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肌内效贴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上)

时间: 2021-04-27 20:54:44 | 作者:康复小百科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中国肌内效贴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上)

【摘要】 肌内效贴技术采用特殊弹性贴布,以特定方法贴于体表,产生力学及神经生理学效应,从而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或其他治疗目的。 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领域。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应用现状,由 30 余名专家参与,历经多次讨论制订而成。该专家共识旨在规范肌内效贴技术的中文专用术语及治疗程序,便于国内学者和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并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肌内效贴技术或肌内效贴(布) 贴扎技术( 简称肌内效贴) 是19世纪70年代由日本整脊治疗师加濑建造博士( Dr. Kenzo Kase) 创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 肌内效贴在创用之初命名来源于英语“ 运动机能学( kinesiology)” 的前缀 kinesio,日语片假名对 kinesio的音译为“ キネシオ” 为日语汉字“ 筋内效” 或“ 肌内效” 的读音,“ 筋” 在日语中指肌肉、肌腱及筋膜等,“ 肌” 指皮肤。Kinesio tape 即肌内效( 贴) 布,是就其材料而命名。Kinesio taping 即肌内效贴,是就其技术动作而命名。 有学者将其称为“ 肌能系贴扎 ”、 “ 运动机能贴( kinesiology tape ) ”、“ 弹性治疗贴 ( elastic therapeutic taping) ” 等。但因历史沿革等原因,以肌内效贴( kinesio taping) 方式命名相对更得到公认。 鉴于此,我们在本文和今后的表述中,将继续沿用其英文原名 kinesio taping( KT) 或约定俗成的音译中文名“ 肌内效贴” ,以保证该项技术应用与研究的连续性与方便性。

肌内效贴技术由日本国家队在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上使用并初现疗效,随即受到广泛关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有58 个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应用了该技术。 1997 年加濑建造博士在美国创建国际肌内效贴协会( kinesio taping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KTAI) ,有相对完善的认证培训体系,随后在欧洲亦开设了针对物理治疗师的 K-taping 专技学院。 近年我国也有了一定的应用经验,除肌肉骨骼疾患外,在神经及儿科康复等领域也有所延伸。

为更好地促进肌内效贴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我们组织专家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应用经验,就贴布材料的物理特性、专有名词和术语、技术要素、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治疗程序等,讨论制订了《 中国肌内效贴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旨在为国内康复医师治疗师、体能训练师以及其他相关临床工作者等提供 可参考的诊疗指导意见。

肌内效贴贴布材料的物理特性

一、材质与结构

贴布主要由不含药物的防水弹力布、医用亚克力胶( acrylic adhesive丙烯酸胶)、衬纸( 离型材料、背亲纸)3 个部分组成,贴布有适当的弹性,单面带黏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胶面呈“ 指纹” 状或“ 水波纹” 状结构。 其特殊材质与结构有利于贴布从不同的方向拉起皮肤或皮下组织,达到治疗目的。贴布采用低敏性医用亚克力胶,而非乳胶,以便皮肤敏感人群( 如儿童)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耐受。

二、颜色

传统肌内效贴采用的颜色主要有4 种:黑色、品红色、青色及淡棕色( 肤色) 。近年来出现了更多个性化色彩和图案,虽然不同颜色的贴布在材质上无本质区别,但可能存在色彩学原理效应。基于心理作用或安慰剂效应,治疗者不能忽视颜色对患者的影响。

三、张力与弹力

与传统贴布( 白贴) 相比,肌内效贴的最大特点是受到拉力后,有一定的延展性而具有张力ꎬ当拉力撤除,贴布产生回缩力,即弹力。 在一定范围内,对贴布施加的拉力越大,张力也越大。在贴到身体对应位置后,对组织的稳定和支持力也越大, 相对于张力,贴布的弹力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肌内效贴多是利用材质的弹性回缩力与体表皮肤间的交互作用,进而发挥其治疗效应。

四、透气性

贴布弹性材质、亚克力胶面类似于皮肤的纹理、厚度,增加了贴布的透气性,同时又具有排水性能。如大多数贴布的胶面纹路类似于轮胎上的排水槽,有一定的排汗作用。

五、粘着力

粘着力是指贴布粘胶附着在皮肤上的力量,也是贴布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保障。 贴布过粘虽稳定性提高,但导致皮肤过敏的可能性也增加,在撕脱贴布过程中还可能对皮肤造成损伤。 贴布不粘则不易拉起皮肤,稳定性也较差。 优质贴布的粘着力能有效抓起皮肤,且易于从皮肤上撕脱而不伤及皮肤,无过多残胶附着。

肌内效贴专有名词和常用术语

肌内效贴粘贴于体表特定部位,利用其物理特性,实现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肌腱等结构的交互作用,由此衍生出该技术相关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包括锚、基底段、尾、方向、拉力等,对淋巴贴扎、肌肉贴扎、韧带贴扎、空间贴扎、力学矫正贴扎等特定场景的综合应用技术也进行了系统归类。详见下图表1

一、锚( anchor)

指贴扎的起始端,在淋巴贴扎、肌肉贴扎等特定的贴扎方法中,“ 锚” 是最先贴扎的部分,也称为“ 起点”。

为了更好地固定于皮肤,“ 锚” 或“ 起点” 贴扎时一般不施加拉力。 而在韧带贴扎、空间贴扎等临床应用场景中,若贴布中间段整体以较大拉力作为最先贴扎部分时,通常不固定方向,也不存在“ 起点” ( 锚) 和“ 止点” 的概念。

二、基底段( base)

指延续于锚段与尾之间的贴布部分,亦为覆盖主要治疗区域的一段,是起治疗作用的主要部分。

三、尾( tail)

或称“ 尾端”,指完成( 基底段) 贴扎后预留出的一部分,用于最后固定的一段。贴布最后的“ 尾” 或“ 尾端” 多不加拉力,以增加贴布的稳定性。

四、方向

指贴扎起始端指向贴扎完成端的方向,通常与贴布自然回缩方向相反。在某些应用场景,如淋巴贴扎、肌肉贴扎等贴扎过程中,较多操作者考虑“ 贴扎方向”。 当要促进贴扎的目标组织活动时,主张将“ 锚” ( 贴布起始端) 固定在肌肉的起点,贴布向肌肉止点的方向延展,放松时则相反,即“ 锚” 固定在肌肉的止点,贴布向肌肉的起点延展。 如此,贴布的回弹方向可与肌肉收缩方向同向或逆向。

五、拉力

指贴布发生拉伸形变的外力,可用自身绝对拉伸长度比例( 即贴布被拉伸长度/ 贴布原长度×100%) 或相对拉伸长度比例( 即拉伸长度/ 最长拉伸长度× 100%) 换算。 以绝对拉伸长度比例为例: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使贴布拉伸小于10%的拉力,常用于“ 锚” 或“ 尾” 部贴扎、淋巴贴扎及肌肉贴扎等,零拉力指贴布从衬纸上完全揭下后,长度有5% ~ 10% 的自然回缩,以此长度贴扎时称为零( 拉力) 贴扎,中度及较大拉力指对贴布施加 10% ~ 30%的拉力,最大及极限拉力( 常用于软组织支持、瘢痕塑形等) 指对贴布施加超过 30%、甚至最大拉力( 常用于力学矫正、韧带贴扎等。理论上极限拉力可用于固定、制动) , 初学者掌握一般拉力范围即可,不必拘泥于精确的拉伸比例测量。

六、摆位指贴扎开始前,肢体主、被动摆放的位置,ꎬ通常有3种摆位:伸展摆位( 贴扎目标区域尽量拉伸、变长)、缩短摆位( 贴扎目标组织尽量缩短) 和自然舒适的摆位。 摆位是应用贴扎技术实现贴布与体表间交互作用的重要策略。

七、垂直应力

应力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外部因素( 如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 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 对于贴扎而言,体表所受应力主要来自于贴布贴于皮肤表面后,所产生垂直向下的外力( 下文中所述“ 应力” 均指“ 垂直应力”) 。 拉力的大小也可影响贴布的应力和相应贴扎部位的感觉输入( 轻触觉输入、本体感觉输入等)。

八、剪切力

指物体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 贴扎技术中的剪切力指与垂直应力相切( 交叉) 的力,贴布的剪切力可以水平牵动( 引导) 皮肤与筋膜的走向。

肌内效贴技术要素

一、治疗人员知识结构

肌内效贴技术治疗人员应具备运动解剖学相关基础ꎬ熟知相关临床疾病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ꎬ重视疾 患的治疗前评估与分析ꎬ针对临床问题及处理策略制订合适的贴扎方案ꎮ

二、操作要素

主要是指贴布与皮肤间交互作用的相关因素,包括拉力与弹力、摆位与贴扎后贴布所产生的褶皱等。

1.拉力与弹力

对贴布施加拉力,通常可拉伸到其原始长度的140% ~ 160%,并维持有效弹性3 ~ 5 d。肌内效贴的起效机制是利用贴布的弹力与人体体表产生的力学互动。 临床应用时,拉力并非越大越好。根据胡克定律,一旦拉力超过贴布的弹性极限时,贴布的弹性遭到破坏,回缩能力下降甚至消失。此时虽可用于固定、筋膜引导等,但作用并不如白贴( 即white athletic tape,其采用非弹性贴布,主要用以包扎保护为主,相对于肌内效贴,有更好的固定制动作用) 。 因此,临床应用时需特别注意拉力的选择。适度拉力可产生相应治疗效应,但过大的拉力可引起贴布形变、回缩力下降。

研究显示对贴布施加拉力贴扎与无拉力相比,对感觉刺激的反应确有不同。 可能的原理是:皮下触觉敏感型慢适应受体可被肌内效贴所刺激,且其张力越低,触觉感受器的效应越大。 此外,余波等 通过观察不同贴扎方式下,肌内效贴的回缩力特征及贴扎后对健康成人受试者皮下间隙的即刻影响。发现贴布在施加一定范围的拉力下,回缩力具有等比上升的趋势,但过度施以外加拉力( 接近极限拉力的 40% ~ 60%,会影响其材质的正常特性,从而改变其力学特征。 有观点认为,施加过大拉力有时会减少肌内效贴在部分临床适应证上的获益。例如贴扎时施以较大的拉力,贴布明显长于其原始长度时,肌内效贴减轻疼痛的效应将降低,但这种现象产生的神经生理机制尚未阐明。

综上,结合本共识专家团队实践经验,认为除用于关节稳定的力学矫正、韧带贴扎之外,临床应用中较少对贴布施加明显拉力,同时应结合摆位和贴扎目的,有效利用肌内效贴的材料学优势。 在创始人加濑建造博士及德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奥拉夫 坎特( Olaf Kandt) 的专著中,也主张只有“ 适度的拉力” 才能产生治疗上需要的“ 弹性”。

2.摆位与褶皱

除材质本身的特性外,通过摆位使体表皮肤被贴布抓起、产生褶皱也是肌内效贴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策略。在正确的摆位情况下,皱褶的产生与局部软组织拉伸的程度呈正相关,与给贴布施加的拉力呈负相关,与贴扎的方向并无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以接受贴扎的肢体做最大程度的伸展为宜,因伸展摆位可使皮肤处于预拉伸状态,在皮肤处于拉伸时进行零拉力或小拉力贴扎,肢体恢复自然体位时,延展的皮肤被贴布抓起、形成有利于组织局部代谢与循环的皱褶。

3.贴布的“ 作用力”:

如前已述,贴扎时所产生的垂直应力与剪切力是贴布两个不同方向( 向下及水平) 的“ 作用力” 。若结合摆位,贴布还可产生向上“ 抓起” 皮肤的作用力,具体是向下支持、向上抓起、还是向某个水平方向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拉力的大小,根据专家团队的经验,可将肌内效贴技术的临床应用分为“ 大应力” 和“ 小应力” 两大类:大应力包括较大和极大拉力。贴布所治疗的局部组织应力大ꎬ则对靶组织的压力与支持性较大,如韧带贴扎、空间贴扎、力学矫正等属于“ 大应力” 贴,也可视为“ 加压” 贴,主要是由大应力产生的向下作用力起效,而零拉力、自然拉力、较小拉力均为“ 小应力” 。此时贴布的垂直应力较小,水平切力更容易产生,能给予皮肤水平的力量带动筋膜和皮下组织,配合适当的摆位,皮肤很容易被贴布 “ 抓起” 而产生褶皱,此时对组织间液及循环代谢的带动力也较强,如临床常用的淋巴贴扎、肌肉贴扎等属于“ 小应力” 贴,当皮肤被“ 抓起” 而产生褶皱时,就是常用的“ 减压” 贴,主要是由小应力产生的横向水平带动力和向上抓起皮肤的作用力起效。

4.关于锚、尾和方向:

创始人加濑建造博士的早期专著里,并未强调“ 锚”、“ 尾” 与贴扎方向的概念。90 年代后,欧美等地及中国台湾地区对此做了进一步补充,此后在文献中强调贴扎方向渐多。 这部分学者认为,当贴扎以肌肉起点至止点为方向( 贴布回缩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同) 时,可促进肌肉收缩。当贴扎自肌肉止点至起点为方向时( 贴布回缩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产生放松作用,可抑制肌肉过度使用导致的张力过高ꎬ进而起到保护效果。然而,近年亦有数项临床研究表明贴扎方向对治疗结果并无显著影响。 如 Choi 等一项旨在确定贴扎方向对疲劳状态下股四头肌肌力影响的研究显示,无论方向如何,贴扎均可改善疲劳状态下的肌肉力量。 另有研究表明,不同方向贴扎并不能调节肌肉的反射兴奋性(reflex excitability),对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也并未呈现出不同的作用。 国内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贴扎方向与皮下空间的改变不具有明显相关性,此类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在相同摆位、力学因素下进行贴扎干预有关。这也与部分专著强调摆位、拉力,弱化贴扎方向的观点相契合,但因上述试验所测变量较少,且对象均为健康人群。贴扎方向在临床中是否对患病人群有影响仍有待研究。

.剪裁形状:

除上述基本特点操作要素外,可根据相应区域肌肉关节形状的不同,将贴布裁剪出不同形状和大小,贴附于目标区域。 原则上,贴布尽量覆盖要干预部位的软组织,有时为加强局部感觉输入,可跨关节进行贴扎,再配合特定的动作练习ꎬ以加强贴布与皮肤之间的交互作用。 临床上,常见裁剪形状有“ I” 形、“ Y” 形、“ X” 形、“ O” 形、爪形及其他特殊形状等。各形贴布常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具体如下:① “ I 形” 贴布———常用于引导肌肉、筋膜、力学及功能矫正等,部分情况下也可用于固定;②“ Y 形” 贴布———常用于促进或放松软组织,亦可在特殊形状的肌肉( 如放松腓肠肌时) 或包绕特殊解剖结构( 如稳定膝关节) 时使用;③“ X 形” 贴布———可促进“ 锚” 所在位置的血液循环与感觉输入,以改善疼痛;④ “ O 形” 贴布———常用于稳定关节,并有一定的引流作用;⑤爪形贴布———可较大范围包覆组织液滞留的肢体或血液淤积的区域,常形成网状,产生压力差,用以消除肿胀、改善淋巴液及血液循环,促进感觉输入。在神经康复中屡有应用,其变体包括漂流贴、灯笼贴等。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实同一部位使用不同形状贴布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专家组仍倾向于综合考虑贴扎目的和贴扎部位,以确定贴布剪裁的形状。

6.贴扎次序:

同一部位有多种贴扎时,原则上裁剪越细的贴布越靠近皮肤。 此外,贴扎完成后应快速摩擦贴布“激活亚克力胶”以增强粘贴效果, 同时尽量避开直接在肘窝、腘窝等皮肤薄弱处固定“ 锚” 和“ 尾” 。

肌内效贴的作用机制

肌内效贴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迄今为止,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待深入,且各假说之间存在部分矛盾之处。 技术的合理应用及多水平的量、时、效析因分析尚需进一步探讨。

一、感觉输入

肌内效贴可通过皮肤作为“ 载体” 发挥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拥有丰富的感受器ꎮ 根据感知觉理论,合适的感觉输入可缓解疼痛等不适、改善运动 能力,而深层本体感觉也可受到皮肤表层机械感受器的影响。“ 小应力” 下,肌内效贴可通过触觉对皮肤形成传入刺激,可能会抑制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情况下的伤害性信号传递到脊髓水平,以减轻疼痛。也有假说认为肌内效贴可刺激与疼痛、本体感觉和运动控 制有关的外周感受器,从而影响皮肤、淋巴系统、循环系统、筋膜、肌肉和关节等。达到增强本体感觉、减轻肿痛、减少肌肉痉挛与增强肌力的效果。 而在“ 大应力” 下,肌内效贴产生的压力觉,还能通过激活皮肤感受器,加强外周传入信号,反馈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和关节、肌肉,一同控制和维持肌肉张力。 感觉输入机制亦可解释肌内效贴在姿势控制方面的运用:姿势控 制能力对大脑皮质运动相关区域有着潜在积极影响。肌内效贴可能通过改善感觉输入,恢复本体感觉的反 馈,维持正常的姿势控制,引起相关区域皮质的有益改变。

二、增加皮下间隙

肌内效贴产生的皱褶能提起局部皮肤,增加皮下间隙,促进局部血液与淋巴循环,减少导致疼痛的刺激物质。 加濑建造博士对该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假设性解释: 即贴扎完成后具有“ 空间( space)” 运动( movement)”、“ 冷却( cooling)” 3 种效果,有专著将其简称为“ 空”、“ 动”、“ 冷”成为该流派临床应用的主要指导原则 ,“ 空” 表示通过贴布施加于局部皮肤的机械力的物理作用,增加皮下组织间隙空间,这是肌内效贴最重要、也是最初始的作用。 通过解剖、B 超等技术手段,发现贴扎后可以有效增加皮下组织间隙,减少受损区域局部粘连瘀滞,改善局部毛细血管及组织液流动状态,加速代谢产物及病损炎症物质转运,增强局部循环,以此达到“ 动” 的作用。“ 空” 和 “ 动” 通过物理原理发挥作用,从而过渡到生化效应,即“ 冷” 的作用, “ 冷” 并非表示贴布有冰敷效果。而是通过加速皮下循环,进而改善局部微环境,加速炎症物质代谢。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减少肿胀,产生类似“ 冷” 的效果。“ 空”、“ 动”、“ 冷” 的最终效果是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激活机体自愈程序,而非使用外源性物质( 如消炎药物) 或外因( 如加压包扎) 诱导或干预组织愈合。近年来,纽约大学病理学家 Petros 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未被认识的间质组织( interstitium) ,即全身结缔组织中一种由较厚的胶原束支撑的液态空间,连接全身各系统并包绕着肌肉, 该结论扩展了研究人员对间质这一结构的认识,并将其定义为间质器官。尽管上述间质器官( interstitium) 仍是一个非官方的名称,但使“ 空”、“ 动”、“ 冷” 理论有了一定的解剖依据,即通过贴布产生“ 空” 的作用,加速受损组织附近间质中的液体流动( 即“ 动” 的作用),从而缓解局部症状( 即“ 冷” 的作用)。

三、筋膜链理论

筋膜是包裹在机体内各组织器官外的致密结缔组织,人体的筋膜网络构成了人体功能的整体性,所有的骨骼与肌肉都要通过连续的筋膜连接在一起,形成筋膜链。 从力学的角度说ꎬ筋膜链即力线,是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按照特定的层次和方向,以筋膜直接相连,或以力学形式间接相连而形成的“ 链性结构”。 肌内效贴可利用贴布的弹性回缩原理,通过其小应力产生的横向水平带动力和向上抓起皮肤的作用力,放松过度代偿部位紧张的肌筋膜,并通过筋膜网络调整躯体的结构稳定性、肌肉张力,达到姿势控制的目的。如采用自然拉力贴扎足底及小腿后侧之后,可使站立位身体前屈的幅度大小产生改变。

四、力学效应

肌肉骨骼系统贴扎的起效机制多数基于力学效应。力学的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肌内效贴技术可用于预防损伤和再损伤,尤其在关节负载增加的运动状态下,肌内效贴可通过发挥其自身弹力特性,在给予肌肉骨骼外部力学支持的同时不影响正常关节活动。

五、神经递质、心理作用及安慰剂效应等

现有文献认为,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神经递质可能是肌内效贴缓解疼痛的机制之一,但仍不能确定该机制的具体影响程度 。Mak 等 在其相关研究中也提出,尽管肌内效贴贴扎后能提升健康受试者腕伸肌的力量,但这种效应与肌内效贴扎部位无明显的电生理学关系。因此推论其肌力增加的效应可能是安慰剂效应。 Cheung 及 Poon 等 研究结果显示,肌内效贴促进肌肉功能的作用与安慰剂效应相关。

肌内效贴的临床应用及循证依据

肌内效贴的临床研究较多,其用于缓解疼痛的临床文献较常见,已有循证依据较高的系统评价。 另外,其在改善关节活动度、肌肉功能及加强本体感觉、姿势控制能力等方面也有据可循,临床应用主要推荐意见( 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 见表2, 肌内效贴具体的临床应用分述如下。

一、减轻疼痛

肌内效贴对运动损伤或其他各类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多项研究表明,贴扎可减少患者髌股疼痛综合征(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 的疼痛症状。Kuru 及 Song 等 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肌内效贴扎后,PFPS 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认为肌内效贴可促进股四头肌的收缩。因肌肉力量增强,髌骨稳定性随之增加,从而维持正常的髌骨活动轨迹,最终减轻疼痛。 也有研究表明,尽管肌内效贴能有效减轻 PFPS 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其与常规康复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肌内效贴应用于腰痛的相关研究结果与上述保持一致。 如 Kaplan等将65 名妊娠相关的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扑热息痛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扑热息痛治疗,结果显示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肌内效贴对治疗急性运动损伤亦有临床效果,可即刻减轻疼痛,改善肌肉痉挛。 除此之外,还可作为辅助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部分脑卒中患者的肩痛症状。

需注意的是,相较于肌内效贴改善身体前屈角度等即刻作用而言,有部分研究表明其缓解疼痛的临床作用存在时间效应。 Hazar 等 一项关于肌内效贴对迟发 性 肌 肉 酸 痛 (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 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ꎬ受试者在高强度运动后接受贴扎干预,选取此后48 h 和72 h 作为测量时间点。结果仅在干预后 72 h 发现贴扎组( 使用无拉力肌肉贴扎技术) 受试者肌肉酸痛的强度显著低于安慰贴扎组。Kurt 等 在研究中发现肌内效贴干预后48 h 疼痛得到减轻。Shirazi 等 研究肌内效贴对脊柱前凸患者的影响,发现将贴扎置于腹部及大腿前侧,并不能立即改善脊柱前凸所造成的疼痛,其效果在24 h 后得以显现。

未完待续,详见(下)......

部分内容来自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年2月第43卷第2期,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标题: 中国肌内效贴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4468.html
Top