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德宗为什么信任和重用卢杞、裴延龄,把陆贽贬谪在忠州十年

时间: 2022-06-27 00:00:0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唐德宗为什么信任和重用卢杞、裴延龄,把陆贽贬谪在忠州十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意思

意思是: 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如升官发财等,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

原句: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扩展资料:

《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论语里仁篇》——百度百科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怀:思念。
土:乡土。
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①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想的是法度,小人想的是自己。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意思是: 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如升官发财等,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
原句: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唐朝历史的盛世与动乱

天宝时期时,唐玄宗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不问国事,并且纳儿媳杨贵妃。此时国政渐乱,唐玄宗罢免贤相张九龄,相继以李林甫与杨国忠为相。李林甫有“口蜜腹剑”的恶名,,他蔽塞言路,排斥贤才,采取任用不擅文采的蕃将为边将以杜绝“出将入相”之源,使得唐廷陆续任用高仙芝、哥舒翰与安禄山等边将。此时宦官也逐渐崛起,高力士权势炙手可热。在军事上,由于唐朝多年的战争使得府兵制崩溃,兵源逐渐改为募兵制,禁军也进一步获得扩大。唐玄宗为了便于管控辽阔的边疆,于722年设置了九个节度使与一个经略使。节度使不只负责军事,之后还兼顾地方民政与财务,久之形成节度使尾大不掉的局面,也成为藩镇割据的远因。对外方面,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将经常挑起对外战事,以邀战功。当时唐朝正与吐蕃、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争夺在西域与中亚的势力,其中以751年的怛罗斯战役最有名。唐将高仙芝被阿拔斯王朝与石国联军击溃而丧失在中亚的地位,而后因为中土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也没有恢复地位的打算。
节度使的权力甚大,当与中央发生冲突时,就很有机会发生叛乱。当时又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最有机会,他甚获唐玄宗宠信,与丞相杨国忠勾心斗角。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杨国忠与封常清认为敌军不足忧虑,命郭子仪自朔方出兵河北、高仙芝提大军出潼关战关东。十二月,封高两将皆败,东都洛阳沦陷,唐军退守潼关。封高二人被谗言所杀,改由哥舒翰坚守潼关。于河北举兵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也在隔年正月被叛将史思明击溃,关东一带尽数沦陷。然而郭子仪与河东李光弼进军河北,会师恒州(今河北真定),击败叛军将领史思明,叛军军心大乱。然而,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强迫哥舒翰出兵。六月,哥舒翰将兵八万与贼将崔乾祐战于灵宝西原,官军大败,死者十六七。哥舒翰退至潼关,为其帐下火拔归仁以左右数十骑执之降贼,关门不守,京师大骇,唐玄宗紧急南逃蜀地成都,途中发生马嵬驿之变,杨国忠与杨贵妃在愤怒士兵的要求下被杀。而太子李亨奉唐玄宗之命,前往西北灵武募兵。安禄山占据长安后建僭燕。七月,李亨抵达灵武后,在宦官李辅国拥立下称帝,即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命其子李俶统领诸将,以李泌辅佐,派仆固怀恩出使回纥请兵。当时唐将房琯反攻长安失败,局势一度危急。757年叛军内讧,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夺位,史思明回守范阳,并掌握河北军力。继而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返回灵武,并联合回纥,于年底收复长安。然而叛军早于十月攻克江淮重镇睢阳(今河南商丘),张巡与许远战死。所幸郭子仪接着攻下洛阳,牵制叛军。不久,安庆绪退回邺城(今河北临漳),谋除史思明。史思明得知后投降唐朝,叛军势力只剩邺城一带,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然而唐廷想要消灭史思明之事外泄,史思明于隔年三月率叛军南下击溃唐军,史称邺城之战。郭子仪被鱼朝恩谗毁而返回长安;史思明杀安庆绪,并吞其部,自称帝,以范阳为都;李光弼因叛军攻克洛阳而退守,局势急转直下。761年李光弼反攻洛阳失败,史思明获捷后居然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分崩离析。762年太上皇与唐肃宗相继去世,太子李豫(原名李俶)继位,即唐代宗。唐代宗派其子李适统领诸将,仆固怀恩为副,率唐军与回纥军攻克洛阳。史朝义北走范阳,仆固怀恩率军追击,河北叛将李怀仙也投降唐军,并一同追击。隔年正月,史朝义在石头(今河北唐山东北)自缢,八年的战乱才告平定。 唐德宗在初期颇能励精图治,坚决削灭藩镇,藩镇对其较为敬畏。他起用杨炎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修改盐法,行常平法以改善财政。但是他为人刚愎忌刻,没有任人之明。781年任用奸相卢杞后,政治日非。听信卢杞谗言,诛杀杨刘两臣。政治的败坏使藩镇逐渐轻视,最后爆发乱事。同年,成德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不被唐室同意继任,他就联合魏博田悦与淄青李纳举兵叛乱。唐室派马燧、李晟击败叛军,田悦被中央军围困于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惟岳则被部下王武俊所杀。
另一方面,卢龙朱泚入朝后,由其弟朱滔继任卢龙节度使。由于卢龙朱滔与成德王武俊对朝廷不满,就联合淄青李纳、淮西节度使(约今河南省东南)李希烈叛乱,共推朱滔为盟主。调来抵抗淮西的泾原军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满,爆发了泾原兵变,唐帝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军入长安后,共立朱泚为帝,并且包围奉天。李晟紧急率中央军回师关中,与朔方军李怀光解奉天之围。事后,唐德宗因卢杞谗言而不召见李怀光,虽然最后卢杞被贬,李怀光仍然怨恨唐帝。784年唐德宗采用陆贽之策,同意诸藩镇的要求,只有朱泚不赦,并且废除苛税,诸藩镇纷纷归服。朱滔和李希烈不愿投降,拉拢李怀光倒戈,唐德宗又逃到梁州(今陕西南郑)。同年,李晟收复长安,朱泚于东逃之际被部下所杀,李怀光也在隔年被马燧、浑瑊所灭,淮西李希烈也被部下所杀,至此乱事平定。然而,唐室承认藩镇的统治权,加深割据局面。由于唐德宗不信任将领,禁军转由宦官掌控,宦官权势薰天。唐德宗晚年任用奸臣裴延龄,并且亲昵宦官贪吏,国政日衰。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 唐代宗遗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唐顺宗与唐宪宗都企图解决,其中唐宪宗较为成功,实现了元和中兴。唐顺宗以韦执谊为宰相,启用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他们废除欺压百姓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减轻税赋。任韩泰掌控神策军,试图夺取宦官军权,史称永贞革新。同年,唐顺宗中风,宦官俱文珍利用太子李纯想做皇帝的心理,联合韦皋等等藩镇迫使唐顺宗让位,借此扳倒改革派,史称永贞内禅。太子李纯继位,即唐宪宗。
唐宪宗颇能驾驭宦官与外廷,做事勤勉政务,善于纳谏。他采纳杜黄裳的建议着手削藩。当时全国共有四十六处藩镇,大都在半独立的状态,只剩浙江一带还供应朝廷的财务来源。他采取扩宽财路,力行节俭的方式以稳固财力。由于藩镇中以安史系最强,他先从较弱的藩镇下手。806年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夏绥留后杨惠琳与隔年的镇海李锜先后叛变,被唐室一一平定。接着是牵制数十万唐军的安史系淮西节度使吴元济,814年由于吴元济四处掠夺且私自传位继承,唐宪宗先后派十六镇的兵力讨伐之,然而未能成功。期间淄青李师道与成德王承宗派人刺杀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唐帝复以裴度代替,并以李诉(李晟之子)主讨战事。817年李诉采降将李祐之计,雪中奇袭吴元济总部蔡州(今河南汝南),淮西平定。淄青李师道恐慌,唐宪宗派李光颜、李诉率军讨伐。两年后李师道被部下所杀,淄青平定。河北方面,魏博田弘正支持唐室。成德王承宗曾经反叛唐室,淮西平定后与卢龙刘总归顺唐室。到819年,全国藩镇在名义上都服从中央,派使纳贡,史称元和中兴。然而唐宪宗对国事有点荒怠,喜好营建豪宅。他十分崇佛,曾经赴法门寺奉迎佛骨,韩愈劝谏而被贬。 此时唐帝沦为各藩镇角力的战利品,最后被藩镇掳走,取而代之。895年河中王重盈去世,王行瑜、李茂贞与韩建等人与河东李克用争夺河中。王行瑜趁机入京杀宰相韦昭度等人,并谋废唐昭宗。李克用紧急率军入援,而王行瑜被部下所杀,唐室才得以安定。事后,唐室建立殿后四军,李茂贞、韩建抢先于896年逼近长安,唐昭宗逃到华州,殿后四军被废。最后有赖李克用、朱全忠率军入援,唐昭宗得以于898年返回长安。而后宰相崔胤与宦官韩全诲争权。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紧急招唤朱全忠入援。而韩全诲强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朱全忠于是率军围困凤翔。隔年,凤翔军粮草耗尽,李茂贞只好杀宦官韩全诲等人,与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机掌控朝中大权,还屠杀宦官数百人,派兵控制长安。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摆脱朱全忠的威胁,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被朱全忠在长安的眼线所察觉。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被毁。同年8月朱全忠弑帝,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隔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建国后梁,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陆贽是何许人也?

唐代政治家陆贽
挹斋

唐代中期,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兴转衰。当时藩镇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政治斗争已发展到直接的军事对抗,结果兵祸连接,干戈不息。民不聊生,百业凋疲,民间怨恨丛生。唐王朝在这种艰难的状况中苦苦挣扎,以求中兴。陆贽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踏上了政治舞台。作为陆贽的同里人,笔者不揣浅陋谨以陆贽的家世与生平、治国思想、著述与遗迹等三方面对这位乡先贤——唐代政治家予以简介,文中如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正。
一、家世与生平
陆氏之先,为战国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为侯,后以地为氏,成为华夏陆氏之得姓始祖。陆通四传至陆贾(五世)仕汉高祖,奉命出使南粤,以言辞善辩说服了南粤王(赵陀),南粤归顺汉朝。归朝,拜大中大夫,著《新语》12篇。陆贾子陆烈(六世),字伯元,西汉初为吴令,有善政;后迁豫章(今属江西省)都尉,病卒于任上。吴郡人民思其惠政,派专使迎其棺柩归葬于吴郡之许疁胥屏亭。陆烈之子孙遂世代为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旧时《百家姓》的陆姓郡望是“平原”,系表明得姓之初是居住在平原。自秦汉晋唐以来,陆氏族昌于吴郡。传至十七世陆闳,字子春,仕东汉为颖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后任尚书,陆闳传至陆瓘(二十五世),仕晋为中书侍郎。陆瓘传至陆齐望(三十八世),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官秘书监,后被封为润国公。陆齐望生子八:依次是泌、?、涧、淮、灞、浐、渭、沣。陆齐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吴郡吴县徙居嘉兴县,其子孙遂入籍嘉兴。其故宅在嘉兴府治前西南宝花仓址(这一故宅自唐以来历代俱存,毁于现代日军侵华的炮火;其遗址在今市区斜东街原橡胶厂内)。齐望之五子陆灞(三十九世),仕唐为吏部郎中,仍居嘉兴。陆灞之子陆偘(四十世),任溧阳(今江苏溧阳)令,陆偘之子陆贽(四十一世),出生于嘉兴故宅。陆贽为宣公支始祖,据金蓉镜纂《重修秀水县志稿·氏族世系·陆氏》云:“自陆候受氏至宣公(陆贽)凡四十一世。自五季(五代十国时期)以还,宣公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其在浙东者,以山阴(今绍兴市境)二十九支为最盛。在浙西者,以秀州(今嘉兴市境)十二支为尤著。”所以,自唐宋以来,浙江全省的陆氏几乎都是陆贽之后裔,其中著名人物宋代有陆佃、陆游、明代有陆炳、陆光祖,清代有陆陇其、陆奎勋,近现代有陆志鸿、陆维钊等,均为陆贽之杰出子孙;但也有极少数不肖子孙,如北洋政府时期签订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汉奸卖国贼陆宗舆。
陆贽(754—805):字敬舆。虽出生于江南望族,但其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偘虽官溧阳令,但英年病逝。贽受母亲教育成长。唐代宗大历六年,贽年方十八岁就高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得高第,初授华州郑县(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县尉,迁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县北)令。唐德宗即位,贽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当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军阀朱沘僭称皇帝。贽随唐德宗避难于奉天(今陕西乾县),转为考功郎中。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避往梁州(今陕西南郑县),转谏议大夫。收复长安后,转任中书舍人。贽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起草诏书,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贞元七年(791),拜兵部侍郎,知贡举,余职皆解。贞元八年(792),德宗拜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当时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奸宄用事,朝臣不服,但德宗却倚为心腹。贽上疏陈言裴延龄罪过,德宗不以理采,并逐渐疏远陆贽。裴延龄反而谗言陆贽,德宗于贞元十年(794)罢陆贽知政事,降为太子宾客。贞元十一年(795)春,又被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征还,诏未至而陆贽已卒,时年五十二岁。谥曰宣,后世尊称陆宣公。
二、治国思想
陆贽是唐代贤相之一。他的学识才干和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和后世称誉。唐代权德舆认为足可比之为汉代的贾谊。宋代苏轼认为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文辩智术同于汉代的张良,“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惜其“仕不遇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遣人祭奠其墓并赋诗凭吊。近现代则评其为“唐代大政治家”,列入古代“十大名相”之中。
其治国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君立国,以民为本。
陆贽忠于唐王朝,基于当时的形势,进一步阐发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思想,强调“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他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人君要“得人心”,“在于审查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者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急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查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同趣,以靖邦家乎!”当然在封建社会,代表地主阶级的皇帝与农民阶级的利益是根本不同的,二者不可能达到统一和调和。只能是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协调和农民阶级的关系,“扫求利之法,务息人之术”。这样,统治者就能争取更多的“人心”。所以,在贞元八年(792)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四十余州发生大水灾时,他劝德宗“速降德音,深示忧悯,分道命使,明敕吊灾,宽息征徭,省察冤滥;”以争取“人心” 。
第二、主张“均节赋税”、“养人资国”以发展社会经济
陆贽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曾六次上疏《均节赋税恤百姓》,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他认为“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夫国家之制赋税也,必先导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焉。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出则不征,非土之所有则不贡。”他反对朝廷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剥削,认为“当今之要,在于厚人而薄财,损上以益下。下苟利矣,上必安焉,则少损者招大益也。人既厚矣,财必赡焉,则暂薄者所以成永厚也。”为此,他提出一系列的改良措施:限止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节约国家开支。这些措施总的原则是“安富恤贫”,是在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中寻找平衡。一方面体现了陆贽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广大贫苦农民的极大同情。这些措施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生产关系、解决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主张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到德宗时地方割据有增无减,“假王者四,僭帝号者二,其他顾瞻怀贰,不可悉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有的已经世袭;“官爵、甲兵、租赋、刑守,皆自专之”;“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唐王朝要维持其统治,去掉藩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陆贽郑重提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着身使臂、臂使指,大小适称而不悖。”他建议德宗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居重以驭轻,才能保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并提出“修偏废之权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权”的方针,加强关中实力以巩固皇权,逐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以便最后剪除“凶逆”。终德宗一朝,解决了“四镇之乱”和“淮西叛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第四、整顿吏治,反贪倡廉。
唐代中朝以后,“权臣用臣,其余除授,类多徇情”,有的“一月数迁”,有的“积年不转”,吏治十分混乱。陆贽任宰相后,为了整肃吏治,将吏部内外官员分为三部分,每年置选,计阙集人。这样一来,选司之弊端改掉不少,天下称之。当时他与贾耽、户迈、赵憬共同辅政,凡是上报的文件皆互相推诿,谁都不置可否。于是采用以前的办法,辅臣轮流执政,秉笔快策,每十天轮换一次,有事由秉笔者处理。既解决了辅臣间闻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问题,辅臣的责权更加分明。陆贽认为任用官吏,必须坚持“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原则。“求才贵广”,就是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使人“各举所知”,不仅宰相可以推选官吏,台省长官也可以荐举贤能,“唯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启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考课贵精”就是要“按名责实”,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为了奖惩分明,升降得当,在“考课”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核才取吏”的“三术”:“一曰拔擢以旌其异能;二曰黜罢以纠其失职;三曰序进以谨其守常。”这样使有才干的人得到重作,使庸碌无能与尸位素餐的人受到贬斥,保证吏治清明。
陆贽提倡反贪倡廉,唐贞元九年(793)二月某日,德宗与陆贽交谈时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赠,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也无妨。”陆贽地对德宗“鞭靴之类”的观点,认为“监临受贿,盈尺有利。”一语道破了“监临”者在公务中接受“馈赠,哪怕只是一尺布,也是受贿的实质。得出“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的论断。陆贽的结论是“接受“鞭靴”之类的贿道“涓流不绝”,必然酿成贿祸泛滥的“溪壑成灾”。他强调在上者要带头自律,不能只禁“士吏之微”,而自己反可通行“受亦无妨”。陆贽反贪倡廉的率说,对今日反腐败斗争仍有借鉴意义。
三、著述与遗迹
(一)陆贽著述简介
陆贽学识渊博,其文章虽沿用骈体,却一扫六朝以来的浮靡之风,而切重于实用。其文笔,晶莹如山泉,澎湃如海涛,切中时弊,富有现实意义,以后世影响很大,以致使得苏轼终身效法,曾国藩也取法于他。据历代书目记载,陆贽著述有以下几种。《徐岱奉天记》1卷,是书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内容记叙唐德宗西狩事。
《玄宗编遗录》2卷,是书为《宋史·艺文志》著录,内容叙唐玄宗(李隆基)之轶事遗闻。
《制话集》10卷、《奏草》6卷、《奏议》6卷,此三书为《新唐书·艺文志》和《郡斋读书志》所著录。其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中唐社会的财政、经济、军事及藩镇割据与回纥、吐蕃的关系等方面。所论切中时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宋代司马光撰《资治通鍳》采用陆贽奏议有三十九篇之多。后世刊行的各种版本,均从此三书辑选注:例如[宋]婺州刊本《郎晔注陆宣公奏议》15卷,元至大四年(1311)嘉兴路儒学刊本《陆宣公集》22卷,明天顺元年(1457)延公祥刊本《重刊陆宣公奏议》22卷,万历九年(1581)徐必达校刊本《陆宣公奏议》22卷,清康熙间张伯行刊本《陆宣公文集》、雍正元年(1823)年羹尧刊本《唐陆宣公集》、清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增刊本《陆宣公文集》、光绪间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经进新注唐宣公奏议》20卷,商务书馆民国24年(1935)版(周养初选注)《陆贽文》、大东书局24年版(沈卓然重编)《陆宣公全集》、中华书局25年(1936)“四部备要”本《唐陆宣公集》22卷《增辑》2卷([清]耆英增辑)、国学整理社25年版《陆宣公全集》、两间书屋33年(1944)版(王丹岑选注)《陆宣公经世文编》;解放后,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陆宣公集》。
《备举文言》20卷,是书内容分450余门,大类六帖而文辞过之。
《遣使录》1卷,是书为《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所著录。
《古今集验方》15卷,是书系陆贽被贬忠州别驾时,在忠州所辑,后裔陆游作跋刊行。
(二)陆贽遗迹
1、宣公墓
据明吴一鹏撰《陆宣公年谱》云:“宣公卒于忠州(今四川忠县),葬忠州屏风山玉虚观侧。”据此,忠州之宣公墓为陆贽遗体安葬处,是真墓。
旧时苏州齐门外欣字圩有陆宣公墓,墓园宏大,占地48亩,有石人石马。此为衣冠墓。
旧时嘉兴城东36里之新丰镇,有陆宣公墓。墓前有桥,俗呼陆贽坟桥,此也是衣冠墓。
2、宣公祠
忠州宣公祠:祠在四川忠州城南之长江岸边,系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忠州知州王俅建造,此祠毁于明末。清初,知州武烈、张照先后重修。清道光元年(1821)刺史李绍祖与酉阳知州陆光宗、宜宾知县陆成本捐资修整祠墓。
苏州宣公祠:祠在苏州齐门外欣字圩宣公墓侧,祠制宏大。明嘉靖初年,吴一鹏曾塑宣公像于祠旁的塔院中,后渐圮。清乾隆十六年(1715),诏江苏巡抚王师重撰神道碑立石并修复祠墓。
无锡惠山宣公祠:祠座落于惠山镇直街,始建于宋朝散大夫陆元珍,毁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寇之炮火。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无锡陆氏合族公推陆雨生主持筹建修复事宜,当年夏开工,次年春峻工。合族子孙举行春祭典礼,并接受汤恩伯书赠之“帝师祠”匾额。
杭州西湖宣公祠:祠在白堤孤山之南,原系明朝中书舍人洪澄的别墅,后属陆炳。陆炳自谓系出宣公,于明嘉靖年间改别墅为祠祀宣公。此词规模宏敞,台榭之盛为当时杭州之冠。清乾隆帝南巡时,曾三次派大臣致祭,并曾四次御题孤山祠诗,今抄录一首于下:
题孤山祠 乾隆十六年
策马孤山脚,崇祠陆氏传。
去留关治乱,事业付云烟。
房相希前躅,苏公表旧编。
德宗事苛察,胡独昧知贤。
嘉兴宣公祠:祠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由知州程俱始建于州学中,毁于南宋末年。明嘉靖十七年(1538),通判张本结改建于府城报忠坊之杨柳湾,明清以来多次拓建。至清乾隆时祠制宏敞,占地18亩余。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南巡驻跸嘉兴时,海昌鹏墩希贤支、平湖景贤支、嘉善奉贤支共同捐修嘉兴宣公祠。道光六年(1826),奉旨宣公从祀文庙东庑,而旧祠日渐坍废,仅存正殿三间。禾郡族人陆磨斋等邀同海昌鹏墩希贤支倡议集族捐造大殿、仪门等建筑,春秋两祭,嘉属各县文派祭祀。咸丰十年(1860),祠毁于太平军炮火,仅存正殿五椽,湮埋荆榛砂砾中近五十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族人陆鹤翔至祠助祭,与嘉善汾湖支陆颂襄等倡议重修,经一年多修缮完毕,惟规模已不及从前。这就是辛亥革命以来,人们看到的嘉兴宣公祠。抗日战争以来,祠日渐倾圯不堪。整个拆毁,则在1958年后,其遗址在今杨柳路安乐路口西首之嘉兴汽车配件厂。
海宁宣公祠:祠在海宁盐官镇东北鹏墩村。由陆贽十六世孙陆元珍于明初创建,明隆庆六年(1572)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裔孙陆克谐、陆奕观等重修;浙江总督德沛作碑记。此祠,今已不存。
平湖宣公祠:祠在平湖县城东大街德藏寺左首,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祀唐相陆贽;陪祀有宋儒陆正明,明征士陆宗秀、程乡令陆克潜、吏部尚书陆光祖、兵部员外郎陆澄原、巡按御史陆清源、济南府推官陆振玉,清赠礼部侍郎陆陇其等。此祠,今已不存。
嘉善宣公祠:祠在嘉善县城东北十二里,始建于宋代,宋迪功郎陆瑀及其子孙聚居于祠之周围,因名陆庄。后岁久倾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后裔陆道乾捐田赡祠。此祠,今已不存。
3、宣公读书台
据光绪《嘉兴府志》卷14《古迹一》记载:“读书台,在春波门西南一里,马场湖(南湖)之浒,唐陆宣公读书处,今碑刻龟趺俱卧水中。”此一古迹,辛亥革命以来已不存。
4、宣公桥与宣公路
据光绪《嘉兴府志》卷5《桥梁》记载:宣公桥“在(嘉兴)县治东一里跨月河上,相传为陆宣公建。”明清以来,宣公桥两侧市肆繁盛。清末民初,沪杭铁路通车后,宣公桥邻近火车站,附近商贾云集,市面活跃,为嘉兴东门一处繁华地段。六十年代末,因拓宽长水塘水利工程,宣公桥被拆除,桥名已废。
宣公路:东起原火车站前的五一桥,西至立交桥,长约230米,宽2米。原名车站路,“文革”时改为东风路。路西端原有宣公桥,现桥已不存。为纪念乡贤陆贽,1981年改为宣公路。宣公路2号与3号门牌之间,还有一条宣公弄,弄呈曲尺形,全长约80米,有几十户人家,西至立交桥铁路商场附近。宣公弄西端南首有一条支弄即宣公二弄,长约30米,住有十几户人家。宣公路、宣公弄、宣公二弄,这是禾城目前仅存纪念乡先贤陆贽的路名了。陆贽作为一位唐代政治家,他的英名永垂史册,也永远留在家乡人民心中。
唐代中期,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兴转衰。当时藩镇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政治斗争已发展到直接的军事对抗,结果兵祸连接,干戈不息。民不聊生,百业凋疲,民间怨恨丛生。唐王朝在这种艰难的状况中苦苦挣扎,以求中兴。陆贽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踏上了政治舞台。作为陆贽的同里人,笔者不揣浅陋谨以陆贽的家世与生平、治国思想、著述与遗迹等三方面对这位乡先贤——唐代政治家予以简介,文中如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正。
一、家世与生平
陆氏之先,为战国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为侯,后以地为氏,成为华夏陆氏之得姓始祖。陆通四传至陆贾(五世)仕汉高祖,奉命出使南粤,以言辞善辩说服了南粤王(赵陀),南粤归顺汉朝。归朝,拜大中大夫,著《新语》12篇。陆贾子陆烈(六世),字伯元,西汉初为吴令,有善政;后迁豫章(今属江西省)都尉,病卒于任上。吴郡人民思其惠政,派专使迎其棺柩归葬于吴郡之许疁胥屏亭。陆烈之子孙遂世代为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旧时《百家姓》的陆姓郡望是“平原”,系表明得姓之初是居住在平原。自秦汉晋唐以来,陆氏族昌于吴郡。传至十七世陆闳,字子春,仕东汉为颖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后任尚书,陆闳传至陆瓘(二十五世),仕晋为中书侍郎。陆瓘传至陆齐望(三十八世),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官秘书监,后被封为润国公。陆齐望生子八:依次是泌、?、涧、淮、灞、浐、渭、沣。陆齐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吴郡吴县徙居嘉兴县,其子孙遂入籍嘉兴。其故宅在嘉兴府治前西南宝花仓址(这一故宅自唐以来历代俱存,毁于现代日军侵华的炮火;其遗址在今市区斜东街原橡胶厂内)。齐望之五子陆灞(三十九世),仕唐为吏部郎中,仍居嘉兴。陆灞之子陆偘(四十世),任溧阳(今江苏溧阳)令,陆偘之子陆贽(四十一世),出生于嘉兴故宅。陆贽为宣公支始祖,据金蓉镜纂《重修秀水县志稿·氏族世系·陆氏》云:“自陆候受氏至宣公(陆贽)凡四十一世。自五季(五代十国时期)以还,宣公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其在浙东者,以山阴(今绍兴市境)二十九支为最盛。在浙西者,以秀州(今嘉兴市境)十二支为尤著。”所以,自唐宋以来,浙江全省的陆氏几乎都是陆贽之后裔,其中著名人物宋代有陆佃、陆游、明代有陆炳、陆光祖,清代有陆陇其、陆奎勋,近现代有陆志鸿、陆维钊等,均为陆贽之杰出子孙;但也有极少数不肖子孙,如北洋政府时期签订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汉奸卖国贼陆宗舆。
陆贽(754—805):字敬舆。虽出生于江南望族,但其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偘虽官溧阳令,但英年病逝。贽受母亲教育成长。唐代宗大历六年,贽年方十八岁就高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得高第,初授华州郑县(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县尉,迁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县北)令。唐德宗即位,贽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当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军阀朱沘僭称皇帝。贽随唐德宗避难于奉天(今陕西乾县),转为考功郎中。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避往梁州(今陕西南郑县),转谏议大夫。收复长安后,转任中书舍人。贽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起草诏书,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贞元七年(791),拜兵部侍郎,知贡举,余职皆解。贞元八年(792),德宗拜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当时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奸宄用事,朝臣不服,但德宗却倚为心腹。贽上疏陈言裴延龄罪过,德宗不以理采,并逐渐疏远陆贽。裴延龄反而谗言陆贽,德宗于贞元十年(794)罢陆贽知政事,降为太子宾客。贞元十一年(795)春,又被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征还,诏未至而陆贽已卒,时年五十二岁。谥曰宣,后世尊称陆宣公。
二、治国思想
陆贽是唐代贤相之一。他的学识才干和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和后世称誉。唐代权德舆认为足可比之为汉代的贾谊。宋代苏轼认为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文辩智术同于汉代的张良,“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惜其“仕不遇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遣人祭奠其墓并赋诗凭吊。近现代则评其为“唐代大政治家”,列入古代“十大名相”之中。
其治国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君立国,以民为本。
陆贽忠于唐王朝,基于当时的形势,进一步阐发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思想,强调“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他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人君要“得人心”,“在于审查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者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急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查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同趣,以靖邦家乎!”当然在封建社会,代表地主阶级的皇帝与农民阶级的利益是根本不同的,二者不可能达到统一和调和。只能是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协调和农民阶级的关系,“扫求利之法,务息人之术”。这样,统治者就能争取更多的“人心”。所以,在贞元八年(792)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四十余州发生大水灾时,他劝德宗“速降德音,深示忧悯,分道命使,明敕吊灾,宽息征徭,省察冤滥;”以争取“人心” 。
第二、主张“均节赋税”、“养人资国”以发展社会经济
陆贽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曾六次上疏《均节赋税恤百姓》,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他认为“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夫国家之制赋税也,必先导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焉。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出则不征,非土之所有则不贡。”他反对朝廷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剥削,认为“当今之要,在于厚人而薄财,损上以益下。下苟利矣,上必安焉,则少损者招大益也。人既厚矣,财必赡焉,则暂薄者所以成永厚也。”为此,他提出一系列的改良措施:限止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节约国家开支。这些措施总的原则是“安富恤贫”,是在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中寻找平衡。一方面体现了陆贽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广大贫苦农民的极大同情。这些措施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生产关系、解决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主张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到德宗时地方割据有增无减,“假王者四,僭帝号者二,其他顾瞻怀贰,不可悉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有的已经世袭;“官爵、甲兵、租赋、刑守,皆自专之”;“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唐王朝要维持其统治,去掉藩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陆贽郑重提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着身使臂、臂使指,大小适称而不悖。”他建议德宗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居重以驭轻,才能保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并提出“修偏废之权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权”的方针,加强关中实力以巩固皇权,逐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以便最后剪除“凶逆”。终德宗一朝,解决了“四镇之乱”和“淮西叛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第四、整顿吏治,反贪倡廉。
唐代中朝以后,“权臣用臣,其余除授,类多徇情”,有的“一月数迁”,有的“积年不转”,吏治十分混乱。陆贽任宰相后,为了整肃吏治,将吏部内外官员分为三部分,每年置选,计阙集人。这样一来,选司之弊端改掉不少,天下称之。当时他与贾耽、户迈、赵憬共同辅政,凡是上报的文件皆互相推诿,谁都不置可否。于是采用以前的办法,辅臣轮流执政,秉笔快策,每十天轮换一次,有事由秉笔者处理。既解决了辅臣间闻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问题,辅臣的责权更加分明。陆贽认为任用官吏,必须坚持“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原则。“求才贵广”,就是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使人“各举所知”,不仅宰相可以推选官吏,台省长官也可以荐举贤能,“唯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启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考课贵精”就是要“按名责实”,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为了奖惩分明,升降得当,在“考课”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核才取吏”的“三术”:“一曰拔擢以旌其异能;二曰黜罢以纠其失职;三曰序进以谨其守常。”这样使有才干的人得到重作,使庸碌无能与尸位素餐的人受到贬斥,保证吏治清明。
陆贽提倡反贪倡廉,唐贞元九年(793)二月某日,德宗与陆贽交谈时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赠,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也无妨。”陆贽地对德宗“鞭靴之类”的观点,认为“监临受贿,盈尺有利。”一语道破了“监临”者在公务中接受“馈赠,哪怕只是一尺布,也是受贿的实质。得出“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的论断。陆贽的结论是“接受“鞭靴”之类的贿道“涓流不绝”,必然酿成贿祸泛滥的“溪壑成灾”。他强调在上者要带头自律,不能只禁“士吏之微”,而自己反可通行“受亦无妨”。陆贽反贪倡廉的率说,对今日反腐败斗争仍有借鉴意义。
三、著述与遗迹
(一)陆贽著述简介
陆贽学识渊博,其文章虽沿用骈体,却一扫六朝以来的浮靡之风,而切重于实用。其文笔,晶莹如山泉,澎湃如海涛,切中时弊,富有现实意义,以后世影响很大,以致使得苏轼终身效法,曾国藩也取法于他。据历代书目记载,陆贽著述有以下几种。《徐岱奉天记》1卷,是书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内容记叙唐德宗西狩事。
《玄宗编遗录》2卷,是书为《宋史·艺文志》著录,内容叙唐玄宗(李隆基)之轶事遗闻。
《制话集》10卷、《奏草》6卷、《奏议》6卷,此三书为《新唐书·艺文志》和《郡斋读书志》所著录。其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中唐社会的财政、经济、军事及藩镇割据与回纥、吐蕃的关系等方面。所论切中时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宋代司马光撰《资治通鍳》采用陆贽奏议有三十九篇之多。后世刊行的各种版本,均从此三书辑选注:例如[宋]婺州刊本《郎晔注陆宣公奏议》15卷,元至大四年(1311)嘉兴路儒学刊本《陆宣公集》22卷,明天顺元年(1457)延公祥刊本《重刊陆宣公奏议》22卷,万历九年(1581)徐必达校刊本《陆宣公奏议》22卷,清康熙间张伯行刊本《陆宣公文集》、雍正元年(1823)年羹尧刊本《唐陆宣公集》、清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增刊本《陆宣公文集》、光绪间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经进新注唐宣公奏议》20卷,商务书馆民国24年(1935)版(周养初选注)《陆贽文》、大东书局24年版(沈卓然重编)《陆宣公全集》、中华书局25年(1936)“四部备要”本《唐陆宣公集》22卷《增辑》2卷([清]耆英增辑)、国学整理社25年版《陆宣公全集》、两间书屋33年(1944)版(王丹岑选注)《陆宣公经世文编》;解放后,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陆宣公集》。
《备举文言》20卷,是书内容分450余门,大类六帖而文辞过之。
《遣使录》1卷,是书为《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所著录。
《古今集验方》15卷,是书系陆贽被贬忠州别驾时,在忠州所辑,后裔陆游作跋刊行。
(二)陆贽遗迹
1、宣公墓
据明吴一鹏撰《陆宣公年谱》云:“宣公卒于忠州(今四川忠县),葬忠州屏风山玉虚观侧。”据此,忠州之宣公墓为陆贽遗体安葬处,是真墓。
旧时苏州齐门外欣字圩有陆宣公墓,墓园宏大,占地48亩,有石人石马。此为衣冠墓。
旧时嘉兴城东36里之新丰镇,有陆宣公墓。墓前有桥,俗呼陆贽坟桥,此也是衣冠墓。
2、宣公祠
忠州宣公祠:祠在四川忠州城南之长江岸边,系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忠州知州王俅建造,此祠毁于明末。清初,知州武烈、张照先后重修。清道光元年(1821)刺史李绍祖与酉阳知州陆光宗、宜宾知县陆成本捐资修整祠墓。
苏州宣公祠:祠在苏州齐门外欣字圩宣公墓侧,祠制宏大。明嘉靖初年,吴一鹏曾塑宣公像于祠旁的塔院中,后渐圮。清乾隆十六年(1715),诏江苏巡抚王师重撰神道碑立石并修复祠墓。
无锡惠山宣公祠:祠座落于惠山镇直街,始建于宋朝散大夫陆元珍,毁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寇之炮火。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无锡陆氏合族公推陆雨生主持筹建修复事宜,当年夏开工,次年春峻工。合族子孙举行春祭典礼,并接受汤恩伯书赠之“帝师祠”匾额。
杭州西湖宣公祠:祠在白堤孤山之南,原系明朝中书舍人洪澄的别墅,后属陆炳。陆炳自谓系出宣公,于明嘉靖年间改别墅为祠祀宣公。此词规模宏敞,台榭之盛为当时杭州之冠。清乾隆帝南巡时,曾三次派大臣致祭,并曾四次御题孤山祠诗,今抄录一首于下:
题孤山祠 乾隆十六年
策马孤山脚,崇祠陆氏传。
去留关治乱,事业付云烟。
房相希前躅,苏公表旧编。
德宗事苛察,胡独昧知贤。
嘉兴宣公祠:祠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由知州程俱始建于州学中,毁于南宋末年。明嘉靖十七年(1538),通判张本结改建于府城报忠坊之杨柳湾,明清以来多次拓建。至清乾隆时祠制宏敞,占地18亩余。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南巡驻跸嘉兴时,海昌鹏墩希贤支、平湖景贤支、嘉善奉贤支共同捐修嘉兴宣公祠。道光六年(1826),奉旨宣公从祀文庙东庑,而旧祠日渐坍废,仅存正殿三间。禾郡族人陆磨斋等邀同海昌鹏墩希贤支倡议集族捐造大殿、仪门等建筑,春秋两祭,嘉属各县文派祭祀。咸丰十年(1860),祠毁于太平军炮火,仅存正殿五椽,湮埋荆榛砂砾中近五十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族人陆鹤翔至祠助祭,与嘉善汾湖支陆颂襄等倡议重修,经一年多修缮完毕,惟规模已不及从前。这就是辛亥革命以来,人们看到的嘉兴宣公祠。抗日战争以来,祠日渐倾圯不堪。整个拆毁,则在1958年后,其遗址在今杨柳路安乐路口西首之嘉兴汽车配件厂。
海宁宣公祠:祠在海宁盐官镇东北鹏墩村。由陆贽十六世孙陆元珍于明初创建,明隆庆六年(1572)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裔孙陆克谐、陆奕观等重修;浙江总督德沛作碑记。此祠,今已不存。
平湖宣公祠:祠在平湖县城东大街德藏寺左首,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祀唐相陆贽;陪祀有宋儒陆正明,明征士陆宗秀、程乡令陆克潜、吏部尚书陆光祖、兵部员外郎陆澄原、巡按御史陆清源、济南府推官陆振玉,清赠礼部侍郎陆陇其等。此祠,今已不存。
嘉善宣公祠:祠在嘉善县城东北十二里,始建于宋代,宋迪功郎陆瑀及其子孙聚居于祠之周围,因名陆庄。后岁久倾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后裔陆道乾捐田赡祠。此祠,今已不存。
3、宣公读书台
据光绪《嘉兴府志》卷14《古迹一》记载:“读书台,在春波门西南一里,马场湖(南湖)之浒,唐陆宣公读书处,今碑刻龟趺俱卧水中。”此一古迹,辛亥革命以来已不存。
4、宣公桥与宣公路
据光绪《嘉兴府志》卷5《桥梁》记载:宣公桥“在(嘉兴)县治东一里跨月河上,相传为陆宣公建。”明清以来,宣公桥两侧市肆繁盛。清末民初,沪杭铁路通车后,宣公桥邻近火车站,附近商贾云集,市面活跃,为嘉兴东门一处繁华地段。六十年代末,因拓宽长水塘水利工程,宣公桥被拆除,桥名已废。
宣公路:东起原火车站前的五一桥,西至立交桥,长约230米,宽2米。原名车站路,“文革”时改为东风路。路西端原有宣公桥,现桥已不存。为纪念乡贤陆贽,1981年改为宣公路。宣公路2号与3号门牌之间,还有一条宣公弄,弄呈曲尺形,全长约80米,有几十户人家,西至立交桥铁路商场附近。宣公弄西端南首有一条支弄即宣公二弄,长约30米,住有十几户人家。宣公路、宣公弄、宣公二弄,这是禾城目前仅存纪念乡先贤陆贽的路名了。陆贽作为一位唐代政治家,他的英名永垂史册,也永远留在家乡人民心中。
唐代政治家散文家陆贽
详细资料http://www.jxcnt.com/lishiwh/jhcq/3/wz/85.htm

历史上最清廉的宰相,为何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清官按理说是人民拥护,皇帝喜爱的大臣,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位清官,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就是陆贽,唐德宗后来看到陆贽太过清廉,觉得这也并非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话跟同僚很难搞好关系。




陆贽出生在陆氏家族,本来陆氏在江南一代也算是贵族了,但是陆贽出生时,陆氏已经衰败了,后来陆贽靠着科举走入了仕途,这正是武则天继位的时候,但是当时刚进入仕途的陆贽,并没有立即得到重用,一直到唐德宗年间,陆贽才被唐德宗看上,并让他做了翰林院学士。后来唐德宗四处逃亡年间,陆贽也是紧随其身,可见陆贽绝对是一个忠臣。



唐德宗在逃亡期间,陆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来唐德宗返回了长安后,陆贽才得到重用。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陆贽出名之后,很多人就想要巴结他,但是陆贽却不领情,一一都拒绝了。就这样的一位清正廉明的大臣,到后来并没有好的下场,竟然也引起了唐德宗的怀疑,后来唐德宗下旨说太过清廉也不好,这样无法跟同僚搞好关系,可以适当收受一些靴子,鞭子等小物品。


唐德宗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陆贽可以适当的贪污一点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跟大家搞好关系,言外之意就是说在官场要懂得圆滑。



陆贽的结局却非常的悲惨,他在职期间曾多次参奏裴延龄的罪行,但是都受到对方的诋毁,于是唐德宗对陆贽也有很多的不满,后来陆贽被裴延龄百般污蔑,搞的唐德宗想要杀了他,后来因为念及旧情,就将他发配到了忠州。

这个人是陆贽,当时有很多人巴结他,但是他却一直拒绝,后来皇帝觉得他这样会得罪很多人,而且也会和那些官员搞不好关系,于是叫他好歹贪一点。
因为其家中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皇上为其清廉所感动,下旨对其进行赏赐。
这个宰相就是唐朝的陆贽。陆贽很清廉,记恨贪官,当时的朝中多半是贪官,唯独陆贽“鹤立鸡群”!身为老大的唐德宗说话了“爱卿,你这样会被人记恨的,多少贪点抹黑一下自己,这样他们才能和你一起愉快的玩耍啊”!
文章标题: 唐德宗为什么信任和重用卢杞、裴延龄,把陆贽贬谪在忠州十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2221.html

[唐德宗为什么信任和重用卢杞、裴延龄,把陆贽贬谪在忠州十年]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