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21 19:00: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1、1909年,由于袁世凯权力太大被清政府解职,但他仍控制着北洋军。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派北洋军去镇压,却指挥不动,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让其镇压革命,保住清朝的统治。
2、袁世凯的出山是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这是因为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的统治已难维持,需要一个新的走狗来代替它,而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已为帝国主义所赏识,同时他又是当时最大的实力派。
3、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采取卑劣的手段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对清政府,利用革命进行逼宫;对革命党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武昌起义爆发后,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让他任内阁总理,执掌了全国军政大权。
掌权后即刻派兵攻打武汉,直接打击和削弱革命力量,这是他“打”的一手;同时派人南下和谈,采取欺骗手法表示赞成共和,诱使革命党人交出政权,由他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拉”的一手。
孙中山在中外势力的夹攻和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派的压力下,表示如清帝退位,袁世凯绝对赞成共和,就可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南方政府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迫使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13日孙中山辞职。14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这样把革命党人和清王朝都打了下去,夺得了全国的统治权。
4、孙中山在辞职时,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要他遵守。这是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努力。但革命派既已交出了政权,要袁世凯遵守上述条件,只能是幻想。不久,袁世凯便施展诡计,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任。
5、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表明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夭折了。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的最大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然而中国依然积贫积弱,即使如此,推翻清王朝还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是未来一系列革命活动启动的条件。
历史讲究价值,但不能罔顾史实,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起的作用即使算不上积极,也称不上偷抢,他的个人态度对于清王朝退位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
如果袁世凯铁了心站在清王朝这边,那么扑灭革命,操控改革并无不可能,但在清王朝已经得罪了天下人的关口,袁世凯还是选择站在天下人这边,与之相比,他的前辈们则始终站在清政府一边。
袁世凯对于清王朝的待遇是非常优厚的,不仅每年拨款优待,也允许王室继续住在故宫,对比之下,不久以后就发生了俄罗斯尼古拉二世被冚家铲的惨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1909年,袁世凯因势力强大被清政府辞退,但他仍然控制着北洋军。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派北洋军镇压,但北洋军没有动。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它不得不重新利用袁世凯镇压革命,维护清朝统治。
袁世凯的出现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这是因为帝国主义者觉得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很难维持了,他们需要一条新的狗来取代它。袁世凯对义和团的镇压得到了帝国主义者的赞赏,同时也是当时最强大的力量集团。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采取卑鄙的手段,窃取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对于清政府来说,革命是用来逼宫的;对于革命者来说,革命是采用“拉与拉”的伎俩的。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力量迅速发展,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掌管国家军政大权。
孙中山在中外势力和革命阵营内妥协派的压力下说,如果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绝对同意共和国,他可以把临时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南方政府同意让位的保证后,转身迫使清朝皇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退位。孙中山13日辞职。14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就这样,袁世凯与革命党和清朝并肩作战,夺取了国家的统治权。
1、徐特立
经李维汉介绍,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徐特立在1927年夏秋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徐特立由湖南省委介绍到了武汉。
陆定一在《人民教育家——祝徐特立70大寿》的文章里把徐特立的入党比作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他写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情况非常严重,许多动摇分子纷纷脱离了党,有些还投降了敌人。
2、叶剑英
1924年,他正式提出了入党申请。但在讨论是否吸收他入党时,有人提出,叶剑英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高级军官,需要作较长时间的考验,不宜立即吸收。叶剑英入党的第一次努力没有成功。
1927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为中共正式党员。从此,叶剑英从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对他在当时党最艰难时的选择,周恩来曾引用唐人诗句加以称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贺龙
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的时候,贺龙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驻扎在江西,手中掌握着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蒋介石曾派人游说贺龙,许诺给他当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西省主席,贺龙断然拒绝。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革命转入低潮,贺龙无所畏惧,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率部参加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扩展资料:
50岁的徐特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月30日,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六十大寿前夕,毛泽东专门写信祝贺,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
毛泽东所说的1927年的往事,正是徐特立的人生中最令后人敬仰的一次抉择。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一个月,湖南反动军阀与国民党右派相勾结,发动“马日事变”,在长沙城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工会、农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机关,被反动派捣毁一空,不少共产党人及民主人士被捕杀。
人们谈“共”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候,50岁的徐特立却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特立青年时代就立志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最早拥护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参加了辛亥革命湖南新军的起义,并当选为湖南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
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徐特立在愤懑中辞职,创办了长沙师范学校,希望走出一条教育救国的新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特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剑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龙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