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是谁在扼杀中国的传统节日

时间: 2022-08-10 10:01: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是谁在扼杀中国的传统节日

如何看待端午节

是如何看待,不是讲它的历史由来!
  端午未到,纷争又起。这一回不是和韩国人争“申遗”,而是争到底是祭祀谁?是祭祀屈原,还是祭祀伍子胥,抑或是祭祀别的什么人?有人生拉硬扯,说纪念伍子胥是一种“复仇文化” ;有人就调侃说,那么,纪念屈原则是一种“自杀文化”。尽管这不过是作者一时“横生出一点恶作剧的念头”,但是毕竟表现出一种对“端午文化”的认知。我当然不能同意这些说法,而且我还疑心,就是口头如此表述的人,其实内心也并不见得当真相信这些说法。但是,我觉得,认真研究一下“端午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化,现在相当必要。否则,真不知道还会出现多少无知妄说。
  “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我看,既不是“复仇文化”,更不是“自杀文化”。它有自己数千年发展起来的文化内涵。加以挖掘,对治疗当代人的偏执病,可能大有好处。
  举例来说,“端午文化”首先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民俗文化。端午节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是否一开始就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这些问题,自有专家研究,民众并不需要等待一个标准答案,才能拿到过端午节的门票。观察各地的端午节,从来就有各自的内容。湘江流域纪念屈原,苏州地区纪念伍子胥,浙江一些地方纪念曹娥,别的地方或许另有其他说法,这有什么要紧呢?大家从来就是相互并存,端午节也因此过得丰富多彩。从来没有你死我活的纷争,也从来没有惟我独尊的专横。不狭隘,不偏窄,不具有排他性。民俗是什么?民俗从来就不是皇上颁布的口令。老祖宗传下来,说法越来越多,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有什么必要非得统一标准,弄一个“正宗”端午节呢?
  同时,“端午文化”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赛事文化。它并不规定,什么人可以过这个节日,什么人就不可以过这个节日,谁都能够参与。钱多的,是钱多的过法;钱少的,也有钱少的过法。与农事的关系,它也调节得很好。民间有所谓“忙端午”、“闲端午”的说法,就体现着这种调节。有人说,端午节祭祀屈原,屈原是爱国诗人,所以端午节就是提倡爱国主义,就是爱国文化。我欣赏这种努力,但是并不觉得这是端午节的惟一主题。对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而言,端午不仅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而且是一个组织龙舟竞赛的好日子。这就是他们爱好的体育运动,也是他们能够亲自参与的体育竞赛。这种赛事活动其实是民间健身运动的雏形。它在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延续的历史之悠久,令人惊叹,也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总之,“端午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传统文化,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它的多样性、发展性,人们有目共睹。有人弘扬它,固然热热闹闹;有人扼杀它,也难斩草除根。它顽强的生命力,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气魄。以我的孤陋寡闻,就在20世纪之中,至少曾经发生过两次对它的“禁止和打断”。一次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陈洵1921年端午节后写过一首词《西平乐》,小序云:“竞渡吊屈,废且十年。今年三月廿八日,江上忽见旗鼓。居人走告,惊若非常,意既不解,则以为岁时风物之异而已。”大意说,端午节赛龙舟怀念诗人屈原,这种活动已经停止10年。今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江上忽然看见旗鼓喧天,居民奔走相告,惊喜得不同寻常。刘斯翰《海绡词笺注》云:“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作端午竞渡,以迄于今(1921)。”另一次在上世纪60年代。2004年7月26日《大公报》发表邵燕祥《端阳的尴尬》,邵先生说:“尴尬的是,我们大陆从1949年起不但要‘破除迷信’,而且要‘移风易俗’,民间的风俗,民俗的节日,至少是淡化处理……人们过端午、中秋,只是因为‘习惯的势力是顽强的’,也简化到只是吃粽子、吃月饼了。”他说:“在那狂风暴雨般的革命形势下,横扫一切,稍有违抗‘格杀勿论’,多少有形的国宝毁于一旦,谁还管得了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何况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新年春节没有废除,但强调要过‘革命化的新年’、‘革命化的春节’,而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无革命化之可言,也就不在话下了。”看看这种“经过暴力的禁止和打断”的端午节,今天竟然过得这般有滋有味,可见,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两者皆可入中药 .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 .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 ,疫病增多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实, 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 .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 .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 .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 ,再粘贴艾叶於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 .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

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有视为 "恶月 ",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 .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以达驱崇的作用 .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当时,挂驱鬼符也有一些严格的仪式 .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 .较为通行的符咒有:"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之类 .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 .节日一早,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 "王 "字 .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驱鬼逐邪的迷信风俗逐渐减少,但在偏僻农村则尚未绝迹 .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

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饮雄黄酒: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 "五黄 "的食俗 . "五黄 "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 .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

赛龙舟: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 .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 .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蟠委出之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动 .晚则万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

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 .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 .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恶 .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 .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 .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中天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记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后来端午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有时还称为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因为古代有于是日兰汤沐浴的风习,故称。五月又称蒲月,端五则称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五又有悬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之俗。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午节习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但娱乐和社交在近世变得很突出,在水系允许的地方还多了一项龙舟竞渡。

插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人早见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俗传他善于捉鬼降妖。

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道,“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画天师》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

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叶。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避邪;艾叶也可驱邪,多扎成虎形,或剪彩绸成虎形,上粘艾叶,称为艾虎。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缠挂各种端午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

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

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用符图驱邪 道家把自己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五贴在门楣上辟邪。《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载北京此俗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1929年的调查所记录的广州午时符有两种图,一是天师像,一是太极八卦图,所配的文字是一样的:中间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蛇虫一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

吃粽子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当时的粽子已达数种之多:“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后世粽子的传说大多与此有关。

饮用药酒 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润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俗称“画额”,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赛龙舟 赛龙舟是民间过端午节的高潮,是会让整个地方狂热起来的竞技。竞渡之俗早见于南方(吴越、荆楚)。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有言,“屈原以是日(5月5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赛龙舟和吃粽子一样在古代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闻一多的研究结论是这两大节俗都由龙图腾崇拜转化而来:“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或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的节俗是在汉唐期间逐渐形成的,其基本形态在更古的时候并不存在,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龙崇拜有关,但是,他的具体叙述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测。端午的节俗吸收了古文化因素,但基本形态完全是汉唐的文化创造。

姻亲交往 近世的所有节庆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亲的交往,乃至许多地方呼此节为“女儿节”。《帝京岁时纪胜 .端阳》说,“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在近世端午的民间姻亲交往中,一是订婚的男方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肉以及给未婚妻的衣物;一是媳妇回娘家,带去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例如,陕西一些地方把端阳节也叫女娃节、女儿节。每到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一定的端阳礼,俗称:“送裹肚儿”,礼物可以包括夏令衣物、扇子、凉帽汗衫等,但必不可少的是绣有蛤蟆(蟾蜍)的花裹肚兜。蛤蟆代表生儿育女、繁衍子孙的能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有什么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春节
俗称“过年”。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早上吃饺子,中午摆家宴,晚上吃甜食。一天中不许斗嘴,不得摔碎碗盘,摔碎了,要马上说“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邻人见面,互说吉利话。晚辈向长辈磕头问候,长辈为孩子发压岁钱。
初二到初五,出嫁女子要娘家“拜年”。携带礼馍、礼条(带肋骨的猪肉)、四种鲜青菜(寓四季长亲)。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正月十五晚上观灯,十五、十六两天有各项民间娱乐活动。家中用白面蒸出形似长虫、刺猬、口袋和枣山等大型蒸馍,象征来年好收成。
二月二
又称龙抬头。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禁忌,因此人们多等这一天剃头,以取吉利。家家摊煎饼,爆玉米花,炒大豆。
清明节
为群众性的祭扫祖坟的活动。在坟头烧纸,挂白纸条,以招幡扬魂。
端午节
俗称五月端午。家家门头插艾草,儿童戴香囊,脖子、手脖、脚脖系五彩线。日出前取河水洗脸,吃粽子。
中元节
俗称鬼节,在七月十五,炸油馍,上坟祭祖。
中秋节
即八月十五。节前带月饼、水果走新串友。晚上,全家团圆拜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十月一
俗称鬼节。上坟,为坟墓添土。户户吃油馍。俗语说“十月一儿,油唧唧儿。”
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冬至起开始数九。家家户户吃饺子,俗曰: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
腊八节
俗称腊八儿。民间有“吃罢腊八饭,开始把年办”的俗语。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还有人在树上涂腊八粥,并祈祷说: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祭灶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摆设灶糖,送老灶爷上天,并让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来年合家平安。正月初一早上请回灶爷,“腊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来。”
除夕
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睡得越晚,来年越有福
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元旦
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春节 元旦 端午

现代西方节日能够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吗?

越详细越好,急求!
  为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曾有10博士联合提出抵制“西洋节”倡议,有名教授发出保卫春节的呐喊,在今年的情人节和春节即将近距离碰撞之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140名大学生,为传统节日保护献计,形成了一次观点大碰撞,显示了传统文化在青年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西方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值得社会共同关注。

  改造传统节日VS坚守自己的坐标

  许多大学生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需要改造。常艳芳、王贵雅等从生活角度分析了传统节日被忽视的原因:以前人们特别喜欢过春节,是因为春节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中国大多数节日都与饮食有关,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现在中国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过去期盼在节日得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平时都得到了,所以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大大淡化。

  “传统节日太繁琐了,当今的人们谁还会像以前那么过。2005年8月11日广州拉开了‘2005广州乞巧文化节’的帷幕,然而也只是再现清末民初珠村乞巧节的盛况,多数市民仅仅停留在观看这一层次上。”金巧明举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高媛媛、李培锋、蒋瑞、田奇、孙雷、吴婧等认为,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封建烙印:封闭式、家族式、等级制,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有点僵硬、呆板,跟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有不协调之处;西方“洋节”则属于大社会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特点。这些恰好符合现代快节奏、竞争激烈社会下芸芸众生想要释放压力的情绪要求。因此,要在保留本色的同时,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改造。近几年,流行乐坛和服饰上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用新鲜时尚的形式包装和重整民俗。

  反对改造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的理由也有相当的说服力。何巍、周蕊、张意菲等认为:国人并非不重视传统节日,过春节的热情远远超过圣诞节,只是传统节日大家都与家人团聚,没有在街上,所以看似没有“洋节”热闹。有人总喜欢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西方文化的坐标系中,给自己的传统节日安上西方化的称号。无论是将“七夕节”改名为“中国情人节”还是“中国爱情节”,流露的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无非是让祝英台穿上朱丽叶的衣服,学朱丽叶说英语,其结果是她既不像朱丽叶,也没有了祝英台的神韵和气质。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生硬包装、改造,甚至进行商业化拉郎配,与“国际接轨”,必然使传统文化庸俗化,破坏传统文化的纯正和魅力。我们应有充足的民族自信心,坚守自己的坐标。

  商业化民俗节日VS恢复传统特色

  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受冷淡与未商业化炒作有关。郭艳、于航、罗布格宗等提出,“洋节”的兴盛,和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炒作有关。近几年,每年圣诞节到来之前,商家都要大做文章,买一送一,满街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彩灯,将节日气氛烘托得极为浓厚。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民俗文化与商业的结合,让一些有眼光的商家、企业家多组织一些传统节日活动。例如端午节,在销售粽子的同时,介绍节日的来历和为什么要吃粽子的知识,使人们知道祖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另有一部分大学生不仅反对商业化传统节日,而且认为应恢复其传统特色。贺佳说,中国的正月十五吃汤圆、放花灯、猜灯谜、赏月、放烟花、对对子、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内容比圣诞节丰富多了,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是圣诞节远不能相比的。元宵节如今不如古代,也赶不上圣诞节,首先是一些人把元宵节脱离了民间参与的基础。比如每年元宵节时,基本上就是看看花灯、偶尔猜猜灯谜,形式十分单调,还要购门票进场,有的门票还很贵,这样无法调动民众的“精神细胞”。我国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样逐渐被遗弃的。如果恢复我国传统节日的特色,就能抵制“洋节”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中国节日也确实需要一些新意。这种新意并不是说要附加什么现代的新东西,相反是要回溯过去。现在经常听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这‘年味’淡就淡在丢弃了习俗。很多城里人家过年为图省事,一家人在饭店吃年夜饭,没有了一家人一起忙碌准备年夜饭、贴窗花、蒸花馍等红火热闹的场面,也就失去了一家人亲热的气氛。”郑剑英说。

  侯景男、马莹莹等认为,传统节日有很强的人情味、自然性、世俗性。它不是落后,只是内在潜能和魅力还掩藏在神秘面纱之下。传统若永远压在箱底,即使它的价值再大,总有一天会被人遗忘。所以,恢复传统节日文化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将其深远的意义挖掘出来,把它融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令人欣慰的是,有一部分大学已经将民俗学列为研究生专业,如中山大学文学院招收的研究生就有研究民俗学方向的。

  顺其自然VS给予扶持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危机。上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渗透伤透脑筋,并试图以弘扬本土文化来抵御———结果如大家所见,收效甚微。”在杨丽君看来,传统节日受冲击,是必然现象。

  马臖、梁香玲等认为,对于真伪、好坏,时间是最好的鉴别师。历史上也曾有过外来节日,例如浴佛节,但最终没有形成太大气候,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屡遭“迫害”不止。“文革”期间,春节不许穿新衣新鞋,不许扎红头绳,不许吃年饭,不许祭祖,人们这天必须走进田野参加劳动,并美其名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可是现在的春节还不是年年过吗?如果西洋节日有其优点、长处,那么不要说是民间倡议,就算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也不能够被遏制,而中国名类繁多的各种节日,其中也不乏一些陈规陋习,既然是不好的东西,就让它自然消亡,这也合乎天理。那些号召抵制圣诞节的行为,就是一种心虚表现,是担心中国传统节日承受不了冲击,是一种无用功。其实“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东西经历过暴风雨后才会更加茁壮。对于“西洋节日”我们不妨采取“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吧。

  刘伟娜、刘军、张荣等则反对顺其自然的观点,其理由是,“五四运动”后,中国人开始摒弃国学及传统文化、民俗习惯,认为只要是西方的、是“洋人”的,就是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而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迷信的。改革开放以前,许多传统节日被取缔,许多节日风俗因此逐渐被取代,甚至消失,所留下的只有清一色的、单调的、无聊的活动。因此,当对外的大门一打开,人们还来不及宣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就被外面眼花缭乱的东西迷住了。由于中国传统节日在历史上曾遭受不公的待遇,我们今天要挽救,给予特殊照顾。

  孙丹、赵丹等认为,“西洋节”盛行错在对孩子教育的偏差,重文化知识学习不重素质修养,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国人看到传统节日的好处和优点,使祖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深入人心,特别是深入青少年的心灵。这就要求形成立体宣传模式,从电影、电视到报纸、杂志,甚至学生教材。还可以制作一些精致优美的公益广告,举办有奖知识竞赛等。

  “去年上了民俗学课后才发现,中国文化里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民俗趣事,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哪里还有闲工夫泡在西方文化的‘蜜水’里?”陈璐幽默地说。

  韩铖、王萍、雷鸣远等认为,仅靠一两个学者呼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有政策的连续性支持,加大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对大学的民俗学专业有所支持和保护。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民族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建立相关的档案,确保可以留传给子孙后代,同时,建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心,培养各方面的民族文化人才。

  走向世界VS洋为中用

  平安夜,我市市民和国外游客一起狂欢。虽然他们戴的是圣诞老人帽,却踏着中国传统鼓点,兴奋地扭秧歌。(资料图片)

  “我们总在防守,为什么不把中国龙推销到西半球?我们有如此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不充分发扬利用,真的太可惜了。”鲁孟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充分的信心。

  王晶、周愉快等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来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味禁止外来文化,而不向外发展扩大生存空间,自己的阵地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所以,我们不仅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站稳脚跟,还要走向世界。

  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应当洋为中用。

  刘秋尧、何巍等说:近年来,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汉语热”,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落户36个国家和地区,人家怎么就没有把“孔子出国”视为“文化输出”而设置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防火墙”呢?西方节日流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所以,我们要树立信心,使其中国化,将其改造成中国节日。

  刘小荣、张丽丽、吴迪、罗时伟、张海梅、付雁等提出,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强盛、煊赫、最光辉夺目的时代汉唐之际,都是同外来文化交往、融合十分活跃、频仍的时代。其实有许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护士节”、“记者节”、“妇女节”、元旦,都是国际性节日,也没有谁为了捍卫民族传统而摒弃、抵制。西方一些独有的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所没有的。中国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很含蓄,而母亲节时送一束康乃馨和一张贺卡,使很多不善于表达的人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所以,“洋节”是对我们传统文化有益的补充,可以用来完善中国的节日系统,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有选择地汲取十分必要,我们应当毫不犹疑地拿来洋为中用。

  多做实事VS转变观念

  谁说春节不热闹?(资料图片)

  许多大学生认为目前需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空喊。

  任冲、宋金亮等建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去“过”传统节日,去参与,至少保证有份节日的心情。即使做不了大事,也应该多了解一些民俗文化,然后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

  周蕊、刘楠等认为,中华传统流失与不务实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总是喜欢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却不下工夫从根本上改变自身。10博士呼吁抵制“西洋节”,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依然热闹。如果真的要想改变西方文化入侵的现状,不如抓紧发展中国的国力。如果我们的综合实力发展上去了,在世界上腰板硬了,还怕那些“西洋节”吗?

  而刘秋尧、陈毅清、岳佳等认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转变思想观念,否则做的事情越多,对民族文化的破坏越大。我国许多人对待文化既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放手。当别人的情人节等节日供我们享用时,我们认为是文化侵略,要抵制;而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又愤怒了,认为是人家抢走了我们的东西。这完全是存心不让大家好过的破坏心态。只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共存,趋利避害,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会被很好地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这140名大学生之所以在保护传统节日和文化上所提的方法有矛盾,是因为在对待“西洋节”的态度上不同:有10%的学生坚决抵制过“西洋节”;59.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正确引导下有节制地过“西洋节”;8.6%的学生认为过不过“西洋节”无所谓;7.8%的学生认为过“西洋节”是件好事;持其他观点的学生占14.3%。
我们的习惯被外域文化所同化。而外域文化流传进来却也被我们的方式所同化。
圣诞节.平安夜.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过这些节.但是方式呢.......正如上文所说:平安夜,我市市民和国外游客一起狂欢。虽然他们戴的是圣诞老人帽,却踏着中国传统鼓点,兴奋地扭秧歌。

如何保护中国习俗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根源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中国传统节日之产生乃至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具体的支撑又表现在三个方面,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中国农历历法为其刻划出具体的时令节点;中国人至为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
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我们不能数典忘宗,不能忘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其中也有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它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李露露这样表示自己对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刘魁立则从文化的民族性角度,强调说:“为什么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呢?每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自然的视角,而这个独特的自然的视角和独特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是各个不同的。就像我们所有的人都走路,但是每一个人走路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所有人都说话,说话的声音不同,所使用的词汇也不同。而这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性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宋兆麟先生谈的更加细致:“第一,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研究民间文化抓住节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比如春节的一些礼仪形式,我就认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礼好,能够保持距离。再比如鞭炮,尽管可以营造节日气氛,但是污染严重,而且存在隐患,如果能够制造出改良的品种,只有声响和光电,没有烟尘和爆炸,不是两全其美吗?第三,节日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过节期间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地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春节是一定要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排除了这些时令节点之于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并赋予它们更多形而上意义;为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丰富了节日的社会基础和实用意义以及实施形式。 三、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宋兆麟认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首要工作是进行记录:“我们这代人要把我们看到的记录下来,因为过很多年它还是要变,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特别是现在手段更多,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录像,这里有很多历史价值。但是抢救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保持连续性。不是说今天记录完了就完了,明天还是一样得记录。” 单纯的记录更多只适用“过去时”,“保护”与“发展”并重,才是更大意义上的“保护”。 每4年举办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为关爱的当代文化盛事,众所周知,它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腊人为祭祀雷电大神宙斯而举办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风俗。历经2800多年断断续续的发展演变而至今日之气象,乌丙安评价它“为发挥古代民俗文化资源的现代化效应树立了最高典范”。

乌丙安认为,要认识并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效应”,就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现代性认定,即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作出选择,以便认定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事象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而是把过去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他还谈到了许多具体措施,比如推动文化保护立法、建立专业协会和专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等等。

有关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话题,还会继续下去。记者以为,似应把“传承传统”和“吸纳先进”结合得更紧密才好。 不同于多数青年,记者喜欢听京剧,但仅限于部分曲目。同时我很清楚自己的这种喜欢不是出于自觉,不是因为京剧是国粹而听众日稀就主动去“尽义务”,而是出于自发,我认为许多京剧选段确实非常“好听”。可以说,是京剧自身具有的魅力感染了我,而不是笼罩在它身上的“传统文化精粹”等诸如此类的光环。在我看来,用“危机”或是“尴尬”来形容京剧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处境,是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的。实际上京剧只是不如以前辉煌,它在特定的时期归到应有的位置上了。而在这一过程中,京剧损失的是以往的地位,真正的审美魅力和艺术价值则并未消损。基于这一判断,我不认为京剧会消亡———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而那些该送进博物馆的部分,只管送进去就好了。 传统节日———或者说它里面蕴含的核心价值也不会消亡,这是我的看法。对部分“洋节”,我也相当欢迎并乐在其中。“洋节”里体现出的先进的文化,比如“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什么必要去排斥呢?(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南方网)
参考资料: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南方网
要扼杀现在的这些低俗的糟粕文化才行,比如裸模、恶搞、网络名人、文化名人、网络词汇等

把七夕定义为中国情人节是否是在破坏中国传统

尽管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但从中国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来讲,七夕自古就不是所谓的情人节。 受商业经济的驱使,现代部分人打着复兴中国传统节日的口号,把七夕节西化成“中国情人节”,用西方文化理念来诠释中国传统,误导大众,让传承了千年的传统变味。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传统佳节被改为中国万圣节,中国圣诞节之类的,老祖宗若泉下有知,一定想抽这些唯利是图的龟孙子们。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祖先的精神,而不是名称等一系列的形式。
如今“七夕”被冠以“中国情人节”之名,不但没有终止我国古老文化的传承,反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一些时尚的年轻人,注意到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相反如果媒体一味诱导,则会导致许多不了解中文化的人产生误解,起到消极作用。
我觉得不是吧,在甘肃西和那边不是就有过乞巧节吗,乞巧节就是现在的七夕节。据说那个节日从汉代就有了,只是我们在传承祖先文化的同时,往往失去了他本身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外国化,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些商家利用这个固然有不对的地方,可是他们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罢了。所以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不禁要想想这一代人们的心理,似乎有些崇洋媚外,所以治根先治本啊。
你考虑的还真多 喜欢就过 不喜欢就不过了 我觉得所谓的节日就是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 那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 谁会真正的去考究那些啊
就像外国的那些传过来的节日 像圣诞节啊 它确实就不是咱们的节日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会有人去过呢 大家只是想融入到那种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去 既然现在已经有了这些节日 是改变不了的了 我想过的节我就过 不想过的我就不过 反之每一天也都可以是我们的节日 我们都可以快乐
单就七夕这一个节日被指为“中国情人节”还好,
如果真的像楼主所说“以后还会有传统佳节被改为中国万圣节,中国圣诞节之类的,”这倒是个问题。
其实,七夕压根就不是情人节
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是元宵
元宵花灯会,男女出来互相认识或者约会
现在不知怎么的,变成了这样
文章标题: 是谁在扼杀中国的传统节日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6885.html

[是谁在扼杀中国的传统节日]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