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22 20:02: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9次
霍光的儿子霍禹是个草包,不足以成就大业,反而把全家人送入了火坑。而张居正选择的潘晟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保住张居正全家,以及张居正的变法。
那注定会带来不可抗拒的命运。要想明白万历皇帝为什么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杀戮,从嘉靖中后期至严厉初期的内阁里,大致是一个老带新、挨个“传承”的格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曾是一起搭班子的同僚,中间在隆庆初期有过插曲,就让我们回到张居正的视野之中。以一旁观者身份来见证这一时刻。
张居正对年幼的神宗要求严格,神宗对他是又怕又尊敬。加上太后和宦官的支持,几乎整个朝中大小事都由张居正做主。在这期间,张居正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整顿经济,兴修水利。这时那些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开始向神宗诉苦,说他执政期间如何嚣张跋扈等等。第二年,神宗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就连张居正都差点被鞭尸。弹劾张居正就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因为皇帝喜欢。
张居正的改革从军事丶政治丶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张居正是内阁首辅,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集权,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年,张居正遭万历皇帝朱翊钧剥夺官爵。第三年(万历十二年),万历下旨查抄张居正,导致张家被幽闭期间饿死十几人,长子张敬修受尽折磨后自杀身亡,张家财产全部充公。
而明朝的张居正的改革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生活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储备的粮食足够用十年,他同样也遭到了万历皇帝的清算,人虽说已死,但家还是要抄的。
说起张居正,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登基,进行万历新政,对明朝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历皇帝对他也十分尊敬,张居正生前享受了至高待遇。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他去世仅4天时间,万历就要清算他。
要说一个贪官、权臣去世,皇帝清算其党羽都是正常的,但张居正为了明朝呕心沥血,万历为何还要这样对待他呢?
张居正在生前和死后,万历对他的态度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张居正在世的时候,万历对他有多好,我们先一起来看看。
万历平时和张居正交流的时候,都不会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先生,可见万历将张居正看作是自己的老师。就连张居正家里的牌匾,都是万历皇帝亲手写的,主要是嘉奖他的功绩。在张居正去世之前,万历还刚刚送他一个新称呼“太师张太岳先生”。
在张居正去世之前,他就已经是左柱国太傅、太师,是明朝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在他去世后,万历还追尊他为上柱国,谥号“文忠”,我想“文忠”二字,已经可以完美表达,万历对张居正一生的肯定。
史书记载:“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
这样的荣誉,已经算是至高无上了,然而就在张居正去世的第4天,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当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潘晟,被御史雷士帧等7人联名弹劾,最后潘晟被罢官。这事又怎么和张居正扯上关系的呢?原来潘晟当初是张居正举荐的,而此次潘晟被弹劾,并不是一次意外,而是有人蓄谋已久。
随着潘晟的倒台不久之后,原先和张居正同一阵线的冯保,也被弹劾罢官。于是接二连三,凡是张居正一派的官员,全部都受到弹劾,甚至最后直接弹劾起张居正来了。有官员列出张居正十四条罪证,万历一看随即下令,罢免他生前所有官职,褫夺所有荣誉及封号,并抄其家,将罪名昭告天下。
史书记载:“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
虽说这件事,前后持续了几个月时间,但从张居正去世第4天,有人弹劾潘晟,并导致潘晟被罢官开始,万历就已经在盘算着,要清算张居正了。他明明对张居正十分尊重,为何如今却对其如此狠心?其实有这几点原因。
一、淡化张居正带来的影响
万历虽然一直把张居正当作老师,但他们不仅是师生,还是君臣。皇帝总是要面子的,可张居正为人刚正不阿,在万历犯错的时候,常常疾言厉色,让皇帝很没面子。
《明史》中就记载了一段,说万历当初读书的时候,只因读错一个字,张居正就严厉纠正了他,当时不仅万历,其余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从此以后,万历就开始害怕张居正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张居正直接给小万历造成了童年阴影。
后来太后见万历不听话,都会用张居正来吓他,就好比现在很多小孩不听话,大人都会说:“大灰狼要来把你抓走了!”在万历心中,张居正就是那只“大灰狼”。
由于张居正实在太能干,当初万历没亲政的时候,他就把朝政大事处理得很好,以至于后来万历亲政,他能做的事情都很少。时间一长,万历就觉得自己是个傀儡皇帝,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大家都相信张居正,听他的话,似乎有没有这个皇帝都无所谓了。
可是万历也没办法,谁让张居正既有民心,又有本事呢,在他的辅佐下,明朝确实在稳定发展着。后来好不容易熬到张居正去世,万历心想可以摆脱这个童年阴影了,谁知张居正的影响还是没有淡化。
因为在朝的官员中,极大部分都是张居正一手提拔上来的,如今他们都身居要职,有他们在,就像张居正仍然活着一样,令万历坐立不安。所以万历听到有人弹劾,立即决定罢免他们,更想趁此机会清算张居正,彻底淡化他带来的影响。
二、皇帝缺钱,急需充盈国库
众所周知,明朝到了中后期,国库是十分紧缺的。当初万历抄冯保家的时候,就得到不少金银珠宝,史书是这样记载的:“谪保奉御居南京,尽籍其家金银珠宝巨万计。”
既然当初已经尝到一次甜头,万历自然不想放过这次机会,张居正生前受了他不少恩惠,又官至极品,加上朝中不少人都是他的学生,因此家产肯定不比冯保少。光是想到这里,万历心里都很美。
正好这时有人上奏,说张居正生前收受贿赂,万历认为这就更好办了,这些钱既然都是赃款,那上缴国库,就是理所应当的。于是万历便下令,查抄张居正的家。
那万历抄张居正的家,到底搜到多少钱呢?据史书记载:“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刑,自诬服寄三十万金于省吾、篆及傅作舟等,寻自缢死。”
可见此次抄家还是有收获的,虽然没有万历预计那么多,但上充国库,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
三、万历要亲手掌控朝政
这对万历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张居正在的时候,他自己毫无用武之地,即使后来亲政,但大事仍由张居正做主。所以万历打心底里,对张居正是排斥的。加上当时的官员,全部对张居正心悦诚服,反而对他这个皇帝,却没有一丝这样的崇敬之情,无论哪位皇帝,心里都会觉得不舒服。
这时候万历打击张居正一派,去提拔那些被张居正贬官的人,这样就能得到两个好处。第一就是扫除障碍,彻底清除张居正一派势力,让万历真正掌权,不用再受到别人指手画脚。第二就是这些被张居正贬官的人,得到万历提拔之后,必定会对其感恩戴德,因此这些人,肯定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
没想到张居正一生辅佐万历,悉心教导这位“学生”,最后万历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帝王之术,却全部用到了老师身上,真是可悲、可叹!
好在天启二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平了反,恢复了他的官职。然而这时候的明朝,内忧外患已经极其严重,亡国之路已经逐渐接近。
有人说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没有人为张家求情,这只是传言不可信。
张居正同明朝大臣刘伯温、解缙一样都是从小就闻名的厉害人物,从神童到学霸到国之栋梁,豪情万丈指点江山几乎令所有人都望尘莫及。张居正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更是有诸葛军师的风范,他辅佐年幼的明神宗朱翊钧掌舵大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帮助明朝走向富强。
可是成功的改革就要触及特权阶层的利益,张居正的改革拦阻了特权们的贪腐之路。清查土地、“一条鞭法” 损贵族益百姓,改革徭役的征派,放空了权贵们的腰包,改革学政,堵了走后门的路子。张居正由此得罪了大批人,他当然知道会有那么一天,这些人会对他群起而攻之,但是他有他的使命,这条路他注定要走下去。明朝之前的国库的亏空,军饷发不下的军事哗变,边防工程的薄弱让他不得不迎难而上,他顾不了那么多。终于,就在他离世前,北平的粮仓满满,足够明朝用九年,太仓库存款600多万两银子,南京库房增加假250万两,四川、浙江、广西省库平均存款在15——80万两之间……他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握了大明十年的方向盘,这让大明的车主神宗情何以堪?在神宗成长的程中,受到张居正和冯保的管束,有失尊严的事让他记恨在心。他18岁时,因醉酒戏弄宫女,被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冯保得知,他向太后打了小报告,太后发怒要把神宗赶下皇位,最终,太后命张居正直言极谏并以文书的形式上奏,替皇帝起草"罪己诏",神宗在慈宁宫被罚跪六个小时,他记恨了。而在权力上神宗有很大的失落感,他无法容忍张居正的蔑视君权,所以无形中就把张居正放到自己的对立面,那些贵族们洞悉到了这个,伺机报复。功高震主者要遭祸端。
有人先从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冯保入手,弹劾查抄太监冯保家的时候,堆如山的真金白银惊诧了众人,华丽的府邸内足有200多万两黄金白银,还有无数珠宝被搜出,冯保无法解释。接着弹劾上奏张居正的官员蜂拥而上。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尸骨未寒,他刚刚举荐给神宗的礼部尚书潘晟被弹劾下台。反对张居正的团体们看到张居正失宠,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他。很快张居正的家被抄的乱七八糟,他生前所赐被俱夺,刚得的谥号“文忠”也被夺去。张居正还差点被开棺鞭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惨不忍睹。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明史》一代名相张居正就这样被抄家,就真的没有人求情吗?
其实求情的大有人在,而且当时的舆论压力对神宗来说压力山大。尽管张居正活着时所任用的一些官员被削职惩治,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当街砍头,但是反对张居正的那些人仍不善罢甘休,眼看事态进一步扩大,受牵连的人增多。
为了社稷的安危,左都御史赵锦站出来说了公道话,尽管他曾与张居正有过节,但在大义面前他抛掉以前的不愉快向万历皇帝上书,说张居正一心为国,不该如此对他,否则让天下万民如何看?刑部尚书潘季驯也上书向皇帝请求从宽处理;吏部尚书杨威也起来为张居正鸣不平,礼部侍郎于慎行……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上奏疏,请求万历皇帝终止对张居正等人的迫害,他们凭良心和公道说话,有的大书特书赞扬张居正对大明的功绩。明神宗面对如此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顺从民意。最终留下一栋大宅子和40亩田地赡养张居正80岁的老母。1622年(天启二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
张居正是一个真正的改革英雄,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在明朝病态丛生、岌岌可危时,他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延续了明王朝半个世纪的国命。然,身后事出,能有众多的文臣武将甚至“仇人”为其求情,有何稀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