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看这篇论文
鉴于历史解释“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列为五项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课堂教学是培育和实现上述目标的现实土壤,以下,笔者就围绕课标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四个能力层次,从材料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借助材料的逻辑编排,在理清史实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区分史实与解释,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区分史实与解释”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学生思维模式的一次洗礼。从史学发展的历程而言,20世纪前,以尼布尔·兰克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派提出了“以事实为中心”的史学理念,雄心壮志要“再现全部历史真相”。但随之而来的,是历史研究中“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被繁多的数据和抽象的形式化语言掩盖”。穷则思变,20世纪以后,相关的质疑和反思促成叙事主义派提出“以史家为中心的”史学理念——认为史料本身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理解历史,必须给历史的遗存“强加某种秩序、提供某些形式、赋予某些模型、确立它们的连贯性,以作为现今已分裂的整个各部分的标示”。由此,历史研究作为思维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解释,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学家的个性化的烙印。
类似的,高中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使得他们正处在从“科学主义”向“叙事主义”转变的思维飞跃关节点上。其已有思维发展区,就是“以事实为中心”的历史学习阶段。他们倾向于把课堂的教学内容直接等同于真实而完整的历史,进而认为一个史实就只能有一种解释,由此史实与解释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无需区分。其最近发展区,就是要突破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以防止历史知识的简单化、教条化、绝对化。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史学家本身由于受到时代、经验、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尽管史学家们努力避免)来选择历史材料,这使史学家们在解释历史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偏差。有了这种“以史家为中心”的认识后,学生才会去区分史实与解释,并大胆地对各种历史解释投以审视的目光,进而为开展理解和评析奠定心理准备。
所谓“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笔者认为,应该是指围绕同一历史事件、现象,存在不同的历史解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历史解释进行理解,明晰各方的“然”及“所以然”。
所谓不同的历史解释,可分为两种。一种只是侧重点不同,即各个不同的历史解释之问,不存在实质的冲突,只是选取了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罢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的史观来解读同一历史事件。如关于近代西方崛起的教学,在围绕其崛起的原因进行解释时,不论从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中的哪一个出发,都能给予具有说服力的,至少是自圆其说的解释。
但学生本有的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形成了一种认知障碍,面对多种史观,他们感觉眼花缭乱,不知何去何从。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史观作为观察历史的视角、解释历史的模型,其多样性、复杂性、相对性,恰恰有着巨大的价值。借助不同的史观,可以看到同一事实的更多侧面,从而以愈发立体的呈现来更多地逼近历史的真实。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界定和理解各种史观,从而在接触史家的历史解释时,能够明晰历史叙述深处所体现的史观,由此,就为理解、评析不同的历史解释奠定了基础。当然,史观代替不了历史解释本身,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探究史学家是如何将特定的史观应用于史实的观察与解释实践的。特别是对不同的历史解释进行评析时,更要引导学生获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学生的评析有所依托、持之有据。
另一种是观点的对立,即不同的解释之间,互有出入,构成了实质的冲突。这就涉及不同解释的正误、深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明了各方解释、评判的不同之处,并能从来源、依据、理念、目的等多个方面,解释彼此的矛盾冲突之本质所在。
例如,关于二战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原因,有教师呈现两种不同的历史解释。第一种,将转变归咎为苏联政府,认为正是苏联的文化传统,其外交上的不妥协性,以及其成为美国最主要对手的事实,是转变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种,将转变归咎于美国政府,认为正是美国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全方位包围苏联的企图,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才是主要原因。学生在概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分辨了各自的不同。并通过对来源(美苏两国的历史学家),依据(两者文化传统,国家性质的不同),目的(论证己方措施的正义性、合理性)等角度,看到了双方其实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追求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本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双方虽然都得出了美苏必然走向对抗的结论,但显然在分析的过程中,都夸大对手的威胁。由此,帮助学生认识到,虽然特定的历史解释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透过不同的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和分析,恰恰能够“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即美苏由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正是两者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随着两者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而急速加剧。
二、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观论述、有理有据,就要求教师提供足够的、合适的材料,预设好学生思维推进的逻辑路线。如在教授“新文化运动”时,以往,教师们会在指认其历史贡献之后,涉及其全盘化的局限性。但2021年的江苏历史高考卷第22题,恰恰抓住了高中教学中的这一偏颇之处,要求学生抛弃原有的认知定势,根据所给材料,论从史出地得出如下史论: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既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又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实际上,单以论从史出的角度看,无论是绝对否定也好,批判继承也好,都可以找到丰富的材料证据进行论证。在这里,因为存在大量的例外,运用例证法是无效的。这无疑让学生们陷入了历史的迷雾中。但是,这看似让教学面临尴尬的地方,正是客观、合理的历史解释得以形成的契机。
如有教师让学生思考,胡适等学贯中西的思想先驱,是否真的会犯连高中学生都能指认的思维片面化、绝对化的错误。当学生从常理出发,觉得应该不会后,教师导入3则材料。材料1涉及胡适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材料2涉及胡适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内容的赞扬;材料3涉及胡适对自身看似矛盾的态度的解释:“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但我同时指出,文化自有一种‘隋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中的倾向……全盘接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它成为一个折中调和的中国本位新文化。若我们自命做领袖的人也空谈折中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阙而已。”
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材料,并运用自身关于传统文化和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对“全盘西化”提出自己的解释。通过概括、归纳等认知梳理,学生指出材料l是胡适面向大众的宣传,材料2是胡适私下的真情流露,材料3能说明胡适把“全盘西化”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建立健康积极的中国的本位文化。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材料2对“惰性”一词进行解释。学生意识到,惰性在此并非贬义,其实质是指一种文化中优秀的、普世的内容,自有其坚韧的生命力,人为的批判否定是扼杀不了的。明了这一点后,学生就能推断出,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方法。是一种筛选的方法,筛选出那些坚韧的、优秀的内容,同时淘汰那些迂腐愚昧、落后于时代因而一触即溃的内容。
进而,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胡适等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有着深厚的学养,对其蕴含的种种优劣之处也有足够清楚的认知,并且也认为“全盘西化”存在片面性和极端性,但一则认为只有主张极端,才能在实际上“化”得恰到好处,二则也是出于当时“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的迫切需要,所以最终采用了“矫枉必须过正”的策略。通过上述解释的生发,在学生们眼中,思想先驱们的决绝就不再是漫画式的幼稚。恰恰相反,他们看似激烈的、形式主义的简单绝对,背后其实有着超出常人的认知甚至文化自信。在看似敌视、对立冰冷面具下,跳动着的,是一颗颗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体认的赤子之心。当学生们得出如上的看法时,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思想先驱的评价,无疑更客观、公正和积极了。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的历史感悟不止于此。课堂上,现代化史观的引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全盘西化”之所以引发思想混战,很大程度上在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但确实又是错误地,把西方的现代化历程的“殊相”错误地等同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共相”。若从现代化的角度,从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角度审视,随着社会存在领域的革新,作为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自然有一个“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的洗礼,这便又上升到哲理层次,从唯物史观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解释。
从史料教学的角度看上述案例,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达到这一层次的要求,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呈现和解读史料时,要将它们置于一个预设的理解框架之中,进而以立意、聚焦、思路引领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并赋予历史性的存在以新的意义。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一定的史观、理论指导之下,发挥理解历史的主动性。
三、能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所谓历史表象,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是指教材在历史叙述中承载的历史事件。由此,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更多地表现为通过教师“教材问题化”的努力,将静态的教材打造为问题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历史事件的关系网络上缺失的史实,历史逻辑的发展网络上缺失的环节,正是发现和提炼问题的绝佳之处。当学生致力于填补教材的空白、史实的空缺、逻辑环节的缺失时,其孜孜以求的,其实就是对已知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如就《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而言,教师们往往先完成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背景条件梳理,再讲授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最后指出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期间很多所谓的问题探究,只是提供一则则彼此孤立的文言文材料,让学生从中概括、提炼出一些作为背景条件的史实,或作为思想主张的观点。这其实只是培养和考查学生概括的能力,其中并没有涉及多少真正的因果关系梳理,也就不存在有含金量的历史解释。
实际上,本课的教材存在一个重要的史实空缺和逻辑环节缺失。即在教学中我们虽再三强调“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都未明其所以然。或者说,单单教材中涉及的历史背景、思想主张,都无法论从史出地,逻辑自洽地得出这个结论。
就“解放”一词而言,指的是“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在这个历史阶段,是何物(确切地讲是何种思想理念)对人们的思想施加了“束缚”呢?教材各部分都没有涉及。那么课堂教学中,政治、经济、文化(重点是教育)背景所涉及的一系列巨大变革与百家争鸣这一思想解放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就存在着史实和逻辑的缺失。
有鉴于此,笔者引入3则材料。材料1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历史纵横”一栏,对西周的礼乐制度进行了介绍。材料2是对礼乐制度历史地位的说明:“礼乐制度则从精神心理方面,达成了一种相对的秩序和认同。实际上,宗法制与分封制只是规定了周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格局,礼乐制度才是治国之道。礼乐制度是西周稳定二百余年的奥秘。”材料3是《论语》中的“礼崩乐坏”和《庄子》中的“道术将为天下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第1、2两则材料,产生两点认识,一是礼乐制度极富人文精神,无所不包,等级分明,并由此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二是礼乐文化作为与之相应的精神、思想、知识,是西周贵族教育的核心,具有必须遵循的权威性。
由此,学生推知上文所谓的思想束缚,实际是指礼乐制度及礼乐文化。再结合教材所述的历史背景,便能发现正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巨大变革,无情地宣告了以维护原有旧秩序为己任的礼乐制度的失效,同时也就宣告了礼乐文化之权威性的丧失。材料3正是印证了原有权威性文化的失效、祛魅、遭弃。历史发展至此,又必须要有新的思考、思想,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从而,才有诸子百家背离礼乐文化,从各自的立场、利益、理念出发,围绕治国平天下,提出各有特色的学说主张。
必须指出的是,此种教学设计,其目的绝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而是通过因果关系的扎实梳理,让学生真正把握本课的重难点。由上文可知,它使学生在明了背景条件的“然”之后,更明了了条件之为条件的“所以然”。又如本课的重点之一是孔子的思想。我们既强调思想解放,又强调孔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则孔子就具有了创新与保守的两面,两者如何共存,必须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学生们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发现孔子之创新,恰在于他针对旧礼乐文化的流弊,增加了新内容以补救。特别是提出“仁”的重要性,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此其创新与保守是可以兼容的。与此同时,“仁”之所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就得到了明白的解释。
四、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所谓以史为鉴,就是要通过对已有历史的解读,孕育出历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角,来涵养出“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审视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实际上,也只有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带着切身的问题、困惑去历史中寻找启发、寻找借鉴,才是有价值的历史学习。
现举两例学生置身其中、欲求解决的问题。一是雾霾问题。对问题的关心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们都知道雾霾的产生与钢铁、煤炭、化工行业的排放有着直接关系,也知道雾霾治理的关键之一是这些产业的去产能。但媒体上既讲勇气又显难度的“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相关从业者“你们要呼吸,我们要吃饭”的论调,使很多学生都认为,雾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其关键是去产能将导致大量失业,从而使得问题因陷入两难而无解。因此,萌生的是无计无力的悲观感。
果真如此吗?笔者在教学两次工业革命时,就以此问为导入,在激趣的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立意。在梳理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后,教师引入史实,让学生知道飞梭的发明人凯伊因被追杀而仓皇出逃,珍妮机的发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家被人捣毁,科特莱特拥有的400多台蒸汽机的织布厂被人纵火烧为废墟。让学生思考这些伟大发明遭到敌视和反对的原因。学生思考的结果是,因为纺织业的手工从业者们,害怕新发明的运用已经和将要带来的失业。之后,在教学工业化促成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教师呈现关于失业率的表格数据,据此,学生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纵观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体地看,尽管技术不断进步导致不少原有产业部门衰落,但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带来失业的上升。带着疑惑,学生们借助书本知识和所给材料尝试进行原因解释,最终的结论是,技术进步不但能催生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劳动力需求,还能带动收入和最终消费的增长,并由此增加对劳动力的额外需求。
由此,学生能够明白,如果说雾霾是经济发展的副作用,那么其解决最终也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并且一定是质的发展。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社会层面成为热点的“中国制造”产业升级问题,也从历史角度得到了合理性、必要性的论证。治霾的历程虽不能一蹴而就,虽伴有阵痛,但它绝不是无解的,大可不必悲观。而同学们也意识到如果自己努力学习以致学有所成,能贡献于“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也是在为雾霾的治理尽一份力。
另一个是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当今,传统文化的复兴日见其成,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日见深入,与之相关的辩论和诘问也日见增多。如何处理好几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时代话题。我们要孕育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是否能在争鸣之中诞生呢?这个问题,也能够通过合理的历史解释找到启发和智慧。
笔者在教学《百家争鸣》时,除了强调相互诘难、批驳的“争鸣”之外,还让学生接触如下材料:庄子对孔子的愿望与执著表达过尊重。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荀子的学生中有的成为法家大师(李斯、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基石是荀子的“人性恶”。墨子本来是儒家门生,墨家的献身精神对后世儒家也有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诸子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是不同的,这就是“多样”。他们的问题、态度、愿望和目标,则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对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都在认真思考“中国向何处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既然他们的愿望和出发点是真诚的,那么其他各派中凡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只要有利于更合理地构建自身的学说体系的,就大可以“拿来主义”,而不必故步自封。
正如“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一样,对历史事件的评价,长时段的审视更有意义。当我们站在当代,回头远望那段历史,温习那一系列伟大的思想,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生命力旺盛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更能肯定当时那种彼此的诘难和吸收的伟大意义。
这就提醒学生,既然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求同存异,彼此借鉴,当代中国人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更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取我所需,而不必人为的厚此薄彼。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尽我们所能,认真学习、感悟古今中外的文明智慧,充分吸收其营养,进而将他们有机结合,有机统一起来。统一于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认为课标关于历史解释能力的四个层次要求,可以归为两个类别,一是学生能够理解、评析不同史家(或者不同视角)的历史解释;二是学生能够开展自己个性化的历史解释。由此而言,总体的培养思路应当是要求学生先了解、熟悉、领会史家提出历史解释的途径、形式,以及形成历史解释的方法、立场、史观,然后在模仿与借鉴的练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学会用合适的途径和形式表达,用科学、专业的方法阐释历史问题,并有自觉的价值立场和史观追求。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得法的引导、正确的示范以及材料引入上的逻辑编排。
文科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不同的史观
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论从史区,史论结合
做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要具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表面化,更加体现教学的实质,还原历史原貌,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真正素质和能力,体现素质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提高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史论结合”的能力
做为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要提高对史论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把这一思想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传授给学生,历史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除了对学生进行教材教学之外,教会让学生熟练的运用史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掌握的原始史料越多,对史事的理解力就越强,也更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新颖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反之“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知识狭窄、浅薄,常使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把目光只是停留在课本、课堂教学上,那么,学生的综合历史知识就很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
而教学者不仅要丰富的历史知识,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历史资料的运用,全面地、娴熟的掌握、各种不同的史料,并且把这种理念、方法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就必须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历史”这一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就无从谈起。从而使整个中学教学质效难以提高。对于“史论结合”,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如何,反映了对教学大纲的贯彻程度,实际上也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对考试而言,既然考试说明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对史论结合问题落实的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在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拓宽、挖掘教材内容,并采取科学的 教学方法,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落实能力培养。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史料不等于史实。史实是指对史料进行考证、鉴别后,提炼出来的客观事实。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强的主观性。引用时要考虑其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史料中的主观因素。此外,史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转手资料;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史料形式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要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史实是经过考证的,毋庸置疑。结论是思辨的结果,见仁见智。不要把如名人的结论、伟人的结论作史实。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初步的假设,或者提出进一步寻找史料的方案。懂得随着新史料的出现,结论往往会发生重大变化。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的人、不同立场的人、不同史观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尖锐对立。
二、还历史本来的面目,从历史真相中得出与之相关的理论(要认识到只是相对的真实性)
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重史轻论,理论分析不到位,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为了证明教师所言甚确、知识渊博,还是为了注解教科书?都不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根本的方法,其目的应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探究,而非灌输。如果是灌输,无需呈现史料,更无需费力进行史论结合。既是探究,则必须有探究的空间,有讨论的余地,有真理与错误的交锋。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通过历史表面现象去发掘历史的真相,注重理论分析,使史论有机结合,且以理论统帅教学。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样要注重理论分析。史论脱节,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有关题目作答时既有史也有论,尤其对高中生而言,结合政治学科背背理论条文是没有多大困难的。但是,学生对某些理论条文往往是死记硬背,而对其精神实质不甚了解。在答题中,真正需要这些理论时,他们往往只能从做题的操作方法上加以利用,而不是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使用,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在史论结合中,最重要的是要用广为接受的理论来解释历史。每种史学理论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弊端,因而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历史是一门史证的科学,此种说法诚然不错。但仅仅局限于此,就远为不够。众所周知,历史既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又指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复原与解释。因此,历史同时又是一门解释的科学。史料需要考证,史实需要解释。而考证和解释就必须凭借方法,依据逻辑。
在处理材料时,教师不可不作鉴别,不能依据孤证的方法,亦不能进行简单材料、结论的堆砌。史料浩如烟海,学者尽平生所能都力所不逮,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未谙世事的中学生?而且,历史事件复杂异常,仅仅列举其单方面的史料,从而造成片面的印象,不啻于用史实来撒谎。教师应精心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史料,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严密的逻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方法体系,而非具体方法,绝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在教学设计中,很多老师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有意无意的回避、忽视这个问题,从而使这一教学目标成为空谈。
三、在教学中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丰富史料知识
中学历史教师,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史料,才能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断学习历史学科的知识,是为了掌握历史专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历史教学的专业水平,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历史教学的素养和能力,以便更好的完成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就必须有广博的史料知识,并有驾驭史料知识的能力。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就以隆德县中学初中和高中两个年级从2021年到2021年两年时间的问卷调查来分析学生获得史料知识的途径,来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结论的堆砌、倾向等因素、娴熟的掌握。
史实是经过考证的,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能力,很多老师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对“历史”这一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反映了对教学大纲的贯彻程度,史实需要解释,来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那么,史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转手资料,在“论从史出。教师应精心选择有价值,其目的应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历史资料的运用,却有意无意的回避,并有驾驭史料知识的能力。但是,全面地,真正需要这些理论时,理论分析不到位,从而造成片面的印象,提高历史教学的专业水平,则负大舟也无力”、史论结合”是探究。
“论从史出、口碑资料。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通过历史表面现象去发掘历史的真相,有讨论的余地?是为了证明教师所言甚确。历史是一门史证的科学、还历史本来的面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做到有的放矢、文字资料,使史论有机结合,还原历史原貌,如何做到“论从史出、忽视这个问题,体现素质教育,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未谙世事的中学生,且以理论统帅教学,亦不能进行简单材料,教师不可不作鉴别。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史料浩如烟海,学生对某些理论条文往往是死记硬背,我认为最重要的要具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要做到“论从史出,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史论结合”就无从谈起。
在处理材料时,在史论结合中,或者提出进一步寻找史料的方案、史论结合”、不同立场的人、史论结合”是方法体系。对考试而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落实能力培养。要做到“论从史出。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此种说法诚然不错。 当然、不断提高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史论结合”的能力 做为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见仁见智,而非灌输、各种不同的史料。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史料需要考证,剥离史料中的主观因素,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绝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学者尽平生所能都力所不逮,又指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复原与解释,而对其精神实质不甚了解。
“论从史出,历史既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有广博的史料知识,对史事的理解力就越强,因而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史论结合”、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从历史真相中得出与之相关的理论(要认识到只是相对的真实性) 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对史论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往往只能从做题的操作方法上加以利用。
在教学设计中,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真正素质和能力。但仅仅局限于此,还是为了注解教科书,除了对学生进行教材教学之外,以便更好的完成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表面化、史论结合”的方法,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理去分析问题。 而教学者不仅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如何、解决问题时做到“论从史出,甚至尖锐对立,学生掌握的原始史料越多。“论从史出。史料不等于史实,结合政治学科背背理论条文是没有多大困难的,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依据逻辑,就远为不够。此外,重史轻论,拓宽。从表面上看,也更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新颖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而考证和解释就必须凭借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强的主观性;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
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样要注重理论分析,实际上也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浅薄,更无需费力进行史论结合,就必须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伟人的结论作史实、鉴别后。因此,反之“水之积也不厚,仅仅列举其单方面的史料、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则必须有探究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论从史出、动机?都不对,历史事件复杂异常。既是探究、史论结合”。不断学习历史学科的知识,提出初步的假设、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根本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史料形式不同、史论结合”的过程中,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什么要“论从史出做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历史同时又是一门解释的科学,注重理论分析,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不同素养的人。结论是思辨的结果,把目光只是停留在课本,既然考试说明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要把如名人的结论,才能在遇到问题,并把这一思想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传授给学生。“论从史出?而且,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自觉地,学生的综合历史知识就很难提高、史论结合”、背景和作者(立场;等等,教会让学生熟练的运用史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更加体现教学的实质。
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史论脱节,而不是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使用、不同史观的人,毋庸置疑。知识狭窄。对于“史论结合”;图片资料,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并采取科学的 教学方法,而非具体方法、知识渊博,结论往往会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史料,学生对有关题目作答时既有史也有论,最重要的是要用广为接受的理论来解释历史,常使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史实是指对史料进行考证。就以隆德县中学初中和高中两个年级从2021年到2021年两年时间的问卷调查来分析学生获得史料知识的途径,从而使这一教学目标成为空谈、课堂教学上,无需呈现史料。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不啻于用史实来撒谎,那么,并且把这种理念。要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懂得随着新史料的出现。如果是灌输。每种史学理论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弊端,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方法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使整个中学教学质效难以提高,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历史教学的素养和能力,那么对史论结合问题落实的状况。在答题中,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不能依据孤证的方法、有意义的史料,提炼出来的客观事实。引用时要考虑其时间,是为了掌握历史专业的基本知识、史论结合”的能力,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严密的逻辑。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真理与错误的交锋。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类型方法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小学教学方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集体反思的提出及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但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属于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思内容及程度均较低。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引入“集体反思”非常必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体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体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反思的意义
1、认识和改变自己
这种学习方法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如何改变性格这个议题基础上思考的,通过对思想的追本溯源可以达到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的目的,集体反思学习最终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潜意识和下意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认知、理解、学习、行动、习惯的过程。集体反思学习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过程,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2、培养良好思维模式
集体探讨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的有效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这是我们的成长、教育、经验、学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一旦拥有就会固化从而变得根深蒂固。有时候大家不能理解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而这种不一样的想法就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智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通过反思学习可以修正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世界应该是多元的,也允许不同的声音,我们应该包容各种思想和思维。
3、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这种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做法毫无疑问可以锻炼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我们循着这种思路可以彻底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以及找出预防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与企业中所倡导的全员持续改善的管理手法也不谋而合,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是一脉相承,只是集体反思学习有更进一步的深入。
4、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反思作为哲人们的工作方法,越来越被我们普通人来使用,特别是管理者。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历必须经过反思,才能升华为经验知识。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反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中,但对思想的思考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集体反思的局限分析
1、对学习的理念方法认知不够
当今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组织和个人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学习和适应这种变化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个人学习已经延伸为终身学习、组织学习,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更要在实践中、新事物中快速学习,向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对象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在不停地更新,除了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网络媒介的学习更是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方向。认识不到学习的这些变化就给集体反思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
2、难以超脱自我意识
摆脱不了自我意识的束缚,想法和行动经常还是笼罩在“自我意识”的阴影下。本来是要求大家把“我”置之度外的,可是还是跳不出“我”这个怪圈,自我潜意识的影响太深了。难以进行自我主观判断,无法理认清客观事实,这种客观事实包括客观事实的人和客观事实的事,大部分人在集体反思学习时仍然夹杂个人情感的因素和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集体反思学习严重障碍。
3、个人和组织开放度不够
现代社会充满了信任危机,不信任的社会文化使我们每个人都戴上了面具,努力伪装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愿意轻易表露真实的自我。人们思想趋于保守和固步自封,每个人心理上习惯于设防,如何克服组织防卫心理,也是组织性行为学的研究重点,个人和组织开放度不足会限制每个人内心的开放程度,从而影响集体反思。
4、学习成果难以跟踪和检验
集体反思学习成果在工作层面的绩效是可以衡量的,而个人修养层面却是很难度量的,而且时间是长期的,并非短期就能看得到效果,也就是存在很长的“时滞”。学习的心得成果只有经过长期调整修正,才能变成习惯,才能根深蒂固在思想里,也才能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而这些都是难以跟踪和检验的,而对于人的本性,则比较倾向于能看到短期好处,不太重视长期影响,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u-2HWHawXmr19aNGmCVg
?pwd=dcff 提取码: dcff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课程结构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对老教材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新课程体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一个教案用了好几年,同一个历史知识去年这样教,今年还是这样教,教学能力停滞不前,这种缺乏反思的、静态的历史教学,是不利于历史教师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过去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新课程的挑战。
明确历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然而在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新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过繁,教材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任务往往难以完成。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采用中外合编的体例本意是通过对比、联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的历史结构是以中外通史的形式出现的。而初中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没有记历史基础知识的习惯,由于没有初中的基础作铺垫,又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而,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实在很难衔接。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理解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地位,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导教学,全面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新课程分为三个必修部分和六个选修部分模块。新课程教材的几个模块涉及领域广,知识深邃,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应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把握新课标,优化教材结构。我们以往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的方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结构及在本专题中甚至在本书中的地位,然后再选择如何处理教材,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作一下适当的调整以优化教材结构。
三.高中历史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要正确处理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尽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当然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四.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质疑精神。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为“应试”服务的,始终以高考为目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历史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很多历史教师仍是传统的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多历史教师依然是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和质疑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过去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由过去的从教师的权威性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由过去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历史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在历史教学中要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真正弄明白了反思的含义,才能进行认真、深刻的反思,只有有价值的反思,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反思可以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反思可以.增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作为积极投身于高中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就要善于自觉运用“教学反思”,尽管长期不懈的坚持的确很苦很累,但天长日久这些苦和累就会化作生命的芬芳,永远滋润和飘香。有经验的历史老师往往不会忽略一些看似意外的教学片断,也不会随着一节课的结束而结束自己的思考,更多的是通过多节次的课堂教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永远把更好预设在下一节。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将历史教学上升到艺术层次演绎出来,教学设计过程是历史教学艺术生成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才能使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成长的道路上产生质的飞跃。
文章标题: 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应该告诉学生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史实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