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京城的官员为什么即使连升数级也不愿意去地方任职?
在宋代以前,一直都有重内官轻外官的风气,所以京城官员大多不愿到地方任职,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地方官们责任重,事务多,而京官责任稍轻,且接近权贵,容易得到提升。
明代时,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脉相承,也是以中央官员分掌地方大权,实际上地方再无真正的分权可言。可是从仕宦者的价值取向分析,依然存在内重外轻的现象。
明仁宗即位后开始全面刷新各种制度,此前京官的权势并不显重,在中央机关任职的官员考核期满,一般多由吏部上奏派为一个地方的领导。随后改定制度,凡布政、按察二司和知府有缺,由三品以上京官联名保举授任。其实被举者大多是一些部员司官和科道官,都是京官中级别较低的官员。
如果从品级这个角度来看,像上面所说的这种京官外放就属于升官,以知府为例:明代知府皆为正四品,如正五品司官(郎中)外任知府就是升二级,从五品副司官(员外郎)是升三级,正六品的司官助理(主事)是升四级,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和都给事中是升六级,从七品的左右给事中是升七级。
实际上,这些司官、科道官们外放时不仅仅是担任四品知府,很多时候还会被任命为省级大员的副手、助理,比如从三品的左、右参政(布政使副手),正四品的按察副使,从四品的左、右参议,正五品的佥事等。但是,由于内重外轻的体制存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升迁上京官就比地方官更为顺畅,所以追求仕途者还是看好在中央任职,就是升官也不愿到地方去。
正统以后,随着内阁、六部权势的日趋增加,官场上重内轻外的意识不断抬升,尤其是在朝可以弹劾权贵、外出可以奉旨巡按地方的科道官员们,更加不愿去地方任职。比如正七品的六科都给事中考满升转,通常总是升正四品京卿(各中直机关副职领导),或外任从三品参政(副省级领导)。
也就说,从正七品一下跃升从三品品,一下从县级干部跳到副省,按说这是天大的荣誉,可是明代的科道官们却根本看不上,圈子里的人竟是“人多厌薄之”。这种在外人看来求之不得的事情,在科道官眼中就是“官升七级,势减万分”,宁可不升转也要留在中央。
因为京官们不愿到地方任职,所以明代的统治者们将京官外放地方作为一种惩罚手段,这种情况在史料中较为常见。如正德初年,权阉刘瑾独揽朝政,因京中翰林、科道大多不愿依附,他们中很多人被调外任;又如嘉靖初年,嘉靖帝为生父尊号与朝臣相争,将六科给事中、御史、翰林大多调离京城,把反对派统统赶到地方去。
不过内重外轻这种情况在明代后期,乃至清代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是京官们的价值取向已经从建功立业转换成了以贵求富,换句话说就是做官被看成是发财的手段,做大官发大财,做小官发小财。说到发财,当然是地方官的优势更大了。
别的弄钱法门且不谈,仅以地方官住有公房、出有公车、所有公子小姐太太二奶丈母娘等,吃喝穿用皆可直接取之于民这一条,就足可羡煞京官。正想康熙时监察御史刘子章所说的:“各省官员赴任者携带奴婢多至数百人,衣食之费,皆取给于所属官民。”
到了雍正朝,朝廷规范灰色收入制定“养廉”制度后,京官们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奔赴“养廉”前沿出任地方官。此后,内重外轻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这个时候也就倒过头来了,京城中的那些五、六品京官们,个个望眼欲穿恨不得马上到地方做一个七品知县。
明朝文官的官职大小 从高到低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兴化有两位礼部尚书(周如磐、朱继祚)加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陈俊加封太子少保,他们都是兴化品位最高的官员。
明朝初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993)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明朝兴化人共出了12位尚书,除上述三人加封太保、少保外,其余九人为翁世资(户部)、郑纪(户部)、林俊(刑部)、康大和(工部)、林云同(刑部)、郭应聘(兵部)、陈经邦(礼部)、曾楚卿(礼部)、林兰友(兵部)。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兴化人官居都御史的有三人。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而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消。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兴化人当布政使的有27人,巡抚3人,其官职均为正二品。
正三品官员兴化有26人,其中六部侍郎(六部的副长官)13人,通政使司(中央情报机关)通政使1人,大理寺(中央司法机关)卿1人,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长官)1人,按察使司(地方最高监察机构)按察使9人。
从三品官员兴化有24人。其中:承宣布政使司参政(省副长官)19人,都转运使司(中央在地方的办事机构)转运使3人,大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兴化人官居知府的有85人。与知府同级的四品官还有:按察使司副使26人,大理寺少卿4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1人。
此外,尚有四品以下如参议、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六品以上官员,数以百计。
明朝兴化官员政绩显赫,许多人被载入史册,成为兴化的骄傲和楷模。
明代兴化人考中进士的有571人(其中仙游35人),文进士563,武进士7人,赐进士1人,以明经荐辟6人,特奏2人。
满意答案
凤舞乾坤 14级 2009-11-27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
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
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地方)
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州,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
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
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
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4240.htm
明朝官职与品级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各级官职,每一个官职都有对应的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有相应的权力。
那么,明朝的这些官职与品级你都熟悉明白吗?它们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下面,笔者简单来叙述一下。
明朝中央官制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这些都是虚职,一般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或增官,用来表面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的身份,并没有具体的管辖权利。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也属于虚职,和三公一样,没有实际权利。
内阁:大学士(正一品),皇帝的智囊,皇帝的旨意,朝廷的政策一般都从这些人的手中发出。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部长为尚书(正二品),副职为左、右侍郎(正三品);各部下又设司,司长为郎中(正五品),副职为员外郎(从五品);各司办事官位主事(正六品)。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负责全国的监察工作,副职为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下面还有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明朝建国后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省,即十三道(明末增至十五道),对应有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他们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各到监察御史巡按本道,考察地方官员,史称“巡按”。
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掌有什么权利?实权孰大?明朝“海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关于海禁,不要拿“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来说事,听都听烦了,说实在的,我不信当时没有人意识到与海外通商的暴利,“天朝上国”自大只是原因之一甚至是借口吧!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的官衔!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明初,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丞相制度被废除,殿阁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 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直接对皇帝负责, 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为各部正官,侍郎为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明代是正二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正二品官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为从二品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从二品,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为正二品, [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从二品, [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正二品。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和的大臣,正二品,。 [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从二品。 [郎中]在六部中仅次于侍郎的官,是部内各司的主官,正五品。 [员外]“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为五品。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明代为正七品。 [给事中]朝廷中经手章奏,稽察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 太常寺:主管祭祀 [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 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副长官,正四品。 鸿胪寺:“胪”是传的意思,“鸿胪”是大传颂的意思。管招待外宾 [鸿胪寺卿]唐代鸿胪寺卿既管朝廷的侍客,又管司仪,明代专管朝廷的朝会仪节,正四品。 [鸿胪寺少卿]鸿胪寺卿的副职,正五品。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 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 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 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 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国子监祭酒]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供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官,从四品。 [国子监丞]唐代之后国子监丞为国子监丞国子监内部事务官。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 [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 (地方)布政司,府,州,县。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府: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 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明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 [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 [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官称为知府,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州:明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明代知州已降为与县略相等到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通判]北宋初年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乎与知州相同,名为佐官,实际上是与知州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到了南宋,知州职位较轻,通判职位就更轻了。明代知府以下设通判,定为六品官,实际上同知没有区别。 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知县]县的最高长官。明代知县为正七品 [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军事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 主要是禁止对日通商 嘉靖二年(1523)日本各邦(诸道)争相向明帝国朝贡 左京兆遣僧人宗设,右京兆遣僧人瑞佐和投奔日本的中国人宋素卿赴明进贡,因争中国宴席上座位的高下,大动干戈。 “时瑞佐后,而素卿狡,贿市舶太监先阅佐货,而宴又坐设上。设不平,遂与佐相杀。太监又以素卿故,阴助佐,授之兵器。而设众强,拒杀不已,遂毁嘉宾堂,劫东库,逐瑞佐及余姚江。佐奔绍兴,设追之城下,令缚佐出;不许,乃去。沿途杀掠至西霍山洋,杀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执指挥袁琎,百户刘恩;又自育王岭奔至小山浦,杀百户胡源,浙中大震。”(选自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 自此,明罢除市舶,虽明令禁止,但通商在民间仍有。所以说,明王朝的禁商,不彻底。总结起来,明王朝为了寻求社会的稳定和重视国防,才不得不罢市舶。 我想,作为曾经的封建国家,日本也经历了闭关锁国,尤其是德川幕府中后期,所以可以参见日本史,与之比较。可能会有不少收获。
满意请采纳
文章标题: 明朝科道官的晋升空间很大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