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金元南宋之际,浙江是否多次发生人口灭绝

时间: 2022-09-30 12:00:0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金元南宋之际,浙江是否多次发生人口灭绝

金元之时,为何南地汉人的地位如此低下?

南地汉人与北地汉人有什么样的区别导致待遇不同?

金元之时,北方游牧民族又逐渐兴起,开始大批南下,侵占汉人土地,奴役汉人,甚至还将当时的人们分为数个等级来展现本民族的高贵与汉民族的地下,特别是南地汉人的地位最为低下,金元之时,为何南地汉人的地位如此低下?

成吉思汗雕像

而南人则是在南方的汉族人,他们一起跟着南宋政权抵抗金以及蒙古人的入侵,给他们的入侵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与困扰,因此他们(特别是蒙古)在攻下南方地区后,将他们划成最低等级的民族行列,甚至比北方的汉人地位还低,统一称为“南人”,列于四个等级的最后一个等级,蒙古人和色目人杀死南人以及汉人是不用偿命的,可见南人当时地位之低下。







忽必烈蜡像

而南人则是在南方的汉族人,他们一起跟着南宋政权抵抗金以及蒙古人的入侵,给他们的入侵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与困扰,因此他们(特别是蒙古)在攻下南方地区后,将他们划成最低等级的民族行列,甚至比北方的汉人地位还低,统一称为“南人”,列于四个等级的最后一个等级,蒙古人和色目人杀死南人以及汉人是不用偿命的,可见南人当时地位之低下。







女真族士兵

而南人则是在南方的汉族人,他们一起跟着南宋政权抵抗金以及蒙古人的入侵,给他们的入侵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与困扰,因此他们(特别是蒙古)在攻下南方地区后,将他们划成最低等级的民族行列,甚至比北方的汉人地位还低,统一称为“南人”,列于四个等级的最后一个等级,蒙古人和色目人杀死南人以及汉人是不用偿命的,可见南人当时地位之低下。







金元时期,统治阶级是北方游牧民族。而北方汉人,与统治阶级习俗有些像,还有些进行民族融合,他们对北方汉人,有些认同。而南方汉人,无论从地域,风俗习惯,血统方面,都与统治阶级相去甚远,所以造成南地汉人地位如此底下。
因为北宋就是金破的,南宋说难听点就是逃走苟活下来的,所以金看不起南宋的汉人。
北宋建国就以收复幽云十二州为目标,可惜求之不得,战又必败。那里有许多汉族人,由于长期被异族统治,已经从思想上得到了接纳。而南宋地区是最后被灭国,当然有别于北地汉人。
这个是官方有意为之。

求宋末以及元朝中期人口

宋末人口约3500万,元中期有1亿。

1、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5,696,989户. ,男口13,026,532。估计实际人口大约3500万。

根据《元史》,1290年南方人口有1184万户,很明显在1264年的人口肯定不只569万户,因为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中间还一直有战争,人口不可能增长这么多,根据《宋史》记载,宋理宗统治期间横征暴敛,导致大量人口为逃避苛捐而成为逃户。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和吴松弟《南宋人口变化原因及其分析》,1234-1279年长达45年的蒙宋战争造成的南宋人口损失大约为1500万。

2、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无户口数据记载,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观点,1300年元朝实际人口有大约100,000,000人(1亿)。

虽然有元一代,元帝国最高统治阶层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连绵不断,但是元代中后期,从1294年成宗即位到惠宗(顺帝)至正初年,基本上还是处在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时期。参照《元史》本纪,从至大三年(1310年)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这四十一年间很多地区有关户口的零星记录,均比《元史·地理志》所记载的数据有明显的增长。

扩展资料

元朝人口变化:

蒙古人对抵抗的中原人口实行屠杀政策。据历史资料显示,元朝初年蒙古兵南下时,中国丧失了大约7000多万人口。这些人口几乎都是在蒙古族入侵时死于非命。抵抗蒙古最激烈的一个地方就是四川。有学者考察到,四川被蒙古屠杀后,人口由一千三百万减少到六十万,非常地残忍。

北方地区有百分之九十的汉族平民也惨遭种族灭绝,汉族反抗蒙古族的战争旷日持久,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战争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死亡的人数都数不清楚。国内的战争平息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出海讨伐日本,东南亚诸国,但是屡遭失利。

元朝时期,疾病肆虐,使得人口死亡很严重。历史学家曹树基指出蒙古人从北方草原带来的鼠疫,导致了中国内地人口的巨大损失,四川、两广地区病死许多人。在江南地区,瘟疫大范围流行,引起了大量死亡。江南曾多次发生瘟疫,有发生在1308年的,1333年的、1360年的、1362年的这样几次。

元朝时期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民不聊生。黄河地区频繁发生前所未有的水灾和干旱,导致了频繁的饥荒,大量人民饿死,为了拯救灾民,王朝对灾民进行大量救灾援助,而这导致了元朝财政和经济的破产,对于人口变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为了躲避战乱,南方的人都向南洋地区迁徙。这样元朝的人口流失就更加严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口史

南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年),七千六百八十一万人。元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五千八百八十三万人。

南宋初 5650万
金初 2830万
南宋嘉定年间 8060万
金泰和年间 5600万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7500万
元至顺元年(1330年) 8500万

资料

现在历史教科书上写的是
从西汉平帝二年(公元二年)到东汉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人口从五千九百五十九万人,下降到五千六百四十九万人。从隋大业三年(公元六○七年)到唐天宝十四年(公元七四○年),人口从四千六百○一万人,上升到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人。南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年),七千六百八十一万人。元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五千八百八十三万人。明洪武二十六年(一三九三年),六千零五十四万人。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六千零六十九万人。清代以前的一千六百年间,中国的人口数字一直在三至七千多万人的水平线上徘徊。强盛时代的汉朝,一百五十余年里甚至出现负增长。隋至盛唐的一百三十余年,人口也只增长了百分之十五。清朝入关四十年后,即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中国人口突破一亿大关,达一亿零一百七十一万人。又过了一百一十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还多,达二亿九千七百万人,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一百九十二。清朝结束时的一九一二年,中国人口达四亿○五百八十一万人。这个数字即使保留到二十世纪末,也仍然可以使中国无愧于世界超级人口大国的称号。当然,历史发展的天平已经倾斜,巨大的人口数字不再只是一种荣耀而日益成为沉重负担,那是另外一个议题。中华民族跃升为世界上最大、任何国际势力都不容小觑的族群,清朝的功绩是直接和不可磨灭的,远非汉、唐能与之比肩。

参考资料:根据《中国人口报》
战国 4500万
秦 4000万
西汉初年 1500万
西汉元始二年(2年) 6300万
东汉初年 2700万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 6500万
魏黄初元年(220年) 2200万
魏灭蜀前 3000万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3500万
东晋 1600万
刘宋 2000万
萧梁 2100万
北魏 3000万
陈 1500万
隋大业五年(609年) 5800万
唐武德五年(622年) 2500万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8500万
唐开成、会昌年间 6000万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3000万
北宋崇宁、大观年间 12600万
辽乾统年间 900万
西夏贞观年间 300万
南宋初 5650万
金初 2830万
南宋嘉定年间 8060万
金泰和年间 5600万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7500万
元至顺元年(1330年) 8500万
明洪武三年(1370年) 6000万
明崇祯年间 20000万
清康熙年间 16000万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31150万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38310万
清咸丰元年(1851年) 43610万
清光绪六年(1880年) 36450万
清宣统二年(1910年) 43600万

注:
未标年号者为估计数
更多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97322.htm
宋宣和三年(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人口仅剩887万。损失率高达91%。   
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杀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灭西夏,屠八十余万人。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忽必烈屠杀了中国1800万人,中国北方地区有90%的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大军屠杀前,估计有1300万—2000万人,屠杀后竟然仅剩下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军队的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人在中国境内实施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纪录,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85年版。   
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如果杀死蒙古人要偿命,杀回回罚银80两,杀汉人则只需罚交一头毛驴的价钱。汉人娶新媳妇,头一夜一定要让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也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宋,金,辽,西夏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先后排序: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辽朝(916年-1125年),西夏(1038年-1227年),金朝(1115年-1234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金朝,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主张中华一统,民族平等,不分夷夏。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


扩展资料

金太祖建国后以辽五京为目标兵分两路展开金灭辽之战。1116年五月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战事期间北宋陆续派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朝。

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拥立耶律淳于南京析津府,即北辽。北宋也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攻打辽南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亡,至此辽五京均被金军攻下。

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部分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堆空城。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即金太宗。

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4年正月,金太宗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亡。而耶律大石率军西行,于西域建立西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1 辽先建立,然后北宋建立,二者并立,再然后是西夏和金的建立,现在是四者并立;
2 金联合北宋灭了辽,然后金又马上灭了北宋,北宋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此时金,南宋,西夏并立;
3 然后元建立,成吉思汗和他的后继者先灭金,然后灭西夏,最后灭南宋,统一中国.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北宋(被南宋取代)、辽(被金灭)、西夏(被元灭)、金、(被元灭)南宋(被元灭)、元
辽 907-1125
宋 北 宋 960-1127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中国古代史上三次人口迁移是哪三次?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靖康之难的战争影响

1、意识形态变化

中国妇女的节烈论,从靖康之变开始被宋代道学家所注重。因为北宋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这个耻辱使道学家们舍弃了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转而大力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由于当时的环境,这种观念也逐渐被士大夫们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际,女性殉节的贞节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与贞节之间,女性们只能选择后者。

2、北方地区破坏

靖康之变,金兵大举南下侵宋,北宋灭亡;取而代之的南宋,其统治范围狭小,仅仅只是秦岭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区,国土面积只是北宋的三分之二。南宋偏安东南,完全丢失传统农耕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田赋收入大幅度减少,财政开始倚重非农产业。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走西口(山西省居民迁到今内蒙古西部)、闯关东(山东省河北省居民迁到东北地区)、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第一次在两晋之际,先是西晋内部发生八王之乱(公元290年-公元306年),统治受到严重削弱。然后西部和北部各游牧民族恰逢严寒气候,水草难继,生活困难。所以游牧民族大规模迁向中原,就是旧史书中所说的“五胡乱华”。这又导致中原地区原住民南迁,大规模进入江南地区。
第二次在唐朝安史之乱后(755-763).安禄山、史思明的部队作战很勇猛,对待老百姓更生猛。以洛阳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遭到大规模破坏。这又促使中原住民大规模南迁。
第三次则是两宋之际。因为北方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接连崛起,如萧峰所属的契丹族和完颜阿骨打所属的女真族,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属的蒙古族,还有天龙八部里提到的设置了“一品堂”的西夏所属的党项族,因此,北部边界和西北边境战火纷扰,导致北宋政权最终亡在女真人的铁蹄下。中原人口再一次大规模南迁。
上述三次,都是因为北方或西北部游牧民族南下造成的影响。因为游牧民族凭借武力优势,靠大规模劫掠为生,不事农业生产。这对农耕住民造成很大的破坏。这样游牧民族南下后的初期,总是会引发大规模的居民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我国汉政权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驱逐后,引发了欧亚大草原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这是近代西方大规模殖民之前最大的民族迁徙活动,并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但是一段时期后,游牧民族的政权会逐渐接受中原地区的统治策略和方法,也就逐渐稳定下来。比如清朝的满族。

从汉到南宋中国人口的发展情况

从汉到南宋中国人口的发展情况
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当时的人口约有6000万

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
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
文章标题: 金元南宋之际,浙江是否多次发生人口灭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1541.html

[金元南宋之际,浙江是否多次发生人口灭绝]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