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陈法易行,而新法难行呢

时间: 2022-10-12 17:01: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为什么陈法易行,而新法难行呢

"三苏“指谁?

父亲:苏洵
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东坡大家了解的多一些,我还是介绍他的父亲和兄弟吧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出生在一个“三世皆不显”的地主家庭。苏洵属于早年不学,中年发愤,终于成名的作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擅长史论策论一类文章。《权书》中的《六国》(有的选本题为《六国论》),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全文篇幅不长,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洞彻明畅;指事类情,纵横跌宕;词约意赅,曲折宛转,的确是篇好文章。《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是篇文学意味很浓的评论文章,论述了韩愈和欧阳修等人散文风格的不同。《木假山记》是篇绝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审势》《审敌》《广土》《田制》等文,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苏洵散文纵横捭阖,老练简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文兼《韩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也有诗歌创作,但写得较平淡,缺乏特色。世传其《辨奸论》一文,实是他人出于党争的需要而伪造的,非苏洵手笔。今有诗文集《嘉佑集》十五卷传世。

苏辙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
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
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
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
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
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
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
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
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
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
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
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
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
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
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
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
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
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父亲:苏洵
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东坡大家了解的多一些,我还是介绍他的父亲和兄弟吧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出生在一个“三世皆不显”的地主家庭。苏洵属于早年不学,中年发愤,终于成名的作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擅长史论策论一类文章。《权书》中的《六国》(有的选本题为《六国论》),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全文篇幅不长,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洞彻明畅;指事类情,纵横跌宕;词约意赅,曲折宛转,的确是篇好文章。《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是篇文学意味很浓的评论文章,论述了韩愈和欧阳修等人散文风格的不同。《木假山记》是篇绝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审势》《审敌》《广土》《田制》等文,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苏洵散文纵横捭阖,老练简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文兼《韩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也有诗歌创作,但写得较平淡,缺乏特色。世传其《辨奸论》一文,实是他人出于党争的需要而伪造的,非苏洵手笔。今有诗文集《嘉佑集》十五卷传世。

苏辙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
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
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
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
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
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
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
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
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
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
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
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
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
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
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
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
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
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东坡大家了解的多一些,我还是介绍他的父亲和兄弟吧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出生在一个“三世皆不显”的地主家庭。苏洵属于早年不学,中年发愤,终于成名的作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擅长史论策论一类文章。《权书》中的《六国》(有的选本题为《六国论》),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全文篇幅不长,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洞彻明畅;指事类情,纵横跌宕;词约意赅,曲折宛转,的确是篇好文章。《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是篇文学意味很浓的评论文章,论述了韩愈和欧阳修等人散文风格的不同。《木假山记》是篇绝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审势》《审敌》《广土》《田制》等文,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苏洵散文纵横捭阖,老练简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文兼《韩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也有诗歌创作,但写得较平淡,缺乏特色。世传其《辨奸论》一文,实是他人出于党争的需要而伪造的,非苏洵手笔。今有诗文集《嘉佑集》十五卷传世。

苏辙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
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
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
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
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
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
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
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
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
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
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
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
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
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
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
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
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
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父亲:苏洵
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东坡大家了解的多一些,我还是介绍他的父亲和兄弟吧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出生在一个“三世皆不显”的地主家庭。苏洵属于早年不学,中年发愤,终于成名的作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擅长史论策论一类文章。《权书》中的《六国》(有的选本题为《六国论》),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全文篇幅不长,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洞彻明畅;指事类情,纵横跌宕;词约意赅,曲折宛转,的确是篇好文章。《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是篇文学意味很浓的评论文章,论述了韩愈和欧阳修等人散文风格的不同。《木假山记》是篇绝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审势》《审敌》《广土》《田制》等文,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苏洵散文纵横捭阖,老练简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文兼《韩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也有诗歌创作,但写得较平淡,缺乏特色。世传其《辨奸论》一文,实是他人出于党争的需要而伪造的,非苏洵手笔。今有诗文集《嘉佑集》十五卷传世。

苏辙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
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
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
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
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
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
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
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
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
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
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
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
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
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
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
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
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
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苏洵、苏辙、苏轼

北宋诗人苏辙的生平故事

导语: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关于他的生平故事,欢迎阅读:

生平

1039年二月二十日(3月18日)出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

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雷州安置(官制用语,宋朝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绍圣丁丑春(1098)移化州别驾(官名,通常用于安置贬谪官,正九品。),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卒于1112年十月三日(10月25日),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评论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 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有人说念佛法门是难信易行道,而我却认为易信难行道。几个数字,念到一心不乱,离见性也差差不多了。

难信是指六信具足。信字非常重要。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如果六信具足,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永明延寿大师)
1、信自:依明朝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所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由此可知,这个「自」字,不是那个有我相的自我,不是肉团心,也不是缘影心,而是指离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吾人本有的妙明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目前虽因妄想执着,真心未能显现,迷惑颠倒,只要我们「一念回心」,依佛教诲,背尘合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因人们往生并不须跑向远方,只是生在本人心中,净业行人于此应生决定信心,不可疑惑。所以「信自」,就是信自佛也。

2、信他:信他即信他佛。我们应当:「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因此,所谓「信他」乃是首先要相信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绝对不会说妄语,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其次,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世尊决无虚愿,因阿弥陀佛是大愿王,所发四十八大愿,其大愿的核心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而依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可见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其因地所发一切大愿,决定已全部圆满成就,故决无虚愿。第三,要相信六方诸佛,亦即十方一切诸佛。如经云:「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因此,我们实应至心信受诸真实教诲,决定发愿求生净土,不当疑惑,是名「信他」也。在「六信」当中,「信自」和「信他」是一对,两者都能信,才是正信。进一步而言,自他不二,才符圆融无碍之

3、信因:「信因」和「信果」也是一对。如弥陀要解云:「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如法华经所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可见「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只要我们真实发心,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也。

4、信果:弥陀要解云:「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可见「信果」就是要信从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能这样信,名为「信果」

5、信事:「信事」和「信理」也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如弥陀要解云:「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事乃是说明此心包容十方,此心不可穷尽,所以从此心所现的十方世界,也不可穷尽。依弥陀经上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两个「有」字,至关重要。因极乐世界是「有」,并且是真实的「有」,不是庄周之寓言,而且不同于眼前的世界,目前虽有,而将来必然会坏和空。此外,西方极乐世界「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最极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6、信理:理即是真心、实相,亦即全法界。如弥陀要解所说:「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总之,深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西方一切依正主伴,皆吾心之所现;如是我心遍,佛心亦遍,一切众生亦遍,重重交摄,圆融无碍,是名信理。

以上所说的内容较难相信,我们信它有何好处?此乃因为具足六信,才是真信。因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截流大师语)。是故吾人若能具足六信,功德真正不可思议,念佛决定往生,并且品位甚高也。
我也是修净土的 那个念到一心不乱这是要有功夫的
你这个问题太复杂易懂难解释 总之阿弥佗佛名号是万佛洪名 包容一切法
你先看一下阿弥佗佛48愿 之所以易行难信就因为阿弥佗佛说过我成佛后有人念诵我的名号
我就接他往生 哪怕只是十念 一念
净土法门 上等人不屈才 下等人最合适
在修学佛法中 上智=下愚 大智若愚
净土重在 信愿行 愿最重要 只要满足即可往生 净土法门千万人修千万人去最稳
看完48愿有不懂可以继续问
法门无难易,根基有利钝。难易是因人而异的。

知易行难的论点

  解释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处 《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示例 现在提出这问题,盖亦~,遂只得空口说白话,而望垦辟于健者也。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知易行难”说,即”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里的一个基本观点,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这一观点已深入人心.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危害极大,在理论上,容易使人坐而论道,空谈心性,不敢或不愿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上,容易使人轻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甚至放弃信仰革命理论.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
  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

  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①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掌声)

  主席:好,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请反方一辩顾振豪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请!

  反方: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①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②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
主席:谢谢顾振豪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观点,时间也是3分种。

  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掌声)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入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一次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邬建敏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二辩邻里属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命题呢?对方辩要知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一一的去实现。举个例子吧。今天我们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喽,我不知道道德了?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未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趁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我们再来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凭借今日建筑方面的发达科技我们就可轻易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致的。再者,知易行难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男性女性要互相的关怀,男性要平等的对待女性,但是经过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 (掌声)再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个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悟。坐而言不起于行是国人的通病。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人人勇于立行,耻于空谈,才能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我的申论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林立书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请。

  正方:大家好!对方一辩给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请问这是真正的知道道德吗?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想要请教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得“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你一定也还知道,大热问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就是这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已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而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送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
文章标题: 为什么陈法易行,而新法难行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675.html
文章标签:新法 易行 难行

[为什么陈法易行,而新法难行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