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09 10:00: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据史料记载,下跪礼仪是从汉朝刘邦时期兴起的,并且制定这下跪礼仪是有一段历史渊源的,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它的由来吧。
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为了巩固皇权的统治,在他上位后尊自己为皇帝并规范制度礼仪来加强自身的权威。
因此他下令废除秦朝的所有礼法,然而,追随刘邦打天下的一帮功臣大多都是军事将领。对于这写些军事将领来说,让他们制定礼法甚至比战场立功还难。所以,他们缺少制定礼法制度的能力,刘邦便四处寻人建立汉朝的新礼法。
不久之后,刘邦的一些臣子便找到了孙书通。另一边,孙书通也非常自相地自荐为汉朝制定新的礼仪。这个人原先是秦朝的是一名官员,学问非常高,很会说话,曾经在秦二世中当官时,主要是主管礼仪方面,极富盛名。
刘邦命他做主管礼仪方面的官员,并强调秦朝的礼仪非常的简易不规范,而且君臣礼节不言,不便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权威。听了刘邦命令的他采用了一些古礼,并参照一些秦朝的礼服规范。制作礼仪的具体过程非常的繁杂与严谨,需要他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到工作场所制定,工作场地的两边还有手拿武器的侍卫戒备。
历经数月,他制定了各种礼法,来规范一些朝中的大臣和后宫嫔妃们的言行举止。对于皇帝来说,给他特别制定了宗庙礼节。其中,最让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喜欢的礼法就是跪拜礼仪。因为跪拜礼仪让皇帝处于万人之上的位置,极大的加强了皇帝的威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历史有上下五千年,在这历史长河中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而我国又是一个特别重视礼仪的国家。在古代大臣面见皇帝的时候,就需要行跪拜礼,而跪拜礼就表达着对受害者的尊敬。跪拜礼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在商周时代就已经记录了三叩九拜礼仪。
跪拜源于跪坐实际上在一开始跪拜只是人们的一种坐姿,并不代表着尊卑。在最早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发明出椅子,所以说在吃饭时十分的不方便,所以人们就跪坐在地上。成语席地而坐的坐指的就是跪坐,不识庐山,在坐下之前会在地上铺上草席。而跪拜是古代音跪坐而产生的一种礼仪,在古代时,人们迎宾的时候都会恭送客人或者是感谢客人的时候,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拜”。带的姿势就是跪坐在地坐直身子,然后再弯下身子向客人进行致礼。
跪拜礼开始表示阶级高低在商周时代时,社会经济逐渐分化得的十分明显,统治者为了强化人们的阶级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乐制度。其中《周礼》就记载了三叩九拜的礼仪,在叩拜天、地、神明、君王、长辈的时候需要稽首,而平辈之间互拜应该顿首。这样非常严明的礼乐制度,使阶级的高低更加的分明,强化了封建统治。
跪拜礼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商周时期建立的礼乐制度,在汉朝时刘邦手下的功臣嫌弃这些礼仪复杂,建议刘邦废除这一制度。但是没有这一制度的约束,君臣关系非常模糊。叔孙变开始改革礼仪制度,虽然没有。商周时期的复杂,但也凸显出了皇帝的身份,强化了君臣之间的礼仪。此后多个朝廷随着皇权的集中各个朝代对其进行了加强,逐渐演变成了清朝不仅需要跪拜,还需要磕头的礼仪。
人们对古代官场的印象,基本绕不开跪拜,现代影视剧中,无论哪个朝代,只要臣子见到皇帝,一大半要行跪拜之礼,下跪磕头好像自古有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代面见天子或接旨,在不少朝代其实没那么多规矩,在春秋战国时期,自魏国远道而来的范雎,首次面见秦昭襄王时,便没有向其下跪,反而是秦昭襄王向他下跪问道,先生有何可以教我?史书杀光鸡杂,秦昭襄王是跪而请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跪着请求的意思,一代国君能做到此地步,当真让世人为之动容。从这儿也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秦昭襄王是君,在秦国是说一不二的皇帝,而范雎只不过是个臣子,严格一点来说,此时的范雎还不算臣子,顶多是个士子。
秦昭襄王能够向其下跪请教对方,如此礼贤下士,可以说已经到了不顾脸面的地步,自古中国人好面子,上位者自有威严,为保持自己的威信,很多统治者十分在乎颜面,然而秦昭襄王就做到了,为国家不顾个人颜面。若一般人被国君跪拜,内心大多是恐慌的,古人所认为的天子,乃上天在凡间的化身,故而对皇家很是敬畏,可范雎面对秦国国君如此大礼,却感到毫不在乎,避而不答,直到秦王再三下跪请求,范雎才开始指点。在这个时期,根本没有下跪的说法,士人面见统治者时,可以不向其下跪,只要你有才,君王还会向你下跪请教问题。当然了,古人此时谈话,也不是站着说话,或者躺在床上,这时凳子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因为百姓普遍身高不高,凳子什么的,也没人精思广益发明出来,其实凳子到北宋才出现,是由胡床演变而来,而胡床传入中原是在晋代,在此之前,人们平时宴席聊天时,都是坐在榻上。古代但凡来了客人,直接拖鞋上榻,但官员与国君商议政事时,自然不会如此。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中国人的身高一直不理想,比许多欧美人要矮上一截,在春秋战国时,古人的身高更加矮,史书上记载秦国有过一项规定,六尺以上的人可以算成年,后来西汉建立,沿用前朝的规定,古代成年人的标准在六尺左右,那么六尺是什么概念?以现代的计量方法去算,三十公分一尺,六尺的话差不多一米八,要是这么看,古人身高比现代有过之无不及,可秦国的尺度跟现代相差很大,那时一尺只有二十三公分,六尺的话只有一米四左右,一米四可以算成年,古人的身高有多矮就不用多说了。
因为百姓普遍身高不高,凳子什么的,也没人精思广益发明出来,其实凳子到北宋才出现,是由胡床演变而来,而胡床传入中原是在晋代,在此之前,人们平时宴席聊天时,都是坐在榻上。古代但凡来了客人,直接拖鞋上榻,但官员与国君商议政事时,自然不会如此。
一般来说,官员们在国君跟前商量国家大事时,是跪在榻上进行的,具体的姿势是,双膝跪地,臀部坐在后脚跟上,这种姿势也被称为跽坐,跽坐相对直跪要轻松一些。也许不少人会认为,跽坐与跪没多少区别,形式都差不多,但其实两者所蕴含的意义不同,跪不仅要挺直腰板,臀部也要离开后脚跟,从体力上来说,自然是跪难一些,跽坐腿麻还可以小范围调整。战国时,跽坐流行于诸国,若是双方谈的比较投机,还会向对方作揖、顿首,形成人们常见的拜,但这里的拜,只是为表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没有后来所赋予的尊卑,所以上面所讲到,秦王给范雎下跪请教,只是因为范雎有才能,可以帮他治理国家。两人经过交谈后,范雎向秦王回拜,也是一种回礼。在史书中,君臣之间互跪的例子还很多,在当时是一种普通礼仪,没有过多的意义。
上朝议政不摆榻,无论是国君还是大臣,全部是席地而坐,只是在地上铺个毯子,此时君臣之家互相作揖很正常,从礼仪上来说,这也是互相尊重,彼此非常融洽。进入两汉后,曾经人们所遵循的周礼,早已经在战火中失传,刘邦并非出身贵族,对于礼仪没那么多讲究,根据记载刘邦第一次上朝时,大臣们千姿百态,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着的,甚至还有酒后发疯的,总的来说乱行一锅粥。朝廷这个样子,在民间自然没有威严,于是刘邦请来大儒,制定上朝的礼仪标准。在秦朝原有的基本上,选用一些古礼,再加上天子为尊的观念进去,礼仪制定完成后,大臣们终于有模有样,那么可能有人问,见天子的跪拜之礼是此时开始的吗?
其实并不是,时间还长的很,自古有句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对于古人来说,下跪除了给长辈天地之外,其余赋予自尊的意义,虽说汉朝沿用秦规,但严格一点来说,没发生多大变化,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正。汉朝的诸侯官员,虽说还跪坐在朝堂上,但此时已经不能直腰,需要把身体俯下,将头低下眼睛不可直视天子,上奏时也要按照尊卑顺序进行,后来这个规定,被司马光等人批判为糟粕,认为制定此条规定的人,是在巴结天子,而不是沿用古礼。
进入魏晋后,得益于中央集权制,使得皇帝权力越来越大,礼仪也发生小变化,大臣上奏时要以叉手礼,表示自己的尊敬,叉手礼不似跽坐,已经有尊卑之别,不仅是朝廷官员们学,就连少不更事的孩童,也要从小学起。虽说君臣之间已有尊卑,但跪拜还没有形成,直到宋朝时期,出现了凳子,古人终于站起来了,宋朝是个文人国家,年纪大的官员,上朝时还能小坐一会儿,这时再给别人行礼,就要从凳子上站起来。北宋有规定,在朝堂上私自行礼,或直接跪拜是失仪的表现。
此时上朝只准站着行礼,若是谁直接跪倒在地,还会天子责罚,后来周边辽国、金国等国,出现一种新礼仪,这些国家的人,在接待客人的时候,皆以跪或喏,被宋朝士人不耻,认为这是胡人的礼仪。南宋灭亡后,进入蒙古人的元朝,于是出现了跪拜礼,大臣们向天子上奏时,全部要跪着方能奏。大概是元朝开了个头,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也制定规矩,但凡要上奏的官员,一律要下跪启奏,《大明会典》中记载,凡百官奏事皆跪,天子下令才可以起来。这是臣子见到皇帝,必须要下跪,不然会被视为不敬。明朝的跪拜之礼,也进一步升级了,不仅见到天子要下跪,见到自己的上司,也需要下跪行礼,于是这股风气流传至民间,百姓们纷纷效仿。
总的来说,在元朝之前,臣子也不需要向天子下跪的,面见天子只需作揖便可以,元朝开始跪拜之礼,到了明朝后,不仅要给皇帝下跪,还要给上次下跪,清朝就不用说了,下跪的场合实在太多,上奏要下跪,接圣旨也要下跪,由于跪得太多,膝盖容易酸痛,古人还发明了护膝的东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跪拜礼行的越多,倒显得皇帝一家独大,大臣倒想奴才一样。直至近代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觉醒,才让跪拜礼完全消失。
中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生出了繁复又引人入胜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形态有千百种,而文化的积淀需要经历远超千百年的漫长发酵。直到今天,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文化依旧代代传承、依旧让全世界的人心生好奇。文化虽无形态,但文化又包容众生百态,文化可以是民风民俗、也可以是社会生活,文化也可以复杂如民风传统、可以简单如习惯讲究。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由无数个富有魅力的单元组成,这些组成传统文化的碎片到了今天,依旧被传承、被讲述,身在后世的我们不免对这些文化的底蕴、对产生这些文化的遥远过去产生探求欲。现今在一些古代典籍、影视作品,甚至生活的特殊场合,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文化的只身片影。
说到跪拜,人们最熟悉的大概就属封建时期臣下面对皇帝时,双膝跪地,身体低伏,用脑袋在地面上磕响头的样子。“下跪”好像被赋予了这种表示地位低下、谦卑、卑逊的含义,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礼教场合,跪拜动作凸显的身份差距尤为明显,例如祭拜祖宗、上香礼佛等。跪拜这一动作让跪拜者表达出对受拜者的崇敬和景仰,子孙向祖辈跪拜、臣下向皇上跪拜,这样的习俗屡见不鲜。
“下跪”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有一种“屈辱”、“侮辱”的含义,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即便到了今天,人们都认为男子是不能随便向除了父母以外的人跪拜的。在一些影视作品的情节中,常有些男角色有求于人,最后实在不得已才向别人下跪,这里的“下跪”就隐含着满满的屈辱内涵。
“跪拜”起源于“跪姿”
实际上“下跪”这种姿势,在最开始并不代表着卑贱、卑微和身份低下,它一开始只是人们的一种坐姿。
要说跪姿的起源,就不免要聊到坐姿。如今我们所认为的跪姿其实就是古人们的坐姿。这和当时的生活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最早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发明出凳子、椅子,吃饭时站着吃又不方便,所以人们便两膝及地、让臀部落座在脚后跟上。
最初的成语“席地而坐”指的就是跪姿。在早期古人生活起居的室内,地上是没有摆任何家具的,如果想要坐下,人们会先在地上铺上一层草席、或者一把芦苇织成的织物,这就是最早期的坐垫。而最初的“坐”,就是在草席上两膝着地,两腿并拢,屁股坐在脚后跟上的姿势,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跪姿。在今天看来,这种“跪着坐”的姿势很容易腿酸,中国已经很少有人保留这样的习惯了,但在日本人的传统里,跪坐的坐姿仍被沿用至今。
至于“拜”,就是因古代跪姿顺理成章产生的礼仪。古时候的人们迎宾宴客,在酒席上与人畅谈甚欢,免不了有恭送客人或者感谢客人的时候,因此人们发明出了“拜”——就着跪坐的姿势,先坐直上半身,再俯下身子,向着客人的方向伏地致礼。
在最初,“跪拜”的阶级寓示性并没有那么强烈,有时候如果双方同辈,跪拜时则需要互相跪拜。那时的跪拜礼被广泛使用在各个场合,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礼仪存在于人们的交际中,直到后来凳子、椅子、高座等坐具被发明,“坐”和“跪”的含义逐渐被分开,以及社会阶级分化显著,下跪才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跪拜礼开始寓示阶级高低
跪拜礼是古人们使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礼仪,这最早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在遥远的部落群居时期,人类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而后社会阶级逐渐分化明显,统治者为了强化阶级意识,相应的一系列礼乐制度应运而生。周公兴制礼乐,以划分贵族与平民的区别,在著名的儒家经典《三礼》中,记载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礼仪标尺。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周礼·春官·大祝》
《周礼》中记载了脍炙人口的“三叩九拜”,“九拜”的每一拜都有着明确规定。首先,九拜大体被划分为两类,“稽首”、“顿首”、“空首”这三拜为正拜,而后的六拜则是正拜的衍生产物。正拜的三拜有着明确的阶级划分,在不同的礼仪场合,需要用到的拜法也不同。
譬如场合十分正式,拜天、拜地、拜神明时,应履行“稽首”;地位下者拜上者,如臣下拜君王、子孙拜父祖、学生拜老师,也应拜以稽首。稽首时应双膝跪地,拜头至地,长伏后起。稽首礼讲究跪拜时间要长,最好是得到受拜者的应允后才能起身,这样足以表现两者的地位差距。
而同辈互拜,应履行“顿首”。顿首是平辈与平辈之间的礼节,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较为普遍的社交礼仪。在坐具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平辈与平辈之间如果互相致礼,应在坐席上拜首至地。不过,与正式的稽首相比,顿首只需额头轻轻接触地面一下方可起身。
三拜的最后一拜“空首”,则是上位对下位的答谢式礼仪。比起稽首、顿首需要拜头至地,空首拜礼时需要将手垫在额头与地面间,额头轻点手背表示以致谢意。
从“正三拜”的规定看来,古代对不同阶级需要行使的不同礼仪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下级对上级、平级对平级、上级对下级,阶级层层严格把关,无一不体现出上位者的尊贵。这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自《周礼》定下规矩后,后世的每一位统治者都或多或少有所沿用,跪拜等礼节与“三纲五常”严格绑定,让这种对上位者的崇敬之意成为人们无形的道德枷锁,以减少反叛思想的产生,最后使得封建统治得到巩固。
关于跪拜礼所寓示的阶级差距,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在古代,无论何种跪拜礼,都只有男性可以行使,地位卑贱低下的女性甚至不被允许行使跪拜礼。
跪拜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无形映射
商周时期,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逐渐确立,后世各代的统治者都视礼仪教育为大计,固化民众思想不仅可以强化等级观念,更有利于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礼仪的规范和封建皇权的加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朝政朝仪上跪拜礼的沿革,是两者联系的最直观反映。
秦朝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礼仪也被严苛地运用。而到了汉朝时,刘邦手下的功臣嫌秦朝朝仪繁琐不堪,懒得遵守这些纲常教规,干脆起着哄废弃了朝仪。这些弟兄从在沛县起就跟随刘邦,情感深厚,虽说都是武功高强的猛将,但大多都没读过什么书,性格率直好爽,在酒宴上爱大声吆喝,甚至有时候起兴了还会舞刀弄剑,不止一次令筵席场面混乱不堪。刘邦熟虑在心,总觉得过意不去。
这时名臣叔孙通看出了刘邦的小心思,毛遂自荐要为汉高祖定礼制规。于是汉朝礼仪复用了秦朝古法,再加以符合时局的修改,汉代的朝仪就此定制。
汉代的朝仪虽没有秦朝繁琐,但依旧凸显出皇帝的地位。其中就包括君王朝臣时,所有的臣下都应向皇帝跪拜,跪拜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进行,规定不许任何人喧哗,并且跪拜时,所有人都不许抬头看皇帝,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君臣之间的礼仪经过汉朝一番强化,皇帝的地位更显得至高无上,所有人见皇帝就都需要下跪了。汉代君臣礼仪的加强明显与皇权意识的加强存在紧密联系,反观后来唐朝时,皇权意识较汉代相对削弱,经济开放、文化呈现大融合趋势,统治者对礼仪的规制就有所放松了。唐朝社会的人们不必过度遵循礼法,就连女道士都可以正常地与社会上的男性进行交际;而至于君臣之间的朝仪,大臣可以坐在板凳上与皇帝议政。皇权的加强,必将致使社会等级制度层层严苛分化。后来到了宋朝末期,大臣们议事时坐的板凳就被撤走了,皇帝认为只有自己坐着、群臣站着才能够彰显社会最上级的荣耀与威严。这种情况到了皇权极端强化的明、清愈演愈烈,人们不仅要跪拜,还要磕头,清朝时见皇帝需要整个人趴伏在地上磕响头,并且谁磕头磕得响,谁就是对皇帝最尊敬的那个。
所以到了后来,社会无论阶级上下,都将“跪拜礼”视作卑躬屈膝的表现,无论是子孙拜父祖、还是平民拜高官,抑或是有求于人,必定先一跪以示卑微。清朝时这种情况则更盛,不仅跪还磕头,磕头磕得头破血流在当时甚至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