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23 00:00: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9次
在名著《儒林外史》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角色,莫过于中举发疯的范进,他迂腐的书生形象和周围众人的反应,也受到了世人的嘲笑,为何范进会发狂如此?实际上你如果将范进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代,可能比他还要疯癫。
我们先来看看,过去考中举人,有多大的难度,根据统计,清代全国建立了23个省,在省内每次乡试当中,每个省只大约录取100-200个举人。
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只有前两百人才能“上大学”,然而乡试比起高考,却更难,三年才举行一次,每次全国举人的总数,也只有3000人到4000人左右,清朝在全国统治268年,一共出了大约20万到30万举人。
值得一提的是,考举人之前,必须要考中秀才,而想要成为秀才,也并非什么容易的事情,根据史料显示,明朝嘉靖时期,三年全国举行两次府试,总共251个州和1281个县,录取了4万名秀才,平均一个县录取14名,然而每个县参加考试的人达到了200多名,也就是说录取率不足10%。
很多人一生连秀才的身份都没有达到,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而范进同样也是50多岁才考中,而选拔举人的乡试,更是要从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中更进一步。难度可想而知。
有人或许会认为,成为举人,就和硕士、博士一样,只是一个头衔而已,那么他有什么权利呢?实际上,到了举人层次之后,读书人已经能算得上是鲤鱼跃龙门,完成了质变。
从此之后,他们能够收到国家的补助,帮助其完成后面的学业,而最为重要的是,举人有着自己和家人免除徭役赋税的权力,因此古代不少大户人家,都争着招举人入赘,就是这个道理,也就能理解为何胡屠户会如此巴结了。
就算举人不更近一步去京城参加考试,大多数也会上任县令一级别的官职,在地位上基本也和他们平起平坐,这个点,可以参考《九品芝麻官》的方唐镜。而中举的范进清醒后,也是心知肚明,和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谈笑风生。
那么之后的范进成为做了什么样的官呢?事实上,他的故事并没有落下帷幕,在母亲去世后,范进守孝三年,进京会试,没想到又再次高中,成为了一名进士,而后来朝廷授职部属,范进先是充当御史,在数年之后,竟然被皇帝赏识,被钦点为山东学道。
关于学道这个职务,其主要负责内容包括“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可以理解为如今的省教育厅厅长,因此范进放到现在,也成为了一个正厅级干部,要知道数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家中揭不开锅的穷苦书生,人生如此大落大起,富有戏剧性,也就不难理解范进的行为了。因此换做是你的话,可能比他还要兴奋哦!
众所周知,《范进中举》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写的长篇小说,该作品叙述了主人公范进从年少就一直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了几十年,每年都落榜,屡败屡战,直到54岁那年才中了举人,但由于高兴过度从而瞬间发疯失去理智的小故事。范进如此的失常行为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很难理解。但是当你知道他当的官有多大时,可能你比他还要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所有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而唐朝设立科举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很多贫苦出身的学子,只要考上科举榜,就能当官实施抱负。所以说科举制就相当于现在的公考,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
对于科举的开创,唐太宗、武则宗、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所以进士及第称“登龙门”,进士榜首也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就叫探花。
后来,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为了选拔人才,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于是进士科得第也就很难。在这么高制度的条件下,范进在54岁终于考上进士科的乡试中试,能不喜极发疯才怪。
因为中举不仅能当官,而且不用缴纳赋税,还有一定的俸禄养家。而且不需要见人就行礼下跪,再遭白眼。放到今天来讲,举人就是“副科长”级别,要是大家能中举,可能比他还要疯。
范进他已经中举了,为何他还要发疯。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曾是很多朝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所以那时文人若想凭借自己的才能踏上仕途,就得去参加科举考试,并在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名次。否则的话,就只能乖乖在家从事体力劳动。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内容,就主要跟古代的一场科举考试有关。此内容中的主人公名叫范进,是一位屡试不第的贫困考生。不过在他参加了这场科举考试之后,竟然意外中了举。按理来说,中举本该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实际上,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后,竟然直接疯了。那么,范进为何会如此呢?
范进中了秀才之后,一直潜心苦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中举,真正成为人上之人。可是在接下来的数次科举考试中,他凡考必不中,别说别人对他失去信心了,就连他的家人也都不指望通过他来过上好日子了。好在范进意志坚定,只要有机会参加考试,他就总能想出办法来报名参加。
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迎来中举的那一天。而他之所以会在得知中举的消息后发疯,很大程度上跟他一直对中举之事抱以颇大的期望有关。
因为期望太大,且之前一直得到的都是令人感到失望的结果,故而在突然不失望的情况下,他就容易在短时间内因为心情过于激动,而变得有些精神失常。所以通过范进当时的这一表现,我们便能得出一个结论来,那就是科举制度真的坑惨了古代的不少文人。
不过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的存在在当时还是蛮有必要的。毕竟若非如此,那天下的文人岂不都容易因为没了指望,而干出些可能会危及到统治者统治的事情来吗?鉴于此,范进中举后发疯,着实是既令人心疼,又令人感到唏嘘。
其实,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范进中举后之所以会出现发疯的情况,可能还跟中举后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实在太好有关。要知道,在没有中举之前,范进只不过是个穷秀才罢了。虽说也有点功名在身,但是却并不值得夸耀,也对他改善生活没有太大的助益。
所以那个时候,他要想让家人吃饱饭,就得时常到自己的岳父胡屠户那里去借钱。甚至每每去参加科举考试,也得厚着脸皮到胡屠户那里去筹集盘缠。
但是中举之后,范进的境遇在短时间内便可发生比较大的改善。首先,他的身份和地位提升了,顺利成为了人上人。不仅邻居和他的岳父要高看他一眼,就连那些乡绅和某些官员也得对他表现出一副恭敬的样子来。这对于一直都只能对别人点头哈腰的范进而言,简直可以说是做梦才能得到的待遇。
因此,他因高兴过头而发疯也情有可原。其次,范进中举之后,便从预备公务人员转变成了正式的公务人员,朝廷会因此给予他相应的工作和工资,让他从此过上足够稳定的生活。
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范进在中举后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都算得上是太好了。虽然这些待遇都为范进熟知,但是他却从来没有一次真正能享受到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能享受到这些待遇,一直都只是范进苦苦追求的一个人生目标罢了。等到有一天,这个目标居然被他达成了。
而举人,相当于省级机关招考的公务员,已经可以出仕为官了,一般能做到八品、九品的小官。
我想,当你把范进当的官放到现代,可能你比他还激动,跟他一样疯上半天。毕竟达成这个目标后,他将有资格去做更加美好的梦,或者说树立下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
想必很多人在了解了范进的情况后,都会觉得他的表现非常可笑。其实,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出自《儒林外史》这部名著。它本身就是一部颇具讽刺意味的著作,所以节选自其中的这篇《范进中举》,自然也就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了。
只不过讽刺的,并非只是跟范进一样的文人罢了,而应该是范进所在时期的制度。毕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制度存在,才会导致以范进为代表的文人出现。
《儒林外史》,并没有四大名著那么出名,然而它依然算得上是古代章回体白话文小说的一本至宝,讽刺小说的高峰,刻画了科举名利场上复杂的人性,而故事当中的一位角色范进,因为范进中举这篇文章而广为世人所知。
在不少人看来,范进显然是科举制度的“牺牲者”,他大半生活的窝窝囊囊,而且到了12月身上还只能穿着单衣,冻得发抖,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赡养不起。然而范进中举后真疯了?那你是不知道他当了多大的官,换你可能会更激动。
就让我们跟随清朝的科举制度,来看下范进的升迁经历就知道了。明清期间,科举中最低级别的是童生,然而这也是有要求的,必须通过地方县或者是州郡的“县试”和“府试”,难度比起后面的考试,算是比较简单,可以理解为如今的“小升初考试”。
成为童生之后,就可以参加各省学政(教育厅)主持的省级别考试院试,每三年一次考一次,这一次考试的难度,可谓是指数级别的增加。一般来说,一个县大约有100多名左右的考生。然而朝廷录用的人数,往往只有二三十名。
比如清朝直隶省,除去省会直隶州30名以外,其余县只有20名,录取率不到五分之一,而且每次考试的人里面,还不知道掺杂了多少有经验的“复读生”,过了院试,才算是一名合格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秀才”,很多人穷其一生,都考不到秀才,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而范进也是到了50多岁,才通过了院试,很显然,在他岳父胡屠户的眼中,范进已经没有了前程。
秀才多少有了一些体面,他们能够担任教书先生,还可以穿着长袍方巾,看见县官也无需下跪。就连胡屠户,在范进考中后,也拿了一对猪大肠过来。
范进的运气确实好,他成为秀才之后,又去了省府,参加了更高级别的乡试,成功考上了举人,乡试设置在省城的贡院,来自全省的秀才一起参考,竞争有多么激烈呢?有学者估计,清朝268年,举人的总数大约在20万左右,而每次乡试,大约出100-200个举人。根据《乾隆实录》提到,1736年“广东乡试一万一千余巻”,说明参加乡试的人数,就达到了一万多人,录取率只有1%。
而范进就在这1%中,正式飞黄腾达,举人基本上就有资格担任地方的县令,还能帮助一家免除徭役赋税,总而言之好处多多,也就不难理解范进为什么会如此疯癫了。
而在小说当中,范进没有在此止步,他后来又北上京城,参与全国统一的会试,又考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成为了朝廷大臣,值得一提的是,范进是绝对有着真才实学的,因为他在数年后,就被皇帝钦点为山东学道。负责山东的科举考试录用工作。
这个职务,可以理解为山东的教育厅长,值得一提的是,从山东出去的人才,都能算作是范进的门生,再者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本来又是科考大省,范进在这一职务,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因此他后半生的成就,也足以弥补前半的寒窗苦读和所受的委屈,牺牲品更无从谈起,非要提一人,孔乙己等人才算是吧!
说到历史上的隋朝,大家知道它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短命的王朝,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一方面,隋朝开辟的京杭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更是成为此后一千多年封建制度主要的选官制度。对于古代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参加科考是他们出人头地的途径。
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也是有弊端的。清朝的小说家吴敬梓就曾写过《范进中举》来讽刺科举制度。在大家上学的时候,也学习过《范进中举》的课文。范进是千千万万苦读的寒门学子的缩影。他的科考路一点都不顺坦,以至于后来考中来秀才都要被自己的老丈人嫌弃。
只有成为了秀才,范进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可是参加乡试需要盘缠,范进囊中羞涩,根本拿不出钱。他就想到向自己杀猪的老丈夫胡屠夫借钱,胡屠夫破口大骂,“你中了一个秀才就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像你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自己”。范进在胡屠夫这里吃了瘪,悻悻离去。
之后范进只能让自己的老娘和老婆饿着,凑了家中仅剩的钱去参加了乡试。到了放榜那一天,范进家热闹的很,前前后后一共有三波报喜的人。当范进知道自己高中之后,一下子就疯了。想必大家在学课文的时候,都为范进疯了感到不能理解。但是如果你知道范进之后做了多大的官,你可能就能理解了。
考中举人的范进被钦点为山东学道,这个职位是主管一个大省的教育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的厅长。范进中举后,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争着来巴结交好他。这也是作者吴敬梓要讽刺的一种现象。
范进他已经中举了,为何他还要发疯。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