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17 12:01: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北方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一直是中原统治者的心腹大患,在应对这个北方邻居的问题上,明朝和清朝对蒙古的政策基本思路差不多,都是软硬兼施。
但两者之间略有区别,明朝主要是以“正面刚”为主,而清朝则采取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软硬兼施策略,手段高明十倍,效果当然也要好得多。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朝残余军队逃到了蒙古大草原上,因为在北边所以后世就称之为北元。由于面对徐达的北伐大军,元廷基本没做正面抵抗,所以北元的军事力量大体得到了保存。
为了瓦解北元对明朝统治的威胁,朱元璋先后八次北伐,朱棣御驾亲征五次北伐,把北元政权打得四分五裂,蒙古草原势力逐渐分化,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朝军队虽然在初期作战很勇猛,也取得了胜利,但到了后来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找不着敌人了,因为蒙古草原的“战略纵深”实在太大了。明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在幅员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找不到敌人,有劲也没地方使。
朱棣的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一次和第二次找到了敌人,后来的三次则几乎没见到人,更像是组织了几十万人去塞外旅游了一番,啥都没捞到。
尤其是第五次北伐,朱棣号称带了五十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但行军几千里、耗时七个月,不仅没找到敌人,就连敌人的侦察兵都没碰到一个。
仗没打起来,但五十万人总得吃喝啊,最后明军粮草无以为继,只能退兵,郁闷的朱棣甚至没回到北京就死在了半路上。
这样的战斗不仅没有削弱蒙古人的实力,反而耗空了自己的国库积蓄。没有办法之下,明朝只能改变策略,由主动进攻改为防守为主,利用明长城的高墙壁垒,以及一系列重镇屯兵,抵御蒙古人的进攻。
同时,明廷着重于分化蒙古各部落,在其中制造矛盾,引诱其相互争斗。但这样一来,明朝也就失去了主动权,只能坐望蒙古各部落逐渐统一、逐渐强大。明英宗的时候,还发生过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皇帝都让人活捉了去,鞑靼的军队一度打到了北京城下。
可以说,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前期还能压蒙古人一头,成为他们的宗主国,但却始终没有彻底消灭敌人。到了中后期,那就只是纯粹的战略防御了,反而被蒙古人压得喘不过气来,自然也就谈不上降服蒙古了。
但清朝的统治者不同,后金建立之初,努尔哈赤就十分注重与蒙古人结盟,为了拉拢蒙古,努尔哈赤娶的老婆大部分都是蒙古女人,所以清朝皇帝身体里也流淌着一部分的蒙古人血液。
由于长期而深入的“交流”,使得清朝统治者对蒙古的情况了如指掌,针对蒙古制定的策略也更加行之有效。
首先也是“打”。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对实力比较弱的蒙古部落采用和亲的策略,对实力稍强的部落,就是打。由于那时候蒙古各部落力量比较分散,努尔哈赤又有勇有谋,所以总是打胜仗。
就这么打了几年,在努尔哈赤这种“滚刀肉”的策略下,蒙古各部落都被打怕了,到了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各部落基本都都尊皇太极为大汗了。
在这一点上,清朝和明朝并没有大的区别,明朝前期也曾打得蒙古人仓皇北窜,臣服于大明,这和他们尊称皇太极为大汗其实是异曲同工。
后来蒙古也出现过雄才大略的人物,比如说葛尔丹,这位仁兄一手打造了强盛一时的准嘎尔汗国,并且还梦想着统一蒙古各部落,再现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荣耀。
可惜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持续打压下,坚持了70年,最后还是被灭国了,从此之后绝大部分蒙古草原都纳入了清朝版图。这是拳头打出来的“真理”,蒙古人不服也得服。
如果说“打”是硬的一手,打服了蒙古人,那么“软”的一手就彻底将蒙古这头雄狮关进了笼子里,这就是“分化”策略,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盟旗制度。
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对蒙古各部编旗、设盟,于是蒙古的基本组成结构由部落变成了旗。清朝入主中原后,又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内属蒙古分为49旗,外藩蒙古则为86旗,如此一来,蒙古的力量被切割得零零碎碎,也就更加分散,难以统一。
这还不算,清朝还严禁各旗之间相互来往,越界放牧就要受到严惩,旗主之间更是不能随意交往,否则就有谋反的嫌疑。在这样的强压政策下,蒙古草原各旗的力量始终无法整合,也就没有了反抗清朝统治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清朝还实行了推广喇嘛教的方法,鼓励甚至强迫蒙古人出家当喇嘛,因为喇嘛不能结婚生子,所以也大大减少了蒙古的人口,客观上起到了削弱蒙古整体实力
清朝始终坚持“打压”和“分化”两个政策,并且“两手都很硬”,使得清朝近三百年来始终牢牢掌握着蒙古地区。清朝也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少数真正消除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威胁的王朝。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