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刘备讲仁义道德是用它为一种搞政治权术的工具,还是他确实是个仁人君子

时间: 2022-08-13 01:02:0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刘备讲仁义道德是用它为一种搞政治权术的工具,还是他确实是个仁人君子

描写孔子生平的话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俄语:Конфуций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思想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学术贡献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教育贡献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由于孔子在讲学中,所下的功夫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发自内心的崇敬。他们追随、侍奉、保卫他,他们随他一起奔波行道,周游列国,备受艰辛与饥饿而毫无怨言。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当遇到危难时,则舍身护卫。孔子逝世后,弟子们如丧考妣,皆在坟周服丧三年。子贡独守六年。其尊师重道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后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我们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当时好像没有学籍管理制度,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谁早不可考,至于配享了孔庙的这七十二个高徒,然而这些先生们都是上古人物,我们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只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影影绰绰只能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其纤毫。而我们上古的出版业又实在落后得惊人,一切文献,全靠用刀来刻,诸般辛苦之中,难免出现错别,以至以讹传讹;更有班爱牵强附会的所谓高人,将错就错,胡乱解释一通,竟就解释出无穷深意来,甚至被当作了不可改易之经典。于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两个甚或多个高人,各自拿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则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争个头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比如这孔门七十二圣人的尊姓大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谁知道孔子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家语》更是荒唐,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解》,里头开列的,却足足七十六人,最后还又总结说:“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睁着大眼说瞎话,难道连个数都不会数?司马迁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这孔门弟子花名册,却不知该折中于谁。今较其两者,以《史记》去孔丘时代相对较近,且以实史闻名;而《孔子家语》虽以“孔子家语”名书,却历来被视为伪书,当作三国时王肃因袭前人书简加以修补编定,相对之下,似不如《史记》足凭。两者相权,取其最接近于真实者。所以,俺决定以《史记》为基础,与《家语》相杂较。司马迁所列这七十七人中,说不得有五个是编外人员,至于是哪五个,俺就不得而知了,在这里还请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家世、家谱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8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 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虽已中落,但在早年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六艺。三十多岁,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收徒传道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其中得其神髓者有七十二人。年过五十以后,曾被鲁国委以司寇要职,主管司法工作,后因政见不同,弃官离开鲁国,周游讲学。经过大约十四年的游学生涯之后返回鲁国,将余生精力贯注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对《诗》、《书》、《礼》、《乐》、《易》进行删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的孔子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但生活上迭遭不幸, 独子孔狸,得意门生 颜渊、子路早逝。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 孔子去世后,他的思想在弟子们的传播下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日益升高,汉初开始被尊为有王之道,无王之爵的“素王”。自公元元年被汉平帝追谥为“褒成宣尼公”之后,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先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等等。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政治学、社会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化民族文化精神的构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的学说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和封建教条,而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立言、自知、知人,成就人生大业的不二法门。孔子主张人们要顺天应人,建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学行并重, 以君子之风去处世,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优良的人格形象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神圣的殿堂,聆听圣人的福音,让圣人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人生的真谛。 第一章 学而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既是整部论语的总纲,也是圣学仁道的纲领。这一句对阅读和理解《论语》的微言大意,准确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十分重要。我们中国的文字在古代内涵非常丰富,往往一个字就包含了一个思想,一个观念,不象现在的语汇这样浅显苍白。现在我们一般把“学习”作为一个词理解,在过去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是分开来讲的。学有读书学习的意思,但在《论语》中“学”不仅仅是现在所谓爬桌子啃书本意义上的读书学习,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堂堂正正做人的学问。“习”也并不是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复习功课,而是实习、见习、实践的意思。开篇的这句话是圣人告诉学生们,一个人立身于天地之间,如何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何做人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这门学问需要在作人,做事上,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去体会、思考、印证,当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时候,那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朋”也不是现代意义上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远”不仅有远方的意思,而且包含着 人与人在思想 、观念 、情趣 、志向等心灵上无法丈量的距离。钟子期和于伯牙的故事可以说是对这段话最好的注解。“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当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指内心的怨愤,心理不平衡。一个有真学问而且彻悟了人生真谛的人,也许不会被世俗社会所理解,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内心里如春风吹拂,不会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原文)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释义:这章的关键是孝 、悌这两个字。“孝”是“父慈子孝”之孝 ,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付出慈爱 ,子女回过头来孝敬父母 。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对哥哥恭敬,孝和悌是相对的,是父子、兄弟之间感情的双向交流。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是迟至宋代才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与真正的孔孟之道已相去甚远,圣人自己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为人父母者既不是圣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没有不是?在先秦典籍《易经》中便有“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的卦辞,是说做父母的虽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但做子女的要以极大的爱心,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体谅他们,所以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要去劝谏,如果执意不听,那也就算了,但仍然要对他们尊敬如常,不心生怨恨,这是为人子的本分。 孔子所谓“父父、子子”是告诉人们,做父母的要有做父母的样子,做子女的要有做子女的准则。做父母的要对子女付出做父母的爱心,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做子女的回报父母要有做子女的诚意,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身为父母不成其为父母,或者做父母的不尽慈爱之责,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尽孝,这是违反情理的。“孝”、“悌”是父母、子女、兄弟之间真情的表现,是爱的延续和反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具有孝 、悌的真情至性 ,就不会犯上,既然不会犯上,那么就不会做出作乱的事。因为这种人做事有分寸有原则,他们会从根本上通过孝、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内在的品格修养,于是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就自然产生了。就此而言孝、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吗?。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 :巧言 ,就是语言上的矫饰伪诈,能说会道 ,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说话很漂亮,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态度上表现的很真诚。但是要注意,这种言过其实的表演不是他本来的面目,这种人内心真正仁义的成分不多。“令色”是指表面态度很诚恳的样子。巧言令色的人有时候确实能得到人们一时的赞许,但决不可能长久地蒙骗世人,当人们一旦看清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他得到的只有世人的鄙视和唾弃。所以只有真诚才是一个人长久的立身处世之道。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少孔子四十六岁,不爱说话,样子有点拙,但很有智慧。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被后世尊为宗圣,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他的学生,被后世尊为述圣。曾子说,我在向老师学习做人的学问上只把握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检点自己的行为。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去办了。“忠”在古代指对任何一件事都尽力地去做。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相处是不是有失信的地方。第三, “传不习乎”,老师教给我作人做事的道理,我是不是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了。在社会处于剧烈变化,人们的人生信仰发生危机的时候,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圣人告诉我们的自省之法毫无疑问是行之有效的良策。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释义:“道”是治理领导的意思。“国”字在过去指一个地方的政治单位,现在我们讲的国家,在过去叫“天下”。“乘”在古代是以战车、壮丁、田赋合在一起计算的,指一个地方政治单位的综合实力。一乘战车有四匹马,车上有三名甲士,七十二名步兵,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千乘之国是当时一个中等实力的诸候国。 这是对身居要职手握重权者而言的。作为一个管理千乘之国的领导人,要有敬业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对国计民生的事要认真负责,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在工作作风上要“节用而爱人”,不奢华,不铺张,本着节俭的原则爱护属下、体谅百姓,减轻人民负担。需要征调百姓做公益劳动的时候注意要“使民以时”,把握好时间,尽量避开农忙季节,不搞天怒人怨,劳民伤财的事。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才能 把自己领导的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作为一个人,一个为人子弟者,要做到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边对朋友,对同学,对一般人都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友爱。而且“谨而言”,作人谨慎,不乱吹牛说大话,在社会上和人打交道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对整个社会有博大的胸怀和爱心。喜欢和有学问、德行修养好的仁人君子亲近来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都做到以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探讨历史文化和作人做事上的学问。在《论语》中“文”并不是单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或语文知识,而是指为人处世的艺术修养,当然也包括文学、艺术的陶冶。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义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 ,比孔子少四十四岁 ,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他继承老师的思想从事社会教育工作,战国初期在河西讲学,当时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这一段是子夏说的话。“贤贤易色”的第一个贤字是动词,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有学问修养的人。“色” 指态度、神色、表情。“贤贤易色”是说我们对有学问和德行修养好的人不仅从内心里,而且在态度上要肃然起敬,表现出对贤者应有的尊重。孝顺父母重要的是要做到尽心尽力,并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和别人攀比,如果事事和别人家比,那么穷人家便会无孝子了。“事君能致其身”的“君”在古代是对有学问,道德修养好的人的尊称。“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一个君子选定了自己所尊敬的人,那么追随他,为他做事的时候就要全心全意,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在社会上与朋友相处要言而有信。子夏认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以上这几条一个人如果在为人处世中都能做到,尽管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文凭,没学历,但是这个人在做人上其实是有真学问。在这里子夏明确地告诉我们,“学”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的学问,是人生的修养,是处世的艺术,不是进了个什么学校拿了个什么文凭那么简单的事。社会上有一种人文凭证书拿了一大堆,专业知识也不错,但是为人不真诚,做人没有信用,在做人的问题上乱七八糟,毫无章法。我们说这种人有知识但没学问。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否则勿惮改。 释义:过去把这一章的“重”注解为庄重,就是把脸搭拉下来,做出威严的样子,因为不这样学问就不稳固。把“无友不如已者”注解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样理解现在看来有些牵强。在这里“重”可以理解为自重的意思,孔子告诉弟子们, 做人要自尊自重 。一个人如果飞扬浮躁,不自尊自重,自己不把自己当东西,就会毫无威信可言。不管你有多少知识、多大的能耐,在社会上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一切所学将会付之流水。“无友不如已者”是说做人不要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不仅要自重而且要尊重别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如果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面对,不要怕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这一句过去是这样解释的:对死去的先人要怀念他,如果大家都孝顺父母,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就孝道而言,这样讲不能说不对,但也可以这样认为“慎”就是慎重,“终”就是结果 ,“远”就是远因。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做事,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前因后果,做事的动机和方法一定要正,不搞歪门邪道。要想有个好结果,就要有个好开始,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作人做事就会考虑前因后果,就不会乱来,这样的话,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厚道严谨、纯朴良善了。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义 :这一 篇是孔子 两个学生私下里的对话 。子禽名亢,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方面都很杰出的人才。有一天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必定要了解那里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是想在那里求官做,还是要给他们点什么?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对他说,我们的老师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们的老师不象一般人,遇到出头露脸有好处的事就抢着干,而是谦让给别人,实在推不掉才勉强自己做,如果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恐怕和别人的做法也不一样吧! 温是温和、平和。良是善良有道德。恭是恭敬严肃。俭是节俭,不张扬奢华。让是谦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的风度,性格,修养和作为圣人的风范。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老师究竟为什么,就要知道老师的为人,如果你认为老师在政治上有什么理想和追求,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实际上子贡非常了解自己的老师,他知道老师的理想是使动荡的社会恢复到文明道德,祥和安定的秩序中,这一点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义:“父在观其志”的志 ,在古文里解释为意志,它包括思想、态度。为人子者,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在他们面前要言行一致,有正确的做人原则和高尚的志向。父母死后,在没有父母管束的情况下,仍然能一如既往,三年不改初衷,这个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孝子了。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礼义之邦,有道是“有礼走偏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是一种仪范,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秩序和行为规范,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的起居往来言行举止都有一个规矩。那么礼是干什么的?讲礼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维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上下左右,亲友邻居,人与人之间言语谦和,举止得体。互相之间相处都彬彬有礼,那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以说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礼仪文化的倡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先王”不是特指某个皇帝,而是指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也可以理解为前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先人留下来的“礼”是尽善尽美的,无论家事国事只要照“礼”的精神去处理,做事以礼义为先,做人就不会出问题。但是圣人提醒人们,“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虽然说“礼之用和为贵”,但是做啥事都有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过了头,讲礼也要有所节制,“知和而和”需要调整就去调整,但做过了头就不好了。“礼之失也烦”尽管说礼多人不怪,但过了分就会流于虚伪烦琐,让人讨厌。现在的日本国仍然保持着见面鞠躬的礼节,“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然后互相鞠躬表示礼貌尊重,非常文明,但是如果过了头,说一句话弯一次腰,那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所以圣人提醒大家,讲礼仪是对的,但也要有个分寸,不能过了头。讲礼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不是为了礼的表面形式,如果违背了礼的精神实质,就会流于虚伪、诌媚、烦琐,那是不可以的。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义: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那么信有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信近于义”。义就是的侠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为朋友两胁插刀。讲信用的人一诺千金,掷地有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对事从内心里严肃恭敬认真庄重,就基本符合了礼的精神,以这样的人格修养去处世就可以避免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事情的起因、动机。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首先顾及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已及人,象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这不能说是自私,因为这个人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这种人有感情重亲情,善良有同情心,一般来说做事会关照前后左右 。有子认为,这样的人是可以尊敬效法的。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 ,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义:圣人认为,真正的君子并不追求生活的奢侈,吃饭的主要目的是吃饱。住的地方不追求豪华气派,只要差不多能安身就可以,不贪求过分的安逸和享受。但是他们处理问题敏捷果断,绝不不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而且“慎于言”,不乱说话,不信口开河。“就有道而正焉”,潜心学习作人、做事的道理,端正自己的品质修养,这就是君子做人的态度。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这一段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一天,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但是不低三下四,不去谄媚于人;发了财,有了钱,得意了,也对人不骄横,这样做你认为怎样?孔子对子贡说,这样做当然好,但“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是个穷光蛋,没有社会地位,但不向有钱有势的人低头谄媚,很难能可贵,但是你心里很落寞,不舒服,这说明你的修养还不到家。你有钱,富贵了,对人不翻白眼,不骄人,在心里仍然有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事实上,修养还是不到家。如果身处贫困之中,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虽然富有,却能够在如何做人的大学问上不断追求,在为人处事上处处礼貌合度,那才是做人的高明境界。子贡领悟了老师的意思。他说,我明白了,《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看来做人和做玉器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成器。孔子很高兴子贡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告诉他,你懂了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诗经》了,因为你能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我给了你一个提示,自己就推敲出了别的道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这一段是全篇的归结,也是中心之所在,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你 ,最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与开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尾呼应。作为君子,决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对别人的不了解,对社会的不接纳而愤愤不平。他最担心的是怕自己坐井观天,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整个社会不了解,成为一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庸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见《论语》

项羽之死为什么是因为性格悲剧?

我要项羽之死是因为性格悲剧的资料....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乌江。这是一位宁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的英雄,从他拿起武器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有想过放下。相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更应该把它高高举起,就像表演艺术家一样,一定要让演出在谢幕时达到高潮。

他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仿佛乌江之水也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为之浊浪翻腾。

然而项羽却死得很惨。

王翦得到项羽头颅的同时,其他汉军士兵一拥而上,争相纵马践踏,争夺项羽的尸体,以致于互相残杀,死数十人。我们的英雄,曾经然这些人闻风丧胆,不敢仰视的英雄,却在他们卑劣的争夺下竟不得全尸而终。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以前的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高贵感和英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以虎和豹为象征的。然而,自从秦始皇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英雄的时代就开始没落了。君臣之间的促膝长谈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行礼如仪,磕头如捣蒜;游侠谋士纵横捭阖个展才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拉帮结派,巴结权贵往上爬;诸子百家争鸣辩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权力与欲望成为主宰和动力,人格与尊严则被阉割与践踏。

于是,代表这英雄的虎和豹在草原上孤独得死去,而一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则踩在他们尸体上,咬下他们的肉去邀功请赏。

而这群狼和羊的领袖就是刘邦。虽然刘邦也称得上是血性男儿,公元前195年,刘邦回到自己的故乡沛县,尽召故人父老畅饮,酣畅之际,自吟《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罢,慷慨伤怀,泪流满面。真是游子悲故乡啊!然而,这位大汉王朝得开国皇帝代表得毕竟是冷酷无情,摧残人性得专制制度,刘邦继承的是秦始皇的事业,他要中央集权,要以天下万民臣朕一人,所以他要摧残那些英雄,摧残韩信,摧残彭越,等等。诛杀功臣,是一项专制政治不可避免的作业。真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像项羽这样天真任性的英雄,伴随着专制制度的完善,将会越来越少。而阴险毒辣的阴谋家和迂腐愚忠的书呆子则会越来越多。

秦末汉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气的时代,项羽之死,预示着一个英雄时代的结束。虎和豹的时代结束后,取而代之的是狼和羊的时代,而狼也必将会退化为狗,走狗。

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三十出头自刎,他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留给了我们很多故事、传说、成语,比如:衣锦夜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等。最脍炙人口的还是李清照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回答者:zzfh001 - 举人 四级 7-29 22:51
也许只是上天要刘邦活而已
回答者:johnqiuqiu - 探花 十一级 7-29 22:52
怎么就是优柔寡断了
当时天下仅是初定,各路诸侯虽是对项羽马首是瞻,但是因为利益问题 仍是各怀鬼胎, 当此时也,他杀掉刘邦,定会使之大失人心。
再说了,项羽是个宽厚之人,对于战友他如何会痛下杀手,倒是刘邦不仁不义,杀了项羽之后又逐个铲除异姓王直到最后天下姓刘。
自古小人与君子之争,君子获胜的有多少呢 ?
回答者:龙儿心 - 试用期 一级 7-29 23:00
翻阅中华民族楚汉之争的历史画卷,西楚霸王的叱咤风云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他“英雄末路断头颅”的人生悲剧,无不震憾着我们的灵魂。它让我们心生感动,也带给我们深深的遗憾。它仿佛一座声声不息的警钟,无言地催我们深思、反省。从而给我们以无限意味声长的启迪。
楚汉战争末期,一贯“战必胜、攻必克”的长胜将军项羽在取得彭城之战的大捷后,更是得意忘形,自命不凡。在“内无自知之明,外无军事谋士”的险恶境况下,被刘邦在垓下重重包围,身陷困境。当他准备突围时,唯一牵挂的是他的爱妃虞姬。他和虞姬对唱告别,挥泪如雨。“虞姬虞姬可奈何”道出了他不能带爱妃一起走的无奈之情。项羽,这位铁骨铮铮的战争英雄,此刻为了儿女情长,竟泪如泉涌,难舍难分。他的似水柔情,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们。爱情,这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古至今,是一个美丽而永恒的话题。项羽别姬时凄美、哀婉、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为世代所传唱,他和虞姬危难关头,形影相随的真挚情感给后人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项羽酒泪别姬后,“四面楚歌”给他造成一个“十面埋伏”的错觉。他边战边逃至东城时,身边只剩28名壮士。此时,项羽仍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失误,才败到如此的地步,而他却认为是“天灭我也”!在乌江边,本来有一只小船可以送他东渡乌江,重振雄风,可他却“无颜见江东父老”,将跟随自己7年,身经百战的宝马送与亭长。当看到追兵中刘邦的大将(前项羽手厂的将军)时, 池长叹一声。你是我的故友,我就将头颅送给你了!于是他仰天大笑,拔刘自刎。这位被后人誉为战争之神的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仅3l岁的生命。楚汉战争就此以项羽的惨败而告终。
“破釜沉舟”、“霸王别姬”、“无颜见江东父老”、“宝马送亭长”、“头颅送故人”所显示的项羽的非凡勇气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为世代的人们所颂扬。同时,人们更为他“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而深深的痛惜。
回想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破誓沉丹。作战勇猛。彻底歼灭了秦王朝的主力。之后,项羽和刘邦在彭城进行了一场生死决战,由于项羽是在本土上进行了突然袭击,在刘邦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兵败如山倒, 项羽则以3万人打败了刘邦56万人的军队。然而,在之后和刘邦长达两年零四个月的荥阳会战中,从来是刚愎自用的霸王却一败涂地,以至于被刘邦在垓下围困,最终自刎于乌江。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造就他一生的命运。在项羽的战争生涯中,一贯坚信自己勇猛无敌,能征善战的这位西楚霸王却从来不懂珍惜身边的有用人才,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使得一大批人才弃他而去。一代名将韩信早年谋职于项羽集团,可惜项羽没有萧河的慧眼,使这位军事天才得不到用武之地,因而毫不犹豫地跳槽投奔了刘邦。之后,会听善言,会用人才,会赏罚分明的刘邦听取谋士陈平的计策,又让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谋士范增。从此,西楚霸王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明史,大凡能够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决策者、领导者哪有一个象项羽这样输得如此惨重呢!是啊,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为项羽而扼腕叹息。试想,假如韩信辅助了项羽,假如范增等一大批军事谋士不曾离开而倍受重用,那么,楚汉战争的结局可能会是怎样的呢!
回答者:hsqk21 - 初入江湖 二级 7-29 23:03
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对项羽的评价,见仁见智,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此人勇而无谋。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就是典型的例证;也有人认为鸿门宴上项羽的举动是一种“妇人之仁”;更有甚者,假设如果项羽当时除掉刘邦,就不会有垓下自刎的下场。我认为鸿门一宴,项羽不杀刘邦,虽有“妇人之仁”之嫌,但绝不是无谋之举。刘邦率领张良,樊哙等心腹赴宴,一见项羽就说:“我与将军同心协力以攻秦,将军血战黄河以北,我转战黄河以南,我自己未料到先入关中,得与将军在此得重逢。由于小人传言挑拨,造成了将军与我之间的隔阂。我面见将军,表明心意,听凭裁处。”项羽即时应声说:“这都是由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乱语,我何至于对你产生怨恨。”
刘邦固然狡猾,满嘴谎言。但我想项羽也绝非低能,那么容易就相信了刘邦的片面之词。曹无伤成为替死鬼是时局发展的必然!当时的项羽统率五国义军,成为真正主宰时局的人物。实力仅次于项羽的刘邦首先率军进入关中,根据众将领与义帝在彭城的约定,谁先率兵进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项羽要杀刘邦,确非难事,但问题是这样一来既授人以柄,说他背弃约定,又不利于稳定义军。在那人人自危的战乱年代,项羽眼里容不下刘邦,谁又敢肯定他就能容得下其他义军的首领呢?而且当时项刘两军实力相差悬殊,项羽也自信能钳制住刘邦,这样一来他就没必要冒险去杀刘邦,而乱了他的军心。
所以说从项羽的性格当中,我们不应只看到他天赋神勇的一面,其实他也懂得讲究谋略。在垓下一战之前,他身经七十余战,兵锋所指,无不破灭降伏,从来未吃过败仗,试问,此番战功又岂是勇而无谋者所能及?但话又说回来,他的谋略较之刘邦的奸计确实要逊色得多。就好比老虎和狐狸觅食,老虎既要懂得相时出击,又要耗废一番力气才能满足口福。而狐狸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将乌鸦嘴里的那块肉骗到口。这就是差别!
率直是项羽性格中的一大特点,在那尔虞我诈的战乱年代,这就注定了他只能成为震古烁今的英雄,而无法成为游刃政治的帝皇。楚汉相争,战火连年,人民饱受战乱之苦。项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在广武阵前约刘邦进行个人决斗以定胜负:“天下战争连年不止,实际上只因你我二人争天下。现在,我希望你我二人直接决斗,以决雌雄,不要让天下百姓枉受战争之苦。”项羽的快人快语,直接指出了这场战争的实质,而不是像以往的君王那样,每每发动战争,都要找一个富丽堂皇的藉口,不是伐天行诛,就是吊民伐罪。项羽的率直,正是他政治上幼稚的表现,历来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哪有个人决斗定输输赢之理?再说又有哪次跟项羽的正面交锋,刘邦不是落荒而逃的?对于刘邦来说,这种定输赢的方式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不屑一顾地奸笑道:“吾宁斗志,不能斗力!”项羽坦率,将楚汉之争归为他们二人之争。而刘邦却逆其道行之,恨不得天下所有人都参加到他诛杀项羽的战争中来。于是他大做政治文章,数落项羽的所谓十大罪状,又故意刺激他说:“我统领义兵,联合各地诸侯,共同诛伐祸害天下的贼首,我只需指令刑余罪人击杀你项羽,何苦与你面对面决斗?”怒发冲冠的项羽命令弓箭手放箭,一箭正中刘邦胸口,伤得不轻,狡猾的刘邦伏在马鞍上,一手假作抚脚的姿势。然后一面退回军营疗伤,一面口中大骂:“那混蛋射中了我的大脚!”就这样,刘邦掩盖了自己胸部中箭的实情,稳定了自己的军心,又防止了项羽大军乘乱进攻。这本身就是斗志不斗力的表现。
项羽言必行,行必果。我们敬佩这种人,因为他言而有信,但历史的无情就在于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种人却常常受到小人的算计。楚汉两军对垒,在正面的对峙一时还没法打破的时候,楚军的后方受到韩信、彭越等的牵制。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刘邦假惺惺地请求罢兵讲和,但要求项羽释放他的父母妻室。几经思考和一番权衡之后,项羽答应了刘邦的请求。于是划分楚河汉界,与刘邦平分天下。双方履行盟约仪式之后,项羽立即释放人质,随即率军东归。久经战乱疾苦的士兵为此而高呼万岁。在这次罢兵当中,如果说项羽有错,那他就错在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知己而未能知彼!这就犯了领兵作战的大忌。人质获释后,刘邦就再也没有了投鼠忌器的顾虑,背弃对他刘邦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于是趁守约撤退的楚军亳无准备之际,倒戈直击。楚亡汉兴的关键就在此一击!我很惋惜,历史上的仁人君子经常被小人算计;但我又庆幸,后人能摒弃成王败寇的史观,还英雄一个公正的评价!


刘邦虽称不上英雄,但也不失为一代枭雄。他好玩弄权术,而且玩得出神入化。因此,他很善于把握战机,也很专长于拉笼人才。项羽失天下,从失人开始;刘邦得天下,是从得人开始。
刘邦常以傲慢之态待人,动辄漫骂,但却有一帮将才智囊任其驱使.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讲,刘邦确实有过人之处。看看他是怎样来笼络人才吧。萧何追赶逃亡的韩信,事前来不及禀报。刘邦听闻萧何逃亡,如失左右手,整日暴躁不安,动辄骂人。等箫何回来,他更是破口大骂,表达的是一种亲近,倚重之情;还有就是韩信攻下齐地后,派使者请求刘邦给他“假齐王”的名号,以镇抚齐地,刘邦对使者大骂:“大丈夫平定一个诸侯国,就应当堂堂正正地做真王,为什么还要请求立为假王呢?”骂人能骂成他这样子,也确非一般人所能及,他在骂声中提升被骂者的地位,肯定对方的能力,使对方有一种倍受重用的感觉,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也难怪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他所用。项羽对部下虽然能以礼相待,但他忌贤妒能,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像陈平这样的智囊,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都曾经是他的部下,但可惜的是他未能使他们各尽其能,又不会像刘邦那样玩弄一下笼络人心的把戏,所以他们两人最终投靠了刘邦,并得以一展抱负,为汉朝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历来皇帝都是高高在上,他们自视为是上天派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皇帝从不会犯错,因为对错的标准由他们说了算,从来就是只有别人迎合他们,绝无他们向别人低头之理。但刘邦为了笼络人心,却经常不惜屈尊求贤,这就是他最能可贵的地方。因为他很明白,所谓“屈尊”只不过是做做戏,国政还是他说了算。既然无伤大雅,而又可以使部下死心踏地跟随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萧何当了相国后,有一次,他为民请命,建议刘邦向民间开放由皇室控制的上林苑,以缓解人民缺少耕地之急。刘邦却以为萧何接受了商人的贿赂,为民请命是假,谋求私利是真。于是乎龙颜大怒,一气之下就把这位一等功臣、显赫无比的相国下狱。后来多得王卫尉直言劝谏,刘邦自知理亏,只好释放了萧何。刘邦一脸悔意地对萧何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请命,我不批准,由此看来,我不过是夏桀商纣一般的暴君,而相国是贤相。我故意将相国监禁,只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的过失。”如果有人以为刘邦这番解释有半点悔改之意,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表演只不过是服众的一种手段罢了。当时实施的是君主专制,皇帝是可以无法无天的,萧何的囚捕和宽赦,全在刘邦的一念之间,一语之下。但刘邦不愿让这种君王至上的特权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样不利于他巩固江山。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主的假象:我刘邦有错,但能知错而改,也能善于纳谏,朝政也清明。这样既有利于他拉笼人才,争取部下的拥戴,也给自己找了一个下台的好台阶。所有人的生死予夺的大权始终在他刘邦手上,至于屈尊自己为暴君,承认萧何为贤相又何妨呢?
追求荣誉,项羽丢了性命,追逐实惠,刘邦绝处逢生。鸿门晏上,刘邦忍辱偷生,面对项王屈膝下跪;荥阳诈降,更是不惜用其部将纪信为替死鬼;成皋独逃,又剥夺韩信兵权以挽回成皋败局,所有的这一切他都能处之坦然,他这人很讲究实惠,只要能活着,可以转败为胜,采用何种手段,个中折了多少面子,他是不会在意的,他奉行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项羽不屑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来为自己觅活路,刘邦可以一逃再逃,忍辱偷生,但项羽却一败垓下,即慷慨赴死,为荣誉殉身。
回顾历史,楚亡汉兴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人完全不同的命运。读史每到楚亡汉兴之时,常有一种愤愤不平之感。读到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更是击节感叹,引为同感
回答者:woailaoposjw - 试用期 一级 7-29 23:04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
有比较阳刚的,
也有阴柔的。
而项羽是前者,
所以他战败了,
选择比较刚烈的方式结束自己。
而项羽若是后者,
则会好好投降,
也就不会死了。
所以项羽虽然是刚烈的性格,
也是悲壮的结局。
所以项羽之死是因为性格悲剧
回答者:随风QMY - 初学弟子 一级 7-29 23:20
我只想说一点!
项羽走霸者路线!不适于勾心于帝王权术!
刘邦走帝者路线!专注于驾驭以行人上人!
回答者:甘肃小鸿 - 试用期 一级 7-29 23:44
刘邦虽称不上英雄,但也不失为一代枭雄。他好玩弄权术,而且玩得出神入化。因此,他很善于把握战机,也很专长于拉笼人才。项羽失天下,从失人开始;刘邦得天下,是从得人开始
回答者:95869532 - 试用期 一级 7-29 23:48

要资料,复制即可...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捷足者先得。”刘邦和项羽双雄并起,叱咤风云,合力灭秦,夺得天下,又一分为二,豆萁相煎,势不两立,经过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范文澜先生说:“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刘邦的拥护者是广大农民特别是旧秦国农民,项籍的拥护者只是些野心的领主残余分子。两人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因之后果也不同。”项籍“代表领主残余势力,要把社会倒退到秦以前的旧时代去,阻挠历史前进的趋势,他只能成为一蹶不振的可怜虫”。(《中国通史简编》)至“文革”中,此说被利用于“批儒评法”,进一步上纲上线,说刘邦是法家,主张统一,是进步势力;项羽是儒家,主张复辟分裂,是反动势力。给他们二人贴上“阶级”和“路线”的标签,只不过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刘邦和项羽的起义,是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的一部分,顺应了天下反秦之暴政的历史潮流,客观上都代表了农民的利益,难分彼此。而在主观上,两个人都怀着做皇帝的野心揭竿而起,不管谁做了皇帝,都想统治整个中国,亦无所谓孰优孰劣。当初见到秦始皇的出巡的威仪,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 这便是他们最坦率的自白。至于刘胜项败的原因,刘邦本人在做了皇帝之后有一番很为得意的“经验总结”。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大定,高祖置酒雒阳南宫,向群臣发问:“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但是刘邦却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魏,不绝粮道,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长期以来,论者多数以刘邦的见解为基础,从刘项两人在谋略和用人方面的强烈反差来分析刘胜项败的必然性,与前引“阶级”和“路线”的分析相比,倒更令人信服一些。

? 然而,这个答案还不是问题的全部。项羽的失败,还有一个致命的直接原因,两千年来一直被史学家们忽略。前引高起、王陵所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这句话至关重要。对于刘邦的“慢而侮人”,人们印象很深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蔑视知识分子,往儒冠里面撒尿。而对于项羽的“仁而爱人”,则完全不予注意。项羽这个人的确可以称得上杀人如麻的魔王。早年他攻襄城,由于久攻不下,一旦获胜,就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加杀戮,“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进军咸阳的时候,新安一战,又“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他“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后来城阳之战“北烧夷齐城郭宫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其至北海多所残灭”,外黄一战竟然要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坑杀……他一生杀了多少人,恐怕数也数不清,不仅杀“敌人”,而且杀俘虏,杀百姓。然而,正是他的敌对阵营中的高起和王陵说他“仁而爱人”,这又怎么解释?高起、王陵是汉臣,在汉高祖刘邦面前,他们不可能违背事实,为项羽涂脂抹粉,而且刘邦也没有反驳,可见“项羽仁而爱人”已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看法。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项羽破例地作《本纪》,将其功其过其得失都秉笔直书,当然难能可贵。但司马迁毕竟也是汉臣,他不可能有意美化项羽,把不存在的美德强加于其身。“项羽仁而爱人”之说,必有所本。“仁”是什么?孔子曰:“仁者爱人。”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谓之仁。”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项羽生性残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未必读过多少圣贤书。但他毕竟出身于贵族世家,耳濡目染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这一套道德规范,虽不一定信服,却难以摆脱其约束。也正是这一点,成为他的致命弱点,在楚汉相争之中几个关键时刻都表现出来。

?? 公元206年(前206年,卫注),项羽摆下“鸿门宴”,欲杀刘邦。以当时的军事力量而言,项羽拥有40万大军,号称百万,而刘邦仅10万,号称20万,悬殊很大。刘邦战战兢兢,俯首称“臣”地来见项羽,根本不是对手。当时,项羽想杀掉刘邦,简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最大的障碍不在刘邦,也不在暗中帮助刘邦的项伯,而在项羽的内心世界。樊哙带剑拥盾闯帐时所说的那番话,正中他的要害:“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不管刘邦、樊哙的实际行动如何,至少在理论上满口仁义道德,头头是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项羽竟无言以对。“义帝”楚怀王是他和刘邦拥立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是共同约定的;如果他杀了刘邦,就毁了约,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义帝”只是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都惧怕项羽,他即使背叛义帝,杀了刘邦,也无人敢说什么。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样做。于是,不顾范增的劝阻,项羽放虎归山了。这是项羽的一次重大失误。正如范增事后所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事实证明,这次失误造成了项羽的终生遗憾。刘邦死里逃生,得以休养生息,等到羽翼丰满,项羽再想消灭他,就难了。

? 公元前203年,在鸿沟为界的广武战场,项羽为了要挟刘邦,曾经做了一个水平不高的手脚,把刘邦的父亲抓了来,隔岸绑在高俎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他满以为,刘邦为尽孝道,一定会向他让步。却不料刘邦完全不为所动,从容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一招又失算了。他本来是以道德为武器,想制服刘邦,不料反为刘邦所制。刘邦这个人,为了全局利益,对于局部的必要的牺牲毫不怜惜。即使他的父亲真的被项羽所烹,也决不妥协。“治大国若烹小鲜”,“烹”一个太公又算什么?!何况他深知项羽的弱点。项羽既然和他“约为兄弟”,若烹了太公,就会落下“不孝”、“不义”的罪名,所以他断定项羽决不敢烹!而刘邦自己呢?他从彭城逃跑的时候,为了减轻负担,让车子跑得更快一些,以摆脱楚军的追击,曾经几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他心里只有自己,哪里还顾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又捡起道德这面旗帜,为自己大造舆论。项羽杀了“义帝”,刘邦借此做足了文章,为“义帝”发丧,联合诸侯讨伐“不义”的项羽,又击中要害!

? 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在垓下大败,元气丧尽。在虞美人自刎以后,他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的爱马乌骓交给了乌江亭长,也拔剑自刎,结束了英雄的一生。对于项羽之死,历来评说甚多。项羽临终之前自己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完全回避了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死得糊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一切都归于“时运”、“天命”,迂腐得可以。当时乌江亭长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臣独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而项羽却拒绝了这最后救他于危难的一次机会,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宁可死也不愿意回去愧对江东父老,可以说又死得明白,死得壮烈。此前他还说过一番更为壮烈的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民之父子为也。”把急于结束战争的愿望提高到了忧国忧民的高度。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时,曾打着项羽的祖父楚将项燕和秦公子扶苏的旗号,项羽和刘邦后来又立楚怀王之孙为“义帝”,都是为了在全国树立一个道德和道义的形象,把造反夺权的行为披上“替天行道”的色彩,易于获取天下人心。而当“天下匈匈数岁”,项羽速胜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反而一败涂地时,他便决心以死平息这场战争,即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者。此时此刻,左右他的思想行为的只有两个字:道德。项羽一生做了许多不道德的事,也许是因性格使然,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最后却死得非常道德,为自己画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句号。后世人们把他看做失败的英雄,崇敬而惋惜,大概都是因为这一点。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项羽的最终彻底失败。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兵败乌江的不是项羽,而是刘邦,他会死吗?决不会。既然乌江边上只有一条船,追兵必然拿他无可奈何。江东又有“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的“根据地”,为什么不去重整旗鼓、招兵买马、卷土重来呢?杜牧题乌江亭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毕竟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在生死关头,他没有选择生路,而选择了死亡。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对战马也充满了深情。他对乌江亭长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幕,我们看到的仿佛己不是杀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而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个完美的殉情殉道者。甚至在死之前,他看到来追杀他的正是“叛徒”吕马童,还深情地呼唤:“若非吾敌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拔剑自刎,成全“故人”拿他的头去向刘邦邀功请赏。

? 楚汉相争之中决定胜负的不是政治上谁是谁非,甚至也不完全取决于军事上谁强谁弱,谋略上谁巧谁拙,更有一个无形的道德力量在左右着他们,成为胜败的直接关键。刘邦知己知彼,游刃有余,自己不为道德所束缚,却又以此为武器一次次紧逼项羽,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项羽处处被动,而又总想在“道德”上无懈可击,一次次地坐失良机,最终四面楚歌,饮恨乌江。项羽的悲剧其实是道德的悲剧。他之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令人感叹虚欠欷、追思怀念,多半在于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对项羽的评价,见仁见智,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此人勇而无谋。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就是典型的例证;也有人认为鸿门宴上项羽的举动是一种“妇人之仁”;更有甚者,假设如果项羽当时除掉刘邦,就不会有垓下自刎的下场。我认为鸿门一宴,项羽不杀刘邦,虽有“妇人之仁”之嫌,但绝不是无谋之举。刘邦率领张良,樊哙等心腹赴宴,一见项羽就说:“我与将军同心协力以攻秦,将军血战黄河以北,我转战黄河以南,我自己未料到先入关中,得与将军在此得重逢。由于小人传言挑拨,造成了将军与我之间的隔阂。我面见将军,表明心意,听凭裁处。”项羽即时应声说:“这都是由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乱语,我何至于对你产生怨恨。”
刘邦固然狡猾,满嘴谎言。但我想项羽也绝非低能,那么容易就相信了刘邦的片面之词。曹无伤成为替死鬼是时局发展的必然!当时的项羽统率五国义军,成为真正主宰时局的人物。实力仅次于项羽的刘邦首先率军进入关中,根据众将领与义帝在彭城的约定,谁先率兵进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项羽要杀刘邦,确非难事,但问题是这样一来既授人以柄,说他背弃约定,又不利于稳定义军。在那人人自危的战乱年代,项羽眼里容不下刘邦,谁又敢肯定他就能容得下其他义军的首领呢?而且当时项刘两军实力相差悬殊,项羽也自信能钳制住刘邦,这样一来他就没必要冒险去杀刘邦,而乱了他的军心。
所以说从项羽的性格当中,我们不应只看到他天赋神勇的一面,其实他也懂得讲究谋略。在垓下一战之前,他身经七十余战,兵锋所指,无不破灭降伏,从来未吃过败仗,试问,此番战功又岂是勇而无谋者所能及?但话又说回来,他的谋略较之刘邦的奸计确实要逊色得多。就好比老虎和狐狸觅食,老虎既要懂得相时出击,又要耗废一番力气才能满足口福。而狐狸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将乌鸦嘴里的那块肉骗到口。这就是差别!
率直是项羽性格中的一大特点,在那尔虞我诈的战乱年代,这就注定了他只能成为震古烁今的英雄,而无法成为游刃政治的帝皇。楚汉相争,战火连年,人民饱受战乱之苦。项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在广武阵前约刘邦进行个人决斗以定胜负:“天下战争连年不止,实际上只因你我二人争天下。现在,我希望你我二人直接决斗,以决雌雄,不要让天下百姓枉受战争之苦。”项羽的快人快语,直接指出了这场战争的实质,而不是像以往的君王那样,每每发动战争,都要找一个富丽堂皇的藉口,不是伐天行诛,就是吊民伐罪。项羽的率直,正是他政治上幼稚的表现,历来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哪有个人决斗定输输赢之理?再说又有哪次跟项羽的正面交锋,刘邦不是落荒而逃的?对于刘邦来说,这种定输赢的方式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不屑一顾地奸笑道:“吾宁斗志,不能斗力!”项羽坦率,将楚汉之争归为他们二人之争。而刘邦却逆其道行之,恨不得天下所有人都参加到他诛杀项羽的战争中来。于是他大做政治文章,数落项羽的所谓十大罪状,又故意刺激他说:“我统领义兵,联合各地诸侯,共同诛伐祸害天下的贼首,我只需指令刑余罪人击杀你项羽,何苦与你面对面决斗?”怒发冲冠的项羽命令弓箭手放箭,一箭正中刘邦胸口,伤得不轻,狡猾的刘邦伏在马鞍上,一手假作抚脚的姿势。然后一面退回军营疗伤,一面口中大骂:“那混蛋射中了我的大脚!”就这样,刘邦掩盖了自己胸部中箭的实情,稳定了自己的军心,又防止了项羽大军乘乱进攻。这本身就是斗志不斗力的表现。
项羽言必行,行必果。我们敬佩这种人,因为他言而有信,但历史的无情就在于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种人却常常受到小人的算计。楚汉两军对垒,在正面的对峙一时还没法打破的时候,楚军的后方受到韩信、彭越等的牵制。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刘邦假惺惺地请求罢兵讲和,但要求项羽释放他的父母妻室。几经思考和一番权衡之后,项羽答应了刘邦的请求。于是划分楚河汉界,与刘邦平分天下。双方履行盟约仪式之后,项羽立即释放人质,随即率军东归。久经战乱疾苦的士兵为此而高呼万岁。在这次罢兵当中,如果说项羽有错,那他就错在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知己而未能知彼!这就犯了领兵作战的大忌。人质获释后,刘邦就再也没有了投鼠忌器的顾虑,背弃对他刘邦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于是趁守约撤退的楚军亳无准备之际,倒戈直击。楚亡汉兴的关键就在此一击!我很惋惜,历史上的仁人君子经常被小人算计;但我又庆幸,后人能摒弃成王败寇的史观,还英雄一个公正的评价!


刘邦虽称不上英雄,但也不失为一代枭雄。他好玩弄权术,而且玩得出神入化。因此,他很善于把握战机,也很专长于拉笼人才。项羽失天下,从失人开始;刘邦得天下,是从得人开始。
刘邦常以傲慢之态待人,动辄漫骂,但却有一帮将才智囊任其驱使.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讲,刘邦确实有过人之处。看看他是怎样来笼络人才吧。萧何追赶逃亡的韩信,事前来不及禀报。刘邦听闻萧何逃亡,如失左右手,整日暴躁不安,动辄骂人。等箫何回来,他更是破口大骂,表达的是一种亲近,倚重之情;还有就是韩信攻下齐地后,派使者请求刘邦给他“假齐王”的名号,以镇抚齐地,刘邦对使者大骂:“大丈夫平定一个诸侯国,就应当堂堂正正地做真王,为什么还要请求立为假王呢?”骂人能骂成他这样子,也确非一般人所能及,他在骂声中提升被骂者的地位,肯定对方的能力,使对方有一种倍受重用的感觉,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也难怪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他所用。项羽对部下虽然能以礼相待,但他忌贤妒能,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像陈平这样的智囊,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都曾经是他的部下,但可惜的是他未能使他们各尽其能,又不会像刘邦那样玩弄一下笼络人心的把戏,所以他们两人最终投靠了刘邦,并得以一展抱负,为汉朝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历来皇帝都是高高在上,他们自视为是上天派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皇帝从不会犯错,因为对错的标准由他们说了算,从来就是只有别人迎合他们,绝无他们向别人低头之理。但刘邦为了笼络人心,却经常不惜屈尊求贤,这就是他最能可贵的地方。因为他很明白,所谓“屈尊”只不过是做做戏,国政还是他说了算。既然无伤大雅,而又可以使部下死心踏地跟随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萧何当了相国后,有一次,他为民请命,建议刘邦向民间开放由皇室控制的上林苑,以缓解人民缺少耕地之急。刘邦却以为萧何接受了商人的贿赂,为民请命是假,谋求私利是真。于是乎龙颜大怒,一气之下就把这位一等功臣、显赫无比的相国下狱。后来多得王卫尉直言劝谏,刘邦自知理亏,只好释放了萧何。刘邦一脸悔意地对萧何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请命,我不批准,由此看来,我不过是夏桀商纣一般的暴君,而相国是贤相。我故意将相国监禁,只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的过失。”如果有人以为刘邦这番解释有半点悔改之意,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表演只不过是服众的一种手段罢了。当时实施的是君主专制,皇帝是可以无法无天的,萧何的囚捕和宽赦,全在刘邦的一念之间,一语之下。但刘邦不愿让这种君王至上的特权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样不利于他巩固江山。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主的假象:我刘邦有错,但能知错而改,也能善于纳谏,朝政也清明。这样既有利于他拉笼人才,争取部下的拥戴,也给自己找了一个下台的好台阶。所有人的生死予夺的大权始终在他刘邦手上,至于屈尊自己为暴君,承认萧何为贤相又何妨呢?
追求荣誉,项羽丢了性命,追逐实惠,刘邦绝处逢生。鸿门晏上,刘邦忍辱偷生,面对项王屈膝下跪;荥阳诈降,更是不惜用其部将纪信为替死鬼;成皋独逃,又剥夺韩信兵权以挽回成皋败局,所有的这一切他都能处之坦然,他这人很讲究实惠,只要能活着,可以转败为胜,采用何种手段,个中折了多少面子,他是不会在意的,他奉行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项羽不屑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来为自己觅活路,刘邦可以一逃再逃,忍辱偷生,但项羽却一败垓下,即慷慨赴死,为荣誉殉身。
回顾历史,楚亡汉兴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人完全不同的命运。读史每到楚亡汉兴之时,常有一种愤愤不平之感。读到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更是击节感叹,引为同感
楚汉战争末期,一贯“战必胜、攻必克”的长胜将军项羽在取得彭城之战的大捷后,更是得意忘形,自命不凡。在“内无自知之明,外无军事谋士”的险恶境况下,被刘邦在垓下重重包围,身陷困境。当他准备突围时,唯一牵挂的是他的爱妃虞姬。他和虞姬对唱告别,挥泪如雨。“虞姬虞姬可奈何”道出了他不能带爱妃一起走的无奈之情。项羽,这位铁骨铮铮的战争英雄,此刻为了儿女情长,竟泪如泉涌,难舍难分。他的似水柔情,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们。爱情,这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古至今,是一个美丽而永恒的话题。项羽别姬时凄美、哀婉、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为世代所传唱,他和虞姬危难关头,形影相随的真挚情感给后人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项羽酒泪别姬后,“四面楚歌”给他造成一个“十面埋伏”的错觉。他边战边逃至东城时,身边只剩28名壮士。此时,项羽仍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失误,才败到如此的地步,而他却认为是“天灭我也”!在乌江边,本来有一只小船可以送他东渡乌江,重振雄风,可他却“无颜见江东父老”,将跟随自己7年,身经百战的宝马送与亭长。当看到追兵中刘邦的大将(前项羽手厂的将军)时, 池长叹一声。你是我的故友,我就将头颅送给你了!于是他仰天大笑,拔刘自刎。这位被后人誉为战争之神的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仅3l岁的生命。楚汉战争就此以项羽的惨败而告终。
“破釜沉舟”、“霸王别姬”、“无颜见江东父老”、“宝马送亭长”、“头颅送故人”所显示的项羽的非凡勇气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为世代的人们所颂扬。同时,人们更为他“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而深深的痛惜。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造就他一生的命运。在项羽的战争生涯中,一贯坚信自己勇猛无敌,能征善战的这位西楚霸王却从来不懂珍惜身边的有用人才,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使得一大批人才弃他而去。一代名将韩信早年谋职于项羽集团,可惜项羽没有萧河的慧眼,使这位军事天才得不到用武之地,因而毫不犹豫地跳槽投奔了刘邦。之后,会听善言,会用人才,会赏罚分明的刘邦听取谋士陈平的计策,又让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谋士范增。从此,西楚霸王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试想,假如韩信辅助了项羽,假如范增等一大批军事谋士不曾离开而倍受重用,那么,楚汉战争的结局又会如何?
这是我看完西汉史后的看法
性格问题:
1 没有刘邦大度,在小事上很妇人之仁
但要给功将封个什么的却很小气
2 多疑,每次上战场都要亲自出马
而同样作为统帅的刘邦,任用人就放手让他打
3 身份,作为贵族身份项羽比刘邦有更多的顾忌
4 项羽真的很妇人之仁,垓下之战大败,他想到的不是其它同他出生入死 的将领,而是他的虏姬
5 信心不足,正如李易安所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想着重震军威,而任由天命"天要亡我"

资料:
易中天: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

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有一条船在那里等他。驾船的乌江亭长大约是一位崇拜项羽的人,因此早早等在那里,一心要救项羽过江。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臣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即上船,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他只是请亭长把他心爱的战马带过江去,自己却和随扈亲兵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无济于事的战斗。然而,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举手投降,束手就擒,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他当然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从他拿起这武器的那一天起,就没想过要放下它。相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更应该把它高高举起,就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定要让演出在谢幕时达到高潮一样。这也是项羽随扈亲兵们的共识。于是这场敌强我弱的战斗就打得风云变色气壮山河,光是项羽一个人就杀了数百汉军士兵,自己也受伤十多处。这时,前来追杀的汉军越来越多,其中就有项羽当年的旧部吕马童。项羽笑了。他大声地招呼说:啊哈,这不是老朋友吗!背楚降汉的吕马童难以为情,不敢正视项羽,扭过头去对另一员汉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这可是“新朋友”了。于是项王对王翳说:听说贵国出大价钱,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人头,我就送个人情给你吧!说完,便一剑砍下自己的头颅。

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然而项羽死得也很惨。

就在王翳一把抢得项羽头颅的同时,其他汉军将士也一拥而上,争相纵马践踏,争夺项王的尸体,以至于互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王翳得一首,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一体。他们分摊了刘邦封赏的那块土地,每个人都当了个小小的什么官。而我们的英雄,曾经让这些人闻风丧胆、不敢仰视的英雄,却在他们卑劣的争夺下竟不得全尸而终。

这可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以前的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贵族的时代。高贵感和英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以虎和豹为象征的。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犬和羊。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用虎豹和犬羊来比喻两种不同的人格,并惊叹于虎豹之可能沦落为犬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虽然,在孔子师徒看来,虎豹的精神是高贵的,当是审美的,它不该被代之以狗的粗鄙和羊的平庸。

然而,自从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英雄的时代也就开始走向没落。君臣之间的促膝谈心没有了,而代之以行礼如仪、磕头如捣蒜;游侠谋士纵横天下各展才华没有了,而代之以拉帮结派、巴结权贵往上爬;诸子百家争鸣自由辩论也没有了,而代之以独尊儒术、只许一个人思想。权欲和利欲将成为主宰和动力,人格和灵魂则将被阉割和践踏,就像王翳、吕马童们践踏项羽一样。

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画面:一只代表着英雄精神和高贵感的虎或豹,在草原上孤独地死去,而一群代表着权欲和利欲的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则一拥而上,恣意践踏着那只虎或豹,然后每个人都扯下一块豹皮或一根虎骨叼在嘴里,准备回去邀功行赏。而在不久之前,他们是根本不敢看那只虎或豹的眼睛的。

这群狼和羊的首领是刘邦。刘邦是他们的君,他们的牧。

就个人魅力而言,刘邦虽然既不可爱也不可敬,但也不可鄙。刘邦虽然出身流氓,难免有些无赖气,一些事做得也不地道,但好歹也是英雄,骨子里也有英雄气概,也是血性男儿。公元前195年,他回到故乡沛县,尽召故人父老子弟畅饮。酒酣之际,刘邦亲手击筑,自为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一出,和声四起,刘邦离座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他拉着父老乡亲们的手说,游子悲故乡!我虽然不得不定都关中,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是要回沛中来的。可见,他虽无情,却并不冷酷,虽现实,却也浪漫。然而,他代表的,却毕竟是一个冷酷无情、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一个必然要以权欲和利欲代替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的制度。事实上,他正是靠着权欲和利欲完成他所谓“大业”的。就连陈平也坦言,他的身边,尽是些顽钝嗜利的无耻之徒,而这些人正是靠刘邦“饶人以爵邑”,也就是靠权欲和利欲集结起来的。因为刘邦继承的是秦始皇的事业。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一统天下,以天下万民臣朕一人,他不能不打击摧残践踏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包括对他自己内心深处残留的这些东西下手,这正是他心灵深处不无痛苦不无孤独的原因。

显然,刘邦是代表着“历史方向”的,项羽则“不合时宜”。事实上,此后,像项羽这样傻,这样天真、任性的英雄越来越少,阴险毒辣的阴谋家和迂腐愚忠的书呆子则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说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也对。

项羽之死,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虎和豹的时代结束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狼和羊的时代。而且,那狼也会退化为狗,走狗。

项羽,大约生于公元前233年,死于公元前202年。起兵时二十四岁,是个少年英雄;自刎时三十出头,是一个男儿告别少年走向成熟的最有魅力的年龄。

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成语,还有许多话题。大家熟知的成语有:破釜沉舟、作壁上观、衣锦夜行、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无颜见江东父老”等。最脍炙人口的诗则是李清照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刘备讲仁义道德却只有关张赵,为何还不如曹操手下猛将如云呢?

我们先来看下曹操手下这些武将来源,一部分是曹操的老班底,如夏侯兄弟、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徐晃等,后来征服袁绍收服一批,像张郃,高览等,杀吕布降刘表败马超后又得张辽、庞德等一批,还有一些就是汉室留下的一些将领,那么这些武将为何跟随曹操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曹操把汉献帝控制在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汉室毕竟是正统,在曹操没暴露野心之前,都认为降曹即降汉,尤其像袁绍手下这些武将本来就是汉室冀州的将领,现在跟曹操混也不存在投降说法,至少不丢人、心理没障碍。像关羽那么高傲的人,一个汉寿亭侯的封号不也让二爷乐开了花,经常挂在嘴上嘛,也差点降了曹操。

二、曹操当时统一了北方,地盘大,经济上又富足,又有汉献帝这个金字招牌,起码像个正规公司,给这些降将工资待遇必定不差。大公司、待遇好、名声又好,换成你我能拒绝吗?

三、再说曹操这个老板,人格魅力也不差,英明神武,文幍武略样样在行,恩威并施。这样的老板对下属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

四、曹操这个老板描述公司未来前景极强,公司上市、股权激励、封侯赐爵、豪宅美女,那样不刺激这些猛将神经?

我们再看看刘备,除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皇叔称号,创业之初,没钱没地盘,靠哥们义气、仁义道德拜了几个把兄弟,四处逃难、成立的流亡政府也像个皮包公司,那里比得上曹操的正规公司?我们看看刘备收服的一些将领发现一些有趣现象,一般都是先打然后报个皇叔名头,再来个仁义来收了几个猛将,像老将黄忠,靠关羽的义,张飞义释严颜,张飞赤膊战马超,英雄惜英雄。

刘备武将团,除了几个把兄弟,就是刘表手下的黄忠、魏延,另外就是益州的一帮降将了,这帮益州降将也没办法,拖家带口的、土生土长本地人,地盘被占了,老板换人了,总要生活吧?新老板口碑不错,人品不差,那就跟着混呗。

另外刘备的文韬武略,个人魅力也逊于曹操,再加上没遇上好的机会,能在乱世中,像刘备这样白手起家,笼络一帮猛将,占了一块地盘,那也是人中豪杰了。

综述,曹操手下猛将如云,和他个人魅力,政治路线纲领再加上汉室这个金字招牌有很大关系,而刘备虽讲仁义道德,但在金钱,公司发展前景,再加上稍逊的人格魅力,导致吸引人才方面输于曹操。

刘备前期的实力太弱。在乱世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找一个有实力的人效忠,刘备没有地盘,兵也不多,所以手下将领少,只有几个兄弟不离不弃。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能给文臣武将一个好的待遇,他占据北方,地广,能把北方人才收入麾下,曹操势力大,易吸引人才。
因为刘备的势力较小,当时的影响力并没有曹操那么大,所以那些人都会想要去曹操那里。
因为曹操比刘备更能笼络人心,曹操是一代枭雄,很有实力的。

【三国演义】刘备把仁义道德挂嘴边 但是蜀汉政权赋税是最沉重的

如果用刘备的行为来判断他的人格,刘备有许多仁义的言论和行为,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可以称为仁义。从动机上说,刘备的仁义可能有道德价值观的出发点,也肯定有政治考虑,只是他将政治利益和社会所推崇的道德融合在了一起;从这个角度,仁义是一件从内心和外在利益都合理的选择。刘备仁义,但不单纯的仁义。曹操真实,内心想法流于外表,坏得很坦诚,好得很直接;而刘备,做事委婉,有道德压力,比较隐藏真实意图,而显得不真诚虚伪。就像陈光标,无论他是否真的发自内心的做慈善,只要他的行为是慈善的,就可以成为慈善。即使是假仁义,如果坚持做了一生,也就成了真的。

刘备是一个小人,是伪君子吗?

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名,其实是想作皇帝,野心大,吞并四川。
三国英雄各有评说,可谓是一人一观点,万人万意见。我的观点是认为刘备是个伪君子。我的解释是下面几个原因:

一,刘备做事出尔反尔。
刘备答应了吕布救他,但后来又鼓动曹操杀了他?换句话来说,就算当时刘备一开始不答应吕布救他,刘备也没什么损失,那为什么他要先答应吕布后来再要杀他呢?因为中间之间有段对话非常重要:方操送宫下楼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
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从上面我们不难分析:刘备是原来认为吕布要自己救他,以后吕布可以为自己雄霸天下,但没想到吕布却说要为曹操的副将,之后必然对自己的大业有影响。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刘备是不会做的。三国演义虽是轻描淡写,但刘备的虚伪政治手段,是能被公认的!

二,刘备夸大自己的身世。
刘备似乎很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所以几乎所有见过他的人,都听刘备介绍过自己的身世,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
第一次:桃园三结义,和张飞见面时说过【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
第二次:参加义军,【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第三次:演义第二回,和督邮说【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玄德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 。
而从第三回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刘备的身份,只要有100个人称呼你刘备是皇族的人,那你不是也就是的了。涿县的人,刘备的皇亲身份在当地居然没人知道,没有影响力,张飞是世居涿郡的,颇有庄田,这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是有介绍的。刘备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大官,按道理是有声望的,至少当地人应该是知道他刘备的身份的,但刘备和张飞第一次见面,刘备不但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还要强调自己的血统。而且,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刘备的身份是真实可信的,一切都是刘备的诉说。

三,不吐露心声,表里不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聚雨将至。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
其实不然,刘备并不是害怕打雷,而是害怕曹操杀他,心中虽对有曹操万般恨意,却自能咽下,不敢表露,着实不是大丈夫所为。

总之,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各人有己见,所谓“群雄争霸天下,兵不厌诈,各现才能,胜者为王”!
先声明以下说的都是正史,不是演义
说“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名”是片面的。他初始理想还是光复汉室的,要不诸葛亮野不会挑他(诸葛亮和荀彧才是2个由此至终念念不忘光复汉室的人),他“想作皇帝”的萌芽时期大概是在得益州成都--得汉中期间,“野心大”这过程也大致跟曹操相同,是逐步大起来的,不同的是曹操没称帝,刘备称帝了。所以这话只能形容后期的刘备

至于,说刘备是伪君子,我觉得对的。康熙爷曾在刘备永安托孤的时候说过一句:“三国时期的人都是虚伪的,城府极深的,尔虞我诈得一塌糊涂(大概意思)”。三个君主也不外如是,孙权是墙头草,刘备是伪君子,曹操是真小人
不是,刘备是英雄,枭雄,在三国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诸侯割据一方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个时代谁都想着当皇帝,都想着割据一方自立为王,如果不这样做,在那个时代是没有出路的,因此这是无可厚非的,这不能算是小人。以恢复汉室为名也只是一个旗号罢了,那个时候由于东汉王朝还没有彻底灭亡,因此它的影响力还是有的,这就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政治资本,一个可以发展自己,对人有吸引力的一面旗帜。
刘备确实是小人,但是他没有那么大野心。他做的很多事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说刘备想做皇帝其实很好笑,因为曹丕之前,只有真正夺取天下的人才会想到称帝,因为秦始皇创造这个称谓的意思是:天下之主。是曹丕破坏了皇帝的含义,使得中国后来的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的“皇帝”。刘备称帝是得到曹丕的启发才想到了。
从统一天下来结束天下纷争的角度说曹操、刘备、孙权都是英雄
但他们此间为了拉笼人心都从做过一个沽名钓誉之事。而其中以刘备装的最很,马甲也穿的最多,甚至有时表演的都有点过了头,所以显得最伪,从这点来说刘备的确是个伪君子!
文章标题: 刘备讲仁义道德是用它为一种搞政治权术的工具,还是他确实是个仁人君子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7167.html

[刘备讲仁义道德是用它为一种搞政治权术的工具,还是他确实是个仁人君子]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