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门客是什么概念,与依附的人是怎样一种关系
中国古代是以家族为基本生活单位的。家族中一人成为显要,便会使用家族中人做事,成为家臣家将,再加上被迫投靠的家奴,成为完整的家族体系。但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多和自身需要的增多,合适的人员不敷使用,这时候就需要招揽外来人才做事,便出现了门客。门客地位高于家奴,不人身依附于家主,地位和家臣家将类似,家主可以根据其不同特长安排做事,白养的大约只有战国才有。再后来就有所谓开府,就是个人成为显要后可以设立自己的办事管理机构,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招揽人才,门客也就转变成府中人了。再到后来的师爷之类,也是门客发展变化的后续。
从西周到春秋再到战国时期,“门客”逐渐从奴隶阶层脱离,因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代,特别是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为了增强国力在争霸中取得胜利,往往会不在意出身是否卑微而任用有才能的人,这就给那些拥有一技之长但出身低微的人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正是在周天子式微、各诸侯不计手段力争霸主的大背景下,先秦尤其是战国时代的“门客”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所以这篇回答里的“门客”主要限于先秦时期。题主所说秦和汉的门客,我会在回答后面涉及。
“门客”的概念及与其依附的人的关系。关于“客”的解释,《说文解字》云 :“客,寄也”,即指与“主”相对的外来之人。“门客”即是暂时将自己依附于主人,寄托在主人门下者,是“客”中独特的生存状态, 特指自身拥有一技之长而不事生产,投奔、寄食到身达位显的养者门下,为养者所豢,并为养者服务,进而找寻个人发展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人。也就是说,两者的关系是,门客为养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才能助其发展实力,养者则为门客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但是在社会地位上,养者高于门客,门客处于依附地位。按照“门客” 在养者门下所处的地位,又可分为“下等客 ” 、 “一般客” 和 “上等客” 。这种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 “门客” 才能和贡献的大小。
门客平时主要做什么工作以及如何为依附的人带来利益。按照 “门客” 为养者效力的方式不同, 或者说按照“门客”从事行业的不同,可分为“行刺客 ”、“谈说客” 和“著作客”。从名字我们不难判断出,行刺客主要是行刺,要有勇有谋,比方说荆轲。谈说客主要是游说,要才思敏捷言辞犀利,“资在于口”、“以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苏秦、张仪属于此类。著作客是门客中专事文化的人,他们大多有扎实的文字、 理论功底和深邃的见解,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吕不韦的 “三千‘门客’”。这些“门客” 人人著其所闻,集论而成二十余万言的《吕氏春秋》,融合了众家之长,包罗了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著成之后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布于咸阳市门,有能增损一字者予以千金之赏,可见其对于 《吕氏春秋》 行文质量的自信力,客观上也显示了这些“著作客”的能力。刺杀、游说、著作,这三样事情哪一样干好了,都能给养者也就是被依附者带来利益。
秦始皇统一六国,意味着先秦时期社会阶层大变动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门客存在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有很多诸侯,天下只有皇帝一个主人,要效忠就只能效忠这一个人,所以秦汉时期的门客已经不是先秦时期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辗转于列国之间的门客了,而是成为了皇帝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其本质上与通过举孝廉选拔上来的人才是没有区别的。
参考论文:《先秦“门客” 及其精神基质探究》,鲍家树,载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 年第 5 期
以上。
补充个人观点:
门客的发展是随着西周礼制的逐渐崩溃而进行的。因为西周是贵族统治即血缘政治,门客这一出身低微(脱胎于奴隶阶级)拥有一技之长的群体的出现,意味着唯血统论的任人方式已经开始瓦解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官僚政治的逐渐确立,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礼崩乐坏”、周天子式微以及诸侯争霸战争四起,突出表现在战国时代。
秦的统一帝国建立之后,天下共主,门客逐渐进入体制内,成为官僚政治的组成部分,门客之风逐渐走向衰退。虽然在西汉初年门客之风曾盛行一时,但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门客就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因为豢养门客是一种任用人才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春秋战国的混乱年代非常流行,前提条件是诸侯们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了,而随着察举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汉朝皇帝有了一套更加完善的选任机制,门客走向衰落也就是必然的了。
家臣是什么?
家臣是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当时卿大夫的宗族与政权组织称为“家”,总管“家”务的官叫宰。其所属都邑也都设有宰。宰下来又设有司徒、司马、工正、马正等官职。担任这些官职的,总称为家臣。家臣不世袭,由卿大夫随意任免。规定家臣要效忠卿大夫,不得越级。
家臣一词常见于日本战国时代,指的是围绕着守护代的高级武士阶层。一般都是由谱代武士成为家臣。例如,柴田胜家之于织田信长,小山田信茂之于武田信玄。
效忠于某一贵族家族并为其下属的士人,比门客固定、忠诚,比家奴高级。
周行分封制,王京周围大约千里范围之内的属於周天子直辖,其他地区分封给周天子的亲族、功臣、臣服的前朝诸侯、以及蛮荒地区的地方首领。主要的诸侯都是周天子的亲族,同姓的称「伯父」、「叔父」;异姓的称「伯舅」,「叔舅」。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并分封自己的亲族、家臣为卿大夫。
卿大夫的封地称为家、或邑。强大的卿大夫拥有的封地甚至有六、七县之多。代表封君管理封地事务的称为邑宰。邑宰由封君任免,由封君支付俸禄,只是卿大夫的家臣。不过由於卿大夫世执国政,所以这些家臣也就实际上掌管者政府事务,甚至有些家臣挟持封君,不但把持卿大夫的家政,而且把持者国家的政务,例如鲁国的阳虎。
请问有关科举制的研究方面有哪些书籍可以查询?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中国乃至人类行政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它萌芽 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终止于清末新政时期,历时1300余年。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一直伴随着众多的纷纷毁誉,诅咒者有之,沤歌者有之 。前者低其为万恶之源,千古罪孽;后者誉之为现代文官制度的渊源,理性行政的鼻祖①。对于科 举制的研究,历来是中国政治制度史、教育史、文化史中的显学,中外几代学人在这个园地里深耕 熟耘,成果累累,几乎题无剩义。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用现代 行政文化的分析框架来对科举制度进行审视,研究其对中国古代行政活动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两方 面的影响,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本文尝试把科举制度放在行政文化的视野中进行分析,探讨它与 中国古代的行政参与、行政道德、行政效率、行政成本之间的关系,论述其在中国古代行政中的地 位。一、科举制度与行政参与现代行政学意义上的行政参与或参与行政,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合 法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行政决策,监督其权力行使的过程②。中国古代的行政参与当然不 等于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参与,其内容比现代的行政参与要少很多,它仅仅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 可能通过考试这种途径,成为国家行政官员,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这个层面上看,科举制 度有利于扩大行政参与。在科举制产生以前,中国先后出现过世卿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几种 选拔行政人员的方法。世卿制是一种贵族政治,在这种政治下,行政参与只是贵族阶层才具备的资 格,因为这一时期受宗法政治的支配,实行亲贵合一的国家组织原则,宗法与政治等级、国家结构 、国家组织直接联系在一起,凡是与国王血缘关系亲近的,行政参与的机会就较多,政治等级越高 ,官职越显赫。家国相通,亲贵合一的宗法政治制度使能够参与行政活动的人仅限于诸侯、贵族和 卿大夫家族的范围,一般人是没有行政参与的机会和可能的。春秋末年,随着社会的大变动,中国 出了一个“士”——知识分子的阶层。战国时期,士阶层多为卿大夫所养,为其所用,称为“家臣 ’”,也就是“门客”,其中不少人当了区域性的国家政权的吏。实力强大的诸侯和卿大夫毫无顾 忌地冲破西周以来的世卿制,他们率先选用一些不是贵族,但才华出众的人担任要职,为他们战胜 旧势力,打开新的活动天地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因为它打破了完全依赖血统的 世袭制,从而使一般士人行政参与的机会和可能性增多了。可惜,这种行政参与机会的增多并未形 成一系列制度化规定,而只是在周天子“共主”地位下降,中央行政权威流失,诸侯势力迅速发展 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昙花一现的短命篇。汉兴,出现了长期的安定局面,国家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 内选拔官吏。汉代主要是通过察举和征辟两条途径任官。这两种任官的方法都要通过郡县官吏办理 ,由于察举制以举荐为中心环节,举主有很大的选官权力,因此,贿选之风泛滥,封建地主阶级在 选拔官吏时强凋德才,具体用人上却逐渐走上唯亲、唯财、唯势的自我封闭环境,出现大量的“以 名取人”“以族取人”的选官腐败现象,普通知识分子被排斥于行政机构的大门之外,行政参与是 比较困难的。东汉末年,广〕阀兴起,魏文帝时所立九品中正制虽有选贤用意,但由于被门阀左右 ,以致后来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它极大地限制了下层知识分子参与行政的可 能,因而在中国官吏选拔制度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方法象九品中正制一样,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到时 人和后人的口诛笔伐。从科举制产生以前的几种选官制度来看,中国人的行政参与受到很多限制, 特别是出身、财产、地位、名望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在西方,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教会共同把持 的政教合一的行政体制中,几乎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文职官员。I一五世纪以前,英国的全部“官员 ”就是贵族与教士,在一十六世纪以前的法国,十七世纪以前的德国,管理国家的仍然是割据一方 的诸侯。日本也与此差不多,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天皇只有虚名,实际统治者是各个封 建领主——大名,其下属官吏主要是世袭性的武士。可见在欧洲中世纪和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 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平民”。下层社会的人几乎没有合法的脐身官僚队伍的途径。行政参与的 大门对一般民众丝毫不开,下层人民不可能参与国家的行政活动。严格意义上的以考试为主的科举 制度始于隋而成于唐,到北宋,弥封、誉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善,清除了荐举制残余,一切 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定型,而文官管理国家的行政体制正是在北宋彻底地、稳固地建立起来 ,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国行政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科 举制度从法律原则上说,是超阶级的,一经考取就无可争议地升人统治阶级(当然实际上最大多数 的下层民众由于无法受教育而不可能享受应试权利),历代封建帝王为防范贵族官僚窃取权力,也 常常认真地维护科举制度的超阶级性。从唐代开始就有了打击科场舞弊的记录,清代的科场案更是 血淋淋的。因此应当承认科举考试的形式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 封建国家引进行政管理人员的社会层面,在历史上确实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人国家 各级行政机构。科举考试的被录取者当然不可能出自贫苦百姓,但有可能出自拥有一定地产的地主 家庭。地主子弟即使家财万贯,若科举考试不合格也只能滞留在“土豪劣绅”的社会地位上,不能 成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成员。相反,即使家资单薄的地主子弟,凭科举考试的优异成绩也可能成为高 级行政官员。这条靠考试开辟的用人之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使行政机构可能由统治阶级中的 干才组成,有效地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到了宋代,科举应试者的范围更是有所扩大。在此之 前,“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宋代冲破了这种限制,应试者“家不尚谱 碟,身不重乡贯”。③不讲门第身份。工商杂类自可应试。到北末年,甚至僧道亦可应试,只要有 奇才异行便可录取,科举应试者范围的扩大,无疑对扩大行政参与,选拔相对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 员是有作用的。行政参与扩大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在封建社会里,国家统一的 最大阻力来自那些以各自地域、家族为背景的世袭贵族阶级,而平等考试的科举制度则天然地否定 着贵族政治,从而使最高皇权越过世袭贵族而伸人中下层社会的“寒土”,给了这些寒土以脐身行 政机构的机会,他们参与行政管理活动的可能和希望远比在贵族政治和武人政治下的下层知识分子 更多更大,因此,他们对中央政权总是保持着一种归顺的心态,皇权通过科举制度提供行政参与的 机会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两千多年来中国统一与分裂局面的演变更替,跟行政参与制度自身的 演变是同步的。两汉时期建立的察举制度,改变了只有贵族才能参与行政活动的世卿世禄制,抑制 了军功贵族集团的膨胀,弥补了任子一类制度的弊端,发挥7相当积极的作用,行政参与的扩大是 两汉成为中国第一个持续稳定的大一统王朝的原因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行政参与上实行有利 于世族门阀的“九品中正制”,造成的结果是“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o大批出身寒微的士人,虽怀司抱器,有治官理事的才干,却被世庶的壁垒所阻隔,无法参与国 家行政事务的管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这一时期是中国到建社会最长久的分裂时期。在繁 荣统一的唐朝,科举制正式诞生,而“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朝廷鉴于军阀割据势力的猖撅 ,努力发展文官政治,扩大科举取士,科举士人开始在政府中占优势,到北宋,科举制的充分成熟 使世袭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级在中国历史上基本消失(即“世族”与“庶族”的界限消失。至于元 朝蒙古贵族和清朝八旗贵族,则属于民族斗争情况下的例外)。北宋以后,封建政权内部的分裂对 峙局面(这在前期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也基本消失了。从不同时期中国人的行政参与途径比较 来看,以招考与投考为中心环节的科举制度,具有更多的理性与法治的意味。自由报名考试,消除 了察举制下举主眼界狭窄,识鉴低下等弊端,至少在应举环节上可以做到“野无遗贤;”而具体的 、严格的文化考试,又建立了可以直接检验,明确把握,并且是划一的衡量与录用标准。这种考核 限定于几种知识的检验,所以它体现了规范化与非人格化的精神,保证了一般知识分子的行政参与 建立在高度制度化、非人格化的法律程序与制度的基础之上。由于科举制度在行政参与上具有相当 大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公开报考,择优取土,“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等规定 上。这些规定,原则上都适用于娼、优、隶、皂、罪户子弟以外的一切人;一个一般的老百姓,只 要他努力学习文化,就会有考中的希望,希望会鼓舞他碰碰运气,这就产生了行政参与上的竞争。 封建专制制度本来是禁止竞争的;但中国古代有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象个别地主破产,个 别农民上升为地主不但无损于整个地主阶级反而给它带来活力一样,在参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问 题上,实行开放政策,允许一定程度的竞争,不但不会动摇君主专制政权,反而会加强它,不断给 它带来生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在国家行政运作过程中卓有成效的各级管理者,很少不是通过科 举途径实现行政参与的;而同一时期对国家管理活动有负面影响的行政官员,也很少不是同一道路 上的过来人。二、科举制度与行政道德一般说来,行政道德是为’f实现和维护一定的行政理想与 行政秩序,在行政实践中形成的有关行政活动的合理、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 德品质的总和。从科举制度与行政道德两者的关系来看,科举制既有助于封建王朝的行政主体—一官吏的道德教育,对造成清廉的吏治有一定作用;同时,科举制度把读书——一应考一做官——发财连在一起,它本身对从政者的灵魂不能不说是一种腐蚀,科举产生的行政官员中,既有大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勤政廉政之辈,也有不少的“做大官发大财,做小官发小财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着几个时期:
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就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完备时期。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明经、进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当时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动刀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贡。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尚不能直接得到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吏部的考试是在每年十月以后,次年的夏天来临之前,吏部便要按照“三注三唱”的程序公布考试人员所得到的官职,并经尚书、门下两省和皇帝批准之后,以皇帝的名义发给委任文书“告身”。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宋朝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阶层逐渐扩大,想任职官吏的人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同时,迫切地要求通过科举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着显著的发展。第一,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唐代录取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生,三等称同进士出生,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唐代录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实际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考试一关。而宋朝一经录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还不限制应试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第二,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殿试考选,考生一律成为天子的门生,避免考生与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为名结成同党。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正式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封密起来,誊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从辨认,做到绝对的公平竞争。这些方法都被后来明清所继承。第四,在考试的内容上,改变了唐代只考诗赋的做法,进士科增加了经义等内容,还设有“明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员。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中乡试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会试者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逐级考试,统治者可以从中挑选最有用的人才。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刘基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几家的经义解释来回答,绝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现实。所以比唐宋诗文取士,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清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时期。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天参加政权的阶梯。科举考试的内容,仍然采取明时的八股文,用以禁锢士大夫的思想。之后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所以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多于消极的。从个人角度来说:它的积极性体现,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它的消极性体现,假使一个普通人士极度看重他的名望或是某些其他原因一心要成为官吏,便投住一生的心血埋头苦读,本可以开始其他路途发展的机会,但全都不去考虑,有些人还是到死的那天都不能高中,不能够成全他毕生的愿望,含恨而终。所以有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将科举视为殊死搏斗的政治战场,白白虚度大好光阴,渐渐加速社会的腐败。从社会角度来说:它的积极性体现,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唯一公正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和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更加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它的消极性体现,作为一项文官选拔制度,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及近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滋养不少贪官污吏或卑鄙的害群之马,做官位却不做其事,皇帝赋予父母官的政策等得不到实施。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他们原本活跃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反而败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直至最终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样一路走来,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进步,至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高考。其实现在的高考也有一些当时的科举制度历史存在,两者有着相似性,像当时采用糊名的方法来批阅试卷,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需要糊名的,这样可以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像科举考试是选拔全国各地最好的人士,高考也是全国性的,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精英荟萃,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汇总。像当时都是选举考试第一名的,任职的官位就越高。现在的高考也是选取分数最高的就读最好的大学,以分数高低决定前途。其次现在的高考制度比古代的科举制度具有先进性,古代的科举制度要在学堂住上三天三夜,直到考试圆满结束。而现在的高考不必这样,只是需要两天时间分科考完四门课程。古代的科举制度只允许男子考,做官的更是堂堂男子汉,而现在的高考男女皆可考,废除了性别歧视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社会不同等级成员间的相互转变创造了条件,通过考试决定做官的机会,高中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现在的高考是通过考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读,将来朝着自己的理想发展和最终获得求职的机会。古代的科举得了第一名之后就是状元,没有再高的学位,而现在的高考制度之后就是本科生,甚至继续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步步高升。古代的科举制度在满清曾经出现舞弊案兴大狱,江南科场狱等混乱局面,手段阴险毒辣,令社会人士都人心惶惶。而现在的高考中也存在舞弊事件,但随着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惩罚手段的严厉性,所以概论已少之又少。
因此,科举制度与现在的高考有其关联对应性,国家正在一步步完善各项不足,一项制度的实行必定有利有弊,怎样做到尽善尽美正是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还是付诸于现在高考的制度,必须做到公平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这是振兴中国的必然之道。
补:生员具体需要什么程序经过哪些考试才能成为贡生?
殿试——贡士在皇宫的殿廷上参加由皇帝亲自出题、监考的考试叫殿试,殿试考中者称进士。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其制始于唐武则天时,以后各朝代一直沿袭。
清朝的殿试自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举行。殿试的地点,清初在天安门外,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在太和殿丹墀前,雍正元年(1723年)因天气寒冷又移到殿内进行,乾隆以后殿试改在保和殿内进行。殿试策题一般都由皇帝亲命。为防止漏弊,由读卷官密拟策题,当即送皇帝阅定之后由监试御史临场监督,连夜印刷,印刷的场所戒备森严。贡生答卷后,由读卷官阅卷。试卷经过反复阅定后拟定名次,并将前十名试卷隐去姓名、履历、三代,进呈皇帝钦定名次。
名次定出后,试卷官引前十名进见皇帝,之后书写大小金榜。小金榜送皇帝御览,大金榜则于传胪之日张挂于长安左门外,之后还要在太和殿举行金殿传胪仪式,这是皇帝宣布进士登第名次的典礼,十分隆重。清朝的进士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前三名又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授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等职。
有本系列丛书一本专门讲科举的叫《槐花黄,举子忙》可以看下。
田忌赛马中的(门客)是什么意思?
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就是在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人,有的是有具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徒有虚名,骗吃骗喝的。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跟他们安排工作。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我认为当时贵族养的门客就是他们的家臣。为他们的主人服务,按功劳的高低给他们一定的报酬。
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在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人,有的是有具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徒有虚名,骗吃骗喝的。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跟他们安排工作。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古代的的门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现代没有门客了
门客,字面意思是“委身贵族门下并为主子服务的客人”。
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贵族都有自家的天地,包括封地、家园、奴仆等财产。其中,诸侯管理的天下叫“国”,其他贵族管理的小天下叫“家”,这也是“国家”这个词的最早起源。
当时的“国”有大臣等官员、有智囊谋士;“家”也有家臣管理家族事物,也有智囊谋士,这些谋士称为“门客”。门客没有具体的职责,不参与家门的管理事物,只是帮助主子谋划。吃住在贵族门下。
为什么现代没有门客了?因为现代社会没有贵族这个阶层,现代家庭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不存在分封制时代的封地、奴仆那种私家财产。家臣、门客随着贵族社会的消失而消失。
虽然,现代也有极个别的“土豪”,模仿古代的家族形式搞“小天下”,甚至也豢养帮闲的人,但这不是社会制度所允许的。
门客,食客,其实本质来说就是主君的幕僚和打手。有的食客足智多谋,所以可以出谋划策,比如冯谖当过孟尝君的门客,有的门客武艺高强,所以可以为主君出生入死,比如专诸当过公子光的门客。
门客最流行的时候是春秋战国时代,往后虽然也有,比如三国时候也有很多人养门客,但是远远不如春秋战国时期那么精彩。
既然想要成为门客,就要明白门客是什么。
门客实质上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门客效忠主君,为主君排忧解难。但这种依附关系很松散,门客和主君之间的关系,与其说雇佣,不如说是投资,主君并不指望门客们做日常的杂务,而是希望在关键时刻门客可以发挥作用。而且门客地位很高,经常一言不合就讥讽主公或者拍屁股走人。
但要注意,门客仅仅有义务效忠于主君,而没有义务效忠于政权。比如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三次刺杀赵襄子,然而智伯和赵襄子都是晋国的贵族……豫让刺杀的动机是为了智伯本人而非晋国公室。
所以,成为门客的标准就是:
1. 效忠于个人,而不是政权或集体。所以军队参谋、企业的聘请的咨询专家不能算作门客,因为这些都是效忠于集体。
2. 从事不可替代性、重要程度较高的工作。一般的仆人和管家虽然效忠于个人,但这些工作替代性太强,一个仆人所从事的工作,换个仆人也可以做,没有高不可替代性。但刺客和说客就不同了,除了心腹门客,甚至连贵族的孩子和妻子都不能知道这些工作的事情的细节。
所以,如果你想在当代社会当门客,你需要:
1. 一个愿意给你发钱的主君——“老板”。
2. 为主君提供极其重要的服务。
3. 不隶属任何机构或集体(自己管理/创办的公司除外)
符合这些条件的职业,俗称:
白手套。
比如丁书苗之于刘志军。
当然,这里说的都是高级门客。
先秦时期门客和主子并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他们有可能是有共同目标共同追求的一群人,或者是相互间精神上的soulmate。
“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些话都是出自门客之口,他们也是这么做的,绝非现在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历史上有名的门客追求的并不是物质而是道义上面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很多时候甚至是不懂变通。
你好,门客是指官僚贵族家中豢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从西周到春秋再到战国时期,“门客”逐渐从奴隶阶层脱离,因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代!
而后期随着察举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特别汉朝有了一套完善的选任机制,门客走向衰落也是必然的了。
古代的门客主要是一些有能力的人依附于一个有能力给他们饭的人。战国四公子哪个都是食客三千,食客也就是门客的意思。门客就是自己是私人老板,那些人给自己打工,其中有文人,有武将,有谋士,有一技之长者,所以这就像一个民营企业。而那些人更像是公司员工。
古代的门客指在古代达官显贵人家中养的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能人。 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徒有虚名。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跟他们安排工作。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门客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若干级,最低一级只到温饱的程度,最高级别的门客则食有鱼,出有车。门客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发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装。
现代的理念使门客消失在普通人的视野里
文章标题: 家臣和门客有什么区别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