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26 13:00: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刘邦的高度评价让范增的知名度大涨,但实际上范增作为一个谋士,水平到底如何呢?总的来说,范增是一个优秀的谋略家,却不是一个安分的臣子,项羽不信任他并不完全是由于项羽的“刚愎自用”造成的。接下来,我将从其政治军事才能和个人性格两方面进行分析。
政治军事才能:眼光毒辣,能对形势做出准确的预判范增的才干非常值得肯定,具体体现出来就在于他的眼光极其毒辣,能够对未来的形势做出精准的预判。
在刘邦西入灭秦之后,范增就敏感的预测到了天下形势的变化,在灭秦之前,天下间的诸侯是同盟、是战友、是合力灭秦的好兄弟,可是秦朝一旦灭亡,诸侯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对手,变成了竞争者。刘邦被人称之为“长者”,宽厚仁和善于收买人心,同时又是第一个入关的诸侯,可谓是占尽先机,因此范增认定刘邦会是项羽最大的阻碍。
项羽因为刘邦封堵函谷关一事而决定攻打刘邦,范增就称刘邦头上有天子气,目的就是为了坚定项羽攻打刘邦的决心。那么此时打刘邦有什么好处呢?刘邦封堵函谷关,阻拦天下诸侯,一是以寡敌众,二是失了天下大义,此时攻打刘邦可谓是名正言顺的正义之师。
虽然由于项伯泄密导致这次战争没能爆发,反而转为了鸿门宴,但范增老辣的目光依然得到了体现,其识人之准可见一斑。
另一件体现范增政治军事才能的事件发生在刘邦彭城之败后,项羽一路追击刘邦,刘邦一直退到荥阳才稳住阵脚。刘邦采纳郦食其的提议,据荥阳之险,取敖仓之粮,终于勉强守城,但项羽多次断刘邦甬道(运粮之道),刘邦实在无力坚守,准备以荥阳以西为汉,与项羽共治天下。
项羽已经同意了刘邦的求和请求,但范增却坚决反对,在《史记 项羽本纪》中记录了范增所言。大意就是说,此时正是汉军虚弱的时候,如果此时不将其彻底击溃,那么以后必定会后悔。项羽于是拒绝刘邦的求和,继续楚汉之争,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事实证明,范增又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预判,给刘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此时的楚军面对汉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一切继续这么发展的话,汉军可能真的就被楚军彻底消灭了,但关键时刻,范增负气离去了,这就和他个人性格上的弱点有关。
陈平用离间计使得范增不被项羽所信任,这个离间计是怎么样的呢?项羽使者到时,陈平准备好酒好肉,待到使者说出自己是项王手下时,陈平就佯装大怒的说,“我还以为是范将军的使者呢”,随后就把好酒好肉撤了,然后端上来一些很差的食物。使者受了羞辱自然就将这些事情向项羽倾诉,于是项羽就不再信任范增了。
那么陈平的这个离间计到底如何呢?就《史记》上的描述来说,这实在是一场拙劣的表演,项羽但凡认真思考一番也不至于被离间,这说明范增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其实早已经有了裂痕。
时间回到鸿门宴上,刘邦从小路逃跑之后,张良将礼物献给项羽、范增,并转达刘邦已经回军营的消息。范增此时的表现在《史记 项羽本纪》中有较为细致的记载,范增把张良献的玉斗放在地上拔剑斩破,然后说了句“竖子不足与谋!”
这里的“竖子”说的是项庄,但实际上范增却是在指桑骂槐,联系到他在鸿门宴上多次对项羽使眼色而项羽不为所动的情况来看,他是在埋怨项羽。可值得注意的是,刘邦虽然已经走了,但张良还在,范增如此破口大骂,第一是不给项羽面子,第二是把君臣之间的矛盾暴露在外人眼中。
也就是说,范增是一个很容易意气用事的人,他在情绪控制方面非常欠缺,没有给到项羽足够的尊重。身为项羽的手下,却不把项羽放在眼中,他的这种表现能让项羽安心吗?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时,有嘲讽项羽之意,但若范增这样一个不懂“人臣之道”的家伙在他手中,他敢放心大胆的启用吗?恐怕也不见得!
意气用事的行为在范增身上非常常见,当陈平用离间计离间范增、项羽之后,项羽开始怀疑范增,而《史记 项羽本纪》用了一个字来表达范增对此事的反应,这个字是“怒”!
“乃怒曰”,身为项羽的手下(臣子),竟然敢对君主发怒,范增的性格弱点在这个时候非常明显的暴露了出来。项羽不用范增而失天下,但范增这样目无君主的臣子,又有几个君主敢毫不顾忌的重用他呢?
所以说,范增的才干是足够的,但是个人的弱点也是明显的,项羽刚愎自用不假,但在不重用范增这件事上,范增自己也得承担一定的责任。
范增:优秀的谋士,拙劣的臣子范增的水平如何呢?在谋略方面,那是相当不错的,他总是可以一眼看透敌人的战略意图,并且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所以在范增离去之前,刘邦有萧何、张良(此时韩信虽为大将军,但实际还未被重用),却始终在楚汉之争中落于下风。
但在做臣子的方面,范增的水平就很低了,他根本不懂为臣之道,表面上称呼项羽为君王,但内心其实还是把项羽当做一个“毛头小子”,一会指桑骂槐的喊“竖子”,一会儿又对着君主“发怒”。如此没有分寸的臣子,项羽又怎么敢重用他呢?
西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如何?不得而知,至少在鸿门宴上的表现看出,眼光与谋略应该不错!
首先说范增的成绩,范增出生于公元前277年,原来隐居家乡,直到陈胜被杀,公元前208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第二年,才出山辅助项羽的叔叔项梁。
出山后的第一计策,出师有名,就是建议项梁拥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并打着楚怀王复楚的旗号,吸引楚国江东弟子踊跃参加义军,这一计谋为项梁奠定了基础,后项梁、项羽吸纳各路义军,队伍扩大到八、九万人,秦二世胡亥派章邯当项梁,项梁战死,项羽接替叔父管理楚军,自号“西楚霸王”,尊称范增为“亚父”。
出山第二计策,兵分两路,为项羽出谋与刘邦兵分两路,一路由项羽北上救赵国,一路由刘邦西进攻秦国,并与楚怀王协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此计谋史书并未记载谁为楚怀王出,但当时就两人能想出此计,一个是张良,一个就是范增,但张良辅佐刘邦,绝不可能提出不利于刘邦的计策,因为当时刘邦势力比项羽要弱的多,再加上函谷关易守难攻,让刘邦去攻关,绝对对刘邦不利,所以,此计只能是范增为项羽提出。
这一计策,通过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章邯军队,以及王离从北面带来防匈奴的30万军,秦二世主力全灭,而刘邦在张良策划下,并未直接进攻函谷关,而是绕道豫西南,在商洛地区通过武关进入关中,接受了子婴的投降!
出山第三计,鸿门宴,由于刘邦先入关,虽然并不是函谷关,但确实是入关了,面临关中王要落在刘邦手中,于是,范增给项羽出谋设立鸿门宴,意欲杀刘邦,于是就有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由于张良计谋樊哙捣乱,范增计谋未成,刘邦得以逃脱。
第四计,急流勇退,刘邦有“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而项羽有名的只有范增一人,后张良设计挑拨项羽与范增关系,受项羽猜疑后,范增便有了归意,以“大势已成”为由,请求归乡。
熟悉西汉建立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汉高祖是在打败了项羽(即项王)后才得到了建立汉朝的机会。而用他自己总结出的观点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在跟项王较量的过程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主要跟两大因素有关:一是他身边聚集着非常多的人才;二则是他这个人非常懂得任用人才。
反观项王,他身边的人才算起来也不少,但能给他出谋划策的人才,差不多也就只剩下范增范先生了吧?可怪就怪项王不懂如何任用范先生,这才导致范增先生没办法在项王那里发挥出他本能发挥出的最大作用。那么,范增先生到底有多厉害呢?为何连刘邦都替他感到惋惜呢?
一、能正确分析出陈胜吴广失败的原因。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一场推翻秦朝统治的起义。但可惜的是,这场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想要推翻秦朝暴虐统治的还大有人在,比如项梁,他应该算是当时既具备这种想法又具备一定实力的人。
于是,为了稳妥起见,他曾召集项王、刘邦、范增在薛地商讨对策。而在那个时候,范增就已经为大家正确地分析出了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令刘邦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希望他能够成为自己麾下的一位谋士。
当时范增对在场的人说,陈胜吴广之流之所以会起义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根基未稳就给予称王,结果不仅把秦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而且还给天下人传达出这样一个错误的信息——只要能组织起来军队,任何人都能称王。
于是没过多久,陈吴二人便面临了非常危险的处境,即一方面秦军开始把他们当靶子来打,另一方面他们的手下将领们纷纷在获得了一定实力后而自立为王,不仅不服从陈吴的管束,甚至还开始跟陈吴对着干起来。等他分析完,在场众人都以为然。可见,至少范增在分析导致某一严重结果出现的原因方面,拥有非常大的能力。
二、给项王设计鸿门宴,欲帮项王铲除刘邦。
当项王的军队攻入关中地区后,范增就已经看出了刘邦将来必定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所以那个时候,他就劝项王趁早将刘邦给铲除掉。这样一来,日后他们就不用担心刘邦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但是项王受项伯的影响,并未采纳范增的建议。好在范增并未因此就放弃帮项王铲除刘邦,而是继续积极谋划除掉刘邦这件事。于是,著名的鸿门宴就这样出现了。只可惜,这次精心布置好一切的范增照样没有收到他预期的效果。
在这场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让他赶紧动手除掉刘邦。可项王都不为所动,愣是错过了几次好杀死刘邦的机会,弄得范先生颇感崩溃,只能再重新想出一个方法来杀掉刘邦。于是没过多久,范增便安排项庄当场舞剑助兴,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借用舞剑之机斩杀掉刘邦。
这次范增的行动倒是没有被项王破坏,可也照样没有收到他想收到的效果。因为在关键时刻,项伯再次出现为刘邦化解了危机。所以,这场本就为杀刘邦而设计的鸿门宴,也便失去了它本该发挥的作用。而且自此以后,项王再也找不到像鸿门宴那样好的杀刘邦的机会了。
三、在荥阳劝项王莫答应刘邦的求和请求。
等到项王和刘邦进入楚汉争霸阶段的时候,已经吃过刘邦很多次亏的项王,本该长长记性并认真听取范增的建议,在面对被围困荥阳的刘邦发来的求和请求时,直接继续给予其痛击,便有希望将刘邦铲除。
可项王呢?真的是记吃不记打,明明被刘邦耍了那么多次,居然还敢答应他的请求。甚至还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怀疑起范增对他的忠诚度,弄得范增再怎么想救他也没办法出上力。于是,项王被刘邦打败,只能跑到乌江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范增这个谋士的才能还是蛮大的。最起码他给项王提的建议都对项王非常有利,若是项王能够像刘邦对萧何等人那样听劝的话,或许连楚汉争霸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他就已经顺利成为天下之主了。
可惜范增摊上了项王和项伯这样的主子,纵使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才能,也照样只能落得个非常悲惨的下场。由此可见,对于古代的谋士而言,找到一个好的伯乐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