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18 08:00: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在我国,贤者如字面意,为贤明有才德的人。贤字中有个“贝”,其本意为“多财”,所以中国古代也有说贤者为富有的人,但是此解较少。古文中的贤大多为对别人的敬称或是指代英明的君主,或直接从表意,如: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杨万江文
这里谈一谈对儒家“圣贤”的理解,看看儒家所谓“圣贤”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一点往往引起人们很多的争议和不解,甚至使愿意修养儒家道德的人因为误解而入岐途。儒家所谓“圣贤”,按照《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的表达,是这样一种人: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蜺,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古之所谓圣贤有两个非常基本的维度,一个就是“言足法于天下”,从而具有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的基本路径、基础原则和方向之意义的人;一个就是“德配天”“若天之司”而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礼),给天下和黎民百姓带来爱和福址(仁)的人。圣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不仅本身是法于也达于天地之大道,而且因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被人们以天之于天下的广博之益来比喻其德(当然,圣人不等于天,这是个比喻的说法)。所以,《中庸》说: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中庸》)
在早期三代的文化中,前面述及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而且,实际上,圣人就是“圣王”,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不仅是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基本路径、基础原则和方向“言足法于天下”乃至“为万世立法”的人,也是实际地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 雍也第六》),带给天下健顺的秩序和人民福址的人。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用不断积累、探索、完善、继承和开创着的思想、文化、制度和经验去治理天下,从而对天下和人民产生了感觉如天降恩惠的巨大影响,并受到人们的赞美。也就是说,他们的“所说”,乃是他们“所行”的治理之法和具体实践;他们的“所行”,乃是他们“所说”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三代之所谓“圣王”,也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圣人”。到春秋之时,“礼崩乐坏”。孔子出,整理和删述三代之治的文献,并以道理的解说向天下进言,试图恢复三代之治的基本文化传统,使天下免除混乱、从而化成天下。当孔子试图说服天下时,他就必须也必要地对三代传统作道理的解说。实际上,这就成为一种从道德修养到治平天下的一套“学问”。所以,王夫之曾经评论说“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这是很恰当的。孔子自己不承认也事实上不是“圣王”,但他的道德、思想和知识的确已经达到圣人的高度,至少在具有“为万世立法”的意义上,孔子被后世遵为圣人。但早期三代中前述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开始分化了。我们看到,所谓“圣”,在思想文化制度知识和基本道理的方面,孔孟领世道千古,而实际政治中如何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那个意义,往往是政治上的所谓“圣上”,也就是对皇帝的要求。唐玄宗在《纪泰山铭》中甚至庄严地向天发誓说“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个人没有获得利益,那么各方的人都可以责备他。可见古代皇帝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圣上”“圣王”,是要体现普惠于民的。它叫“皇恩浩荡”。那种阳光普照大地式的广博恩惠,是“德配天”“达天德”之“圣王”的理想。在建制化的社稷国家中,也只有作为皇帝的“圣上”在其权力位置上才可能产生广泛的普惠于民的效应。一个普通的人或许可以在自己的能力上产生有益于他人和社稷国家的影响,从而被人们以贤能和君子相赞扬,但这往往不足以具有普天之下恩惠万民的广博效应。所以,在实际政治中,普通的人称“圣人”不仅是一个严重的政治糊涂事件,而且也言过其辞。因为事实上你产生不了那种“德配天”的广博恩惠效应。我们通常可以把那些在社会中能够为他人或社会公益带来助益和贡献、体现着良好道德,并具有成就的人,称为“社会贤达”,我们也可以在德才兼备具有良好道德和治世才能的人中“选贤与能”,但较少有妄称自己和他人是“圣人”的。在古代尚且如此,在现代,恐怕就更不能妄称“圣人”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宪政国家更加重视制度对权力的制衡来防止权力过大和集中产生的弊端,任何人的权力和机会都很难象古代的“皇帝”那样,既可能因为追求“圣德’而成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王”,也可能因为他一己之利一己私欲而置人民、社稷、国家于灾难,甚至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的所作所为也可能对人民构成国家主义的灾难。古代儒学强调前者,申说前者,现代儒学则强调怎样避免后者,同时继续申说前者,但少以古代意义上的“圣王”而论道德之于政治,因为现代社会中的国家领导人毕竟不是古代意义上的“王”了。但一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天下万民福祉的位置,也是需要尽可能地张德性而惠及天下的。在今天的时代,多元的社会常常很难有什么人能够让某一思想系统成为所有人都一致接受和奉行的那种绝对影响力(当然,那些甚至就没有能力成其一套思想文化系统的人,就根本谈不上往这方面说事);实际的政治和社会中,一个人的能力也远难达到让所有人都获益的那种效应。政治处在左派与右派政策所影响着的不同人利益关系的巨大差异和争执中,并形成政党政治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下,奢谈“圣王”或“圣人”是不合时宜的。不是不允许你追求什么,而是你事实上很难做到古代那种意义上的“圣王”或“圣人”。古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那是从野蛮到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涉及最基础层面的文明思想和传统,但越是到后来,越是涉及更具体面的问题,人们之间的差别就越大。所谓孔子之后,“儒分为八”,“道术为天下裂”,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变化。乃至我们今天的全球化中,甚至在文明非常基础的那些层面上也产生着来自不同传统的巨大分岐和差别,我们这个时代是很难有“圣人”的。人们可以在精神上追求,但不可以妄称,更不可以拿某种妄称去投机。这是必须向儒门同道交待清楚的重大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按照太史公对孔子的评论,圣人对于我们来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圣贤 含义
修行人如果一直不往前进,在退步,他就是凡夫了,所以,没有烦恼,你修行就是无上。无上是什么?一直在往上,有烦恼的人,他不会一直在往上修的。你们去看一看,很多天天有烦恼的人,他的心量不大,气量不大,整天烦恼不断。所以,只有去除烦恼,让自己懂得什么叫圣贤、什么叫心量大,愿力才会增大.
一个人在人间惹是生非,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找来的。“菩提本无树, 明 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要懂得,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唯心所造,因为你有此心了,才会有此意。因为你有了这个意念之后,你的心中才会有尘埃。
我们学佛人要懂得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随顺,就是什么事情都要随意,顺着缘分走。实际上,我们惹出很多事情来,就是因为我们想不通,我麻烦,我难过,我心里不舒服,我就不想 做。所以,你不顺着这个因缘走,接下来你会越来越烦恼。
在实际生活当中,随顺还可以用在度众生方面。你在度人家的时候,你也是一种随顺。随顺是什么?就是说,人家要学心灵法 门,你就顺着人家去度、去讲;人家不要学,你就不要去度他。否则的话,你会执著,你的功德就会有漏。
师父接下来跟大家讲,因为我们是众生,我们一定要忏悔;因为我们是众生,我们才会惹尘埃;因为我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物掺杂在心中,我们才会要忏悔;没有众生,我们就不可能要忏悔自己做错的事情。
忏悔分成有相忏悔和无相忏悔。一个是由内心到外都要忏悔,一个是真忏实忏。有相忏悔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有愚痴、迷惑、骄狂、嫉妒,这个都是有相的,所以要忏悔;我们太骄傲了,我们迷惑了,我们做错事情了,这叫有相忏悔。无相忏悔是从心里来忏悔。你心里因为有菩提,所以你就要懂得怎么样来用自己的佛心对照自己生活当中所有的言行举止,还有思维,所以,无相忏悔不但要去除愚痴、迷惑、骄狂、嫉妒,而且忏悔人忏悔过后要不断地进步,不进步这个人就会很快地变得愚痴。无相忏悔是一种觉 悟,内心的悟性。所以,进步的学佛人才会有心量,气量特别大。师父问你们,生活当中是不是这样?碰到一点事情马上跟人家说: “对不起,我做错了。”你说这种人的心量大不大?还有些人做错了事情,永远不肯承认自己错了,你说这种人的心量大不大?
忏悔是锻炼心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经常跟别人说“对不起”,这个人能进步啊,经常说自己是错的,这个人才会改变自己。所以,要把自己的心量增加到无尽无量,就是没有尽头。也就是说,一个人谦虚要谦虚到没有尽头,要无量,任何的事情我都能接受,就叫无量;任何人对你怎么样,你都要能够接受,这就叫“无量”。要记住,无量之后,才会没有边啊,叫无量无边。看看大海,有边吗?没有。
众生和我是无边无际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众生跟我们的缘分不知道多少年以来已经有了,因为我们过去可能都是做过菩萨、做过佛的,我们现在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懂得怎么样对别人好,实际上你就是不懂得佛法、因果。所以,要常忏悔,把每个人都视作未来佛、过去佛、现在佛,你才能真正地断掉自己的贡高我慢之心。要自度度他,先把自己度好了,你才能度别人。
众生要断烦恼,修行人更要断自己的烦恼。如果你是一个修行人,你不懂得断烦恼,那么,你根本无法让别人舍去烦恼。修行人的烦恼不停地在增长,很多人说,那么我不修行, 我就没烦恼。 你们说, 不修行有烦恼吗?烦恼会比修行人还要多,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会让你感受到烦恼的存在,但是很快地你就会消除烦恼。就像很多人在没有学医之前,他根本不知道空气当中有这么多细菌,等到他学医之后,他会感到很痛苦,他都不想呼吸了,因为空气中有这么多的细菌,所以他只能带一个口罩,道理都是一样的。当你看到这么烦恼之后,你才知道怎么样来回避他们。刚刚看到烦恼,你会很痛苦,这就是学佛后不一样的地方。
修行人如果一直不往前进,在退步,他就是凡夫了,所以,没有烦恼,你修行就是无上。无上是什么?一直在往上,有烦恼的人,他不会一直在往上修的。你们去看一看,很多天天有烦恼的人,他的心量不大,气量不大,整天烦恼不断。所以,只有去除烦恼,让自己懂得什么叫圣贤、什么叫心量大,愿力才会增大。很多人为什么许愿之后还不灵呢?因为他的愿力太小,他在放生的时候还在想,“我是买小鱼呢,还是买大鱼,我是怎么个救法呢?我每个星期都在放生,我每个月都在放生啊”。这些让自己自圆其说的话语,实际上统统地会让你的气量变得越来越狭小。
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没有冤家,没有仇人,没有人间所谓的怨,也没有人间所谓的恨。要明白,全是冤结,全是因果啊,你为什么非要把它分成冤和家呢?你为什么还要去给自己找这么多的烦恼?我们没有仇人,因为我们不对别人不好;因为我们从来不跟人家去作对,所以,我们没有冤家;因为我们从来不恨别人,所以我们无怨无悔。很多歌曲里唱道“无怨无悔”,其实无怨无悔就是一个境界啊。妈妈对孩子有怨恨吗?孩子有时候这么难带、这么可怜,这个孩子这么难带,妈妈有怨恨吗?这就叫无怨无悔,那就是境界。
如果我们在生命当中没有怨,也没有恨,师父告诉你们,实际上你们很幸 运,因为你们已经没有下一次在六道轮回的种子了,所以你们就不会愚痴,就会清净心灵,就会圆 满人生,你们就会求光 明,就是心里整天都是光 明的,你们就会利益众生,你们就会慢慢地觉得自己不执著了,没有烦恼了。多忏悔吧,忏悔会让你们摆脱六道,这就是忏悔的妙用。
要看住自己的心,要看见自己的佛性。师父今天想跟你们讲一讲,什么叫“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性没有动,没有静;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去,也没有来;没有是,也没有非;无往无住,这就是佛性。师父跟你们解释一下。 首先, 佛性是在本性里面的, 对不对?那么本性里面是在心的意识当中,在八识以内,实际上,阿赖耶识就是佛的本性开始的地方。那么,师父问你们,本性动了没有?从来没动,每个人都一样,对不对?
那么本性有没有静啊?它一直在里面,它是从来不动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是不动的。你们去看看镜子,如果你不去照镜子,镜子里面哪来的人啊?你照着镜子,你就发现里面有一个人了。你拿镜子去照任何地方,你就会发现,原来镜子里有这么多的事情啊?你把这面镜子藏起来、不用了,是不是就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在你的心里啊?你没有看到,没有闻到,你是不是就没有了,对不对?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