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州桥遗址重见天日,考古现场以及周边环境怎么样

时间: 2022-09-28 13:01: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州桥遗址重见天日,考古现场以及周边环境怎么样

汴梁八景的州桥明月

州桥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内横跨汴河、贯通皇城的一座石桥,遗址在今开封市中山路中段,大纸坊街东口至小纸坊街东口之间,明朝末年因水患桥被淤埋在现地平面以下6米处左右。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榫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可见州桥是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石平桥,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笙歌连成一片。站在桥头南望朱雀门,北望皇宫宣德楼,中间是天街。《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州桥也是当时汴河上13座桥中最壮观的一座。每当月明之夜,“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桥观月的人群,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人们俯瞰河面,银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誉为“州桥明月”。

东京梦华录和东京梦华录注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东京梦华录》凡十卷,约三万言,作者为孟元老,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一一○二~一一二五)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东京梦华录》的标点本。梦华录序 卷第一 东都外城 旧京城 河道 大内 内诸司 外诸司 卷第二 御街 宣德楼前省府宫宇 朱雀门外街巷 州桥夜市 东角楼街巷 潘楼东街巷 酒楼 饮食果子 卷第三 马行街北诸医铺 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 大内前州桥东街巷 相国寺内万姓交易 寺东门街巷 上清宫 马行街铺席 般载杂卖 都市钱陌 雇觅人力 防火 天晓诸人人市 诸色杂卖 卷第四 军头司 皇太子纳妃 公主出降 皇后出乘舆 杂赁 修整杂货及斋僧请道 筵会假赁 会仙酒楼 食店 肉行 饼店 鱼行 卷第五 民俗 京瓦伎艺 娶妇 育子 卷第六 正月 元旦朝会 立春 元宵 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 十五日驾诣上清官 十六日 收灯都人出城探春 卷第七 清明节 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 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 驾幸琼林苑 驾幸宝津楼宴殿 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驾幸射殿射弓 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 驾回仪卫 卷第八 四月八日 端午 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是月巷陌杂卖 七夕 中元节 立秋 秋社 中秋 重阳 卷第九 十月一日 天宁节 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立冬 卷第十 冬至 大礼预教车象 车驾宿大庆殿 驾行仪卫 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驾诣青城斋宫 驾诣郊坛行礼 郊毕驾回 下赦 驾还择日诣诸宫行谢 十二月 除夕 附录:《东京梦华录》序跋 内容 宋徽宗后期,社会经济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长足发展,进入了空前的繁荣。这种繁荣在东京开封表现得最为明显,开封在唐末称汴州,是五代梁、晋、汉、周的都城。北宋统一,仍建都于此,也称为汴京或东京。东西穿城而过的汴河东流之泗州(今江苏盱眙),汇入淮河,是开封赖以建都的生命线,也是东南物资漕运东京的大动脉。由于汴河沿线往来舟船、客商络绎不绝,临河自然形成为数众多的交易场所,称为“河市”,最繁华的河市应属东京河段。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一一○二~一一二五)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孟元老的自序追述了当年的繁胜:“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第一卷中大宋都城描述,据说可以边读边用笔画,读完后整个京城平面图也就画下来了。开封有宫、里、外三道城墙,把这个城市化为若干区域。宫城即皇城,宫城周长五里,南面三门,东、西、北三面各仅一门,东西门之间有一横街,街南为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街北为皇帝居住生活区。由于宫城原来规模较小,宋徽宗时在宫城外北部营建延福新宫,实为宫城的延伸和扩大。里城,又名旧城,即唐代汴州旧城,周长二十里,除东面两门外,其余三面各三门。外城,改筑后周长五十里,城高四丈,城楼建筑宏伟壮丽。城外有护城濠,名叫护龙河,比汴河宽三倍。外城南面三门,东面两门,北面四门,西面三门,另有水门多座。 北宋汴京商业手工业中,有各种不同的行业,见于《东京梦华录》卷二、卷三、卷四的就有:姜行、纱行、牛行、马行、果子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猪行、北猪行、大货行、小货行、布行、邸店、堆垛场、酒楼、食店、茶坊、酒店、客店、瓠羹店、馒头店、面店、煎饼店、瓦子、妓院、杂物铺、药铺、金银铺、彩帛铺、染店、珠子铺、香药铺、靴店等三十多“行”。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三十多种。孟元老所提到的这些行业不免挂一漏万,并不全面。 《东京梦华录》一书共提到的一百多家店铺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就占有半数以上。城中有“白?楼”(后改为“丰乐楼”)、“潘楼”、“欣乐楼”(即“任店”)、“遇仙正店”、“中山正店”、“高阳正店”、“清风楼”、“长庆楼”、“八仙楼”、“班楼”、“张八家园宅正店”、“王家正店”、“李七家正店”、“仁和正店”、“会仙楼正店”等大型高级酒楼“七十二户”。其中如著名的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条不完全的统计,就有:乳炊羊●、羊闹厅、羊角●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还元腰子、烧臆子,莲花鸭签、酒炙肚胘,入炉羊头签、鸡签、盘兔、炒兔、葱泼兔、假野狐、金丝肚羹、石肚羹、假炙獐、煎鹌子、生炒肺、炒蛤蜊、炒蟹之类不下五、六十种之多。 他记皇城东南界身巷的金银采帛交易说,“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他记东京诸酒店说,“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他记清明出游说,“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他记暮春都市生活的甜美如梦说,“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 据《东京梦华录》载,为满足市民夜生活的延长,商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原先坊市制下长期实行的“夜禁”也自然而然宣布取消,开封城里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各种店铺的夜市直至三更方尽,五更又重新开张;如果热闹去处,更是通晓不绝;而有的茶房每天五更点灯开张,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作者还用大量的笔墨﹐记录了当时东京民间和宫廷的“百艺”﹐并辟《京瓦伎艺》一目﹐详述了勾栏诸棚的盛况﹐及各艺人的专长。该书对宫廷教坊﹑军籍﹑男女乐工﹑骑手﹑球队也作了描绘﹐特别是春日宫廷女子马球队在宝津楼下的献艺﹐还有火药应用于“神鬼”﹑“哑杂剧”中增加效果等﹐给中国“百艺”史上留下了可贵的记录。书中关于诸宫调的渊源﹐诸艺的名称﹐讲史﹑小说的分类等﹐也受到研究中国戏曲﹑小说和杂技史的学者的重视。 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东京梦华录注本书是作为研究北宋汴梁的重要资料而收入《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的。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邓之诚先生的《东京梦华录注》,到目前为止,是这部书唯一的注本,它提供了不少可以和原著相互印证的参考资料,因此,《选刊》决定采用邓注本。在印行前,除对邓注的个别条目作了删除以外,其它皆未改动。 本书北宋梦元老撰。他从靖康丙午南徙居东京二十三年,至淳熙丁未始有刊本。全书对北宋汴梁描述颇为详细,对街道、河道、民俗皆有涉及,是研究城市历史地理必不可少的资料。 目录 出版说明 目录东京梦华录注自序 梦华录序 幽居士东京梦录原目 卷之一 东都外城 东都 城门 新城 南薰门 陈州门 戴楼门 东水门 新郑门 西水门 马面战棚 京城所 旧京城 旧京城 朱雀门 河道 蔡河 汴河 念佛桥 大内 大内 (木义)子 太史局保章正 天章、宝文等阁 枢密院 中书省 门下省 修国史院 东西上阁门 御厨 御药 快行 亲从官 黄院子 泛索 文德殿 诸阁分 内诸司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开封历史文化大观里的歌曲是不是交汴河游

是的,大概
厚重文化传承千年
——开封历史文化大观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刘洋
开封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同一首隽永的诗、一坛陈年的酒、一本经典的书,让人永远都读不完、品不尽、看不够!这里有世界上唯一一条千年来从未变动的城市中轴线,这里有目前我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琉璃砖塔铁塔,这里有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繁塔,这里还有由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构成的世界性大都市北宋东京城的遗址。这是开封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的骄傲。
文化为媒融入“一带一路”
时期,创造了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沉淀、弥漫、氤氲、发酵。
在这座古城里,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品味不尽。走在古城开封,到处是历史,到处是文化。开封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散发着古都的韵味、文化的气息。一个地名、一条街道、一段残垣甚至老街深巷都似乎在向人喁喁诉说着曾经的沧桑。有人说,在开封,随便捡起一块古砖,仔细看看,便能寻找到一段历史;随便捧起一片旧瓦,认真品读,就是半部中原文明印记。
为便于人们对开封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了解和记忆,市委书记吉炳伟取其精华,将其概括为“一条中轴线、两座古塔、三重城池、四水贯都、五大湖泊、六城叠加、七张名片、八朝古都、九个称谓、十种文化”。“一条中轴线”即御街-中山路,“两座古塔”即铁塔、繁塔,“三重城池”即外城、内城、皇城,“四水贯都”即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五大湖泊”即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西北湖,“六城叠加”即魏国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清开封城,“七张名片”即八大古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花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收藏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八朝古都”即夏、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九个称谓”即老丘、启封、大梁、浚仪、开封、汴州、东京、汴京、汴梁,“十种文化”即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9月24日19时左右,一条标题为《看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如何推介开封》的微信,经开封日报微信公众把东京城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皇城周长约2.5公里,内城周长10公里155步,外城25公里165步。不管皇城、内城还是外城都由这御街串着。《东京梦华录》上记载,“坊巷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
两座古塔讲述开封故事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在古城开封,就有两座古塔——铁塔和繁塔,在风雨中屹立千年而不倒,名扬海内外。
位于开封城东北隅的开封铁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原名开宝寺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层,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据铁塔景区主任刘荣介绍,铁塔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是目前我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享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
史书记载,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5月,日本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巍然屹立。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来汴视察黄河时,游览了铁塔,并给予称赞。
“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达繁塔腰。”这是至今仍在开封流传的一句古老民谣。繁塔位于古城开封东南古繁台,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四大皇家寺院之一的天清寺内,故又名天清寺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故俗称“繁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市延庆观繁塔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李曼介绍,繁塔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北宋早期六边形佛塔的典型代表,受它的影响,以繁塔为中心,北宋初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一大批风格相似的佛塔建筑。
繁塔通高36.68米,塔基面积501.6平方米,塔身内外遍嵌造像砖,一砖一像,通身造像组成美丽的纹饰,大小如一,排列有致,与塔身构成统一的整体。繁塔造像艺术极为精美,包括菩萨罗汉、乐伎等近百种,7000余尊,姿态各异,生动形象地显示了宋代艺术家雕刻
三重城池展现古都魅力
北宋时期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光旖旎,城郭气势恢弘。当时的东京城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后人用“汴京富丽天下无”来形容东京城的繁华。北宋东京城不仅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大量的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北宋东京城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墙,形成了层层套叠、壁垒森严的宏大气势。其中,外城周长约50里;内城围绕在皇城四周,周长约20里;皇城居于城市中心,周长约5里。
外城,又称新城、罗城,是东京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由于历代的兵灾水患,昔日巍。
四水贯都与五大湖泊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城市之灵。有水的城市总有别样的韵味,城市有水才会拥有万种风情。“一城宋韵半城水”,我市素以水系发达闻名遐迩,城里有湖有河,市区水域面积达170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1/4。行走在水天一色的包公湖畔,徜徉在能“辨识忠奸”的杨家湖、潘家湖如画的风光之中,很多人的心灵都为“北方水城”的美丽景色所深深震撼。
北宋时期,开封的水系已经形成了网络,被称为“四水贯都”,交通十分发达。这是因为宋政权建立后,尽管当时中原地区比较富庶,但供应京城百万官民所需仅仅依靠一个地区的财力、物力是不行的。当时,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等主要运河水道环绕京畿,辐射四方,以京畿为核心的运河网正是开封都城地位得以保持的最关键外部条件。
维护以京城为中心的运河网使其流贯畅通是北宋王朝的重要工作。汴河不仅是维护宋朝统治的漕运生命线,同时也是其政治生命线。在宋初整治的各条运河中,北通涿郡、南达江淮之转输的汴河担负着大部分漕运任务。它是从开封通往江南地区的主要水上运道,是维系宋朝生存的交通大动脉,因而宋朝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汴河的治理。通过汴河漕运将南方的粮食、丝帛,南海的奇珍异宝,大半个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东京城逐渐成为一个万国咸通的豪华都会。当时,东京的河道日夜舟船如织、商旅不绝,有“八荒争辏,万国咸通”之说。开封当时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数量都超过了隋唐时期的长安与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
如今,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开封不但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园林景观,同时还存在大面积的水域和完整的河道水系,这座“北方水城”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据《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介绍,全市有主要河道122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黄河、涡河、惠济河、贾鲁河、红卫河、小清河等32条。目前,城区主要有黄汴河、东护城河、广济河、 西支河、惠济河、利汴河、东干渠、南干渠。
开封境内有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西北湖五大湖泊,此外还有柳池、黑池、阎家水库等。其中,柳池位于开封城北6公里的柳园口西北部。池南北长、东西窄,呈袋状,面积3.6平方公里,水深2.5米,是开封居民区生活用水主要水源,兼有灌溉、养殖之利。黑池位于开封城偏西北9公里黄河大堤南侧,为黄河决堤冲陷而成,面积2.4平方公里,为市区重要引黄蓄水池,平均年引黄量2.87亿立方米,是供给市区用水的重要水源,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南有水,城北有水,城西有水,城东也有水,无论你是在这座城市的哪一个地方,只要你走几步,一转眼,就可以享受到潋滟的波光。”10月7日,来开封旅游的徐州市民刘靖悦对水城开封赞叹不已。
做好水城大文章
2021年5月4日晚上,开封包公湖西司码头上,华灯齐放,锣鼓喧天,满载的游船推开碧波,在欢呼声中由南向北缓缓驶去,拉开了御河水上旅游项目的序幕。
御河通航正是我市做好“水文章”、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一个缩影。
以前,我市城区各个湖泊互不相连,难以形成连续的城市景观体系。为改变这一状况,市政府确定了“四河”连通“五湖”的宋都水系工程,通过水系将市内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使游客在桨声画舫中游览古城。宋都水系规划工程全长8400米,分三期工程进行建设,全线以反映宋代民俗文化为主题,以水景、绿化和仿宋的景观建筑构成景观主题。
从2002年开始,我市投资兴建宋都水系工程,开通了长1600米的广济河,将龙亭湖与铁塔湖连接起来,称为水系一期工程。另外,还配套整修了600米长的利汴河,使龙亭湖、铁塔湖与城外水系连接起来。
2007年年初,水系二期工程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公益性项目开始实施。水系二期工程投入3含蓄隽永的宋词。人们在这5个景观游园里玩味千年词韵“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回廊仙台、木栈曲桥等美轮美奂的景观中,品味原汁原味的宋词乐舞、豫剧、民乐等汴音宋韵,只见宋风浩荡、宋韵满眼。开封的水,充满了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积淀。
同样在夜晚,古城开封人流如潮,影影绰绰,三五成群的观众有说有笑,步履匆匆,穿过大门,直奔清明上河园内的景龙湖景区……
他们的目的就是一睹大型水上实景剧《大宋·东京梦华》的精彩。
《大宋·东京梦华》以经典宋词和画卷串联,利用景区的亭台楼榭、水系桥廊,再加上远处的宣德殿、宣和殿作为实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典实景剧场。水上景观、人文演出和历史背景,构成对开封古城辉煌历史的追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北宋东京的盛世繁荣。演出既有北宋的繁荣与市井风情,又有万国来朝的盛景和皇家的奢华。一部现代剧,一部王朝兴衰史。浓重的色彩,婉约的景致,浪漫的音律,宏大的场面,极度华丽的视觉场景,让人宛如置身于那个鼎盛王朝,看过演出的人们都会被其气派的场景设置、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历史的质感所感动。
“这是我第三次来看,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今天特意带着我的家人来感受一下古城开封的宋风宋韵。”10月6日晚,来自郑州的游客胡俊凯笑呵呵地说。
而在城区西部,开封西湖数千亩的辽阔水面,既有烟波缥缈的浩荡,又有端庄淑静的婉约。郑开大桥和东京大桥如长虹卧波,连东贯西,横跨在湖面上,蔚为壮观。亲水平台亲切温润,湖中央水草摇曳,水鸟翻飞,妙趣横生。湖边一树树金桂挂金流橙,满树都是金黄色的小花,清香扑鼻,馥郁醉人。
的互动舞台,文史阳光书吧——历史与文化的互动”的项目功能和文化定位。 在开封西湖的附近,龙湖、中意湖、运粮湖、新规划的公园及街头绿地正在加快建设。
六城叠加的世界奇观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龙亭宫,‘宫摞宫’,潘杨湖底几座宫……”一段流传于
1981年,开封园林部门准备在龙亭大殿前的潘湖中间堆筑一个湖心岛。在龙亭湖底清淤过程中,推土机意外地推出了许多残砖碎瓦,后经考古发掘证实,这些残砖碎瓦是明代周王府遗物。据史书记载,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遗址上修建起来的。周王府的下面是什么?真的埋藏着一座千年皇城吗?大规模的宋城考古从此拉开帷幕。
历经20年考古发掘,2002年,我国考古学家宣布,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两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形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大梁城在地下10余米处。
“除了‘城摞城’‘宫摞宫’‘墙摞墙’,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等奇特现象。”刘春迎说,“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御街。现在的中山路和宋都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至今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的南北中轴线没有丝毫变动。”刘春迎说。
随着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这一奇特景观迅速引起轰动。专家、学者认为,“城摞城”奇迹堪比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提升北宋东京城在全国地位和影响力,强化开封市作为宋城的特色,提高开封市在宋文化研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建设项目是推动我市文化强市战略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建设项目。
如今,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它将成为真正展现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窗口。
七张名片展现开封软实力
八朝古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花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收藏文化名优势,更能出成效。
菊花,隽美多姿,傲霜怒放。它是开封的象征,更是开封的骄傲;它播撒着古城的风流与气韵,彰显着古城的品格和文化;它是古城的希望之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时间来到1983年。当年5月27日,文化节。
2021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科学决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确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更好地让开封昔日的盛景重现,我市先后启动城墙修复工程、宋都水系工程、书店街整修和文化提升工程、“城摞城”遗址博物馆工程、鼓楼复建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大宋·东京梦华》等大型演出惊艳了世界。2021年,我市更是举办了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世界各地客家友人与各路媒体齐聚开封。
在七盛角和小宋城,熙熙攘攘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夜色下的七盛角,小桥流水情趣盎然,商铺酒肆林立,处处宋韵彰显。来自河北保定的游客李炎赞叹:“我去过周庄、乌镇,没想到在中原大地竟有这样一处可以让人停下脚步、感受生活的滋味、秀丽优雅的地方,开封人真有福气,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如梦似幻的水波灯影。”
今年3月23日至25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召开的全国爱国卫生工作会议暨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上,已经拥有众多荣誉称号的开封,如今又增添了一顶沉甸甸、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为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谱写了新华章。
如今,手握七张城市名片的开封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全市上下正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砥砺前行。
八朝古都 九个称谓
——开封历史文化大观系列报道之三
记者 王红朝古都”。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都老丘所在地,在今开封东北40 余里。从古文献的记载来看,老丘作为开封的第一次建都则是无可置疑的。开封最早建城距今也不是2700多年,应是4100多年,是我国华夏文明发祥、传承的重要地区之一。

后梁

城池,拓宽道路,疏通排水,种树掘井。956年,又调发开封府及曹、滑、郑等州民工十余万人,取虎牢关质地坚硬的土石为料,筑成周围48里233步的新城——东京外城。其后的北宋王朝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从而使东京城的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周历三帝,前后10年,在开封建中国的对外交通已由汉唐以来的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的海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的发明由此传向世界各地,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气象,跃居那个时期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著名都息、郑、颍、宿等州。截至1234年金朝灭亡,共在开封建都21年。
九个称谓演绎文脉传承
要都城,是当时夏朝的民族、政治、经济中心。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共传14代,先后有17位帝王,历时471年。第7位帝王杼继位5年后,将都城迁到老丘,直到第13位胤时,才迁到西河(今河南安阳)。
夏王朝在老丘定都的时间长达217年,历经槐、芒等7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迁都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前后共迁都9次。但是,老丘却是夏朝众多都城中,历时最长、经历帝王最多的国都。
迁都老丘之后,夏朝继续向东发展,势力更加强大。迁都老丘,使夏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明。继杼之后,夏朝又有7任帝王定都老丘,这里仍然是夏朝活动的中心区域。
夏朝
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文献资料匮乏,加之史料记载中启封与开封之名经常相混用,关于启封一名的来历,除了“启拓封疆”一说,学界亦有不同见解。开封地方史志专家沙旭升指出,《汇考》中记载:“开封者,故宋微子启封地因以为名,汉讳改开封。”微子启始宋国开国远祖,而在启封城开始构筑之时,宋、郑两国已存在姻娅关系,且为友好邻邦,郑庄公此时在故微子启的封地筑城取名“启封”当在情理之中。
大梁
开封市区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文献中叫做大梁。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魏迁都大梁。
浚仪
浚仪由大梁发展而来,因大梁城北的人工沟渠名为浚水或浚仪渠,故称大梁为浚仪。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开封作为败亡国都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浚仪历经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将浚仪改为祥符县为止,共历1234年,因历史较长,故也有把“浚”作为开封代称的。
开封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西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汴州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公元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唐代宗时期,宣武军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是后来开封城之雏形。
东京
五代时期, 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因为地理位置偏东,称之为“东都”或“东京”。开封在历史上首次被称为“东京”,是在937年,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宋代。
北宋定都开封,是经过一番激烈争论的。最终选择了开封,其他因素暂且不论,其中是和汴河等河流方便的漕运以及黄河所带来的丰富的水资源分不开的。北宋时期,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横贯东京城,将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一带的物质源源不断的运抵京都,从而使开封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东京城的繁荣,而没有黄河也就不会有汴河的畅通。
放宽了宵禁,城门关得很晚,开得很早。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设一个军巡铺,铺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维持交通秩序,疏导人流车流;夜间警卫官府商宅,防盗,防火,防止意外事故。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早的巡警了。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都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东京城的繁华盛景和风土人情。
汴京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开封被称为“汴京”。1126年秋天,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侵。西路军攻破太原,乘胜渡河;东路军攻陷真定。两路军围攻开封,闰十一月二十五日,东京城破。金军占领东京达4个月,大肆掳掠后于1127年四月撤兵北去,带走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北宋至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

汴梁
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省下设路,在开封设汴梁路,称为“汴梁”。当时,省会及路治都设在开封。
十种文化名扬天下
—心,曾在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开封,一砖一瓦一木中,俯拾皆是文化的宝藏。在宋韵彰显的千年古城里,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遍地流淌、生生不息,已融入城市的灵魂,成为开封人民的生活态度,也让人们充满了无限向往。
府衙文化:开封有个包青天
“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历史悠久,名扬中外,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许多历史名人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都曾任开封府尹。
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美名传于古今。开封包公祠就是为纪念包拯而建的祠堂。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今天,坐落在包公湖岸边的包公祠,是现代人为纪念包拯而恢复重建的,风存斋堂一座,也就是现存的玉皇阁。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更名为延庆观,其后,该道观又经历多次损毁、
对于开封而言,夜市是其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符号之一。开封夜市历史悠久,宋代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中,就对当时分布在东京城内的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马行街店铺、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市场等有详细记载:“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而在此之前的唐朝却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将坊和市分开,实施封闭式管理。
如今在开封城内,大大小小的夜市有20多家,而规模最大的要数鼓楼夜市。鼓楼夜市小吃品种繁多,知名菜肴、面点、小吃品种800多种,中华名小吃98种,其中第一楼小笼包子、桶子鸡、鲤鱼焙面等10多种小吃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开封传统风味小吃外,开封还有全国各地的名吃特产。鼓楼夜市因其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被国内外百余家媒体广为报道,名噪八方。
菊花文化:开封菊花甲天下
开封种植菊花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宋时期,开封菊花的品种、数量、栽培技艺独领风骚,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菊谱》和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明清以后,开封养菊赏菊之风绵延日盛。
今天,菊花文化在开封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作为全国著名观赏菊种植基地,目前培育有1200多种菊花,菊艺大师占全国总数的25%、菊艺新星占全国总数的36%。开封菊花屡化、旅游、经贸深度融合的节会品牌,成为开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开封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亮丽名片。
书法文化:名家荟萃 人才辈出
法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封书法文化氛围浓厚。1984年,开封成立了书法家协会,先后有120多人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同时,开封其他各类书法团体众多,影响较大的就有20多家。此外,开封的中国翰园碑林,镌刻3800块历代名家书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座书法碑林。2008年,开封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城”。
宫廷文化:六朝皇宫 无尽故事
在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后改称“龙亭”。
,是国家AAAA级景区,建于六朝(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及金朝)皇宫的遗址之上,以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组成,充分显示了北方皇家园林的雄奇。龙亭公园的《九帝迎宾》《王安石变法》《杯酒释兵权》《百戏进皇宫》等具有浓郁宋代宫廷文化特色的节目,使人梦回千年、浮想联翩。
忠烈文化:铁血英雄千古留名
提到开封源远流长的忠烈文化,杨业和岳飞是两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
杨业是北宋抗辽名将,他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事迹被人们铭记,而以他为原型创作的灿若繁星的艺术作品,更是经久不衰。如今,“杨家将”已经成为忠烈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损毁、修复,至民国年间,最终废于日军战火。现在的天波杨府,是人们为纪念杨业、弘扬杨家
折。
但是,艮岳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朵昙花。宋徽宗取天下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南方艳美
祥符调是开封戏曲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作为发源于开封的一个豫剧流派,得名于祥符县,
这个你在下载一个就可以了
建议你下载qq浏览器这个浏览器的话打网页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而且连着打开好几个网页也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还有看视频
也是很流畅的 兼容最新的网页标准支持微信插件 聊天传文件
速度更快 还有就是 支持广告过滤功能让你的浏览器再也不会
收到网页广告的困扰 更有独家的网页版微信

中国建国以来都发掘过哪些古代陵墓

中国建国以来都发掘过哪些古代陵墓rn包括帝王将相的墓地 越详细越好啊 谁能给个完美的答复 谢谢
大葆苔(西)汉墓;老山汉墓;唐乾陵地宫;明十三陵定陵地宫;清东陵裕陵,定东陵
一、城址及相关建筑遗址
分为历代中央政权的都城和离宫遗址、地方民族政权都城遗址、地方城市和军镇遗址三大部分。
(一)历代中央政权的都城和离宫遗址
历代中央政权的都城遗址是所有城址中最受人们关注,也是考察工作做得最充分的部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等书中,已将邺城、鄂城、汉魏洛阳城、隋大兴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辽上京、辽中京、金上京、金中都、元上都、元大都、明北京、明南京、明中都等遗址列为专条或有较集中的叙述,其中除邺城遗址当时仅有少量地面调查材料外,其他城址皆已有较多的调查发掘资料作依据,至少业已明确城址的范围、形制,而绝大多数城址已经查明了它们的城垣、主干道路、宫殿区、居民区和商市之所在,对其城市布局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1986年以来都城遗址考察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在一些基础较好的都城遗址,考察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扩展。对汉魏洛阳城遗址,相继进行了城垣马面遗址、建春门遗址、北魏永宁寺西门遗址、大市遗址的发掘(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和太极殿、金墉城城垣的试掘(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汉魏洛阳故城金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3期。),取得了关于汉魏洛阳城市防御、交通、北魏寺院布局、宫殿建筑的新资料,得知金墉城的3座小城并非同一时期所建,只有丙城是魏晋时期的建筑。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城垣解剖(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故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外郭城和水道勘探,初步掌握了自西周经东周、汉魏,该城由小到大的沿革轨迹;证明北魏确曾在故洛河北岸修筑外郭城,使此城的规模东西、南北都达到了10公里。勘察和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城内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至晋代,宫殿区经历了由相对分散的南北宫制向集中于城区北中部的单一宫制转化;北魏时外郭城的出现,使汉至晋代洛阳城变成了内城,内城之大部为宫城及宗庙、中央衙署所占据,已具有某些如同隋唐皇城那样的性质,郭城则成为主要居民里坊区和工商市场所在地(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在隋大兴唐长安城,这些年又相继发掘了皇城含光门,大明宫含耀门、三清殿、翰林院、朝堂,以及大城内的青龙寺、西明寺部分遗址,并对大明宫含元殿做了整体揭露(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在隋唐洛阳城,相继发掘了郭城永通门(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等:《隋唐洛阳城永通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宫城应天门、乾元门、武则天明堂和皇城右掖门外上阳宫遗址(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唐东都上阳宫园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2期。),勘探、发掘了宫内九洲池遗址和郭城东南隅的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并根据新的发现,对前所发表的宫城及宫侧诸小城的平面布局图提出了若干订正(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通过长安安定坊和洛阳履道坊坊内道路的清理,还明确了当时里坊的基本建筑布局。这些,对于再现隋唐两京的历史风貌,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一些以往尚未充分开展考察的都城遗址,考古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对邺城和北宋东京城遗址的勘察发掘上。对此二城址较大规模的考察同始于80年代。在邺城遗址,迄今已完成对南北二城的城垣、城门、城内主干道路及宫殿区的勘探和重点发掘,据此可知邺北城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2400、南北1700米,四面城垣上勘探确定了6座城门的位置。城区之内,由东垣建春门通往西垣金明门的大道,将整个城区分成南北两大部分:道南为里坊区,道北部分自东至西分为三区,分别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戚里、宫殿区和铜雀园。在铜雀园西侧的大城西垣上,发现了铜雀三台中居南二台的遗迹,展现出有别于秦汉以来都城的一种新的城市布局(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邺南城平面呈竖长方形,南北3460、东西2800米。对南垣正门朱明门的发掘表明,此门为一门三道,门洞建筑同汉唐诸城门一样,采用大过梁式结构,不同的是,门外所筑双阙以短墙与大城垣连为一体(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因地理条件所限,对北宋东京城的勘察难度颇大。现已查明,此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三重城构成。外城范围大于明清开封城,诸城垣夯筑,处于明清开封砖城墙外1.3~2公里处。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7590~7660、东西宽6940~6990米。按《东京梦华录》,四面城垣上应有城门12座、水门6座,现已发现城门10处,门外多有瓮门。内城位于今开封市内,南垣在大南门以北约300米的东西一线,北垣南距龙亭大殿约500米,东、西二城垣叠压在明清开封砖城墙下。平面略呈方形,周长约11.5公里,面积较明清开封城略小。皇城位于内城西北部,即今开封市区之潘、扬湖一带,平面略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周长2500米。东京城内主干道路共4条。其中最主要的街道,北起皇城宣德门,南达外城南薰门,时称御街,实为全城的南北轴线,其位置、走向约与今开封城中的中山路相应。另外3条大道,一条自州桥往西通往外城新郑门,一条由州桥往东通向新宋门,另一条从相国寺往北通向新封邱门。州桥遗址位于今中山路中段,其为横跨汴河而建的南北向砖石结构拱形桥,长17、宽30米,保存基本完好(注:杨育彬等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在东京外城西垣外近300米处,还勘探发现了金明池及其周边的建筑遗迹(注:杨育彬等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关于北宋西京城遗址,在勘察隋唐洛阳城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较重要发现,包括一些不完整的宫殿基址和官府衙署遗址等(注:杨育彬等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邺城和北宋东京城,都是处于我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发生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关键城址,对它们的勘探和发掘,不仅填补了我国都城遗址系列的空缺,而且对都城史研究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此外应该提到的是,北魏前期国都平城和南宋都城临安的考古勘察工作,近年也有重要收获。平城北魏明堂辟雍遗址的发掘(注:刘俊喜等:《平城考古获得新突破——大同发现北魏明堂辟雍遗址》,《中国文物报》1998年1月21日。)和临安郭城南垣及太庙遗址的发现(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都预示着究明其整体布局的那一天将不会距我们太远。

其三,多处著名离宫遗址被发现,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勘察或者清理发掘。迄今所知的此类遗址有唐九成宫、华清宫、玉华宫和翠微宫4处。九成宫系在隋仁寿宫基础上经修缮、增建而成,位于今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平面略呈长方形,有宫墙二重,内垣平直,外垣屈曲而跨谷据岭。外垣之内,以居中主殿为中心,凭山面水建造殿台亭榭数十座。已发掘的数座,规模大小不一,建筑风格各异,近年报道的37号殿址,以其宏伟的规模、独特的建筑结构,赢得各方面的重视(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图版柒,2)。位于陕西临潼的唐华清宫遗址,发掘面积已达6000平方米,清理出7个形制、结构各异的石砌汤池。据考证,其中的5个分别是当年的莲花汤(又称御汤九龙殿)、海棠汤(贵妃汤)、太子汤、星辰汤和尚食汤。各汤池的供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自成一体,彼此互不干扰,并注意避开地面建筑物(注: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玉华宫和翠微宫,俱为唐代皇室的避暑胜地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分别位于陕西铜川和长安县,对它们的了解虽不及前两个离宫遗址清楚,但现已可以初步确认玉华宫建筑群体的中轴线和宫殿建筑范围,并知道南风门、玉华殿、肃成殿的位置(注: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在翠微宫,也发现了当时的一处主体建筑基址和石舍利塔等遗存(注: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
唐太宗,武则天.....

《水浒传》中的大相国寺是现在哪个地方?它真的存在吗?

高僧辈出、名人如流,北宋最大的“万姓交易”圈,黄庭坚、米芾、李清照夫妇都是常客,北宋历代皇帝亲自敕封,盛大节日或庆典的常备场所,但,隔壁就是烟花巷……这便是真实历史上的大相国寺!要比《水浒》小说中描述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热闹百倍!

一、《水浒传》中的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在《水浒传》中着墨不多,但是却是《水浒》中最著名的地方之一,原因是花和尚鲁智深曾在这看过菜园子,还倒拔过垂杨柳。《水浒》中写道:

智深看见东京热闹,市井喧哗,来到城中,陪个小心,问人道:“大祖国寺在何处?”街坊人答道:“前面州桥便是。”智深提了禅杖便走,早来到寺前,入得山门看时,端的好一座大刹。

“端的好一座大刹”这是小说家的概括,其后还有四六骈文,写大相国寺如何威严雄壮,虽然笔法不错,但似乎是天下大宝寺的通笔,远不如真实历史上的大相国寺更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的大相国寺,远比《水浒》中描述的要繁华和知名得多。

而且,鲁智深看管的菜园子,远离大相国寺本部,在酸枣门外,就只相当于大相国寺的一个“分产”。相国寺在北宋时,十分兴盛,确实有很多地产,小说中所描述的,并非虚构,“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可见其鼎盛,而相国寺所收的地租、交易税等,是由官府和寺院两方分成的。

相国寺“家大业大”,俨然是一个“大地主”,和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经济有点类似,而据《水浒》中描写,鲁智深在这里只要每天供应十担蔬菜,其余的都可以给鲁智深私人使用,所以鲁智深在相国寺看菜园子,实在是美差。

二、大相国寺周边是著名的“商业街”

历史上真实的大相国寺,位于东京开封府里城东南方向,是北宋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几乎历代北宋皇帝,都会敕封相国寺,并会在其内举办各种庆典、接待和纪念活动。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是宋太祖当年视察大相国寺时,在佛像前曾询问陪同的和尚,是否需要跪拜,结果那位和尚非常会说话,随口答道:“现在佛不拜过去佛”,从此以后,便成定例。

相国寺周边是非常著名的商业街,而且和它一墙之隔的地方,还是东京有名的“录事巷”与“绣巷”,北宋东京将妓称为“录事”,那么自然而然,“录事巷”是什么,不言而喻,而“绣巷”,相信不用过多解释,也一目了然。所以相国寺周边,“妓馆亦多”,是写实,并非调侃。谁能想到,佛门之地和烟花场所,居然交汇在相国寺的大墙外,两者还能相安无事。

当然,风流韵事在所难免。历代相国寺的住持,都有由皇帝钦定的,称得上是名僧辈出,比如赞宁、宗本等都名重一时,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僧人不守清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有个叫惠明的僧人,十分善于煮肉,甚至连当时的文坛领袖杨亿也时常去打个牙祭;还有个叫澄晖的和尚,娶了一个艳娼,两人双宿双飞,经常饮酒致醉,最后被人调侃,送牌匾“敕赐双飞之寺”,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三、大相国寺里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易圈

另外,相国寺还是著名的交易和文化娱乐场所,据说相国寺的名人书画和书籍,是当时规模最大、最全的,很多文化名人,都喜欢去相国寺的文化交易场所“淘宝”,像黄庭坚、米芾、李清照夫妇等人,都是这里的常客,甚至连高丽使臣,都久闻大名,来了以后,指定去相国寺买书。

据说当年画家米芾,便在相国寺的书画摊上,购到了一幅王维的《雪霁图》真迹,后来被朋友借去看,一借不复返,他也不以为意,继续行走在大相国寺的“文艺圈”中,不时会淘回来一批字画,可见米芾的独到眼光,以及大相国寺周边文化的繁盛。

既然各界名流都会来大相国寺,那么衍生出的故事也多。宋代名臣蔡襄在泉州任官时,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中便有晋江县县令,后来宋英宗即位时,被惩治的那位晋江县令的同胞哥哥,意图陷害,便模仿蔡襄的笔记,写了一封伪造的奏疏,内容是要求仁宗不要立英宗为太子。这人也聪明,他没有把这封奏疏呈上给新皇帝,而是将其扔在了大相国寺的交易圈里,希望借助大相国寺市场效应的传播,闻达天听,以达到陷害的目的,果不其然,很快,这封假奏疏便传到了英宗的桌子上,差点导致蔡襄被杀,还好被宰相韩琦营救,才免去一死。

四、大相国寺的衰亡:繁华落尽后的沧桑

大相国寺及其周边,可以说在整个北宋都是兴盛无比的,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无所不备,其繁华程度,当真是北宋开封城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缩影。但是,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占领了开封,相国寺也逐渐由繁华走向没落,成为了灾民的收容所,饥寒啼哭之人,多达数万,再也没有了一点繁花的影子。

南宋建立后,虽然也仿照相国寺的规制在杭州进行了重建,但是其文化底蕴,却基本全无,昔日的记忆,再不复存。南宋的文人,也只能在回忆中来重温相国寺的繁华梦,孟元老便深深沉湎其中,写下了《相国寺内万姓交易》等文章,并将其定名为《东京梦华录》。

人说,繁华落尽见真淳,但是大相国寺繁华后的衰落,却是无尽的沧桑,它其实可以代表北宋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当北宋王朝繁华无比时,它也繁盛无比,但北宋灭亡后,它也很快便为之崩溃。虽然南宋重新仿制,但却永远找不回当年的繁华了,历史上很多“知名场所”往往如此,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唏嘘。

这个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应该是在当时的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地区,可能没有保存下来这个寺庙,但是这个寺庙也是真实,毕竟他不可能去虚构一个,这种东西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去东京梦华录里面找一下。
水浒传里面的大相国寺是位于现在的开封市,这个大相国寺是真正的存在,现在还存在,可以说这个大相国寺并非子虚乌有。
大相国寺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位于河南开封,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十寺院之一,是开封的著名景观,很多历史名人在此停留过。
真正的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在历史上非常的繁华,而且历任北宋皇帝都曾经在寺内举行过典礼和各种活动,它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但现在只剩下遗址了。
在洛阳,是现在的洛阳白马寺,它是真的存在的,现在还有遗址存在
文章标题: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州桥遗址重见天日,考古现场以及周边环境怎么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1350.html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州桥遗址重见天日,考古现场以及周边环境怎么样]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