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看待将反战反天皇的日本人打成“非国民”的这种行为 这些“非国民”是否真的不爱国

时间: 2022-05-13 23:59: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如何看待将反战反天皇的日本人打成“非国民”的这种行为  这些“非国民”是否真的不爱国

求“日本天皇制的现状”全方位的分析

越详细越好,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天皇制的历史,主要说现状啊!!
浅谈日本天皇制

前言

日本天皇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在日本和世界上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效忠天皇”、进行“圣战”的名义,连续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而制造、挑起“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以及欧美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次大战后,日本天皇制一度面临灭顶之灾,但却又被奇迹般保留下来。虽时迁位变,大异其趣,但天皇制仍在日本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明仁天皇1989年1月登极,又接到几乎所有大国的访问邀请。日本当局正酝酿开展更为活跃的皇室外交,利用日本皇室的东风更快谋取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皇室为什么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残余似乎仍有很大生命力?为什么有那么多日本人信奉天皇教?为什么日本统治阶级仍极其重视在政治上利用天皇制?日本天皇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神秘莫测的迷雾?
对这些问题,我将做一些简单的回答,愿我的回答对大家有益。

一、 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天皇虽是日本国皇帝的称号,但日本天皇并不是日本国一开始就有的,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
对天皇制的历史演变,日本有许多神话传说,其后又经历了古代、近代、战后天皇制三个阶段。

(一) 关于天皇制的神话传说

关于天皇制的种种传说,集中体现在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中。《日本书记》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又一部史书,由舍人亲王、太安万侣等用汉文采取纪体撰写,共三十卷,于公元720年成书,记叙日本开天辟地至持统天皇(约690—697年)在位期间的神话传说与史事。
1、关于日本是神国的神话
《古事记》开宗明明义即讲“天地始分”,说在宇宙混沌、天地初开的高天原,首先出现了三大天神:天之御中主神为宇宙中央之主,代表宇宙的根本;高御产巢日神即产灵神,代表宇宙之生成力。这两个神为阴阳之仪,和神产巢日神都是独神,且系隐身之神。
其后出现传说中的创世神,即伊耶那歧神和伊耶那美神兄妹,再由这两个创世神生出日本诸岛。创世神生日本诸岛的神话传说确实有日本神话天真烂漫的一面,但其后的日本统治者却竭力宣传,日本国土既然是天皇的祖先生出的,就应该世世代代由天皇的子孙所统治,就应该皇运长久,万世一系,甚至变本加厉地宣传日本是神国,自恃高人一等,企图凌驾于外国之上,称霸世界,侵略他国,就走上了邪路。

2、关于天皇是神和天照大神的神话
两个创世神“生国土既毕,更生诸神”。其中最著名的是天照大神、月读命、速须佐男命三神。天照大神统治天国,月读命统治大海,二神均为日月之神,速须佐男命为暴风雨神,统治天下(人世),为人文神话中的英雄。
三神中,天照大神是美丽的太阳女神,也是最高的统帅神,她统治天国,给世界带来光明,并以杰出的本领治理着高天原,使美丽肥沃的高天原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丰衣足食。
宣传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民族,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而天皇则是创造日本国土的神的后代,应成为统治日本的现人神,是国家一切的中心,其权利是神给的,从而传真高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3、关于三种神器的神话
八尺勾玉、神镜和草剃剑三件神器,这三件神器,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件宝物。

(二 ) 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天皇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公元三世纪时,仁德天皇改称大王为天皇,日本开始正式沿用天皇的称呼。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为使节来华,递交给我国隋朝的国书开头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对外使用天皇的名称。
公元593至1192年,是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公元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政变,夺取后大张旗鼓地进行大化革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确立。
公元668年天智天皇即位,迁都近江并发布《近江令》。其后天武天皇即位,迁都飞鸟净御原宫,发布《飞鸟净御原另令》,制定八色之姓,从而使天智、天武朝时代比较稳定,天皇的专制权威进一步树立,古代天皇制臻于稳固。
公元707年,元明天皇即位,迁都平城京,公布《大宝令》和《养老令》,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古代天皇制步入鼎盛时期。
1192年以后,古代天皇制日益衰落,国家大权逐步落到幕府将军手中。在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代,日本出现二元政治,天皇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日益虚弱,但在形式上仍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政令最后都需通过天皇发布敕令实施。但到江户幕府时代,一切权利归德川幕府,德川将军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能按照先规决定年号。实行以幕府将军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政治,幕府将军挟天皇而令天下。
1868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政变,公布天皇诏书<王政复古大号令>,使一切权力重归天皇.其后发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将都城迁至东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统治,开始了近代天皇制时期.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天皇制变成法西斯军国主义天皇制,先后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直到最后无条件投降.二次大战后,变专制主义天皇制为象征天皇制,<日本国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立宪法制正体.

二、皇室政治

日本皇室政治具有鲜明的日本色彩,外表又笼罩着神秘莫测的外衣。皇室政治权力几经消长,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化很大。
在日本历史上,天皇制按时间和政治体制,可划分为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象征天皇制,即奴隶社会的天皇制和封建社会的天皇制、资产阶级天皇制、战后象征天皇制。在各个时期,政治体制和天皇的权力有很大不同。

( 一) 古代天皇制
日本古代天皇制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天皇制两个时期,从593年推古天皇制即位到1868年明治维新,共1200多年。因为日本奴隶社会时间很短,便进入中近世天皇制,即日本封建专制主义天皇制。此时期始自大化革新,止于明治维新。其中,天皇专权时间只有200余年,长时间由贵族和幕府将军执政,天皇处于从属地位。
大化革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是孝德天皇的年号,此革新发生在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宣布“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使天皇高居法律之上,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根据“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的官制改革原则,先后制定出《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皇室官僚体制,包括位阶制两部分。这样,就使天皇成为以律令为基础的封建君主。

(二)近代君主立宪天皇制

近代天皇制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止,在近80年时间里,天皇制发展成君主立宪专制天皇制。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成为凶恶的帝国主义的重大政治问题,美国出于推行其远东政策和冷战战略的需要,把日本的天皇制保留了下来。但出于对国际上要求审判裕仁天皇、废除日本皇室舆论的考虑,依据1947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将近代君主立宪的专制天皇制,改成象征天皇制,天皇成了日本国和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

三 、皇室经济

雄厚的皇室财产是确保皇室具有无上权威和巨大权利的经济基础,是天皇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天皇干预、左右政局的法宝,了解和研究日本的皇室财产,可以加深对皇室和日本政治、军事制度的认识。

日本的皇室经济史,可从公元604年推古天皇(女皇)的摄政圣德太子颁布古代宪法十七条算起,到1992年,已有1388年的历史。
这1386年的日本皇史经济史,大致可分为古代天皇制时期及近代天皇制的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4个时期。
1、 古代天皇制时期的皇室经济(604—1868年)
公元604年,圣德太子颁布古代宪法十七条,宣称“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先兆民,以王为主”,初步创立了古代天皇制,规定天皇可以享用一切。公元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政变以推行“大化革新”,使古代天皇间完备起来,他们发布的《革新诏书》宣称:“天皇是天地间的君主,主宰万民。”规定天皇是日本全部土地和奴隶的主人,日本的土地是天皇的公地,全体百姓都是天皇的臣民。
2、明治时期的皇室经济(1868—1912年)
明治时期是皇室经济的创立时期,特别是明治20年代(1888年)以后,皇室财产迅速扩充,打下了皇室财产的坚实基础。
明治时期的皇室财产有以下几个来源:
收编国有(官有)财产
从中国掠取战争赔款
移管大批土地、山林
3、大正时期的皇室经济(1912—1926年)
大正时期是皇室财产继续膨胀的时期,皇室财产结束了消费来源完全依赖国库支付的局面,开始了部分消费依靠林业经营和有价证券收益的阶段。此阶段扩充皇室财产的主要作法是:
进一步调整皇室地
大力经营林业
发放有价证券
4、昭和前期的皇室经济(1926—1945年)
昭和前期是指裕仁天皇登记,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时期是日本不断发生经济危机,最后发动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直到最后彻底失败的时期。
在此期间,侵略战争使日本皇室的财产积累和经常开支都有较大增加,皇室固定资产的收益也有增长。
皇室地经营“合理化”
发战争财扩大皇室林收入
大量接受有价证券是收益增长的原因
5、昭和后期的皇室经济(1945—1991年)
昭和后期为二次大战之后的皇室新时期,是旧皇室财产的解体和享受新的优厚待遇的时期。

四、 皇室军事

日本皇室军事是世界上独具特点的军事制度,天皇与军界领导人的关系极为复杂。
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中,军队的最高首领由天皇的亲信大伴氏和物部氏担任,并享有世袭之权,因而成为权势很大的豪族。
在公元645年实施的大化革新后,天皇被称为“明御神”、“现人神”,是以凡人身份降世的具有极高权威的神。作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镇压机器,在直属天皇的太政官之下设立了兵部省。
从镰仓幕府开始,军事首领自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幕府”,独揽国家大权,把天皇驾空起来。为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武士制度,使日本成为以天皇为名义元首的封建武士国家。
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时,改革封建社会的军制,取消武士的世袭财富特权,按武士等级发给31万名武士不同数额的货币封禄公债,使武士等级阶级宣告瓦解。与此同时,颁布《征兵令》,建立天皇的军队即“皇军”。
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军部法西斯势力在裕仁天皇支持下掌握了内阁大权,悍然走上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道路,先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东北三省。接着在1937年发动了“七七事变”,掀起全面侵华战争。继而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终于导致1945年的无条件投降。
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后,根据《波茨坦公告》和战后新宪法的规定,将720万“皇军”全部解散,但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后,又让日本首先建立起一支75000人的警察预备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拥有24.4万人和现代化先进装备的军队,1986年的军费约220亿美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0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大军事强国。
与战前不同的是,天皇失去了日本军队最高统帅的地位,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军队的最高统帅为内阁总理大臣
  天皇是日本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的表率与象征。不同于一般日本人,天皇与其家族不具有姓氏与公民权等“凡人”的表征,却是全国重要政务的批准者。虽然自昭和天皇以降天皇已宣布放弃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国家”、“父母”。换句话说,天皇的意义与日本几乎可说是完全等同。
  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确立立宪君主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二战后,日本人民要求废除天皇制,但美国决定保留没有实际政治权力的天皇制。1946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由美国占领当局起草的新宪法,保留天皇制,但天皇仅仅是~“日本国家的象征”;采取“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成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

  `~~~~~~~~~~~~~~~~~~~~~~~~~~~~~~~~~~~~~~~~~~~~~

  日本的天皇制作为国家权力运作形式,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和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

  古代天皇制源于远古神话及民间信仰,是在中国隋唐时期封建文化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以天皇家族谱系为核心的封建统治体制。在此后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天皇制政体经历了天皇亲政、摄政关白政治、院政体制、南北朝和战国时期的二元、三元政治,以及幕府将军政治等多种变化,及至明治维新前处于只坐朝而无实权的“虚君”状态。

  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在幕末尊王思想大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抬高皇权,向国民灌输神话天皇的神国思想,促使日本朝着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发展。在近代天皇制中,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处在国家权利结构中心,天皇承担国务最高权利、统帅陆海空三军,而近代化进程中引进的西方议会制度仅仅是天皇统治下的咨政辅弼机构。皇权的极度膨胀导致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占据政治中心,把日本推向对内实行高压统治,对外疯狂侵略扩张的道路。

  战后,经过民主改革的洗礼,日本废除了旧天皇制政治体制。在外力作用下建立起现代天皇制,即和平宪法规范下的“象征天皇制”。按照《日本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元首属于“日本国之象征,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只能行使本宪法规定的关于国事的行为,没有关于国政的权能”。而且,天皇“关于国事的一切行为须有内阁之建议与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然而,当年美国为首的盟军总部为利用天皇维持自己的占领所保留的现代天皇制,从一开始就成为日本战后政治斗争的焦点。革新政党与左派大众要求彻底铲除滋生过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天皇制度,以自民党为核心的保守势力则极力维护天皇制的合法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由于日本经济持续困难,加之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思潮泛滥,一些狂热支持天皇和天皇制的右翼极端势力大肆活动,在现行政治制度框架内涌动起一股企图借尸还魂的黑色暗流。

  ~~~~~~~~~~~~~~~~~~~~~~~~~~~~~~~~~~~~~~~~~~~~~

  现代天皇制:现代天皇制(即象征天皇制)的建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的。单方面占领日本的美国保留天皇、建立象征天皇制的原因已如前述。东亚形势的动荡和日本国内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成为美国迅速改变占领政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神化天皇的近代天皇制法西斯统治之下生活了多年的日本人,其中多数人还不可能很快转变思想,从而成为现代天皇制形成的社会基础。据1946年5月《每日新闻》关于宪法草案的舆论调查,支持天皇制者占85%,反对者占13%,工农的支持率最低,也达55%,此数字与其他报刊的多次舆论调查结果联系起来看,仍能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大致方向。

  现代天皇制是战后民主改革的结果之一。美国授意制定的战后日本宪法是现代天皇制的法律保证。它排除了近代天皇制的封建性,尽管现在对于天皇是否是国家元首仍有争议,但实际上天皇作为“日本国之象征、日本国民统一之象征”而居于国家元首的地位。战后日本宪法规定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规定的关于国事的行为,没有关于国政的权能”。天皇“关于国事的一切行为须有内阁之建议与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所以,天皇是虚君。天皇的作用已根本不能同近代天皇制时期相比,只有象征性的作用。或者说,战后天皇的作用,最初只有被利用的价值。如果没有被利用的价值,美国就会取消天皇。后来由于资产阶级保守政党自民党长期执政,天皇对稳定政局和社会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仍然是被利用的体现。

  要想对天皇制的发展前景作出有说服力的估计,首先需对当前日本的社会全貌及未来进行分析。诚然,日本现在已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日本国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使日本的国内阶级关系和对外关系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但应注意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虽然快,而政治和文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自民党多年未变,造成日本政治的保守性和腐朽性日益严重。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多流于形式,不可能彻底解决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各种弊端。文化精神方面的失落感和空虚感日益强烈。总之,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程度。这造成了日本社会发展的新的不平衡,使日本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潜在的危机。

  日本的经济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局面,使得一部分日本人要回顾过去,以从历史中寻找日本文化的“优秀”之处,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作注脚。而在这一部分日本人的心目中,天皇及天皇制堪称“优秀”的日本文化的代表。现在,天皇和天皇制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究竟占什么地位?从昭和天皇病危和去世期间日本的社会舆论来看,反对天皇及天皇制者有之,但为数不多,活动困难,其中的大多数迫于压力只好缄默不语。狂热支持天皇和天皇制的右翼势力则大肆活动,甚嚣尘上。大多数国民虽不热烈支持但不反对天皇制。1984年共同通讯社的舆论调查的结果表明,日本国民中70%的人认为天皇是处于象征性地位的,主张维持天皇制现状的人占77.3%,而主张废除天皇制或给天皇以一定的政治权力(甚至恢复战败前那样的主权地位)的人均各为10%左右。

  另外,据1987年12月日本舆论调查会进行的8000人舆论调查,69%的人认为天皇是国家的象征,83%的人主张天皇制维持现状即可。据1989年1月10日读卖新闻社的3000人舆论调查,有82%的日本国民不反对目前的象征天皇制。这些数字反映出一个大致趋势,即80%左右的日本国民不反对天皇制,这是天皇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可以预言,建立在这种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天皇及天皇制,是不会在短时期内归于消亡的。所以只要日本的发展道路将来不遇到大的挫折,不发生急风暴雨般的人民革命的形势,那么,在人们的惯性心理的作用下,天皇及天皇制会继续存在下去。当然,总起来看,在日本和平发展的条件下,只要日本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没有大的变化,天皇及天皇制虽仍然保留下来,但其影响会越来越弱。

日本天皇真的没权利吗

明面上天皇已丧失权力,成为国家象征!实际上远没那么简单!
天皇是日本神道教的大祭司,宗教设定还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其言行,对于民众有深远影响力!
日本当今许多的政客、财阀都是延续上百年的贵族世家。天皇与这些世家的政客、财阀具有血缘关系与利益关系!也就对其有影响力!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监督下制定了现行的《日本国宪法》,即著名的“和平宪法”。该宪法除了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外,还明确削弱、淡化了日本天皇的作用。新宪法形式上保留了天皇,但明确规定“主权在民”,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由主权所在的日本国民的总意决定”。天皇被剥夺了干预国政的权力———“统治权”,实际上只能履行形式上、礼节上的“国事行为”。

近来,日本政界加紧推动修改“和平宪法”,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一些右翼分子借“修宪”之风,强烈要求恢复天皇的“国家元首”地位.

从日本宪法来看,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的天皇是日本的象征和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天皇及其家族受到优厚的待遇是理所应当的。天皇和皇族没有就学、就职和生活上的忧虑;有专门的皇宫警察和普通警察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一千多名国家公务员组成的宫内厅照顾着他们日常起居;他们免交所得税,日本的《关税法》上都明文规定
“天皇和皇族用品免除进口关税”;他们起居的皇宫和各地的离宫、别宫都是国家出钱维护修理,可以这么说,天皇及其皇族是世袭的“国家公务员”,只要日本国家继续存在,天皇和皇族就是无忧无虑的。

在天皇的地位如此崇高的情况下,日本人中居然还有一种“天皇解放论”的思潮,有人不断在出版物、电视讨论会上呼吁
“给天皇和皇族以人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因为日本的皇族实际上除了在生活上受到优待之外,其余方面可以打问号的地方不少。

首先,天皇是没有姓氏的,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日本的姓氏是由社会等级高的人赐给等级低的人的,由于天皇的社会等级最高,因此无人能够给天皇赐姓,因此天皇就没有了姓氏,同样因为在战前天皇是“现人神”,当然不会拥有人间的户籍,战后天皇发表了
“人间宣言”,但这个问题实在太敏感,所以也没有人去踩这个雷区,到现在天皇和皇族还是没户籍,名字和身份只是记载在归宫内厅保管的
《皇统谱》中。没有户籍也就没有护照,日本皇族出国旅行的时候都是由外务省颁发一次性使用的旅行证件。和英国等存在贵族的国家不同,从法律上说日本是没有贵族的,但是,英国的贵族和平民仅仅存在一些权限上的区别,从法律上来说贵族也是国民的一员,而日本皇族在法律上的这种暧昧地位甚至使人对皇族是不是国民,皇族有没有日本国籍都产生过怀疑,最后是在1989年东京高等法院的一份判决书里面才指出“天皇是有日本国籍的自然人”,这样天皇和皇族的国籍才总算有了结论。

是日本国民的话,根据日本宪法,就应能行使日本国民应有的基本人权,比如国民都有的“言论自由”,“职业选择的自由”,“迁居的自由”,“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的自由”,“婚姻的自由”等等。但是实际上皇室成员根本就没有这些自由。这样才有了“给天皇以人权”的说法。

按照君主立宪的原则,天皇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因此天皇及其家族不能参与国内政治,不能对国内政治指手画脚,这算不上没有“言论自由”,但是日本皇族所受的限制更为彻底,不仅在公开场合不能评论国内政治,而且根本就不能随便说话,所说的话都是被要求说的。

每天皇族都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活动计划,按照规定的路线,去指定的地方参加预定的活动,或者会见预定的人物,说些按规定要说的话,连说话的节奏也都得按照“皇室的节奏”。无论国内国外的新闻记者们在如何骚扰,皇族们的脸上必须充满
“皇家的微笑”,不能皱一下眉头。皇室成员经常要参加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参观画展等。此时皇室成员必须和每一位在场的作者们说同样语气和同样长短的话,不但对于有可能不合自己胃口的作品不能批评,即使自己很喜欢一个作品,也不能多赞美一句,因为这有“可能被人利用”的可能,天皇和皇族的名义决不能为人所用。实际上就连皇族们的食谱也是在一个月以前就已经制定好了,而且对于食物是不是可口,皇族们也不能评价。

实际上皇室是没有财产权的,根据日本宪法的规定,皇室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全归国家所有,皇室无权处分皇室财产,这就是皇室免交固定财产税的理论根据。皇室成员当然也没有婚姻自由,《皇室典范》第十条明文规定:“立后以及皇族男子的婚姻必须经过‘皇室会议’的讨论”,这个皇室会议是由众参两议院的议长、内阁总理大臣、最高法院长官和一名最高法院法官这几位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导人组成。皇族的婚姻实际上受政治干涉得很厉害,现皇太子德仁亲王和小和田雅子结婚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同意,就是因为小和田家是引起水俣公害病的“日本窒素”公司的股东,人们怕这会影响皇室形象。

现在的美智子皇后的父亲,日清制粉的社长正田英三郎,当年就是因为女儿嫁进了皇家,不得不在45岁上从社长(总经理)的位子上退下来,当挂名的会长(董事长),然后在54岁那年干脆退休回家。女儿嫁进皇室以后,正田英三郎就没有在公开场合下露过面,说过话。生怕给女儿家招来麻烦。他在1999年以96岁高龄默默去世。

当然,从理论上说,如果对这些限制措施不满意,可以选择“脱离皇籍”去做一个普通人,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先例。但是这条规定也只是对于“天皇以外的皇室成员”,就是说天皇本人是没有职业选择的自由的,他不能辞职。因为有这些背景,所以在美国长大、曾经是高级外交官的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在嫁入皇室后几乎精神崩溃,也正是由于她的遭遇,才使得有人高呼:“给天皇以人权”。

照顾天皇及皇族日常起居的是宫内厅。宫内厅现在是内阁府下属的一个行政部门,但却是日本所有政府行政部门中最古老的一个,起码在公元680年前后就已经存在了。宫内厅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只管照顾天皇及皇族生活的后勤或服务部门,并不是像外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天皇在领导着宫内厅,而是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宫内厅在管理着天皇及其皇族。

虽然天皇在战后放弃了“现人神”的地位,宫内厅也从独立于内阁的“宫内省”变为内阁里的一个部门,但是天皇制和天皇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微妙而敏感的话题,因此谁都不愿去惹麻烦。政治家当然更是这样,除了皇室的婚丧嫁娶这种依照法律必须由内阁开会决定的事情以外,内阁绝不会去主动过问皇室的私事,这就使得宫内厅还是一如既往地管理着皇室,类似于一个独立王国。

随着明仁天皇的逐渐步入高龄,为了让明仁天皇不被过多的国事所累,十年前宫内厅制定了一个“三十天定律”,想面见天皇的客人必须提前三十天预约,以方便宫内厅安排天皇的日程。这个定律在名义上是为了不让天皇过度劳累,因为天皇在四年前因为前列腺癌动过手术,可是实际上呢?去年全年“天皇陛下”或者是“天皇皇后两陛下”参加的所有公务活动居然有668次,平均每天1.8次以上,这个数字是已故裕仁天皇在同年龄时参加的公务活动的2.3倍,这就可以看出宫内省长官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天皇是日本的国家元首,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他也是代表着日本国,必须参加国际活动,这是不可避免的。天皇不能介入政治,不能出于政治目的利用天皇只是对日本国内党派政治而言,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民主党的小泽一郎所指出的,天皇是在“内阁的助言和承认下从事国事活动”,而所有的这些国事活动无一不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如果要完全远离政治的话,天皇就不能进行国事活动。

“三十天定律”并不是一项法律,但它到后来居然成了不可违反的金科玉律,被在野的自民党作为攻击执政党的武器。实际上在这场争论中在政治利用天皇的正是口口声声
“不能政治利用天皇”的自民党,因为天皇并不是在代表民主党内阁接见外国要人,而是在代表日本国。

我想问日本人对政治真的不闻不问吗

呵呵......不存在日本人对政治不闻不问.1.对政治怎么理解.不是口头上将政治整天挂在嘴边,而是行动上怎么做的,与政治沾不沾边.2.从日本走上军囯主义,尽忠天皇,入侵中囯,入侵东南亚各囯.......到战败投降,时至今日,其议员大臣到首相参拜所渭靖囯神社的战犯等行为,难道不是赤裸祼的政治行为吗.2.政治是经济集中的表现.日本是由世界笫二经济体降为第三大经济体,但花重釒拉拢东南亚各囯挑衅中囯惹事.......安倍的行径获得囯会多数支持率和囯民多数支持率上台难道不是日本人关心政治的佐证吗.3.至于有少数日本人不愿谈政治与当年我们囯民党统治时期的话剧中饭店张贴莫谈囯事是一囬事,恰恰是对政治有恐惧感,这也是种闻问政治的结果啊.4.世上无论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可能对政治不闻不问,身在江湖,身不由已,就是这个理.
不是的也有那么一小小部分人关系政治不过大多数还是不太关心的。 一般来讲,日本人认为政治不政治,支持哪个政党等问题应该是个人的问题,因为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自由和隐私的自由,所以第一不需要在别人面前阐述自己的爱好,第二再跟别人说话时谈这些问题不雅(就像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恋爱一样)。而且毕竟,谈足球或者恋爱都可以让场面和谐,让整篇谈话更流畅。但是政治问题如果真的说错了话的话会亲戚对方的不满,让整个闲谈气氛不好。这样的风险不值得。我除了中国以外也在美国居住过。据我所知,西方文化(所谓有民主自由的国家)都有不谈政治的倾向。就连在美国大选之时,极其支持民主党的人也很少在选举运动以外的party之类的地方毫无关系的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因为毕竟容易造成矛盾。而会话最基本的功用就是解和人们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喜欢谈论政治应该是因为中国普通公民没有参政权。人们的政治意识也不是特别高(一般人只是不满时骂几句共产党)。政治观说出来也不会侵害有不同想法的人的情绪。所以可以跟谈论足球一样谈论政治。
楼主,这个很简单,日本人的真实想法已经被我们的媒体屏蔽了,他们所想的并不是我们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日本媒体也在歪曲中国政府的行为和中国人民的想法,他们也不了解我们,看到的也是日本政府媒体筛滤过的信息,民众所了解的信息和对别的国家的看法都是片面的,很正常,他们国民可能和我们想的一样
远非如此,他们的早期教育教育中就有中国问题,以及日本与美国的关系,视中国为敌人,日本人在跟你做生意时,不会表现对中国人的厌烦,但在政治上,永远鄙视歧视中国人,甚至在他们看来,侵华战争是中国人的错,生活中不会表现出来,只会表现对你的素质文明的堪忧,对你个人的不认可。他们仅认同中国文化,不认同中国人。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还有如果你是因为日本动漫而对日本人产生好感的话,那恭喜你,日本死宅,动漫迷,二次元文化圈,是最排外,最鄙视中国人,抵制外国文化的地方,在动漫中总是有对欧美文化赞同,那只是政治原因,更像是自嘲,国家主权被美国占领,日本死宅文化圈里的人很恶心,鄙视韩国人,欧美人,中国人。日本人只相信能打得过狠打他们的人,侵华战争中国没报要求赔偿就小瞧中国
这个很好理解关心对自己没好处干嘛关心自己工作压力大哪有时间关心这个

在爷们眼里一当然就是负面,在西方眼里东方是负面,成吉思汗的罪恶,还有清朝给西方人的狠毒

为什么日本人不推翻天皇?为什么中国人一直在推翻皇帝?我们和他们思想差在哪里?为什么?

我们和日本人从思维到制度,还有古代阶级制度上面都不同,换句话说国情不同。现代历史观中有一个观点国情和传统影响了国家的制度建设。
在日本古代天皇多被架空,而被架空的天皇对当政者只是起一个仪式作用,天皇也不会对当政者有太大威胁,而出现天皇希望王政复古时往往被打败后被另一个权力集团用另一种形式架空。而日本人的传统也起了很大作用,比如说有一种说法说当织田信长上洛后希望登基成为天皇,而招致属下不满以明智光秀最为明显,最终导致“本能寺之变”。当然这只是一种看法,但从中也能看到日本的传统是不允许这样做的,你可以到摄政,也可以做关白,更可以开幕做幕府大将军,但你不能做天皇。有人说在日本,日本人认为天皇不是人是神、是天照大神的后代、是日本民族的大家长,所以日本也能不愿意推翻天皇。没错,这么说也对,在推古天皇时期,圣德太子改革,便出现这种说法。但是(请注意但是)这种说法较为普及的被接受,被go-vern-ment推广是在明治维新后。以萨摩、肥前等藩阀推广为的是借天皇权威实行藩阀政治,日本从明治维新后的首相、高层几乎都是藩阀出身(长州藩的伊藤博文、井上鑫、山县有朋、桂太郎,萨摩藩的大山岩、松方正义、黑田隆清、肥前藩的大偎重信、土佐藩的板垣退助),日本天皇真正有权的时代是从大化改新到藤原家掌权。而没有权利的天皇、作为精神领袖的天皇是不需要被推翻的。
想要掌权只要推翻藤原家的后人——五摄家、后来的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的实际掌权人——北条氏、和室町幕府足利氏,还有江户幕府德川氏。
而日本在政治趋向上与中国也有很大不同,中国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而日本的中央相对于中国权力则小得多。中国是小农经济,而日本是庄园经济。中国在小农经济、中央集权鼎盛下就需要推翻上一个王朝。而日本在庄园经济和所谓的“中央”并不掌权的情况下只需要推翻真正掌权的实权人物就行。
日本和英国都有君主但保留君主的原因则不同。日本是因为需要改革,改革的需求强烈,而下层武士对德川将军家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严重不满,而且日本基本属于分封制(类似西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控比较强烈,但地方仍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当地方不满、国家危机逼近、中央管控松散等等这一系类因素交织在一起,倒幕派加上没有实权的天皇便将德川氏打得爬下了。而英国则是因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本身就特别强大形成对封建势力的压倒性胜利,推翻皇室只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而已,故而保留皇室。
中国总是推翻旧的腐败的皇室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中国先秦思想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即“异姓革命”,而当异姓革命后中国人的皇权思想却并未消失,于是当皇帝推翻后便又有人来当皇帝而这种革命就周而复始。。。其实我认为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下换一种境况基本不可能,直到西方冲击中国前。(《世界通史》作者美国人斯塔夫利阿诺斯有一种认识蛮有理的,推荐你看看)

纯手打,无复制
汉朝有两个人在庙堂上辩论:一个是道家的黄生,一个是儒家的辕固生。他们辩论的命题是汤武革命有用,还是渐进式改良主义有用。结果是主考的皇帝以话题敏感为由,将两者都不许再谈这个议题。事实证明渐进改良主义才是正确的,汤武革命只是解决野心家的权力重新分配的问题。因为当局不敢面对这个敏感问题,所以中国一直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而日本是万世一系,天皇仅仅是精神领袖。
1:黄生说“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这句的正确理解.在您那里成为了曲解.细节再谈.

2:温和改良主义与浪漫革命主义的得失问题.道家支持前者,儒家支持后者.但是从历史事实来看中国的历史基本被后者所主宰,但是这种主宰是一种悲剧.因为虽然汤武革命不断,但是革命最终的结果都是扬汤止沸与换汤不换药.革命的激情一过,然后一切都恢复到改变以前.革命就成为这个超稳固社会一种安全阀的功能,而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渐进变革持续能量.如果仅仅是感性的释放,没有理性的积累.这就是华夏千年的积弊所在.(猴子出气后,又驯服于习惯势力)

3:君将黄老学派与法家学派混为一谈.虽然他们的近似程度只有内行级的人才能分辨.

提示您:

黄老学派的最高原则是:道御法,(由道生法)

而法家不过实用主义,他的最高原则是:法用道.(用其术,而废其道)

道是世界的本原,也就是说"道"本身是一种中性的事物.无关善恶,只事真伪

需要解释的所谓"道治",并不绝对排斥"德治"与"法治",所谓道治是说"以道御术","德"与"法"只是手段,运用手段的核心宗旨就是符合"自然法"为依据的"道治意境".

简单地说:德治与法治,就是道治理的左臂右膀,而"道治意境"就是他们的头脑中枢.

这样编排,才理顺了"体用"关系.
汉代黄老学派的黄生说“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黄生说的是:换人不换制度,等于白换,所以换人不若渐进改良制度.如果总是换人不换制度,往往造成新官不理旧事与新官上任三把火.于是把时间消耗在人事内耗之间.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新任前三年,就不能做正事,就要先把不忠实自己的异端,先清理干净,才能实现自己的宏图梦想.但是等人事安排停当了,任期已经接近尾声.

再者:革命更是无用功,仅仅能发泄感性情绪而已.从来不解决根本问题.实际效果就是:一朝新人换旧人,新开茅坑三天香.

渐进的制度改良才是真章.

而仓促的革命,往往好心办坏事.造成仅仅换人,不改良制度.最终反而变成了旧世界的安全阀,而不是最初理想浪漫主义情绪所设想的旧世界的终结者,新世界的缔造者.凭空能缔造一个新世界,那是白痴的梦想.世界只能在水到渠成的渐进改良中得到进步.

道者观棋不言酷而冷,遵循绝对的客观理性,所以看问题可以一针见骨.

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试问为政者,我是否论到"点脉".

即使兄台认为是画蛇添足,但是我依然要说事出有因,道治,本身是应该单独拿出来论述的,因为其是形而上之意境。也就是“德治”的最高境界与“法治”的最高境界。道本无体为体,她不过是事物的最高语境与最高意境。

而我为什么说事出有因呢?

因为:中国的学术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弊病就是:道堕以为术,术嚣于道前。

也就是常常“以术凌道”,“用术忘道”,“以道为道”(以某一层面的术用混淆为终极之道)。

而孔子一生为了恢复周礼,他老人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周虽百里可以臣服天下,因为周把握着“道体”,而诸侯把握着“道用”。而后来为什么。天下诸侯纷争,傲藐“道体”,而各自去强调分庭抗礼呢?。

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个过程背后隐藏的玄机。

其实,很简单,一如百家往而不返,一如诸侯分庭抗礼。都遵循的同一个逻辑,那就是:道堕以为术,术嚣于道前。

百家与诸侯,都喜欢以“人力”抗“道势”,而维持自身“方言”或者“割据”的目的,于是国学没有完成最终的整合而成“方言”,政制没有完成最终的进化而成“特色”。

所以,我需要把本应该心口相守的默契,不断拿出来大声宣扬,非能迁罪于我,而应该声讨时弊与学弊。
lz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想过,后来无意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日本近代思想家的书,名字记不清了。建议lz没事可以找下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书,他们以日本的视角思考日本,中国,近代世界,给人的启发很大,扯远了,这是题外话了,呵呵。我记得他说日本的政体是至尊和至强分开,就是天皇是至尊,但将军是至强,千百年来这种二元思想,至尊与至强分开的意思深入日本人心中。所以将军不会去寻求当天皇,天皇也不会寻求实权。在日本人心中天皇是国家的象征,就似一种活的国徽国旗一般。而中国就一种寻求至尊至强的统一体。
其实这个就可以思考两国历史和政体的诸多不同。因为天皇不掌权,所以新的幕府只会推翻旧的幕府,而天皇作为日本统一的象征当然会被保留。而中国至尊至强一体,起义者打击的首要目标当然是皇帝。
而近代由于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制,而中央权力有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所以中国只有一个超强的封建实体,如果这个实体不能肩负中国现代化的任务,那么中国现代化必然是极其痛苦的,因为这个超强的实体已然成了中国前进的障碍,必须扫除。所以中国近代历史十分苦涩。
反观日本,由于封建体本来就是至尊至强二元体制,而天皇代表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日本(就是日本人心中的日本)所以当幕府令人失望时,天皇与改革派的结合往往能改变历史,大化改新如此,明治维新亦然。
由此我自然联想到,改革与革命到底哪个有利,中国的改朝换代可谓革命,但大家都知道一个个的朝代就是个历史周期律,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而我们以前受的教育都是宣扬革命,贬低改革。可是仔细想想真的如此吗?
改革的时候人们是在探寻一个制度的补救与完善,在触及制度问题,而革命呢,先摧毁一个制度,再把它重新建起来,但每次面对这个制度时你都摧毁再建,那么何时才能触及它的命脉,才能改变它呢?
当人们拥有财产时他会去改革,当他拥有理想(就是在一无所有时)时他会革命。为何,有财产时改革的只是利益分配,无非是想要分多点,但革命的话会打破现在的生活,成本太大,显然不干。而一无所有的人当然想要革命,他们要的是夺取别人的财产与权力,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只有起来革他们的命(所以古代官家都叫农民起义为盗贼,强盗)。
说多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有啊。日本历史上也推了很多天皇啊,但是后来他们走君主立宪制,大量的法律把天皇的权利给控制住了,天皇的存在只是一个信仰和象征而已,我们抗战的时候,日本的天皇就只是傀儡用来发动命令什么的,但是他都没有决定权了貌似。
然后吧,我觉得中国因为封建时期太过漫长了,人民有种惯性的思维。人们一但得到皇帝这个称号就想霸权,比如太平天国的那位啊,还有蒋介石啊。他们本来不都是革命革得好好的,突然想称帝然后就做了过分的事就倒了嘛。
日本历史上一直把天皇看做万世一表,看做神的化身,作为精神象征崇拜,另外,自藤原氏家族专权后,天皇就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大权的掌控,想作天下之主的强臣诸侯们就没有必要去费力废除天皇自己称帝,只需推翻上一个掌握大权的家族即可。所以虽然日本历史上出现过强臣诸侯擅自费力天皇的事,但无一人自立为天皇,只需强迫天皇给自己个封号即可一样享有自己作为天下之主的一切权利(如德川幕府的历代将军们),甚至进入幕府时代,天皇不得过问朝中政事都成为惯例,不能违反,若违反会有将军或关白们给天皇点colour see see.
文章标题: 如何看待将反战反天皇的日本人打成“非国民”的这种行为 这些“非国民”是否真的不爱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403.html
文章标签:国民  爱国  反战  日本人  天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