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25 19:01: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关羽丢失荆州,最大的责任人就是蜀汉集团的领导——刘备,他要为关羽丢荆州,丢性命负绝大部分责任。
过分重用
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刘备起家的时候就靠着关羽、张飞拉扯起来的队伍,张飞更是散尽家财,以资军用。关、张两人在刘备创业的前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备能够在天下诸侯中有一定的名声,一半是源于自己皇室后裔的血统,一半是关羽斩华雄给挣来的。
关羽受到刘备重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忠诚,在那个换主子如同换衣服的混乱年代,随便的转换门庭完全没有道德负罪感。关羽做到了对刘备的绝对忠诚,就算是曾经投降曹操也是为了刘备的妻儿,最后还上演了一场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戏码。
关羽的能力和忠诚换来了刘备的绝对信任,在蜀汉集团里面,人才本来就比魏、吴两家少得多,关羽的突出让刘备不但信任,更是重用,而正是这种重用让关羽心生傲气,加上他本来就自负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后来败走麦城,兵败身死。
假节钺的权力
刘备得了荆州,经营得差不多了,就要入西川,强占刘璋的益州,这本就是“隆中对”重要的一部分。刘备率军入川,一定要有人担当大任的将领镇守根据地荆州。
刘备安排了关羽和诸葛亮一同镇守,诸葛亮是蜀汉集团里少有的几个人能够压制关羽的人物。有诸葛亮出谋,关羽善战,荆州应该是万无一失的,刘备看人很准,也知道关羽高傲,听不进旁人的劝谏,有诸葛亮在,既能辅佐关羽,又能维持与东吴的良好同盟关系。
刘备入川遇到了阻碍,张松的泄密,让刘备夺西川的战略意图提前暴露给了刘璋,刘璋对刘备发动了攻击,刘备需要支援,只能调动赵云、张飞部前往,同时又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入益州。
诸葛亮的离任,不但带走了部分荆州的精英部队(赵云、张飞部),还授予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假节钺就是完全行使刘备的权力,不需要向刘备请示汇报。这就彻底的放飞了关羽。
关羽在荆州得到了等同于刘备的权力,他在处理东吴关系上完全依赖自己的性格行事,完全一副天下老子第二的嘴脸,完全破坏了孙、刘两家的联盟感情基础。
在发动襄樊之战后期,更是没有通报刘备和诸葛亮,调动了镇守荆州的全部精兵北上伐魏,导致了东吴偷袭荆州得手。
刘备救援不力
关羽在襄樊前线与曹仁对峙,荆州丢失的情况下,局势危机,刘备的反应非常让人生疑,没有采取丝毫的措施,无论是军事救援,还是外交斡旋,刘备都没有任何动作,任着关羽靠着仅有的3万部队苦战魏、吴两国。
综上
从以上分析来看,关羽丢失荆州,身首异处有他自己性格的原因,更大的责任其实在刘备那里,是他对关羽过多的纵容,导致了关羽在蜀汉集团目中无人,对待严峻形势太过自负,最后落个悲惨的下场。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事件,是东汉末年过渡到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因为关羽的疏忽大意,没有对东吴严加防范,把防备东吴的兵力全部调到了北方的襄樊战场,给了孙权偷袭荆州的机会和可能,于是孙权下令吕蒙、陆逊等人白衣渡江,吕蒙拿下了公安、江陵二城,陆逊则直接打到了与蜀汉交界的三峡地区,堵住了关羽的退路。
一、关羽失荆州的第一个责任人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第一个责任人显然是关羽本人,他犯了3个错误:
1、擅自扩大襄樊之战的规模。
关羽北伐襄樊无疑是刘备的命令,虽然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关羽只有守的权力,而没有攻的权力,在古代任何不经皇帝(或主公)命令的军事行为等同于谋反,关羽再怎么狂傲也是懂道理的人,刘备让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是策应刘备的汉中之战。
襄樊之战的前哨战很早就开始了,应该在218年关羽就开始沿着汉水向北推进了,到219年关羽打到襄樊时,汉中之战其实已经结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关羽有权决定战争结束或者是继续进行,关羽的选择是扩大战争,因为刘备在汉中之战打赢了,这极大地鼓舞了关羽,同时也激发了关羽立功的心态。
所以关羽扩大了襄樊之战的规模,由原来的策应战扩大为北伐战,原来只是想缓解刘备汉中之战的压力,现在变成了想夺取襄樊这个战略要地的目的,这就是关羽的错了,因为益州这边已经连续进行了2年多的汉中之战了,益州的战争资源已经耗尽,关羽在这个时候出战,益州已经没有能力支援他了,这是关羽犯的第一个错误。
2、对东吴疏于防范。
东吴为了偷袭荆州,让吕蒙装病,让陆逊示弱,都是为了麻痹关羽,让关羽放松警惕与防守,在吕蒙、陆逊的忽悠下,再加上关羽在襄樊前线确实缺少兵力,所以关羽把用来防备东吴的军队调到了襄樊战场。
这样一来,东吴就抓住了机会,偷袭了荆州,夺取了蜀汉仅有的荆州三郡,而在前线的关羽,也因为曹操把孙权准备偷袭荆州的计划和盘托出告诉了关羽,导致关羽及其手下将士毫无斗志,被徐晃击败,然后在回军荆州的路上,荆州军士卒不断逃亡投靠了吕蒙,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俘虏后斩杀。
关羽是第一责任人,他的责任至少要占到40%,即是主责,但关羽已经被杀,死者为大,刘备也不可能追究关羽的责任了。
二、关羽失荆州的第二个责任人关羽失荆州的第二个责任人是:傅士仁和糜芳。他俩算一个责任人。这两人在吕蒙偷袭荆州时,直接投降了吕蒙,傅士仁和糜芳投降东吴主要有三个原因:
1、关羽欺压。
傅士仁和糜芳既镇守后方,又负责为前线作战的关羽将士提供军需物资,关羽为人高傲,对待士卒非常好,但对待士大夫非常不好,傅士仁和糜芳因为没有完成关羽分配的任务,关羽威胁回来要收复两人,所以两人怨恨关羽,干脆就投降了。
关羽的作法没有问题,完不成任务当然要处理,只是处理方式欠妥,没有必要当面警告,可以留着回来再作处理,关羽的当面警告之下,直接让傅士仁和糜芳产生了背叛之心。
2、荆州无兵可用。
当时绝大多数荆州兵都被关羽调到襄樊前线打仗去了,后方空虚,而且江陵城还关押着于禁和三万降军,荆州真正能抵抗吕蒙的士兵已经严重不足了,荆州已经无兵可用了,糜芳和傅士仁不敢死,只能投降了。
3、傅士仁和糜芳贪生怕死。
傅士仁投降还能理解,毕竟地位不高,但糜芳可是刘备的小舅子,他哥哥糜竺可是刘备背后最大的财主,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糜芳都投降了,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别说关羽想不到,就连刘备也不会想到他的小舅子会投靠别人吧。
傅士仁和糜芳的投降归根结底还是贪生怕死,他俩甚至连守城的积极性也没有,吕蒙兵临城下,没花什么工夫就投降了。他俩一投降,直接导致关羽的败亡,如果两人能够坚守城池,誓死不降,吕蒙没这么容易拿下城池,尤其是江陵城,是一座坚城,只要糜芳坚守,等到关羽到达,荆州还没这容易丢失。
就算等不到关羽到达,关羽手下的士卒也不会轻易抛弃关羽而投靠吕蒙,都会被最终的结局产生影响,说不准关羽就不会死,荆州也没有这么容易失去。所以糜芳和傅士仁要担当次责,他俩的责任至少占到30%,但由于糜芳和傅士仁已经投降了东吴了 ,刘备就算想清算责任,也没法抓到这俩人,除非刘备在夷陵之战取胜,才有可能处理这两人。
第三个责任人就是刘封和孟达,他俩算一个责任人。关羽在攻打襄樊的时候,曾经要求刘封提供援兵,但是刘封以上庸三郡刚刚平定,不适宜发兵为由拒绝了关羽的要求,后来在关羽败走麦城、亡命临沮的时候,刘封什么也没有做,要知道当时的刘封可是离关羽最近的蜀汉军事力量。
从刘封所在的上庸(湖北省竹山县)到关羽被俘虏的地方临沮(湖北省远安县)有240公里,从上庸到麦城(湖北省当阳市)有280公里。但是从益州边界的永安(重庆奉节)到麦城有280公里,从永安到临沮有300公里,当陆逊率军封锁蜀汉边界时,能救援关羽的只有刘封和孟达。
但是刘封和孟达没有救援关羽,关羽被杀后,孟达就直接投降了曹魏,而刘封不愿意投降,后来刘封被孟达、徐晃、夏侯尚打败,逃回了成都,结果诸葛亮劝说刘备赐死了刘封。
关羽之死,刘封、孟达确实有责任,但只是次要责任,他俩的责任加在一起,也只有20%的责任,由于孟达投降了,刘备无法处理孟达,刘封没有投降,所以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赐死了刘封,但是,刘封被赐死,并非是因为关羽的事,还有其他原因,主要是刘封为人骄横,诸葛亮担心刘备去世后,刘封会无法无天,影响蜀汉政权的稳定,所以建议刘备赐死了刘封。
四、关羽失荆州的第四个责任人关羽失荆州的第四个责任是刘备和诸葛亮,他俩合起来要占到10%的责任。为什么是刘备和诸葛亮?因为整个襄樊之战期间,刘备没有对关羽进行任何支援,虽然关羽起初传来的都是捷报,但刘备作为领导应该要审时度势,提醒关羽要防备孙权,并且给予关羽适当的支援,但是刘备并没有。
诸葛亮之所以有责任是因为他是蜀汉战略的总设计师,诸葛亮的战略是联合孙权共同抵御曹魏的,但现在孙权居然偷袭盟友,这说明诸葛亮的战略是有漏洞的,诸葛亮应该提醒刘备要注意孙权有偷袭荆州的可能,史书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诸葛亮和刘备共同承担最后的10%的责任。
《三国志 马超传》: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马超传中有这么一句话,说马超投降刘备的时候,刘备派人迎接马超,于是成都城中感觉到震动,刘璋于是投降,刘备封马超为平西将军,都督临沮,注意了,马超都督临沮,这里的临沮与关羽被俘虏的地方是一样的名字,所以有人说马超当时在临沮没有救援关羽,他也有责任。
其实这么说是不对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关羽在临沮被俘虏杀害的时候,马超不在临沮。
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都督临沮的时候是公元215年,刘备219年自称汉中王时,封马超为左将军,刘备221年称帝时,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马超都督临沮的时候是在215年,关羽在临沮被俘虏杀害的时候是220年初,这中间差了4~5年的时间。
况且马超又不是一直在临沮,217年~219年初马超还参与了刘备的汉中之战,当时是在汉中的,刘备称帝后,马超应该是在成都,他并不在临沮,所以无需为关羽之死负任何责任。
2、马超没有实权,刘备没有重用马超。
马超的身份特殊,曾经是一方之主,尽管他在蜀汉的地位很高,但是是没有实权的,刘备也不会让马超镇守一方的,最多也就是借用马超的名声,因为马超在羌人和氐人之中很有威望,刘备不会给马超独自在外率军的机会,也不会给马超独立的兵权。
3、马超的官职不允许他镇守临沮。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被封为平西将军,平西将军一般是镇守西边的,或者是向西边用兵的,临沮在荆州,在益州的东边,古人的将军名号是很有讲究,平西将军就是一定是镇守西边,而不是东边,否则刘备就要封他为平东将军。
另外在219年~220年期间,马超的官职是左将军了,关羽当时是前将军,负责整个荆州军政大权,刘备在荆州的地盘总共也就是三个郡,刘备不可能让关羽和马超同时镇守的,而且还离得这么近,这不等于让马超和关羽闹矛盾了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个人推测马超应该不都督临沮,而是都督沮县,这里很有可能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弄错了,马超一个平西将军,不可能会镇守到东边,并且还属于荆州的临沮(今湖北省远安县)去的,应该是镇守武都郡之下的沮县(今陕西勉县茶店镇)才更合理。
关羽之死,不但孔明有责任,孙权也有责任,曹操也有责任,刘备更有责任。一句话总结就是:三王一相合伙谋杀了关二爷。
当然正史上没有记载这样的事情,但是记载了以下四个事件,我们可以从这些事件中推算出一些蛛丝马迹:刘封见死不救,糜芳献城投降,吕蒙白衣渡江,于禁拖延投降。
1.结义大哥刘备为什么想谋杀关羽?
刘备得了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请注意这个词——自立。当费诗带着刘备的王命来向关羽宣布刘备的封赏时候,关于第1句话就问:汉中王封我何爵。如果大家熟读三国演义就一定会记得,关羽去世后,刘备称帝并发动夷陵之战,张飞带兵来协助,张飞见刘备的第1句话就是:大哥要为二哥报仇。
请注意这两个称呼:汉中王和大哥。
刘备已经称帝了,张飞依然叫大哥;而我们发现关羽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一直叫的也是大哥。但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就改口为汉中王。这个小细节,实际上已经说明了刘备与关羽情感已经破裂,他不认这个大哥了。原因就是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刘备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在称汉中王后,马上给关羽下令,让关羽管理荆州襄阳九郡,并让他主动进攻樊城。(那时的荆州是东吴和蜀国一家一半,而襄阳还在曹操手里),所以这个督荆襄九郡,就是个虚职。
目的就是把关羽调离荆州,去打襄樊。而将荆州交给自己的干儿子刘封和小舅子糜芳手里。(补充一个重点:自从刘备进益州,一直到最后关羽战死,这期间将近十年,刘备与诸葛亮竟没有见过面)
2.诸葛亮为什么要谋杀关羽?
诸葛亮自从出山后,通过各种手段,收服了张飞黄忠等人。唯独没有收服成功关羽。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诸葛亮甚至通过关羽立军令状的方式,准备杀掉关羽。
庞统死后,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了益州。刘备当了益州牧后,与诸葛亮一起,赏赐了关羽黄金,白银几千斤,钱5000万。我们将心比心的想一想:刘备刚到益州,人心不稳,正是应该花钱,收买其他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赏赐关羽这么多东西?荆州之战,历时半年,这期间诸葛亮作为军师,竟然没建议刘备发一兵一卒去支援。
关羽镇守荆州十年,孙权寸步难进。都知道荆州是刘备借东吴的,应该有借有还。但孙权派人多次讨要,关羽没给。当关羽拒绝了孙权的联姻,并说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这句话后,孙权作为少年得志的领导者,对关羽产生了深深的怨念与愤恨。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所以他派吕蒙在趁着关羽出击樊城的时候,荆州空虚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了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
4.曹操为什么要谋杀关羽?
曹操对关羽一直是非常喜爱的。从他本心上来说,他绝不可能杀关羽。那问题的关键就是刘备称王了。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并占据了荆州,汉中,益州三地。如果不削弱刘备的实力,三分天下的格局就稳稳的形成。而要削弱刘备的实力,就必须让刘备失去荆州。而荆州是关于镇守的,那就必须将关羽引出荆州,让东吴得到。这就引出了下面两件事:
1.当关羽的军队高歌猛进的时候,北方流传出了要迁都,以避关羽的说法;
2.于禁守卫樊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了几个月直到关羽,水淹七军。而这几个月的时间,实际上就是为东吴的吕蒙争取的时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