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13 18:00: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引言:夏季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并且三伏天也是夏季中最热的时候。部分人会在三伏天被热得喘不过气,身体也会引发很多毛病。所以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三伏天除了中暑之外,还需要预防哪些毛病。
一、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主要会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时候。代表着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于地面。并且三伏分初伏,中伏和末伏,它的主要日期就是有干支历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来相配合,入三伏天之后全国都会处于高温模式。并且伏天长短的主要差别就是在中伏上,每年夏至后的第3个初伏,出现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也会导致中伏的天数,出现明显的差异。中伏时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于是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的伏天是40天。三伏天在饮食上属于夏季暑湿,应当吃一些比较清淡的来补充。
二、三伏天除了中暑之外,还需要预防哪些毛病?
首先要预防急性肠炎的发生,因为在夏季温度十分高,人们会经常性地吃冷饮,雪糕,冰淇淋等食物,但是经常性的多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引起急性肠炎,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疼等症状。并且夏季的水果种类也比较多,会让细菌繁殖比较快,一旦吃了含有细菌的食物,就会很容易引起感染腹泻。要预防一些叮咬性皮炎,因为夏季蚊虫比较多,并且人们会经常性地被蚊虫叮咬,被叮咬的人轻者就会表现出红肿,疼痛,比较痒,严重的人还会引起全身过敏。以上就是小编所要说的,三伏天除了要防中暑外,还要预防以上疾病。
冬病夏治三伏天要治寒湿是因为三伏天的时候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此时段天气较为炎热,自然界的阳气生发,人体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毛孔打开,有利于养生保健,也有利于将身体中的湿气和寒气排出体内,从功效上来说,是有利于治湿寒,另外也有利于冬病夏治的,对于一些冬季常见疾病和慢性疾病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
据了解,湿气每个人从出生都开始就有,随着,环境,雾霾,饮食,熬夜,快节奏生活。湿气会更重 。当然湿气不是病,他只会让你觉得很累,很乏,很没精神。但是很多大毛病是小毛病累积的,小毛病就是湿寒重引起的。
三伏天去湿气的方法
1、食疗
三伏天可适当吃些温热祛寒的食物,避免进食寒凉食物。羊肉、鲫鱼、山药、枸杞等都是温补的食物,烹饪时还可适量加些大蒜、生姜等调料,也可暖脾胃,去寒邪。
2、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观念,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天气,通常称之为酷夏。三伏天一般持续30~40天。这段时间该如何养生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升散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在机体脏腑外面,肌肤腠理常处于开泄状态,经常出汗以适应暑热天气。
因此,机体很容易表现脏腑功能紊乱,并容易形成气虚,出现身体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甚至发生中暑、肠胃失调等病症,影响健康。
但与此同时,这个季节也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在这里,根据中医经典养生理论,总结出了三伏季节健康养生五宜。
宜补阳
中医界强调“天人合一”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因而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趁着三伏天这个好“天时”,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从中医角度讲,有些疾病是由于外感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
而在三伏天补阳气,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皮肤毛孔舒张,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冬季内伏寒邪,达到其他季节治疗所达不到的双重功效。
一旦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不但疾病能更好地治愈,将邪气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闷热、烦躁的。
宜食补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易与热结而湿热交蒸,湿遏热伏,汗液难以蒸发、排泄。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
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
1、瓜菜清热
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
2、酸能生津
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3、多食豆类
宋代医著《朱氏集验方》载有“三豆汤”之方,即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
“三豆汤”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宜有度
夏天人体阳气最重,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夏季切勿贪凉,用冷饮解暑降温、食用凉菜未尝不可,但不知节制则对身体有害无益了。
至于是否要趁三伏天喝热汤逼出体内累积的寒气,由中医认为要视个人体质而行。
另外,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最好根据体质调温,老人、体虚者、幼儿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8℃左右。
由冬冶特别提及,勿贪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宜大量饮用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祛火中药成分的凉茶类饮料。
宜缓动
炎热的夏季,人们本来就容易出汗,如果锻炼,更容易汗出如浆,甚至有人希望借助高强度运动达到运动健身或减肥的效果。对此提醒大家,健身值得提倡,但运动过度则会损伤身体机能。
人们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如练太极拳,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
宜补水
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稍动就容易大汗淋漓,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要按出汗量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还要定时喝水,白开水、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中,中药饮品以防暑清热饮、防暑和胃饮及利喉清咽茶居多。
夏季养生,首重在“养”。我们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养生。中医最注重的就是平衡,因此,我们在养生之时,更要注重平衡,补益有度,以便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
三伏天本是酷暑,人们都知道需要防暑,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这个世界,注意防寒。
因为酷热难耐,人们在屋里就喜欢开着空调,出门就坐着带空调的车,无论是去学习还是工作,都是进了有空调的屋子里。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吃点凉菜,喝点凉啤酒,喝点冷饮,吃点冰糕等,这些看似解热,但是实际上却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太大的好处。
我妈总说一句话:在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对你的身体能有好处吗?以前我还不太明白什么意思,后来学了医学,才知道这句话看似很粗糙,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进入三伏天毛孔张开,因为天气炎热需要散热,其实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注意防寒的,如果摄入过多凉性食物,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随之体内会淤积很多寒气,湿气,造成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而且如果在该出汗的季节没有散发热量。没有把体内的热气排出来,堵在机体内,对身体造成损害。
所以我们在三伏天要注意防暑,同时不要一直呆在空调屋里,不到特别热的时候不要轻易开空调,平时没事的时候多出去跑步锻炼,夏天新陈代谢加速,对减肥健身都有利。
还有就是注意不要多吃凉饮,其实越是热的时候吃这些东西就越热,因为感受器会感知到冷的信号,就不会发出散热的指令,马上就会热起来,反而吃一些热的东西对机体才是最有利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