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邺城消失的原因

时间: 2022-09-20 22:01: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邺城消失的原因

六朝古都的兴衰史——消失的邺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三国的故事妇孺皆知影响深远,然而三国时期曹操的据点邺城,却渐渐的被大家所遗忘。






漳河畔的邺城



在临漳县,有一条河流分开了河北、河南两省,这条河便是漳河。 历史 上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大都市——邺城,便在漳河北岸的临漳县。


东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在“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后,为了巩固霸业,在漳河边修筑了邺城。春秋战国之时,此地为魏文侯所控制。魏王曹操、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邺城建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曹操与邺城



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为了更好的统治河北的广阔地区,避开天子所在的许昌,将魏国(封国)的都城定在了邺城。



曹操在邺城加紧军事训练,有关他“演兵习武”的地名更是星罗棋布。邺镇西5公里的讲武城村,有讲武城旧址,现残存有部分城墙,相传是曹操训练士兵的地方。邺镇东南8公里的大片低洼地带和邺镇西北俗名黑水坑的地方,相传是曹操训练水军的宣武池旧址。邺镇南5公里的靳彭城村有一棵罕见的三代大古柏,相传曹操曾在此拴过马。







建安文化与邺城三台



曹操营建邺都后,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铜雀台为三台之主台,台高十丈,建有百余间屋,为曹操与文人墨客宴饮赋诗、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台上聚集大批名流美女,笙歌夜舞,繁花似锦。



这里亦是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的 历史 见证。在这里,有诗文典雅的阮禹、书法深妙的邯郸淳、文美词丽的繁钦、才华横溢的蔡文姬、字画绝世的钟繇等,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化,更是在 历史 上代表着文艺繁荣。



此后于铜雀台两边建立的金凤台和冰井台,造型古朴,雕工精细。如今的邺城遗址,铜雀台和冰井台早已难寻踪迹,独留金凤台伫立于此。人们只能通过记载的文字,复原邺城三台的壮美。







关羽斩马尾点曹兵



在金凤台台阶的西侧建有转军洞。转军洞是当年曹操出于战争的需要,以一个军事战略家的眼光在台下修建的,是邺城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这条通道向西一直通到讲武城的兵营,长约6公里,目前转军洞仅存83米。



传说,转军洞建成之后,曹操在邺城举行了一个盛大的阅兵仪式,请当时还羁留在他军中的关羽参与检阅。阅兵开始后,只见曹兵阵容强大,兵马雄壮,行兵布阵非同一般,往来反复,首尾相连,变化无常。关羽虽然身在曹营,但有心摸清曹兵虚实,为日后攻曹做好准备工作。但他点来点去怎么也点不清曹兵数目,于是心生一计,趁曹操不备,用佩剑将一匹马的尾巴削掉一截,做了个记号,后来见这匹断尾马又转两人过来,才弄清了曹操真的有诈,原来在城下建造了暗道。“关羽斩马尾点曹兵”就是由此得来。







邺城的消失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十六国后赵又在此建都。公元577年,北周军队攻破邺城,北齐灭亡。公元580年,尚未登基为帝的杨坚在镇压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时,为防止河北反抗势力死灰复燃,下令将邺城的居民迁至安阳,火烧邺城,一代名都就此成为废墟。


唐代王建诗作:“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漳水已经改道,铜雀已然作古,曾经万众仰观的邺都古城、名流才女,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一抔黄土。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华夏经纬网,《邺城,公元六世纪末忽然消失的古都》

百度百科,邺城遗址

中华五千年 网 ,邺城遗址

百度 时拾史事,《消失的邺城:曹操尽藏天下美女的统治中心》

搜狐 中国国家 历史 ,《邺城是如何在 历史 上销声匿迹的?》

新浪 休闲读品杂志社,《魏国都城的变迁》

邺城为什么会没落?

第一个原因。邺城是平原地区,平原地区随处可建城。局限性较小。

不象山沟里或者关隘里的城,你不在此建城,你就没法防守,或没法住,这种有局限性。

所以,在很多时候,邺城就是政治的牺牲品,被毁多次。

第二个原因,水利,因为京杭运河的修筑,邺城做为中转站的功能失去。不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原因,唐朝以后,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都往南移,所以,南方兴起,北方大多数城市都有没落之势。

第四个原因,后续邺城并不是当做首都或省会来对待。自然发展也不行了。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战争让邺城没落,如隋朝杨坚等
因为现代比起其他城镇,已经并没有打太大的优势了。白话文就是“被淘汰了!”

古代邺城为什么被毁?是什么原因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于邺城旧址置灵芝县。

此时安阳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

春秋时期齐桓公筑邺城,邺是邑名。战国时属魏,有邺令西门豹治邺之故事。依“邺令(邺县令)”一词推断,此时可能已置邺县。今留有西门豹祠在河南省安阳县。

东汉末年袁绍以邺城为根据地,遂成为冀州治。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自封为魏公,定魏国之都于此。曹操因旧城增筑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向南有冰井、铜爵、金虎三台(即铜雀台),遗址位于今临漳县三台村。

曹丕篡汉,迁都洛阳城,邺仍为魏郡郡治,并以“王业之本基”为曹魏五都之一。

西晋沿袭曹魏旧制,后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314年改名临漳县。咸康元年(335年)石季龙徙都之,复改为邺县。

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都曾在此建都。

东魏建立,迁都于此,置司州,改魏郡为魏尹,并于古漳水南岸营建邺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规模大于北城,现其城遗址因漳水改道已在北岸。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荡阴县、安阳县划入邺县。自此安阳县并入邺县直到590年(重置安阳县)共56年时间。

北齐代魏后,仍以此为都,改魏尹为清都尹,倚郭邺、临漳、成安三县。邺城之盛,至此为最。此时的邺城坐拥天下之精华,是当时最为繁荣的都城。

北周灭齐,改司州为相州,清都尹为魏郡,临漳、成安二县从邺城迁出,邺仍为相州州治、魏郡郡治。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据邺反抗杨坚失败,古邺城被焚毁。

扩展资料:

1979年12月,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河北省临漳县完成了《邺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邺城遗址保护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36家大遗址之一,并列入国家、省、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2021年5月27日,河北省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高陵)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邺城

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至邺城,改太守为魏尹。此后汉人冉闵建立魏国,亦都於此。前燕慕容灭冉魏,初都於蓟(今北京),后亦迁都於邺。前秦苻坚曾以王猛为冀州牧,居邺。北魏孝文帝立相州,以邺为州治。东魏天平元年(534),高欢入洛阳,立孝敬帝,迁都於邺。北齐亦建都於此,改魏尹为清都尹。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灭北齐,改邺为相州魏郡治所。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大丞相杨坚企图代周之际,相州总管尉迟迥从邺起兵讨伐,失败。杨坚焚毁邺城,千年名都化为废墟。
主要是邺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邺城所处位置,同时辐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而且交通发达,人口稠密,水源充足,地势也有险可守,从春秋战国时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就战略而言,足以与古长安相媲美,远远胜过洛阳开封北京南京等地,可以说如果占据邺城以及周边地带,进可以争夺天下,退也可以建立割据政权,雄霸一方。所以历朝历代,但中央政权没有信心控制全国时,邺城就成为一块心病,北周时,杨坚准备篡位,但尉迟迥在邺城起兵讨伐杨坚,杨坚用了阴招打败尉迟迥,为了防止有人再在河北威胁自己,所以摧毁了邺城,实在是历史一大遗憾,个人认为,如果邺城还在,中国近一千年北方的军事经济中心绝轮不到北京。

古代邺城为什么消失了?

古代邺城消失原因:杨坚篡位之后,为了防止反对自己的邺城总管尉迟迥再次反抗,下令火烧邺城,六朝古都一夕之间成为废墟。

曹魏到被北齐,邺城作为都城和北方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受到重视,发展极为繁荣,北齐灭亡之后,北周定都长安,邺城作为都城的历史结束,但地位依旧重要。

在此之前北周武帝灭佛,邺城作为当时的佛教中心已经受到了重创,火烧邺城之后,邺城彻底衰败。北宋时期,成为邺县的邺城被并入临漳县,并作为其下属镇存在至今,邺城彻底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辉煌不再。


邺城的优势

邺城周边地区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区域,道路四通八达。与此同时,邺城境内的漳水、洹水等水系与黄河、白沟等水系互通,水运十分发达。最重要的是邺城所在的位置,恰好在冀、青、幽、并、兖、豫、司隶等七州的偏中心地带,以此地为中心向外辐射,人员与物资的来往与补充都较为方便。

自邺城向东,经仓亭津(即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过黄河,可达兖州西部,辐射到山东各地;从邺城向西,过滏口并穿越太行山脉,可以进入山西高原的并州地区;从邺城向北,经邯郸地区可以直达幽州的首府蓟城(即今北京);自邺城向南,经黎阳(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过河之后,可以直达豫东平原。

从军事角度来看,邺城具有非常好的防御优势。邺城的东、南两面有黄河天堑,只要在黎阳、仓亭津、白马等几个主要地点设防,就可以阻止两面敌军的进攻;北有漳、洹等水系流经,也是两道天然的阻敌防线;西有太行山系作为天然屏障,只需要守住滏口,就能阻挡并州地区的来敌。

根据《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记载,自春秋时期,邺城就是历代统治者重点防御及出兵攻伐的军事重地。

古建筑消失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古建筑消失的原因主要是战争和建筑。

1、战争原因。比如战争彻底摧毁、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步消失的著名古城:邺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

2、建筑原因。比如兴修水利。1959年,为了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始于汉唐年间的贺城(淳安县城)和狮城(遂安县城)一夜间被淹没在这片碧波之下。

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淳安县,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贺城、狮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古建筑保护的现实情况:

法律跟不上,我们对于文物或者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速度慢。有一些古建筑没有被纳入其中,法律法规能够包括的范围非常有限,使得一些没有被纳入不可移动文物的房子被拆。所以,对于这些文物或许可以分为几类:不可移动的、具有史迹性的等等。

要不断的增加项目,比如联合国文化遗产,不可能一年把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遗产全都指定,每年都会有不同的申报。另外,比如出土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像长沙古城墙,这些以前不知道的,专家们觉得非常重要的发现,就需要立刻纳入保护范围之中。

文章标题: 邺城消失的原因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0665.html
文章标签:消失 原因

[邺城消失的原因]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