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共同历史记忆是否比语言更能塑造民族意识

时间: 2022-08-13 12:00: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共同历史记忆是否比语言更能塑造民族意识

民族的概念是什么,宗教的定义又是什么

一、民族(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或宗教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一个国家也可以有多个民族
注:民族的概念,是近代根据人类进化史及种族研究所得来的。是近代词语
但现代的民族概念,也可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宗教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在后期融合成新民族。
民族: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语言,文字,强烈的身份认同为纽带形成的共同体
国族:国族是以政治凝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
换言之:国族是民族的前身,两个以上的民族又可形成新的国族。国族是民族来源之一。
典型的国族概念有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等。
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二、宗教(意识形态)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神道教、佛教、犹太教、印度教、萨满教等。
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
三、民族宗教是指民族成员所共同信奉的宗教。这种共同的宗教信仰往往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紧密地相结合,其崇拜的神灵或信仰的对象有时就是本民族的守护神或传说中的始祖。民族宗教是由氏族—部落宗教(又称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

语言文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是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都需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源泉。

语言文字对民族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受到保护和尊重,是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保证。凡有母语的民族,不论大小,都热爱自己的母语,都与母语有着深厚的感情。民族平等,自然包括语言文字平等;对民族的尊重,自然包括对其语言文字的尊重。

扩展资料

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的关系。在任何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之间都会存在强势和弱势之分,语言文字政策要促使二者协调互补、和谐共存。

二是语言互补和语言竞争的关系。不同语言共存于一个社会,由于语言背景、语言功能、语言使用人口的不同,除了互补还会有竞争。语言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语言政策应有利于调节语言矛盾,促使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三是母语和通用语的关系。少数民族学习国家的通用语是必须的,对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也是有利的。在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机制。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网-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百度百科-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如下:

1、第一条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第五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扩展资料

语言文字在传承民族文化上的相关情况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语言文字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事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增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2、因此在坚持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普通话水平测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华经典诵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工作载体;

3、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语文素养,又加强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使中华传统美德得到了巨大的弘扬,以及中华优秀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你好:
首先,共同的语言是促使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民族的特征之一。只有大致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作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才能使一定范围的人们沟通思想、密切关系、加深感情,才能为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基本的条件。其次,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民族成员从生产生活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等一切领域,一刻都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它同本民族
的发展和斗争紧密相联,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怀有深厚的感情。再次,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遗产的继承,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宝贵经验的传播,都要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最后,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一种重要力量。正因为民族语言文字同民族成员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民族发展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各民族对其语言文字始终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好:
首先,共同的语言是促使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民族的特征之一。只有大致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作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才能使一定范围的人们沟通思想、密切关系、加深感情,才能为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基本的条件。其次,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民族成员从生产生活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等一切领域,一刻都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它同本民族
的发展和斗争紧密相联,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怀有深厚的感情。再次,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遗产的继承,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宝贵经验的传播,都要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最后,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一种重要力量。正因为民族语言文字同民族成员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民族发展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各民族对其语言文字始终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
思考提纲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
二、语言文字产生前的文化传承特点
三、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的启示
五、我国“文言文”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优势
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的文化,文字的相对稳定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思考,供参考!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

成员承载的共同身份属性是中国国民,也就是国内各族人民,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成员对国家身份与公民身份的辨识确认。

在此基础上,共同生存发展的条件既有历史的情感记忆成分,也有当下的创举成就部分,如同勒南(Ernest Renan)所说,“在过去,有共同的光荣和痛楚可以分享,在未来,有同一个计划需要实现;同感共苦、共同展望,这就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可以说,近代抵御外侮殖民的共同患难经历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前景又成为这种意识的未来延续,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则是当下共同生活的直接体认归属,是对共同情感利益的需求与承认。

换句话说,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交往生活的记忆、感知与期许,是对我们是谁和想要成为谁的基本回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意涵,里面渗透着各族人民共生繁荣的基本信念,从而能够规避民族的衰败与危机复现,并积极向上的导向伟大与复兴。

共同体意识的一般要素分析

作为一种集体性质的意识,共同体意识在目前研究中还较少见到构成要素的一般性学理分析。

因此,要想更为合理地把握要素内容,就需要参照有价值的相关研究,在这方面,国族认同、集体认同、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意识等都提供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启发,从中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的要素构造。

我国台湾学者江宜桦和美籍华人学者徐贲在分析国族认同时,指出身份认同(identity)蕴含三种元素,即相同同一(same)、辨识归属(identification/belongingness)和赞同同意(approve/agree)。

分别表明一种原生且内在延续的统一性,一种现实认知的心理安全意识与状态,以及特定的情感选择与行为偏向的建构性。

研究认同伦理学的美国学者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也指出集体认同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

分别是“通过归属指认的办法让一些术语找到其承担者”“这些标签至少被贴上标签的一些人内化为个体认同的一部分”以及“存在针对这些标签的行为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指认归属、内化信仰与行为模式。

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者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在其经典界定中表明,一国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在构成上包括“认知取向、情感取向和评价取向”,既涉及社会化的认知态度、价值信仰,也涉及公民能力意识与合作参与意识。

再者,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何怀远、林尚立、陈明明等认为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即“价值-信仰”、“认知-阐释”和“行动-策略”,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作意识形态。

另外,在民族意识的分析方面,有学者强调这是一种包含“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的活动。

上述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共同特性的集体意识,一般存在三个核心元素:首先是辨识归属要素。

在成员的共同生活中,良好的知识素养和美好的生活体验,是判断认同归属的基础,良好的知识素养有助于克服成员意识中的过分偏见,美好的生活体验则可以克服成员意识中的过分抱怨。

由此可以较为客观公允地把握自我与他者彼此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能够找到满意的集体归属、获得可靠的生活体验与心灵依托。其次是同一延续要素。

任何共同体意识都必须具备成员公认与信仰的共善元素,这种构成性,对共同体成员而言有双重意味,一方面是历史遗产的精神价值沉淀,这是成员在共同生存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具有超越延续性的信念,可以提供积极向上的关怀。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内容要素必须能够在各个成员之间彼此贯通与通晓,具有超越特定成员的同一性,进而成为彼此间共同凝聚的对象。最后是行为期许要素。

这一要素意味着集体行动的方向路线与实践意志,以及成员的责任担当,是共同体意识中具有能动性的部分。

三大要素共时性地关联与依存,彼此不能割裂开来,因为缺少辨识归属要素,共同体意识就缺乏可靠的知识基础与充满吸引力的生活体验;缺少同一延续要素,共同体意识就会缺少连贯统一性而发生断裂与分离;缺少行为期许要素,共同体意识就缺乏现实方向感与生命活力。

因此,三者彼此关联,才能构成可靠、可存与可能的共同体意识。

文章标题: 共同历史记忆是否比语言更能塑造民族意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7207.html

[共同历史记忆是否比语言更能塑造民族意识]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