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16 14:01: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国号,自始至终,只有成汤所建立的朝代使用了商朝这个国号。
与商朝一样冷门的,还有西汉末年的“新”王朝。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可是新朝灭亡过后,后世也没有皇帝再以“新”为国号。
历史上,无论是“商”还是“新”都是非常冷门的国号,在后世没有其他王朝愿意使用。历史上的商朝距今3000年以上,是由商部落的首领成汤所建立,最初发源于黄河流域。
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成汤通过鸣条之战消灭了夏朝的暴君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截止到约公元前1046年,周部落消灭商朝为止,商朝一共存在了500多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王朝之一。
一、商朝的历史太久远,而且记载不全,由于周人对商朝的摸黑,导致后世不愿意使用商这个国号
周朝消灭商朝之后,称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为纣王,把他在位期间的故事描绘成荒淫无道、酒池肉林,因此商朝的国号与暴君纣王一样成为警示作用,后世皇帝只好敬而远之。
毕竟,谁会愿意用商朝来作为自己的国号呢?
在后世的南北朝时期,北齐出了一个暴君叫做高洋(北齐文宣帝),他在位期间以杀人为乐,把自己的宠妃薛氏的头颅切下来恐吓大臣,疑似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臣子们都偷偷在底下骂他,说:“咱们的皇帝真是比商纣王还要残暴啊!”
后世常都把商朝与商纣王联系在一起,对商朝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商朝距今3000年以上,现代史学家连商朝君主的世系和时间都没有完全摸清楚。古代的皇帝们也未必知道商朝灭亡的真相,更多的也是看了周朝描写商朝的史书。
二、商朝的国号不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既不能指代古地名,也不能体现正统的含义
商朝灭亡之后,周王朝把商朝的后代分封到宋国,不允许他们再使用“商”这个国号。后来,宋国想要颠覆周朝,便发动了武庚之乱,结果又被迁移到淮北一带。
经过多次迁移,商朝的起源地区已经被其他国家占领,而商的后裔也被同化。
后世君主选立国号时,多根据地区的古城来命名,直到元朝开始才脱离这个习惯。
开国君主,根据地区的古称来命名朝代才是最普遍的,比如周、秦都是陕西关中的古称,晋、唐都是山西的古称,燕、赵是河北一带的古称,楚是湖北、湖南的古称,吴、越是江浙等地的古称,齐、鲁是山东的古称。
由于商朝灭亡之后,留下的遗民被周朝封为宋国,而宋国后来又被迁移到淮北一带。周朝禁止诸侯以商为国号,而商朝原先兴起的地区被其他政权所同化,以商作为古称的地区在千百年来的演变中已经不存在了。
后世的皇帝建立政权时,往往在自己兴起的地方选取“古地名”为国号,选来选去唯独没有一块地区是“商”地,所以也就没有皇帝再以商朝为国号了。
汉书食货志:“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刘邦不让商人穿丝绸坐马车,收重税打压羞辱,重农轻商的落后思想始于秦汉,后世自然不会以商为国号,不过商人在商周时期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汉书地理志:“周人之失,贵财贱义,憙为商贾(喜欢经商),不好仕宦(不爱做官)。”周朝商人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地位犹在士大夫之上,岂能辱之!
重商主义不是短时间可以形成的,东周代表的是河南省的经济状态,并非只有洛阳,因为洛阳附近都是畿内国,其管理权归属于东周天子!史记齐世家:“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国更是一个商业强国,重农轻商思想始于秦汉!
对此,众网友观点很多!有的认为:主要是商太早,文化和周差异较大,且商周的换位在文化上的继承少,同时商和周初的文化不够系统,到周后期,文化体系才完备起来。另外,血统姓氏的建立也是周开始成熟的,所以要追溯到商很难有依据。
汉人源自周人,而周人自认夏为祖先。商的文化和周差别太大,而且是敌对关系。潜意识里汉人当然不会用异族商的号。
有的认为:人家是殷、商都行,但后来商所在的地方成了宋国,以后从这里起家的,用宋。国号都是从地名而来,要么是政权初建时地方的称呼,要么是开国者封地的称呼,要么是开国者显赫祖宗的封地称号。
除了元清。有的认为:元是取自易经“大哉乾元”,图吉利。清的正式国号是大清,来自满语,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词,含义好像是善战、胜利之类的,因为满语取材蒙语,很多词相通,大清在蒙语里也是好词。至于清的各种含义,是汉奸们自己一厢情愿的瞎几把附会,人家满清建国定国号时根本没考虑汉语的寓意。
有的认为: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历史上的朝代用过某个字当国名以后,后世还会再使用这个字当国名。或者是朝代名,或者是某个藩王的封国名。这其中,后世重复用得最多的是“汉”“唐”“周”这样一些名字。一些朝代被后世经常否定,比如秦朝、晋朝等等,但是后世再用“秦”“晋”等用作封国名的依然非常多。可是奇怪的是,当商朝用过“商”作为朝代名后,后世就再也没有用“商”作为朝代名的了,哪怕作为藩王的封国名字,似乎也没有。那么,后世为何不再使用呢?他们忌惮这个字什么呢?
一、在儒学体系中“商”是被否定得最多的朝代。在儒学体系中,周朝的开国君王周文王、周武王都是“圣人”,是他们把人间之“道”或者“德”从古传递过来,传给了孔子,孔子再把这种“道”或者“德”往下传递。而周朝是灭掉商朝后建立的朝代。儒学一直在强调周朝的正统性,周礼的重要性。周代替商,是“有道”代替“无道”,是“有德”代替“无德”,因此,商朝在儒学体系中,就被否定得比较多。
且不说商朝的亡国君王帝辛,就是开国君王成汤、伊尹等,也不是完全肯定。比如后世说那些在朝廷里专权的大臣,一般都会用“伊霍”(伊尹与霍光)来替代。由于从汉武帝开始,儒学就成了后世官方钦定的唯一正统学说,儒学思想成为后世唯一的正统思想。因此,儒学起源的时候对商朝进行否定的观念,在后世也深入人心。后世自然没有人愿意用“商”作为朝代名或者封国名了。
二、周朝的所有诸侯国都没有使用“商”作为国名。实际上,后世的朝代名或者封国名,很多都是使用周朝时候的那些封国名的。因为这些封国名在传播过程中,已经深入人心,有一些甚至已经成为地名或者城市名。而后世的分封,往往又是根据地名或者城市名来进行的。所以,周朝的那些诸侯国名才会被后世反复使用。有一些虽然在周朝不是诸侯国名,比如刘邦所建立的“汉”,但是由于这个朝代过于强大,而且构成了后世汉民族的基础。
因此,这样的名字也在后世被反复使用。之所以周朝的诸侯国中,没有“商”这个国名,是因为周朝建立者对这个字的有意压制。我们知道,周朝建立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性,对商朝是极力否定的。不过,从分封的角度出发,他们也不可能不封商朝王室的后人。于是,他们把商朝王室的后人改名为“宋”。也就是说,实际上“宋”就是之前的“商”,不过也仅仅属于“商”中“有道”的那一部分。后世采用“宋”作为封国名的就比较多,而且还是一个朝代名,但用“商”的则一个也没有。
三、“商”这个字成了贸易的代名词。“商”这个字,为什么会成为贸易或者是从事贸易行业的人的代名词,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夏朝的时候,位于西边的商人,就经常和夏人做生意,用他们一些奇珍异宝,换取夏朝人的粮食。而当时位于中原地区夏人,对商人的这种行为是很不满的,那时候就已经有轻蔑的意义了。
后来,随着中国国土面积越来越大,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认识到,农业在整个国家中的重要意义。因为虽然国土面积增大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可耕种的面积也成正比地增大,再加上古代的生产力低下,因此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整个王朝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只有采用“重农抑商”的办法,对那些从事贸易的人进行严厉打击。而从事贸易行业的商人,也被放在各种行业的最后一位,地位变得很低。既然“商”成了商人的代名词,商人的地位又非常低。因此,后世也就没有人再愿意使用“商”作为朝代名或者封国名了。
四、“商”在文化学意义上不是一个吉祥的字。“商”这个字的本意,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的解释也有很多种,并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完备没有漏洞的解释。不过,虽然“商”的本意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其引申意却非常明确。“商”这个字,除了表示贸易的意思外,还有表示刑罚的意思。这当然不是一个很好很吉祥的意思。另外,“商”还代表商星。商星在空间上是代表西方的,在时间上是代表秋天的,都是一种肃杀凋零的意思。
当然了,所有天上的星宿名字和意义,都是人类给命定的。而商星因为有“伤心”这样的谐音,所以才代表了这样一些意思。包括音乐中的“商”音,也是一种表示悲伤的音乐。总之,这个“商”字,在文化学意义上,都不是一种吉祥如意、蓬勃向上的含义。因此,后世的朝代或者封国,当然不愿意自触霉头,用“商”这个字了。(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