤害到自己。以前未入门时,怎么给人调也没事。一旦明白了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与变化之后,再去调就会受干拢,因为你以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一个小太极空间的气场,必然会影响你自己的气场状态,如果那个气场有阴灵的话,影响会更大,甚至有性命之虞(这是有实例的,并非虚言。通常来说,阴宅危险性要大于阳宅,很多懂的人只是看阳宅而不看阴宅)。
第三点,就是效果问题。大多数预测学只要水平过硬,断事都非常准确,但是断事准确并不表示能够改变结果。虽然四柱、风水、姓名等都号称能够改变命运,但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效果并不明显。佛尚不能改定业,何况是一个江湖术士。到是自身应该一心向善,布施持戒,乃至证悟修道才是上策。
再借用两句典籍的话来说:为何善易者不占?因为道法自然;为何道法自然?因为五蕴皆空.。
为什么说善易者不卜
孔子在读完易经后,非常推崇,最难能可贵的是,用他的理解将易经哲学化了,成为五经之首,在孔子的理解中,说了句:不占而以矣,后世的荀子也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儒家的这两位大家,将易和古老的占卜完全分割开了,而后人往往照字照读,是不是精通易的人就不需要占卜,反之,用占卜的人就是不懂易的,因尔常常以这句话来鄙视占卜之术。
什么是善易者不卜?这里举一些例子和故事来说明,江湖中有一种铁口直断,很多人去找他,不用对方说什么,直接就回答,虽然没有让对方起卦,但他仍然用时间起卦,有的以人的动作,坐姿,笔迹,名字,取象起卦。这种仍然叫卜,又如《天龙八部》相信大家都看过,段誉刚出来游玩那会儿,走到哪里,取象什么卦,代表什么,又走到哪里又取像,什么卦,这也叫卜。
儒家的不占而以矣是什么道理呢?易所揭示的就是一种规律,而既然是一种规律,就能被人所探知和掌握,但是传统的体现这种规律是用占卜的方法,而孔子认为,只要自小就在言行思维习性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身体力行的掌握易的规律,理解了,掌握了,就不会立于危墙之下,就会择木而栖,就会坦荡荡,在时运不济的时候就会韬光养晦,在时运旺盛的时候就会当仁不让。这个理论是不是很熟?对的,就是君子之道,一个连孔子自身都未必完全达到的境界,只是这种君子的方向,要求,的确对人生的正确方向和价值有着指导的作用。所以那些自小连三字经,弟子规,都没去读几遍的人,对自己的言行从来都不知道如何去约束的人,居然还妄言善易者不卜?这不但是荒唐可笑的,还侮辱了易。
这里举个实例,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卧薪尝胆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却不知道这和孔子的学生子贡有关,子贡当时在鲁国做官,当齐国伐鲁之时,探听到主张伐鲁的齐国宰相田常不过是想借机除去异己,于是子贡找到田常,大说鲁国城小将差君王失德,你田常派异已去打鲁国恐怕异已还没除去,鲁国就打下来了,你田常的算盘不是落空了么,田常一想也对,子贡趁机又说,要想趁机除去异己你应该去打实力更的吴国才行,但田常说,部署计划都到位了,突然去改变恐怕惹人非议,子贡又说,那这样,如果说吴国来救鲁国那么齐国不就有打吴国的借口了么,我有办法让吴国救鲁国,田常闻言大喜,第二天就委派子贡去吴国出使,子贡早知吴王夫差有称霸之心,就对其说,你夫差想称霸,光能打还不行,先要立威望,现下齐国持强凌弱,吴国正好以此名义救鲁战齐,又能有名望,又能直接和霸主一战,夫差一直都有此打算,子贡一说眼见立成,但是夫差又忌惮一人,这个人就是刚被灭的越王勾践,夫差说如果我出去打齐,勾践反了怎么办?子贡说那好办,你把勾践和其军队带上一起打就行了,这件事我直接找勾践去说,夫差很满意的同意了。
勾践那个时候听说子贡要来,简直就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子贡向勾践分析了局势,就说你现在就要把人马都交给夫差,让他没了戒心坚定打齐国,还要表忠心还要装可怜,让他觉得你已经不构成问题了,如果夫差这场败了,你可以趁机夺回国家,如果夫差胜了,好大喜功的他必然去打晋国,到时我现去晋国说合你们联合夹击夫差,吴军必败,勾践当然言听计从。
而夫差听说勾践带着人马一道打齐,非常高兴,就说让勾践去打头阵,子贡这个时候出来说,你都得到人家的人马了,你还让越国国君去送死,就是不义了,传出去有损威名,你只需要他的人马就可以了,夫差一想也对,于是放了勾践一马,自己打齐去了。
这个时候勾践自然卧薪尝胆,子贡则马不停蹄去了晋国,对晋王说,夫差现在打齐,输了的话越国就要作乱,如果胜了就要来打你晋国了,你要作好准备哦,晋王吓得不敢不听,果然夫差战败齐国收了齐国七军之力,转向攻晋,但晋国因事先作好准备大败吴军,勾践又趁机起兵,杀了夫差。
子贡一出,乱齐,破吴,霸越,强晋,存鲁,不费一兵一卒。这并不仅仅是善说,也不仅仅是谋略,他走的第一步其实都步步凶险和危机,但他都没有占卜过,但是利用了局势的规律变化,自然不需要占卜了。
如何理解“善为易者不占”这话
善易者不卜,是说善易的人不会做占卜这种忽悠人的事儿!善易者,对易理深刻理解的的人。只要理解了易理就会明白,易理不是用来占卜的,而是为了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易理能预测,不过是其微不足道的功能,因为任何可预测的未来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善”易者,不会占卜忽悠人!“善”意者,会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让邪恶之徒没有机会做恶!
为什么善易者不卜,懂易者不易
孔子说“善易者不卜”,并不能理解为“真懂易经的人从不用易经做占卜”。易术本来就是古人发明了用来占卜的,要是会易术的人都不占卜了,易术也就没有意义了,自古也就早失传了。
“善易者不卜”较公认的理解应该是说,真正精通易术的人,能够看到定数,而他们也明白,既然是定数,那么也就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所以占卜对于这些人本身其实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文章标题: 古人为什么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