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和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的差距在哪里

时间: 2022-06-29 16:01: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和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的差距在哪里

当历史老师和历史爱好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当历史老师,最主要的一点是在保证学生可以得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做到客观公正,而历史爱好者就可以不需要做到客观公正,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想法来。历史老师,实际上并不是说历史老师就一定会爱好历史,他先是老师,而后才是教授历史学科的老师。作为一位老师,他需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他最为主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历史老师在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的时候,首先需要剖析这部分的知识,它的考点在哪里,如何才能得到最高的分数。其次,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甚至历史事件的时候,作为一个好的、合格的历史老师,应当是要将个人情感与事件、人物分开的,尤其是不能胡说八道、自己创造历史。他们需要将学生引入历史当中,而不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喜好强加于学生的思维之上。

但是,历史爱好者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没有“老师”这一神圣的身份,他不需要对其他人的人生负责,不需要去引导别人,所以他们就可以随随便便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些人要比历史老师自由太多,即使是他们胡说八道,也只有可能会引起一时的辩论或者说胡搅蛮缠,而不会被上升到道德品质的问题。这些历史爱好者,哪怕是大肆搞阴谋论,或者张冠李戴,都只是有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嘲笑,而不至于说被人嘲讽没有师德。

而历史老师是万万不可以这样去做的,他们只能依照历史课本来教授学生,好一些的历史老师,可能会根据相关知识给学生延伸一下。但是还是那句话,不能将个人情感带到课堂上,强行灌输给学生自己的喜恶,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个人觉得,历史老师和历史爱好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历史老师只能够围绕课本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历史爱好者则可以很广泛的去研究历史问题。
历史老师也许并不是历史爱好者,他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而选择了教历史,但是历史爱好者在对历史这方面了解的就更加全面一些。
历史老师只是为了给学生上课,他的专业是历史,而历史爱好者比较喜欢研究历史,对历史很喜爱。
历史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关注喜欢的历史阶段,而历史老师则是要机械式的讲述一些知识。

对历史事件,学者各执一辞,非专家型历史爱好者何去何从

例如明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各派观点完全相反,有人认为明军出兵百万,耗银数百万导致国库亏空,甚至间接导致明朝灭亡(这观点是我在期刊网上看到的,想来也不会像我这样的菜鸟般满嘴跑火车),还举出当时的西方传教士评论“明军行动迟缓”之类的作为佐证;再说另一派就更不得了了,他们更从各种史料中举出一大堆数据(我也不知数据真假),例如日军各军团指挥官,各军团人数,明军人数,而有人更指出明军数目从没超过五万(这话我记得是当年明月说的,他后来在解释为什么此战为何在中国没有详细记载时自豪地说相比日朝双方的元气大伤,中方几乎毫发无损,故此战之胜不值一提,“什么叫强大,这就是强大”)。rn1.我就在想双方观点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所参考数据也天差地别,一个说百万,一个说不到五万,太离谱了,难道双方都没有仔细详细的研究史料吗,好歹双方观点持有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么个问题查查书结果不就出来了吗?到时候谁是谁非一目了然,也不用老打口水战。想来专门研究这些的人搞到各种史料不难吧。抑或者每一派都只是相互抬杠,断章取义,只说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其余一概弃去?虽然俺以为理论阐述者没有义务举出反对自己观点的证据,但若果真各家都只为抬杠而争论而非为真理,学术未免也太无趣。rn2.我也知道只要自己多收集各方面史料自会有自己的看法,问题是专家搞到各种史料自然不难,我们业余爱好者却大都接触不到。(事实上我以为军事论坛里很多问题之所以争论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各方资料都不齐全,以致有盲人摸象之嫌疑)想问各位是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足为怪。毛泽东同志说过,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是100种红楼梦,道家、法家、儒家不同观点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看法。所以,大千世界,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我们知道,观点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客观辩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有时我们可以去许多观点中的一点就行了。博采众长,取其精华,舍去糟粕,扬弃继承,就行了。
我们要取可信的资源,正规的渠道,大家的评说,正真的事实,才最有说服力。我们就是要站定立场,坚持原则。无立场无原则的观点,是没有价值的,只能是“相互抬杠,断章取义、争论不休”,意义不大。有时“沉默是金,雄辩是银”,你沉着思考、冷静分析就很重要了。你说呢?
我曾经查有关历史资料,计算出了万历援朝的两次战争中明军和日军的大致伤亡情况(我这里计算的是明军或者明军是主力和日军交锋的战役,日军在和朝鲜军单独交锋的伤亡我不计算在内):

第一次战争:明军阵亡人数是2700人左右,伤2100人左右,其中伤亡最大的战役是在明军还没有大举入朝参战前的两个先遣队,真正在李如松将军率领4万明军大举入朝的时候,在和日军在平壤、碧蹄馆、王京外围等战役中,明军伤亡总共都不到3000人,上面的这4800多人的伤亡有一部分是那两支先遣队的伤亡(其实先遣队并没有像史书上说的全军覆没)。日军阵亡人数在2.2万人上下,伤的人数大致在1万人左右,日军的伤亡很大情况下是装备、战术相对于明军来说的劣势。
第二次战争:明军阵亡人数大致在1.5万到2万人之间,伤的人数大致也在2万左右,而日军的阵亡人数要超过4万人,伤大致也在2万上下。这次战争和第一次不同,明军这次战争中的将领中很多都不如第一次的将领出色,所以在指挥上屡屡出现低级失误,但是毕竟明军士兵的装备还是要高于日军的,而日军的将领在指挥上要高于明军将领。这次算是惨胜。
所以,第一次我们是大胜,第二次我们是惨胜。知道这是事实就够了。战争的胜败不关紧要,关键是我们的战争是援朝的正义战争,不管结果如何,别人的评鉴如何,我们觉得我们是值得的。
给你分析吧
第一,无论是百万还是五万,月长石均不赞成
第一个数据,是当年丰臣秀吉侵朝,总共预备了五十万人马(包括随军人员),其中作战三十万,总司令宇喜多秀家,前锋大将是加藤清正,后勤官是石田三成,侵朝也分两个阶段。第一次侵朝部队是十万人,由加藤清正,九鬼加隆分别由陆路和水路入侵。
试想一下,当时刚是该国战国时代结束,丰臣秀吉侵朝的一个目的,就是削弱在战国时代成长的各大名尤其是德川家康,毛利辉元等旁系且实力雄厚的大名,把他们的部队整合侵朝,由于之前有小田原战役,秀吉动用28万人马,所以,集结30万人马(作战人马)并非虚假,这乃是秀吉动用全国之力。而刚从战国出来,日军将领都是战火洗礼过来的,指挥能力很强,士兵也比较精锐,而大明国久无战事,万历年间又消极怠政,军备废弛,即使有朝鲜军民牵制日军,但是若不以相当的兵力对抗,根本无法有效狙击日军。史料记载,第一次援朝的明军,就有四万人马。
第二个资料,是来自中方的:明末辽东战事,松山战役,明军先后动用了13万人马进攻后金。
为何用这个数据?很简单,因为这已经关乎大明王朝生死之战,而大明王朝只能拿出13万大军。虽然抗日援朝期间,大明王朝依靠张居正时期攒了些银子,可能实力强一些,但是绝对抢不到多少,百万大军,大明王朝根本就拿不出来。所以,论点一:百万大军和五万大军,都有问题。
第二,援朝明军大约有多少人呢?
个人观点:大概是十万到十五万之间。
第一点:日军侵朝最终人马达到二十万(日方记载),其中存在一部分水军。但是,当时日方水军,基本都是海盗整编和毛利,长曾我部的水军,作为地方大名,军队有限,日方水军人数不超过五万,那么,很显然,日军陆军作战人员至少也有十万人,准确说是十一万多一点,而当时,朝鲜陆军已经被日军击溃,加上内部不团结,作战无能害人有术的元均陷害李舜臣,爬上水军节度使高位结果被九鬼加隆大破朝鲜水军,朝鲜水军几乎全灭。而最后一次海战,李舜臣和明军将领一同阵亡,可见明军也派了水军和朝鲜一同抗日。陆军初次入朝已经是四万,而还派了水军。日方水军是很强的,在明朝中期倭寇之乱中明王朝已经体会到了,所以绝不敢怠慢。
第二点,在平壤之战中,中方至少有三万人马。为何这么说?因为当时,在平壤驻扎的日方加藤清正部,小西行长部合计超过两万人马,但是史料记载,当时明军人数占优,可以说,明朝大军至少超过三万才可以这么说。而如果援朝部队不到5万,还要扣除水军,那这三万人马就几乎是全部陆军。这仅仅是第一次战役(当时战争分两部分),而之后,南方日军北上援助,明军败退后遇到明朝援军后才停下,可见陆军人数相当多。
有史料记载,最终入朝明军大约在14万人左右,在和朝鲜军民配合下,成功狙击日军,迫使十余万日军残部退守朝鲜南岸。后来,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代表日方和谈,结束战争。
楼主看来是高人啊,已经想到是信息化的问题了。

所谓的正史(二十四史),是后来的朝廷跟据官方档案来编写的,一般都比较真实和符合现实。但同时又有很多民间学者来编写历史,这就是所谓的野史。

在古代,信息化传递速度并不快。一骑红尘妃子笑,从广东快马送到西安尚且要4到5天左右。从边关要塞,600里加急传递军情到首都,也要以天数算。官方最紧急的信息传递尚且如此之慢,那民间的信息传递就更慢,有的还要按月数算。

古代文献都是按当时所掌握的信息来编写的。官方掌握的信息质量就比民间的高,但官方的资料有的出于统治需要,都会做出修改和删减的。因而就造成我们现在,看正史的就是“帝王家谱”,看野史的就是“胡编乱造”。在古代,编写历史的学者也是良莠不齐的。明朝编写的《元史》就比不上清朝写的《明史》。而民间学者写的历史,不排除有部分是真的,但其余大多是假的。当时信息传递到民间的时候,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传递了,不排除会有人加盐加醋。因而就算是最正直的学者写出来的历史,由于他掌握的资料本身就不真实,我们就不能怪他写出的历史不真实。

由于我们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史上爱写书就更多,我们的学者喜欢用笔名的就更是恒河沙数。我们本身就不能确定历史的书写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连作者都不知道是谁,就不能奢望他写的历史有多真。就好比我们不能拿兰陵笑笑生写的《金瓶梅》当做真实的历史来研究。我们也不能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书看,要看三国历史就最好看《三国志》。

由于当时信息很不透明,传递速度又很慢,因而我们现在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测就不出为其了。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各种事实来推测。要证明一件史实,可以从历史,地理,政治等各方面的资料来看,甚至可以从敌对国的史料来看。

例如说明军当时有多少兵力,那就拿当时的中国和朝鲜地图来看。中国如果出兵100万,那粮草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当时有没有历史佐证呢?!当时和日军交战的地方能否容纳几十万大军的交战呢?!如果出兵5万又怎样呢?!当时中国的国力能否调集100万大军?!如果中国出兵100万,相应的,日本当时的国力又能否调集相当数量的大军来和中国交战呢?!当时日本的史书有没有记载呢?!

从各种各样的佐证来证实一件史实就是最好的。

由于现在的信息也是非常不透明,不过现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就高很多。我们可以从图书馆查看到当时的史书。如果你所在才城市的图书馆不够大,那就去你所在的省的图书馆,你所在的省的图书馆都不够大,就去北京,总之,要翻查中国的各种史料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耐心去看完这些恒河沙数般多的史料。如果你看完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了,那就不是“非专家型历史爱好者”了,你就是“历史学家”了。

如果片面说外国的就比较真实或比较严谨,那是不行的。因为在古代的外国,他们的写历史的人掌握的史料资讯都可能有问题,情况和我国的一样。如果原材料本身就有问题,就算写书人多么严谨,多么批判,他写出来的也就同样是“盲人摸象”,只反映事实的一个方面。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信息化的问题。看待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对待历史,更要从不同的方面来看。现今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我们尚且不能完全做到信息透明,看待历史,就更应该多方面地看了。不过看来楼主都想到这些了。

以上乃在下愚见。
我认为现在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中国的学者也太多了,因此每个学者几乎都有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自己对历史的评论。
反过来看看史记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其实谁也不敢说史记记载的就绝对无误,只是我认为记史人只是告诉大家这件事情,而不是去搞那些没用的评论。但是依我看,历史是因该让我们把它作为我们的民族文化,作为我们今后发展的镜子,而绝非是作为评论的对象。如果一味的去评论,那么历史已经失真了。
说的没错,真正的历史考究不是我们非专家人可以看到的,而学者往往为了搞噱头而对历史的问题并不认真,谁是谁非并不知晓。
因此我现在只喜欢去了解一件事情,而不是想明白个究竟,过去的事情,要想知道究竟,也只能是皮毛是猜测,与其这样,不如看看这件事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有什么就好了。
对于你的提问,我觉得只要没有明确的记载,那么多半要考虑是不是因当时国家政治的问题而有所隐瞒,那我也只好只去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对于胜败已并不重要了,可能回答没到重点,因为我也无奈了。
例如明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各派观点完全相反,有人认为明军出兵百万,耗银数百万导致国库亏空,甚至间接导致明朝灭亡(这观点是我在期刊网上看到的,想来也不会像我这样的菜鸟般满嘴跑火车),还举出当时的西方传教士评论“明军行动迟缓”之类的作为佐证;再说另一派就更不得了了,他们更从各种史料中举出一大堆数据(我也不知数据真假),例如日军各军团指挥官,各军团人数,明军人数,而有人更指出明军数目从没超过五万(这话我记得是当年明月说的,他后来在解释为什么此战为何在中国没有详细记载时自豪地说相比日朝双方的元气大伤,中方几乎毫发无损,故此战之胜不值一提,“什么叫强大,这就是强大”)。
1.我就在想双方观点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所参考数据也天差地别,一个说百万,一个说不到五万,太离谱了,难道双方都没有仔细详细的研究史料吗,好歹双方观点持有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么个问题查查书结果不就出来了吗?到时候谁是谁非一目了然,也不用老打口水战。想来专门研究这些的人搞到各种史料不难吧。抑或者每一派都只是相互抬杠,断章取义,只说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其余一概弃去?虽然俺以为理论阐述者没有义务举出反对自己观点的证据,但若果真各家都只为抬杠而争论而非为真理,学术未免也太无趣。

历史专业生和历史爱好者有什么不一样的?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专业历史科班出身和历史发烧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历史科班出身的人,他们接受了系统的历史学教育。比如,他们会上中国通史课,西方通史还有史学理论这些课,这里面从猿猴到当代中国都会讲到,古希腊到现在美国也都会提到,什么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土地政策全部都要面面俱到,虽然讲的不细,但是你会有一个全局的视野,思考问题也往往面向更大。因为要考试,有些东西即使你不喜欢,也必须学,必须弄清楚。

历史发烧友就不一样了,很多人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有人喜欢宋朝,有人喜欢明朝,他们对那段历史了如指掌,但是他们却对其它东西不关心,那些制度问题或者土地问题这些抽象的东西更是没有兴趣,所以很多历史发烧友写的东西往往不客观,也不能根绝这些经济和社会状况去全面分析一个时代。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人问现在历史巨擘余英时,南明时期一个将领的名字,结果余英时先生非常不高兴,这些东西不是查书就能查出来的么,又不专做南明史,怎么知道。

余英时

自己也经历过,有人问三国时期一个非常小的人物,表示看书没有注意。他就嘲笑很久,还是读历史的,连这个都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哪个人物是他打游戏的时候,知道的。所以,历史发烧友往往注重细枝末节,而有时忽略了全局。

第二个,则是历史方法问题。

学历史的人自然要学史学理论,也要学很多做历史研究,比如考证或者分析的方法。历史发烧友往往不去学,所以分析问题往往偏激。

最有名的可能是钱穆,虽然他是国学大师,但是他小的时候没有系统学习,非科班出身,所以他很多问题往往故意夸大了中国好的一面,忽略很多弊端,因为他的分析不理性,感情色彩太浓。

因此,历史科班出身的人往往能有研究的突破,历史发烧友很多只能做普及或者片面的工作多一些。

所谓历史专业毕业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科班”出身,主要是指接受过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系统史学训练。

这是他们所引以为傲,甚至瞧不起业余历史爱好者的主要原因。

科班出身,自然有它的优势所在。主要有这么几点:

1、从外在硬件上说,大学图书馆拥有更专业、更完备的图书资源,可供历史学专业学生查阅。尤其是,各大学图书馆都有数量不菲的珍贵典籍,这些是一般业余爱好者很难接触到的,有时候有钱也不行。

2、大学历史系都拥有相对健全的学术队伍,各个方向都有,在这种氛围下,能够得到不同风格老师的指导,成长的速度肯定要快于一般业余历史爱好者。

3、如果是在比较牛的历史系读书,能够参加很多学术会议,听到很多学术讲座,见识到很多学术大牛。有时候,大牛的一句话,顶你读三年书。

4、科班出身能够接受系统的历史学训练,比如如何查找第一手材料,如何考证材料真伪,如何用材料解释历史问题等,走的是学术研究的规范路数。一般来说,读到硕士阶段,基本具备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问题意识要强一些。

5、大学不只有历史系,还有很多其他专业,可以随时旁听,打开视野,形成跨学科思维。

当然,科班出身也有弊端,无论在哪个大学历史系读书,必然会受到这个院系风格的影响,形成某种框框,除非自己悟性特别好,或者继续到其他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否则这种框框将跟随一生。

相较而言,非历史系毕业的人,由于缺乏这种系统训练,在读书门径、分析问题等方面的确会受限,尤其是很多人只读二手论著,不去看一手史料,那就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认识。

但反过来说,真正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人,往往也会走上研究道路,而在研究时,思维方式等不会有框框的存在,有时反而能有新的突破。就像当下时兴的通俗史学,虽然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也不乏精彩内容,能够对学术界起到反哺作用。

最后,凡事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专业和业余的区别,还是因人而异。科班出身的也有大把混子,业余爱好的也有很多牛人。

就历史研究而言,虽然离不开科学方法,但说是科学也应该不那么完全正确。所以我们需要具体的来谈历史爱好者与科班生。

第一:历史爱好者与历史科班生都鱼龙混杂。

科班生是指理论上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学生。事实上,这是少数人的事。以明史为例,会典、实录、500部文集(就是《四库全书》的明人文集,其他几套就先不读了)全读了的科班生,就比读几本书的强,前者叫大神,后者是本人。

历史爱好者是指对某一段、某个领域有兴趣的朋友。比如有人喜欢孙承宗,漫天下寻找他的史料,搜集、校对整理、分享讨论,以此为中心,散发到对整个明末的军事、人事、政局,以小见大的研究就是这么来的。也有的仅限于碎片化的阅读在贴吧发言,这就另说。前者是高手,后者是兴趣。

第二:两者侧重点不同

历史学本本身重在研究,讲故事是次要的。而且史学研究转型后,更多注重社会与个人的历史。一说为“研究碎片化”,一说为“研究新发展”。同时系统的引入了西方学术理论,比如政治文化,环境等诸多理论。这是当下的学术侧重点。

爱好者比较集中在军政与讲故事。诸如袁崇焕吧,大量的人通过对袁崇焕广渠门作战史料的发觉,就为还原一场战役。讨论比较多的有谁是东林党、谁是阉党;也有的通过挖掘大量史料,在合理详细的基础上写小说。

第三:优秀的人总是想通的

历史是刻苦者或者有钱人的学问。前者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史料、考订史识。后者是可以随时买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自己需要的材料,非常方便。两者都具备,肯定会成为圈内外知名的大学者,比如沈志华先生。具备一个就会成为自己领域优秀的人。

总结

在西方,军史专家,军史爱好者,游戏公司可以经常互动,比较扁平化。在国内,历史系统军史,军事系统军史、军史爱好者、游戏公司,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各自为政,很难互通有无。其他方向大致也是如此,这远不是单方面提倡公众爱读的史学能解决的。只有打破隔阂,才能消除误会,发现对方的有点,避免脸谱化。

历史学考研跨考生和科班生的专业性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求具体怎样弥补呢
差距主要集中在1、科班生学习的时间长学的可能会扎实一点2、科班生对历史整体上的掌控强一些3、相关学科知识知道的要多一些4、复试的时候有些学校可能会看中本科专业,但是如果你成绩好的话也无所谓。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能好好复习,在学习强度和学习时间上超越他们,问题就不会太大。历史学是统考的。
可能没什么外在的差别 可能在综合素养 和内在敏感性各方面有所差别而 所以重要的是要把握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学习
专业素养的不同吧,如果你是学理科跨考文科的话思维习惯上会有差距,如果是文科跨文科的话也就还好。其实只要你复习够努力这些都是可以弥补的
其实没区别的。
我也是跨考,那些科班生还不如我

历史专业毕业生和历史爱好者有什么区别?

大学学历史的未必就进了历史学的门。而且,大量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其实并不能算进了历史学的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这个问题是没法回答的。
只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合格的专业历史学研究者和非专业历史爱好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天地之别。这个天地不是说“水平”,而是说思维方式。
合格的专业历史学研究者的思维一定是从史料出发的,关注一个对象后,开始当然是发现和收集史料,尽可能的竭泽而渔(为等一条史料到手而全篇论文扣着几年不发的情况太正常了),然后对史料进行处理(处理史料的方法也是专业历史学的核心技术之一,最高段位的爱好者也许能从大家的著作中偷窥一二门径,但有没有严格的处理史料训练那真是门内与门外的根本差别,至于一般爱好者则基本不具备这个意识),然后根据这些处理后的史料开始理顺发生了什么,即构建历史真实(一般意义上的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就是这个阶段),最后再分析历史真实如此发生的机理和产生流变的因素。到这里,严格说,历史学的流程走完了。对历史真实的评价以及会发生意识形态上的怎样影响严格意义上是非专业历史学范畴的。
而历史爱好者的思维链条是反向的。关注一个对象后,最外层的爱好者最关心的就是其评价,尤其喜欢牵扯意识形态。好、坏;先进、落后;强大、弱小;牛逼、菜逼……接着,进一步的爱好者会试图了解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更近一步的,会去买专业学者的相关著作看学者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以及变化特点之类,高段爱好者在了解这些后会去找史料出处,以及看看有没有别的相关史料,最高段爱好者最后会去揣摩专业学者在著作中体现出的他们是如何处理史料的方法。但到这一步,依旧是爱好者,与专业无关。思维方式的区别把大门关死了。
思维方式天地之别,但天地之别的不只是思维方式。
立场和态度也是天地之别。爱好者会列出长长的书单显示自己读过很多专业著作,读越多越以为自己知道的更多。专业研究者根本不列书单,相关研究者的成果在心里都是一个个论证链条,而且自己还明白这些链条各自的处理特点以及弱点缺陷都是什么。相比研究著作他们更看重新史料的出现,而且读得越多越不敢说自己懂多少。
爱好者读历史书是越读越肯定的,自己心中的理解模型逐渐成型,看到很多新的观点也能处理融入自己原有的体系中去。
专业历史研究者则从来都是不稳定的,新东西随时会破坏原有的模型,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说不定自己认识一改变,就不再拿出手了。
爱好者越读心态越上帝,越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全面,就是自己知道的这样。
专业研究者越读视角越上帝,越认为自己以前看问题偏狭,问题更加复杂不是自己原来想的那样简单……
…………
顺便,按照本标准,国内高校历史系必须砍掉一大半。

这个问题很难答,难处在于,大学学历史的未必就进了历史学的门。而且,大量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其实并不能算进了历史学的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这个问题是没法回答的。只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合格的专业历史学研究者和非专业历史爱好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天地之别。这个天地不是说“水平”,而是说思维方式。合格的专业历史学研究者的思维一定是从史料出发的,关注一个对象后,开始当然是发现和收集史料,尽可能的竭泽而渔(为等一条史料到手而全篇论文扣着几年不发的情况太正常了),然后对史料进行处理(处理史料的方法也是专业历史学的核心技术之一,最高段位的爱好者也许能从大家的著作中偷窥一二门径,但有没有严格的处理史料训练那真是门内与门外的根本差别,至于一般爱好者则基本不具备这个意识),然后根据这些处理后的史料开始理顺发生了什么,即构建历史真实(一般意义上的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就是这个阶段),最后再分析历史真实如此发生的机理和产生流变的因素。到这里,严格说,历史学的流程走完了。对历史真实的评价以及会发生意识形态上的怎样影响严格意义上是非专业历史学范畴的。
而历史爱好者的思维链条是反向的。关注一个对象后,最外层的爱好者最关心的就是其评价,尤其喜欢牵扯意识形态。好、坏;先进、落后;强大、弱小;牛逼、菜逼……接着,进一步的爱好者会试图了解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更近一步的,会去买专业学者的相关著作看学者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以及变化特点之类,高段爱好者在了解这些后会去找史料出处,以及看看有没有别的相关史料,最高段爱好者最后会去揣摩专业学者在著作中体现出的他们是如何处理史料的方法。但到这一步,依旧是爱好者,与专业无关。思维方式的区别把大门关死了。

两者之间的立场和态度是有天地之别的。爱好者会列出长长的书单显示自己读过很多专业著作,读越多越以为自己知道的更多。专业研究者根本不列书单,相关研究者的成果在心里都是一个个论证链条,而且自己还明白这些链条各自的处理特点以及弱点缺陷都是什么。相比研究著作他们更看重新史料的出现,而且读得越多越不敢说自己懂多少。
爱好者读历史书是越读越肯定的,自己心中的理解模型逐渐成型,看到很多新的观点也能处理融入自己原有的体系中去。
专业历史研究者则从来都是不稳定的,新东西随时会破坏原有的模型,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说不定自己认识一改变,就不再拿出手了。
爱好者越读心态越上帝,越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全面,就是自己知道的这样。
专业研究者越读视角越上帝,越认为自己以前看问题偏狭,问题更加复杂不是自己原来想的那样简单……

猜想,历史爱好者这些人可能不多了,因为那对自己有啥用?一个爱好历史的人,可能是比较卓著的人,所以才学点历史。

虽然历史这种人文学科没有什么壁垒,但相对于大学历史系来说,有三部分内容事普通历史爱好者不会涉及的:史学理论、史学史、史学哲学,这三部分内容是要从根本上告诉学生历史以及历史学是什么、历史研究应该怎么搞以及历史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有机会切身的走进历史,探索其轨迹甚至近距离接触,并且具有专业精神和更方便的资源条件。,而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固然很优秀却没有他们的地利人和自然是有些差距。

文章标题: 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和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的差距在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2528.html

[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和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的差距在哪里]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