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有没有“出于什么什么事,所以怎么怎么样”这一说法

时间: 2022-07-16 11:00:1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中国古代有没有“出于什么什么事,所以怎么怎么样”这一说法

在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灵异事件?

没有,鬼 鬼魂是完全不存在的,伪科学的东西,网上什么灵异全部是假的,本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崇拜科学
沈括的有
  《写 情》
  唐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这首诗如果仅从字面来看,是说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倾诉了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情怀。但是要是联系到李益的背景,就可以发现其实这写的是一个被厉鬼缠身的人的苦闷心情。
  唐大历年间,李益赴长安参加会试,中进士及第,少年登科,更是春风得意。他才思出众,丽词嘉句,时谓无双。他写的诗更是教坊间歌姬中广为传唱的宠儿。而当时霍小玉是艳名动长安的歌姬花魁,才子佳人,相互倾慕,自从一见便相互钟情,情投意合,情意绵绵,难舍难分。不久朝廷派李益外任为官。李益打算先回陇西故乡祭祖探亲,来年走马上任,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再派人前来迎接霍小玉完婚。李益在一方素绫写下了誓言:“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李益家里此时已经给他定下了与豪门卢氏的婚约,可能是父母之命不可违背,可能是看到了卢家的权势可能成为以后仕途上的助力,也可能是卢家女儿温婉贤淑出身清白,不管什么原因,李益娶了卢家小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还在长安苦等的霍小玉可是望穿秋水不见归鸿了,按照红颜薄命的规律,小玉一病不起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黄衫侠客,他将李益绑来了长安与霍小玉见了最后一面,也有说是骗来的,不管咋说吧,反正李益是被弄来了,也算是了却了这个可怜女人的最后心愿。正所谓爱有多深恨就也有多深,在临终前,她紧握李益的手臂道:“我为女子,薄命如斯,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徵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后来李益经常在精神恍惚间看到有男子模样的人和卢氏来往,误以为卢氏有私情,常常打骂卢氏。《唐才子传》中说他:“益少有僻疾,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
  再来看上面那首诗,显然“千里佳期一夕休。”中“一夕”应该是指李益他与卢氏结了秦晋之好的时候,而“千里佳期”肯定不会是与在眼前的卢家小姐的佳期,只有可能是与远在长安的霍小玉的佳期。也就是说纵然夜夜在水纹珍簟上辗转反侧,怀着对小玉的悠悠思念进入梦乡,那时的约定,千里的佳期,也都都随着他与卢氏的结合,只有作罢了。而后面两句,结合霍小玉死前的诅咒,很显然“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根本就不是什么还是原来那个好的意思,而是因为夜夜都有厉鬼出现,所以还有谁还会爱什么良夜啊,或者说哪还有什么良夜啊,任凭月下西楼,也战战兢兢的难以入睡,可能天亮了才会好一点吧。而李益对待妻子的那些神经质般的表现,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是有鬼怪作祟,要不就是他是精神分裂,不过之所以精神分裂也肯定是由于灵异事件夜夜发生所引起的。
  咳咳,其实泥,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不同于李益的负心寡情薄义的一般论述的。依然从这首诗上来看,可以说明李益并不是这边去了豪门的女儿就把霍小玉忘了个干净,“水纹珍簟思悠悠”以及“千里佳期”这些都可以看出霍小玉在他心里的分量不一般。古代,私定终身是不受法律保护滴,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规的渠道,加之霍小玉身份低下,仅这一点就不可能为李家所接受。从这句“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来看,再结合李益对带妻子的恶劣态度,是不是可以推断他其实是对与卢氏的婚姻相当的不满,而又不能拒绝,那个让他从此无心爱良夜的人因此而死,而他又不能对父母说什么,于是他会不会就迁怒卢氏了呢,什么冤魂索命肯定是无稽之谈,那么李益"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的行为自然就是他不满宣泄了。有种说法,在一个男子真心喜欢过一个女人以后,再有别的女人就很难真正走进他的心里了,所以也就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一说,所以我愿意相信李益心里一直以来都装着那个让他初见倾心的人,那个在少年李十郎心里留下重重一笔的人。当然这样说来对于卢氏就太残酷了,这个在深闺之中长大的女儿家不过是遵守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从来都没见过的男人,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拒绝的权利,却被牵扯进来,不过是李益猜忌为借口来报复这段婚姻还是有厉鬼前来索命,她都是可怜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传说中出现的那个黄衫侠客,这体现了中国人一直都有的一种思维习惯,在生活中总有些不平事,而小老百姓又根本无能为力的,于是人们就幻想着能有一位明君,有尧舜之德,为天下百姓广造福祉。如果没有明君,那么退一步,能有个清官也不错,像包青天,能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如果连清官也没有,那么人们就只能希望能有一个侠客,武功高强,惩恶扬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解危济困。但是因为侠义精神对传统社会制度和等级制度的反抗,使得其一直以来与统治阶层相对抗,所以游侠儿早已绝迹了。或者干脆就说这不过是弱者的神话罢了,在面对强权的阶层或者个体的时候,弱势的阶层或者个体在根本不能或者无力反抗的条件下,只能寄希望与天神或者侠客。就像在这个霍小玉的故事里,显然这个黄衫侠客是扶危济困的义士。侠者,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
  历史上有一些有关真实自然奇观的记录,颇值得玩味:

  ●松滋县志──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
  後山林,见丛薄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捕之,忽觉身自飘举,若
  在云端,耳旁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
  覃某如梦初醒,惊骇非常。移时来一樵者,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
  樵夫诧曰:“子胡为乎来哉?此贵州境地,去尔处千余里矣!”指其途径下山。
  覃丐而归,抵家已逾十八日矣。
  此日为西元1880年6月15日,覃某一摸此光鲜异常物体便飞了千余里,而且
  安全降落在贵州境内。似乎为一典型外星人绑架事件。

  ●梦溪笔谈·异事──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见於天长县
  陂泽中,後转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
  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
  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
  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於波
  中,昊昊如日。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巨着,嘉佑年中约值西元1060年左右,事
  件发生地点约在今高邮湖一带。湖中出现的“明珠”当然不可能是珍珠,其光亮
  有如白日,浮於湖面,真是奇哉!

  ●蜀中广记──严遵仙槎,唐置之於麟德殿。长五十余尺,声如铜铁,坚而
  不蠹。李德裕截细枝尺余,刻为遵像,往往飞去复来,广明已来失之,槎亦飞去。
  此书为明代曹学佺所着,是一部关於地理的书籍。书中提到一本古籍“洞天
  集”所记载发生於唐代的一件奇事。“仙槎”是中国古代称神仙们所乘坐之乘具,
  即今日之航空飞行器。严遵是西汉人,此处仙槎乃指严遵所知道的仙槎,可能是
  有人与他提起过。麟德殿是唐朝长安宫中着名大殿,建於公元664年左右,长约
  85米,宽约58米。李德裕是唐宰相,父亲李吉甫也官至宰相。他曾将部份机件截
  去,刻上严遵的肖像,而居然还会飞来飞去。此“仙槎”长约15,直到广明年间
  (公元880-881年)小飞行器和仙槎遂飞去无踪。

  ●老学庵笔记──熙宁癸丑,华山阜头峰崩,峰下一岭一谷,居民甚众,皆
  晏然不闻。乃越四十里外平川土石杂下如簸扬,七社民家压死者几万人,坏田七
  八千顷,固可异矣。
  “老学庵笔记”是南宋陆游的着作,熙宁是北宋赵顼第一个年号,癸丑年为
  第六年,即公元1073年。华山山头一日突然崩飞,山下居民竟然都不知道。山头
  一飞二十多公里,落在一川旁平地,结果造成数万人死伤,农田毁损五万多公顷,
  山峰居然能无声无息飞越那麽远,真是奇闻。

  ●续夷坚志──宣和末,华山下石子岗地震之後,东西易位,摧压十八村,
  土人谓神物所移,为立移山寺。
  元好问在此书上记载一桩又发生在华山地区的移山事件,下石子冈有两座山
  在地震过後竟然互相位移,而摧毁了十八个村庄。当地人还为此建寺供奉山神。
  时间为北宋宣和末年,公元1125年。

  ●宜兴县志·祥异志──康熙十九年大水,太湖中水忽分为两,有路达长兴,
  後有人见一田罗大如箩以带系之,将负去,两边水合,放之趋归。
  公元1680年,在大雨过後,太湖湖水突然一分为二,露出一条路,可由宜兴
  直通长兴,长达20公里。有人见一巨形田螺在水分路上,欲背回家,此时水忽然
  合拢,吓得他丢了就跑。是不是田螺?各位看倌自当明了。

  ●顺天府志·祥异志──正德十年七月,文安水忽僵立,是日大寒,结为冰
  柱,高围俱五丈,中空旁穴。数日而贼至,民避穴中,生全者甚众。
  这是个极特殊的事件,发生在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8月。文安县在今
  河北保定以东约80公里,时值夏日,河水居然无缘无故朝空直立,而且遇寒气结
  成十几公尺高的冰柱,中空而侧面有洞。如此维持数日,还能让多人在里面安然
  度过盗贼侵略,真是前所未见。
  中国历史上的神秘事件
  古代人毫不例外地认为,这类不明物体出现是不祥之兆。凡是在宫殿内出现不明活动体,似乎都是冲著皇帝和皇后来的,只要它一出现,一国至尊必死无疑。有时这种死亡可能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到后来恐怕多半是精神紧张吓死的。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还不是死了几个皇帝和皇后,而是出现在深宫的不明物体,它们究竟来自哪里,为何对皇宫那麼感兴趣?

  公元五六五年,北齐邺城

  〔隋书.五行志〕说:

  河清四年,有物陨于殿庭,色赤,形如数斗器,众星随者如小铃。明年,娄太后崩。

  河清四年,即公元五六五年。事件发生在北齐政权王宫。北齐都城在邺城,即今河北临漳西南。一个红色的物体,从空中坠落于皇宫大殿前面。这物体并不大,但跟著它坠下的还有一些像小铃铛的闪光体,或许就是它自身迸发出来的光焰。不知道这不明物体是自行消失,还是又飞走了,〔隋书〕没有说明。

  这次不明飞行物坠落后,皇太后娄氏于次年即公元五六六年死亡,古人把这两件事硬扯在了一起。娄太后本名昭君,年少时因品貌出众,当时许多名门大族都争相聘婚,但她一个也看不上,不肯嫁出去。有一日她在城头看到军伍出身的高欢执行军务,便一见钟情,认为这才真是他未来的丈夫。

  于是娄氏让婢女将自己的意思告诉了高欢,还多次送钱财给高欢上让他去买礼物来求婚。娄氏父母本不愿意,后来没有办法,也只好同意了这门婚事。

  高欢后来官居东魏大丞相,独揽朝政十六年。后来他的次子高洋继父兄执掌东魏政权,终于在公元五五○年废黜了东魏皇帝,另立王朝,这就是北齐。高洋即位后,追尊父亲高欢为献武皇帝(后来又改为神武皇帝),以示北齐基业为他所开创。同时追尊他母亲娄氏为皇太后,她就成了一个未曾当过皇后的皇太后。

  但按〔北齐书.娄后传〕说,娄太后死于太宁二年公元五六二年,与〔隋书〕不合,也是说暴病后不久即死去,病时曾出现衣忽自举的奇事。

  公元五八一一年,陈朝建康

  〔隋书.五行志〕:

  陈太建十四年三月,御座惺上见一物,如车轮,色正赤。寻而帝患,无故大叫数声而崩。

  太建十四年三月,即公元五八年四月,陈朝是南朝时的最后一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太建是陈宣帝陈顼在位时的年号,他是陈朝第四代皇帝。在他的御座上方,突然出现如车轮的红色物体,此后不久,这皇上就病倒了,卧在他的龙床上,不明原因地大叫几声后就一命归天了。

  公二五八六年,陈朝建康

  四年之后,在陈朝的宫殿里,又演出了同一幕奇剧,〔隋书.五行志〕说:

  陈至德三年十二月,有赤物陨于太极殿前,初下时,钟皆鸣,又尝进白饮,忽变为血,又有血沾殿阶,沥沥然至御榻,寻而国灭。

  至德三年十二月,即公元五八六年一月,这是陈朝未代皇帝陈叔宝在位所用的两个年号之一。陈叔宝是陈顼的长子,在位九年而国破,为隋朝所灭,发生在太极殿的奇事与陈朝灭国相距四年,二者未必有什麼联系。

  一个不明赤色物体,坠落在皇宫,还没落地,宫殿上的大小铃铛都一齐响起来,不知道是震动引起的,还是一种共鸣现象。就在这期间,皇帝拿起白色饮料要喝,忽然变成血,皇帝寝宫的阶梯上沾有血迹,这血迹一直滴落到了御榻。

  公元八七三年,唐代长安

  〔新唐书.五行志〕说:咸通十四年七月,僖宗即位。是日,黑气如盘,自天属含元殿庭。

  咸通十四年七月,即公元八七三年。唐僖宗名李澴,父皇死后,宦官们拥立他这第五子登了位,当时他只有十二岁。即位之日选定在七月二十日,即公元八七三年八月十八日。就在这一日,天空出现一个黑色飞盘,飞临到了含元殿上方。含元殿是大明宫的主殿,它与前面已提到过的麟德殿一样,在本世纪中叶都进行了遗址的考古发掘。

  殿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可以想见它的高大雄伟。殿前筑有长七十馀米的龙尾道,由三条平行的斜坡台阶道构成,中间的一条宽达25.5米。

  史家列举李环即位当日发现不明飞行物,是为了说明这个皇帝的不幸遭遇,早就有了徵兆。李环在位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八八一年初,黄巢领导的起义义军占领了都城长安,他这位皇帝不得不弃城出京,逃亡到了四川。后来又因军队内乱,他再一次由京城出逃。在他返回京城不久,在二十六岁时就过早地死去了。 汇天下精华网

  〔宋史.五行志〕的记载:

  在北宋后期的四十年内,在都城汴京内殿,引起不小的惊慌。

  元丰末,尝有物大如席:夜凡寝殿上,而神宗崩。元符末,又数凡,而哲宗崩。至大观问,渐昼凡。

  政和元年以后,大作,每得人语声则出。先若列屋摧倒之声,其形仅丈馀,彷佛如电,全眼,行动硜硜有声。黑气蒙之,不大了了。气之所及,腥血四涡,兵及皆不能施。又或变人形,亦或为驴。自各历夏,昼夜出无时,过冬则罕见。多在掖廷宫人所居之地,亦尝及内殿。后习以为常,今亦不怖。

  宣和末,浸少,而乱遂作。

  元丰为宋神宗皇帝赵顼所用的第二个年号,元丰末年即公元一○八五年。赵顼十九岁时即位,三十八岁时突然一病不起,两个多月后死去.他死前,在寝殿上方曾出现过席片大的不明物体。

  元符为宋哲宗皇帝赵煦在位时所用的第三个年号,元符末年即公元一一○○年。他是赵顼的第六个儿子,即位时有八岁。在二十三岁时,他又是跟他父亲一样,得暴病而死。

  从患病开始,在病床上躺了不过九天就断了气。他临死前,皇宫内也见到过不明飞行体。森严的皇宫,就这样笼罩在恐怖气氛中。

  从此以后,皇宫内再也没得到过安宁。赵煦死后,由他的兄弟赵佶继位,他就是徽宗皇帝,大观、政和与宣和,是他在位二十五年中所用六个年号中的三个。政和元年即公元一一二二年,宣和末年为公元一二一五年。

  到赵佶的时代,皇宫中在白天都常常有不明物体在活动。最有意思的是,一听到人的说话声,不明物体就会出现。它先发出一种像一排房子倒塌的轰响声,然后现出形体,外表像一个大龟,长可达三米左右,眼睛放著金光,活动时发出经经的敲响声。它的周围还包围著一团黑气,黑气所及,散发出一种腥血气味,拿兵器也对它奈何不得,毫无用处。
  龟形其实就是碟形,龟形活动体很可能就是飞碟。

  活动在汴京皇宫的不明物体还会改变形状,有时变成人形,或者变成驴形,宫人后来习以为常,也并不觉得十分可怕了。

  到了公元一二一五年,皇宫中不再常见那变化无常的活动体了。就在这一年,北方的女真贵族发动了大规模旨在灭亡宋王朝的战争,在危急的情势中,赵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桓,他就是钦宗皇帝。自此两年之后,金兵攻占了都城汴京,两代皇帝一同当了俘虏。

  按古人的说法,光临北宋皇宫的不明飞行物,宣告了两代皇帝的死亡,又宣告了另两代皇帝的下台,也宣告了有一个半世纪历史的北宋王朝的灭亡。我们今天虽然大可不必作如是观,但对断断续续在汴京皇宫活动达四十年之久的不明飞行物事件,确实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公猫 2005-8-29 07:50

  明代“天启大爆炸”——上帝的惩罚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1.霍去病倒看北斗

古人早就发现,越往北走,北极星就升得越高,当然北斗星也会同样升得越高。他们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会不会高过头顶,向南偏去?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过这种景象,下面我给朋友们讲一个“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汉年间的一位大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另一位史称“不败将军”卫青的外甥。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对汉朝边境进行掠夺。霍去病18岁时,被派遣领兵北征匈奴,他率领800名骑兵冲入敌阵,一气斩杀匈奴兵两千多人,生擒匈奴单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两千五百户冠军侯。

几次胜仗后,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沙漠以北地区。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万多匈奴骑兵又向南进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区(今河北北部一带)烧杀抢掠,汉朝边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铁骑之下。于是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

这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以及步兵辎重队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率军从代郡(今山西代县),出发,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行军两千多里,终于捕捉到敌军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挥汉军发动猛攻,一场激战开始,长枪象稻草一样折断,莽莽草原,弃尸累累,山河变色,日月无光。几天血战之后,汉军终于胜利。这场战役,歼敌七万名,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去病率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德尔山或杭爱山)。为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率众在狼居胥山顶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

晚上他在营外散步,抬头仰望北斗时,吃惊地发现,北斗七星已经越过天顶,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图案,第一眼几乎都没认出来,他赶忙招呼将士们一同观看,大家都对这奇特的景象啧啧称奇,觉得天圆如盖,地方似棋,宇宙奥妙,不可尽言。随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并登临北海(今贝加尔湖),刻了一块记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凯旋还朝。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可惜霍去病回朝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24岁。这位军事天才不讲享受,一生为戍边事业奋斗,他有两句名言流传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贝加尔湖的纬度大约是北纬55_,北斗星上中天时就已转向南天了。这对于生长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来说,确实算个稀奇事。唐代的刘商在《胡笳十八拍》诗中写道:“怪得春风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叹这种景象。
2.颜超贿赂北斗神

因为北斗七星所在的要害位置和醒目的形状,它在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北斗成了管人生死的星座。东晋干宝撰写的神异小说《搜神记》有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个叫颜超的人,请平原人管辂相面,管辂说:“你面相不好,有夭折之相。”颜超一听十分着急,便问有没有补救的办法。管辂闭目掐算了一会儿,说:“十天之后,你带上一大包煮好的鹿肉和一大壶清酒,去某某山中,那儿有一片割过的麦地,地南边有一棵大桑树,树下有两个下围棋的仙人,你什么也不用说,用酒肉服侍好他们就行了。”

颜超到这天带好酒肉赶到山中麦地那棵大桑树下,果然有两个仙人在那儿下围棋,颜超悄悄近前,将酒肉摆在棋盘两边,自己则站在一侧观棋。这两个仙人沉溺下棋,不知不觉摸过酒肉就吃,不到半个时辰,就把颜超的酒肉吃光了。这时棋还没有下完,坐北边的仙人抬头一看,说:“你不是颜超吗?这酒肉是你的吗?”颜超恭敬地回答:“是。”仙人说:“你的寿数已尽,还来这儿干什么?”这时坐在南面的仙人发话了:“老哥,你刚吃喝了人家的东西,怎么可以这样无情呢,给人家增加几岁吧!”北边的说:“生死簿子都定好了,怎么增加?”

南边的说:“你不好意思,我替你来。”说着,他向北面的仙人要来一个大帐簿,翻开一页,上面写着:颜超,一十九岁。南面的仙人在“一”字上加了两笔,成了“九十九岁”。

结果,颜超后来真活到了九十九岁。原来这两个仙人,在北面坐的就是北斗,南面的是南斗(二十八宿之一)。因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的一生,都要从南斗手里过到北

斗,所以北斗的簿子决定着人的寿限。看来神仙也是好通融的,这真是“神仙自有神仙着,世事如棋下不完”。

北斗为什么能注定人间的命运生死呢?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源的,中国古代人与人来往很少、交通不发达、障碍危难极多,北斗成了人们平时出门判断方向的重要依据,于是人们把它当成指路救生的“灯塔”,作为神来崇拜。

3.王莽与威斗

因为北斗绕“天帝星”所在的北极日夜不息,所以从很早开始,北斗成了天帝的车子。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意思是:北斗星是天帝坐着的马车,天帝以中央为枢纽,坐在马车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汉代的首都是长安,长安还有个别名叫“斗城”也是从这种观念来的。

东汉时一世纪中叶,山东嘉祥县的武开明墓石祠,刻有“斗为帝车图”,图中的北斗七星,由前四星组成车舆,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后三星组成车辕。这辆车没有车轮,它是腾云驾雾而行的。

北斗七星有这么高的地位,所以历代帝王都对它极其崇拜,但是事情如果一过头,就会变得十分荒唐。下面我讲一个王莽与北斗的故事。

西汉末年,朝廷出了一个叫王莽的权臣,他既不是武将,也不是政治家,只能算是个儒者,他废掉了汉朝皇帝,自立为君,建立了名字叫“新”的王朝,一个儒者靠多年苦心的经营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王莽本是皇帝的外戚,在政治舞台施展了一阵之后,曾官至相位,后又退了下来。本来他有可能平静地度过自己的后半生的,不料过了不久,皇帝刘欣去世,皇族无后,连个主持丧事的男人也找不到。于是,太皇太后、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就把王莽宣进朝来,让他主持丧事,并任命他为大司马兼任尚书。这样,王莽掌握了全国最高军权、最高行政权于一身,顿时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虽然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莽却一直表现得非常谦卑,仁、义、礼、智、信,无一不做得让人心服口服,整日树立一个鞠躬尽瘁、为国事操劳的赤胆忠臣的形象。比如,当王莽把自己十四岁的女儿许配给皇帝刘衎作皇后时,朝廷赏赐给王莽二县二乡的土地和一万万钱的聘礼,但王莽拒绝接受,把钱全都捐出用以救济灾民了。这一举动让全国上下感恩戴德,全国人民都颂赞他是亘古未有的圣贤。

等他权倾朝野,连皇帝都对他言听计从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无冕之王,就不再谦恭。瞧:一连几个皇帝都是庸才,大臣又多贪鄙自私,国困民穷、怨声四起,可见大汉气数将尽,自己应该当仁不让了!于是公元8年,王莽废掉了身边的小孩皇帝孺子婴,自己登上宝座,改国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

如果王莽能把国家治理的很好,无论当时人还是后人,也会心悦诚服地承认这个王朝,不料靠两面派手法起家的王莽,在政治上只能算是个三流角色,绝无汉开国皇帝刘邦的雄才大略和翻云手腕。他特别向往先儒书上写的古代理想社会,于是就对全社会大动手术,搞托古改制,从货币、官制、法令、赋役到行政区划,想改什么就改什么。光赋税一项,就让善良的农民耕种所得,还不够缴税的,家家衣食无着,尚未饿死的,只好造反。

王莽认为,既然北斗是帝王之车,那么模仿北斗的形状造一个神符放在身边,它一定能保佑自己。在他登基的第九年头上,看到反贼太多,自己的位子不稳,他决定铸造一只“威斗”。这年八月,铸造工作在京城南郊开工,他亲自到场监督。威斗是用铜掺入五色石铸的,形状像北斗,长二尺五寸,他坚信,此物一定内能保佑自己稳在王座,外可帮助自己杀退叛军。所以,他睡觉时把威斗放在龙床边,上朝时搁在御座旁,出行时则让人扛着走在皇辇前面。

但农民造反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为全国性的大起义。公元23年,起义军的一支——绿林军包围了长安城,随后攻入城中,与官军激战。第二天,各衙门官员都跑个精光。眼见绿林军已逼近皇宫大门,王莽便率众人来到未央宫前殿,手执威斗席地而坐,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样子,“天文郎”紧随在他身旁,不断操作星占仪器,模拟白天里北斗星的方位,以便让王莽调整坐位和威斗的方向,以与天上的北斗一致。——由此项动作,可见王莽作统治者根本不入流,他铸造威斗骗骗别人也就罢了,他却连自己也骗。一边骗自己,他一边还念念有词:“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王莽不愧是个大儒,这时候还文绉绉地套用孔子的话。孔子原话是:“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游学时,宋国的司马桓魋要杀他,随行的学生提议快逃,孔子气定神闲地说了这句话,意思是:我的德能是上帝赐给我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第三天清早,亲兵扶着王莽上车,跑到渐台——负责时间历法的天文台,天上的星座也有一个叫渐台的,是织女星梭子的一部分——渐台在一个大水池中,王莽想:凭水阻挡,兴许能多挺一会。这时他还怀抱着威斗不放。绿林军将渐台重重包围,先射箭,箭射完了,便短兵相接,王莽的亲兵死伤殆尽,傍晚,绿林军终于攻到台上,王莽被杀,“新莽”政权15年就垮了台。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何知?”的确,如果王莽在谋取大汉政权前就死去,一定会给历史留下一个辅佐幼主的诸葛亮式的人物形象,也许还有“王莽祠”供我们瞻仰呢,现在,我们只好随着历史一起去贬斥他了。

4.一行作法赦天下

关于北斗还有一个故事,这是从唐代天文家一行那儿引出的。

一行本名张遂,出家的法号为一行,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大天文家。据《明皇杂录》记载,一行幼时家里很穷,他的邻居王姥姥心肠很好,经常接济他。后来一行受到皇帝李隆基的礼遇,在朝中很有地位。有一次王姥姥的儿子因杀人被判罪,将要处决。王姥姥只好来向一行求救。

一行很为难,说:“姥姥要是缺钱,尽可从我这儿拿,但你儿子犯了国家的王法,我可没法徇私情。”王姥姥听了这话,恼火极了,说:“我认识你这个部级和尚有什么用呢?那么多年都白帮你了!”说完头也不回就气乎乎地走了。

看对自己过去的恩人无法相帮,一行感到十分愧疚,可他又确实不敢徇私枉法,于是决定动用“法术”,从根本上来一个大的“枉法”。他在浑天寺让人腾出一间屋子,搬进一只大瓮,又悄悄找来两个做工的人,对他们说:“从明天下午开始,你们在后院作坊的废园子里埋伏好,看到有动物进来,就上去把它们捉住,一共七个,一个都不能少。跑掉一个,当心挨一顿鞭子。”

那两人就在废园子里埋伏,到太阳落山时,果然不知哪儿来了一群猪窜进园子,两人七手八脚把这些猪全捉住放入瓮中,正好七头。一行用木板将瓮盖好,以神泥封口,并用朱笔在上写了一些谁也不认识的怪字。

第二天,皇帝李隆基急招一行上殿。一行一到,皇帝就问:“太史官来奏,昨夜天空中不见了北斗七星,这是什么征兆?”一行说:“过去后魏的时候,曾经发生火星不见的事。这次发生帝车不见的事,可是古来没有的。一般来说,代表草民的星不在其位的话,可能会有水旱霜冻的灾害;现在居然连帝车都不见了,恐怕于国家、于陛下您都非常不利。”

听了这番鬼话,李隆基吓得六神无主,忙问:“大师您有什么办法解救吗?”

一行悠悠道出:“我相信,只要陛下做一件盛德的大事,终究是能够感动星辰的。”

李隆基问:“怎样盛德的事才够感动星辰呢?”

一行说:“我们佛门是主张宽恕一切人的,要想作足盛德,莫如大赦天下。”

李隆基一拍大腿:“好!”于是宣布大赦天下。各种要砍头剁脚充军流边的罪犯全都无罪释放,王姥姥的儿子也得救了。

第二天傍晚,太史官奏说北斗星中的第一颗星出现了,以后一天出一颗,到第七天全部出齐。其实这也是一行一个个放出来的。

按这个故事来看,北斗星还是猪神,这也已经在辽宁红山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找到了一些证据。

从这个故事还可看到,古代的那些天文精英是多么厉害,把皇帝都敢玩弄于股掌之上。

5.魁星的故事

瞧,在古人眼中,北斗是帝王的宝车,是人们的司命大神,又是猪神,可是还没完呢!朋友们一定听说过“魁星”这个字眼,对!魁星就是北斗七星的前四颗星,它们是主宰世间功名禄位之神,正因为如此,古代文人拜魁星拜得最凶。

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没见过魁星像的人也许会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一定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吧?其实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扬起后踢,脚上是北斗七星。

魁星的故事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个秀才,名字已不可考,姑且就直接叫他魁星吧。此人聪慧过人,才高八斗,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可就是长相奇丑无比,所以屡屡面试时落第。他长得怎样呢?据说本来就丑陋,又长了满脸麻子,一只还脚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是他文章写得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步步录取,一次次高中榜首。到了殿试时,皇帝亲自面试他的文才,一看他的容貌和画着圈上殿的走路姿势,心中不悦,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圣上,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觉得这人怪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很高兴他的机敏,又问:“那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你说,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这个丑文人的才学、智慧和发奋,使他后来升天成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颗,主管功名禄位。“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座。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就来源于此。

据说从此开始,皇宫正殿台阶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龙和鳌鱼图案,一只魁斗放在旁边,殿

试完毕发榜时,应试者都聚到皇宫门前,进士们站在台阶下迎榜,状元则一手持魁斗,一脚站在鳌头上亮相,表示“一举夺魁”、“独占鳌头”。

现在各地的魁星楼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学子无不企盼金榜题名,于是都来拜魁星,每个魁星楼都有当地历年高考文、理状元榜。不过就我所知,古今成就大学问者,没有一个是拜魁星而成的。
七夕乞巧节的故事

和七月初七相连,还有个七夕乞巧节的故事。由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深入人心,织女就被当成天神中巧妇的代表,妇女们希望通过祭拜织女星,使自己手巧。若选一个节日,最合适的日子当然是七月初七了,所以在牛郎织女故事形成后不久,七月初七就成了“乞巧节”,到唐代已经流传到各地,盛极一时。

最早的乞巧方法是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都把瓜果摆在院子里,第二天早起,如果发现有蜘蛛在上面结了网,说明乞巧成功。据《开元遗事》记载,前一章提到的皇帝李隆基,在七夕晚上就与儿媳妇杨玉环在华清宫共进晚餐,然后把瓜果列于庭院,望着头顶上的牛郎织女,先感叹牛郎织女不自由,一年才聚会一次,而得意自己的潇洒,可以天天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后指星发誓,愿来世再作夫妻。接着就乞巧,让人拿来蜘蛛,放在小盒里,搁在瓜果边,等天亮再来看,网织得越密,说明乞来的巧越多。李隆基发誓来世再作夫妻,是不是他已有了什么预感?李商隐有诗句:“此时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正表现了李隆基在这个七夕和后来在马嵬驿两种境况的对比。

乞巧的花样还有很多呢!有地方的人们认为织女是七仙女中最小的一个,故称之为“七姐神”。七夕晚上年轻女子们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聚在一起对着织女星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这叫“拜七姐神”。她们还要用稻草扎一个草人,穿上花衣,取名“巧姑”,用瓜果供上,每个姑娘媳妇都从家里端来一碗清水,把豆苗、青葱剪碎放入水中,据说通过这样看月亮在水中的投影,就知道主人的巧拙。

有的地方则用脸盆接七夕夜的露水,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当然最多的还是比赛穿针,女人们在初七朦胧的月光下,都用彩线摸着穿针,穿得过的,就是得巧了,特别受大家尊重。不过有个文人说得好:“织女盼与牛郎相会盼一年了,好不容易在七夕见面,短短的几个时辰正忙,那有闲功夫到人间送巧。”

蜀人浮槎探银河

前面斗牛宝剑的故事里我们提到了张华和他的《博物志》。这本书就讲到一则蜀人上天访问牛郎的故事。

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一头通着黄河,一头通着大海。住在海边的一些人经常注意到:年年八月,有一些大筏子(浮槎)在远海驶过,而且还特别守时。蜀地有一个人想,这些大筏子到底是上哪儿的,我何不也探险一回?于是这人也做了一个大筏子,在筏子上盖了个小屋以供遮风避雨,带上足够的粮食,就乘着这个筏子浮海而去。

走了十多天,他知道自己还在海上,因为可以看见日月星辰的出没,能分辩白天黑夜,后来周围就变得一片浑浑茫茫,看不出昼夜来了。又漂浮了十多天,忽然发现了新大陆:前边是一处地面,遥望有一座城池,房屋整齐壮观。

他想:这是人间还是仙境?我何不走近看个明白。走近后他发现,他航行的河流恰在城市中穿过,岸右是一座豪华宫殿,从窗口望去,许多女人在用织布机织布;再瞧岸左,有一名男子,手牵一头牛,正在河边给牛饮水。乘筏人上前正要搭话,牵牛人先惊讶地询问这个远方来客了:“你为什么上这儿来?”乘筏人简略地解释了自己寻险探奇的志向和经历,问:“这是什么地方呀?”牵牛人避而不答,只说:“你回去后,问问你们蜀地的严君平,就知道了。”

乘筏人觉得这个地方有点诡秘和蹊跷,便不敢上岸,也不再逗留。乘筏子踏上归程,正好在次年八月,回到出发的海边。为解开这个谜,他回到蜀地,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严君平,把这件事的经过说给他。严君平说:“我这儿有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犯牵牛。”乘筏子一对日子,发现正是他和牵牛人说话的那一天。原来他到达的是天河,见到的是天庭、牛郎和织女,他自己那一刻也变成了“客星”。

现代有人把这个故事解释成古代外星旅行的记录:筏子(浮槎)即UFO,古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后,十多天间仍在太阳系中,所以可辨昼夜,飞出太阳系后就不分昼夜,浑茫一片了。它飞到牵牛星后,被地面上的学者严君平观测到,所以说“有客星犯牵牛”。这有点现代神话的味道了。
张骞与支机石

在这个故事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张骞乘筏子到银河的故事。

张骞是汉代的探险家,曾多次出使西域。据说他奉使去往西域的大夏时,也做了一个大筏子,沿黄河上溯,希望找到黄河的源头,走了几个月,不但没找到黄河源,反而发现黄河

越来越宽,越来越清澈,后来也到达了一处城郭,楼台错落,街道规整,河水从城中流过。

他好奇地划了进去,见河岸有一男子牵一头牛,牛正把头探入河中饮水;对岸有一位妇女在洗衣服。张骞把筏子划近那妇女,问:“大嫂,请问这是什么地方?”这回这个妇女没有卖关子,爽快地答道:“这是天河呀!你是从人间来的吗?”张骞回答:“是呀,走了好几个月,真不容易。”他见那妇女身边有一块石头,那形状和颜色都是人间没有见过的,就问:“这是什么石头?”那妇女说:“这叫支机石,你喜欢,就送你好了。”张骞接过石头一看,原来是织布机上压布匹的石条,惊喜地说:“噢,我知道了,你是织女!”那妇女点点头。

张骞在城中游历了一圈之后,就寻原路,沿黄河水顺流而下,返回中国。为了想搞清究竟,他也来到蜀地,想找严君平问问,但没有找到,把支机石也留在了成都。唐代成都有个天宁观,支机石就一直在观里陈列,据说它“高与人齐,略带青紫”(也许是一块陨石),前面讲文昌帝君时,曾提到过。现在成都还有“支机石街”。

看来,《博物志》里的乘筏人与这个张骞,一个是东渡大海探险,一个是西溯黄河寻奇,结果都到达了银河,颇有东西两面环球航行的味道。

关于后一个故事,有不少人在诗中提到。如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写道: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宋之问的《明河篇》说得更明白:“……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明河”即银河,“成都卖卜人”指严君平。

李商隐《海客》写得最有趣:“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紫氛”指天界,“星娥”是织女,她竟不怕牛郎嫉妒,与张骞聊了半天,还把支机石赠给人家了。

也有人这样写:“如何不觅天孙锦,止带支机片石还。”意思是说,既然你见到天孙织女了,为什么不带点天上的织锦回来,只带回一片破石头呢?此人的见解有点西方探险家的味道
狼牙山五壮士
《资治通鉴》
《史记》
《三国策》
有很多,比如火烧圆明园,黄海大战,以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办后调到北京大学,这些都能在纪录片中找到。(《1921点亮中国》)(《外滩》)

我想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一些制度、民风、习俗~

朝代不限,但最好是隋唐以后的~~因为要的资料比较多,也没有一定的范围,有好的书或是网站介绍会比较好哦~~rn我想先了解下,搜集一些资料,以后开始写点东西,希望大家能帮助我,先感谢一下~~!rn除了制度、民风、习俗外,一些民间传说或是奇谈怪论也很欢迎哦~
根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记载,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 的前几天,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市人争饮新有石榴、梨、栗、葡萄、弄色枨橘等等。到了晚上,人家争登酒楼赏月, 丝竹箫管并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於天明。吴自牧(约一二七 ○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团圆子女, 以酬佳节。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困,来欢度中秋。

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於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 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 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除了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风俗。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旧事》 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种羊皮小水 灯「一点红」,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 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 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 观光据点。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到 了明朝,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 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 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 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 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下绘月轮桂殿,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 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中秋节又是团圆节,所以 纵使有归宁的女子,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笔,为 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 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 僮、走空之辈,无不麟集。 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 毡席地坐, 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 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 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 「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 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字句, 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清绵,与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 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 裂石穿云,串度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 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到了清朝,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富察敦 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 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 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 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家 中的主妇忙著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 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 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 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 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 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 茶汤的,不一而足。
古代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古代风俗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代科举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唐朝(618—907)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和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其疆域之大,境内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唐朝的历史可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安史之乱”以前为唐前期,是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时期;“安史之乱”以后为唐后期,则是分裂割据、国力日衰时期。

唐朝建国后,继续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制及租庸调等制度,社会迅速发展。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此后政坛风云多变,并产生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历史。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极。安史之乱后,一方面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又出现宦官专权与官僚势力激烈斗争的现象,逐渐削弱了唐帝国统治。黄巢农民大起义涌现后,唐朝很快走向灭亡。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粮食亩产量增加;手工业水平提高,产品更为丰富、精良;商业规模扩大,南北经济交流密切,并产生柜坊、飞钱。同时,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唐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遂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屹立于世界之林。唐朝时期,文化异常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等领域成果辉煌,造就出李白、杜甫、玄奘、刘知几、僧一行及孙思邈等等杰出人物。另外,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现出高度的文明气象。

唐朝初服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唐朝民间习俗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财 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过 年 放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过 年 吃 饺 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 联 探 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财 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过 年 放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过 年 吃 饺 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 联 探 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唐朝(618—907)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和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其疆域之大,境内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唐朝的历史可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安史之乱”以前为唐前期,是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时期;“安史之乱”以后为唐后期,则是分裂割据、国力日衰时期。

唐朝建国后,继续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制及租庸调等制度,社会迅速发展。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此后政坛风云多变,并产生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历史。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极。安史之乱后,一方面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又出现宦官专权与官僚势力激烈斗争的现象,逐渐削弱了唐帝国统治。黄巢农民大起义涌现后,唐朝很快走向灭亡。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粮食亩产量增加;手工业水平提高,产品更为丰富、精良;商业规模扩大,南北经济交流密切,并产生柜坊、飞钱。同时,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唐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遂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屹立于世界之林。唐朝时期,文化异常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等领域成果辉煌,造就出李白、杜甫、玄奘、刘知几、僧一行及孙思邈等等杰出人物。另外,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现出高度的文明气象。

唐朝初服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唐朝民间习俗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财 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过 年 放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过 年 吃 饺 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 联 探 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刘向《异苑》载:『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 ,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大妇)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后来成为传说: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陆游曾有诗讥之:『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习俗:有些习俗是陋习,有些不是。
童养媳、三妻四妾……都是
古代女子“献初夜”

古埃及有崇拜“金牛”之风,所谓“金牛”是体上有特别的斑纹的黑牡牛,据说这是生殖之神奥色里斯的化身。凡有“金牛”出身,祭司们就把它小心饲养,等过了四个月头,就送进“金牛庙”。“金牛”初到庙堂的40天内,男人不能去,只让女子在庙内裸体供奉,少女们纷纷把下体献给“金牛”,这是她们的一种宗教责任。
虽然这种风俗在当时是很神圣的,但是这种方法对女子是不是太残酷?一则很危险,试想想,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牛要和人进行交配,纵然有人帮助,也是很恐惧的一件事。二则开了人和动物乱伦的头。女子的第一次就要和动物进行交配,那么在女子和当地人看来,人和动物进行性交也是很自然的事了,只不过一种是神圣的,一种是不神圣的,但不管怎么说,它告诉人们,人和动物是可以交配的。欧洲的黄色牒片里,这种人和动物交配的场面比比皆是。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些时,惊恐万状,但现在我才知道,对欧洲人来说,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第二种将初夜权奉献给神的方法是以僧侣、祭司执行,因为他们是神的代表。
古代的印度王于新婚的三天内不得与新王妃接触,这三天要交给最高的僧侣和王妃共寝。君王尚且如此,百姓又能怎样?
从这一点上来说,的确是神圣的。但是仍然有一种矛盾和假相存在。僧侣是神的代表,这种习俗又是这些僧侣宣传的,如果是真的信神倒也罢了,否则,这岂不是一种骗局?可见,贞与不贞,神圣与否,全在人心里,正如马丁·路德说的那样。

第三种是由酋长、地主、君主执行初夜权。
印度孟加拉的土著民族,处女非奉侍了兼祭司的酋长后,不得结婚。新西兰、尼加拉瓜、南美巴西等地都有这种风俗。古罗民的奥古斯都大帝曾对臣下的妻女主张这种权利。法国布勒塔涅的风俗则是:第一夜献给基督,第二夜献给圣母,第三夜献给地主,第四夜才献给新郎。曾经是葡萄牙的圭内瓦有一种部族,其酋长不但能享受初夜权,而且要求得到相当的礼金。
真是淫迹斑斑,磬竹难书。如果说第一种和第二种初夜权确真带有神圣的宗教色彩的话,那么第三种习俗就已经沦为淫风了。
酋长、祭司、地主、长老们本来也是迷信的,但正如朱云影在《人类性生活史》里所说的,他们自认为身上有一种“魔力”,可以除病息灾,所以使行使了初夜权,以后积累了经验,觉得没问题,也就放心了,或者说自信心更强了。另外,从“破瓜”中得到了性的“甜头”,于是就更加要打着神圣的招牌满足自己的性需求,这样,行使初夜权就由一种神圣的义务变成了一种权利与欲望,最后便成为一种压迫了。所以到欧洲中世纪时,享用新郎初夜权的权利,变成了占有农奴的一切和玩弄女子的一种手段。法国把它称为“张开大腿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一切压迫与剥削都是打着神的帽子的。无怪乎马克思对宗教无情地加以鞭笞,说它是人类的鸦片。中国的学者又在前面加了个修饰语,就成了“毒害人民的鸦片”。经过这样的加工,中国人对宗教便痛恨之至,再也不接受它了。
当然,也有与宗教无关的初夜权。第四种是由亲友和宾客行使初夜权。非洲的利比亚人,把一切女子结婚的第一夜委身于来客,女子本身还认为这是一种荣誉。在淡路出岛,新郎出嫁的前夕,要由新郎的几个朋友带到森林中去,破坏她的处女身。同时,还有由新郎的父兄行使初夜权的。
这种习俗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是因为那里人们对性的认识比较开放,没有太多的性伦理观念,
还是人们觉得女子的“落红”是一种灾难?让亲友来宾行初夜权,意味着相互辅佑,共同分担灾难。还是免除灾难的意思。

第四种是由*民、仆役及外地人行使初夜权。
菲律宾的一些土人之间,有特设的公吏专司此事。新喀利多尼亚的处女在结婚前,要用很高的报酬雇人“破瓜”。据日本学者南方熊楠叙述,从前松本正藏游印度,寄住在某贵族家,有一天主人竟卑躬屈节地请求他为女儿“破瓜”。

第五种就更奇怪了,这不是对神的大不敬吗?
在《黑色的性行为》一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住在赤道附近的非洲部族有一种公开拍卖少女初夜权的习俗。他们的少女到了成熟期,其初夜权都要卖给任何想要的人。当天,少女全身被衣服包住,被人抬高在部落内巡回,然后在部落的广场中跪在洋伞下,围观的人可以用适当的代价和少女一起过夜。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中国农村的一种现象,即出嫁少女就是要卖很多钱。把女子当摇钱树,把她们当成一种增加收入的工具,跟把少女的初夜权公开拍卖没有什么两样。这都是不把女子当人看。前者是以*女的形式赚钱,后者则是像出卖家里的牲畜一样赚钱。

王新喜在《世界文化》杂志1998年第一期发表了《“初夜权”的俗源及其演变》一文,文中首先介绍了初夜权的来历,指出在原始社会,初夜权是因为人们认为新婚之夜见血不吉利而请外人代劳的一种风俗,世界各地都有,随着历史的演进,初夜权转而变成了阶级或民族压迫的一种手段,下面是这篇文章的一段文摘:

原始社会时期初夜权的执行者,当时全出于严肃的动机和牺牲的精神,决没有今人所想的淫靡自利之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水平的提高,那种产生初夜权的原始禁忌思想,已站不住脚了;然而初夜权现象并未中断,遗风尚存。
种种的禁忌,诸如月经、妊娠、分娩
中世纪的欧洲,诸如苏格兰、法国、德国等国家,曾公开地用法律规定贵族或封建领主享有这种特权。这是对女性强制施行的性压迫和性摧残,与原始社会或近现代僻地残存的原始部族中的初夜权习俗,其文化内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猥鄙、秽亵行径。
1538年,苏黎世州议会颁布公告说:“在领地内的农民(佃农、农奴)结婚时,领主享有新娘的‘初夜权’;如果遭拒绝,新郎必须付钱给领主。”如果不履行义务,婚姻就得不到领主的认可,属无效婚烟。这种由领主享受初夜权的野蛮规定,自13世纪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末叶;在俄国及东欧诸国,甚至还延续到了18世纪初期。根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法律规定,法国国王有权同任何一个新婚第一夜的新娘同宿。这项初夜权的“规定”,是导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国王不可能对每一个新娘都行使这项特权,所以出于某种考虑,便把这种权利售让给他统治下的某个人,这个人还可以再转让这种权利,直到让与到最后一个买主,这个买主可能是一个庄园主,他对本区域里的所有姑娘都拥有初夜权。当一个男人想结婚时,他可以为他想要娶的姑娘买下这种权利,向庄园主交一笔钱,换取“这项交易的许可证”。如果庄园主本人认识这个姑娘,并且想自己享用这种特权,那么,他便会回绝这个男人的要求。
在中世纪那个阶级不平等的时代,姑娘如果让贵族、领主或庄园主摘取“初穗”,家族的幸福便获得了保障;因为一般而言,贵族会减其赋役,并且还会赠送奖品。德国把这种享受初夜权之后的赏金,叫做“新床钱”或“臀金”。
类似情况,我国中世纪封建社会中也有反映。史载,元朝初年,统治者在地方上强制推行“十户长”制度,即10家汉人供养1个胡人。该胡人非但控制着10户居民的经济活动和人身自由,还享有10户人家婚娶的初夜之权.还有习俗:风俗习惯
陋习:不好的习惯
陋习:落后的习惯 以前 我只知道“缠足”是陋习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族这个说法?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族这个说法?
在中原大地上,真正起了民族之分的起源于汉朝,之前是没有明确的民族之分的,也没人有功夫去区分它们,一个居住在一起的群落就可以称为部落,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民族感的!民族感起源于优越感,当一个群落觉得自己优越于其他群落时,才会把自己的群落称为一族。
我大汉王朝时,文化、经济、军力、制度等都绝对领先于世界,这个时候优越感就来了,把我们自己定义为汉族,其它的全是野人、蛮人。一直等到近现代的时候,才把族群通通做了统一定义,分为什么什么族,说白了就是要让他们感觉和汉族是平等哒,我们都是自己人!有用请采纳!
肯定有的,汉族就是中原民族,外族有的称为蛮夷,有的称为矮寇,往远了说,在原始社会那会就有族群区分,后来统称为华夏民族
古代并没有那么多族划分,而划分族基本都是近代划分的,叫法也都是近代所谓专家叫兽划分的,就拿清朝说,他叫旗人,或者矮人,蛮人,都是以权划分,或者地域,贵贱,奴,达子,草民,贱民,姨,史书上都是奴,因为那叫封建奴隶制社会,怎么可能叫族,现在这些族都是近代这些所谓叫兽学者所划分的,当然经过上面同意,特别是解放后划分了快60个了,
当然有了,不然何来羌、氐、党项,吐蕃,匈奴,突厥,靺鞨等,只是汉人自视为高等民族,把周边少数民族统称为犬戎,北胡,蛮夷,鞑虏等污蔑性称呼,所以才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等诗句。
有的啊~~汉族,满族,蒙古族~具体~~~
文章标题: 中国古代有没有“出于什么什么事,所以怎么怎么样”这一说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4393.html

[中国古代有没有“出于什么什么事,所以怎么怎么样”这一说法]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