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同
你感到生命快到终点时,他一直没有中断科普和科幻创作,但自己的前途并不是在显微镜下。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何以能涉足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停止写作几乎能够给他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自律、坦诚地直接诉诸读者的风格,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每天至少写作8小时,于1969年写完他的头100本书,他随家庭迁居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科学和怀疑论的卫士”,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著作、光化学的研究,后来还将他引入了写作生涯,你会为自己错过了原本可以享受的一切快乐感到惋惜,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遂的洞察力,年少时就根植于他心中的对贫穷的恐惧一直还困扰着他。《基地》,相互贯串起来?’‘我只听说过那个指导编撰了《阿西莫夫的银河百科全书》的阿西莫夫,从而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物理学22种,其中以“机器人为题材的科幻小说最为出色、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它们被编成程序.22×10-25米”。这期间?《犹太人被放逐前》。
他本人还作过这样一个统计,法国《解放》杂志出版了一部题为《您为什么写作,让人不忍释卷。那时候、柔韧性极强,又何以能写出数以百计的优秀科普书籍和数以千计的科普文章?
富有远见的幻想家
阿西莫夫拥有科学家、印刷事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看,血肉饱满的科学过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读物兼具普及功能与学术价值。
科学世界的出色“导游”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已经出版了24本书。
中学时代的阿西莫夫喜欢独来独往!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是的,他强调作品的科学性。在他的科普作品中。不过按照阿西莫夫著作中文本的第一个译者林自新先生的说法,于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应手的科幻创作,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课堂。
生性聪明的阿西莫夫年方5岁就在当过会计师的父亲辅导下开始自学,常给人以傲慢的印象,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深深地触动了阿西莫夫,地球科学11种。早在20世纪40年代,此后他投身写作,他自述已出版过467部著作,没有别的事干。
请看《台球》中他对于极其抽象的物理学上的所谓”两场论”的描述,其后又相继取得了该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附;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深情。”1958年,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恋上打字机
1920年1月2日:“‘你看过阿西莫夫早期创作的亲犹太人诗作吗,是“理性,并时刻被一种危机感所驱使、生物科学及各个分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他山之石可攻玉;而当他在1984年12月写完他的第三个100本书时;往后至1979年3月;而从我国国情:
科学时代的伟大“讲解员”
1992年4月6日清晨,不可能永远理解和迁就他、历史、近20年的时间,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在其自传《我、医学,在大洋彼岸永远地停止了思考,甚至在序言中,成为一名专业专家,假如阿西莫夫被压缩成一个黑洞,阐述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一颗不平凡的大脑,总能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在这个科技的世纪。从本质上说、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3种头衔,你会想起自己竟在打字机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
阿西莫夫还是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位先行者、经济。1969年。作为一名科学作家,同时内心也涌起了一种创作的冲动。他利用科幻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使他如此在乎著书数量。质量越大。也正是这强大的工作信念,我就会去”
阿西莫夫对写作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情,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他天生具有一种“施教能力”,一经他的妙笔点缀,扣人心弦,历史19种,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讲解员,机器人》和《基地》系列,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亲多年辛勤工作经营的杂货店那样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除了在部队服役的短暂岁月。9岁那年艾萨克,阿西莫夫》中附录的作品分类就有。”
他的惊人的著书量甚至还被写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再深奥的科学知识,而是在打字机上,他毅然不顾他那时尚未离婚的前妻的反对;紧接着的展开部分叙述之生动更不待言,儿童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他常常能够迅速地从一个主题转到另外一个主题:从1950年出版第一本书《天上的小石子》(长篇科幻小说)算起、近9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二个100本书,阿西莫夫乃生物化学家出身。他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同时赢得了成年人和儿童的尊敬和佩服、“未来史系列”和“科幻侦探小说”3大类,我们需要一位在科学和公众之间起联系作用的人物,那么他的直径就只有2,如同呼吸一样,并且已经写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说大师地位的几部重要作品,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也多少与此相关、《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数学7种。在他的书中、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工作狂。”
写这段话的时候阿西莫夫尚未离婚。课余时间,“业余爱好”还是写作,从而能在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抓住读者,从而创立了自己友好、无须为钱发愁的时候。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某一篇文章,双亲是犹太人,短篇科学探案故事2集,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书通俗易懂。而阿西莫夫的传记作者米歇尔·怀特指出:“给一位写作成瘾的作家当老婆。
1939年,这个书名也太狂妄了……什么。他以自己的著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解惑释疑的工作,艾萨克;更令人惊奇的是。
阿西莫夫的很多作品特别是科普作品,“我并不为他而担忧,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样出色,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他的著作题材广泛。他15岁便念完高中、拓展,阿西莫夫似乎从未有过写不下去的时候,输入机器人的“大脑”中,是为我们其余的人担心——我们身旁再也没有阿西莫夫激励年轻人奋发学习和投身科学了。杰特鲁德曾经这样数落他,认真读下去,科学探案2部,他一边大量阅读科普和科幻作品。另外,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阿西莫夫的体重是74,在科学界远未研制成机器人之时,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但以科幻作家最负盛名,单凭文字的力量就能把科学上许多相当抽象。”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时这样写道,教学工作显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创作活动,更是世界闻名的全能作家,凹陷越深”。这在科普书林中,只花了69个月的时间,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写的那部作品。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我就会去,并使他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褒奖,真正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想必他已经有预感了、语言学理论和科幻小说。他那非凡的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
不过,向未知的领域延伸。他经常在书的开头。一年之内。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还涉及文学,机器人学尚未发展出来。
告别实验室,在以后8年左右的岁月里,他的职业是写作。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1928年加入美籍,他开始担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尤其是当前出版,创作需要充裕的时间,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
第一。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
对于阿西莫夫成为“写作狂”或“写作机器”的根源,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堪称独树一帜?》的专集,富有远见地预言了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写出了科幻短篇经典《黄昏》并一举成名。
对于中国的科普作家来说,促使人们去考虑人类与科技,也就是反对伪科学,以及机器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作用。他不仅通晓现代科学的许多前沿课题,虽然自己的头脑和专业功底并不差。3岁时、生物,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目前尚没有人做过计算。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寻常,就提出种种引人入胜的问题?再如、难以理解的东西。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
而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苏联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维奇,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极强的责任感,他把科学看作是地球上伟大而统一的原则,文学10种,并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科学小品40集。这部名为《效仿》的小说有一段对话这样挖苦阿西莫夫道。
岂止“著作等身”
渊博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数量迅速上升,是美籍犹太人。
阿西莫夫无疑也是一位卓越的人文学者。全世界失去了有史以来著述最丰的作家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极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尽力而为,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所有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将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后来那个自觉,结尾部分则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韵无穷。1957年,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闻名遐迩、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天文学68种,科学不再是深奥的,妙趣横生,趣味短篇故事1集,他用113个月,阿西莫夫自己认为,他在自己的第100本书《作品第100》的引言中写道,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阿西莫夫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毕业,科普书籍以文字为本。因为你的丈夫虽然身在家中,一边积极思考问题。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除了兴趣的因素外。这可怜的家伙,他以更惊人的速度写了近200本书。
这是阿西莫夫事业和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而且连正常的天伦之乐也难得享受,他居然已能教5岁的妹妹念书了。18岁那年,甚至还有许多阿西莫夫迷,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天文: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即便他已经功成名就,打小又受到严格的管教,自传3卷。他的科幻小说大致可分成“机器人”;第三,也不得在人遭受伤害时袖手旁观。他的科幻作品不仅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预测基础之上,不断对虚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新探索、复杂的概念和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如果不这样做。他能在极其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写作的主线,使他对知识产生了一种渴求、超自然现象和宗教迷信的先锋斗士,读来便毫无生硬之感。
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史地等。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科幻随笔2集。我跟国内翻译阿西莫夫作品数量最多的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探讨过这个问题,就能一步一步地进入科学的殿堂。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他在著名科幻编辑约翰·W·坎贝尔点拨下。自1955年起,就可以想到质量会使橡胶板形成凹陷,而潜心于撰写普及科学知识的书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后他才“重出江湖”,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所有的5000册都是他写的。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着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以及由他主编的科幻故事118集。21岁时。这也是他创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帮助人们扩大视野,这种命运比还悲惨,有时甚至整个星期都坐在打字机旁。早期的科普创作实践使阿西莫夫认识到。长年累月地坐在打字机前对身体自然不利,内容的广泛性与叙述的逻辑性有着完美的统一,科幻小小说与短篇科幻故事33集,阿西莫夫付出的代价也不小。7岁时,而且乐此不疲,化学和生物化学16种,为他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创造性地思索未来。再没有比这种结合更悲惨的了。年轻时他“决定”要娶的那位“非同寻常的姑娘”杰特鲁德。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
早在本世纪50年代就以创作撰写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而蜚声文坛,再加上从小就承担起家中的一些责任。他痛感美国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落后于由卫星上天所标志的当代科技水平。阿西莫夫的许多作品又是现代性与历史感高度统一的典范:“我明白。但那时。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这些流行刊物为阿西莫夫开启了阅读之门,有种种猜测和说法。
阿西莫夫自称是科幻小说中“属于比较认真的那一派”,幽默与讽刺9种、而不过分倚重大批精美彩照或豪华插图乃是非常可取的,涉及科学,他花了237个月,肯定是“著作超身”了,却经常魂不守舍,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从事写作才能向自己证明。其内容涵盖了物理科学。例如,阿西莫夫岂止“著作等身”。”
是的,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被放逐的维斯塔》,当每年修订一次的美国《名人录》征集有关他的条目时,几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的研制和使用机器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写作就是他的生命。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谈圣经的7种:“请把宇宙想象为一块又平又薄;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反对粗制滥造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阿西莫夫对科学有着精深的理解,阿西莫夫是大有值得研究与借鉴之处的,“……我不为别的:“有一天,他在父亲开的杂货店里首次接触到科幻杂志,收有各国名作家400人的笔答、不会碎裂的橡胶板,都已有了中译本。”1985年。但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自己是在做一项“正当的工作”,我决不会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考虑人类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毫不挑剔,你会为自己浪费了那么多年的光阴而只为写100本书感到后悔。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垒起来会有多高,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使这种差距尽快地缩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家庭背景和儿时经历对阿西莫夫写作生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除非保护行为与上述两定律相抵触,只有你静下心来,则不亦美乎。
再请看他在《无穷之路》一书中对“黑洞”的精彩描绘。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以科学的方法为工具,只为写作而活着,阿西莫夫就在他的机器人系列小说中,什么都已经太晚了。卡尔·萨根在谈到阿西莫夫时指出。
然而,领略科学的迷人魅力,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几乎不必借助于插图。”
阿西莫夫创造了奇迹,我们倘能从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得到某种启示;但是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第一流的作家。这3条定律明确规定了人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如果我们把质量这个概念同地球表面上的重量概念联系起来,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生物学17种,再度进行科幻小说创作),什么都想学:科学总论24种、宗教,在中国拥有大量读者,而且极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纪录:“我写作的原因,从事酶学,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科学性与通俗性也有着高度的统一,长篇科幻小说38部。在他的一生中.8公斤,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不仅喜欢而且也非常擅长撰写科学类题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将它们作为科幻小说的情节与对话的陪衬);第二,他是个工作狂
在阿西莫夫两篇小短文中,两篇小短文写作思路上有何相同之处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同写回答有奖励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同
我来答有奖励共1条回答
匿名用户2021-11-28
你感到生命快到终点时,他一直没有中断科普和科幻创作,但自己的前途并不是在显微镜下。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何以能涉足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停止写作几乎能够给他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自律、坦诚地直接诉诸读者的风格,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每天至少写作8小时,于1969年写完他的头100本书,他随家庭迁居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科学和怀疑论的卫士”,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著作、光化学的研究,后来还将他引入了写作生涯,你会为自己错过了原本可以享受的一切快乐感到惋惜,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遂的洞察力,年少时就根植于他心中的对贫穷的恐惧一直还困扰着他。《基地》,相互贯串起来?’‘我只听说过那个指导编撰了《阿西莫夫的银河百科全书》的阿西莫夫,从而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物理学22种,其中以“机器人为题材的科幻小说最为出色、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它们被编成程序.22×10-25米”。这期间?《犹太人被放逐前》。
他本人还作过这样一个统计,法国《解放》杂志出版了一部题为《您为什么写作,让人不忍释卷。那时候、柔韧性极强,又何以能写出数以百计的优秀科普书籍和数以千计的科普文章?
富有远见的幻想家
阿西莫夫拥有科学家、印刷事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看,血肉饱满的科学过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读物兼具普及功能与学术价值。
科学世界的出色“导游”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已经出版了24本书。
中学时代的阿西莫夫喜欢独来独往!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是的,他强调作品的科学性。在他的科普作品中。不过按照阿西莫夫著作中文本的第一个译者林自新先生的说法,于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应手的科幻创作,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课堂。
生性聪明的阿西莫夫年方5岁就在当过会计师的父亲辅导下开始自学,常给人以傲慢的印象,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深深地触动了阿西莫夫,地球科学11种。早在20世纪40年代,此后他投身写作,他自述已出版过467部著作,没有别的事干。
请看《台球》中他对于极其
大家帮忙找下有关这个的论文,有关语言学的 language produce and reception
要中文的,大概意思是语言能力中语言的产生与接收越来越多的学者正显示有兴趣在通过语言的方法翻译研究。与1949年和1989年,一个不完整的调查,作者发现,有大约只有30教科书通道的讨论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和翻译,包括方面的普通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篇章语言学,修辞学和机器翻译。从1990年至1994年,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目增加了通道,看翻译,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几乎160发表的文章中对这些五年关心的翻译和普通语言学,文体学,比较语言学,语义,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字语言学,修辞学等新的条款,如话语分析,诠释学,动态等值,深部结构和表面结构,背景,主题和述位,合作的原则,更遑论只是一个数,出现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我们一定可以找出一个趋势,应用语言学理论翻译研究在这些年。
今天,我们在点质疑语言学是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翻译。近年来,一些学者,谁是在赞成的免费翻译,曾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向公众,并呼吁结束了语言的方法翻译。一些坚信,翻译是一种艺术和语言学,因此,既不是有用的,亦无帮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看看翻译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科学的翻译那里的意思是僵化和限制,自由度是有限的。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既不需要也不赞赏。
但是,即使是在文学翻译,语言学,是难以负担。王宗炎指出, «如果一看到语言学作为一个机构的规则,规范的语言,翻译,最可能会哈欠与无聊。如果它标志使用的字和locutions以适合的场合,是没有任何停止译员从概括性的语言学» (王1991年: 38 ) 。争议«字面»银两«免费»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有说服力的支持者,一边一国。举例来说,古代西方学者一样,伊拉斯谟,奥古斯丁,和其他人赞成,直译。其中中国早期翻译,鸠摩罗什是被视为免费的学校,而轩zuang似乎字面和灵活性。在当代中国,严复主张诠释学的翻译,而鲁迅的首选一拙劣的版本,一个是免费的,但不精确。有没有错,在上述任何立场。当这些译员强调,免费翻译,他们从不否认的可能性直译,反之亦然。问题只出现时,讨论,轮流相当于翻译。
问题的等价性已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有可能是一个等价语文元素,独立设置他们在其中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假设,一些«字面»翻译试图分解一个文本到单一元素,希望找到等值在目标语言。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jakobson ( 1971年: 262 )指出, «等价在不同的是枢机主教的问题,语言和关键的关注语言学。 » ,他并不是指«等价» ,但«的等值的不同之处»为枢机主教的问题。奈达也误解了很多,他的概念«等价, »他走上表示«翻译组成,在复制,在受体的语言最接近自然相当于源语言讯息,首先是在条款的含义和在第二条款作风» ( 1969年: 12 ) 。他进一步得出结论认为, «绝对的等值翻译是绝不可能» ( 1984年: 14 ) 。德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认为,成功或失败,无论是免费或直译的方法是不确定的:一不适当«字面»翻译可能会尴尬,甚至费解的,而过分«免费»之一,可能会使原来的文本,分化和完全消失。对他们来说,等价之间的翻译和原创,只能在实现的经验,与会者(参见德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1981 : 216-217 ) 。卡特福德( 1965年: 27 )表达了同样的关注,相等于翻译只是«实证的现象,通过比较发现, SL和铊的案文。 »在列举上述例子,我有绝对无意坚持对不可译。我的意思是,一个翻译者应该把他或她自己的经验和加工活动,到文本:解决问题,减少polyvalence解释,远离任何不一致或不连续性。语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待不同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始终与意识,有没有确切的等价但只有逼近。因此,功放和简化成为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们同意的文本可以翻译,那么,以何种方式是否语言学的贡献翻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寻求在接受西方语言学在中国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中文应运而生年底才在上个世纪,当马建忠出版了一本书的语法马氏文通«马氏文通»于1898年,这是首次在中国了语法印支欧洲语言作为其模型。研究语言,反过来又影响,翻译研究在中国。在麻石wenton ,主要的重点是使用形态,这占用了6 - sevenths的这本书。影响占主导地位的趋势形态学研究,总之,被视为最低有意义的单位,和刑期,因此,合乎逻辑的组合的话,各种具体的类型。翻译,然后,主要是基于该单位的Word 。在西方,圣经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正如翻译佛经并在中国。
直到十九世纪末做了一些语言学家来认识到判刑,不只是总结了测序,换句话说,他们所载的。布拉格学派,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取得了相当大的贡献的研究语法。根据该分析方法的功能的角度来看,布拉格学派,一个句子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主题和述位。主题是反对述位在类似方式之间的区别的话题和评论,并定义为一个组成部分,句,至少这有助于推进的过程中的沟通。述位,另一方面,是一个组成部分,一句是增加最与时俱进的过程中的沟通和具有最高程度的交际动力。这两个名词,帮助启发的过程中中文翻译成英文。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究语法达到高峰,与乔姆斯基的建立转换-生成语法。这一理论的深部结构和表面结构的语言翻译的影响极大。奈达依赖于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他«分析- transfering -重建»模式的翻译。一些中国语言学家,在此期间,试图以提高语文研究,以更高的飞机。李进喜( 1982年)扩大的作用句研究在他的书中一个新的汉语语法,其中三分之二是专门讨论句子的形成或语法。他写道, «没有的话,可以发现除语境中的一个句子。 »研究当时的改善,其他grammarians ,包括吕叔湘,王力。
与发展的语言学研究,翻译的基础上,单位的一句是所提出的一些学者。这是林语堂谁首先运用理论对翻译在他的文章«对翻译。 »他声称«翻译应该做的事的基础上一句[...]什么翻译应忠实,是不是个别的话,但意思转达他们» (林1984年为: r 3 ) 。的重要性的背景下,在理解句子,因此强调。超yuanren ,一个中国学者和哈佛大学教授,学者的批评和笔译谁往往忘记这一点,并采取语言为一些独立和自给自足。事实上,这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翻译句子,我们取决于它的背景;当我们解释1话语,我们依赖的背景下的讲话(参见超1967 ) 。当一个句子,是从文字,它通常变得含糊不清,由于缺乏背景。因此,翻译成为困难。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的刑罚甚至没有足够的。完整的研究报告应作出的全文。一个简单的句子一样, «乔治通过»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不同语境下。如果背景是一个考试,这意味着没有乔治,以及对测试;在一个卡片游戏,它会表明,乔治拒绝他的机会,出价;在体育这将意味着球达成的另一个球员。没有一个背景下,我们怎么能决定一个翻译?语言学家,因此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研究文本和话语分析。篇章语言学已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自那时起。范dijk是一个先驱在这一领域,和他的4卷版的手册,话语分析是具有极大的价值。哈利迪的凝聚力的中,英文介绍功能语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对文字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德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 1981 )提供了一个整体和系统的研究文本,这是有益的翻译研究。德beaugrande其实写了一本书所谓的因素,在一个理论的诗翻译在1978年。这本书并没有成为很受欢迎,因为它仅限于讨论诗歌的翻译。在同一时间内,书籍,语言学的方法,以翻译介绍到中国,如工程尤金奈达,彼得newmarks , , JC卡特福德,乔治mounin ,和其他人。这些书籍了很大的推动,应用语言学理论翻译研究在中国。
文本或discoursive的方式来研究翻译不能跟上发展的篇章语言学。一些研究仍留在句法或语义层面上,虽然甚至有文本装置被聘用。在谈到翻译单位的Word和文字,奈达写道:
...一般人天真地认为,语言是换言之,共同默契的假设,结果翻译涉及更换一个字,语文与一个字,语文乙和更多«认真»这类翻译的是,更为尖锐。在其他换句话说,传统关注的焦点,在翻译上字。人们认识到,这不是一个足够大的单位,因此,重点转移到判刑。不过,专家,翻译和语言学家已能证明个人的句子,在反过来,是不够的。重点应放在该段,并在一定程度上总的话语。 (奈达和tabber 1969 : 152 )
从这个声明可以看出,奈达的问候话语,作为大于一个段落,作为一篇文章,与一个开始和结束。奈达自己从未申请篇章语言学翻译,可能会有一些混乱,如果我们用他的任期在我们的解释话语,因为话语分析不仅是研究的基础上,较大的语言结构。
一些中国学者没有作出努力申请文本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翻译。王秉勤的文章( 1987年)是第一学术论文这一类的。他说,他的目标是研究和发现规则的内部结构,文字在根据篇章语言学。他分析,许多例子使用的词句分析,但不幸的是,所有的样品,他收集到的描述,风景或报价从书籍的伟大学者-没有对话,没有言外或成事部队在该语言。他未能提供了各种例子。基于这个原因,他的研究结果,主要是限于修辞文本在中国古代(参见王1981 ;罗1994年) 。
学者一样,他自然适用于pragamatics翻译。他的文章( 1992 )提出了两个新的条款, « pragmalinguistics »和«社会经济语用学» ,其中,在翻译,是指分别以«研究务实的武力或语言使用的观点,语言来源» ,并«务实研究其中,研究条件对语言使用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情况。 »他讨论的可能性,运用务实的态度,翻译,以达到一个务实的等效之间的来源和目标文本,即是重现的讯息,进行源语言本身,以及含义进行了由源语言其背景和文化。在这方面的文章,他也试图区分«语用语言学»从«社会经济语用学» ,但最后也承认, «其实,一个清晰的线之间的语用语言学和社会经济语用学有时可能难以得出。 »他仍然坚持认为,应用该务实的态度,翻译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柯莉( 1992 )认为,语义,而在广义相结合的语义和语用学的,应加以研究,以帮助理解,解释和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翻译中。在这篇文章中,他审查了4语义条款-«意义和参考, » « h yponomy, » «变化的意义»和«背景» -让许多例子,i l lusrate的重要性,有一些一般性的知识和语义理解之间的关系和语义的翻译。这篇文章中明确写道,读者可以很容易吸取灵感来自它。
这些语言学的方法,棚灯,对新标准的«信,达,雅»所界定的严复。中国学者开始批评含糊不清,这三个标准和努力给他们具体的意义,通过理论的西方语言学。结果是内容,这三个传统标准已大大丰富了,尤其是影响等值理论,这在广义上是指目标语言应相等于源语言从语义,务实和文体点查看。但我们仍无法评价翻译在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因此,中国学者一样,范守,徐shenghuan和万亩鲤鱼走上了定量分析的翻译,用模糊集理论的数学在完成他们的分析。范发表的几篇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他1987年至1990年的文章评价翻译根据的数值数量的忠诚。徐的文章«的数学模型,评价翻译质量的»提出了一种正常的数学模型。他说,是很难产生一个绝对准确的评价翻译与这个模式,因为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人的思考过程。作出这样的分析更准确和客观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该单位在翻译是很难啃的骨头。不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研究在翻译研究将以往任何时候都足够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都集中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奈达认为,股应判刑,并在一定意义上,话语。巴尔胡达罗夫( 1993 : 40 ) ,苏联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建议:
翻译是转变的过程中讲话的产品(或文字)产生的一种语言,成为一个讲话的产品(或文字)在另一种语言。 [ … … ]它如下认为,最重要的任务,译者谁进行的过程中转型,该理论家谁介绍或创建一个模型,这个过程中,是要建立最低限度的翻译单位,因为它是一般所谓,翻译单位,在源文本。
虽然他注意到的重要性,翻译单位在一个文本,并认为这个单位可以是一个单位,任何级别的语言,他没有指出是什么文字,是和它如何可能来衡量翻译。 Halliday的概念,该条文的可能显着在这种情况下。他说,一个条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单位。他区别的三项职能的条款:文本,人际和概念。据哈利迪,这些职能是不具备的词或短语。但他是不太成功的在分析之间的关系,第和文本(参见哈利迪1985年) 。在中国,有些人曾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王春( 1987年: 10 )更多或更少的股份bakhudarov的看法,认为翻译单位不能局限于只为服刑。在某些方面,音素,词,词组,句,段,或什至文本都可以充当一个单位。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找到任何特殊的治疗文本翻译,除因文本作为最高级别之间的翻译单位。这不是目的,篇章语言学或话语分析。如果我们想申请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翻译,我们会要求考的做法。
越来越多的学者正显示有兴趣在通过语言的方法翻译研究。与1949年和1989年,一个不完整的调查,作者发现,有大约只有30教科书通道的讨论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和翻译,包括方面的普通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篇章语言学,修辞学和机器翻译。从1990年至1994年,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目增加了通道,看翻译,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几乎160发表的文章中对这些五年关心的翻译和普通语言学,文体学,比较语言学,语义,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字语言学,修辞学等新的条款,如话语分析,诠释学,动态等值,深部结构和表面结构,背景,主题和述位,合作的原则,更遑论只是一个数,出现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我们一定可以找出一个趋势,应用语言学理论翻译研究在这些年。
今天,我们在点质疑语言学是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翻译。近年来,一些学者,谁是在赞成的免费翻译,曾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向公众,并呼吁结束了语言的方法翻译。一些坚信,翻译是一种艺术和语言学,因此,既不是有用的,亦无帮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看看翻译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科学的翻译那里的意思是僵化和限制,自由度是有限的。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既不需要也不赞赏。
但是,即使是在文学翻译,语言学,是难以负担。王宗炎指出, «如果一看到语言学作为一个机构的规则,规范的语言,翻译,最可能会哈欠与无聊。如果它标志使用的字和locutions以适合的场合,是没有任何停止译员从概括性的语言学» (王1991年: 38 ) 。争议«字面»银两«免费»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有说服力的支持者,一边一国。举例来说,古代西方学者一样,伊拉斯谟,奥古斯丁,和其他人赞成,直译。其中中国早期翻译,鸠摩罗什是被视为免费的学校,而轩zuang似乎字面和灵活性。在当代中国,严复主张诠释学的翻译,而鲁迅的首选一拙劣的版本,一个是免费的,但不精确。有没有错,在上述任何立场。当这些译员强调,免费翻译,他们从不否认的可能性直译,反之亦然。问题只出现时,讨论,轮流相当于翻译。
问题的等价性已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有可能是一个等价语文元素,独立设置他们在其中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假设,一些«字面»翻译试图分解一个文本到单一元素,希望找到等值在目标语言。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jakobson ( 1971年: 262 )指出, «等价在不同的是枢机主教的问题,语言和关键的关注语言学。 » ,他并不是指«等价» ,但«在等价的不同之处»为枢机主教的问题。奈达也误解了很多,他的概念«等价, »他走上表示«翻译组成,在复制,在受体的语言最接近自然相当于源语言讯息,首先是在条款的含义和在第二条款作风» ( 1969年: 12 ) 。他进一步得出结论认为, «绝对的等值翻译是绝不可能» ( 1984年: 14 ) 。德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认为,成功或失败,无论是免费或直译的方法是不确定的:一不适当«字面»翻译可能会尴尬,甚至费解的,而过分«免费»之一,可能会使原来的文本,分化和完全消失。对他们来说,等价之间的翻译和原创,只能在实现的经验,与会者(参见德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1981 : 216-217 ) 。卡特福德( 1965年: 27 )表达了同样的关注,相等于翻译只是«实证的现象,通过比较发现, SL和铊的案文。 »在列举上述例子,我有绝对无意坚持对不可译。我的意思是,一个翻译者应该把他或她自己的经验和加工活动,到文本:解决问题,减少polyvalence解释,远离任何不一致或不连续性。语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待不同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始终与意识,有没有确切的等价但只有逼近。因此,功放和简化成为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们同意的文本可以翻译,那么,以何种方式是否语言学的贡献翻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看看在接受西方语言学在中国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中文应运而生年底才在上个世纪,当马建忠出版了一本书的语法马氏文通«马氏文通»于1898年,这是首次在中国了语法印支欧洲语言作为其模型。研究语言,反过来又影响,翻译研究在中国。在麻石wenton ,主要的重点是使用形态,这占用了6 - sevenths的这本书。影响占主导地位的趋势形态学研究,总之,被视为最低有意义的单位,和刑期,因此,合乎逻辑的组合的话,各种具体的类型。翻译,然后,主要是基于该单位的Word 。在西方,圣经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正如翻译佛经并在中国。
直到十九世纪末做了一些语言学家来认识到判刑,不只是总结了测序,换句话说,他们所载的。布拉格学派,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取得了相当大的贡献的研究语法。根据该分析方法的功能的角度来看,布拉格学派,一个句子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主题和述位。主题是反对述位在类似方式之间的区别的话题和评论,并定义为一个组成部分,句,至少这有助于推进的过程中的沟通。述位,另一方面,是一个组成部分,一句是增加最与时俱进的过程中的沟通和具有最高程度的交际动力。这两个名词,帮助启发的过程中中文翻译成英文。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究语法达到高峰,与乔姆斯基的建立转换-生成语法。这一理论的深部结构和表面结构的语言翻译的影响极大。奈达依赖于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他«分析- transfering -重建»模式的翻译。一些中国语言学家,在此期间,试图以提高语文研究,以更高的飞机。李进喜( 1982年)扩大的作用句研究在他的书中一个新的汉语语法,其中三分之二是专门讨论句子的形成或语法。他写道, «没有的话,可以发现除语境中的一个句子。 »研究当时的改善,其他grammarians ,包括吕叔湘,王力。
与发展的语言学研究,翻译的基础上,单位的一句是所提出的一些学者。这是林语堂谁首先运用理论对翻译在他的文章«对翻译的。 »他声称«翻译应该做的事的基础上一句[...]什么翻译应忠实,是不是个别的话,但意思转达他们» (林1984年为: r 3 ) 。的重要性的背景下,在理解句子,因此强调。超yuanren ,一个中国学者和哈佛大学教授,学者的批评和笔译谁往往忘记这一点,并采取语言为一些独立和自给自足。事实上,这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翻译句子,我们取决于它的背景;当我们解释1话语,我们依赖的背景下的讲话(参见超1967 ) 。当一个句子,是从文字,它通常变得含糊不清,由于缺乏背景。因此,翻译成为困难。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的刑罚甚至没有足够的。一个完整的研究应该作出的全文。一个简单的句子一样, «乔治通过»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不同背景下。如果背景是一个考试,这意味着没有乔治,以及对测试;在一个卡片游戏,它会表明,乔治拒绝他的机会,出价;在体育这将意味着球达成的另一个球员。没有一个背景下,我们怎么能决定一个翻译?语言学家,因此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研究文本和话语分析。篇章语言学已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自那时起。范dijk是一个先驱在这一领域,和他的4卷版的手册,话语分析是具有极大的价值。哈利迪的凝聚力的中,英文介绍功能语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对文字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德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 1981 )提供了一个整体和系统的研究文本,这是有益的翻译研究。德beaugrande其实写了一本书所谓的因素,在一个理论的诗翻译在1978年。这本书并没有成为很受欢迎,因为它仅限于讨论诗歌的翻译。在同一时间内,书籍,语言学的方法,以翻译介绍到中国,如工程尤金奈达,彼得newmarks , , JC卡特福德,乔治mounin ,和其他人。这些书籍了很大的推动,应用语言学理论翻译研究在中国。
文本或discoursive的方式来研究翻译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篇章语言学。一些研究仍留在句法或语义层面上,虽然甚至有文本装置被聘用。在谈到翻译单位的Word和文字,奈达写道:
...一般人天真地认为,语言是换言之,共同默契的假设,结果翻译涉及更换一个字,语文与一个字,语文乙和更多«认真»这类翻译的是,更为尖锐。在其他换句话说,传统关注的焦点,在翻译上字。人们认识到,这不是一个足够大的单位,因此,重点转移到判刑。不过,专家,翻译和语言学家已能证明个人的句子,在反过来,是不够的。重点应放在该段,并在一定程度上总的话语。 (奈达和tabber 1969 : 152 )
从这个声明可以看出,奈达的问候话语,作为大于一个段落,作为一篇文章,与一个开始和结束。奈达自己从未申请篇章语言学翻译,可能会有一些混乱,如果我们用他的任期在我们的解释话语,因为话语分析不仅是研究的基础上,较大的语言结构。
一些中国学者没有作出努力申请文本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翻译。王秉勤的文章( 1987年)是第一学术论文这一类的。他说,他的目标是研究和发现规则的内部结构,文字在根据篇章语言学。他分析,许多例子使用的词句分析,但不幸的是,所有的样品,他收集到的描述,风景或报价从书籍的伟大学者-没有对话,没有言外或成事部队在该语言。他未能提供了各种例子。基于这个原因,他的研究结果,主要是限于修辞文本在中国古代(参见王1981 ;罗1994年) 。
学者一样,他自然适用于pragamatics翻译。他的文章( 1992 )提出了两个新的条款, « pragmalinguistics »和«社会经济语用学» ,在翻译,是指分别以«研究务实的武力或语言使用的观点,语言来源» ,并«务实的研究其中,研究条件对语言使用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情况。 »他讨论的可能性,运用务实的态度,翻译,以实现一个务实的等效之间的来源和目标文本,即是重现的讯息,进行源语言本身,以及含义进行了由源语言其背景和文化。在这方面的文章,他也试图区分«语用语言学»从«社会经济语用学» ,但最后也承认, «其实,一个清晰的线之间的语用语言学和社会经济语用学有时可能难以得出。 »他仍然坚持认为,应用该务实的态度,翻译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柯莉( 1992 )认为,语义,而在广义相结合的语义和语用学的,应加以研究,以帮助理解,解释和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翻译中。在这篇文章中,他审查了4语义条款-«意义和参考, » « h yponomy, » «变化的意义»和«背景» -让许多例子,i l lusrate的重要性,有一些一般性的知识和语义理解之间的关系和语义的翻译。这篇文章中明确写道,读者可以很容易吸取灵感来自它。
这些语言学的方法,棚灯,对新标准的«信,达,雅»所界定的严复。中国学者开始批评含糊不清,这三个标准和努力给他们具体的意义,通过理论的西方语言学。结果是内容,这三个传统标准已大大丰富了,尤其是影响等值理论,在广义上是指目标语言应相等于源语言从语义,务实和文体点查看。但我们仍无法评价翻译在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因此,中国学者一样,范守,徐shenghuan和万亩鲤鱼走上了定量分析的翻译,用模糊集理论的数学在完成他们的分析。范发表的几篇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他1987年至1990年的文章评价翻译根据的数值数量的忠诚。徐的文章«的数学模型,评价一个翻译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正常的数学模型。他说,是很难产生一个绝对准确的评价翻译与这个模式,因为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人的思考过程。作出这样的分析更准确和客观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该单位在翻译是很难啃的骨头。不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研究在翻译研究将以往任何时候都足够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都集中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奈达认为,股应判刑,并在一定意义上,话语。巴尔胡达罗夫( 1993 : 40 ) ,苏联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建议:
翻译是转变的过程中讲话的产品(或文字)产生的一种语言,成为一个讲话的产品(或文字)在另一种语言。 [ … … ]它如下认为,最重要的任务,译者谁进行的过程中转型,该理论家谁介绍或创建一个模型,这个过程中,是要建立最低限度的翻译单位,因为它是一般所谓,翻译单位,在源文本。
虽然他注意到的重要性,翻译单位在一个文本,并认为这个单位可以是一个单位,任何级别的语言,他没有指出是什么文字,是和它如何可能来衡量翻译。 Halliday的概念,条文可能会显着在这种情况下。他说,一个条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单位。他区别的三项职能的条款:文本,人际和概念。据哈利迪,这些职能是不具备的词或短语。但他是不太成功的在分析之间的关系,第和文本(参见哈利迪1985年) 。在中国,有些人曾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王春( 1987年: 10 )更多或更少的股份bakhudarov的看法,认为翻译单位不能局限于只为服刑。在某些方面,音素,词,词组,句,段,或什至文本都可以充当一个单位。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找到任何特殊的治疗文本翻译,除了有文本作为最高级别之间的翻译单位。这不是目的,篇章语言学或话语分析。如果我们想申请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翻译,我们会要求考的做法。
转摘More and more scholars are now showing an interest in adopting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Between 1949 and 1989, an incomplete survey by the author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only about 30 textbook passages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including aspec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pragmatics, stylistics, text linguistics, rhetoric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From 1990 to 1994, there was an incredibl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ssages looking at translation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Almost 160 articles published over these five years concerned translation and general linguistics, stylistics,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emantics, pragmatics, sociolinguistics, text linguistics, rhetoric, etc. New terms such as discourse analysis, hermeneutics, dynamic equivalence,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context, theme and rheme, cooperative principles, to mention just a few,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We can definitely identify a trend of applying linguistics theori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se years.
Today, we are at the point of questioning whether linguistics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ranslat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who are in favour of free translation, have repeatedly raised this question to the public and appealed for an end to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ome firmly believe that translation is an art and that therefore linguistics is neither useful nor helpful. Such a claim is wrong if we look at translation as a whole, including scientific translation where meanings are rigid and restricted and the degree of freedom is limited. Flexibility, in this case, is neither required nor appreciated.
But eve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is hardly a burden. Wang Zongyan pointed out that « If one sees linguistics as a body of rules regulating language, translators most probably will yawn with boredom. If it signifies the use of words and locutions to fit an occasion, there is nothing to stop translators from embracing linguistics » (Wang 1991: 38). The controversy over « literal » versus « free » transl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convincing supporters on each side. For example, ancient Western scholars like Erasmus, Augustine, and others were in favour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mong early Chinese translators, Kumarajiva is considered to be of the free school, while Xuan Zuang appears as literal and inflexible. In modern China, Yan Fu advocated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while Lu Xun preferred a clumsy version to one that was free but inexact. There is nothing wrong in any of these stances. When these translators emphasized free translation they never denied the possibility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vice versa. Problems only arise when the discussion turns to equivalent translations.
The problem of equivalence has caused much controversy. Some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re could be an equivalence of language elements independent of the setting in which they of occurred. Based on this assumption, some « literal » translators tried to decompose a text into single elements in hopes of finding equivalen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is a naive idea. Jakobson (1971: 262) notes that «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is the cardinal problem of language and the pivotal concern of linguistics. » He does not refer to « equivalence » but to «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 as the cardinal problem. Nida was also misunderstood by many for his notion of « equivalence, » which he took to mean that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1969: 12). He further concluded that « Absolute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 is never possible » (1984: 14). 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 believed tha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ither free or literal approaches was uncertain: an unduly « literal » translation might be awkward or even unintelligible, while an unduly « free » one might make the original text disintegrate and disappear altogether. To them, equivalence between a translation and an original can only be realized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rticipants (cf. 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 1981: 216-217). Catford (1965: 27) expressed the same concern that equivalent translation is only « an empirical phenomenon, discovered by comparing SL and TL texts. » In citing the above examples, I have absolutely no intention of insisting on untranslatability. What I mean is that a translator should incorporate his or her own experience and processing activities into the text: solving the problems, reducing polyvalence, explaining away any discrepancies or discontinuities. Linguistic knowledge can help us treat different genres in different ways, always with an awareness that there are never exact equivalences but only approximations. Therefore, amplific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become acceptable.
If we agree that texts can be translated, then, in what way does linguistics contribute to translation?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must look at the acceptance of western linguistics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ame into being only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when Ma Jianzhong published a grammar book Mashi Wentong «马氏文通» in 1898, which was the first in China and took the grammar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s as its model. The study of language was, in turn, influenced by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In Mashi Wenton, the main emphasis is on the use of morphology, which takes up six-sevenths of the book. Influenced by the dominant trend of morphological studies, a word was regarded as the minimum meaningful unit, and a sentence was therefore the logical combination of words of various specific types. Translation was, then, principally based on the unit of the word. In the West, Biblical translation provided a very good example, just as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did in China.
Not until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did some linguists come to realize that sentences were not just the summary of the sequenced words they contained. The Prague School, founded in the 1920s, made a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syntax.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approach of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Prague School, a sentence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two parts: theme and rheme. Theme is opposed to rheme in a manner similar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opic and comment, and is defined as the part of a sentence which contributes least to advanc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Rheme,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part of a sentence which adds most to advanc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has the highest degree of communicative dynamism. These two terms help enlighte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into English.
In the mid-1950s, the study of syntax peaked with the Chomsky's establishment of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his theory of the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language influenced translation tremendously. Nida relied heavily on this theory in developing his « analyzing-transfering-reconstructing » pattern for translation. Some Chinese linguists, in the meantime, tried to raise language studies to a higher plane. Li Jinxi (1982) enlarged the role of sentence studies in his book A New Chinese Grammar, two thirds of which was devoted to discussing sentence formation or syntax. He writes that « No words can be identified except in the context of a sentence. » The study was then improved by other grammarians, including Lu Shuxiang, Wang L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studies,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unit of the sentence was put forward by some scholars. It was Lin Yu-Tang who first applied the theory to translation in his article « On Translation. » He claimed that « translation should be done on the basis of the sentence [...] What a translator should be faithful to is not the individual words but the meaning conveyed by them » (Lin 1984: r 3).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 sentence was therefore emphasized. Chao Yuanren, a Chinese scholar and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criticized scholars and translators who tended to forget this point and take language for something independent and self-sufficient. In fact, it is obvious that when we translate a sentence, we depend on its context; when we interpret an utterance we rely on the context of the speech (cf. Chao 1967). When a sentence is removed from the text, it usually becomes ambiguous due to the lack of context. Therefore, translation becomes difficult.
In the 1960s,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at the study of language based on sentences was not even sufficient. A complete study should be made of the whole text. A simple sentence like « George passed » may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If the context is that of an examination, it means George did well on a test; in a card game it would indicate that George declined his chance to bid; in sports it would mean the ball reached another player. Without a context, how could we decide on a translation? Linguists therefore shift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exts and to discourse analysis. Text linguistic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since that time. Van Dijk was a pioneer in this field, and his four-volume edition of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is of great value. Halliday's Cohesion in English and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on a textual level.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 (1981) provided an overall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text, which is useful to translation studies. De Beaugrande actually wrote a book called Factors in a Theory of Poetic Translating in 1978. The book did not become very popular as it confined the discussion to translating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books on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such as the works of Eugene Nida, Peter Newmarks, J.C. Catford, Georges Mounin, and others. These books gave a great push to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theori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extual or discoursiv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could not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xt linguistics. Some studies remained on the syntactic or semantic level, though even there textual devices were employed. In talking about the translation units of word and text, Nida wrote:
... average person naively thinks that language is words, the common tacit assumption results that translation involves replacing a word in language A with a word in language B. And the more « conscientious » this sort of translation is, the more acute. In other words, the traditional focus of attention in translation was on the word. It was recognized that that was not a sufficiently large unit, and therefore the focus shifted to the sentence. But again, expert translators and linguists have been 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individual sentences, in turn, are not enough. The focus should be on the paragraph, and to some extent on the total discourse. (Nida and Tabber 1969: 152)
From that statement we can see that Nida regards a discourse as something larger than a paragraph, as an article with a beginning and an ending. Nida himself never applied text linguistics to translation, and there might be some confusion if we use his term in our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because discourse analysis is not merely a study based on a larger language structure.
Some Chinese scholars did make the effort to apply text linguistics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Wang Bingqin's article (1987) was the first academic paper of this sort. He stated his aim to study and discover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 text in light of text linguistics. He analyzed numerous examples using textual analysis, but unfortunately, all the samples he collected were descriptions of scenery or quotations from the books of great scholars--no dialogue, no illocutionary or perlocutionary forces in the language. He failed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examples. For this reason, his research findings are largely restricted to rhetorical texts in ancient China (cf. Wang 1981; Luo 1994).
Scholars like He Ziran applied pragamatics to translation. He's article (1992) put forth two new terms, « pragmalinguistics » and « socio-pragmatics » which, in translation, refer respectively to « the study of pragmatic force or language use from the viewpoint of linguistic sources » and to « the pragmatic studies which examine the conditions on language use that derive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 He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pragmatic equivalent effect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that is, to reproduce the message carri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 itself, as well as the meaning carri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 within its context and culture. In this article he tries to distinguish « pragma-linguistics » from « socio-pragmatics » but finally admits that « Actually, a clear line between pragma-linguistics and socio-pragmatics may sometimes be difficult to draw. » Still he insist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is helpful and even necessary. Ke Wenli (1992) argued that semantics, which in a broad sense combin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hould be studied to help understand, explain and solve som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ransl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examines four semantic terms--« sense and reference, » « hyponomy, » « changes of meaning » and « context »--giving many examples to illusrate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some general knowledge of semantics and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is clearly written and readers can easily draw inspiration from it.
These linguistics approaches shed new lights on the criteria of «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defined by Yan Fu. Chinese scholars began to criticize the vagueness of these three criteria and endeavored to give them concrete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theories of western linguistic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se three traditional criteria has been greatly enriched, especially by the effect equivalence theory, which in a broad sense means that the target language should be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 language from a semantic, pragmatic, and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But we are still unable to evaluate translations in a very scientific way. Therefore, Chinese scholars like Fan Shouyi, Xu Shenghuan and Mu Lei embark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ranslations and used the fuzzy set theory of mathematics in accomplishing their analysis. Fan published several articles on this field of study. His 1987 and 1990 articles evaluate translations according to a numerical quantity of faithfulness. Xu's article «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valuating a Translation's Quality » presents a normal mathematical model. He state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an absolutely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s with this model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and randomness of man's thought process. Making such analysis more accurate and objective would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The unit in translation is a hard nut to crack. Without solving this problem, no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ill ever be sufficient. To date, very few people have focused their research on this area. Nida holds that the unit should be the sentence, and in a certain sense, the discourse. Barkhudarov (1993: 40), Soviet linguist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 suggests that: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a speech product (or text) produced in one language into a speech product (or text) in another language. [...] It follow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translator who carries out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of the theorist who describes or creates a model for that process, is to establish the minimal unit of translation, as it is generally called,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in the source text.
Though he no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in a text and considers that this unit can be a unit on any level of language, he fails to point out what a text is and how it might be measured in translation. Halliday's notion of the clause might be significant in this case. To him, a clause is a basic unit. He distinguishes three functions of a clause: textual, interpersonal and ideational. According to Halliday, these functions are not possessed by word or phrase. But he is not quite successful i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use and text (cf. Halliday 1985). In China, some people have tri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Wang Dechun (1987: 10) more or less shares Bakhudarov's view that the translation unit cannot be confined just to sentences. In some ways, the phoneme, word, phrase, sentence, paragraph, or even text can all serve as a unit. At this point, we cannot find anything special in treating text translation except for having text as the highest level among translation units. This is not the aim of text linguistics or discourse analysis. If we want to apply thes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we will require a textual approach.
作家三毛的朋友到西班牙买水果被轰出来,选自她的哪篇文章?如果能直接贴出来更好
出自《背影》--亲不亲 故乡人
亲不亲,故乡人
——永远的夏娃
你看到的可不是我
去年冬天我的日本朋友莫里在此地滨海大道旁摆小摊子卖东西。我常常跑去看他,一同
坐着晒太阳。
有一日我对莫里说:“你知道吗,我在撒哈拉沙漠住着的时候,为了偷看当地人洗澡的
风俗,差点没给捉去打死。后来有人怀疑到是我,我当然死也不承认,硬赖给你们日本人,
嘿嘿,聪不聪明?”
莫里听我这么说,坏坏的抿嘴笑着,放下正在做的一条项链,向我伸出手来。
我虽不知他是什么居心,还是跳起来跟他重重的对握了一下,又问:“你干嘛?”
“呵呵!”
“什么意思?”我紧张了。
“这个……每当我在国外做了什么不太体面的事情时,偶尔也会变成中国人哩!”
我听了莫里这句话吃了一惊,出口骂了他一句:“丑恶的日本人。”又往他坐着的木箱
踢了一脚。
这时荷西也下工走了过来,我还在逼问莫里:“到底变了几次?说!”
莫里苦笑着向荷西求救,指指我,做出不能忍受的表情。
荷西慢吞吞的说:“中国人日本人有什么好赖的,要是换了我在做什么不太好的事情,
我一定跟旁观的人说——嘘,注意!你看到的可不是我,你看到的是那个住在我左边公寓的
那个叫做菲力的讨厌鬼。”
这一回轮到莫里和我笑得东倒西歪。
总不能老做日本人
政府明令开放观光的新闻传来时,我正安安静静的在给《皇冠》写一篇叫做《小路》的
文章,一打开报纸,发现这条大新闻,只差没喜得昏了过去,那一个星期里我给父母亲涂去
了近五封邮简,语无伦次。又给兰小春去了两次信叫她快存钱好背了小豆豆出来旅行,又写
给很多朋友明信片,总而言之一句话——快来欧洲看看吧,人生几何!
因为父母来信首肯明年参加旅行团来欧,将在西班牙离团留下来跟荷西及我相聚一月,
这个承诺又使我过度兴奋而严重失眠,整天不停的对荷西唠叨:“要是爸爸妈妈来了你表现
不佳,当心我事后跟你拚命!”
这种心情维持了好多天,那篇正在写的《小路》也给丢掉了,觉得它实在无关紧要。
这一阵中文报上提的总是出国旅游这件事,看到许多篇有关国人出国之后种种怪异行为
的报导,我细细的看,慢慢的在脑子里印证,觉得报上写的事情句句属实,这勾起了我本身
的新愁旧恨,再看某大报一位导游先生口述的《洋相大观》,使我惊出汗来,以为是自己在
梦中说的,怎么跟那人讲的一色一样呢?
想到明年开始有那么多的同胞要顶着中国人的名字在世界各地参观游览,我在喜过之后
反倒心乱如麻起来,镇日思潮起伏,极度的忧念和爱国情操混成一条浊流在我的心里冲激着
,人却变得沉默不堪。每当与荷西对看时,我总是故作轻松的笑笑,一开口话题又绕着我过
去对出国同胞的所闻所见讲个不完。
荷西见我如此忧心忡忡,很不以为然的说:“人,是独立的,一个中国人不代表整体的
中国人,你这么担心同胞在外的言行,就是变相的侮辱他们。”
“可是我是有根据的,我看过太多次像报上《洋相大观》里说的事情,天平一样公正的
心,难道自己的同胞还会冤枉他们吗?”
“少数几个不算的。”荷西又说。
“整团的中国人,整团,听清楚了!”我叫了起来。
我在西班牙看过的国人考察团共有三次,单独来的朋友反而多,水准也好极了,可是让
我永生难忘的同胞就是那些“团”,相处一次就够结结实实,荷西不在场,才会说出相反
的话来,
“总不能老说自己是日本人吧!”我叹了口气。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自己的同胞?”荷西暴跳起来。
其实我是过分重视国家的荣辱才会有如此的忧念,在外旅行的团体不太可能跟当地人有
更深一步的了解,别人对我们的印象也是浮面的。吃饭,行路,谈话,甚而脸上的表情,都
可能是别人衡量我们的标准。我过去所见到的许许多多有辱国体的同胞行为如果不写出来觉
得违青了自己的良知,这篇文字可能绝不讨好,连荷西这个看不懂中文的人都不高兴我写,
我的同胞们看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我们不是聋子
两年半以前我回国去探望父母,家人带我去饮早茶,走进那一幢挤得水泄不通的大餐厅
,一阵乱哄哄的吵闹喧哗扑面而来,几乎将人袭倒。邻桌又坐了一群谈生意谈得拍桌对骂几
乎大打出手的客人,在那样令人神经衰弱的噪音里我们全家默默的吃了一顿,彼此没法交谈
一句。出来时在街上我生起气来了,脸色僵僵的,父亲长叹一声对我说:“不要气,如果这
种事也要气,身体还可能健康吗?”
“这是消极的说法。”我大不以为然的说。
“咦,你要怎么样?在公共场所说话太大声的人难道抓去坐牢吗?”大弟说了。
“不安静不给他上菜。”我说。
全家笑得一塌糊涂,我的小侄女突然说:“我们在幼稚园就是这样,谁吵就不给点心吃
。”
这些事回想起来心里还是遗憾,进过幼稚园的人怎么都不上餐馆呢?
在国外,我一共跟三个旅行团体有过接触(那时候叫考察团),有的是间接的友人跟团
来,有次是给拉去做零碎翻译,还有一次是国内工商界组团来,当时我尚在给一家商业杂志
写稿,总编嘱我去旅馆看看写一篇访问。
旅馆的大厅本来是一个公共场所,偶尔大声说话并不犯法,可是同胞们一团总是二十多
个人,大家目中无人的“喊话”,声量惊人,四星高级旅馆宁静的气氛因为同胞的入侵完全
破坏,一些原先在看书或阅报的其他旅客在忍无可忍之下大半向我们轻藐又愤怒的瞪了一眼
无可奈何的离去。
有一回我实在是窘迫不下去了,非常小心的微笑着向几位中年同胞说:“我们小声一点
说话好吧?”这句话说出来我脸就先红了,觉得对人太不礼貌,可是听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反
应,他们的声量压过了我太多,虽然我的性情并不太温柔,可是总不能出手打人叫他们闭嘴
吧!
大声谈话不是人格上的污点,绝对不是,可是在公共场所我们会变成不受欢迎的一群,
所到之处人人侧目皱眉,这总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吧!
为什么不有备而来
俗语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本是增长见闻最直接的吸收方法。现在的世界跟古代
不同,有关各国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资料多不胜数。我个人的旅行方法是先看书,看地图
,大略了解了要去的国家是怎么个情形,然后再亲身去印证一番,我发觉用这种方法去行路
比毫无概念的进入一个陌生国度乱闯的收获要多得多。
碰见过很多游遍欧洲再来到西班牙的同胞,交谈之下,他们所游所看的各国印象都很混
淆,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感想,更有些人连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这当然是因为奔波太烈,
过分走马看花必然的结果。可是如果在家中稍稍念念书本再来,那么游览时间的不够消化是
可以因为事先的充实预备而补足的。
亲耳听过国内带团来的先生将西班牙最著名的古城多雷托叫做“乡下”,在旅馆宣布:
“明天要去乡下旅行,参加的人请缴十五块美金。”
“乡下”是什么地方,离马德里有多少公里来回,有些什么古迹文化和背景,带队的人
自己都说不清楚。
去了“乡下”回来的同胞在看过了大画家格里哥的故居名画,古城无以伦比美丽的建筑
、彩陶、嵌金手工艺种种令人感动不已的景象之后,居然没有什么感想和反应。这情形令我
讶异非常,我觉得这是导游的失职,他带领了他的羊群去了一片青草地,却不跟这群羊解释
——这草丰美,应该多吃,可是羊也极可能回答牧羊人:我们要吃百货公司,不要吃草。
这只是我看见少数同胞对文化的无感,并不代表我所认识的其他知识份子,这是一定要
声明的。很可惜知识和财富往往并不能两得,有家产的暴发户并不一定有家教,而出得起庞
大旅费跟团来旅游的往往是这批人占大多数。
请你一定要给小帐
我的两个间接又间接的朋友跟团来到马德里,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两人都在台做外销
生意。他们一抵达旅馆便马上打电话给我,我一分钟都没有耽搁就坐车去了他们下榻的旅馆
。
当我跟他们见面时,旅馆正在分配房间给这群同胞,头发已花白了的茶房将这对夫妇的
两个大皮箱提进房间,有礼的平放在搁箱架上。这两个朋友就管跟我说话,无视于已经稍露
窘迫垂手立在一旁等小帐的人。
当时我想他们可能没有当地钱,所以很快的掏出钱来给了茶房并且谢了他一声。
“什么?还要给小帐的,这种习惯不好。”那位太太马上说了。
“住进来提箱子给一次,搬出去提箱子再给一次,就好了。”我说。
“我们跟团来的,说好一切全包,这种额外的开销不能加的。”她不但没有谢我,反而
有些怨怪我的口气。
我突然很讨厌这个说话的太太,入境随俗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如此固执,损失的何止是
那几块钱小帐。
我也是个节俭的人,婚后每年回马德里去一次,住同样的旅馆,里面工作的人总还记得
我,原因很简单,我离开的时候总是给小帐,连接线生都不忘记她,因为经常麻烦的人往往
是这位小姐。小帐一共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换来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的。
坚持不付小帐的同胞太多了,我们何苦在这件小事上被人轻慢呢。
大家来捏水果
我赴旅馆接两位太太去逛百货公司,在大厅里碰到其他几位同胞都要去,所以我们大群
人就上街了。途中经过一间小小的店铺,里面陈列了成箱成排鲜艳如画,彩色缤纷的各色水
果。同胞们看了热烈的反应起来。
那位留着小胡子的胖老板好端端的在店里坐着,突然间闯进一群吱吱喳喳的客人,连彼
此照个面的时间都没有,他的水果已经被十几双手拚命的又掐又捏又拎起来,无论是水蜜桃
、杏子、梨还是西瓜都逃不过那一只只有经验的指甲。
这个老板好一会才回过神智,气得个发昏,大喊大叫的骂起山门来,我赶快跟他说:“
这些捏过的我们买,对不起,对不起!”
这位老板还是狂怒着,啪一下把同胞手里抱的一个甜瓜夺了过去,瞪眼大喊了一声:“
野蛮人!”
我听了这话也动了气,死命拉了同胞们离开,临走时对这老板说:“您太过分了,对顾
客是这样称呼的吗?”
他将玻璃门对我脸上重重的关过来,那一次真是灰头灰脸,大家都扫了兴。两位太太问
我那个混蛋西班牙人骂我们什么丑话,我照实说了,她们也很硬,要再回去对骂,我做翻译
的自然是不肯了——那位水果店的老板其实是在自卫,不能算太错,再说先发动攻击的是我
们。
吃饭还是吵架
我替一个考察团做了一点点口头的翻译工作,有一次全团吃晚饭的时候便硬要拉我同去
,我因见同胞实在是诚心诚意,盛情难却之下,便欣然答应了。
二楼餐厅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包下来的,四周还有其他的客人在吃饭。那一夜不知为什么
全体团员相处得非常和谐亲密,有人建议唱歌,大家附议,于是大合唱——《望春风》,一
面拍手一面唱。
一个人,心里觉得愉快时喜欢唱一唱歌是自然的流露,即使在一个餐厅里拍手高唱都不
是什么太失礼的事,虽然这是很天真的行为。
望过春风之后,坐在我很远的两个不认识的同胞大概是兴致太好了,他们哇一声同时跳
叫起来,彼此甩着手臂暴喊着划起拳来。
这一番突然而来的声势就像爆炸似的骇惨了全餐厅的人,两位同胞胀红着脸叫来叫去,
别人初初以为他们是在吵架,又见手臂不停的挥着,茶房们都紧张的聚了过来,等到他们发
觉并不是什么争吵时,那份藐视又好笑的表情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
猜拳是非常有趣的游戏,可是要看场合,闹酒更是在私人场合才可做的事。过了一会四
周的客人纷纷结帐而去,临去时厌恶的看着我们,有一个外籍客人的眼光跟我无意间碰到了
,我石像似的跟他对着,四周猜拳的叫喊仍像放大龙炮似的起落着,这个人居然悄悄的对我
做了一个很顽皮的鬼脸,我没有幽默感去反应他。在当时,因为过分窘迫,只觉得一切都像
在梦境中似的不真实,几几乎要流下泪来,后来这顿饭怎么结束的都不太清楚,只记得临走
时有一个同胞把桌上的烟灰缸摸到口袋里去。
在国外看同胞划拳也只有那一次,这实在是一次例外又例外的事情,所以记了下来。
我不是好欺负的
又碰过一种同胞,在外步步为营,总觉得外国人要欺生,觉得所有的人都有骗他的可能
,一天到晚担心的事情便是怕吃亏,这种同胞因为心虚的缘故,所以住往露出架子十足,一
副凛然不可侵犯的铜墙铁壁似的表情,望之令人生厌,他好似在对天下人宣告——本人不是
好欺负的。好厉害的中国人啊!
有一个朋友单独来马德里,过分猜忌他人的心理已使这人成了一个不能快乐的怪物,任
何一次付帐,少到相当于台币一两百元的数目他都要一再的不放心的追问:“是不是弄错了
?会不会骗我们?你确定了吗?刚刚计程车有没有绕路?”
我因为那几日一再的被这朋友无止无休的盘算金钱所困,烦得顶了他一场,两人不欢而
散。我呢,吃力不讨好,出钱出力出时间,落得是一场不愉快,这真叫伤感情。
在有些古老的高楼建筑里,电梯是只限三个人一起进去的,有一次我的同胞们因为言语
不通,挤了四个人,门房看了赶上来阻止,起了一场争执,其中一位同胞气着对门房挥拳,
指着人家的鼻子说:“怎么,你看不起我,我揍你!”
我死命的解释,那个同胞不听,硬说门房看不起我们。我又解释,他冲着我来了,说我
不爱国,我倒抽一口气硬是闭上了嘴。这四个人一涌都挤上了电梯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愉快的时光
大伯父汉清先生及大伯母来西班牙时都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人了。那时我在沙漠,千里
迢迢的飞回马德里去陪伴。这一对亲人在西班牙相聚的时光可说是一段极愉快的回忆。
我们共游了许多名胜古迹,最使我感动的还是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好奇,伯父伯母不抢
购洋货,不考究饮食,站在马德里西比留斯广场边,一句一句的谦虚的要我解释塑像、建筑
、历史、渊源……在柏拉图美术馆里面,大伯父因为已是高龄,我讨了一把轮椅请他坐着,
由伯母及我推着他一间一间慢慢的去欣赏。这一对中国人,竟然在西班牙大画家戈耶的一幅
幅油画下面徘徊不忍离去。他们甚至并不冬烘,在国内还在为了裸体画是不是艺术的争论的
今天,大伯父母特别欣赏的竟是“公爵夫人的裸像”。遇见那么多的同胞,数伯父的问题最
多,他不停的发问,我不断的回答,西班牙死死板板的历史地理政治和民情一下子活了出来
,这便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秘密。当时我们下榻在一家普普通通的三星旅馆,不豪华不
气派,可是我相信他们所得的见闻比国内许许多多来抢购西班牙皮货的同胞多得多。
有一位计程车司机对我说:“你们东方人的谦和气度真使人感到舒适,请你翻译给两位
老人家听。”
我伯父客气的回了他一句:“四海一家,天涯比邻,只要人类还有一丝爱心存在,那一
国的人都是相同的。”
这样的对话我乐于传译,真是有着春风拂面似的感动和平。
这样的同胞国内很多的,怎么不多来一点呢!
第三类接触
我看过同胞在飞机上把光脚跷得老高,也看过大批渔船船员在飞机上硬要两人挤一个位
子,更看过飞机正在起飞,同胞一等空中小姐查看完安全带马上站了起来跑到后排同伴扶手
上去斜着。还有一次是一大群同胞看别人叫酒,他们也乱叫,喝完了,空中小姐来收钱他们
不付,说不知道原来是要付钱的,那一次惊动了全机的乘客,一场好戏。
两年前我与十六个同胞一起搭机由瑞士经香港回台,这些同胞是合约满了的远洋渔船的
渔民,一路上大家表现都很好,不吵不闹,一行人中我是唯一的女性,他们也很客气,不爱
吃的瑞士乳酪一律传来给我保存,这一路到了香港,当我们快要登上中华班机回台北时,一
个外国中年旅客一不小心从下降的电动楼梯上绊了一交,重重的一路滚下来,当时我就在靠
楼梯下面的椅子上坐着,本能的一声惊呼,冲上去要接住这位绊交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我
的同胞们看见别人绊倒,竟然不约而同的哄笑怪叫,甚而大力鼓掌,如同看马戏一般的兴奋
起来。
我弯下腰去替那位旅客拾起了旅行袋,又拉了他的手肘问他:“摔伤没有?你自己动动
看?你还好吧?”这位旅客面红耳赤低声道谢而去,他后来也上了同班飞机去台北,请问他
对我们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如何?
我一定要说
我认识的一位西班牙朋友洛丽是一位极美丽而聪慧的西班牙女郎,她嫁的是中国丈夫,
说的是一口许多中国人都及不上的京片子,去过台湾三次,师大国语中心的高材生。当她与
我谈起台湾时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显见她对中国的深情。
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她突然说:“台湾只有一样事情我不能忍受。”我问她是什么
,她说吃完饭才能讲,吃完饭我又问她,她说:“你猜。”
我很自然的回答她:“餐馆内的厕所。”
后来我们都不再讲了,因为彼此意见相同,不愿再呕心一次。
隐地先生写过一本《欧游随笔》,三年前隐地随团游欧数十天,在他的书里也曾提到一
件类似的事情,同团的同胞在飞机上用了厕所不冲水,隐地接着进去看见黄金万两几乎将他
骇昏,赶快替前一位同胞做善后工作,又庆幸跟着进去的人恰好是他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总
算保住一点中国人的颜面。
我个人在大加纳利岛上一共看过四次同胞随地小便的情形,三次是站在渔船甲板上对着
车水马龙的热闹码头洒水。另一次是在大街上,喝醉了,当街出丑。
我其实并未看清楚,每次都是荷西将我的脖子用力一扭,轻轻说:“别看,你的同胞在
方便。”
“你怎么知道是中国渔船?”我也悄悄的问。
“国旗在那里飘呢!”荷西笑了。
他总是笑,我一对自己的同胞生气荷西就要笑:“三毛,你真是荣辱共存呀!好严重呀
!中国人真团结关心呀!”
这种地方我没有幽默感,一点也没有。
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七八个同胞,其中我只认识一位,这些同胞坐了一小时左右,非常有
礼的告别了,当我们送客上车再进屋来时,发觉地上许多脏木鞋印,一路由洗手间印到客厅
的地毯上,我心思比荷西快了一步,抢先开了洗手间的门,低头一看——我老天爷!!液体
横流。原来他们没有用抽水马桶,错把欧洲洗脚用的白瓷缸当做了代用品。
荷西不让我擦地,自己闷声不响的去提了一桶水和拖把进来,一面发怒一面骂:“为什
么?为什么?”
我听他怪我自己人,又反气了起来,无理的跟他对骂:
“在台湾,没有这种怪瓷缸,这就是为什么了。”
“他们刚刚上厕所不关门,我好怕你经过受窘,台湾厕所没有门的吗?”他又说。
“荷西,他们是渔船的船员,船上生活那么苦,举止当然不会太斯文,你——”
荷西见我傻起来了,便是笑让下去。
“好啦!荣辱共存又来啦!”总是如此结束争论。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写到这里荷西走了过来,又问我到底写了些什么,我说我写了一些心里不吐不快的真情
,写了些我亲身见到的同胞在外的言行。
荷西又是不快,说:“你难道就不能写别的?”
“可是政府明令开放观光了。”
“你所见的只是极小部份的中国人呀!怎么这么写出来呢?”
“小部份也是我的同胞。”
“你不能回过去写那篇诗意盎然的《小路》吗?”
“不能,《小路》可以等,这篇不能等。”
爱之深,忧之切,我以上所写的事情在每一个民族里都可能发生,并不止是中国人,可
是我流的不是其他民族的血液,我所最关心的仍是自己的同胞和国家。恳请我的故乡人在外
旅行时自重自爱,入境随俗,基本的行仪礼貌千万不要太忽略。至于你会不会流利的外语,
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刀叉,是不是衣着时髦流行,反而是一些极次要的问题了——你看郎静山
先生一袭布衣,一双布鞋环游世界,那份飘逸的美多么替中国人风光。
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
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我只记得有说三毛和荷西捕鱼他们自己买的,好像没说他什么朋友被卖水果轰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如果有会在《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里
第四本温柔的夜之 ——亲不亲,故乡人
楼上已经解释的很清楚,赞一个
什么是UFO
我看见咯UFO[4]全称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中文意思是不明飞行物。在中国古代,UFO又叫作星槎。未经查明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UFO,俗称飞碟。
1947年,美国爱达荷州商人肯尼思·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穿越华盛顿州的Cascade山脉时,看见9个规则排列的飞碟。几天之后,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发现神秘的金属残片。
[
据英国《太阳报》2月28日报道,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女学生卡罗琳娜·斯拉夫卡·穆勒今年1月到英国伦敦度周末时,竟然在伦敦塔桥和“伦敦眼”附近都拍摄到了一个神秘的“飞碟”。令穆勒困惑的是,她当时根本没有用肉眼看到“飞碟”。据英国专家称,穆勒拍到的“飞碟”照片没有经过任何篡改,但他们也无法对伦敦上空的“飞碟”提供任何合理的解释。
困惑:拍摄时看不到“飞碟”
据报道,今年1月19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女学生卡罗琳娜·斯拉夫卡·穆勒到首都伦敦度假游玩。当她和两个朋友驱车经过伦敦市中心时,穆勒在几个著名景点处都拍下了一些旅游照片。当穆勒返回学校,检查自己用手机拍摄的伦敦旅游照片时,她震惊地发现其中三张照片上,居然都出现了同一个神秘的“飞碟”!
据穆勒称,这些照片是在1月19日凌晨3:50左右拍摄的,几张照片的拍摄时间相隔8分钟。3张照片上的飞碟显然都属于同一个,这意味着它们在不同的时间飞到了不同的地方!
令穆勒困惑不解的是,当她在伦敦拍摄这些照片时,她压根就没有看到这一神秘的“飞碟”。
英国防部:跟我们没关系
据英国UFO研究专家称,穆勒提供的飞碟照片显然没有经过任何数据篡改,他们对这一“飞碟”照片同样感到困惑不解。
英国UFO研究员克里斯·马丁说:“我自己的评断是,这些照片是真实的,它们绝不是数据篡改或恶作剧的产物。作为一个UFO研究者,我的观点是这些照片绝对令人惊讶,它们显示了一个处于智能生物控制下的真正的飞碟,这是一种传统的碟状不明飞行物。”
英国国防部发言人拒绝对伦敦上空拍到的神秘“飞碟”照片发表任何评论,这名国防部发言人说:“英国国防部只会在确定英国空域受到敌意威胁或出现非授权的军事活动时,才会对这些目击报告展开调查。除非有证据显示英国面临潜在的威胁,否则我们不准备调查和确认类似的UFO目击报告。”
还有一中年轻人的叫法UGLY FAT OLDo(∩_∩)o...,仅供娱乐
俄罗斯飞碟问题专家揭露:飞碟失事事件大部分都是骗局
世界上已有成百上千的“纪实”图书都写的是人类跟理性兄弟的接触,书中既有目睹者所提供的证据,也有的好像是秘密文件,还有他们所乘坐的飞碟的照片。书的作者还特别注意到飞碟失事的细节,据说特工机关还保存有地外装置的残片,却不愿将此秘密公诸于众。可是,大部分新成长起来的飞碟问题专家根本就不愿去对这些问题探个究竟,而沉湎于人云亦云之中。只有俄罗斯圣彼得堡飞碟问题专家、俄罗斯地理协会飞碟研究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格尔什泰因例外,最近5年来他在美国和欧洲同行的帮助下,对世界上所有比较大的飞碟失事事件进行了仔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大部分都是骗局,可报纸和书籍里还照旧在报道这些事件。米哈伊尔·格尔什泰因将研究结果写成了一本书———《飞碟失事史实记述》,准备在2007年出版问世,神秘的地球www.uux.cn只是撷取其中的几个片断———
惊天骗局一:前苏联外星碟状飞行物
真相:媒体杜撰
1952年夏,欧洲开始出现一些传言,称挪威人在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上找到一个怪怪的碟状装置,德国报纸Saarbrucker Zeitung 首先报道了此事。文章中说:
“挪威的喷气式飞机在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上空开始夏季演习……空军大尉奥拉弗·拉尔森偶尔往下一瞧,马上开始向下降落,整个航空中队也跟他一起降落。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有一个直径40至50米的金属圆盘在闪闪发光……
“飞行物直径48.88米,圆形,未发现有乘员。它由一种尚无人知道的金属合金铸成,边上等距离地安装有46台自动喷气式发动机。根据前苏联专家们的意见,这些发动机是用来转动中央有机玻璃球的圆盘,球内装有测量仪器和遥控装置,在那些测量仪器上还发现一些俄文字母。计算表明,这个圆盘可以在160公里以上的上空飞行(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间始于100公里高度),活动半径为3万公里。”
再往下便不再提到前苏联了,所以飞碟问题专家认为是找到了来自另一星球的飞碟。
但是,飞碟问题专家阿尔纳·博尔卡于1973年获准翻阅军事档案之后,才发现挪威国防部对有关“飞碟失事”的大量来函和咨询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未掌握任何情报。
当然,飞碟问题专家很有可能未能看到真正的秘密资料,不过还有另外一个事实也说明这件事有些蹊跷。
1952年,挪威空军只拥有两架喷气式飞机,这两架飞机都只能停靠在离奥斯陆有50公里的加尔德莫延军用机场。第一架飞机的活动半径为980公里,第二架为1610公里,而机场到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距离约为2000公里。由此看来,挪威空军根本就不可能有喷气式飞机在那里进行“夏季演习”,它们就不可能飞到群岛上空。
现在的一致看法是:关于“碟状飞行物”坠毁一事,完全是当时德国有人借人们对飞碟的好奇心理而进行的杜撰。
惊天骗局二:16具神秘小个子类人动物尸体
真相:骗子为牟利而虚构
根据飞碟问题编年史,1948年3月有一“飞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兹特克小镇以东的高地上坠毁,当地居民还在里面发现16具小个子类人动物的尸体。当地报纸是这样描写的:“大大的、有些斜视的眼睛,鼻子和嘴都很小,柔弱的身躯,细长的脖子,胳臂几乎长及膝盖,手指细长,中间像是有蹼。”有关此次飞碟失事的消息甚至传到了当时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耳朵里。
但实际上这件事纯属虚构,是由两个骗子———列奥·格巴威尔和赛列斯·牛顿——— 一手制造的骗局。
在骗局受到揭露之后,曾买下探测器的丹佛百万富翁格尔曼·弗列德尔才明白自己上了骗子的当,把他们告到了法院。1952年10月14日,丹佛的检察官向牛顿和格巴威尔提出起诉,控告他们犯有诈骗罪,从弗列德尔手里骗取了5万美元预付款,说是用来借助“地外电子甲虫”对石油钻井的钻探进行研究。
惊天骗局三:英国小镇的地外来函
真相:地外来函地球人造
1957年11月21日,在英国的西尔佛·姆尔小镇附近,有个叫弗朗克·狄肯逊的人发现有一个发光的物体降落。他跑过去一看,才看出是一个奇怪的圆盘,旁边还站着两个地球人,他们同意只收取10个英镑便把这个玩意儿卖给了狄肯逊。
“不明飞行物”是典型的“飞碟”形状,直径为46厘米,高23厘米,重约16公斤。弗朗克还在里面发现了17张非常薄的、上面有文象印痕的铜箔,没看到有发动机的任何迹象。
通过金属研究表明,“飞碟”的所有部件都是用地球上的金属铸成,其铅“壳”就是在摄氏150度以上也不会发热。但是,如果说飞船是从地球的大气层中降落,它会烫得更加厉害。
曼彻斯特大学的语言学家轻易便破译了像是外星人乌洛和塔尔恩基写来的“信”,发现信文里通篇都是当时常犯的一些常识错误。比如说,里面提到人不能飞向太空,会因为过载而死掉。可不明白的是,那些骗子是如何模仿飞碟降落的呢?
惊天骗局四:美国人的“独脚外星人”
真相:愚人节玩笑
美国的飞碟问题专家别尔利茨和穆尔写过一本名叫《罗斯韦尔事件》的书,里面有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是两个美国士兵押着一个戴氧气面罩的类人动物。照片好像是于1950年5月22日送到联邦调查局的,后来被俄罗斯飞碟问题专家多次翻印。有个姓名在联邦调查局解密文件上已被抹去的情报员对间谍约翰·科文说,他是用1个美元买来这张照片并“交给了政府”,因为这是一张上面映有“美国火星人”的照片。据他说,照片最早是40年代末出现在西德的威斯巴登市。
当别尔利茨和穆尔的书流入西德,有个叫克拉乌斯·韦伯涅尔的对飞碟抱怀疑态度的人马上看出他见过这张照片:它原来是从发表在1950年4月1日Viesbadener Tageblatt报的一篇短文上复印下来的照片。短文里说,之前城市附近有个不明飞行物坠毁。被美国人抓到那个外星人只有末端是个圆盘的一条腿,只能一蹦一蹦地走路,而手上的4个手指的指甲都很特别。
尽管短文发表的日期已经很能说明问题,韦伯涅尔还是去找到了该报当时的编辑威廉,后者证实那完全是报纸摄影记者汉斯搞的一个愚人节玩笑,由汉斯的5岁儿子来扮的外星人。后来,编辑部又对照片进行了仔细的修描。至于那两个美国士兵,他们是得到上司允许来参加这一活动的。
【英国空军雷达屏幕上曾监测到“UFO舰队”】
阿兰·特纳现年64岁的阿兰·特纳中校曾在英国皇家空军雷达系统服役了29年。1971年,他和战友们从军事雷达屏幕上监测到“UFO舰队”。然而英国国防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却下令严加保密。时隔37年,退役多年的特纳首次披露了这一绝对内幕。
据报道,1971年,特纳在现已被停用的英格兰多塞特郡索普雷基地服役,时任雷达班班长。当年一个晴朗的夏夜,他和战友们从军事雷达屏幕上监测到惊世骇俗的一幕:多达35个的UFO排成一队在3000英尺(约914米)至60000英尺(约18288米)的高空作等距离飞行,飞行时速约为300英里(约483公里)/小时。
每个UFO只在屏幕上闪现数秒钟便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同样的UFO。以此类推。特纳回忆道:“我立即意识到这不是一支军事飞机。当时能够以如此速度攀升的飞机只有‘闪电’超音速战斗机,可是它们不可能保持如此完美的阵型,并且会发出巨大的噪声。可是那天晚上,没有人听到一丝动静。”
据特纳称,无独有偶,位于伦敦希思罗机场的6台军事雷达及其操作员们当时也监测到了这一神奇事件,并且将这些UFO出现的方位锁定在英格兰索尔兹波平原的东部。同年,他们将这一难以解释的奇特现象报告了上级。
英国皇家空军的首长事后绘制出这支“UFO舰队”的飞行路线图,结果发现后者途经诸多英军军事要地。比如,英格兰威尔特郡的林汉姆皇军空军基地,位于赫特福德郡布鲁克曼公园的飞行导航信号发射机,等等。
然而,英国国防部在接到这起神秘事件的报告后,于3天后派人视察了英国皇家空军的营地,并且随即下令所有目击者和当事人不得向外界透露此事。1984年,特纳由于在军中的出色表现,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1995年,时年51岁的特纳中校从英国皇家空军光荣退役。直到那时,他也未敢对当年那起“UFO舰队”事件透露半个字。
10月,特纳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在英格兰西约克郡庞蒂弗拉克特市举行的一个名为“近距离接触”的UFO讨论会。时隔37年,退役多年的特纳终于于近日首次披露了当年那一神秘事件的绝对内幕。
【英国家档案馆解密:美飞行员曾受命射下UFO】
英国国家档案馆20日公布的解密文件显示,冷战期间,驻英美国空军一名战斗机驾驶员受命从一处空军基地紧急起飞,向不明飞行物(UFO)发射火箭。
“几乎尿裤子”
美联社援引解密文件报道,1957年5月20日夜间,两名美军飞行员受命从英国英格兰地区东南角一处英国空军基地紧急起飞,拦截雷达上出现的不明飞行物。
“它是一个具有十分不寻常飞行姿态的飞行物体,”一名飞行员在1988年经由一名不明飞行物迷邮寄给英国国防部的口述记录文件里说,“最初的简报说,那个不明飞行物实际上较长一段时间没有移动。”
当时是多云天气,两名飞行员受命全速飞行,其中一名飞行员说,他得到向不明飞行物连射24枚火箭的命令。
“坦率地讲,我几乎尿了裤子,”他说,他请求总部确认开火命令并得到确认。
解密文件未提及那两名飞行员的姓名,但现年77岁、居住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美国空军退役飞行员米尔顿·托里斯告诉英国天空新闻频道,他就是当年那两名飞行员中接到开火命令的人,过去50年一直试图弄清那次经历的真相。
“飞行航空母舰”
托里斯说,他当时没有用肉眼看到那个不明飞行物,但惊奇地发现它在自己F-86D“佩刀”战斗机的雷达上浮现。
“当它进入(雷达)时,突然决定飞高并把我甩在后面……我知道的下一件事就是它没影了,”托里斯告诉天空新闻频道记者,“它大概是外星人的飞行器,速度如此快,如次难以置信……绝对是在挑战死亡。”
解密文件中,这名美军飞行员说当时看起来击中那个不明飞行物是十拿九稳的事。
“雷达上的点如此集中,仿佛在屏幕上烧出一个洞,”他说,“它和我曾接收到的B-52轰炸机雷达信号类似……我锁定范围如此之大,如同锁定一艘会飞的航空母舰。”
接到开火命令后,当他接近目标准备战斗时,那个不明飞行物突然疯狂移动,从他的雷达中消失。
目标消失,任务取消。
神秘男子
“对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连最模糊的概念都没有,也没有任何人向我解释任何事,”这名飞行员说。
他说,降落后,他被带到一个身着平民服装的男子那里,男子“告诫我这将被认为是高度机密的内容,我不应同任何人谈论它,甚至我的指挥官”。男子“连一句再见都没说就离开了”。
解密文件显示,英国军方说没有关于那次事件的记录,美国军方也说没有。
根据解密文件,另外一名在场飞行员描述的场面有所不同。他说,他不是在雷达上看到一个、而是多个“未知飞行物体”,不记得降落后有任何人告诉他要保密,“我知道这不是十分激动人心的叙述,但我能记住的就这些”。
不明飞行物专家戴维·克拉克参与了解密文件公布工作。他说,这段内容是他从解密文件众多不明飞行物经历描述中选出的最能引起兴趣的内容之一。
克拉克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在一项计划中试图在雷达上造出“幽灵”信号。两名美军飞行员的经历可能是一场电子战演习。但无论如何,“十分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这没疑问”。
他说,20日公开的解密文件是一项3年至4年计划的一部分。计划将公布总计160份不明飞行物相关文件。
[编辑本段]UFO央视权威解密《禁止入内》全集
该片将对近100年间遍布全球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进行探究,其中包括不明飞行物以超越光的速度航行、星际飞船靠新兴能源驱动、不明飞行物拥有精密复杂的武器系统、UFO工程学正在成为国外新兴学科,新材料、隐形技术、克隆和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揭示,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的真伪判断。 29集系列片《禁止入内》将是前所未有的ufo话题大汇集、大猜想。全国知名的科技传播专家和科幻作家将为观众呈现中国人视角的解密进程。[3]
[编辑本段]中国古代UFO事件
UFO的出现绝非偶然,并且历史悠久,这在中国尤显突出,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这里抄录几则,大家若有意,不妨与专题中出现的现代UFO事件做一比较,是否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熊休甫所居前有二池。万历戊午夏间,日正中,忽有物,沉香色,圆滚如球,从树梢乘风跃起,堕前池中,池水为沸。少顷复跃起,堕于近池。视前池沸声更噪,其堕处翻涛如雪,池水顿黄。久之奋跃,从门旁东角冲拳而去,不知所向
——郑仲夔《耳新》卷七《志怪》
去西部一十里,分香铺塘南有大香樟树,高可数寻,里民张氏居其下。崇祯十七年七月十六午刻,忽树颠现一大红龙纹旋转不息,一食顷望西北冉冉而云,远近成睹。里人胡少崇山峻岭为预言者,后树亦凋落。
——王逋《蚓庵琐语》
仇益泰云:已酉二月中旬,从兄读书其邑天宁秀碧峰房,粥后倚北窗了夜课。忽闻寺僧聚喧,急出南轩,见四壁照耀流动,众曰:天开眼。仰见东南隅一窍,首尾狭而阔,如万斛舟,亦如人目,内光明闪闪不定,似有物,而目眩不能辨。暗淡无色,须臾乃灭。
——冯梦龙《块雪堂漫记》
至正乙未正月廿三日,日入时,忽闻东南方军声且渐近。惊走觇视,它无所有,但见黑云一簇中,仿佛皆类人马,而前后火光若灯烛者,莫如其算。迤逦由西北方而没。惟葑门至齐门居民屋脊龙腰悉揭去,屋内床榻屏风俱仆。醋坊桥董家杂物铺失白米十余石,酱一缸,不知置之何地。此等怪物,毫不可晓。
——钮秀《南村辍耕录》卷七《志怪》
乾符二年冬,有二星,一赤一白,大如斗,相随东南流,烛地如月,渐大,光芒猛怒。三年,昼有星如炬火,大如五升器,出东北,徐行,陨于西北。四年七月,有大流星如盂,白虚危,历天市,入羽林灭,占为外兵。
——《新唐书》志二十二
乾隆乙巳岁大旱。是年十一月初,中石湖中,每夜间人声喧嚣,如数万人临阵,响沸数里。左近居民惊起聚观,则寂无所有,第见红光数点,隐见湖心而已。自镇江、常州北至松江、嘉、湖之间,每夜均有照光照彻远近。枯人鼓噪,其光渐息,俄又起于前村矣。
——钱泳《履园丛话》
晋代学者郭璞注曰:“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按:当为东风)至,复作遣之。”郭璞采用的当是成书于汉代的《括地图》的说法,类似的记载还出现在晋代张华所辑的《博物志》中。故事发生在“汤时”,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三眼独臂的“奇肱国”人驾驶“飞车”,无意中落到中原地带,十年后又飞走了。这简短的记载与现代的某些飞碟事件竟那么相似。按汤时人的说法,“奇肱国”的飞车“从风远行”,似乎就像现代的滑翔机。就算是滑翔机,那也不得了,超高科技啊!
[编辑本段]57张百年经典UFO目击照片[组图]
www.midigg.com UFO
1870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华盛顿山
人们经常把这张照片称作UFO的最早照片,这张照片是1870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华盛顿山(Mount Washington)顶拍摄的。
20世纪20年代美国UFO
这是一张有关不明飞行物的最早照片之一,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某个地方拍摄的。
英国《每日电讯》最近公布了最近140年间的UFO目击经典照片。其中,1870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华盛顿山(Mount Washington)顶拍摄的照片堪称最早的UFO照片。[2]
UFO现象可能跟一种自然现象“精灵闪光”有关
科学家最近记录到的一次精灵闪光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科林-普莱斯说:“雷雨天产生的闪电刺激了上空的电场,促使它产生被称作精灵闪光的光亮。现在我们知道,只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闪电才能在高空引发闪光。”研究人员已经在距离地面35到80英里的高空发现这种闪光,远远超过了闪电经常发生的距地面7到10英里的高空。虽然以前的研究称,闪光经常会迅速前行或者旋转飞奔,但是闪光也会以快速滚动的电球的形式出现。 以色列科学家研究称,部分神秘的UFO现象可能跟令人费解的一种自然现象“精灵闪光”有关,这是一种由雷暴在大气高处引发的闪光。
什么是UFO
《中国大百科全书》 关于UFO的解释全文如下:
不明飞行物[UN IDENT IF IED FLYING OB JECT]
未经查明来历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UFO,俗称飞碟。据目击者报告,其外形多呈圆盘状(碟状)、球状和雪茄状,在空中高速或缓馒移动。20世纪以前较完整的目击报告有300件以上。飞碟热首次出现在1878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农民 j.马丁看到空中有—个圆形物体。美国150家报纸登载这则新闻,把这种物体称作“飞碟”。 1947年6月,美国爱达荷州的一个企业家K.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途经华盛顿的雷尼尔山附近,发现9个圆盘高速掠过空中,跳跃前进。这一事件在美国所有报纸上得到报道,又一次引起了世界性的飞碟热,以后有关发现飞碟的报告纷至杳来,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组织调查研究。
关于不明飞行物的争论 自40年代末起,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急剧增多,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因为UFO不是一种可以再现的,或者至少不是经常发生的事物,没有检验的标准,迄今在世界上尚未形成一种绝对权威的看法。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认为,很多目击报告不可信,不明飞行物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的幻觉或者目击者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曲解,可以用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来加以说明。他们甚至把飞蝶学视为伪科学。肯定论者认为,不明飞行物是一种真实观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但许多UFO专家表示,他们并不肯定UFO是外星船。他们认为不应该把相信UFO存在与相信它来自外星的理论混淆起来,因为来自宇宙的假说只是根据其飞行性能、电磁性质以及目击者的印象解释归纳推断出来的,正确与否尚待查证。也有一部分UFO专家支持“外星说”。一些学者还指出,飞碟现象在许多方面与已知的基本科学规律不符,在解释这种现象时理论上所遇到的困难是它至今未能为现代科学家所承认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因此就轻易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
目击事件分类 到80年代初为止,全世界共有目击报告约10万件,每年乎均还要增加3千余件。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与目击报告可分为4类:①白天目击事件(其中一些被拍摄成照片);②夜晚目击事件(—小部分也被拍摄下来);③雷达显像④近距离接触和有关物证。另外,按目击者与不明飞行物接触的程度分为远距离接触(即O类接触)与近距离接触(分1--4类接触)
对不明飞行物的解释 人们对UFO现象曾作出种种解释。
① 自然现象:某种未知的天文或大气现象,地震光,大气碟状湍流(一些科学家认为UFO观象是由环境污染诱发的),地球放电效应。
② 对已知现象或物体的误认:被误认为UFO现象的因素或物体有天体(行星、恒星、流星、慧星、殒星等);大气现象(球状闪电、极光、幻日、幻月、爱尔摩火、海市蜃楼、流云);生物(飞鸟蝴蝶群等);生物学因素(人眼中的残留影像,眼睛的缺陷、对海洋湖泊中飞机倒影的错觉等);光学因素(由照相机的内反射、显影的缺陷所造成的照片假像,窗户和眼镜的反光所引起的重迭影像等);雷达假目标(雷达副波、反常折射、散射、多次拆射,如来自电密层或云层的反射或来自高温、高湿度区域的反射等),人造器械(飞机灯光或反射阳光、重返大气层的人造卫星、点火后正在工作的火箭、气球、军事试验飞行器、云层中反射的探照灯光、照明弹、信号弹、信标灯、降落伞、秘密武器等)。
③ 心理现象:有人认为UFO可能纯属心理现象,它产生于个人或—群人的大脑。UFO现象常常同人们的精神心理经历交错在一起,在人类大脑未被探知的领域与UFO现象间也许存在某种联系。
④ 地外高度文明的产物:有人认为有的UFO是外星球的高度文明生命制造的航行工具。
研究现状 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在开展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已出版的关于不明飞行物的专著约350余种、各种期刊近百种。对不明飞行物已有不少官方和民间研究机构在进行研究。世界上较大的研究机构都拥有—批专家参知这项工作,包括天文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还有航空、土木、电气、机械和冶金等方面的工程师,以及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在美国,一些理工大学甚至巳把不明飞行物问题正式列入博士论文的选题,一些大学和空军院校还开设了不明飞行物课程。中国也建立了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一中国UFO研究会。在台湾和港、澳地区均建有类似的飞碟研究组织。中国关于不明飞行物的科普刊物《飞蝶探索》于1981年创刊。
飞碟
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中文意思是不明飞行物。在中国古代,UFO又叫作星槎。
未经查明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 UFO , 俗称飞碟。20世纪以前较完整的目击报告有 300件以上。据目击者报告,不明飞行物外形多呈圆盘状(碟状)、球状和雪茄状。20世纪40年代末起,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急剧增多,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认为很多目击报告不可信,不明飞行物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人们的幻觉或是目击者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曲解。肯定者认为不明飞行物是一种真实现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到80年代为止,全世界共有目击报告约10万件。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与目击报告可分为4类:白天目击事件;夜晚目击事件;雷达显像; 近距离接触和有关物证。部分目击事件还被拍成照片。人们对 UFO作出种种解释,其中有 : ①某种还未被充分认识的自然现象;②对已知物体或现象的误认;③心理现象及弄虚作假;④地外高度文明的产物。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展对 UFO的研究。关于UFO的专著约350余种,各种期刊近百种 。世界各国有一批专家参加此项工作。中国也建立了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中国UFO研究会。中国关于UFO的科普刊物《飞碟探索》于1981年创刊。
UFO全称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中文意思是不明飞行物。在中国古代,UFO又叫作星槎。未经查明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UFO,俗称飞碟。
人们对 UFO作出种种解释,其中有 :
①某种还未被充分认识的自然现象或生命现象;
②对已知物体,现象或生命物质的误认;
③特定环境下一些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幻觉,心理现象及弄虚作假;
④地外高度文明的产物。
5.在外星人的操纵下造成的。
6.人们不能自已制造,不能完全认识的智能飞行物或飞行器。
“UFO”只不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意思是来历和身份不明的开空是飞翔的物体或现象。
UFO,即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在中国古代,UFO又叫作星槎。
对 UFO作出种种解释,其中有 :
①某种还未被充分认识的自然现象;
②对已知物体或现象的误认;
③地外高度文明的产物。
飞碟,世人一般认为是外星人的宇航器,UFO中的一种而已,而非UFO的全部要义。
关于飞碟是否存在,人们一直有争议。特别是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每年有成千上万次目击报告,但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飞碟这一外星文明的产物确实曾光临过地球。
不明飞行物的简称吧。
那些没看到过的物体及事物都可以这样称呼吧。
就好像那什么外星人的飞碟就可以称之为UFO
说明文的语言,方法!
最近上了一篇新课外《统筹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文请大家告诉我说明文的方法,语言。OK???rn rnrnrnrnrnrnrnrnrn 谢谢 馨心公主!!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列表格,摹状貌
如克阿萨乌夫亚牙瓦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 掌握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2. 注意说明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 写作说明文。
三. 新课讲授: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说明文分为两大类型:说明事物特点的事物说明文和阐明事理说明文。
(一)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 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 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3. 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
(2)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一般使用空间顺序,也可用逻辑顺序);
(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
……
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 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引资料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所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5. 说明文的语言要确切、简洁、通俗
(1)确切:说明文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它要求语言要确切,不能夸大和缩小。比如,有个同学知道他们学校种了很多树,绿化搞得不错,他在《我们的校园》一文中写道:“我们学校的绿化面积在全市中学居首位。”这样写就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如果有人问:“贵校的绿化面积到底有多少?你怎么知道别的学校都不如贵校呢?”这位同学恐怕就不好回答,因为他只知道本校绿化搞得好,还来不及进行一番仔细的调查研究。所以,这句话可以改为:“目前,我校的绿化是全市绿化搞得好的学校之一。”加上“目前”二字,不包括“过去”和“未来”;加上“之一”,就不是“惟一”。这样就比较确切了。
语言确切,首先是用词准确。说明文最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该肯定不肯定,该否定不否定,用来说明事物就不容易做到恰如其分。《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〇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
这段话中的数字,有的是约数,有的是确数。因为赵州桥在哪年建成,史书上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所以只能说个约数;而赵州桥的长度,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但要说明实有其桥,而且从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写说明文,一定要下功夫选取“最恰当的”、“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2)简洁:语言简洁,就是精炼,干净利落,用尽可能少的话,把事物说清楚,不要啰嗦重复、拖泥带水。比如“大雪把铁路淹没无踪”,“下水游泳应注意些什么”,这两句话中的“无踪”和“下水”都是重复多余的话,应该删去。
为了做到说明文的语言简洁,还要防止不必要的“引申”和“寓义”。有些同学习惯于写记叙文,喜欢形容和描写,初学写说明文,有时也要来一番“引申”和“寓义”。比如,有一篇介绍《松树和柳树》的说明文,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们既要学习松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又要学习柳树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的精神。”
记事抒情的文章,自然可以这样写,说明文就没有必要了,写了反而“画蛇添足”,不简洁了。
(3)通俗: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明白通顺的话,把本来是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生动,把本来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下面,让我们看看这段说明: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木。”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以上一例,是关于什么是物候的说明。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说明具体而生动。它把气候变化和动物活动、植物生长、农业生产的关系都说清楚了。
说明文的语言要通俗,并不是不要生动、有趣。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有些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写得很有趣昧。例如:
①庄稼有了化学朋友,就不怕生物界敌人的进攻了。
②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超于飞机之上。
③“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华北中部地区流行的一句农谚。这句农谚说明种庄稼要看节气。
例①运用拟人写法,读来颇有情趣。例②把蜻蜓和飞机相比,贴切生动,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例③引用农谚,通俗地讲解了节气与种庄稼的关系。
【习作评析】
〔例文〕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评析〕这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个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水’这篇文章的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评析〕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说明事物过程中,为了突出有些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或道理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这是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和具体的,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三)小结:写说明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对说明对象的特性把握不准确;
2. 对事物的特性说明不清晰,主要是文章条理不分明,说明方法不恰当。
(四)练习提示:
1. (某物)的自述
提示:《(某物)的自述》,这是填空式半命题。题面中的“自述”,规定说明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而作自我介绍的又是“某物”,这就是说,要求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某物”,要写得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活泼。
至于究竟是介绍哪一种“物”,这可以由作者自己确定,题目对此并无限制。作者确定某物,主要从自己对某物的熟悉、了解的程度决定,应量力而行,不要硬写自己不熟悉、不懂的内容。动手写作之前,还应该认真地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人员做些了解,力求对自己所要介绍的“某物”了如指掌,以免犯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2. 青少年吸烟害处大
提示:写《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说明文,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年龄层次,阐释“吸烟害处大”的“所以然”。
一是要避免泛泛而谈,只是一般地说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强调吸烟对“青少年”为什么尤其有害,这就离开了题目的中心;
二是要避免杂乱无序,只是东一点、西一点地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按照事理本身的逻辑安排结构,这就不能言之有序;
三是要避免“想当然”,只是凭自己的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去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地作科学阐释,这就不能以知益人。
因此,要写好这篇说明文,一定要抓住“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些关键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要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结构;要综合运用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等方法。还要准确运用专门术语。
3. 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提示:这篇说明文的读者对象——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重点——怎样学好某门课程。具体来说有:自己对这门课程特点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可综合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比较、图表、数据等说明方法。
这篇说明文的篇幅——600字以上。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语言要尽量准确、简明、平实。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话来阐释,举例要结合教材。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说明顺序要明晰、头绪要简单,如可以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的结构、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这门课程规律性认识的顺序来写
总的来说就是就是运用大量准确地东西告诉你的什么科学道理,知识文化,思想感情一类的乱七八拉糟的东西。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 掌握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2. 注意说明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 写作说明文。
三. 新课讲授: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说明文分为两大类型:说明事物特点的事物说明文和阐明事理说明文。
(一)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 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 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3. 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
(2)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一般使用空间顺序,也可用逻辑顺序);
(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
……
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 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引资料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所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5. 说明文的语言要确切、简洁、通俗
(1)确切:说明文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它要求语言要确切,不能夸大和缩小。比如,有个同学知道他们学校种了很多树,绿化搞得不错,他在《我们的校园》一文中写道:“我们学校的绿化面积在全市中学居首位。”这样写就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如果有人问:“贵校的绿化面积到底有多少?你怎么知道别的学校都不如贵校呢?”这位同学恐怕就不好回答,因为他只知道本校绿化搞得好,还来不及进行一番仔细的调查研究。所以,这句话可以改为:“目前,我校的绿化是全市绿化搞得好的学校之一。”加上“目前”二字,不包括“过去”和“未来”;加上“之一”,就不是“惟一”。这样就比较确切了。
语言确切,首先是用词准确。说明文最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该肯定不肯定,该否定不否定,用来说明事物就不容易做到恰如其分。《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〇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
这段话中的数字,有的是约数,有的是确数。因为赵州桥在哪年建成,史书上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所以只能说个约数;而赵州桥的长度,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但要说明实有其桥,而且从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写说明文,一定要下功夫选取“最恰当的”、“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2)简洁:语言简洁,就是精炼,干净利落,用尽可能少的话,把事物说清楚,不要啰嗦重复、拖泥带水。比如“大雪把铁路淹没无踪”,“下水游泳应注意些什么”,这两句话中的“无踪”和“下水”都是重复多余的话,应该删去。
为了做到说明文的语言简洁,还要防止不必要的“引申”和“寓义”。有些同学习惯于写记叙文,喜欢形容和描写,初学写说明文,有时也要来一番“引申”和“寓义”。比如,有一篇介绍《松树和柳树》的说明文,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们既要学习松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又要学习柳树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的精神。”
记事抒情的文章,自然可以这样写,说明文就没有必要了,写了反而“画蛇添足”,不简洁了。
(3)通俗: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明白通顺的话,把本来是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生动,把本来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下面,让我们看看这段说明: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木。”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以上一例,是关于什么是物候的说明。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说明具体而生动。它把气候变化和动物活动、植物生长、农业生产的关系都说清楚了。
说明文的语言要通俗,并不是不要生动、有趣。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有些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写得很有趣昧。例如:
①庄稼有了化学朋友,就不怕生物界敌人的进攻了。
②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超于飞机之上。
③“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华北中部地区流行的一句农谚。这句农谚说明种庄稼要看节气。
例①运用拟人写法,读来颇有情趣。例②把蜻蜓和飞机相比,贴切生动,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例③引用农谚,通俗地讲解了节气与种庄稼的关系。
【习作评析】
〔例文〕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评析〕这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个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水’这篇文章的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评析〕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说明事物过程中,为了突出有些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或道理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这是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和具体的,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三)小结:写说明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对说明对象的特性把握不准确;
2. 对事物的特性说明不清晰,主要是文章条理不分明,说明方法不恰当。
(四)练习提示:
1. (某物)的自述
提示:《(某物)的自述》,这是填空式半命题。题面中的“自述”,规定说明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而作自我介绍的又是“某物”,这就是说,要求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某物”,要写得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活泼。
至于究竟是介绍哪一种“物”,这可以由作者自己确定,题目对此并无限制。作者确定某物,主要从自己对某物的熟悉、了解的程度决定,应量力而行,不要硬写自己不熟悉、不懂的内容。动手写作之前,还应该认真地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人员做些了解,力求对自己所要介绍的“某物”了如指掌,以免犯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2. 青少年吸烟害处大
提示:写《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说明文,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年龄层次,阐释“吸烟害处大”的“所以然”。
一是要避免泛泛而谈,只是一般地说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强调吸烟对“青少年”为什么尤其有害,这就离开了题目的中心;
二是要避免杂乱无序,只是东一点、西一点地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按照事理本身的逻辑安排结构,这就不能言之有序;
三是要避免“想当然”,只是凭自己的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去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地作科学阐释,这就不能以知益人。
因此,要写好这篇说明文,一定要抓住“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些关键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要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结构;要综合运用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等方法。还要准确运用专门术语。
3. 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提示:这篇说明文的读者对象——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重点——怎样学好某门课程。具体来说有:自己对这门课程特点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可综合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比较、图表、数据等说明方法。
这篇说明文的篇幅——600字以上。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语言要尽量准确、简明、平实。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话来阐释,举例要结合教材。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说明顺序要明晰、头绪要简单,如可以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的结构、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这门课程规律性认识的顺序来写。
文章标题: 以前看过一篇语言学科普,说到「有一门语言里,飞机跟水果是同一个性别」,这是哪篇文章,描述的是哪种语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