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清代绿营兵的待遇怎么样

时间: 2022-08-05 22:00: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清代绿营兵的待遇怎么样

从堪比八旗的精锐到彻底崩塌,60万绿营军为何在清朝销声匿迹?

清朝时绿营战斗力迅速崩溃主要是因为待遇太差。所谓绿营就是清军在入关以后收编的明军等汉兵,因为这些士兵以营为基本单位,又以绿旗为标志以和八旗军区分,因此有了绿营的称呼。绿营的兵员总数在不同时期并不一样,大体维持在60万左右的样子。清军入关以后,由于优越的生活使得八旗军迅速腐化,所以到平三藩的时候,就是绿营作为主力了,先后有40万绿营兵参加了战斗。后来三征噶尔丹时绿营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不过这以后,绿营的战斗力也是迅速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待遇太差。

绿营士兵分守兵、战兵、马兵等不同等级,而每个等级的军饷又分行粮和坐粮。坐粮就是指士兵在驻防地驻防时的军饷,这个军饷可以说非常的低,马兵一个月的军饷不过2两银子,战兵每月只有1.5两,而守兵就只有1两了。这个军饷还包括了士兵的伙食和部分军装费用,马兵的话包括了马的饲料,然后长官们还会再克扣一些,真正每个月结余的就没几个钱了。

更糟糕的是在日常训练中,有些费用也是要士兵自己承担的,比如像火绳枪的火绳,装火药的袋子等等,所以对于士兵来说,少训练几次就是给自己省钱,对长官来说就是有机会多克扣点,训练这种事情能省就省了。由于军饷太少不够养家,所以绿营兵们平时只能自己在外面做点小生意或者打工维持生活,有事时才回营当兵。所以当时就有人上过折子,说“贫乏之兵,何以自支?”不过折子上去以后也没有下文。绿营可以说是被清廷养成了叫花子,加上缺少训练,其战斗力自然一落千丈,所以乾隆阅兵时发现绿营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已经基本成为废物了。

"绿营兵"是什么兵?

清代经制兵(正规军)之一。用绿旗作标志,以营为建制,故称绿营兵或绿旗兵。

清顺治初,以骑兵为主的八旗兵不适于江南水网地域作战,加之兵力不足,清廷遂以归附的明军和收编汉族地主武装改建绿营兵。兵种分骑兵、步兵(含战兵、守兵);沿江、沿海设有水师。员额时有增减,一般为60万,嘉庆时多达66万。实行募兵制,招募当地壮丁为兵。兵皆土著,一经入伍即编入兵籍,终身不改。遇有缺额,骑兵拔于步战兵,步战兵拔于守兵,守兵拔于余丁,无余丁乃募于民。凡绿营武职副将以上选拔任用,由皇帝及兵部决定,其实权操于兵部;参将以下,按月升选;守备以上武官,采取升迁调动制;各级官兵凡升迁,均实行回避制。绿营兵的主要任务是分驻各省镇戍,依所辖地域大小、远近和险易,因地设官,因官设兵,列汛分营,唯巡捕营驻京师(今北京)隶八旗步兵营统领。武器装备、兵饷和待遇远不及八旗兵。绿营的最高武职长官为提督,战略单位为镇,基本编制单位为营。营以上各级均设衙门,作为办事机构。清初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后,朝廷为控制兵权,逐步实施“以文制武”,即以文臣督、抚监督和节制武官提督、总兵。各省视情设置数镇,每镇设总兵一员,总兵之上设提督,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巡抚兼提督者有权节制所属各镇。巡抚、提督之上设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的最高军政长官。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均各有直属亲兵,统称本标,分称总督标、巡抚标、提督标、总兵标,简称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另有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等地,山将军统辖。标辖二至五营,分称中、左、右、前、后营,居中镇守,以备征调。镇辖协,由副将节制。协下设营,按地势险要程度编数十人至千余人不等,以守备地名命名,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管。营下设汛,每汛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由千总、把总统领。提督以下将领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其军令受总督和巡抚节制,兵权归于朝廷。绿营兵参加征战,均由皇帝另派经略、参赞大臣统领,其将领一般不予任主帅。兵员多临时从各镇中抽调,集中使用,致使兵不为将有,编组混乱,影响战斗力。

绿营兵从清平定三藩之战至鸦片战争,皆系清廷正规军主力。平三藩时,绿营兵居前,八旗兵继之,所向多捷;对清廷统一全国和巩固统治发挥过重要作用,后同八旗兵一样逐渐腐败。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军时,缺乏战斗力,其地位逐渐被湘军、淮军所取代。(见清朝军制)(史明星
清代军制。其制与满洲八旗兵不同,是招募汉人组成的,因用绿色旗而名绿旗兵,又因是以营为主要基层编制亦称绿营兵。绿营兵除在京师五城戍卫以外,绝大部分分驻全国各省。在京师担任卫戍的称为巡捕五营,与八旗步军营同隶步军统领。步军统领下辖左右翼总兵及 16 门(内城 9 门,外城 7 门)千总。绿营兵的最高组织为“标”,下设“协”、“营”、“汛”。标分督标,由总督统辖;抚标,由巡抚统辖;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由河道总督统辖;漕标,由漕运总督统辖;提标,由提督统辖;镇标,由总兵统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提督为各省绿营的最高武官,分为陆路与水师,共设水陆提督 23 人,惟东北三省不设。提标一般设左、右、中、前、后 5 营,并辖城守营与分防营。所辖军队一般为五六千人或六七千人。统辖镇标的总兵是仅次于提督的武官,也分陆路与水师,共有 83 人,镇标所辖一般为三营、二营,兵力一般为三四千人。各军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兵分步兵、马兵两种。绿营兵直辖于兵部,将官的铨叙也属于兵部。绿营兵初期作为清王朝的辅助兵力,配合八旗兵驻守京师与全国各地,并受到八旗兵的监视和控制,中叶以后变为主力,其兵额时有增减,最多时达到 60 多万。清末渐裁,仅存营制而已。

清朝的正规军

清朝八旗兵和汉军的收入怎么样?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同时也是个矛盾重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不仅使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连民族平等都不可能,这一点从八旗军和其他军队的待遇中就能看出来。

首先来说说绿营的工资水平吧。绿营是除了八旗之外的军队,每个士兵一个月可以领到3斗米,马兵得银2两,步兵1两5钱,守兵1两,在清朝初年的时候还能勉强够用,可是到了清中期后就不行了,物价越来越贵,再加上军官克扣粮饷,士兵的收入还不如沿海一代农民的收入。当年林则徐到任广东时发现士兵都去做生意了,军备松弛得厉害,如果工资够用也不至于这样。

再看看八旗子弟吧,他们除了自己的封地之外,清初凡八旗前锋、户军、领催、骁骑等每个月能得3两银子,再加上当时圈地还挺盛行,他们的灰色收入恐怕更多。

到了清朝中叶,虽然物价上涨了,但是他们的工资都翻倍了。不仅如此,每年还要给48斛的米。除此之外,各种补贴也都有,什么差旅费、取暖费应有尽有(影视剧中常出现什么冰炭银之类的和这差不多)。打仗的时候他们能领双份的粮饷,是为“行粮”,其标准是月银6两,米、马草料皆有。

另外,八旗子弟的家庭也有供应,人的口粮,牲口的草料尽有,做个小官的连佣人和出行的车辆都给配发。据统计,八旗子弟平均每个人还有良田十多顷,这样算下来个个都是小土豪,而绿营兵与之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倍呢。后来八旗子弟为什么会成为“纨绔子弟”的象征?因为人家不用劳动钱粮都用不完啊,不享受干啥去?

所以大家就会发现,清末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只有汉军了,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靠的是谁?就是他亲手组建起来的湘军嘛,八旗子弟大部分都挺着个大肚子,一身肥肉怎么上战场?

文章标题: 清代绿营兵的待遇怎么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6481.html
文章标签:绿营 清代 待遇

[清代绿营兵的待遇怎么样]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