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05 15:01: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在没有产生明显的利益冲突,或者立场冲突的时候,曹操和刘备可以说是一对很好的伙伴,至少是一起扛过枪的战友关系。广义上的三国时期可以从"黄巾起义"开始,这是众多三国人物粉墨登场的大舞台。在"黄巾起义"当中,曹操以骑都尉的身份剿灭颍川黄巾,参与"长社之战",与皇甫嵩、朱儁消灭黄巾渠帅波才。刘备的起点不如曹操,没有这样的表现机会,但也跟随邹靖镇压黄巾军。
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刘备与曹操可能没有交集,但是根据《汉末英雄记》中的记载,至少在东汉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二者就有过接触,而且关系匪浅。在中平五年,各地黄巾余党复起,加上有望气者预言京师当有兵灾,汉灵帝组建自己的嫡系部队——西园军。曹操成为西园军的典军校尉。不过军队似乎需要曹操自行招募。刘备就曾经与曹操一起到沛国征兵。
次年汉灵帝去世,由于何进与宦官争斗的原因,董卓控制了东汉朝廷。曹操拒绝与董卓合作,逃到陈留己吾首唱义兵,参与"荥阳之战"。虽然表现不算太好,但也是关东联军当中的重要人物。刘备也在关东联军当中,不过没有具体表现的记载,也没有与曹操的关系的记载。
曹操和刘备一起镇压黄巾军,一起到沛国募兵,一起参与讨伐董卓。虽然不久之后两个人一个依附袁绍,一个依附公孙瓒,在立场上反而成为敌人,但是他们之间确实有一定的交情。这也能够解释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能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给予刘备超过理解的优厚待遇。
从刘备的视角,以及郭嘉、程昱等曹操谋士的眼光来看,刘备是需要可疑的,需要防备的。但是从一些史料上来看,曹操对刘备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疑心。首先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关系破裂,曹操打算主动进攻袁绍,和刘备商量这件事。这说明在曹操心中刘备并不是汉臣这种"外人";其次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袁术在穷途末路下打算投奔袁绍,曹操令刘备率军阻拦袁术。如果曹操不信任刘备,是不会有这样一次军事行动的机会的。
刘备与曹操的战争
虽然刘备和曹操曾经是亲密战友,但是最终还是走向了彻底的对立面。上文小编已经提到了,在讨伐董卓失败之后,曹操依附袁绍,刘备投奔公孙瓒。在当时地方军阀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联盟,一方是袁绍、曹操、刘表;一方是袁术、公孙瓒、陶谦。刘备和曹操站在对立的立场上,也有过刀兵相见的经历。
这个时候刘备和曹操虽然是敌人的身份,但是并非主观意愿,而是受到大环境的携裹。在当时袁绍和公孙瓒才是北方的大人物,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是小弟的角色。而在建安三年刘备投奔曹操,但是暗中却反对曹操的时候,二者的立场已经出现彻底的裂痕。因为在这个时候,曹操已经控制了汉献帝,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而刘备作为汉室宗亲,立场上当然站在汉室一方。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刘备与国丈董承参与"衣带诏事件"。从接受衣带诏之后,刘备已经彻底站在曹操的对立面,而且很难有缓和的余地。《蜀记》中记载,在一次郊猎当中,关羽甚至劝说刘备直接刺杀曹操,可见刘备集团对曹操的态度。不过刘备终究没有下手,而是趁拦截袁术的命令脱离曹操。双方的战争彻底开始。
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占领徐州,被曹操亲自率领军队击败;随后刘备投奔曾经的敌人袁绍,参与"官渡之战",率领军队到汝南帮助袁绍牵制曹操;袁绍败归河北之后,刘备投奔刘表,在南阳盆地继续与曹操集团作战,一度北伐到叶县,在曹操远征三郡乌桓的时候劝说刘表袭击许县;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刘备先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惨败,后来联合孙权取得"赤壁之战"、"南郡之战"两次对曹操的重要战役的胜利。
刘备的崛起难以避免。这个时候刘备和曹操反而交手不多,曹操向西北方扩张,刘备向西南方进军。最后在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刘备主动发动"汉中之战"。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汉中之战"的尾声,刘备已经占据"汉中之战"的主动权,曹操也率领大军进入汉中,这是曹操和刘备两个英雄人物最后一次交手。刘备终于取得胜利,曹操带着"鸡肋"般的遗憾撤出汉中,他的人生也走向了暮年。
古代不像现在有各种平面媒体,那个时候连张画像都比较少,两个人如果不是认识,就算是名人也不见得认识,打个比方,曹操和刘备,如果没有人引见的话,他俩就算是见面也不认识对方,除非自己报出姓名来,所以古人见面一般要问尊姓大名,那么东汉末年的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三人彼此见过面吗?
1、曹操与刘备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官至大长秋的曹腾,大长秋也是皇后宫殿的最高宦官头目,曹操的父亲曹嵩官以至大司马,后来自己花钱买了太尉,曹操从小是在东汉都城洛阳长大的,年轻时也基本在洛阳,曹操出仕的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北部尉,因为打死了宦官的亲属,被调到顿丘当县令,才离开洛阳。
之后曹操的轨迹是在家乡谯县和洛阳之间,直到黄巾起义开始,曹操在豫州颍川郡与皇甫嵩、朱儁一起攻打黄巾军,之后被任命为济南相,后来辞官回家,直到被汉灵帝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才又回到洛阳,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乱政,曹操被迫逃离洛阳,在陈留郡起兵,之后曹操便以兖州为根据地发展。
刘备出身没落的汉室宗亲,刘备的祖父当过东郡范令,父亲早逝,到刘备时,家里生活困难,于是刘备与母亲以编织草席和贩卖鞋子为生,刘备一直生活在家乡幽州涿郡涿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刘备15岁的时候,在同族的帮助下在同郡的名士卢植门下学习,当时刘备有一个同学叫公孙瓒。
刘备一直生活涿县,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刘备靠着商人的支持自己组织了一支军队,开始打黄巾军,大概是在刘备的家乡附近,因为刘备后来参与打击张屯叛乱时也是在幽州,包括刘备任职的安喜县同样是在河北,刘备后来跟着毌丘毅到丹杨募兵,还当时高唐县令,但被盗贼攻破城池逃走,高唐县在今山东省。
之后刘备又投靠了公孙瓒回到北方的幽州,刘备后来被任命为平原县令、国相,这个平原县也在山东省,当陶谦因为曹操的攻打而求助公孙瓒时,刘备才来到了徐州,陶谦去世后,刘备领徐州牧,在公元196年的时候,曹操为了拉拢刘备,向进行表奏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个时候曹操与刘备是没有见过面,但并不妨碍曹操拉拢刘备。
刘备被吕布偷袭徐州后,走投无路之下,刘备投靠吕布,被吕布安排在小沛,刘备依靠糜竺提供的钱财在小沛招兵买马,吕布不放心,于是派兵打败了刘备,刘备走投无路之下亲自跑到许都投靠了曹操,这是刘备与曹操第一次见面。之后,曹操又上表朝廷封刘备为豫州牧。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
《三国志 武帝纪》: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
曹操资助了刘备,然后刘备回到小沛,不久再次与吕布交战,结果又被吕布打败,连小沛都丢了,妻子儿女也被吕布所俘虏,刘备单身逃走,在梁国与曹操相遇,这是两人第二次见面。
然后曹操与刘备一起联合攻打吕布,直到在下邳打败并俘虏了吕布,刘备与曹操都在一起,吕布被俘虏后向曹操求饶,曹操还在犹豫时,刘备插了一句:曹公你难道忘记了吕布是如何对待丁原和董卓的吗?曹操猛然醒悟,于是杀了吕布,然后曹操与刘备一起班师回到许都,之后是曹操与刘备两人的蜜月期,两人不知道见过多次面了。
《三国志 先主传》: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曹操再一次上表朝廷封刘备为左将军,对刘备更加礼遇,出则同车,入则同席,曹操这个时候对刘备真好,但是刘备参与了董承的衣带诏,又骗取曹操信任以讨伐袁术为由率军外出,之后刘备趁机夺取了曹操的徐州,与曹操为敌,并暗中联合袁绍,再后来,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逃到北方投靠了袁绍,而曹操与刘备的这一次分开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虽然后来有几次机会两人差一点就见面了,但始终仍然没有,第一次就是长坂坡之战,曹操率领五千虎豹骑骑兵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大败刘备,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差一点俘虏了刘备,差一点两人又要见面了。
再后来就是汉中之战了,汉中之战持续了近两年,但曹操只参与了2~3个月,而且因为被刘备占了上风,在迁走汉中部分人口后,曹操也退出了汉中,这一次两人在战场上对峙,并没有机会见面。
2、曹操与孙权
曹操与孙权应该是没有见过面。
孙权一生的轨迹都在江东,而曹操终生没有踏入江东一步,所以两人根本不可能见面。赤壁之战时,曹操在荆州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大意是炫耀兵力和实力,希望孙权投降,但孙权不愿意投降,却与刘备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孙权与曹操最接近见面的一次就是发生在公元213年的濡须坞之战,作为交战双方的统帅,曹操与孙权是不可能见面的,虽然孙权曾经驾驶战船闯入曹营,但孙权不可能把自己暴露在曹军的弓箭射程之下,况且孙权的战船比曹操的要强得多,曹操在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后,就撤军了,两人也没能见成面。
再之后,孙权除了合肥之战亲自带兵上阵并且遭受重挫后,后面就很少亲自带兵作战,而是一直留在大后方,虽然在公元219年孙权与曹操有过短暂的联合,联合对付关羽,但是双方没见过面,都是靠使者沟通的,所以,孙权与曹操一辈子也没有见过面,但是双方应该知道对方的大概容貌,因为双方手下有见过孙权或者曹操的大臣向他们描述过。
3、刘备与孙权
刘备与孙权联合时,首先是鲁肃出使刘备处,鲁肃见过了刘备与诸葛亮等人,然后是诸葛亮跟随鲁肃一起到东吴见孙权,诸葛亮见过了孙权并且劝说孙权联合刘备,然后诸葛亮就回去报告刘备,之后孙权与刘备联盟,孙权派出周瑜率领3万水军与刘备汇合,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领导的,包括随后的南郡之战,而刘备见得最多的就是周瑜,包括关羽、张飞等人都见过周瑜。
孙权与刘备应该是见过三次面,第一次就是孙权嫁妹,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刘备,这嫁妹,孙权应该与刘备这个妹夫见上一面吧,虽然不清楚当时的习惯,但可以肯定是见过面的,第二次就是刘备向孙权借南郡,亲自到京口见刘备。
《三国志 先主传》: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刘备见孙权有几次,只是刘备亲自到京口见孙权,两人会面很友好。孙权与刘备第三次见面就是公元215年双方的湘水对峙了,孙权看到刘备夺取益州后,向刘备讨要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三郡,刘备说得到凉州再还,于是孙权生气了,派兵攻打刘备的荆南三郡,刘备从益州带了五万人赶到荆州与孙权对峙,这个时候听说曹操攻打汉中张鲁,于是刘备马上与孙权议和,将长沙郡和桂阳郡割让给孙权。
像割让土地这么重要的事,当然需要刘备与孙权坐在一起谈了,所以这就是两人的第三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之后,直到刘备去世,两人也没有再见过面了。
最后,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是没有机会坐在一起见面的,三人中只是刘备见过曹操和孙权,而曹操与孙权没有见过面,他们只见过刘备而已。
应该说曹操对两人都不错,不过曹操厚待他们的原因不同。
严格的说刘备不是投降曹操,而是投奔曹操。曹操厚待刘备,是为了千金市骨,招揽人心。
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以后不久,被曹操击败的吕布也跑到徐州投奔刘备。刘备也许是感激吕布在衮州作乱,把正在攻打徐州的曹操吸引了回去,也许是单纯怕和吕布开打会引起周边其他人的窥视,所以把吕布收留了下来,安置在小沛。
然而吕布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很快他就趁刘备和袁术交战的机会袭取了下邳。刘备因此大败,士卒流散,军中无粮,没办法只能向吕布求和。这次轮到吕布把他安置在了小沛。更糟糕的是刘备到小沛以后不久,刚把逃散的士兵招回了一些,吕布又翻脸攻打小沛,刘备抵挡不住,就去投奔了曹操。
程昱大多刘备是一个枭雄,手下又有关张这样的猛将,不可能真心归顺,不如趁机杀了。曹操却认为天下大乱,群雄并立,刘备是第一个来归顺自己的诸侯。如果杀了他,那么其他人就不敢再来投奔,所以还是决定接受刘备。
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既然是用来当榜样招揽人心,曹操自然是厚待刘备,先任命他为豫州牧,给了军粮兵马,让刘备重回小沛收拢逃散的士兵,和自己一起攻打吕布。在讨平吕布以后,曹操又把刘备带回许昌,表奏他为左将军,出则同舆,坐则同席,非常礼遇。
所以曹操厚待刘备是另有目的。当然,刘备不甘心屈居人下,后来还是找机会重新回了徐州。
而关羽不同,曹操对关羽是真心喜欢,所以才厚待关羽,想招揽关羽之心。
刘备卷入衣带诏事件以后,曹操东征徐州,将刘备击败,还俘获了他的妻小和关羽。曹操对关羽很喜欢,一得到关羽就封他为偏将军。这个职务还超过了带兵归降的张辽,甚至跟着曹操多年的于禁、乐进等人的职务也不如关羽。
而且在此后关羽表明心迹,说不会背叛刘备,一旦有了刘备消息以后会再去追随刘备以后,曹操不仅没有生气,还赞叹关羽的气节。曹操可不是一个很大度的人,官渡之战被俘的沮授不肯投降,找机会想逃跑,被曹操发现以后立刻砍了。他能容忍关羽弃自己而去,说明了对关羽的喜爱程度。
所以曹操厚待关羽,是为了把他招揽到自己手下,可以没有成功。
众所周知,刘备出身贫寒,不过他总能抓住人生机遇,这才最终实现地位跃升,并得以建立蜀汉政权。这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汉末魏晋时期,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不过刘备能够成功,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刘备的创业前期,他就到处投奔各路诸侯,希望能有一个安身之地。
有意思的是,刘备和曹操这对敌人,也曾有过一段亲密时光。原来,徐州牧陶谦在病逝之前,将州牧之位让给刘备。在别驾糜竺和北海相孔融的“再三劝说”之下,刘备这才接手徐州,与袁术相持。谁知此时吕布却趁虚而入,将刘备赶出徐州。无处可去的刘备,只好投奔到曹操麾下。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也就是说,曹操对刘备还是很不错的,他见刘备战败,立刻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将军夏侯惇前往沛县支援。后者不敌吕布手下大将高顺,亦是大败而回,还不幸失去了一只眼睛。直到曹操亲征吕布,这才为刘备出了一口恶气,并将其妻子寻回。
说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感到疑惑,曹操当年为什么不趁机杀刘备?他难道不知道养虎为患的道理吗?有的朋友或许会说曹操这时候还没把刘备放在心上,然而根据相关史料,在曹操眼中,刘备还是有着不小的分量的。有一次,曹操还这么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可见在曹操心中,刘备与自己一样,是难得的英雄。所以曹操不杀刘备的第一个原因,便是英雄惜英雄,他对刘备有惺惺相惜之情。以曹操的大气来看,这一点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刘备的名声也是曹操不敢对刘备下杀手的原因。刘备自从进入仕途以来,一直以仁政爱民闻名于世间。这无疑是刘备创业途中的“金字招牌”,也是陶谦愿意出让徐州给刘备的根本原因。后来刘备投靠袁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魏书》也说“绍父子倾心敬重”。由此可见刘备的名气有多么响亮。曹操之前在兖州,便吃过擅杀名士的大亏,因而刘备名气越大,曹操越会拉拢他,以表示自己爱才之美名,压根不敢杀害。“(曹操)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