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自孙中山以来到解放为止的民国人物起谥号应该是什么

时间: 2022-07-23 09:01: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自孙中山以来到解放为止的民国人物起谥号应该是什么

中国古代所有皇帝的年号和谥号

中国古代所有皇帝的年号和谥号,要全部的
年号、谥号和庙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

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

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2、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3、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4、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5、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6、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其中,“天”字在历代年号中使用得最多,达71次。“天”字,《尔雅》解释为:“天,君也。”古代帝王称作天子,被认为是上天之子。

年号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帝王纪年的名称。最早的年号当属西汉武帝刘彻。刘彻即位之年(公元前140年),即为建元元年。 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前后一共使用了十一个年号。自武帝肇始以来,从此历代帝王即位,一般大多立有年号。而且还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由于年号的名称,含有粉饰太平的需要。所以一般多有表达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之寓意。有些过于热门的吉祥词汇,如“太平”“永安”之类,还被不同的帝王先后使用。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当非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莫属。在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前后不过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却使用了十八个年号,可谓空前绝后。

�6�1 由于年号太多难免有导致纪年混乱之弊。所以自明至清,历任帝王,从登基到驾崩,只使用一个年号。如清圣祖玄烨虽然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之久,已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者,所以“康熙”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而号称十全老人的清高宗弘历,执政时间也长达六十年之久。但在年号上也是没有什么新的创意,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让今人,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乾隆的逸事。
�6�1
在中国近代史中,使用时间最短的无疑是袁世凯的“洪宪”年号。恰好说明了所有违背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都只能是如同露水一般的昙花一现。也为在中国施行二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敲响了最后的丧钟。至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日,各省代表开会于南京,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定采用公历纪年。这才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方法,从此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6�1 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后世的皇帝要另外给他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博闻多能曰宪(如唐宪宗),等等;

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如周灵王),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

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与谥号有所不同。“庙”字,《说文》解释为:“庙,尊祖貌也。”宗庙是祭祖的场所,帝王的宗庙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一个特立的庙号。与谥号相比,庙号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扬之词。

以明代皇帝为例,十五个皇帝依次是: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可以看出,明代开国的皇帝称祖,其余称宗。
不是的,唯一没有的就是大清最后的一个皇帝没有,因为的死的死间,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所以他没有谥号 .
见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人类与社会卷。嘻嘻。。

中国古代皇帝顺序谥号及生平和夏商与西周的口诀

中国古代皇帝顺序谥号及生平和夏商与西周的口诀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年号、谥号和庙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
  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
  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2、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3、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4、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5、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6、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其中,“天”字在历代年号中使用得最多,达71次。“天”字,《尔雅》解释为:“天,君也。”古代帝王称作天子,被认为是上天之子。
  年号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帝王纪年的名称。最早的年号当属西汉武帝刘彻。刘彻即位之年(公元前140年),即为建元元年。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前后一共使用了十一个年号。自武帝肇始以来,从此历代帝王即位,一般大多立有年号。而且还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由于年号的名称,含有粉饰太平的需要。所以一般多有表达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之寓意。有些过于热门的吉祥词汇,如“太平”“永安”之类,还被不同的帝王先后使用。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当非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莫属。在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前后不过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却使用了十八个年号,可谓空前绝后。
  由于年号太多难免有导致纪年混乱之弊。所以自明至清,历任帝王,从登基到驾崩,只使用一个年号。如清圣祖玄烨虽然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之久,已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者,所以“康熙”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而号称十全老人的清高宗弘历,执政时间也长达六十年之久。但在年号上也是没有什么新的创意,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让今人,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乾隆的逸事。
  在中国近代史中,使用时间最短的无疑是袁世凯的“洪宪”年号。恰好说明了所有违背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都只能是如同露水一般的昙花一现。也为在中国施行二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敲响了最后的丧钟。至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日,各省代表开会于南京,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定采用公历纪年。这才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方法,从此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后世的皇帝要另外给他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博闻多能曰宪(如唐宪宗),等等;
  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如周灵王),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
  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与谥号有所不同。“庙”字,《说文》解释为:“庙,尊祖貌也。”宗庙是祭祖的场所,帝王的宗庙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一个特立的庙号。与谥号相比,庙号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扬之词。
  以明代皇帝为例,十五个皇帝依次是: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可以看出,明代开国的皇帝称祖,其余称宗。
  谥号片谈
  谥号,通常情况下是指有一定晶阶地位、社会影响或特殊事迹的人死后,由国家给予的特殊称号。曹操《置屯田令》中有"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语,这"孝武"两字,便是汉朝皇帝刘彻的谥号。又如晚清士绅论及"同光中兴"时,辄称"曾文正"、"左文襄"、"李文忠",即分别用谥号尊称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谥"字的解释,本身就具有"称"或"号"之义,因此给"谥"的过程及相关规定便称"谥法"。又因人死得谥后,多称谥号而不再称名字,所以谥法又叫作易名礼或更名典。
  谥号是中国传统姓名文化的一个部分,谥法则是中国丧葬礼仪中用以划分生死界限的一个重要环节,《礼记·士冠礼》中称"葬而谥"。谥法的产生,通常有黄帝作谥和周公作谥两说,后者更有影响。战国时有人假托周公撰成《逸周书·谥法解》,说是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后,将安葬战死在沙场的众生,乃制谥法,用谥号来概括死者生前的事迹。惟人之行为,有善恶之分,所以谥号也有褒贬之别。做坏事的得恶谥,有功德的得美谥,所?quot;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死后的谥号率由生前的表现决定。处在善恶之间的,还有泛泛平平的人,即于恶谥美谥以外,得到一种表示一般哀悼的平谥。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推翻王莽,削平割据,重新统一全国并恢复刘汉制度,得美谥曰"光武"。据谥法称"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褒扬之意显然。而隋朝皇帝杨广,骄奢淫侈,昏暴无道,故得恶谥曰"炀",谥法云"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贬抑之意甚明。小皇帝刘炳,二岁登基,三岁送命,能干的坏事充其量是把尿屙在御座上,功业更无从谈起,故得平谥?quot;冲",取谥法"幼少在位曰冲"之意。
  国家给谥的对象,包括帝王、嫔妃、百官以及其他建有功业、树有德行(如节妇烈女、孝子贤孙等)或卓有学问的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他的谥号一般是在继承者的参与下,由礼官议定,然后在圜丘祭天仪式上宣布,这就算是由老天给他死去的"天子"加谥。尽管号有褒贬区分,但历代皇帝多得美谥,只有被篡位或亡国废杀之君,才有可能得恶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以为"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遂下令废除这更名之典,定下以后皇帝名称按世代计数,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后嫔妃、贵妇命妇的谥号,一般都是从夫谥或夫谥再加一字为本谥。前者如刘邦谥"高"、史称"高祖",故吕后亦谥"高",史称"高后";后者如刘秀的妻子阴丽华,丈夫谥"光武",她谥"光烈","光"随夫谥,"烈"为本谥,史称"光烈皇后"。此外,皇族内诸王、公主的谥号,一般又在前面冠以所封郡国名称。如唐高祖女儿有"平阳昭公主"者,"昭"是死后谥号,平阳则是生前封邑。
  文武百官是国家给谥的主体,但是什么品阶以上才有得谥资格及拟谥程序等,历朝各代不尽相同。即使有规定,亦可因皇帝特旨而髓时打破,七晶知县效职勤劳可以给谥,九晶巡检没身沙场,也可以给谥。臣下的谥号,例由礼官拟出经朝廷授予,还允许其他官员驳议和死者家属上诉。
  谥号的字格,通常是一字和二字,唐宋时曾有过单谥为扬而复谥为贬的看法。唐代以后,为显示皇权特殊,谥号字格有拉长趋势,如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此例既开,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唐宣宗的谥号是18字,宋神宗谥号20字,明太祖21字,清高宗23字。不过谥号再长,关键还在于最后一字,如清高宗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我们在《末代皇帝》电影中,可闻太监背诵"纯皇帝"遗训,便是用简明谥号代称已故的高宗。
  追加谥号又叫追尊,做皇帝的经常给祖宗以及功臣的祖宗追加谥号,有时候给皇帝炼药的方士、哺乳的奶妈等,也受此"殊荣"。不少人连自己爷爷、曾祖父的名讳也不知道,可有了皇上赐给的谥号后,也像模像样地供起牌位来。于是砍柴的樵夫、种田的庄户,都有了"安穆"、"庄简"等死后之名。
  和追谥相对应的有夺谥和改谥。夺谥体现了对死者的追加惩罚,如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谥"文忠",但未久即遭抄家,谥号亦被朝廷"回收",从此非但朝中不闻"张文忠",连"'张先生'、'张太岳'称谓,绝以为讳"。改谥则有不同情况,如岳飞冤死无谥,到宋孝宗当国时才彻底平反,追?quot;武穆",这就是"岳武穆"之名的由来。后来再改谥"忠武"。据说文武臣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如诸葛亮、尉迟敬德、郭子仪、韩世忠等皆得此号,这是越改越美。反之如秦桧,卒后谥"忠献",到宋宁宗时,改谥"丑谬",这又是"秦丑谬"之名的由来。
  民国成立后,谥法随之从国家礼典中废除,但躲在紫禁城里的逊清小朝廷依然时有谥号"赐"赠遗老遗少。如罗振玉死于1940年,溥仪给谥号"恭敏"。另一方面,民间中私谥余绪许久未绝。
  谥法解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睳谥法。
  谥者,行之夡;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
  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觽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髃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觽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睿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傦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睿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觽曰靖。成觽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
  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篃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觽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揜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隐,哀也。景,武也。
  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僖。
  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乱而不损为灵。由义而济为景。
  余皆象也。以其所为谥象其事行。
  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
  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
  秉,顺也。就,会也。锡,与也。典,常也。
  肆,放也。康,虚也。睿,圣也。惠,爱也。
  绥,安也。坚,长也。耆,强也。考,成也。
  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
  敏,疾也,速也。载,事也。弥,久也。

民国时期有哪些名人?

例如林微因

民国时期时期历史名人较多,如革命先烈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等,从事政治的于右任、孔祥熙、王士珍等,军事方面有丁超、白崇禧、王占元等,外交人才刁作谦、王宠惠、伍朝枢等,教育方面的李石曾、李书华、章士钊等,学术学者丁谦、王国维、王式通等,以下列举部分个人简介:

1、【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2、【孔祥熙】

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出生在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纽约心脏病发去世。

3、【白崇禧】

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抗日战争爆发后,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

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然而国民党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果,局势对国民党政府愈趋不利,新桂系最终亦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解放军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逃往台湾,1966年逝于台北。

4、【章士钊】

1881-1973,字行严,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

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73年去世,享年92岁。

5、【王国维】

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雇车前往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清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

6、【郁达夫】

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名人:林微因,徐志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蒋介石、汪精卫、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毛泽东、鲁迅、胡适、茅盾、郭沫若、巴金。
中华民国(1912——1949),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由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政权,简称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革命英雄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有六位大将不得不说。张自忠,李宗仁,杜垏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毛主席说,他们代表着中国军队的军魂!

民国时期的名人有林微因,徐志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蒋介石、汪精卫、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毛泽东、鲁迅、胡适、茅盾、郭沫若、巴金。
在民国时期的名人有林微因,徐志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蒋介石、汪精卫、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毛泽东、鲁迅、胡适、茅盾、郭沫若、巴金等。
文章标题: 自孙中山以来到解放为止的民国人物起谥号应该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5150.html

[自孙中山以来到解放为止的民国人物起谥号应该是什么]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