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是怎么回事?
荆轲刺秦王发展经过: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
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死了。
扩展资料: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
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名句也几乎是妇孺皆知。然而,近日刚刚公映的国产故事片《荆轲剌秦王》却将这个再熟悉不过的故事讲得让人觉得有些陌生。由李雪健扮演的秦王嬴政刚愎之余透着些神经兮兮,张丰毅饰演的大丈夫荆轲竟也在悲壮之中略显滑稽,更何况还有那个没人听说过的赵女及其先寻刺客继以刺客为由攻打燕国的计谋……那么,史实真相究竟如何?史家稗官又如何评价和阐释这段历史?一时间,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大案又成了今人议论的热点。
秦王嬴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影片《荆轲刺秦王》中的秦始皇是个性格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物。他身形猥琐,由于身为私生子、母亲淫乱、从小又做为人质受过苛待,所以心理发育不很健全,其人性善良温和的一面被统一大业的宏愿所遮蔽甚至扼杀。因此,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嬴政显得既孱弱又残暴,既可怜又可恨。那么,有关秦始皇的残暴性格和身世之谜,历史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秦王是不是一个病态的暴君?研究战国、秦汉史,最权威的史料依据就是《史记》和《战国策》,《史记》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韩兆琦教授对记者说:“据记载,嬴政的前半期,其人格表现是相当好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君王。他决不是昏庸的暴君。如果说残暴,秦昭王要比秦始皇残暴。昭王时期的长平之战,秦军活埋了40万人,而到了嬴政时期,历史上就没有这类屠杀的记载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陈成军说:“对秦始皇的暴君形象的定型是在汉代。汉为了吸取秦亡的教训,所以一些政论家渲染了秦的残暴,这与史实是有很大出入的,包括对秦朝赋税繁重的说法也已有史学家考证推翻了。即使是战争中屠杀俘虏,也并非秦国特有的现象,这种屠杀是当时历史环境下很普遍很正常的情况。”史学家们一致证实,嬴政攻打邯郸时的确活埋了一些他当年在赵国结下的仇人,但如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大规模地活埋儿童的暴行是从未发生的。
关于嬴政的身世,史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既无法考证也无法否定。说嬴政的生父是吕不韦,这是依据《史记》而来的。据司马迁记载: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作人质时被大商人吕不韦当作其政治投机的资本,吕上下活动,竭力促使子楚成为了秦国太子,并将自己怀孕的歌舞姬送给子楚,使自己的儿子成为秦国王胄,他后来也位居相国多年。政即位之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并发现吕不韦与自己的母后淫乱,因此将吕革职发配,后吕不韦饮鸩而亡。对于这段史实,张大可说:“我个人赞成司马迁的说法,因为至少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政母的确为吕不韦所献,二是政的确生于赵国。嬴政的身世可能对他后来的性格发展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必然的,也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则持相反观点,他说:“有关这一点的史料都出自司马迁之手,没有其他材料佐证。我个人不赞成这种说法。从嬴政的出生时间来看,嬴政是吕不韦所生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韩兆琦依据《史记》本身推断:“《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这样的交待,说政母是‘赵豪家女也’,一个有名有姓的赵国豪门的女儿,是不可能在吕不韦处作歌舞姬的。司马迁沿用这种传说,一来因为他惯有的好奇之心,喜欢记载这种奇闻怪事。另外,人们愿意相信这个说法,也是出于东方六国为秦所灭以后产生的仇恨秦国和秦始皇的心理。人们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就是说秦国早就亡国了,连秦始皇都不是真正的帝胄。这是一种仇恨心理的发泄。我认为嬴政不会是吕不韦的儿子。”“但是”,他接着说,“我认为既然史学界都没有定论,而且这个问题对历史也并不重要,所以在电影、文学中也没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
电影展示给观众的荆轲起初是一个给钱就杀人的职业杀手,面冷心硬。但在一次行刺中,一个纯洁的盲女的自杀带给他巨大的震撼,从此他金盆洗手,再不杀人。燕太子丹请他出山刺杀秦王也遭到拒绝。但是,当嬴政在邯郸残暴地活埋了无数赵国儿童之后,荆轲为了“不让他再杀燕国的儿童”,故挺身而出,毅然刺秦。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本是卫国人,其先人乃是齐国人,后来秦灭卫国,他逃亡到了燕国。在燕国,荆轲不被当局者重用,整日在市井放歌纵酒,酒醉之后往往与好友高渐离等相对而泣,旁若无人。根据史料的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也就是说,荆轲更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非一介山野莽夫。至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是毫无记载的。后来燕太子丹找人行刺嬴政。首先,找到田光,田光因年老力衰,故而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荆轲起初推辞过,但太子将他尊为上卿,给予他极为优厚的礼遇。荆轲本打算再等一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但因太子催之甚急,只得带领秦舞阳离燕赴秦,慨然践诺。
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又浑身充满正义感的英雄。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同样认为不宜把荆轲拔高的陈成军有着更为有趣的见解。他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他说:“荆轲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的。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夫。”根据这个观点,陈成军合理地解释了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他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但是太子丹不容许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和舞阳一起去,而舞阳只是一个在市井中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大殿里自然吓得变了色。而荆轲只得自己来扮演这个他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陈成军进一步说:“战国时候这种侠士很多,遇到国家有难就挺身而出,但他们多是有助手的。荆轲自己作了刺客,我个人认为他实在是死不得其所。”
荆轲刺秦为哪般?在影片《荆轲刺秦王》中有一个美丽的女人,那就是由巩俐扮演的赵女。赵女与儿时在赵国作人质的嬴政青梅竹马,后随嬴政回了秦国。她一直认为嬴政是个仁爱的王,可以造福人民,所以当嬴政苦于没有借口攻打燕国的时候,赵女献计亲自到燕国寻一刺客,刺客一到,嬴政就有借口攻燕了。然而,赵女在燕国爱上了荆轲,并认识到嬴政的残暴,于是真的发生了刺秦的故事。
故事固然美丽,但赵女这一人物显然是虚构的。史学家们对此种“为人设戏”的手法普遍表示宽容。“但是”,张大可教授说:“这样的情节确实是混淆了历史事实,而且恰恰削弱了秦始皇和荆轲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削弱了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也削弱了荆轲为民抗暴的精神境界,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一处败笔。”
那么,秦王攻打燕国到底需要不需要借口呢?被采访的文史专家众口一词:“绝对不需要”。专家们说,秦国在秦始皇之前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兼并战争和统一战争,到了嬴政即位时,条件已经成熟,实在没有必要演出一场“苦肉计”。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荆轲究竟为什么会去刺杀秦王呢?据《史记》所载,燕太子丹当时是这样嘱咐荆轲的:“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就是说,至少燕太子丹起初是想生擒秦王嬴政,胁迫他退还已侵占的诸侯国领土,如果这一步能取得成功,他们未必想害嬴政的性命,倘若嬴政不肯,他们才准备杀掉他。但是,陈成军就不相信这一说法,他说:“荆轲的刀上淬了毒药,这就是要刺杀嬴政,后来解释说本想生劫秦王,那不过是英雄失败以后讲的大话而已。”当然,史家各有各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荆轲刺秦体现了一种阻挡秦国继续攻打其他小国的战争脚步的企图。无论是退兵之计也好,或仅仅是缓兵之计也罢,这应当是荆轲为解燕国之困,更是为所有诸侯国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无论是否可以把荆轲拔高到一个英雄的高度,史为今鉴,至少我们今人可以从中感受到几千年来普通民众对强权的仇视。
《荆轲刺秦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荆轲刺秦王记述的是战国末期,刺客荆轲接受燕国太子丹的请求,去刺杀当时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希望以此阻止秦国对燕国的征伐,从而改变燕国命运的历史。
荆轲刺秦王选自哪里?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战国策 》jingrui
荆轲刺秦王的地点
荆轲刺杀秦王,现在的具体地点是哪里古时咸阳,今时西安
秦朝皇都咸阳城。
有人说在秦皇岛的阿房宫前的大殿里
111咸阳宫!
章台
荆轲刺秦是什么故事
荆轲刺秦是神话故事,还是历史故事,还是民间传说。《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姬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编辑本段]〖相关历料〗
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编辑本段]〖史料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了。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用人来试,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舞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舞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舞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在这时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向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舞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伤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地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发呆了好长一段时间。[编辑本段]〖作者、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编辑本段]〖荆轲其人〗
荆轲(? - 前227)
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他喜好读书击剑,曾向卫元君游说,不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取卫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作为秦东郡的治所,将卫元君迁至野王(今河南泌阳),成为秦的附庸。荆轲于是到四方游历,结识了许多豪杰志士。在榆次,他与盖聂讨论剑法,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他就扬长而去。在邯郸,他与鲁句践弈棋赌博,争棋路,鲁句践对他加以呵斥,他仍是不予计较,悄然离去。随后,荆轲来到燕国,与当地的狗屠夫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交上了朋友。荆轲喜好喝酒,整天与狗屠夫、高渐离一起在街市喝酒,然后,高渐离击筑,他和着乐声唱歌,唱着唱着就哭起来了。
往往认为太子丹是个年轻急躁的人,其实不然,他是个半老头。
当年,他去赵国邯郸当人质的时候,已至少有十八岁(否则不至于跑去当人质),而那时秦王政不足八岁。如今秦王政变成了32岁的壮夫了,而太子丹也应该五十来岁,是个老太子了。
荆轲是卫国人。卫国原本是春秋时代的大国,后来日渐销侵,多数土地被赵魏夺去了,到了最后,卫国只剩濮阳一个城了,沦落为魏的附庸。荆轲喜欢读书击剑,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天下,与四方名士豪杰交往。曾经在榆次和盖聂论剑,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荆轲扬长而去。又在邯郸和鲁句践下棋赌博,互相争吵起来,鲁句践怒斥他,他仍扬长而去。又到燕国,和当地的狗屠夫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荆轲喜欢喝酒,每天和高渐离在街市中喝酒,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唱歌,唱着就哭了起来,认为天下没有知己。燕国处士田光也结识荆轲,认为他不是平常人。
荆轲者是战国时卫国人也。祖籍是齐国,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少年生活在卫国(今河南北部)小时就开始学剑和读书。曾游说
卫元君,卫元君不听,后来秦伐魏,置东郡,迁卫
元君之於野王(今河南沁阳)
河南安阳林州天平山风景区拒专家证实是刺秦英雄荆柯的出生地。
燕太子丹到赵国当人质应该是公元前250年左右。燕国被赵国击败以后。估计当时太子丹也就十多岁。十来岁当人质在当时很正常,赵国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时也就十来岁。[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荆轲的部分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荆轲遂见太子……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以下为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荆轲刺秦王》是历史故事: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姬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结果荆轲刺秦惨败了!
《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姬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历史故事,较真实。也有史料记载,是因嬴政在燕国做质子是,太子丹对他很好,而秦强大后对燕国十分不友好,而使太子丹很气愤所以派荆轲去杀嬴政,因为这事似乎燕王并不十分了解,所以这种说法似乎也有可取之处
是历史故事
文章标题: 电影《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秦殿说的是哪里的方言 为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