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07 18:27:03 | 作者:酷威文化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距离不重要,连接方式才重要
文/酉告
《现代汉语词典》中明星指明亮的星。用于比喻著名演员、运动员。也泛指著名人物。但在流量机制的推动下,似乎又渐渐纳入了那些常常出现在娱乐新闻、八卦头条里的话题人物。
而那些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做着穷极一生的课题,为人类未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恒星级人物,却往往不为人们所熟知。他们就是被我们统称为科学家的“隐形人”。
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大众并不太关心这些高山仰之“不接地气”的高精尖人物。第二,可能也是因为这些人物没时间或不太善于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而我们的媒体,也没有为他们打造合适的出镜机会,还经常用废寝忘食、精益求精、日夜操劳、积劳成疾这样的模版来统一他们的形象,很难看到他们个性的一面。
相比之下,很多西方科学家就自然多了,在很多科普记录片如《被点亮的星球》里,新闻报道里,经常能看到他们装扮精干、谈吐幽默、个性丰满的形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爱因斯坦,人设简直就是“超好玩的科学怪爷爷”,会不由自主的让人对科学产生亲近感,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科普”吧。
说到国内的知名科学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杨振宁了。虽然已是高龄却能看出他饱满的精气神,眼里不输任何人的明亮和笑起来依然如赤子般纯粹。绝对superstar。
本想推荐杨振宁和很多科学家合著的新书《拓扑与物理》的,结果倒是先针对另一个问题写了这么多。那就是:如何让科学变得亲切。
除了作为科学领军人物的科学家们是否需要人设和经常上节目为科学代言之外,其次就是作为科学载体的科学著作,内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了。
说实话,《拓扑与物理》和《时间简史》差不多,是那种你可能看不懂,但会很想收藏的著作。
第一:每位参与者都有分量!
来看看《拓扑与物理》的作者阵容: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罗杰·彭罗斯;
理论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狄拉克奖章”获得者张首晟、文小刚;
“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迈克尔·阿蒂亚;
“M理论”创立者爱德华·威滕……
整整12位作者,真的都是拓扑与物理界顶流权威科学家和教授。就连翻译和审校都是特邀专家来担纲。
第二:银光闪闪的科幻感!
书中内容涵盖黑洞、量子信息、规范场、引力场、拓扑绝缘体、任意子……是不是能让你联想到硬核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的作品?!
更何况还有书评人在介绍这本书时说:
作为一门研究性质的学科,拓扑学本身并不是一门很好理解的学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俗而有趣的例子却又比比皆是。一团橡皮泥可以不停的捏,改变形状,只要质量不变,不断,总是可以再把它捏回原来的形状。诸如莫比乌斯环和克莱因瓶,也是拓扑学在几何中的两个最常见的应用。很多有趣的几何图形,几何现象,都可以利用拓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如果你看过《复联4》,那你对斯塔克最后模拟时间穿梭的建模一定不陌生,它就是莫比乌斯带,一个帮助钢铁侠穿越时空的模型。这仅仅是拓扑物理研究的一个表现。
当然,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其实是解析诺奖最关注的前沿问题、全新发现,给人启示和引领之书,在带你探索物理的玄妙,感受新知的宽广的同时,还能带你遍寻生活每个角落中隐含的拓扑物理学,感受物理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三:看科学态度!
权威如杨振宁,也不会认为自己说的就是金科玉律。因为科学的态度,本身就是不断质疑。结合实践提出各种想法,然后去验证。而且科学家们还特别乐于发动大家去质疑,喜欢大家参与到越质疑越繁荣的科学事业中来。
作为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和《拓扑与物理》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他们都是以理论解说为基础,要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公诸于世,给后来者借鉴。但《时间简史》定位的是想让那些对宇宙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更多的了解相关理论和原理。而《拓扑与物理》更像一个专家座谈会,专家各抒己见,听众各取所需。无论你是物理学领域的学者、教师、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还是科幻迷、普通爱好者。
尽管理解程度有差异,但若是真对拓扑有兴趣,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第四:典藏级的品质!
既然说了,是即便看不懂也会想买来收藏的书,就说明这本书的颜值和品质,绝对配得上它的作者和内容。精装、双封、烫金,尽显如物理学般的绚丽与沉稳。128克铜版纸印刷,全彩彩插38张……至少从外观上,这本书比90%的科学巨著养眼。
有书评人介绍:
1736年,29岁的欧拉向圣彼得堡科学院递交了《哥尼斯堡的七座桥》的论文,证明了步行者不可能不重复、不遗漏地走完这七座桥。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了一种新思想,即: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是不重要的,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才是重要的,这种观念就是朴素的拓扑学观念。
距离不重要,连接方式才重要!这哪里是什么朴素的拓扑学观念,这明明就是金句嘛,好像用在异地恋上也很适合!这个观点如果再稍加变化的话,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大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是不重要的,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才是重要的呢?!
那么又是什么把我们和科学连接在了一起呢?科学家?科学家的著作?
其实,也许就是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身边事物吧。
因为科学早已无处不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