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马林与杜松及时地会兵一处,与后金军野战会出现什么结果

时间: 2022-10-04 22:01: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如果马林与杜松及时地会兵一处,与后金军野战会出现什么结果

萨尔浒大战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决定起兵征伐明朝。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进攻抚顺。他先写信给抚顺明军守将,劝他投降。守将李永芳一看后金军来势凶猛,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后金军俘获了人口、牲畜三十万。明朝的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也被后金军在半路上打垮。努尔哈赤命令毁了抚顺城,带着大批战利品回到赫图阿拉。

消息传到北京,明神宗大怒,决定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后金。杨镐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兵遣将,才集中了十万人马。公元1619年,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音tǐng)。为了扩大声势,号称四十七万。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全局。

那时候,后金八旗军兵力,合起来不过六万多。一些后金将士得到情报,不免有点害怕,来找努尔哈赤,要他拿主意。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别怕,管他几路来,我就是一路去。

经过侦察,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是明军主力,已经从抚顺出发打了过来,他就集中兵力,先对付杜松。

杜松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从抚顺出发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杜松想抢头功,不管气候恶劣,急急忙忙冒雪行军。他先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接着分兵两路,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后,金的界藩城(今新宾西北)。

努尔哈赤一看杜松分散兵力,心里暗暗高兴,集中八旗的兵力,一口气攻下萨尔浒明军大营,截断了杜松后路。接着,又急行军援救界藩。正在攻打界藩的明军,听到后路被抄,军心动摇。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地压下来,把杜松军杀得七零八落。努尔哈赤率领大军赶到,把明军团团围住。杜松左右冲杀想要突围,突然一箭飞来,正射中他的头部,杜松从马上栽下来死去。部下明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路人马先覆灭了。

北路的马林从开原(今辽宁开原)出兵,刚刚到离开萨尔浒四十里的地方,得到杜松兵败的消息,吓得急忙转攻为守,就地依山,扎下营垒,挖了三层壕沟,准备防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力从界藩马不停蹄地赶来,攻破明军营垒。马林没命地逃奔,才回到开原,第二路明军又被打散了。

坐镜沈阳的杨镐,正在等待各路明军的捷报,哪想到一连两天接到的竟是两路人马覆灭的坏消息,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他这才知道努尔哈赤厉害,连忙派快马传令另外两路明军立刻停止进军。

中路右翼的辽东总兵李如柏本来胆小,行动也特别迟缓,接到杨镐命令,急忙撤退。山上巡逻的二十来名后金哨兵远远望见明军撤退,大声鼓噪,明军兵士以为后面有大批追兵,争先恐后地逃跑,自相践踏,也死了不少。

剩下的一路是南路军刘铤。杨镐发出停止进军命令的时候,刘铤军已经深入到后金军阵地,各路明军失败的情况,他一点也不知道。刘铤是明军中出名的猛将,他使用一把一百二十斤的大刀,运转如飞,外号叫“刘大刀”。刘铤军军令严明,武器火药也多。进入后金阵地以后,连破几个营寨。

努尔哈赤知道刘铤骁勇,不能光靠拼硬仗。他选了一个投降过来的明兵,叫他冒充杜松部下,送信给刘铤,说杜松军已经到赫图阿拉城下,只等刘铤军去会师攻城。

刘铤没接到杨镐命令,不知道杜松军已经覆灭,信以为真,他怕让杜松独得头功,下令火速进军。这一带道路险狭,兵马不能够并列,只好改为单列进军。刘铤带兵走了一阵,忽然杀声四起,漫山遍谷都是后金伏兵,向明军杀来。刘铤正在着急,努尔哈赤又派一支后金兵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帜,装扮成杜松军前来接应。刘铤毫不怀疑,把人马带进假明军的包围圈里。后金军里应外合,四面夹击,明军阵势大乱。刘铤虽然勇敢,挥舞大刀,杀退了一些后金兵,但是毕竟寡不敌众,他左右两臂都受了重伤,终于倒下。

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五天时间,杨镐率领的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官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进逼,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又率领八旗大军,接连攻占了辽东重要据点沈阳和辽阳。

公元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迁到沈阳,把沈阳称为盛京。打那以后,后金就成了明朝最大的威胁。
萨尔浒战役是集中使用兵力、选择有利的战场和战机,连续作战、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在战略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在战斗中,充分显示了努尔哈赤机动灵活的指挥才能和后金将士的勇猛战斗作风,在五天之内,在三个地点进行了三次大战,战斗前部署周密,战斗中勇敢顽强,战斗结束后迅速脱离战场,立即投入新的战斗。结果,后金大胜,明军惨败。这次战斗对双方都是十分关键的一仗,从此,明朝的力量大衰,它阻碍女真各部统一发展的政策彻底失败,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后金的力量大增,它的政治野心和掠夺财富的欲望随之增长,由防御转入了进攻。

从电影《绣春刀2》,看萨尔浒之战

电影《绣春刀2》,开篇短短几分钟拍到了萨尔浒之战。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主要为了看这短短的几分钟。这是历史教科书从来不提的事情。

这是晚明的悲歌!

万历四十七年,既公元1619年,三月,明军在辽东和后金进行了一次军事较量,兵员占优势的明军惨败。此后后金在白山黑水间迅速崛起壮大。萨尔浒之战是大明王朝灭亡的开始。万历帝在位,此战败北,所以后世史学家言“明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第二年,身体健康状况非常不乐观的万历帝终于驾崩,结束了他47年的帝王生涯。

萨尔浒之战对大明,对万历都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话说当年朱麻子立国时吊打四方,威名远扬。麻子后人搞对外政策延续了麻子的风格。就是,大棒加大棒。以为暴力是蛮族唯一听得懂的语言。谁不听话,就在他的头上抡棒子,在他的面前秀肌肉。

这次东北的女贞族不听话了。1616年,努尔哈赤公然起兵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并且主动出击攻打明朝在东北的势力范围。

万历不是怂人,想当年万历三大征全部打赢了,1592年宁夏之战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1592年朝鲜之战击退日本丰成秀吉进攻,1099年播州之战战胜苗疆杨应龙叛乱。

差不多过了二十年又见战事。万历帝果断用兵东北。想要一口气就把努尔哈赤揍翻,完成万历四大征。用大棒把后金打死于摇篮。

很多人说此次战斗明军兵员素质不行,精锐部队忙着镇压农民起义,边军废弛,导致挨打。这样的观点就在鬼扯。民变是天启年间的事情,大规模农民起义则是崇祯年间的事情。萨尔浒之战是万历年间的事情。

此次参与战斗的明军可以说很强的,有五成来自边防重镇,他们是长期和游牧民族厮杀的老兵。另外五成来自内地,其中有两千来自浙江的戚家军余脉,七千是各地土司兵,属于凶狠善战的少数民族联军。此外,还有女贞叶赫部和朝鲜都来助战。

明军主将有两大狠货。山海关总兵杜松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打仗冲在第一线,两个黑臂膀抡起西瓜刀乱砍,人称“杜黑子”。努尔哈赤亲口叫他“杜疯子”。辽阳总兵刘綎,是万历年间武状元,一生平缅寇,平罗雄,平倭寇,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一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马上轮转如飞,世称“刘大刀”,号称“晚明第一猛将”。

由此可见,对后金的态度,明朝准备好了重拳出击一举歼灭。

可是主帅杨镐是一介文官,时任兵部右侍兼辽东经略,就是国防部副部长兼东北军区总司令。说杨司令不懂军事嘛,他又几次三番上过战场,干过取敌方上将首级这种牛逼哄哄的事情,也干过瞒报败讯,谎报军功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说他懂军事嘛,给他统兵水平打个分数,只能打60分而已。他是战场上的菜鸟,官场上的老油条。

杨镐这样的人物能全面主持辽东军事,和当时朝中的派系有关。杨司令和当朝主政的清流派关系极好。他也被认为是懂军事的书生,极受推崇。

几百年来,杨镐被骂惨了。无非指责他分散了兵力,被各个击破。

明军打仗传统是不分散兵力的,因为对手往往是游牧民族,分散兵力容易在大漠里迷路,遭到袭击会疲于应付。

杨镐制定的策略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分散兵力各处出击,叫分兵合击。从理论上看很可行。

马林指挥北路军从三岔儿堡进发,杜松指挥西路军走抚顺大路,李如柏指挥南路军从鸦虎关突袭,刘綎指挥东路军从宽甸口突袭。

四条道是建州女贞商队到边境贸易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只有这四条大道通往后金的地盘。明军从这四路齐头并进,一则可以很快杀到后金的营帐前,欲速战速决,东北寒冷,且大明朝此时国库空虚,后勤难以保障,无法进行持久战。其中李如柏进攻的南路离赫图阿拉距离最短。二则四路大军堵死后金通往内地的道路,防备敌人战败后向大明边关逃窜,袭扰边境。

四路兵马,两两会和,能步步为营则步步为营,能奇袭则奇袭。总之要把努尔哈赤压制在老巢进行轮番狂扁。

目标就是直接冲着赫图阿拉而去,打下这里极具战略意义,后金没有战略纵深,且都城周边部落均是大明朝的爪牙,没有多少战略回旋之余地,只能逃向长白山老林,天寒地冻,不被官军灭也被老天爷灭。

杨司令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想当年,他就跟着董一元董大元帅干过一回,在雪夜翻越墨山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

如今也下着雪,奇迹一定会重演的!杨司令的战略部署很像三国时期蜀国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设想诸葛亮大军出斜谷,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两军会合潼关,再问鼎中原。

再加上内阁首辅方从哲不断催促进攻。方大人自从当了这个光杆首辅,没错,当时空缺严重,内阁就他一人。他当了这个光杆首辅不断遭受非议。他急需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给自己增添光彩。

明军就大张旗鼓杀向赫图阿拉,号称有四十万,这完全是吹牛逼,哪有这么多兵马,黄仁宇考证明军有十万人左右。对方努尔哈赤也在吹牛,说自己有十万人,实际上只有六万。

西路杜松的军队最早出现在浑河,可是此地静悄悄,约定好在此会合的北路马林军却没有到达,当时马林这支部队还在路上呢。

是进还是等?分兵合击的意思是先分后合,按照战略部署要在此地等北路军抵达后再行动。可是杜黑子这暴脾气上来怎么等得了,抡起两条黑胳膊耍起西瓜刀直接带着人马过河了,火急火燎地杀过去,把明军的炮兵部队留在了对岸。原本就是孤军,孤军又被一分为二。对岸还是静悄悄,迎接杜松的是大雾,雾里藏着努尔哈赤的精锐的骑兵部队。老努不是宋襄公,等雾散了再打,也不是日本武士自报姓名后再打,而是依靠大雾的掩护突然杀出,杀得杜松内裤都没了。对岸的明军炮兵被另一支敌方的侧翼部队给切菜一样给切了。首战猛将杜松战死,西路军全军覆没。

努尔哈赤乐开了花,叫你分兵合击,我在自家地盘神出鬼没打游击。接着后金集中优势兵力毫不费劲吃了紧接着杀到的马林部。马林在少数亲兵的护卫下逃离战场。

明军西北两路军事行动彻底失败。东方战场,后金500骑兵,在刘綎面前虚晃一下就逃走,不熟悉地形的刘綎部一路追杀一路扑空,后金成功牵制住了这路明军,其实此时努尔哈赤正在和杜松厮杀,后方空虚,假如刘綎加快速度行军能直捣赫图阿拉,再反过来把努尔哈赤给包饺子。可惜东路军被后金区区两个连的兵力就给迷惑住了在原地徘徊到处寻找敌人。

坐镇大本营的杨司令得知有两路人马战败,完全没了主意,杨镐这个人,构想很好,可是敌人偏偏不按照他的构想来,当敌人的行动超出他的理解范围后他就懵逼了。而且竟然没有预备役部队去策应,完全不是一个司令员的做派。他发出两支另箭,让另外两路人马赶紧撤军。

后金方面俘获了送给刘綎的令箭,就扮人假传军令,说杜松打到了赫图阿拉。刘綎一听就急了,呀呀呀呀呀呀!尼玛老子才是大明第一猛将,你滴快给老子指路,老子要先破城。打下赫图阿拉,老子就是英雄。以后北京城戏台上唱的不是关老爷,而是我刘老爷。

于是刘綎部抛弃了辎重,轻装急着冒进,跟着这个奸细钻进了努尔哈赤设好的口袋。时值大风天气,史书记载,风雨吹进明军阵营,明军那些逆天的火器装备全部失灵,在加上垫后的朝鲜兵哗变,明军在离赫图阿拉六十公里处遭到了后金军队的毁灭性打击,明军士兵要么战死要么被朝鲜兵捆了邀功。猛人刘綎也阵亡。

后面的李如柏部听到这么能打的杜松、刘綎都挂了,立马吓尿撤退…

萨尔浒之战决定了明清两国未来国运。

此战明军惨败,归纳原因,国力下降是最大的原因,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那么就说主要原因是明军的肉搏能力已经大幅下降,过于倚靠火器,靠城墙大炮战术明军还是很能打的,如果出去野战争锋就不行了。当主动出击遇到人强马壮,强弓硬弩的后金满族兵,带着大炮等重装备的明军不仅机动性大打折扣,而且在长于肉搏步战的满族兵面前,只能被各种猪突。

还有,明军开战前连军饷都没发,以当时的情况国库也确实发不出来,赢了自然也没啥经济上的奖励,而后金军呢,一但赢了,就可以抢钱抢粮抢地盘抢女人。

经典故事:萨尔浒大战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决定起兵征伐明朝。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进攻抚顺。他先写信给抚顺明军守将,劝他投降。守将李永芳一看后金军来势凶猛,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后金军俘获了人口、牲畜三十万。明朝的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也被后金军在半路上打垮。努尔哈赤命令毁了抚顺城,带着大批战利品回到赫图阿拉。

消息传到北京,明神宗大怒,决定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后金。杨镐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兵遣将,才集中了十万人马。公元1619年,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音tǐng)。为了扩大声势,号称四十七万。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全局。

那时候,后金八旗军兵力,合起来不过六万多。一些后金将士得到情报,不免有点害怕,来找努尔哈赤,要他拿主意。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别怕,管他几路来,我就是一路去。

经过侦察,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是明军主力,已经从抚顺出发打了过来,他就集中兵力,先对付杜松。

杜松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从抚顺出发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杜松想抢头功,不管气候恶劣,急急忙忙冒雪行军。他先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接着分兵两路,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后,金的界藩城(今新宾西北)。

努尔哈赤一看杜松分散兵力,心里暗暗高兴,集中八旗的兵力,一口气攻下萨尔浒明军大营,截断了杜松后路。接着,又急行军援救界藩。正在攻打界藩的明军,听到后路被抄,军心动摇。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地压下来,把杜松军杀得七零八落。努尔哈赤率领大军赶到,把明军团团围住。杜松左右冲杀想要突围,突然一箭飞来,正射中他的头部,杜松从马上栽下来死去。部下明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路人马先覆灭了。

北路的马林从开原(今辽宁开原)出兵,刚刚到离开萨尔浒四十里的地方,得到杜松兵败的消息,吓得急忙转攻为守,就地依山,扎下营垒,挖了三层壕沟,准备防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力从界藩马不停蹄地赶来,攻破明军营垒。马林没命地逃奔,才回到开原,第二路明军又被打散了。

坐镜沈阳的杨镐,正在等待各路明军的捷报,哪想到一连两天接到的竟是两路人马覆灭的坏消息,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他这才知道努尔哈赤厉害,连忙派快马传令另外两路明军立刻停止进军。

中路右翼的'辽东总兵李如柏本来胆小,行动也特别迟缓,接到杨镐命令,急忙撤退。山上巡逻的二十来名后金哨兵远远望见明军撤退,大声鼓噪,明军兵士以为后面有大批追兵,争先恐后地逃跑,自相践踏,也死了不少。

剩下的一路是南路军刘铤。杨镐发出停止进军命令的时候,刘铤军已经深入到后金军阵地,各路明军失败的情况,他一点也不知道。刘铤是明军中出名的猛将,他使用一把一百二十斤的大刀,运转如飞,外号叫“刘大刀”。刘铤军军令严明,武器火药也多。进入后金阵地以后,连破几个营寨。

努尔哈赤知道刘铤骁勇,不能光靠拼硬仗。他选了一个投降过来的明兵,叫他冒充杜松部下,送信给刘铤,说杜松军已经到赫图阿拉城下,只等刘铤军去会师攻城。

刘铤没接到杨镐命令,不知道杜松军已经覆灭,信以为真,他怕让杜松独得头功,下令火速进军。这一带道路险狭,兵马不能够并列,只好改为单列进军。刘铤带兵走了一阵,忽然杀声四起,漫山遍谷都是后金伏兵,向明军杀来。刘铤正在着急,努尔哈赤又派一支后金兵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帜,装扮成杜松军前来接应。刘铤毫不怀疑,把人马带进假明军的包围圈里。后金军里应外合,四面夹击,明军阵势大乱。刘铤虽然勇敢,挥舞大刀,杀退了一些后金兵,但是毕竟寡不敌众,他左右两臂都受了重伤,终于倒下。

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五天时间,杨镐率领的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官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进逼,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又率领八旗大军,接连攻占了辽东重要据点沈阳和辽阳。

公元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迁到沈阳,把沈阳称为盛京。打那以后,后金就成了明朝最大的威胁。
文章标题: 如果马林与杜松及时地会兵一处,与后金军野战会出现什么结果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1974.html

[如果马林与杜松及时地会兵一处,与后金军野战会出现什么结果]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