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02 20:01: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情况下,不少诸侯为了能在战争中获得优势,都对汉献帝下手,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大义的名分。但是对比起唐朝末年,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时期,有一个问题就这些浮出了水面。那就是,为什么唐朝的节度使们,不愿意学习三国的曹操,去挟持当时的唐朝统治者,用他来威胁其他节度使呢?其实原因有着以下几点。
一、汉献帝依然有地位
刘邦的白马之盟,束缚了后世那些想要称帝的人。虽然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的时间,但是盟约好歹也在表面上有着约束力,这使得只有刘家人有继承权,其他诸侯想要称帝,那就是给了其他人一个合理的攻打借口。
所以在这个时候,只要有诸侯控制了汉献帝,用他的名义做任何事,都能够不被天下群起而攻之。甚至在表面上,其他诸侯不服从反而还会落人口实。况且在这个时候,刘家的宗亲反而是对朝廷最不尊重的。
比如在《三国志》之中就说道,刘焉为了明哲保身,于是上书给皇帝,主动提出要到蜀地担任州牧。并且在上任之后,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军事物资,明面上还摆出一种要防范黄巾贼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准备拥兵自重。
和刘焉一样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比如说荆州的刘表,扬州的刘繇、幽州的刘虞等人,基本上都是在当地有着实权的地方军阀。除去刘虞还有点良心,对汉献帝还有着一点亲情,愿意在战乱的时候帮助他,剩下的人基本上都只是举着汉献帝的旗子干自己的事。塞翁失马,汉献帝虽然没法控制他们,但是作为他们的“旗帜”,自然也是间接得到了拥立。
二、唐朝的皇亲国戚毫无权力
相比起三国时期刘家的皇室宗亲,李家的皇室宗亲简直就是弱得不能再弱了。相比起刘焉等人在州牧的位置上拥兵自重,依照《唐史》来看,李家的亲戚在各个领地上,几乎毫无属于自己的兵权。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要从整个唐朝李家的争斗史说起。
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开始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拿到了皇位之后。后面的老李家,仿佛都从这位唐朝最伟大的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比如说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在怀疑自己可能要被废了之后,联合了侯君集这位开国元勋准备起兵。没想到的是,犬子没办法胜过虎父,最后失败了。
而唐中宗李显呢,在武则天在位的数十年间安安心心过日子,然后暗中积蓄势力,最后发动了神龙之变,将李家的江山重新拿了回来。唐玄宗李隆基则在历史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利用自己的姑姑发动了起义,自己扶持了李旦登基。而在登基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把自己的姑姑诛杀,彻底掌握了政权。唐肃宗更是在安史之乱中,提前请李隆基退休安享晚年,自己在前线称帝带兵。
所以一看,在唐朝的历史之中,权力的更迭是相当频繁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唐朝统治者有怎么可能愿意将边境的兵力和领地交给自己的亲戚呢?毕竟他们可是在宫中无兵的情况下,就能抢走权力的。所以在这种限制之下,唐朝真正有兵权的人,不是李家的皇室宗亲,而是那些外姓的节度使们,他们才是那些真正有实权的人物。
这也就导致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唐朝的声望开始衰败之后,自然对边境的威慑力不足,于是以边境的节度使为首,马上就开始挑战起了唐朝政府的权威。然而在地方上,李家自己又没有有实权的亲戚,能够压得住这些节度使。不像汉献帝,虽然空有权威,但是人家的亲戚在各个领地也算是有点小兵,能够镇得住场。在这种前提下,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挟持天子,命令天下的诸侯了。
并且老百姓们为了躲避战乱,自然是选择前往实力强大的节度使手下过活。而节度使自身又有实权,能够自由招兵买马和招揽人才。此时的唐朝皇帝,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作用呢?相比起汉献帝来说,此时的唐朝统治者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更别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所以在此后,唐昭宗作为一个无用的棋子,就这样被节度使给杀害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