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法家诸子的下场大多很惨,是偶然还是必然

时间: 2021-09-28 12:05:0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法家诸子的下场大多很惨,是偶然还是必然

诸子百家 中 与法家对立的是什么思想

儒家,主张德治;

法家三派有什么区别,是怎么做到纵横战国的,是什么结局?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天下进入大争之世,各诸侯国为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纷纷招揽贤才,以变法图强。法家在乱世中逐渐脱颖而出,诞生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执宰各国,施展才华与抱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秋战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诞生了太多伟大的人物,他们有不同的思想,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构成了诸子论道,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实,不仅是百家有争鸣,就连法家内部,也有争鸣。

法家有三派,“势”、“术”、“法”,其中,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他们不同的思想理论,也使得同属一派的三人,却走出完全不同的道路。

慎到:从道家走出来的法家

慎到是战国时期一位很特殊的大家,他曾是道家人物,专攻“黄老之术”,之后却改弦易张,成为法家“势”派的创始人。道、法两家的双重身份,也使得慎到的法家思想极具哲学性。



慎到重“势”,他认为,国家一定要重视法律,君主一定要掌控权势。慎到曾有一个鲜活的比喻,他说君主好像飞龙,权势好像云雾,有了云雾,飞龙才能飞得高,没有云雾,飞龙则与地上的蚯蚓无异了。有了权势,就算君主像夏桀那样残暴无道,人们也不敢违抗法令,没有权势,君主就算是像尧舜那样贤德,百姓也不会听从命令。

很显然,慎到的理论针对的就是儒家的“德治”,他认为,儒家主张的“德治”根本就不是治国之道,国君没有权势,却一味推行仁政,只能使法律得不到贯彻和执行,这样,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当然,慎到的“势”,不是指君王要掌控一切,事事亲为,相反,他认为君主想要真正的掌控权势,就不要事必躬亲,这样君主不仅会精疲力竭,大臣们也会不积极做事,一旦有了什么过失,大臣们还会将过错推到君主身上。慎到主张“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主要确立法度,总揽大局,在“事断于法”的前提下,尽量让臣下去做事情。



慎到的理论主要是驭人之术,但他并没有将人民放在很低的位置,截然相反的是,慎到主张“国家之政要,在一人心矣”,这与孟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孟子认为德治是得民心的途径,而慎到则认为法治才是“一人心”的唯一途径。

本来,慎到“势”中的驭人之术对于君主有很强的吸引力,可是慎到却又主张“立公去私”。这里的“公”是一种高于君主利益的概念,它服务于君权,却又限制着君权。这样一来,慎到的“势”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统治工具,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治国理念。只可惜,慎到一生当中,大多只能在稷下学宫中讲学,他的理论很少得到实践。而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大多数君主都继承了慎到的“势”,但他们掌握的,是帝王心术,是统治之道,而非慎到完整的治国理念。

申不害:成也重“术”,败也重“术”

与慎到相比,申不害要务实很多,在法家三派当中,他的“术”,也是最容易见效的。这种务实,应该与申不害的人生经历有关。相韩以前,申不害只是一位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申不害遂成为韩人,成为一位“贱吏”。



公元前354年,与韩国素有旧怨的魏国出兵伐韩,韩国向其他诸侯国请援,却四处碰壁。正当韩国诸位大臣们束手无策时,申不害站了出来,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拜见魏王,向魏国示弱,这样不仅可以免去兵灾,还会让其他诸侯国对魏国不满,“是我免于一人之下,而位于万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战国策·韩策三》)韩昭侯采纳申不害建议,魏王果然大喜,立刻下令撤军。

除了敏锐的政治眼光以外,申不害还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物。公元前353年,魏国起兵伐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向韩国求援。韩昭侯拿不定主意,向申不害询问建议,申不害担心自己的建议与韩昭侯心中所想不同,于是他先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之后,申不害让韩国名臣赵卓和韩晁分别向韩昭侯进言,以观察韩昭侯的真实态度。最终,申不害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他进言说韩国应该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大喜,将申不害当作知己,并愈发对他器重。



公元前351年,申不害被破格拜为韩相,法家“术”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申不害的术,与慎到的”势“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重视君权。申不害认为,“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为了令行,君主就必须要推行“术”,“操生杀大权”,“课群臣之能”。

在申不害看来,“法”是公开的,是臣民的行动准则,而“术”是隐蔽的,它是君主的专有物,专门用来驾驭驱使臣下。

申不害重“术”,所以他重视吏治和兵制改革,目的都是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稳定韩国政治局势。同时,申不害也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说说:“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又说:“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申子·大体编》)



申不害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发展农业,同时他还鼓励手工业的发展,这使得韩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冶铸业水平也居于领先水平,以致于出现“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局面。(《韩非子》)

短短十五年,申不害的“术”治使得韩国国力大增,“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就这样,身处强国包围中的韩国,却在夹缝中强大起来,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

法家有三派,“势”、“术”、“法”,其中,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他们不同的思想理论,也使得同属一派的三人。与慎到相比,申不害要务实很多,在法家三派当中,他的“术”,也是最容易见效的。这种务实,应该与申不害的人生经历有关。相韩以前,申不害只是一位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申不害遂成为韩人,成为一位“贱吏”。
它们三派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实施的时间都不一样,政策也不一样,所谓纵横战国指的是一起结盟对抗秦国一个,然后最后的结局也是不如意,最后法家还是失败了
法家最终是被儒家学说同化了,现在其实对于治国还是很有影响的。与沈步海相比,商鞅同时期的改革要成功得多。商鞅虽然下场悲惨,但他的“法学派”重视法制建设。为了维护法律,他宁愿把自己困在王子的对立面。这种“呆板”的性格和统治思想使商鞅的结局悲惨,但也使他建立的法律制度被秦国延续。可以说,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甚至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础,都是商鞅建立的。
法家有三派,“势”、“术”、“法”,他们三者慎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他们通过变法来改变战国结局,他们各自的结局也都是殉难。

法家为什么没有一直传承下来,反而是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呢?


这个问题,我认为题主的认识有些片面。中国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最为主要的有十家,分别是;


1;儒家,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

2;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源,构成和变化。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3;墨家,以“兼相爱,以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

4;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为法家。

5;名家,以“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说,被后人称名家。

6;阴阳家,因提倡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和事而得名。

7;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期,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8;杂家,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

9;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10;小说家,《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造也。

以上就是中国《诸子百家》文化的总合。各举己见的思想体系总概括。那么为什么?法家思想没有被重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上面已提到,法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法治国。这在帝王将相心目中,就没有儒家的“五常”思想重要。以法治国,是外在的强制因素。总没有,儒家的“五常”内在因素起作用效果好。如果,单靠以法治国,需杀多少人?把人杀没了,他还能统治谁?所以,就不如内因起作用,自觉得不犯法好管理。

2;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血腥,当时的社会,迫切的需要一个安定团结局面。所以到汉武帝时期,整个社会极力崇尚儒家思想,不知不觉得都独尊儒术了。

那么法家的以法治国就此放弃了吗?没有。他总有不自觉得,因此,就总有犯罪的人。但犯罪人总是极少数人,所以,主流思想还是选择了儒家。法家思想,就没有儒家思想被热衷了。

结束语

儒家思想,是以五常为核心的内因起作用的,被当时社会所热衷,被选择为主流所推崇。法家则是以法治国,强制犯罪的外因作用,在社会上,它必竟单一不广泛。所以不被热衷。

人性的自私
因为法家有些超前,在古代不容易被人民所接受,而儒家思想更容易被人民接受,所以法家没有一直传承下来,反而是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因为法家思想没有得到后世统治者的推崇,而儒家却得到了。虽然统治者要用法家思想,但却没有明面推崇,而儒家思想却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大力推崇。
因为秦朝之后的统治者都重视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方略,导致法家失传了。
文章标题: 法家诸子的下场大多很惨,是偶然还是必然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3985.html
文章标签:诸子  法家  下场  偶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