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12 22:59: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甲午战争如果打胜了打胜了,李鸿章可能会更惨!
后世很多人评价甲午中日海战都会说一句:“李鸿章一人之力敌日本举国之力。”不得的不说这句评价还是蛮中肯的,之所以说其中肯,是因为其一针见血的点名了晚清错综复杂的政治矛盾。
清朝时少数民族统治汉民族所以从一开始就对汉人充满了提防,一方面拉拢,大力起用汉族官僚,另一方面又大兴文字狱,排除汉族中的反对势力。在康雍乾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汉族官僚基本都安分地做奴才了,不听话的也都永远地闭上嘴了。
时间就这样到了咸丰年间,一场波及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差一点将满清拉下马来,在危急时刻,清朝顾不得之前对汉族的打压政策。
先要解决首要矛盾——太平天国才是正理,于是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新兴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但随着太平天国被剿灭新兴汉族官僚势力就显得有些尾大不掉,成为满族统治阶级(慈禧为代表)和旧有汉族官僚(翁同龢为代表)的“眼中钉,肉中刺。”遏制和削弱这股势力,成为二者的共同目标!
就在这时,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了!这也解释了为何李鸿章千方百计的不想打,反倒是文臣翁同龢不竭余力的催促李鸿章应战。
两个老头心里都门清儿,翁同龢想趁机搞死李鸿章,搞不死也要最大限度削弱新兴汉族官僚势力。
打胜了就可以以李鸿章功高盖主为名义搞死他,打输了,也可以朝廷的名义削弱北洋。这对李鸿章来说是一个左右都是输的局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战,当然这也是不现实的。
当炮弹冲出的那一刻,李鸿章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悲惨结局,不论成功或者失败。
估计赢不了,因为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西方列强的武器是最先进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就算拿康熙那个时期,也打不赢英法联军,要知道武器的强大决定一切了。
清政府不作为
我们都知道,为什么清政府最后会倒台,很大原因就是清朝太过懦弱,帝王一点担当都没有,听到英法联军来,马上就跑,试问这是一国的君主行为吗?不好好想着怎么打英法联军,而且是直接逃跑,就可以看出来清朝根本就没有未来了。加上曾国藩那个时候还在打太平天国,根本就分不开身了。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中国,一是要财宝,二要资源开发权,其中对中国造成最大规模的,当属英法联军,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带着慈禧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结果3500名英法联军向土匪一样,冲入圆明园大肆抢劫,然后还纵火焚烧,大火三日不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西方列强
就算曾国藩真跟英法联军打起来,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因为在晚清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人数来决定一场战争是否可以取得胜利了,那是靠武器,也就是火统和枪等工具了,加上英法联军的武器代表当时最先进,跟他们对打,可以说曾国藩会输得非常惨了,可能会直接全军覆没了。
总结一下,清政府那时候,无论是否有没有派人出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圆明园还是会被烧毁,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来的。
1894年7月底,日本偷袭大清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震惊朝野,以帝党领袖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抨击统率淮军的李鸿章。由此传出了翁同龢与李鸿章有深刻矛盾的传闻,认为正是翁同龢的处处制约,才造成了战争的失利。
所谓的翁李之间的矛盾,发生在1862年,当年曾国藩上《参翁同书片》,指责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不仅弃城逃亡,而且还推举反复无常的苗沛霖,致使寿州城惨遭劫掠。事毕,翁同书险些被判斩首的极刑,最终被发配新疆。这份《参翁同书片》,则被认为出自当时曾国藩幕僚李鸿章之手。
实际情况是,曾国藩知晓翁李的关系:李鸿章的恩师孙锵鸣乃是翁同龢之父翁心存一手提携,可谓有知遇之恩,也算师出同门。此事曾国藩有意避开这层关系,《参翁同书片》是出自他人,并非出自李鸿章之手。之所以会产生翁李矛盾的传闻,源自于翁李的政见不合:翁倾向主战;李则寄希望于通过列国调停,结束这场中日纷争。
至于说甲午战争的结果,恐怕即使没有翁、李之间的不合,北洋水师也难以获胜:
统治集团意见不统一
光绪皇帝主战,慈禧太后主和,直到甲午战争前都没有统一的意见,以及建立战时统一的领导机构。作为北洋水师的实际决策人李鸿章,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左右逢源:既要应付皇帝的主战,又不得不为慈禧的60大寿考虑而早日议和;除此,心里还有个小算盘,保存北洋水师这一政治资本。
由此,也决定了北洋水师只能处于消极防御的被动姿态。早在日军入侵朝鲜之时,丁汝昌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意识,曾上书要求率领北洋海军援助朝鲜,先发制人;此后丁汝昌率舰队巡戈到朝鲜海面,本想主动向日本发动进攻,两次都让李鸿章制止,错失良机。
战前准备严重不足
1、“长崎事件”的发生,本身就折射出清政府缺乏长远规划,定远、镇远两舰归国后,都还没有建设好符合其相应吨位的船坞,导致两舰不得不前往日本长崎进行每年一次的保养。
此举深深地刺激了日本的神经,此前近邻便以大清海军为假想敌,发行海军公债,积极筹划海军建设,“长崎事件”更加速了这一进程,令到日本上下节衣缩食,筹集军费建设“严岛”、“松岛”、“桥立”,即所谓的三景舰,用以对付定远、镇远两舰。1892年,更是从英国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吉野”号。反观清政府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6年,因挪用海军经费而未添置一舰一炮;
2、日本将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后,随即启动了情报战,不断向中国派遣各类间谍。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到地理形势,侦察搜集各种情报。这些成为了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侵华计划的重要依据;
管理机构混乱
清政府在筹建北洋舰队的同时,南方沿海各省也陆续筹建南洋舰队、福建水师、广东水师,鼎盛时期拥有大小军舰78艘、鱼雷艇24只,总排水量80000余吨,炮600余门,鱼雷发射管近70具,实力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但这些舰队却是分属南北洋大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节制,不相统属,因而造成了兵力上分散,造成了中法海战中,福建水师独立面对法国海军,其他三支舰队眼睁睁看着其全军覆没,却没有前往援救。哪怕是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也没有专任一人居中调度,统一指挥,即便是海军基地内部的海陆军还互不统属,真是无言以对。
水师舰队作为新兵种,在官制上没有任何革新,不是根据舰船本身进行合理编组,而是沿用旧制,舰长袭用湘军营官名称管带。北洋海军的舰队编组沿袭左翼、右翼、中军、后军的旧制,形成了管理混乱、后勤体制庞杂、保障措施不力等诸多不利的因素。
战时指挥混乱
是战是和是不能选择,作为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原是淮系将领,出身于陆军,“不谙管驾,亦不知水战诸法”,也没有拿出一旦发生战争的预案。致使定远舰信号樯(桅杆)被日舰击中之后,统一指挥的令旗坠落,无法指挥其他诸舰的战斗。
此时作为定远舰的姐妹舰镇远舰,是北洋水师战斗力最强、吨位最大的战舰,理应接替定远舰担任旗舰指挥,但管带林泰曾并没有这么做。由此表明北洋水师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应急预案,权责不明,造成了最后主力战舰的各自为战,被日舰各个击破。
后勤供应跟不上
以北洋水师为例,弹药是跟随战舰整体购置的。后续的弹药补给随着海军经费的裁撤,造成了弹药生产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出现炮弹与炮膛不合的窘境。《甲午风云》就出现了敌我对轰之时,我军不得不停下来将炮弹搓成符合炮膛。
根据曾出任北洋海军总查的琅威理说:就炮术而言,中国兵优于日本兵......日军之命中率约占12%,而中国约占20%。黄海海战中,日舰吉野、赤诚、浪速还有旗舰松岛都被击中,有的甚至中弹多次,但无一沉没,原因便在这里。
结语: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是偶然,是清政府从战略、战术以及反映出一系列管理问题造成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诸多内部因素形成了掣肘,未能在对敌之后形成合力,实际上,买不来一个强大的海军,只是个华而不实的空架子,可叹可惜啊。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的四大名臣之一,其一手创建的湘军更是击败了差点颠覆清王朝的太平天国,也正是在太平天国后的那一段时间,也正是曾国藩的巅峰时期,不论是权势还是军队实力可以说都达到了顶峰!
于是,很多人都在讨论,要是这个时候曾国藩能趁机北上的话,那他有可能推翻清政府,从而取而代之吗?今天,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如果曾国藩挥师北上,那么他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
我估计曾国藩与清政府之间的胜负在三七分!曾国藩占三成,清朝占七成!为什么,请看下面给您的分析!
胜算是有的,但不多只有三分!
三分优势在于,当时清朝政府所掌握的军队主要是早已腐烂不堪的八旗子弟。这些八旗兵们整天抽烟片,吃喝玩乐,早已经失去了刚入关时的战斗力。而曾国藩的湘勇团练则可以算是当时中国数一数二的军队,也是少数的能和太平军作战的部队。这三分优势则是他手里掌握的军队所带来的!
剩下的七分则全是劣势!
劣势其一
曾国藩兵虽多,将虽广。但有一点很致命,那就是他们未必都是曾国藩的心腹,曾国藩如果要造反的话,他的手下可未必愿意跟着他。他的手下中有不少是对清朝可谓是死忠党,如左宗棠,李鸿章之流。更别说军队里充斥的大量满族军官,他们就是清朝安在曾眼皮子底下的眼线,更不可能跟着他造反!
劣势其二
清朝气数未尽,还没有到崩溃的时候!历来的王朝更迭无不是前一个王朝气数已尽,丧尽了民心,然后下一个王朝乘势而起,取而代之!反观当时满清政府,清政府虽如落日一样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时大部分的百姓还是认可清朝是国家的统治者,没有民心所向,曾造反也就像太平天国一样,只是个反贼罢了,没有大义在!
劣势其三
后援不足!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是什么?无非是钱粮罢了。曾国藩之所以能够组建大量团练,靠的是湖广地区源源不断的钱粮供应,靠的是一路地主乡绅的捐赠!而一旦他想要推翻清朝,那么顷刻间,他对付太平军最大的依仗后勤供应就会瞬间崩溃,湖广当地官府不可能在供给他一兵一粮,而他造反者的身份也注定他不能以大义的身份向乡绅们征集钱粮,当时的统治阶级地主乡绅们也不会再给予他任何支援!
劣势其四
曾国藩性格使然!曾国藩说到底是一个文人,是儒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四书五经,忠君爱国!他的性格也因此而被造就,他的定位就是臣,他没有称王的能力,没有当帝所应有的一种霸气!他无法以一个君王的身份来发号施令,他的那套为人处世之法在为臣时可以屡试不爽,但如若用在为君的身份上,那可就要大错特错了!
为臣子的,讲究的是一个中庸之道,是如何逢迎上级,并且做到不得罪下级,做到面面俱到,人人称赞的境界!而为君之道讲的却是王霸之道,首先为君的没有上级,也就不需太顾虑他人感受。同时对臣子,也不能太过安抚,只有做到恩威并施才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只是让臣子们都称赞却不畏惧,那么这个皇帝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很显然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只适合为臣,却不适合为君!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