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时间: 2022-10-15 19:03:1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小孔雀鱼 老是得针尾病是怎么回事啊

针尾病的发病症状
  
肉眼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尾鳍缩在一起,即尾鳍的展开夹角明显变小,游动不正常,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或者浮于水面,晃动身体但不向前游动,摄食量减少,最后死亡。对于稍大的鱼体可能伴有病菌的寄生,可看到尾部或者头部皮肤的表面有一层白翳似的东西覆盖。
针尾病的发生环境
  
1,相对狭小、鱼只过多的水体,当水质变差、水体混浊、残饵粪便较多时,易发此病。
2,水温变化大时,包括水体的温度和室内温差,易发此病。
3,短时间内注入大量新水,也是造成针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针尾病的预防
  
防止孔雀鱼苗得针尾病,把握一个“稳”字即可,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稳定水温。发生针尾病的水温都不是很高,一般在26度以下,所以我们要把水温控制在29~30度。水温26度与30度的差别是巨大的,用手试水也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区别,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速度也是明显不同的,30度水温时的鱼苗摄食量明显增加,活动量很大,免疫力较强。如果室内温度与鱼缸内的温差较大,就不要充氧了,冷空气也容易引起针尾病。
2,稳定水质。鱼苗的密度不可太大,一般来说30cm×30cm×30cm的鱼缸,放养鱼苗的数量最大为50尾,也就相当于一窝鱼苗的数量。当残饵和粪便较多时抽出即可,蓄水以老水为最好或者晾晒5天以上的水,切忌不要大量添加新水,待蓄水保持与缸内水的温度平衡,蓄水时避免水流冲击到鱼苗身体。
针尾病的治疗
  
鱼苗针尾病的死亡率很高,如果发现的及时还是可以治愈的。对于刚患病的鱼苗,可以捞出放到大缸中单独饲养,加入少量粗盐或青霉素,喂食鲜活水蚤,加强过滤使水循环起来,强迫鱼苗游动,一周内可以治愈。
总之,老水养鱼苗是最基本的原则,稳定水温和水质可以有效的避免孔雀鱼苗“针尾病”的发生。

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发现孔雀鱼得针尾病后,要把得病的鱼捞出隔离,放到加了青霉素和粗盐的水里药浴治疗。治疗缸内的水需要适当升温,最好把水温提升到28-30度之间。要加强水流,让孔雀鱼动起来。另外,还要正常喂食,保证孔雀鱼的体力。原缸也需要换水,并放粗盐进行杀菌,以免病菌扩散。


一、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1、温差过大:如果昼夜温差过大,或者是新加入的水和原缸内的水水温相差过大,孔雀鱼的体质就会变弱,从而被细菌感染,患上针尾病。
2、病菌感染:孔雀鱼的尾巴遭到病菌感染,会导致肌肉收缩,造成针尾病。
3、水质变差:因为长时间不清理鱼缸或者没换水,造成水质变坏,会导致孔雀鱼得针尾病。
4、氧气不足:缸内鱼的密度过大,氧气不足会导致孔雀鱼缺氧,身体虚弱,从而得针尾病。
二、孔雀鱼得针尾病的治疗方法发现孔雀鱼得针尾病后,要抓紧把得病的鱼捞出单独隔离,放到加了青霉素和粗盐的水里药浴治疗。治疗缸要放置加热棒,把水温设定在28-30度之间,低于这个温度就自动加热。要加强水流,让孔雀鱼动起来。还要正常喂食,保证孔雀鱼的体力。另外,原缸也换80%的水,并放粗盐进行杀菌,以免病菌扩散。

孔雀鱼针尾病是怎么引起的(孔雀鱼苗针尾病原因)

1、孔雀鱼得针尾病的原因。

2、孔雀鱼针尾病原因分析。

3、孔雀鱼幼鱼针尾病。

4、孔雀鱼苗针尾病原因。

1.孔雀鱼得针尾病可能是水质恶化引起的。

2.此时,应将鱼缸内的水全部换掉,并用土霉素药片进行治疗。

3.也可能是因为饲养密度过大。

4.此时,应该分缸喂养,降低密度,再将鱼儿放到高锰酸钾溶液中喂养。

5.还有可能是因为鱼缸内的硝化细菌太多,吸附在上面的病菌感染了鱼儿。

6.此时,应洗刷鱼缸,再用加呋喃唑酮溶液浸洗。

小孔雀鱼 老是得针尾病是怎么回事啊

孔雀鱼在刚生出初期一般还好养,只要选对了合适的开口食,生长很迅速,刚长起来时,大概15-20后,也就是比初生大3倍左右,食量加大,排泄也同样大,这时候及其容易针尾,针尾是传染病,一串一缸,重则全缸覆灭,除了改善密度外,在循环良好的环境下也是避免针尾的一种办法,再就是控制饵料,避免过多饵料腐败水质。
一旦针尾,现在无良好的处理办法,我玩精品孔雀很久了,一旦出现针尾,直接喂龟,一是外用内用药均无良好疗效,这里所指是黄粉和庆大霉素。黄粉一般治疗外部疾病,庆大一般对肠炎有疗效,对外用也略有效果。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亲鱼得了像针尾一样的疾病后,很伤鱼,用药后,又伤一次鱼,这样的鱼繁殖出来的子代,我不看好,其他玩友也有类似看法。所以还是从出发点出发,尽量避免针尾。
针尾病的发病症状
  
肉眼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尾鳍缩在一起,即尾鳍的展开夹角明显变小,游动不正常,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或者浮于水面,晃动身体但不向前游动,摄食量减少,最后死亡。对于稍大的鱼体可能伴有病菌的寄生,可看到尾部或者头部皮肤的表面有一层白翳似的东西覆盖。
针尾病的发生环境
  
1,相对狭小、鱼只过多的水体,当水质变差、水体混浊、残饵粪便较多时,易发此病。
2,水温变化大时,包括水体的温度和室内温差,易发此病。
3,短时间内注入大量新水,也是造成针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针尾病的预防
  
防止孔雀鱼苗得针尾病,把握一个“稳”字即可,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稳定水温。发生针尾病的水温都不是很高,一般在26度以下,所以我们要把水温控制在29~30度。水温26度与30度的差别是巨大的,用手试水也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区别,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速度也是明显不同的,30度水温时的鱼苗摄食量明显增加,活动量很大,免疫力较强。如果室内温度与鱼缸内的温差较大,就不要充氧了,冷空气也容易引起针尾病。
2,稳定水质。鱼苗的密度不可太大,一般来说30cm×30cm×30cm的鱼缸,放养鱼苗的数量最大为50尾,也就相当于一窝鱼苗的数量。当残饵和粪便较多时抽出即可,蓄水以老水为最好或者晾晒5天以上的水,切忌不要大量添加新水,待蓄水保持与缸内水的温度平衡,蓄水时避免水流冲击到鱼苗身体。
针尾病的治疗
  
鱼苗针尾病的死亡率很高,如果发现的及时还是可以治愈的。对于刚患病的鱼苗,可以捞出放到大缸中单独饲养,加入少量粗盐或青霉素,喂食鲜活水蚤,加强过滤使水循环起来,强迫鱼苗游动,一周内可以治愈。
总之,老水养鱼苗是最基本的原则,稳定水温和水质可以有效的避免孔雀鱼苗“针尾病”的发生。
水温问题吧 换水时要记得等温换水
我家鱼也是,我买了一瓶白毛腐烂剂,用了三天,就好了,还可以治烂尾哦

孔雀鱼针尾病怎么治?

孔雀鱼的观赏价值重在其尾,而坑爹的事偏偏孔雀鱼针尾的得病症状又在尾巴上,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赏效果。通常来说,孔雀鱼针尾的患病鱼的尾鳍夹角明显变小,甚至呈锥形,如同针尖一般,这种状态的病鱼,观赏价值已经完全丧失。患针尾病的孔雀鱼会出现焦躁不安、鱼鳍夹紧、游动不规则、离群,且患病后逐渐消瘦,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渐渐死亡。这还是其次,更可怕的是孔雀鱼针尾病具有潜伏性和传染性,也就是说,你会忽然发现鱼缸很多鱼同时得了针尾,因此当你发现有少量鱼针尾时,你应该庆幸,并要及早隔离出来。

很多鱼友觉得孔雀鱼针尾病的产生与环境不良有关,也有资料显示其原因主要是嗜水汽单胞菌所致。但通常情况下,孔雀鱼成鱼很少会得针尾病,针尾病主要是在 1-2月左右的幼鱼中流行。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同品种的孔雀鱼幼苗发病的几率也是不一样。且经常在针尾病的鱼群中也有个别鱼仔不会得病,这就说明针尾病的传播与鱼只本身的抵抗力有关。

像孔雀鱼针尾这种严重的疾病,只有在早起发现才有治疗的意义,因此当养殖孔雀鱼密度较大时,一定要勤于观察。只要发现了鱼缸中有可能是针尾的病鱼就要立即隔离处理,且原缸也要勤换水,并下药预防。要做到宁可错杀也不可遗漏,这样才能保证你全缸孔雀鱼的的安全。而且针尾病得了基本上就不要幻想鱼能自己痊愈,及时、快速的隔离才是王道。

孔雀鱼针尾病的治疗方面,在药物的选择上,呋喃西林(俗称黄粉)和盐其实应对竖鳞和充血还行,针尾的话就缺乏药效了,甲基蓝、庆大霉素也是对针尾的帮助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执着用上述药品,很可能会让你的鱼病情加重,从而错过治疗良机。根据药性以及不少养鱼人的经验,很多朋友都认为土霉素治疗孔雀鱼针尾病的效果是最佳的。土霉素属于治疗预防一体化的药物,很容易买到而且便宜。

在治疗孔雀鱼针尾时,土霉素的用量一般都是3升水1粒药片,如果是预防的话,用量可以减少。而且土霉素在药性上来说不会危害到鱼缸内生物的安全,可放心使用。投放土霉素治疗孔雀鱼针尾时,一般不需要刻意的捣碎或者弄成水溶液,可直接投放。药浴疗程为一周左右,每天都需要换水以及补充药物,基本来上说此阶段大部分病鱼都可好转,当然如果有的鱼没有彻底痊愈,还是需要继续治疗的;如果一周以上还有无任何好转的病鱼,则建议直接淘汰。

其实对于孔雀鱼的疾病来说,只要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基本上都可以治愈,但是可惜的是患过病的鱼的品相以及体质都会降低,有些重病鱼治疗不彻底还会反复发作,从而带来更大的损失,治疗的同时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懂得取舍。
孔雀针尾病发现就很难治愈,因为现针尾柄是多菌感染。
最好的方法就是给鱼儿以适应的水质,可以适当放点盐。 不能只喂单一的缺乏维生素的饲料,喂食一定要多样化

大家好,我是小鱼

文章标题: 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003.html
文章标签:孔雀鱼 针尾病

[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