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人是否对失败的悲剧英雄有一种独特的情节

时间: 2022-08-09 03:00: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中国人是否对失败的悲剧英雄有一种独特的情节

失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好处呢?及关于伟人们的失败故事和是怎么面对失败的?

一下请自行删减:
挫折并不可怕,而且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挫折。
我们不仅不应该害怕挫折,反而应该感谢挫折,你想想看,是不是挫折使你明白生命的内涵?他告诉我们生活的八字真诀:正视、不屈、沉着、奋进。
挫折是福:顺境中人们看到的是鲜花和笑脸,然而,习惯于喜悦侵润的心灵往往承受不起打击的负荷,只有迎向挫折,尝遍人间酸甜苦辣,感受世态冷暖炎凉,才能有更多一层对生活的领悟,更了解人生的真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碰到挫折不要畏惧,不要厌恶,从某方面说,挫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历练意志的好事,惟有挫折与困境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变得无故。挫折可以锻炼我们克服困难的种种能力,森林中的大树,不同暴风骤雨搏击过千百回,树干就不会长得十分结实,人不遭遇种种挫折,其人格,本领就不会走向成熟,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哀,都足以帮助我们成长,锻炼我们。挫折足以燃起一个人的热情,唤醒一个人的潜力,而使他达到成功,有本领,有骨气的人,能将“失望”变成“动力”像蚌壳那样,将烦恼的沙烁化成珍珠。
挫折和失败都是成功的向导。挫折也是一所人生的好学校,挫折是一所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将学会怎样做人,你将学会独立思考,怎样选择,这一切都决定你一生的命运。心理学家认为:对挫折的体验,能培养人从容应付风险的能力,一旦发现自己能在风险中挺过来,对失败的恐惧就更少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失败的人生绝不是完美的人生,当你战胜失败时,你会对成功有更深的感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感悟中,你走出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哲学家科林斯说:“不经历挫折,成功也只能是暂时的表象,只有历经挫折的磨难,成功才能像纯金一样发出光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历了挫折却不知道总结挫折的教训,暂时的挫折不应该是消沉的原因,而应该是继续奋斗的起点。逃避挫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挫折相处,不怕挫折,勇于面对他,接受他,并从挫折中吸取人生的经验和营养,从而使自己在不断经历和克服挫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壮大,直至走向成功。
我忠心希望你可以正视挫折,藐视挫折,勇敢的面对挫折,最终走向成功。为了自己的快乐,为了成功后的快乐,努力吧。加油。我们共同为了快乐而努力。

伟人们的失败故事:
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2.事例:苏轼数次被贬谪,但是仍旧豁达地面对人生,他有一首诗《薄薄酒》写道:
五更待漏靴满霜
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
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
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
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3.现代名人微笑面对失败的事例

泰国商人施利华,是商界上拥有亿万资产的风云人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机使他破产了,面对失败,他 只说了一句:“好哇!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桑兰在面对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变故时表现出来的乐观使人们为之感动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这个笑容甜美的姑娘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个性温顺,但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因为她的坚强、乐观,美国院方称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光辉形象”,而那么多美国普通人去看她,并不只是因为她受伤了,而是为她的精神所感染。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看望桑兰时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都知道这位勇敢的女孩的事。”美国总统克林顿、前总统卡特和里根都曾给桑兰写过信,赞扬她面对悲剧时表现出来的勇气。桑兰与“超人”会面的经过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这个电视台50年来只采访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桑兰。桑兰还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席琳-迪翁。她的监护人说:“她太可爱了,像我们这些在她身边的人都愿意去帮助她……”
肯定的。雏鸟在地上扑腾腾后才能飞,同理,失败对青少年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不能冒惨败的险。
刚过117诞辰的伟人,少年时跟他父亲在韶山冲捉过不知道多少次“迷藏”,最后进长沙师范,最后进北大图书馆,最后入住中南海。少年的他失败过不知多少,但是失败却成为他成功的财富。
我个人认为,年轻是多失败对我们年轻人确实有好处,首先,做事沉着稳定,遇事不慌不满,再次,人格和道德的提升,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与道德有啥关联?只要你仔细想想就知道。第三,古人已经总结了哪么多关于失败后在成功的事例,我们只要好好的学习,失败的次数定能减少,是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失败后怎样面对现实。

为什么在日本的历史叙述中胜利者往往不太受到尊重,比较中国人胜者为王分析日本人独特的败者情节

因为日本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宣扬败者或悲剧英雄是一种常见现象,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大幅渲染项羽失败的悲壮,而将刘邦刻画地很一般。就日本而言,喜欢失败者有以下原因:
1、武士道影响,武士道即追寻死亡的艺术,失败的英雄死得其所(为国、情、君),其死亡就是美。
2、受佛学影响,四大本空,繁华终归尘土,故日本人对待死亡有一种淡然,残缺与破灭本身就是佛学美学的一部分。

史记为什么把项羽当成一个失败的英雄

司马迁比较崇拜项羽,认为他具有英雄气概,做事坦荡荡,做人豪气干云,以霸王自居也确实具有霸王气概。不仅司马迁,不少文人墨客都比较崇拜项羽,如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的就是他。但在毛主席的眼中,项羽只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不懂得战争的残酷,不知道政治的严酷。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项羽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残忍好杀,有人说他妇人之仁,有人说他是个盖世英雄,有人说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旨在通过对《史记》中的项羽形象的深入剖析,希望于管中窥豹,得见一斑,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两千多年来围绕着他的历史功过争论不休。在今天众多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项羽的形象更是各不相同。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从总体上说都是作为一个悲剧化的英雄人物呈现在人们眼前,从古至今皆是如此。那么,项羽的这种“悲剧人物”的形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追根溯源,我们不得不谈到司马迁和他的呕心力作《史记》。
谈到人物形象,大体不外乎正面、负面两种(所谓的负杂人物形象,也基本上是二者的混合体)。《史记》中的“项羽”亦是如此。

(一)项羽的正面形象

《史记》中关于项羽的正面描写,大多集中于《项羽本纪》。按《史记》的体例,本纪是描写帝王的,从《五帝本纪》到《孝武本纪》,这十二本纪记载对象多为帝王。然而众所周知项羽一直到乌江自刎,他的头衔都是西楚霸王,从未称帝。所以,从篇名就能看出司马迁对项羽的基本态度。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着力刻画了一个豪爽直率,才气过人,勇敢刚强的英雄人物。这个英雄人物向我们展现了正面形象的诸多层面:

1、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

项羽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历史上他打过无数胜仗,这一点确实值得称道。但是,在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太多的战争:先秦时期的列国争雄;历朝历代对抗少数民族的边疆战争;2700多次的农民起义。频繁的战乱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的同时,也催生了无数的优秀将帅,他们像暗夜里的繁星一般,点缀在历史的天空上。如果把项羽放到他们中间,那他绝对不是最璀璨的那颗(最起码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千载之下当许多名将和他们的那一系列的经典之战,都逐渐被人们忘记,以至无人知晓时。项羽和他那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却仍然时不时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有近年来拍摄的若干影视剧为证)。这就不得不归功于太史公和他的生花妙笔了。

司马迁善于场景描写,犹善于烘托气氛。通过在同一场景里不同人物的外在表现,来展现其心理动态,进而刻画其性格特征。在《项羽本纪》里,他重点描写了关中起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等历史大事。对项羽的军事天才在巨鹿之战中进行了集中的描述:通过项羽和宋义对战争形势的不同看法的对比,展现了项羽超出众人的见识;通过项羽关键时刻杀宋义取而代之,展现了项羽的狠辣果决;通过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命令士卒“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来展现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和胆量。这样一个有见识、有决断、有胆量、有气魄的统帅如何不令人折服?以至于获胜之后,“项羽召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此等场面,今日读来,亦心向往之,项羽的军事天才形象就此定格。不可否认,项羽的确是个出类拔萃的指挥官,但如果没有司马迁,项羽是否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就不得而知了。

2、历史进程的推动者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百余年间,向东扩张,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来550年的混乱局面。此时的秦国,顺应历史的发展进程,促进了中华大一统,符合人民的需求以及历史的发展潮流,代表历史的前进方向。但是,秦朝统一以后,却不能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方针,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残酷的对待人民。在其统一天下短短十几年以后,便搞得整个国家民不聊生,烽烟四起。逢此大乱之时,必定英雄辈出,豪杰蜂起,在这些英雄豪杰之中最令人瞩目当属项羽。

作为一个楚国贵族后裔,项羽参加起义的目的或许没那么高尚。他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借此实现楚国以及项氏家族的复兴。但是不管他的主观意愿如何,项羽在反秦斗争中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的确加速了“暴秦”的灭亡。巨鹿之战时,诸侯联军面对强悍的秦军,畏缩不前。而楚军统帅宋义却自作聪明的打起了坐山观虎斗的小算盘,打算在秦、赵两军厮杀力竭之后,再下山“摘桃子”。众人皆“醉”之时,为项羽独“醒”,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第二天一早,便砍下了主帅的人头,夺取指挥权,随即率军渡河,一举击破秦军,取得了反秦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此时的项羽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推动者。

3、光明磊落的英雄-

年轻时的司马迁,也曾意气风发,渴望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因此,司马迁对项羽这个人物是有一定的偏爱的。这种偏爱,使司马迁不忍在《项羽本纪》暴露项羽更多的缺点。司马迁巧妙的将项羽的一些缺点放在其他篇章里,通过他人之口说出来,如《高祖本纪》中“汉王数项羽罪十”,中间严斥项羽背恩负义,弑义帝自立,残暴无情,屠杀战俘,残害百姓等事。

在《项羽本纪》我们看到的则完全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尽管有新安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污点,但从总体上说仍不失为一个光明磊落的好汉。在这一点上,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鸿门宴。司马迁用简短的对话和描写,集中展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能屈能伸、见缝插针的刘邦;心思机敏、谋略过人的张良;老实憨厚、重情重义的项伯;深谋远虑、刚烈如火的范增。对于项羽,则重点展现了他的英雄豪迈、胸怀坦荡和懂得进退。

鸿门宴一开始,曹无伤派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项羽顿时大怒,当即下令准备进攻刘邦。当时的情况,项羽有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兵马。但刘邦先入关中,有先入为主之利,因此项羽并不占绝对优势。然而项羽却对此毫不在乎,脱口便是“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话语间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似乎攻灭刘邦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每读至此,都能感受到一股英雄之气扑面而来。当刘邦在宴会之上问道是谁“污蔑”他时,项羽不加思索的就将曹无伤说了出去,其心直口快简直到了可爱的地步,可见其胸怀坦荡。此后,项庄舞剑意图刺向刘邦时,樊哙入帐,对项羽明白的点出,刘邦“王关中”是其与项羽先前之约定,并没有错,况且刘邦今日已然低头,让出关中,如果项羽此时还要加害刘邦,“此亡秦之续而”。樊哙表面看起来是个粗人,但实际粗中有细,这番话句句说到点子上。如果项羽此时听从范增,杀死刘邦,那他立刻便会从天下霸主变成一个丧失信用的政治破产者。他或许能够除掉眼前的敌人,但也必将为自己的将来埋下无穷的后患。因此,项羽明智的退了一步,没有继续为难刘邦,对他的逃跑也没有追究。由此可见,项羽不光是个“莽夫”,有时他也是知道进退的。

从上述三点看来,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里对项羽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

(二)项羽的负面形象

司马迁虽然对项羽有所偏爱,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是不会因个人的情感倾向来差别对待他笔下的历史人物。在《史记》的撰写过程中,司马迁一直坚持以“不虚美,不隐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记述历史。因此,司马迁写项羽,不仅描绘了他的正面形象,还着力刻画他的性格缺陷,使他的形象显得丰满多姿,塑造了一个具备了多重性格的有血有肉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不仅是人们能够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去全面的“观察”历史人物,还为中国的古典文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史记》中项羽的负面形象几乎都是与他的正面形象相伴而生的:

1、 政治上的低能儿

《史记》中有大量的笔触描写项羽的勇武,如《项羽本纪》中“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最后陷于大泽之中时,他仰天长叹:“吾起兵至今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与此同时,司马迁也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项羽政治上的低能。首先就是在用人方面,项羽表现的过于自负,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一点,刘邦对他的评价相当正确,“夫云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军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其次,他完全不懂的如何获得人心。类似项羽这样的人物,往往自视过高。高贵的出身,以及过人的天赋,使他看不起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对普通的百姓更是视如草芥。对自己的极端自信,以及对他人的极端蔑视,使得项羽完全没有采取任何争取民心的措施。他每下一城,都纵兵屠掠,使他每攻一城,都遭到拼死抵抗。在新安,他一次就活埋了20万秦军降卒,其残暴行径让关中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与项羽相比,刘邦则更加懂得如何收揽人心,这也是刘邦能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说,《史记中》中的项羽,其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司马迁用这种强烈的对比,似乎在极力向人们证明,项羽并不是败在了军事上,而是败在了政治上。这也使得项羽时至今日在人们心中仍维持一个“军事天才,政治白痴”的形象。

2、历史进程的阻挡者

在反秦大起义中,项羽居功至伟,为推翻腐朽残暴的秦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但是,项羽毕竟是个楚国的旧贵族,他在骨子里仍然希望回到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然后再由自己充当天下霸主,因此他封自己是“西楚霸王”。然而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从战国中期开始,中国便进入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争后,秦国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尽管秦灭了,但统一依然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却选择恢复分封制,无疑是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逆潮流而动,其下场可想而之。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横卧在历史的潮头,企图阻挡历史的发展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滑稽感,似乎看到了一直不知死活的螳螂,站在马路中间,想用自己的手臂拦住一辆飞奔的解放卡车。然而,假如我们能够看到螳螂的表情——一张写满了坚毅、执着、义无反顾的脸时,我想这种滑稽感就会被一种悲剧感所替代。我想这也许就是司马迁想要的效果吧。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项羽的悲剧也许就在于他一直在努力做一件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

3、残暴的屠夫

太史公治史的公正是有口皆碑的,项羽在《史记》中的形象为这一点做了最好的注解。在着力塑造一个英雄人物的同时,司马迁也没忘了这个英雄身上阴暗的一面。在《史记》中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他所做出的许多狗熊行径:他率军攻打襄城,攻下之后将投降的守军全部活埋;在新安偷袭并活埋了20万秦军降卒(他似乎很喜欢活埋人)。在咸阳,他率兵大肆屠戮,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焚烧秦朝的宫殿,掠夺财宝、女人;灭秦之后,又暗中命令衡山王和临江王在长江中击杀义帝楚怀王;平定齐国以后,将齐国的城池房屋全部烧毁,将投降的齐军全部活埋(又是活埋)。当着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项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立刻就从一个英雄便成了一个屠夫。这似乎与司马迁在先前向我们展现的那个单纯的甚至有些可爱的项羽大相径庭。但实际上,这正是司马迁的可贵之处。如前所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扁平的。每个人物一出场他的性格就已经定型了,而且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不会随着时间、地位、人生阅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样做固然可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但也使人物形象变得单薄,不够丰满。《史记》在这方面的做的非常好,它对每个人物的塑造都力求丰满、立体,尤其是对项羽性格的刻画,着力从多方面加以深入剖析,不受主观情感所束缚,不被成见所限,坚持秉笔直书,可谓入木三分。所以,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英武、坦荡、率真的项羽,还看到了一个残忍、冷酷、嗜血的项羽。这两个“项羽”并不矛盾,他们都是一个人的两张面孔,只是在司马迁的笔下合而为一了。

记得有位西方哲人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向我们印证了这一点。不管是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罢。从总体上说,司马迁是抱着一种同情的态度来描写项羽的。他的功绩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他的种种缺陷又成了他失败的根源,这二者融汇在一起,共同培育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传诵千古的英雄史诗,今日读来仍让人唏嘘不已。

三、不以成败论英雄

有人说,美国和西方人是属于理念至上的民族,穆斯林和犹太人和印度人则是宗教之上的民族,那么毫无疑问,中国人就是历史至上的民族。中国人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天堂和地狱,也从不指望会有什么末日审判。但我们却矢志不渝地笃信历史的公正与无私,怀着极大的热忱虔诚地笃信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的信条。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中国辉煌的史学文化。观遍世界,唯有中国的历史著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且从未间断,并取得了史学与文学的双重成就。然而,受“成王败寇”的传统观念影响,封建史学家们在记述史实时,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倾向。对待失败者动辄讽刺贬斥,对成功者(也就是他们现在的主人)则大加颂扬。

而《史记》却能抛开成王败寇的观念影响,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一个失败的英雄,不能不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这种治史态度,中国的历史上恐怕会多一个默默无闻的失败者,而少了一个名垂千古的悲剧英雄,中国古典文学的光辉也会因此暗淡不少。由此可见,司马迁不愧为千秋太史公!
文章标题: 中国人是否对失败的悲剧英雄有一种独特的情节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6763.html

[中国人是否对失败的悲剧英雄有一种独特的情节]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