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西魏的元廓为什么改名叫拓拔廓

时间: 2022-07-28 06:59:4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西魏的元廓为什么改名叫拓拔廓

西魏的历史

大统元年(535年)春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军再攻潼关,见宇文泰已有准备,遂挥师攻华州(治华山,今陕西华县),赖著刺史王罴的拚力死战,才打退了东魏进攻;大统二年三月,高欢又亲率万骑袭取夏州,徙五千户而归。不久,又袭取灵州,徙五千户而归;大统三年正月,高欢又领军屯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准备渡河攻潼关。高欢恃戎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未曾得手,但宇文泰知道,长此下去,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必然难以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拓兵源,扩充军队。
大统九年(543年)二月,高欢将兵十万,渡过黄河,据邙山(今河南洛阳西北)列阵,宇文泰领军击之,战于邙山,大败,士卒损失六万余人,经过数年经营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损失大半。而当时关陇地区的鲜卑族人数有限,不可能再大量补充军队,因此,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开始从汉族中间吸收兵员,三月,宣布征募关陇地区的豪强地主武装。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东西魏分立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强手中。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这一措施,把这些分散的乡兵武装变成中央军队的一部分,由政府选择关陇地区有名望的人物来统领,从而,既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北魏末年以来的地方势力,又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后,到大统十六年(550年),又进一步把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的均田户,这样,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想拔除西魏安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镇守玉壁,顽强抵抗,高欢先后采用断水道、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围城五十余日,士卒死亡七万多人,未能攻下玉壁,最后高欢染疾,只得解围而去。玉壁之战,高欢倾力而出,攻一孤城五十余天不下,智力皆困,以至愤恚成疾,转年正月,发病而死。自此,西魏扭转了过去的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
高欢死后,子澄即位,高澄与手握重兵的侯景不和,畏景权重,欲夺其兵权,侯景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同时又对机诈权变的侯景十分谨慎,分派大军络绎接收侯景所占土地,并示意景交出军队,入朝长安。其时,高澄在侯景叛变后,也派大军进逼,于是,侯景转而投归萧梁,酿成了一场侯景之乱。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氏兄弟争夺帝位,相互残杀,宇文泰乘机略取土地,夺得汉东、益州、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 大统十六年(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
大统十七年(552年),侯景败亡,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称帝,是为梁元帝。萧绎在侯景未平前,曾称臣于西魏,与西魏订立盟约;西魏以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南),梁以安陆(今湖北安陆)为界,请同附庸,并送质子。既称帝后便不再称臣,宇文泰派使臣宇文仁恕到江陵聘问,梁元帝向宇文仁恕表示,梁已统一,西魏应将所占梁、益、襄阳等地归还梁朝。宇文仁恕还告宇文泰后,泰认为既已取得梁、益,就应进一步规取江汉,恰巧此时萧绎侄萧詧入朝西魏,请求出兵击绎。于是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九月,宇文泰命于谨、宇文护等率步骑五万,进攻江陵。十一月,城破,梁元帝被处死,魏军挑选江陵百姓男女十余万口,驱归关中,只把一座空城留给萧詧,同时又将原来梁朝控制的雍州诸郡收归西魏作郡县,这样,西魏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四川、湖北一带。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元廓即位,并改名为拓跋廓,即西魏恭帝。西魏恭帝元年(554),又以有功诸将继承鲜卑三十六国及九十九姓,除有的将领本来就用鲜卑复姓的不予更动外,那些已经在太和改制时将复姓改为单姓的将领则重新改为复姓,已采用汉姓或本来就是汉姓的,则赐以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赵贵赐姓乙弗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凡所统领的士兵皆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为自己的姓氏。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宇文觉以嫡子被宇文泰立为世子;四月,拜为大将军。十月,宇文泰去世,宇文觉嗣位为太师、大冢宰。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开始扶持15岁的宇文觉承袭父位,由宇文护辅政。十二月,魏恭帝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正月,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宇文觉即位称帝受禅位,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是为北周的开始。追尊宇文泰为文王,母元氏为王后。立妃元胡摩(西魏文帝第五女晋安公主)为王后。

拓跋廓的人物生平

西魏恭帝拓跋廓,汉名元廓,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西魏废帝元钦的异母弟,出生于大统三年(537年)。大统十四年(550年),受封齐王。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正月,安定公宇文泰废黜西魏废帝元钦,拥立齐王元廓为帝。 元廓继承帝位,仍未设年号,称元年。 元廓继位后,宇文泰仍和从前一样专权干政,并自封太师、大冢宰。他威逼元廓恢复原姓拓跋氏。宇文泰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壮大自己的实力,于同年冬天,派于谨、宇文护、杨忠等率兵五万攻破江陵,俘杀梁元帝萧绎,掳走梁朝王公以下和百姓数万人作奴婢,分赏三军。
宇文泰原想取代元氏政权自立为帝,不料却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乙亥日,在北巡途中病死。宇文泰死前,因为自己的儿子幼小,便嘱托他的侄儿宇文护,帮助其子宇文觉主持军国大事。宇文泰死后,拓跋廓封宇文觉为太师、大冢宰、袭封安定公;不久,进封宇文觉为周公。同年十二月庚子日,宇文护感到篡魏时机已到,就威逼拓跋廓禅位给宇文觉。 次年(557年)正月,宇文觉正式代魏称帝,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孝闵帝,西魏至此灭亡。孝闵帝称帝后,封拓跋廓为宋公。不久宇文护寻个理由将其杀害。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

中国史上到底出多少位年少(≤30岁)“开国皇帝”?谁又是最年轻的“开国皇帝”呢?
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前5-57年):30岁登基称帝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有允冠百王之称。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没落皇族、一介布衣刘秀与兄在舂陵以“复兴汉室”为号召起兵,与众豪杰并争天下。后受更始帝派遣而“单车空节”巡河北,趁机一举平定河北,并于更始三年(25年)于河北称帝,沿用国号“汉”,史称“东汉”,此后平灭绿林、赤眉、隗嚣等割据政权,天下得以再次一统,定都洛阳。刘秀建东汉不同于赵构建北宋,他是靠打夺得江山!刘秀登基称帝时,只有30岁。
西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29岁登基称帝
司马炎,字安世,晋朝的开国皇帝,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曹魏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179-251年)的孙子,伯父司马师(208-255年),父亲司马昭(211-265年)。我们知道,司马懿才是晋朝的奠基人,他作为曹魏四代(齐王曹芳)的托孤辅政大臣,于公元249年初通过诛灭曹爽而独揽曹魏军政大权。两年后司马懿病逝,其长子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司马师因受惊吓而死后,其弟司马昭继兄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又专政曹魏10年,因急于灭蜀汉、抗东吴而愣是没有来得及称帝时就一命呜呼了,把机会留给了儿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封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追封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祖;追封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庙号太祖。蜀汉被灭两年之后的公元265年,54岁的司马昭病死,不到30岁的司马炎继承父亲的晋王之位,充分利用祖辈和父辈共同夯实的权力权势基础在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司马炎于265-290年在位,共计25年,死时54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但司马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因选了一个痴呆儿做接班人而让晋朝打好河山早早断送。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15岁称王建国,27岁正式称帝
拓跋珪,字涉圭,又称拓跋圭,南朝人又称其为拓跋开,鲜卑族拓跋部人,南北朝北魏政权的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庙号烈祖。他的祖父拓跋什翼犍(320-377年)是一个以西晋封号“代”为名目的庞大的拓跋部落联盟的首领。“代”的创始人是拓跋猗卢,在定襄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故城起家,于307年统一拓跋三部,与南面的西晋分治。公元315年,拓跋猗卢被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晋愍帝进封为代王。以后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于东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国。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国亡。(拓跋珪即位称帝后,追谥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追谥拓跋猗卢为穆皇帝。)
拓跋什翼犍被杀,5岁的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寄居独孤部。登国元年正月六日(公元386年2月20日),少年老成、智识不凡的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以原代国末代君王之孙的名义得到了以贺兰部为首的诸部支持在牛川大会诸部,召开部落大会,重建代国并而被拥立为“代王”,建都盛乐,年号登国,时年才15岁。三个月后,拓跋珪放弃原来西晋的封号,改称“魏王”,国号“魏”,史称“北魏”。拓拨珪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最年轻的建国者。拓拨珪后又领兵平定中原,于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称帝,时年27岁。拓跋珪依照汉族制度,逐渐把北魏成一个北方的封建制强国。拓跋珪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38岁,在位24年。其子拓跋嗣(北魏明元帝)登位后,谥拓跋圭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10年后改谥为道武皇帝,公元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年):21岁登基称帝
高洋,字子进(因生于晋阳,又名晋阳乐),东魏权臣、东魏王朝的建立者之一高欢的次子,南北朝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但我们知道,北齐政权的真正奠基人、实际创建者是高洋他爹高欢(496-597年)。普泰二年(532),一举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身份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逼走北魏孝武帝元帝,另立北魏孝文帝曾孙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并挟其迁都邺城,而孝武帝西逃入关就宇文泰,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高欢专擅东魏朝政16年。高欢死后,其长子高澄(521--549年)顺利接掌东魏政权,武定七年(549年),高澄以大将军身份兼相国,封齐王,权倾朝野,并当众责骂孝静帝为“造反皇帝”。就在高澄准备禅代东魏之时,却被家厨兰京刺死。高洋建立北齐后,追谥高欢为高祖献武皇帝(后改为神武皇帝),高澄为世宗文襄皇帝。
高澄未及实现做皇帝梦而死,由其弟高洋继掌东魏朝政。公元550年五月,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齐,改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高洋利用父兄奠定的坚实根基,顺势实现建国大业。这一年,高洋年仅21岁。高洋由于过于荒淫、暴虐,身体虚亏,结果在天保十年(559年)十月得病死去,时年30岁,在位9年,死后葬于武宁陵,庙号显祖,谥号文宣帝。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557年):15岁登基称帝
宇文觉,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为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孝武帝元修(东魏称他为出帝)率众入关投靠宇文泰,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当年12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另立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西魏开始,历经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三帝,而西魏朝中军政大权始终被宇文泰所实际控制。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公元559年),追尊为文皇帝。
公元556年三月,西魏恭帝元廓(鲜卑名: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将军。到了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他太师等官位。因宇文觉年幼,西魏国政大权落入宇文泰侄子宇文护的手中。十二月,拓跋廓下诏给宇文觉岐阳之地,封为周公。北周孝闵帝元年正月初一日(公元557年2月15日),在堂兄宇文护(515-572年)的支持下,宇文觉受禅位,正式即位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西魏恭帝拓跋廓退位后不久被宇文护派人所杀。宇文觉拜宇文护为大司马,封晋国公。而宇文护则开始居功自傲,自任大冢宰(宰相),继续专断国政。宇文觉生性刚毅果敢,想亲自执政,对于宇文护专政感到相当不满,便与属下合谋诛杀宇文护,不想被宇文护获知而于当年八月被迫逊位,被贬为略阳公并幽禁,不久被毒死,年仅15岁。宇文护到岐州迎立宇文觉的哥哥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公元560年,宇文毓被宇文护毒死,宇文觉的弟弟宇文邕即位,是为北周武帝,三年连杀三帝的宇文护仍掌控朝政;天和七年(572年),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并下令为宇文觉上徽号。于是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上谥其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宇文觉堪称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不到15岁称王建国,但称帝是12年后的事),也堪称是在位时间最短的开国皇帝(在位不到八个月)。
另外还有: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13岁继承王位,后领导秦国统一六国而改称皇帝,建造了首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南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称帝时,也竟只有21岁;而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继位时只有7岁。但乐奀认为:秦始皇虽13岁继位,22岁亲政,当他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是已39岁“高龄”,因此不能列入年少开国皇帝之列;赵构建立的南宋只是北宋的一个延续,不存在实质上的政权更替,因此本人认为赵构算不上真正的开国皇帝。对于清朝,我们知道它的开国皇帝是顺治帝的爷爷努尔哈赤!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 21岁开国了。
康熙

西魏末代皇帝

西魏末代皇帝
西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鲜卑族,汉名元廓,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西魏废帝元钦异母弟,南北朝时期西魏最后一位皇帝,554年―556年在位。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学助教。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宇文觉以嫡子被宇文泰立为世子;四月,拜为大将军。十月,宇文泰去世,宇文觉嗣位为太师、大冢宰。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开始扶持15岁的宇文觉承袭父位,由宇文护辅政。十二月,魏恭帝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11]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正月,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宇文觉即位称帝受禅位,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是为北周的开始。

“宇文觉即位称帝受禅位,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证明西魏末代皇帝为恭帝 元廓
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著政权,在他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夺取南朝西川荆雍地盘。在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
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
文章标题: 西魏的元廓为什么改名叫拓拔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5643.html
文章标签:西魏 名叫 拓拔

[西魏的元廓为什么改名叫拓拔廓]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