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21世纪应当怎样发展”这个主题的论文从哪方面下手比较好呢

时间: 2022-06-19 21: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21世纪应当怎样发展”这个主题的论文从哪方面下手比较好呢

求一篇2000字以上的关于21世纪中国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议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面相21世纪的中国文化以及如何弘扬中国文化

  二、21世纪如何弘扬中国文化
  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一个平的地球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市场的国际化和公平的竞争平台不断吸引着我国众多的企业。但新的竞争环境,新的软实力对我国很多的企业来说还是陌生的。在28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摸索与磨练中,中国的很多企业其实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纷纷将眼光投降海外。随着企业"走出去"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的品牌日渐踏入国际市场。但如何使中国的品牌被认可、被推崇,在我们企业不断强化高效发展,建立硬实力的同时,文化因素的地位日趋突出。文化,是支撑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让文化走出去,利用文化来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合影响力,业已成为中国发展重要的战略抉择。

  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明也是人类文明最优秀的一支,但是我们的文化弱势在世界上明显地表现出来。我们知识生产的总量赶不上发达国家,中文信息在世界上占的比重很小很小,到国外一看几乎看不到中国的文化影响有多少,这与我们当前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日趋重要的大国地位相比是极不相称的,我们老是消极防御别人的文化渗透,为什么不走出去渗透他人呢?因此,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一、整合国内文化资源,展示中国文化的新面貌
  我们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应当确定的是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在以往对外文化交流中,往往偏重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四大发明、琴棋书画、武术气功在世界上已众所周知,甚至广为流传。但我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缺极度缺乏,许多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尚存有偏见或片面了解甚至不了解。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还停留在物资馈缺、社会保守动荡的旧社会时代。每每来旅游的外国游客,为中国鳞次栉比的一片繁荣而惊讶感叹之时,我们除了骄傲之外,还应感到惭愧。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新世纪新文明并未被世界有目共睹。因而,向世界全面推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要重视介绍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创新,树立当代中国新形象。为了使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进而更充分地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我们必须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多地推出题材扩展、技法创新、风格新颖、内涵丰富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既要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全面介绍中国的文化创新来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与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新形象。
  二、要加强政府、企业与民间对外的文化交流
  中国的文化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创新意识不够,资金实力与融资渠道明显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实战经验,不了解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缺乏既懂文化贸易又懂艺术的双料人才等。代表们认为,政府在"走出去"战略中担任的角色不仅是强心针,还应是推动器。政府应当从政策上,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减少审批步骤,放宽审批条件,在工商税务方面都给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与个人以最大的优惠。

  为了深入与群众的文化交流,中国政府应大力鼓励和支持设立公共和民间、私人文化推广基金会,以增强文化推广的资金投入和文化推广项目的具体实施。为民间文化的发扬广大,为政府、企业与民间的密切交流,给予最大的支持。
  三、加强文化外交,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
  1999年和2000年,中法两国元首在互访时作出互办文化年的重要决定。随后,两国互有邀约:从2003年至2005年,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先后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这两个文化盛会统称中法文化年。如今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刚刚在法国人民的惊叹与掌声中落下帷幕。10个月内,我国一批又一批演员、画家、学者、作家,怀着诚意,激情丰盈,飞赴法兰西。以巴黎为中心、辐射法国全境的370多项中国文化展示活动深深地震撼了法国。从中国传统孔子文化熏陶,一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再到新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涉及教育、科技、广电、传媒、时尚、体育、宗教、建筑、旅游等广泛领域。从内容上看,"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三个主题并重;从形式上看,音乐、舞蹈、时装表演,书画展、图书展、文物展、服饰展……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从风格上看,即展示了古老中国风采神韵,也宣扬出现代中国的勃勃生机。除此之外,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广州和武汉分别在其法国友城巴黎、马赛、图卢兹、普阿兰大区、里昂和波尔多举办文化周活动,巩固和加深了姊妹城市间的交往和友谊,为今后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法国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除巴黎外,许多中小城市、甚至海外省都积极参与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国掀起一股"中国热潮",这股热潮又随着法国文化年在中国的揭幕而持续下去。2005年,法国人同样带来了他们民族文化的精粹,即将在中华大地上一展雄风!如今,我们又有了意大利文化年,俄罗斯文化年,这种文化年的形式得到了弘扬,但我认为不单单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上!

  文化外交,是务实外交很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使相似文化相得益彰,兼续并进,更可以使相异文化经过冲击、接纳、吸收、观摩、反刍、消化、内化相互理解包容,从而更利于解决国际事务中矛盾纠纷。
  四、中国文化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走出去

  中国文化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必须是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长期工程,而不能是零散的游击战。每年都应当确定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推广主题,有系统地推广中华文化。围绕主题,各地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和资源优势,设计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有助于国际人士系统了解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
  在中国文化的组织协调工作中,除了中央的政策与调控,还应加强文化产业中各协会内部与协会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促进中国文化有组织地向海外发展。各地区的文化机构之间,各专业的文化机构之间应开展有序的竞争,这样才可以全面地将中国文化展现给国际社会。作为各个文化产业的核心机构,各文化协会还肩负着发掘民间文化艺术、保持文化传统、创新文化艺术新概念的重任,将中国文化保持、繁荣、光大。
  五、稳步推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建立对外文化宣传阵地
  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心中,与祖国最亲切的联系就是中国驻外各种使馆与机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任务之一就是要给这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代表们提供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中国驻外文化中心肩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广和普及汉语、展示我国悠久文明和当代文化建设成就作为。现在全世界已经有6千多万人在学习汉语,进行汉语水平的考试,这一数字还在飞速剧增,意味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西方发达国家的海外文化中心与其外交机构紧密配合,在世界各地传播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塑造国家形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同样要善于利用文化中心这一重要渠道,在世界上构筑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前沿阵地。中国驻外文化中心要加强与该国文化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汉语教学、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电影招待会、学术研讨会、文化讲座等文化活动,普及和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尽可能扩大文化中心在该国的影响,创立中国文化中心品牌。中国文化中心更要重视对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国内文化的发展保持紧密联系。每个文化中心都应设立自己的互联网站,通过网络与国内有关部门合作开展远程汉语教学,与中国数字图书馆链接,丰富文化中心的信息传播手段。再通过利用出借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手段为海外世界提供接触中国文化的途径。
  六、鼓励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
  文化产品走出去关键是企业走出去,要制定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性文件。政府应加强对走出去文化企业的支持,放宽行政审批。一方面扶持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立足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更应鼓励民间从事文化事业的私营民营企业走出去。这些企业自负盈亏,不吃国有的大锅饭,在国外的成活率高,应放宽对这些企业的政策。同时,就像在全国各省市设立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一样,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中国企业走出去或出口服务中心,帮助中小文化企业加强走出去的业务。除了政府领导之外,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应当给予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以最大的扶持。应象美国和加拿大一样,加强和加大进出口银行和进出口保险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以帮助解决走出去企业的所面临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应加强走出去企业与所在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商务处的直接联系,以便及时获取本国的文化发展信息,并可帮助中国驻外机构获悉海外市场文化最新动态,积极促进互动交流。
  七、鼓励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
  无论是中外文化交流,还是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目的都在于要将中国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为国际市场所认可。除了通过音乐、舞蹈、表演、展览等各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还应当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软件、直播卫星、影视等技术和产品,通过这些当代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来推广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领头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已经在124个国家落地。国际频道以新闻类节目为主导,以文化类节目为支撑,以对台湾报道为重点。国内应该加强电视对外的传播。不仅中央电视台可以对外,各省的电视台也可以对外。同时,还应当大量聘用外国人来帮中国做在国外的传播。就像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大量聘用中国人一样,中国在国外的工作为什么不可以大量聘外国人。我认为中国还应该加强其他语种的对外宣传,特别是法语,德语,日语,俄语,葡萄牙等大语种全天候的宣传。
  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中国的新闻和图书出版业也应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新闻出版之间的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范围之内,而是被推到了国际平台上进行激烈角逐。国际上的一些强势品牌通过多年研究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基于自身成熟市场运作经验,已经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的新闻和出版市场,并且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中国的新闻图书出版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格局已全然改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是新闻图书出版大国却不是强国。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份其发行量达到上千万份的报刊杂志,其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与国外强势品牌相比更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在海外读者中的认同度也偏低。因此新闻出版的走出去战略刻不容缓。我们国内的品牌惟有主动深入到海外出版市场的前沿,主动到海外寻觅读者寻找知音,通过国外的传播渠道、国外专家把中国文化的精品译成外文,才能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成长、壮大。目前中国在国外建立的新闻出版机构对其主流社会的影响还很小,但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业界重视开拓国际市场,我相信中国文化的声音将开始传遍世界。在中国新闻图书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通过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目前的新闻出版,无论从内容、深度还是装帧设计理念上,都与国际化水准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应当先寻求与当地出版商实现版权合作,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实现充分的本土化,逐步熟悉国际期刊业的游戏规则,积累开拓海外市场的经验,以期完全打入世界新闻出版的主流市场。一直以注重品牌的发展为核心,最终实现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八、让中国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
  除了中外交流、企业产品走出去之外,我们还应鼓励中国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中国已经是一个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的贸易大国,正在向世界贸易强国迈进。中国目前有国外来华的留学生10万人。单看2005年到中国观光旅游的入境人数就达1000多万人次。海外友人的纷纷光临,为中国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创造了无限良机。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传,环境条件都很成熟,可谓天时地利。目前,中国各省市都开始兴办文化节、艺术节,但是参与的人数与涉及的区域,局限性都很强,缺乏广泛的参与与宣传。可以确立一个中国本土的、年度性的、国际性的文化推广传统节日,每年轮流在某一个城市作为举办核心,辐射全国31省市自治区,共同庆祝与推广。其间即要大力宣传中国文化,还要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产品,吸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与外国艺术的互动,使其成为权威的、国家级的年度文化盛事,逐步在全球享有声誉。让中国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
  九、重视留学人员,新华人和国际化文化人才
  人,是经济文化的灵魂。社会的发展最终在于人才的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必然急需一大批国际化文化人才,具有领先国际意识的新华人。
  全世界的华人目前有5000万人之多,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他们中的新一代,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洞悉中外市场经济和新经济,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中国文化今天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则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好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资源。中国的留学人员已接近100万人,目前尚有60多万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再加上最近这些年移民国外的中国人,目前在海外有几百万熟悉中国大陆的华人,这些人正是中国走向国际的宝贵财富。另外再加上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华人和一大批归国留学人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华人群体,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新生文化的传接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带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文化人才。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在国际间不停地交流与传播最新的资讯,他们是中国文化的使者,更是宣扬中国文化的布道士。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外国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以供我们学习、借鉴。

传统文化对21世纪中国的影响

中国大陆近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强劲,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强国。与此同时,如果海峡局势平稳,台湾的经济实力也有希望快速增长,再次令世界刮目。
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可以预言,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会在21世纪后期出现一个空前的局面。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迫切需要,这种影响的深广程度肯定远远超过一千年前的唐朝,而演生成为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一、中华时间文化与西方空间文化优美对称

要想透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首先须要弄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性质及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她将在哪些方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发挥独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就文化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文化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空间文化,一类是时间文化。前者以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为集中表现,后者以诞生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为主要代表。其他种类的文化,则介乎二者之间。
时间和空间是万物的两种最基本的性质。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空统一不可分割。但是时间和空间又是两个相互分别、各有自己的独立性的方面。当人们面对世界的时候,则不可能时空并重,而必定有所选择:或以空间为本位,从空间的角度看待时间和万物的存在;或以时间为本位,从时间的角度看待空间和万物的存在。这两种态度和做法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人类都是必要的,有益的。之所以有这两种选择,是因为人的思维和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或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这两种作法只能分别进行,而不可能体现在同一过程之中。
人类文化正是这样被分成了两大源流。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偏向于以时间为主,西方文化的主流则偏向于以空间为主,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就形成了中西方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
中西文化的不同时空选择,可以用这两种文化主流的全部表现来说明。这里只能择其要以示。
西方:古希腊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干脆只讨论空间问题,不讨论时间问题。他们大多以某种有形的物质实体如水、气、土等为宇宙的本原。最具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最大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这样的宇宙本原论显然是以空间为本位的。在科学方面,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公认为西方科学思想的源头,其公理演绎式的逻辑思维形式一直影响着西方学术的发展。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最大成就是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而追察一切事物现象的物质实体根源被视为科学探索的最终目标。在艺术创作中,西方古典的绘画、舞蹈、雕塑、建筑等,给人的精神享受是形体美和空间规则之美,散发阳刚之气。在宗教上,基督教所尊奉的上帝,是在其自身之外造出了万物和人。上帝与其所造之物属空间对立关系。等等。
中国:华夏古代学术从“观象授时”起始,很早就形成了“以时为正”的观念。古代哲人将宇宙主要看作是一个万物从无到有的演生过程。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断,《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见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叙述最具代表性,明显是从时间过程看宇宙。中华学术(包括科学)的源头是《周易》,《周易》六十四卦象与辞所要揭示的正是自然与社会人事的时间历史规律。王弼:“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周易略例》)所言甚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可用“与时偕行”(《损卦·彖》、《易·文言》)四个字来概括。孔子:“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儒家所奉行的“中道”亦以时为正。在审美上,中国传统的各种艺术门类,均以“气韵生动”为灵魂。“气韵生动”所要展现的是生命韵律之美,是音乐美、时间流动之美,本属阴柔之美。在宗教方面,道教追求羽化登仙、长生永世,佛教以明了万相无不“成—住—坏—空”为进入佛门的启蒙。道(或佛性)以自身演生万物,与万物是“道在物中,物在道中”的关系。这些都是从时间角度看待世界的结果。
空间文化具有明显的阳性特征,时间文化具有明显的阴性特征。“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阴阳对称互补、消长转化、合和利贞的道理,可以说明中西文化的关系,可以洞观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二、“天人合一”价值观将居主导

自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历经五百年,西方文明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现今已统治了全世界。
以空间为本位,决定了西方文化必定以主客对立、分离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因为空间可以占有,相互排斥。对立、分离是空间的基本特征,惟有对立、分离才能显示空间的存在。主客对立和空间本位可谓互为因果。由此,西方喜欢采用分析、剖解的方法认识世界,强调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分别,看重具有明显空间特性的物质存在。西方文化所建立的价值观,推崇功利,张扬个性,争掠为荣。这种价值观激发个体存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个体存在充分发挥潜能。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崇尚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决定自己命运和道德善恶的权利。这些主张无疑极其珍贵,那时也确实出现了要全面展扬人性的良好势头。但是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当时所实现的人权对神权的胜利,人性对神性的解放,只能依循空间思维的方向发展,人的所谓“自由意志”实际带有深刻的片面性。人向神索回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权利,主要在于扩大人活动和支配的空间,满足人对实物的欲望。最终,人性被片面地理解为“物性”,人格被降低为“物格”,以至认为人的本质不过是其所处经济关系的总和。平等则被强调为与他人平等竞争从而优胜劣汰。而人的智慧的伟大和人的品位的崇高,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物质财富的拥有。
西方文明的辉煌和对当今世界的压倒地位,与这种强烈空间色彩的价值观有密切关系。但是西方文化在给人类带来诸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痛苦和灾难。由资本主义所谓自由竞争和对空间的征服,导致了长达数百年残暴无耻的殖民地压榨和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流行的国际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以人为万物尺度而对空间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匮乏、物种大量灭绝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生存竞争,人们,尤其是中青年以至少年儿童,已不堪重负,生活和精神的压力使他们喘不过气。许多人形神关系颠倒,不是精神支配形体,而是物质欲望支配精神,致使精神和生命的独立价值不复存在,丧失了精神和情感的家园,丧失了人的本质的自我。
中华传统文化以时间为本位,决定了这种文化必定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因为在同一个时空连续统中,时间不可分割,不可截断,不能占有,不能掠夺。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与天地万物,永远是一个浑然有机整体。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奉行“道法自然”的原则,尊重事物的自然整体状态。在自然状态的时间面前,众生平权、平等。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应当是共存、共荣、共享的友善关系。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故庄子有“齐物”之论,高唱“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周易》则主张“其道甚大,百物不废。”(《系辞上》)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强调天人一体,众生平等,协和万邦。人的行为不是从物质出发,而是从生命出发。生命的本质是时间,其存在是一段过程。珍惜生命,就意味尊重时间,按照时间的法则和时间的特性安排一切,让生存过程充实、美好、自在,让一切社会活动有利于生命的展扬,而不是戕害生命。儒、道、释所谓顺天赋性命而为,首先就是要热爱生命,养护生命。人们应当自觉地将养自己、养他人、养万物,视作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做到养己、养人、养物三位一体,才是真正理解养生。
人的生命固然离不开形体,但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为万物之灵,正在于人能治理万物(包括人自己),因而与天地为“叁”。而治理的目标在于赞化万物,协同共存,各尽其性。如是,人类和个人也得到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在于精神,而不是形体。人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占有,而在于展扬爱己、爱人、爱物的本心。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故首先要提高精神,包括品德和智慧;而物质需要的满足,则寓于万物的正确治理之中。“利者,义之和也。”(《易·文言》)依照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首先是伦理的人,功利须在天人合一的伦理原则下实现。
可见,中华时间文化的特质正好调适和纠正西方空间文化所造成的偏差。可以预期,到21世纪后期,国际间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将会得到更加深入广泛的认同和遵守,军备竞赛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受到遏制。商业谈判,贸易往来,经济和技术交流,会更加体现双赢与互惠。文化冲突转变为相互包容,接受并保护文化的多元存在与发展将成为世界的共识。世界各区域有可能形成更多的经济、政治共同体。用“和实生物”(《国语·郑语》)代替对抗征服,一定会成为本世纪的时代精神。
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由于中华时间文化的影响,人们会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而把结果置于次要地位。“只讲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作为高尚而自在的生活准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力行。人们不仅为经过努力取得了成绩而高兴,更多地却是在耕耘过程中体验快乐。儒、道、释的宇宙观、人生观将不仅在东方世界有广阔的普及,也将在西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因为从时间的角度看世界、看人生,能够使人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不为物累,内心宁静,享受自在。儒、道、释的修炼,还能够提高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帮助人们在平和“逍遥”(庄子语)中获得成功,成功后仍能保持“逍遥”平和。
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这种转向,将使人和社会升华,使精神高于物质,灵性统摄形体,共存共荣代替优胜劣汰,总之,人真正成为人。

三、“象科学”应运而振兴

西方科学哲学强调认识的客观性,判定科学价值中立。其实不然。须知一切科学研究必当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一切认识方法都离不开一定的主客关系。在认识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认识客体,就有价值观念在。西方科学所体现的价值观,与西方主流的人文理念是一致的。
西方科学出发点是主客分离、对立,主要依靠抽象思维、剖解分析方法和控制边界条件的实验方法。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主体与客体的不平等,意味人有宰制和征服客体的权利。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认识结果,是事物在被切割、宰制下所显示的因果必然性。因此,按照这类科学规律行动的前提与结果,是对客体更大规模的损害。这样的认识和实践,必定造成广义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紧张。即使有意去弥补,也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还会不断加强人类中心主义,在无形中滋养视损他利己为正当的观念。
从空间的角度看事物,事物之整体由其部分组成,部分决定整体。要弄明白整体,必须分解以认识其组成部分,然后再将对部分的认识综合成整体。循此当走还原论之路。其结果是事物的组成部分认识得比较清楚,而由部分综合成的整体却远不是原来的整体。因为在还原的过程中已把本始的整体关系破坏了。这种认识论过度强调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忽略且难于知晓整体对部分的意义与价值。
西方主流科学主张到现象背后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是指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现象是指事物外在的相对易变的联系。无疑,内在稳定联系对事物性质具有相对长久的决定意义,但必须看到,外在易变联系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样会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联系,现象和本质同等、相通,而现象要比所谓本质丰富、生动、全面得多。从联系的复杂性、广远性、整体性来看,现象大于本质。而抽象方法、剖解分析方法和控制边界条件的实验方法,就将现象层面无情地丢弃了。因此,西方科学长于把握简单性、实体性、稳定性的对象,对于认识复杂性、关系性、易变性的事物则不擅长。就是说,尽管西方科学在物质结构等许多领域创造了伟大成就,但它作为一种认识体系并不是万能的。
中华传统科学的出发点是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此出发点并不取消主客区分,而只是排除对立,所以不妨碍认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是这样的主客关系,开启了一条与西方科学完全不同的认识路线。
以时间为本位看事物,事物之整体是本始的、浑然不容分割的,由整体产生和决定部分。这种本始的整体包括整体内部的全部关系、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全部关系,以及整体与认识主体所形成的互动关系。这三部分关系的自然整合,构成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其表现就是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现象。天人合一的认识路线,正是引导人们寻找事物现象层面本身的规律。
在维护自然整体状态的情况下认识事物,只能采取“顺”的方式,即顺随事物的变化,不干预、不控制、不预设,通过对现象自然状态的观察和不离开“象”的概括,揭示现象本身的规律。这种方法称为“静观”。在必要和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做实验,但以不破坏对象的自然整体状态为前提,属彻底开放性的实验。由此所得,是事物自然整体层面、即现象层面的知识和规律。姑且称这类认识活动及其所获知识为“象科学”,也就是中华传统科学。象科学维护本始整体,故不可能清晰地了解事物的组成部分,只能“以大观小”,从整体的视角看局部。
在中华传统学术中,中医学、心学、兵学、农学、水利学、工艺学以及堪舆学等可谓传统象科学的代表。这些学术门类的大量成功事实证明,象科学进入的是与西方科学不同的事物层面和不同领域,同样可以帮助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目的。
象科学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尊重,其所揭示的是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依照这样的规律行动,能够较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设生态伦理,克服唯物质主义倾向,从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可以预期,象科学的振兴与发展,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复杂性、非线性和小概率事件的难题,会有所帮助。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灾害科学、信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学、心灵学、预测学等大信息量的高尖领域,会做出西方科学不能替代的成绩。时空统一,有空间存,就有时间在。同样,凡有事物的地方,就有不断变化着的现象,有其自然整体层面。因此,象科学有无限广阔的远景。
象科学主张在顺从万物生化、赞育万物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振兴和发展象科学,有可能改变人类征服掠夺自然、同时又遭受自然报复的境况,使社会步入一个人与万物携手共进的新时代。

任何一种文化和科学形态,无论过去或现在多么强大,都如世界上的一切存在一样,只是一偏。是一偏,就有长短,有局限。当今,西方文明行时世界二百年,已近鼎极,致人类生活阳盛阴衰,亟待调适。现在,无论科学发展的前景,还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危机与病垢,都向人们昭示,要想真正解救人类,必须调整时空选择,将关注点由空间转向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与空间在科学、文化和人类生活中的位置。这是一次整体性的文化与科学的转折,可谓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其深刻程度和运动规模远比前一次文艺复兴要大得多。15世纪的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体系内的一次革命,其巨大成果支配了整个世界,但就其文化基因和思维方式看,仍然是西方文化传统的继续。而当今人类面临的变革,显然要从根本上突破西方的传统,因此不可能再在古希腊或其他西方古典文明中找到多少可以利用发扬的思想源泉。
然而,世界真是奇妙,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刚好阴阳对应,纠正和调整西方文明所带来偏向的历史使命,就不可避免地落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肩上。我们应当努力,通过中西文化协调互补、扬长正短而达到阴阳平和,使人类文明跃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因为对外开放,大量的西洋文化流入了中国。有些人能够理智对待这些外来的文化,而有些人则对之走火入魔。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为了让中国人牢记自己的根本文化,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东方人!
文章标题: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21世纪应当怎样发展”这个主题的论文从哪方面下手比较好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1559.html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21世纪应当怎样发展”这个主题的论文从哪方面下手比较好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