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03 22:00:0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答案如图
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开始建造御花园。因其位于中轴线坤宁宫北侧,故在明代称其为“宫后苑”,到清代改称“御花园”。从1420年起,经明、清两朝多次扩建、改造,整个花园汇集了中国古典建筑和古典园林之精粹。园区面积约12000平方米,其中三分之一分布着约20处各种形式的楼、台、亭、阁、堂、馆。三分之二为庭园,园内既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又有各类奇石异峰点缀在建筑物和林木之间。整个园区设计紧凑,间隙适度,充分呈现出皇宫花苑特有的景观。
由于过去对故宫内御花园和宁寿宫等地方的独峰石了解很少,后又因发现其中有些独峰石之间存在某些“关联”,所以多次进入故宫核验,从2021年3月起到2021年进入故宫达10次。
御花园中独峰石主要放置在钦安殿南面天一门外东、西两侧围墙外和天一门南北通道两侧。笔者在御花园内收录了46块独峰石,本书选录了其中35块。这35块独峰石中,英石12块,占34.3%;钟乳石6块,占17.1%;珊瑚生物岩4块,占11.4%;太湖石3块,约占8.6%;灵璧石2块,约占5.7%;竹叶状灰岩(“石笋”),钙化芦苇根和夹杆石(汉白玉)各一块,各占2.9%;另有6块独峰石待定名,约占17.1%。天一门南面20块独峰石中12块置放在天一门东、西两侧围墙外。它们具有以下特点:①独峰石类别多,初步归属6类:英石、珊瑚、钟乳石、竹叶状灰岩和3块未命名(暂归为二类)。②东、西两侧相向位置上放置的6“对”独峰石中,除御园-29和御园-30外,其他“5对”独峰石,如御园-21和御园-22、御园-23和御园-24、御园-25和御园-26、御园-27和御园-28以及御园-31和御园-32,它们的岩性都相同,其基座形状、大小、高低几乎是一个“模型”制造的。为什么御园-29和御园-30与其他5“对”独峰石出现这么大的差异?是因其中一块独峰石受损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石体才这么做的?还是其他原因,有待有关人员探究。③这12块独峰石(包括其他一些独峰石)何时放置?因为在一张20世纪30年代前后拍摄的天一门南墙的照片中,围墙外两侧没有这12块独峰石。是特殊情况,还是此前就没有这12块独峰石,后来才有某个单位或部门放置的?④在笔者走访故宫的这三年期间,发现御花园内有几块独峰石(包括宁寿宫)的位置有所变动。是为了布置更合理(美观),还是其他原因?
提到御花园独峰石免不了谈及堆秀山,它是御花园中一座用不同形态、大小不等、石质各异的石头堆砌的一座“富山”。从1961年9月笔者第一次进入故宫御花园见到这座堆秀山,至今已不下数十次。感觉这座“堆秀山”中的“秀”没有呈现出来。它与苏州“狮子林”、“拙政园”中的假山相比,少一点“秀气”和“灵气”,就如同一位仕女脖子上挂了一条纤细、精巧的项链使佩戴者呈现秀美、文雅。同样一位仕女脖子上挂了一条粗如手指的项链,则给人一种炫富、庸俗的感觉。皇家园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优势是一般财主、官僚无法相比的,但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建造的景观都是出类拔萃的。为了正确评价堆秀山,建议有关部门对堆秀山内、外进行全面详测、分析。探明堆秀山上放置的各种置石有什么独特之处,山内的空间设计布局上有什么独创之处。这对提高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水平和今后发展都是有利的。
故宫御花园独峰景观石置放示意图
(底图引自《御苑赏石》)
御园-1a,b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钦安殿西侧围墙小门外,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1.45米、宽1.40米、厚0.20米。石体外形酷似浮游在水面的一种水禽。石体正面留有明显人工刻琢痕迹。背面较平整,人工刻琢痕迹明显。石体顶端和中部各有一个圆孔。基座长方形,由3块白色大理石(俗称:汉白玉)拼接而成。高0.38米、长2.08米、宽0.40米。顶面石体两边各有一个人工雕刻的盘龙。基座四壁也刻有龙纹。有的资料中将此石体称为“银壶”。
御园-1a
英石
因此类石体产自广东英德市而得名英石,全称英德石
英石属灰岩,主要为方解石(碳酸钙),含量占85%~90%。石体以灰黑色、青黑色为主,也有青绿色、灰白色等颜色。此石种很易受流水冲蚀,产生溶蚀作用,导致石体表面凹凸不平,形成深浅不一沟壑、褶皱。表面常有细弱白色石英脉。石体质较硬、脆。敲击能发出声响。
石体有较明显正(腹)背之分,正面形态变化较大,观赏性强,背面表面变化小。
御园-1b
御园-2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钦安殿东侧围墙小门外,浅棕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1.90米、宽1.03米、厚0.55米。石体外形为长方形,近顶部急骤收缩。石体正面节理发育,形成明显沟壑,致使石体表面呈现多条纵向深沟。石体背面浅灰褐色,留有人工刻琢留下的痕迹。整体形似一个披着斗篷的卫士。基座长方形,由三块白色大理石拼接而成。基座四周图纹和基座顶面图纹与御园-1相同,此基座高0.45米、长2.02米、宽0.73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灵璧石
灵璧石属灰岩(碳酸盐类),这类岩体中氧化钙遇到水体中碳酸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被溶解的氧化钙流失后石体随之产生不同形态变化,千姿百态的奇石就是在这种自然界力量下形成的。灵璧石表面常以一个主轴为中心,向两侧或周缘分布粗细、长短不一的纹饰。有的一块灵璧石如同一幅山水画,有的形似蛟龙出海、仕女轻舞,也有的呈阳刚之气。
灵璧石以灰褐色、棕色为主,也有灰色的。至于有的灵璧石受打击时会发出不同声音,这与独峰石内方解石大小、排列方式有关。
粗略统计,在北京新置放的灵璧石的数量比新添置的太湖石多。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与太湖石(特别是产于江苏的太湖石)的资源日趋减少有关外,与在北京极少见到江南一带石商也有关。在北京一些边远新区,贩运灵璧石的车辆时能见到。
另外,笔者发现在北京新建的公园和街道绿化带中,灵璧石占有比例很高,其中东城区最具代表性。
御园-3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钦安殿东侧围墙外东南,浅灰褐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0.86米、宽1.35米、厚0.45米。石体表面横向节理发育,与纵向节理交叉致使石体似乎由石块垒砌而成。中部最高,向两侧倾斜形似一座山峰。石体表面两处背腹相通,石体背面留存明显人工刻琢痕迹,中部有两个铁质钩钉镶嵌在石体裂纹上。基座由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四周花纹较简单。座高0.40米、长1.45米、宽0.43米。此石体与《中国灵璧石》第79页中的“同舟共济”的外形相似,但后者石体较小,属灵璧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4a,b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钦安殿围墙外东南方(御园-3的南面),浅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约4米、宽1.95米、厚1.65米。此石为四面体独峰石,下窄上宽。从石体不同角度观看有不同形态。石体表面凹凸明显,构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孔洞,有的孔洞背腹相通。从图御园-4b观看,石体形似一个姿态优美正在轻盈起舞的仕女。基座为六边形,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砖砌,高0.65米。上部为人工刻琢的护栏,高0.45米,每边长1.50米,长径 2.90米。石体含有角砾和灰岩碎块。此石体在20世纪40~50年代移入故宫。
御园-4a
太湖石
太湖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最早得到使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这基础上提出“瘦、漏、皱、透”评议标准。后有人提出不同的评议标准,这是好事,有讨论,有争议是推动事物发展、前进的基础。
太湖石属灰岩,成为景观石的原理与灵璧石、英石相同。
在收录400多块各类独峰石中,太湖石数量居第二位。但在有些公园中,如颐和园、北海公园和中山公园内太湖石数量较多,占有比例高。在其他景点内太湖石的数量较少,有的景点只有一二块。20世纪以后置放的太湖石中也有外形、大小、石质都不差的精品,如城机-7、8;城街-6a、6b、7a、7b、8a、8b等。
御园-4b
御园-5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延辉阁南侧东南,深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1.15米、宽0.50米、厚0.40米。石体除有几条明显斜向节理外,还留有明显人工刻琢痕迹。整体外形似一长一幼,长者为母,俯视幼者,幼者仰视长者,形态十分真切。基座长方形,由石座和铜栏组成。石座高0.52米、长1.14米、宽0.82米。铜栏高0.22米、长1.04米、宽0.73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6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延辉阁南面西南方,浅棕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1.18米、宽0.58米、厚0.20米。石体上宽下窄,石体表面斜向节理发育,节理之间有长短、宽窄、深浅不同的凹穴。石体背面平整,有稀密不均的微细细纹,另有几条方解石脉,呈斜向分布。基座由两层组成,下部为石座,上部为铜栏。石座高0.55米、长1.14米、宽0.82米。铜栏高0.22米、长1.06米、宽0.75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7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千秋亭东面,浅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0.96米、宽0.69米、厚0.40米。石体表面有两条很发育的斜向节理,节理间石体表面凹凸明显,其间有方解石脉。石体背面平坦,有纵横很细的方解石脉。石体下部留有人工刻琢的痕迹。基座长方形,结构十分简洁。与御园内其他同类基座相比差别很大,可能属后期制造。基座高0.68米、长0.74米、宽0.64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8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钦安殿西墙外西南,灰褐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0.60米、宽0.35米、厚0.30米。外形似纺锤状,中部最宽,向两端急骤收缩变窄。石体正面有两条呈V字形深沟壑,将石体分成三段。石体背面较平整,微呈波状起伏。基座高0.63米,上部直径0.50米,下部直径大于上部。形状较为特殊,中部收缩,两端圆形。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9a,b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东南角,在一座太湖石盆景的东侧,灰色灰岩,习称:英石,又名:“龙腾”
石高0.80米、宽0.66米、厚0.13米。石体近似鹿角状,正面凹凸,呈现棱状交叉,使石体更显自然形态,这种形态峰石罕见。基座有两层,下部整体为长方形石盆,四壁刻有细纹,因年久风化,纹饰已不太清楚。上部为一丘状隆起,表面刻有浮游在海浪中的龙。不论龙身和海浪雕琢都很细腻,为上面置放的石体增添动感。石盆总高0.38米、长0.68米、宽0.45米。
御园-9a
御园-9b
御园-10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东北部浮碧亭西北,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0.65米、宽0.34米、厚0.26米。石体下部较窄,上部一侧凸出,后两侧缘急骤相向收缩,至石体顶部呈尖角状凸出。石体正面有4个较大的圆形凹坑,石体表面有多个不同方向细裂纹。石体背面能较明显地见到层理结构。基座有两层:上层六角形,高0.20米、每边长0.26米、长径0.54米;下层高0.52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11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东北部浮碧亭东北,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0.75米、宽0.34米、厚0.14米。石体下部较窄,向上10余厘米处横向扩展,似经人工刻琢所致,以后向上急骤收缩,顶端呈尖角状凸出。石体下部可见到几条斜向节理,上部有几个凹坑。石体背面较光滑,中部微微隆起。基座有两层,上层长方形,高0.22米,长58米、宽0.38米。下层高0.46米。此石与相邻的御-10均为较小的英石峰,外形也较相似,但它们的基座外形不同,这与故宫中相似石体和相对称位置的基座大多相同,有所不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12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东南方绛雪轩南墙墙体外,与御园-13位置相对应,灰色泥质灰岩(含少量燧石),习称:太湖石
石高1.86米、宽1.48米、厚0.70米。石体下部较窄,上部宽,顶端呈角状突出。石体表面较光洁,整体布满大小不同的空洞。前后相通,充分显示太湖石“透、漏、丑”特征。这可能与石质中含有燧石和泥质有关。基座六角形,高1.05米、每边长0.64米、长径1.06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13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西南养性斋南墙墙体外,与御园-12位置相对应(一东一西),灰色泥质灰岩(含少量燧石),习称:太湖石
石高1.63米、宽1.23米、厚0.55米。石体下部较窄,近中部最宽。此后两侧缘向上相向收缩,顶端呈尖圆形。石体表面光洁,整体布满大小不等的空洞,前后相通。空洞形态变化较多。这与石体本身含有燧石和泥质较多有关。基座长方形,高0.90米、长1.25米、宽0.70米。石座四周雕刻细腻,中部为镂空雕纹。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群石-1 天一门外南侧通道东侧群石的分布
此行共置放5个基座,其中有4个基座自北至南置放独峰石御园-19、20和御园-34。中间有一个长方形基座上未置放独峰石,南端一块未收录本书中。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群石-2 天一门南侧通道西侧群石的分布
此行共置放5个基座,其中3个基座自北至南分别置放独峰石御园-14、18和御园-15。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14 此石是置放在天一门通道西侧最北端的一块,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1.05米、宽0.27米、厚0.80米。石体呈瘦长形,左侧缘有凹陷。石缘很整齐,似经外力切割所致。石体表面高低不平,节理很发育。石体背面基本呈原始状态,节理纵横交错,顶部变窄并有些侧弯。基座圆形,高1.12米,直径0.65米,盆壁刻有游龙和螺纹状水花。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15 此石是置放在天一门外南通道西侧一排南面的一块,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1.05米、宽0.49米、厚0.15米。石体顶端呈锐角状凸出,石体下部两侧缘经人工刻琢使石体呈“S”形,增添柔曲之美。石体正、背面基本保持石体原始状态。基座圆形,整体上宽下窄,形似一个高脚酒杯状,高1.07米,直径最宽处达0.61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16a,b 此石置放在钦安殿南面天一门外东侧,泥黄色钙化芦苇根,习称:海参石、珊瑚
石高0.64米、宽0.74米、厚0.18米。此石系由芦苇根埋藏在地下后,受钙质充填形成,每个单体的中间是空的。此类遗骸在新疆昆仑山纳赤台附近曾见过。基座长方形,高0.45米、长0.80米、宽0.40米。
石体背面外形与正面不同,可能是因为埋藏环境不同,导致形态受到破坏。此基座与御园-17基座外形、大小相同。
御园-16a
御园-16b
御园-17a,b 此石置放在钦安殿南面天一门外西侧,与御园-16相对。岩性待定,习称:“诸葛拜日”、“米芾拜石”
石高0.45米、宽0.48米、厚0.25米。整体呈楔形,上宽下窄。以色分为3层。上下(左右)两层为浅黄色,中间一层为浅褐色。后人打磨时利用深色矿物形似一位穿着长袍的老人和一座大山,以此称为“米芾拜石。”此石另一特色是石体的支架形态十分精巧,雕工十分精细。整体支架为三角形,由三座形似山峰的支架构成一体,石体就平稳地安放在这三角形支架上。基座长方形,高0.45米、长0. 80米、宽0.45米。此基座与御园-16相同。
御园-17a
御园-17b
御园-18a,b 此石是置放在天一门外南面通道西侧一排的中间一块,岩性待定,拟名:“石椅”
石高0.72米、长1.88米、宽0.70米。此峰石为碳酸钙矿物组成,经人工加工后成现状。有人认为此峰石为岩溶地貌的缩景。石体背部凸起形似群山连绵,前面平坦低凹处为平原和湖泊。多数参观者将其比做“石椅”。从石体背面可见其下部为灰白色质较软、致密的厚层状;上部为连续沉积,但颜色变暗。层状厚度渐渐变薄是沉积环境变化所致。基座长方形,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大理石(整块)雕琢而成,高0.53米、长2.00米、宽0.85米。上部为铜栏,高0.26米、长1.90米、宽0.78米。
御园-18a
御园-18b
御园-19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南面通道东侧,最北面的一块,钟乳石
石高1.46米,直径0.25米。石体呈长圆柱状。石体由大小不同的球状体组成,下部球状体局部呈直线,其余石体表面球状体均呈螺纹状排列。整体呈现下部较粗,中部最粗,上部变细。基座六角形,下宽上窄,上部六角形石壁上刻着浮雕小龙,内部是空的,与同一排最南端的一块的基座相同,只是大小有差异。基座总高1.15米,下部长径为1.25米。由下向上长径逐渐变小。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0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南通道东侧,由北向南第二块钟乳石
石高1.12米、宽0.12米、厚0.16米。石体外形为棍状,下部较宽,向上渐渐变窄。石体正视为串状小圆球直向排列,中间圆球较大,反映水体中碳酸钙量增大。石体背部主要为人工刻琢时留下的痕迹。基座为两层,上部为圆形,高0.26米,直径为0.50米,下部为方形,高0.24米,每边长0.50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1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由东向西第一块,灰白色钙华?
石高1.38米、宽0.97米、厚0.60米。此石整体形似一中空柱状体的纵切面。由从众多中空圆形钙质生物遗骸堆积而成,排列无序。石体背面因受挤压和堆积环境所限,生物遗骸基本上都失去其原有状态。基座圆形,石盆周缘波曲状。高0.54米,直径1.00~1.06米。基座与御园-22的基座相同。后者置放在天一门外围墙东侧由西向东第一块,两块峰石位置相对。这两块峰石形状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基座外形、大小却相同(近)。置放者寓意值得探究。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2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由西向东第一块,灰白色钙华?
石高1.25米、宽1.30米、厚0.95米。此石可能经过人为加工,致使外形近似一个“囍”字。基部钙华呈波曲形。上面原为水平,后经加工致使原始沉积状态破坏。基座圆形,石盆周缘波曲状。基座高0.52米,下部直径1.05米,上部0.95米。此基座形状与御园-21基座相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3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由东向西第二块,钟乳石(倒置)
石体高1.66米、宽0.60米、厚0.50米。石体呈长锥形体,下宽上窄。其原始状态应是在岩洞顶部的钟乳石。石体表面光洁,反映石体系富含碳酸水流不断流动所致。背部留有开采时形成的断裂痕迹。基座长方形,高0.48米、长0.90米、宽0.48米。此类基座在天一门外的12块峰石中有3个,它们是御园-23、24、30。但御园-30基座上置放的是一块“长方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4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由西向东第二块,钟乳石(倒置)
石高1.80米、宽0.40米、厚0.19米(最厚处)。石体外形近似长锥体,基部最宽,向石顶渐渐变细。石体下部有一条与石体纵轴平行的浅凹沟,石体背面中部也有一条纵向线凹沟。石体外侧缘有一层薄层开始剥落。基座长方形,有两层:上层为汉白玉,高0.48米、长0.89米、宽0.48米;下层由砖块砌填。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5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由东向西第三块,珊瑚礁灰岩
石高0.56米、宽0.59米、厚0.50米。此石由众多高低不一、大小不等的珊瑚群体遗骸集聚而成,此类珊瑚属六射珊瑚,呈灰黑色。基座有两层,均为圆形。上层为圆盆状,石盆沿口近似荷花瓣。盆高0.36米,直径0.78米。下层石座也是圆形,高0.43米,但直径较上层稍小一些。此石基座与御园-26外形相同,同为两层,形状相同,唯一差异是此石基座直径为0.78米,御园-26基座直径为0.86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6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由西向东第三块,珊瑚礁灰岩
石高0.48米、宽0.60米、厚0.55米。石体由“两块”形态有差异的珊瑚遗骸组成,石体表面暗绿色,可能系邻近竹叶被雨水淋漓留在石体表面所致。基座有两层:上层为圆形,高0.36米,直径0.76米。下层圆形,高0.43米,直径0.71米。此石座形状与御园-25相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7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由东向西第四块,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1.17米、宽0.68米、厚0.34米。石体正面凹凸明显,沟壑、节理排列无序,明显经人为加工。石体顶部较窄,基部呈柱状。整体犹似古代一个身披盔甲的将士。背面基本上保持石体原有特征。基座圆盆形,盆体周缘为规律波曲状。座高0.65米,直径0.86米。石盆下铺有一圆形石块。此基座与御园-28基座相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8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由西向东第四块,灰色灰岩,习称:英石
石高0.80米、宽0.35米、厚0.26米。此石外形较瘦削,石体正面体表沟、脊、凹穴分布无序,基本保留石体原状,但外形经人工切削。石体背面较平。基座有两层圆形石盆。盆体周缘呈波曲状,高0.66米,直径0.86米;下层石座圆形,高度和直径均稍小于上层。此基座与御园-27基座相同,只是大小略有差异。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29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由东向西第五块,竹叶状灰岩,习称:“石笋”
石高0.77米、宽0.32米、厚0.44米。基座八边形,高0.37米,由4长4短8条边组成。但4条长边和4条短边的长度都有差异。长径0.63米,短径0.47米。此基座形态在天一门外墙东西两侧12个独峰石基座中独一无二。此类峰石在故宫中有多处分布,有的多石合成一景,有的单一置放,形态、大小有所不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30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由西向东第五块,待定
石高 0.85米、宽0.72米、厚0.49米。石体呈长方形,浅乳黄(白)色,正面有斜向节理,下部有裂纹。背部浅黄色,光滑。无节理和裂纹。石体基部斜面由碎石片塞填。石体背面局部经过打磨,大部分凹入表面有斜向纹理。基座长方形,高0.45米、长0.80米、宽0.38米。整个基座下面由几块方砖填衬,高0.16米。此石基座与御-23,24二石的基座相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31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由东向西第六块,岩性:珊瑚礁灰岩
石高0.74米、宽0.70米、厚0.50米。石体由众多高低、粗细不一的圆柱体集聚而成。圆柱体排列较有序,前低中高后低、错落有致,形似群山叠嶂。群体基部黏结在一个长方形石质基座上,基座总高0.74米,其中铜栏高0.22米。长度分别为1.04米和1.14米,宽度分别为0.75米和0.90米。此基座和御园-32基座为同形。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32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由西向东第六块,珊瑚礁灰岩
石高0.77米、宽0.68米、厚0.62米。石体由多种六射珊瑚集聚而成。中部有一珊瑚体似一朵盛开的花朵。石体背面也是珊瑚礁灰岩。基座长方形,上部铜栏高0.22米、长1.05米、宽0.82米;下部石座高0.54米、长1.14米、宽0.82米,整个基座置放在灰黑色方砖上。此基座外形与御园-31相同。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群石-3 天一门外西侧围墙外置放的6块峰石
自东向西分别为御园-21、23、25、27、29、31。它们与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置放的6块石,分列天一门外东西两侧。这12块峰石中除御园-31外,它们中间岩性、基座形状、大小相同和相近的都被置放在相向位置上。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群石-4 天一门外东侧围墙外置放的6块峰石
自西向东顺序为御园-22、24、26、28、30和32。这种置放形式与颐和园门前的12排衙石之间是否有关联有待后人探究。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33 此石置放在御花园西南养性斋东面小路旁,钟乳石石高2.10米,直径0.40米。石体外形近似一圆锥体,
下部较宽,向上渐渐收缩。近距离观察,此石峰由众多细小粒径结晶体再凝结而成。基部由水泥固着在碎石上。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34 此石置放在天一门南通道东侧一排,由南向北第二块,钟乳石
石高0.72米、宽0.36米、厚0.22米。石体外形较特殊,整体形似一个柱状花朵,由下至上由大变小。石体背面没有类似正式串状花朵结构,但具有瀑布状钙质沉积。基座有两层,上部为分圆形,高0.47米,直径0.52米。下部为长方形。
北京的奇峰名石
御园-35a,b 此夹杆石位于钦安殿外西南角,由二大四小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石体表面雕有双龙戏珠,工艺精细。整体长方形
石高1.80米,每边宽1.40米。整体放置在一块2.80米见方,高0.15米的大理石板上。夹杆石西侧边缘出现风化形成的裂缝,现用铁环箍住。
御园-35a
御园-35b
御园-36a,b 上图系故宫御花园东北角的堆秀山全貌,下图系堆秀山最高点的御景亭
御园-36a
御园-36b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